CN102106105A - 用于具有集中式调度的多跳中继系统的协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具有集中式调度的多跳中继系统的协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6105A
CN102106105A CN2009801159525A CN200980115952A CN102106105A CN 102106105 A CN102106105 A CN 102106105A CN 2009801159525 A CN2009801159525 A CN 2009801159525A CN 200980115952 A CN200980115952 A CN 200980115952A CN 102106105 A CN102106105 A CN 102106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maged
receive
transmission path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59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6105B (zh
Inventor
王海峰
周婷
徐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2106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6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用于具有集中式调度的多跳中继系统的协议。本文共开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经由可以包括作为第一端点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端点的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中继站的无线传输路径来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基本上同时地: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传输消息。并且,如果数据未被损坏,则向在先点发送指示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的接收消息。

Description

用于具有集中式调度的多跳中继系统的协议
技术领域
本说明涉及无线网络。
背景技术
通常,无线网络包括一般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和使用无线网络的移动站耦合的基站。这两个设备常常进行直接通信。有时候,中间设备在基站与移动站之间中继数据和各种通信。例如,移动站和基站可能在物理上彼此相距太远而不能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中继站在物理上位于基站与移动站之间。中继站可以在物理上接近到足以与移动站通信,并且在物理上接近到足以与基站通信。因此,基站可以将数据发送到中继站,该中继站随后将数据转送到移动站,反之亦然。使用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可以在物理上扩展无线网络。
说明性类比是其中外场手无法在物理上将球抛到捕手处、但是可以在物理上将其抛到二垒手的棒球比赛。然后,二垒手可以将球抛到捕手处。在这种类比中,二垒手可以充当外场手(移动站)与捕手(基站)之间的中继站。球可以表示数据或其它通信。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经由可以包括作为第一端点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端点的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中继站的无线传输路径来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基本上同时地: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传输消息。并且,如果数据未被损坏,则向所述在先点发送指示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的接收消息。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控制器、耦合到控制器的存储器、和耦合到控制器的无线收发机。其中,所述装置适合于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其中,所述传输路径包括作为第一端点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端点的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装置。基本上同时地: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传输消息,其中,所述传输消息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并且,如果数据未被损坏,则向所述在先点发送接收消息,其中,所述接收消息指示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经由可以包括作为第一端点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端点的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中继站的无线传输路径来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分配。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包括检错信息。至少部分地使用所述检错信息来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并且,如果数据被损坏,则请求由传输路径的所述在先点重发数据,并且不使用资源块分配。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控制器、耦合到控制器的存储器、和耦合到控制器的无线收发机。其中,所述装置适合于: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分配,其中,所述传输路径包括作为第一端点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端点的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装置。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包括检错信息。至少部分地使用所述检错信息来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并且,如果数据被损坏,则请求由传输路径的所述在先点重发数据,并且不使用资源块分配。
在附图和以下说明中阐述一个或多个实现的细节。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及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的方框图。
图2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
图4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
图5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
图6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
图7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
图8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
图9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的流程图。
图10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的流程图。
图11是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节点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其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元件的图,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基站(BS)104和移动站(MS)106、108、110的无线网络102的方框图。MS 106、108、110中的每一个可以与BS 104相关联,并且例如可以沿上行链路方向向BS 104发送数据,并可以沿下行链路方向从BS 104接收数据。虽然仅示出了一个BS 104和三个移动站(MS 106、108和110),但在网络102中可以提供任何数目的基站和移动站。并且,虽然未示出,但例如移动站106、108和110可以经由中继站或中继节点耦合到基站104。接入网络控制器或网关112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链路耦合到基站(例如,BS 10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入网络网关112,如果存在,可以提供对用于网络102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或与之合作的一个或多个网络任务或功能的控制。虽然未示出,但接入网络网关112和基站104每个可以连接到诸如局域网、广域网(WAN)、因特网等的有线网络。
图2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200的方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200可以包括基站202、用户设备(UE)210和一系列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在各种实施例中,用户设备210可以包括移动站(例如,图1所示的移动站)。
在各种实施例中,用户设备210可以包括一定范围的通信211。在各种实施例中,此范围211可以是从UE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行进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范围211可能不足以到达基站202。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在用户设备210与基站202之间转送数据。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虽然范围211可能未到达基站202,但范围211可以与中继站(RS)208重叠。因此,用户设备210可以向中继站208发送数据。中继站208可以包括允许与中继站206通信的一定范围的通信209。中继站208可以将数据转送到中继站206。此中间中继站206可以将数据转送到在通信207的范围内的中继站204。最后,中继站204可以将数据转送到在通信205的范围内的基站202。同样地,基站202可以使用中间中继站204、206&208与在通信203的范围之外的用户设备210通信。
在此类实施例中,在基站202与用户设备210之间可以存在无线传输路径214。传输路径214可以包括许多传输链路(例如,链路214a、214b、214c、和214d)和许多传输点(例如,点210、208、206、204、和202)。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210可以充当传输路径214中的第一端点;基站202可以充当第二发送点;并且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可以充当传输路径中的中间点。可以将此类实施例视为多跳系统,因为数据被描述为从传输点跳跃到传输点。反之,仅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系统可以是单跳系统。
通常,在多跳中继系统中可以存在两种资源管理机制,即集中式和分布式调度。在集中式调度实施例中,基站202可以分配用于传输路径214中的所有链路或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或资源块(例如,下载和上传带宽、时间片等)。在分布式调度实施例中,每个站(BS/RS)可以分配用于相邻链路或点的数据传输资源。集中式调度实施例常常可以涉及较大的等待时间,因为对带宽的任何请求频繁地转到BS 202。然而,由于与分布式调度实施例相比更简单的协议行为和干扰管理,此类实施例可以是多跳系统的焦点。
在多跳系统中,中继站可以扩展基站覆盖度和/或增加吞吐量。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大的端到端等待时间,因为在传输路径中可以涉及一个或多个RS。等待时间问题对于利用集中式调度的某些实施例而言可能更加严重。在此类实施例中,任何带宽请求可能转到BS,然后,后续资源块分配逐跳地从BS 202到UE 210。
在各种实施例中,数据可能随着其沿着传输路径214行进而变得被损坏。在此上下文中,术语“损坏”可以意指在传输或检索期间发生的数据中的错误,向原始数据引入非预期改变(例如,一可能变成零,反之亦然)。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损坏可以具有许多原因。在各种实施例中,损坏可能由于例如环境条件(例如,墙壁、云等)、来自其它无线传输或设备(例如,其它中继站、微波炉等)的干扰、硬件故障等而出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检错信息来改善数据损坏。此信息可以被发送设备添加到数据传输中并由接收设备使用来确定数据在传输期间是否被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检错信息可以包括使用检查和、循环冗余校验(CRC)、密码散列函数、奇偶校验方案、冗余方案、极性方案、水平或垂直冗余校验等;尽管如此,应理解的是上述各项仅仅是几个说明性示例,公开的主题不限于此。在各种实施例中,传输路径214中的每个中间点和/或端点可以确定数据是否已变得损坏。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数据已变得损坏,则接收点可以请求重发数据,期待重发的数据可以在未损坏的状态下被接收。在其它实施例中,中间点可以请求以可以增加重发数据在未损坏状态下被接收到的概率的特定方式(例如,使用另一无线信道、某种编码方案等)来重发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和发送数据可以包括使用基本上服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协议的协议。在各种实施例中,系统200可以利用基本上服从通俗地已知为“WiMax”或更正式地已知为IEEE 802.16的协议、其衍生物、继承、或前体的协议。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第16部分:Air Interface for Fixed and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IEEE标准802.16e-2005,2006年2月。尽管如此,应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仅仅是说明性示例,公开的主题不限于此。
图3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基站202、许多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和用户设备210。图3举例说明包括具有自适应管线的数据的非选择性中继的系统200的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时序图示出其中未发生错误或数据损坏的情况。箭头举例说明在时间片零(T0)之后的特定时间片期间发生的传输(控制或数据传输)。虽然该时序图举例说明相对同步的操作,但可以预期异步实施例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并且,虽然时序图举例说明从UE 210到BS 202的数据传输,但可以预期相反的情况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
如下文参照图3和4所解释的,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视为采用非选择性中继,因为无论数据是否被损坏,都转送数据。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视为采用自适应性管线,因为可以在数据变得损坏时重新分配资源块。
传输302举例说明在时间1(T1),基站202可以分配或许可允许沿着传输路径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在各种实施例中,资源块可以是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所需的特定资源(例如带宽、时间片、无线信道等)的使用的计费方案(accounting scheme)的一部分。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请求来分配资源块。
传输304、306和308举例说明可以将资源块分配给传输路径内的所有传输点。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由BS 202来集中并管理该分配。
传输310举例说明在接收到资源块分配之后的时间5(T5),UE 210可以将数据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RS 208。在本实施例中,一旦数据已被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则UE 210可以将所分配的资源块视为被使用。同样地,在各种实施例中,传输点可以标记或否则指示其分配的资源块已被使用。在其它实施例中,在从路径中的下一个点接收到接收消息314之前,可以不将资源块视为被使用。
在接收到数据时,在一个实施例中,中继站208基本上同时地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RS 206)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用黑点来表示)。在各种实施例中,数据的转送可以包括用来传送或发送数据的信号的放大。由于图3举例说明其中未发生错误或损坏的情况,传输316举例说明在确定数据未被损坏时,可以向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数据未被损坏的传输或控制消息。
应注意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的传输(传输312)和传输消息的传输(传输316)可以在时间片6(T6)期间发生。在各种实施例中,由于传输消息316包括比实际数据传输少的数据,因此发送的时间更少,所以消息的损坏确定和传送可以在同一时间片T6内发生。这与在一个时间片中执行确定并随后在第二时间片中发送数据(如果未损坏)和传输消息的当前已知中继方案形成对比。此类当前方案要求用于数据传输的两个时间片,与针对举例说明的实施例的方案相反;但是,应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仅仅是说明性比较,公开主题不限于此。
传输31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被损坏,则可以将接收消息发送回到在先点。该接收消息可以指示数据是否在损坏状态下被接收到。在本实施例中,消息314将指示数据未被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此类消息可以称为或包括确认(ACK)消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传输314可以在第六时间片(T6)期间发生。
数据的转送、数据状态(损坏或未损坏)的确定、作为结果的传输和接收消息可以针对路径中的每个点反复地发生,直至数据在未损坏状态下由BS 202接收到为止。例如,传输320和326举例说明与数据状态的确定同时的数据转送。传输324和330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数据已在未损坏状态下被接收的传输消息。传输322和328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数据已在未损坏状态下被接收的接收消息。在某些实施例中,BS 202还可以向RS 204发送接收消息(未举例说明传输)。
图4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基站202、许多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和用户设备210。图4举例说明包括具有自适应管线的数据的非选择性中继的系统200的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时序图示出其中在RS 204和RS 206处发生或由RS 204和RS 206检测到错误或数据损坏的情况。箭头举例说明在时间片零(T0)之后的特定时间片期间发生的传输(控制或数据传输)。虽然该时序图举例说明相对同步的操作,但可以预期异步实施例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并且,虽然时序图举例说明从UE 210到BS 202的数据传输,但可以预期相反的情况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传输302、304、306和308举例说明允许数据传输的资源块的分配或许可。如上所述,传输310、312、314、316举例说明数据和控制消息的传输。
传输31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RS 208可以向下一个点(RS
206)发送或转送数据;然而,在此说明性实施例中,数据可能在传输期间变得损坏。在接收到数据时,RS 206可以基本上同时地将数据发送到下一个点(RS 204,经由传输320)并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在本实施例中,系统200或中继站206可以充当非选择性中继,因为无论数据是否被损坏,数据都被中继。这可以与其中仅转送未损坏数据的已知系统形成对比;但是,应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仅仅是说明性比较,公开主题不限于此。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数据的转送可以消耗或使用分配给RS 206的资源块。
传输424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数据是在损坏状态下被接收的,所以传输消息424可以指示该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此传输消息424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此外,此传输消息424可以包括首先检测到损坏的点的指示。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指示可以是计算在首先检测到损坏的当前点之前有多少传输点的索引或字段。例如,RS 206将是检测到损坏之前的零点且索引值可以是零(NACK0)。在各种实施例中,传输消息424可以包括数据被最后已知处于未损坏状态的点的指示。
传输42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数据是在损坏状态下被接收的,所以RS 206可以请求该在先点重新发送数据。然而,由于在先点(RS 208)已经消耗或使用其资源块(在传输312)期间,所以可能无法立即重新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损坏数据时,RS 204可以将数据(传输426)转送到BS 202并使用所分配的资源块。然而,由于RS 204也接收到指示数据先前已被损坏的传输消息424,所以在一个实施例中,RS
204可以不使用检错方案来执行数据状态的确定。作为替代,RS 204可以自动地将数据视为被损坏(用白点来举例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430举例说明RS 204可以发送指示数据被损坏和在哪个点处首先检测到该损坏的传输消息430。在各种实施例中,其可以包括索引(例如NACK1)的递增。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传输消息424指示数据被损坏,则RS 204可以放弃向在先点发送接收消息。
传输432、434和43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损坏数据时,可以许可新的资源块分配。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由传输消息430来确定资源块分配的数目,传输消息430指示路径中的首先检测到损坏并因此需要重新发送数据的点。
传输438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向RS 208重新分配资源块时,数据可以被重新转送到下一个点(RS 206)。在传输数据时,可以标记并考虑使用新的资源块。
传输440举例说明可以转送接收到的数据,并且进行关于数据状态的确定。传输442和44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分别向在先点或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数据未损坏的控制消息。
传输446、448、450、452、454、456、458、460和462可以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经重新转送的数据可能变得损坏,可以根据需要分配新的资源块,再次重新转送数据,直至数据在未损坏状态下由BS 202接收到为止,并且上述各种控制消息涉及那些传输。在各种实施例中,BS 202可以缓冲被损坏数据,并随着接收到数据的新版本而将其覆写或将其与数据的该新版本组合(经由传输446和458)。在另一实施例中,资源块重新分配(传输432、434、436、452和454)可以不在下一个时间片中发生,而是可以作为替代基于资源分配方案来调度(例如,涉及在系统200中未举例说明的用户设备和中继站的仲裁方案等)。
图5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基站202、许多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和用户设备210。图5举例说明包括具有非自适应管线的数据的选择性中继的系统200的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时序图示出其中未发生错误或数据损坏的情况。箭头举例说明在时间片零(T0)之后的特定时间片期间发生的传输(控制或数据传输)。虽然该时序图举例说明相对同步的操作,但可以预期异步实施例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并且,虽然时序图举例说明从UE 210到BS 202的数据传输,但可以预期相反的情况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
如下文参照图5和6所解释的,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视为采用选择性中继,因为只有当数据未被损坏时才转送数据。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视为采用非自适应性管线,因为当数据变得损坏时,不重新分配资源块。
如上所述,传输302、304、306和308举例说明允许数据传输的资源块的分配或许可。传输31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UE 210向RS 208发送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此数据可以包括检错信息。在接收到数据时或之后,在一个实施例中,RS 208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
由于图5举例说明其中未发生错误或损坏的情况,所以RS 208将确定数据未被损坏。传输51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当前点(RS 208)向在先点(UE 210)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未被损坏的接收消息。在接收到消息514时,所述在先点可以将资源块配置标记、指示、或视为将被使用。这与其中当发送数据时考虑资源块分配的已知中继方案形成对比;但是,应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仅仅是说明性比较,公开主题不限于此。
传输51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传输消息。该传输消息可以包括数据是否在损坏状态下被接收的指示。如果数据未被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传输消息512和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接收消息514可以包括确认(ACK)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消息512和514可以在接收到数据之后的一个时间片(T6)中发生。
传输51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数据未被损坏,则中继站208可以将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在各种实施例中,传输516可以在确定接收数据的状态之后的一个时间片(T7)中发生。
传输52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下一个点(RS 206)向RS 208发送回接收消息。在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传输520可以指示数据在未损坏状态下被下一个点接收。然后,RS 208可以将所分配的资源块标记、指示或否则视为将被使用。
传输518、522、524、526和528举例说明数据和相关控制消息到基站202的传送。在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未发生数据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当BS 202接收到指示在先点中无数据损坏的控制消息526时,BS 202可以释放相关资源块以供其它使用。在各种实施例中,BS 202可以向RS 204发出或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接收消息(未举例说明传输)。
图6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基站202、许多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和用户设备210。图6举例说明包括具有非自适应管线的数据的选择性中继的系统200的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时序图示出其中在RS 204和RS 208处发生或检测到错误或数据损坏的情况。箭头举例说明在时间片零(T0)之后的特定时间片期间发生的传输(控制或数据传输)。虽然该时序图举例说明相对同步的操作,但可以预期异步实施例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并且,虽然时序图举例说明从UE 210到BS 202的数据传输,但可以预期相反的情况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传输302、304、306和308举例说明允许数据传输的资源块的分配或许可。传输31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UE 210向RS 208发送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此数据可以包括检错信息。在接收到数据时或之后,在一个实施例中,RS 208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
传输61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中继站208可以请求从在先点(UE 210)重新发送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接收消息614可以指示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在另一实施例中,接收消息614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消息。
传输61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向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传输消息。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消息616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传输消息616可以包括首先检测到数据损坏的点的指示。如上所述,传输消息可以包括随着传输消息(或其衍生物)穿过传输路径而增加的索引(例如NACK0)。
传输618可以包括指示在先前的一个点首先检测到数据损坏的传输消息(例如NACK1)。传输620可以包括指示在先前的两个点首先检测到数据损坏的传输消息(例如NACK2)。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数据被损坏,则传输点(RS 208)可以防止或避免转送损坏数据。因此,后续传输点(RS 206和RS 204)可以也不转送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将系统200或RS 208说成是选择性地中继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和后续传输点可以不使用其分配的资源块。这与其中即使只发送了传输消息(例如,传输616、618和620)也将所分配的资源块视为被使用的已知中继方案形成对比;但是,应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仅仅是说明性比较,公开主题不限于此。
传输62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先传输点(UE 210)可以在不等待新资源块分配的情况下重新发送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由于在从RS 208接收到肯定的接收消息之前资源块分配未被标记或视为被使用,所以可以将UE 210视为仍被分配可用资源块。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622可以与传输消息618基本上同时地发生(时间片7,T7)。在各种实施例中,资源块分配的重新使用可以允许系统200内的数据和控制消息的并行处理。
传输62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RS 208可以向在先点(UE 210)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未被损坏的接收消息。在接收到接收消息624时,UE 210可以将资源块分配(在传输308中接收到的)标记、指示或视为将被使用。
传输626可以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向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数据未被损坏的传输消息。传输642举例说明可以向下一个点转送未损坏数据。
传输64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指示数据未被损坏的下一个点(RS 206)接收一个接收消息。这时,RS 208可以将资源块分配(来自传输306)标记、指示或视为将被使用。
传输64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向RS 204发送传输消息。
传输628、630和63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可能在被在RS 206与RS 204之间传输时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传输消息632可以包括首先检测到数据损坏的点的指示。如上所述,传输消息可以包括随着传输消息(或其衍生物)穿过传输路径而增加的索引(例如NACK0)。在一个实施例中,当BS 202接收到指示在RS 204之前的零点处首先检测到数据损坏的控制消息632时(例如NACK0),BS 202可以释放先前的点(例如UE 210和RS 208)的资源块,并仍保留RS 206和RS 204的资源块。如上所述,传输634、636、638和64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不等待新的资源分配和总传输完成的情况下重发数据。
图7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基站202、许多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和用户设备210。图7举例说明包括具有非自适应管线的数据的非选择性中继的系统200的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时序图示出其中未发生错误或数据损坏的情况。箭头举例说明在时间片零(T0)之后的特定时间片期间发生的传输(控制或数据传输)。虽然该时序图举例说明相对同步的操作,但可以预期异步实施例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并且,虽然时序图举例说明从UE 210到BS 202的数据传输,但可以预期相反的情况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
如下文参照图7和8所解释的,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视为采用非选择性中继,因为无论数据是否被损坏,都转送数据。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视为采用非自适应性管线,因为当数据被损坏时,不重新分配资源块。同样地,图7和8可以描述将图3和4及5和6举例说明的两个系统的特征组合的实施例。
在其中未发生错误的本实施例中,图7举例说明的传输可以与上文参照图3所述的那些相同。
图8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时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基站202、许多中继站(例如,中继站204、206和208)和用户设备210。图8举例说明包括具有非自适应管线的数据的非选择性中继的系统200的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时序图示出其中在RS 204和RS 206处发生错误或数据损坏的情况。箭头举例说明在时间片零(T0)之后的特定时间片期间发生的传输(控制或数据传输)。虽然该时序图举例说明相对同步的操作,但可以预期异步实施例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并且,虽然时序图举例说明从UE 210到BS 202的数据传输,但可以预期相反的情况且其在公开主题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传输302、304、306和308举例说明允许数据传输的资源块的分配或许可。传输31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UE 210向RS 208发送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此数据可以包括检错信息。
如上文参照图4所述的,在接收到数据时,RS 208可以基本上同时地转送数据(传输812)并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然而,在一个实施例中,直至图4的传输312为止,可以不将资源分配块标记、指示或视为被使用,直至接收到指示数据在未损坏状态下被发送到下一个点(RS206)的接收消息为止。资源块分配的使用的时序可以与参照图6的传输642所述的时序更类似地发生。如上所述,传输814和816可以指示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
如上所述,传输818、820、822和82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损坏数据连同指示数据状态(损坏)和首先在哪个传输点(RS208)处检测到损坏的传输消息一起转送到BS 202。在接收到否定确认(NACK)消息814时,UE 210可以不将资源块分配(来自传输308)标记、指示或视为将被使用。由于资源块仍是未使用且可用的,所以UE 210可以经由传输826将数据重发至RS 208。此外,此重发826可以在与传输818和820相同的时间片(T7)期间发生。
传输828、830和832举例说明RS 208可以基本上同时地将数据转送到下一个点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UE210可以在接收消息832指示数据在未损坏状态下被接收时将资源块分配(来自传输308)标记、指示或视为将被使用。
传输834、836、838、840、842、844、846、848、850和852举例说明随着数据被从RS 206转送至BS 202的数据、传输消息、和接收消息的传送,在到RS 204的第一传送期间发生错误或数据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可以与上述的那些类似地发生。
图9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900的流程图。应理解的是图9a、9b和9c表示在三个页面上举例说明的单个流程图。连接器901和903提供表示页面之间的连接的方式。此后和此前,将技术900的流程图简称为图9,如同该流程图仅仅占用单个页面一样。
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技术900的一部分或全部来产生符合图3和4和/或7和8的时序图的系统或装置。但是,应理解的是通过技术900的使用,可以得到其它系统和时序图。方框90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接收分配。
方框90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接收来自传输路径的在先点的数据传输。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接收数据。
方框90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转送数据。
方框908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传输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发送消息。
方框91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与转送数据基本上同时地进行关于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确定。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进行确定。
方框91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进行确定可以包括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指示数据在被该在先点接收到时是否损坏的传输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进行确定。
方框91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传输消息指示数据被损坏,则自动地确定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1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传输消息指示数据未被损坏,则至少部分地使用被包括作为数据的一部分的检错信息来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3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被顺坏,则可以向在先点发送接收消息。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消息可以指示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3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损坏,则可以从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接收指示发送的数据在被下一个点接收到时是否损坏的接收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3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发送数据未被损坏,则可以将资源块分配标记、指示、或视为被使用。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3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发送数据被损坏,则接收到的数据可以重新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38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重新转送数据可以包括接收新的资源块分配。方框94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重新转送数据可以包括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4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重新转送数据可以包括在不等待新资源块分配的接收的情况下执行方框944和946。方框94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重新转送数据可以包括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方框94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重新转送数据可以包括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被损坏的传输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6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向在先点发送指示数据在接收到时被损坏的接收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6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传输消息,该传输消息指示所述在先点接收到未损坏状态下的数据。方框96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向在先点发送指示数据在接收到时被损坏的接收消息。方框96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从在先点进行重发数据的请求。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968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传输消息,该传输消息指示所述在先点接收到损坏状态下的数据。方框97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传输消息,该传输消息指示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和在哪个点处首先检测到该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图10是举例说明依照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1000的流程图。应理解的是图10a、10b和10c表示在三个页面上举例说明的单个流程图。连接器1001和1003提供表示页面之间的连接的方式。此后和此前,将技术1000的流程图简称为图10,如同该流程图仅仅占用单个页面一样。
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技术1000的一部分或全部来产生符合图5和6和/或7和8的时序图的系统或装置。但是,应理解的是通过技术1000的使用,可以得到其它系统和时序图。方框100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分配。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0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接收指示在先点接收到损坏状态下的数据的消息。方框100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框1004的接收传输消息可以包括经由任何中间点向基站发送错误消息。在其它实施例中,方框1006可以是独立操作。方框1008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错误消息可以指示数据被损坏和在传输路径的哪个点接收到损坏数据两者。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图101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包括检错信息。方框101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基本上符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协议的协议来接收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1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无论其是否被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框1016可以包括方框1030。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框1016可以与方框1014基本上同时地发生。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18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框1030可以包括方框1018。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框1018可以包括方框1064。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1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至少部分地使用检错信息来进行数据是否被损坏的确定。方框102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可以包括如果接收到指示在先点接收到损坏状态下的数据的消息,则自动地确定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3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数据未被损坏,则可以将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框1016可以包括方框1030。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框1030可以包括方框1018。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3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被损坏,则可以从下一个点接收指示转送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接收消息。方框103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转送的数据未被损坏,则可以将资源块分配视为被使用。方框103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转送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将数据重新转送到下一个点。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6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进行由传输路径的在先点重发数据的请求。方框1062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可以包括向传输路径的在先点和传输路径的下一个点两者发送错误消息。方框1064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错误消息可以包括向基站发送错误信息。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框1018可以包括方框1064。方框1066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错误消息可以指示数据被损坏和在传输路径的哪个点首先检测到该损坏二者。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方框1068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可以将资源块分配视为未使用。方框1070举例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损坏接收数据的转送可以被防止或否则不发生。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诸如图2的中继站208的中继站可以执行该操作。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节点的方框图。无线节点1100可以包括无线收发机1102、和控制器1104、和存储器1106。例如,本文举例说明和/或描述的某些操作可以由控制器1104在软件或固件的控制下执行。
另外,可以提供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在被控制器或处理器执行时可以促使控制器、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功能或任务的存储指令。
本文所述各种技术的实现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中、或在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中实现。可以将所述实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即在信息载体中、例如在机器可读存储设备中或在传播信号中有形地体现的计算机程序,以便由例如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控制其操作。可以以包括编译和解释语言的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来写诸如上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来部署,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模块、组件、子程序、或适合于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可以将计算机程序部署为在一个站点或跨越多个站点分布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一个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上执行。
可以由执行计算机程序以通过操作输入数据并生成输出来执行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方法步骤。方法步骤还可以由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专用逻辑电路来执行,并且可以将装置实现为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专用逻辑电路。适合于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处理器包括例如通用和专用微处理器两者、以及任何种类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元件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通常,计算机还可以包括例如磁性、磁光盘、或光盘的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海量存储设备,或可操作地与之耦合以从其接收数据或向其发送数据或两者。适合于体现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信息载体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速存储器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盘;磁光盘;以及CD-ROM和DVD-ROM磁盘。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来补充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或者将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结合在专用逻辑电路中。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具有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或液晶显示器(LCD)监视器的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设备及用户可以通过其向计算机提供输入的键盘和例如鼠标和轨迹球的定位设备的计算机上实现所述实现。也可以使用其它种类的设备来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触觉反馈;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包括声学、语音、或触觉输入。可以在包括例如后端组件作为数据服务器、或包括例如应用服务器的中间件组件、或包括例如具有通过其用户可以用来与一个实现相交互的图形用户界面或网页浏览器的客户端计算机的前端组件、或此类后端、中间件、或前端组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实现所述实现。可以用例如通信网络的数字数据通信的任何形式或介质将组件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例如因特网。
虽然如本文所述已举例说明了所述实现的某些特征,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现在将想到许多修改、替换、变更和等价物。因此,应理解的是随附权利要求意图涵盖落入各种实施例的真实精神内的所有此类修改和变更。

Claims (27)

1.一种方法,包括:
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
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
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至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
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传输消息;以及
如果数据未被损坏,则向所述在先点发送指示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的接收消息;
其中,所述无线传输路径包括用户设备、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中继站。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转送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在已完全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之前,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至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
3.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数据传输之前,从基站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分配;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损坏,则从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接收指示发送的数据在被下一个点接收到时是否损坏的接收消息;
如果所发送的数据被损坏,则将接收到的数据重新转送至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以及
如果所发送的数据未被损坏,则将资源块分配标记为被使用。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重新转送接收到的数据包括:
接收新的资源块分配;以及
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
5.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重新转送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在不等待接收新的资源块分配的情况下:
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以及
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的传输消息。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包括:
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指示数据在被所述在先点接收到时是否被损坏的传输消息;
如果数据被损坏,则自动地确定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以及
如果数据未被顺坏,则至少部分地使用被包括作为数据的一部分的检错信息来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
7.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且未接收到来自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的传输消息,则向所述在先点发送指示数据被损坏的接收消息。
8.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指示所述在先点接收到未损坏状态下的数据的传输消息;以及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被损坏,则向所述在先点发送指示数据被损坏的接收消息并请求从所述在先点重发数据。
9.一种装置,包括:
收发机,其被配置为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其中,所述传输路径包括用户设备、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装置;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
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以及
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
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以及
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传输消息,其中,所述传输消息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以及
如果数据未被损坏,则向所述在先点发送接收消息,其中该接收消息指示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
10.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在已完全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之前,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至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
11.权利要求的9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还适合于:
在接收到数据传输之前,从基站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分配;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损坏,则从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接收接收消息,其中,所述接收消息指示所发送的数据在被下一个点接收到时是否被损坏;
如果所发送的数据被损坏,则将接收到的数据重新转送至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以及
如果所发送的数据未被损坏,则将资源块分配指示为被使用。
12.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中,重新转送接收到的数据包括:
接收新的资源块分配;以及
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
13.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中,重新转送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在不等待接收新的资源块分配的情况下:
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以及
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在被接收到时未损坏的传输消息。
14.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使用基本上服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协议的协议。
15.一种经由包括用户设备、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中继站的无线传输路径来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分配;
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包括检错信息;
至少部分地使用所述检错信息来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以及
如果数据被损坏,则
请求由传输路径的在先点重发数据,以及
不使用资源块分配。
16.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数据被损坏,则防止损坏的接收数据的转送。
17.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损坏,则:
将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
从所述下一个点接收指示所转送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接收消息;
如果所转送的数据被损坏,则将数据重新转送至下一个点;以及
如果所转送的数据未被损坏,则指示资源块分配被使用。
18.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接收数据传输包括使用基本上服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协议的协议。
19.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要求重发数据包括:
向传输路径的在先点和传输路径的下一个点两者发送错误消息。
20.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数据被损坏,则:
向所述基站发送错误消息;以及
其中,所述错误消息指示数据被损坏和在传输路径的哪个点首先检测到该损坏两者。
21.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
与确定数据是否已被正确接收基本上同时地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无论其是否被损坏;以及
在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之后,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消息。
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包括接收指示所述在先点接收到损坏状态下的数据的消息;以及
还包括,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指示数据在损坏状态下被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的消息。
23.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发送指示数据在损坏状态被接收的消息包括:
跳过至少部分地使用所述检错信息进行的关于数据是否被损坏的确定,以及
自动地将数据视为被损坏。
24.一种装置,包括:
无线收发机,其被配置为:
接收允许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的数据传输的资源块分配,其中,所述传输路径包括作为端点的用户设备、作为端点的基站、和作为中间点的至少一个装置,以及
从传输路径中的在先点接收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包括检错信息;以及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使用检错信息来确定数据是否被损坏,以及
如果数据被损坏,则
请求由传输路径的所述在先点重发数据,并且不使用资源块分配。
25.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如果数据被损坏,则防止损坏的接收数据的转送。
26.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未被损坏,则:
将数据转送到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
从所述下一个点接收接收消息,其中,所述接收消息指示所转送的数据是否被损坏;
如果所转送的数据被损坏,则将数据重新转送至下一个点;以及
如果所转送的数据未损坏,则指示资源块分配被使用。
27.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
在已完全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之前,将接收到的数据转送至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以及
在已发生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的确定之后,向传输路径中的下一个点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指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
CN200980115952.5A 2008-03-07 2009-02-24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1061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462808P 2008-03-07 2008-03-07
US61/034628 2008-03-07
PCT/FI2009/050148 WO2009109698A1 (en) 2008-03-07 2009-02-24 Protocols for multi-hop relay system with centralized scheduling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5954.2A Division CN104270189A (zh) 2008-03-07 2009-02-24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6105A true CN102106105A (zh) 2011-06-22
CN102106105B CN10210610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105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5954.2A Pending CN104270189A (zh) 2008-03-07 2009-02-24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200980115952.5A Active CN102106105B (zh) 2008-03-07 2009-02-24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5954.2A Pending CN104270189A (zh) 2008-03-07 2009-02-24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458550B2 (zh)
EP (1) EP2255474B1 (zh)
CN (2) CN104270189A (zh)
RU (1) RU2010140488A (zh)
WO (1) WO2009109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9677A1 (ja) * 2007-04-18 2008-10-30 Fujitsu Limited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制御方法並びに無線中継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US9584179B2 (en) * 2012-02-23 2017-02-28 Silver Spring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hannel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US9395910B2 (en) 2013-11-25 2016-07-19 Globalfoundries Inc. Invoking zoom on touch-screen devices
US10364630B2 (en) * 2016-12-20 2019-07-30 Baker Hughes, A Ge Company, Llc Downhole assembly including degradable-on-demand material and method to degrade downhole tool
JP7023699B2 (ja) * 2017-12-14 202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US11218981B2 (en) * 2018-09-20 2022-01-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mesh network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0436A2 (en) * 2001-09-30 2003-04-10 Intel Corporation Error forwarding in an enhanced general input/output architecture
US20040039986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Solomon Gary A. Store and forward switch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WO2006118629A1 (en) * 2005-05-03 2006-11-09 Agere System Inc. Acknowledgment message modif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047431A (zh) * 2006-06-22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含有中继站的通信系统中实现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64864B2 (en) * 1991-10-01 1995-12-07 Broadcom Corporation A radio frequency local area network
US5390226A (en) * 1992-07-02 1995-02-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rocessing cone beam projection data for exact 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r tomographic image reconstruction of a portion of an object
US5631907A (en) * 1995-12-13 1997-05-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liable broadcast protocol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software distribution
BRPI0011026B1 (pt) * 2000-03-29 2015-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étodo de formação de pacotes de dados em comunicações sem fios num sistema de transmição e/ou recepção de multimídia numa rede de comunicações sem fios e aparelho para recepção de um pacote de dados de comunicações sem fios
EP1168702A1 (en) * 2000-06-30 2002-01-02 Motorola, In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EP1487143B1 (en) * 2003-06-13 2006-11-15 Evolium S.A.S.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interface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394769B2 (en) 2003-08-14 2008-07-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rticle for rapid detection and avoidance of high data corrupting routes within a network
US7287133B2 (en) * 2004-08-24 2007-10-23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modification history for a location within a data store
US7434150B1 (en) * 2004-03-03 2008-10-07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Methods, circuits, architectures, software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data transmission error and/or checking or confirming such error determinations
US7746793B2 (en) * 2004-06-18 2010-06-29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sistency between MPLS forwarding and control planes
JP4907260B2 (ja) * 2006-08-18 2012-03-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無線中継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I364186B (en) * 2007-03-02 2012-05-1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angible machine-readable medium thereof for relaying a data signal in a multi-hop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0436A2 (en) * 2001-09-30 2003-04-10 Intel Corporation Error forwarding in an enhanced general input/output architecture
US20040039986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Solomon Gary A. Store and forward switch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WO2006118629A1 (en) * 2005-05-03 2006-11-09 Agere System Inc. Acknowledgment message modif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047431A (zh) * 2006-06-22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含有中继站的通信系统中实现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55474A4 (en) 2015-12-02
EP2255474A1 (en) 2010-12-01
CN102106105B (zh) 2015-04-01
EP2255474B1 (en) 2018-10-24
CN104270189A (zh) 2015-01-07
WO2009109698A1 (en) 2009-09-11
US20110022917A1 (en) 2011-01-27
RU2010140488A (ru) 2012-04-20
US20140036692A1 (en) 2014-02-06
US8458550B2 (en) 2013-06-04
US8984361B2 (en) 2015-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65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f downlink data
CN101765993B (zh) 用于多层arq协议的状态报告消息
US11792682B2 (en) Packet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5612804A (zh) 在无线网络中对从辅基站到主基站的分组状态报告的使用
CN102106105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515175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20200083730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8635506B2 (en) Data transmission/receiving method i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090245275A1 (en) Communication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07684A1 (en) Method for relaying and forwarding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harq scenario
WO2009003311A1 (fr) Procédé et équipement pour émettre des données dans la station relais et la station de base
US8122147B2 (en) Method for acknowledgement of messages in a star network
WO2020164503A1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8781135A (zh) 物联网的传输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519011B (zh) 一种基于索引标识的码块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05553613A (zh) 一种分区间时间触发通信的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法
CN104604174A (zh) 用于基于中继终端提供自动重发请求差错控制的方法、相关终端和arq控制中心
US20130308544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CN104144043A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合并的方法
WO2023109485A1 (zh) 边链路通信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JP2001094588A (ja) パケット配信システム
KR101741213B1 (ko) 멀티캐스트 기반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9937548B (zh) 用于免授权无线通信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JP2013126009A (ja) 通信方法、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70000232A (ko) 단말장치 및 단말장치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