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333A -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4333A
CN102104333A CN2010105879159A CN201010587915A CN102104333A CN 102104333 A CN102104333 A CN 102104333A CN 2010105879159 A CN2010105879159 A CN 2010105879159A CN 201010587915 A CN201010587915 A CN 201010587915A CN 102104333 A CN102104333 A CN 102104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switch tube
tie point
voltage
sustained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879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进
陈家伟
龚春英
王慧贞
张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0105879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43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4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电压源、三电平半桥电路、中间直流环节电路;三电平半桥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S1及并联二极管D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及并联二极管D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及并联二极管D3、第四功率开关管S4及并联二极管D4以及第一续流二极管D5、第二续流二极管D6;中间直流环节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感L;一个输入电压源包括:输入电压源Uin。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将直流微型电网中两根直流线输电方式变成三根直流线输电方式,满足直流电网中不同功率变换器对输入电压的要求。它是三电平半桥结构,有利于采用低压器件。

Description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属电能变换装置中的直流非隔离变换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电力电子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直流电网(DC Grid)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技术的发展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直流电网中,通常采用两根直流输电线传送电能,由于只存在一个直流电压,通常无法同时满足各种功率变换器对输入电压的要求。例如,半桥或三电平半桥拓扑结构由于结构简单、功率器件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地采用。但是它们存在输入端直流分压电容不均压问题,这将导致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或无法很好地实现功率器件三电平状态,影响功率器件安全工作。同时,输出电压相同的半桥逆变器的输入电压约为全桥逆变器输入电压的两倍,需要两种规格的输入电压。
为了解决半桥或三电平半桥拓扑结构功率变换器中输入端直流分压电容均压问题,可以采用额外的输入均压控制方案。但是,随着均压控制环路的加入,控制系统将变得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最终控制目标的性能,例如输出动态响应速度等性能。同时,不同的负载特性引起输入端不均压的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输入均压控制方案会很繁多,而且不具有通用性。对于输出电压相同的半桥逆变器和全桥逆变器,由于需要两种输入电压规格,两线直流输电方式显然无法同时满足。因此,为了满足各种功率变换器能够直接并入直流电网和减轻功率变换器对输入电压的控制,在直流电网中的用户端利用独立的功率变换器构造一根输出电压平衡的中线,变成三线直流输送方式。当采用带中线的三线直流输电进入家庭,即可以满足低输入电压家用电器要求(例如LED家用照明等),有可以满足较高输入电压家用电器要求(冰箱、空调等)。这样不但提高了直流电网应用灵活性,而且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电路能够将两线直流输电方式转变成三根直流输电线方式,在输出端构造一个中线,形成一个稳定的、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一半的中点电压,以满足不同功率变换器或用电设备对输入电压的要求。同时,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电路将有利于降低电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提高了功率器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采用两根直流线输送直流电能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变换器或用电设备对输入电压的要求,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将两根直流输电线输入方式转变成三根直流输电线输出方式的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包括一个输入电压源、一个三电平半桥电路、一个中间直流环节电路;三电平半桥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二续流二极管、第三功率开关管、第三续流二极管、第四功率开关管、第四续流二极管、第五续流二极管、第六续流二极管,第一功率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一续流二极管阴极相连接,其连接处和第一电容一端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发射极和第一续流二极管阳极相连接,连接处分别与第二功率开关管集电极与第二续流二极管阴极相连接处以及第五续流二极管阴极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发射极和第二续流二极管阳极相连接,连接处分别与第三功率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三续流二极管阴极相连接处以及电感一端相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发射极和第三续流二极管阳极相连接,连接处与第四功率开关管集电极和第四续流二极管阴极相连接处相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发射极和第四续流二极管阳极相连接,连接处和第二电容一端相连接;中间直流环节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L,其中第一电容另一端与第二电容另一端串联,串联点分别与输出中线、电感另一端、第五续流二极管阳极以及第六续流二极管阴极相连接;输入电压源包括:一个输入电压源,其正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一续流二极管阴极相连接处相连接,其负端与第四功率开关管发射极和第四续流二极管阳极相连处相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电路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控制原理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工作原理图(电感电流大于零)。
附图4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工作原理图(电感电流小于零)。
附图5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模态1和模态9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模态2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电路模态3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模态4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模态5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模态6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模态7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模态8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仿真电路图。
附图14-17是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主要仿真波形图。
附图1-17中的符号及元件名称说明如下:
S1、S2、S3、S4: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D1、D2、D3、D4:第一功率开关管并联二极管、第二功率开关管并联二极管、第三功率开关管并联二极管、第四功率开关管并联二极管,D5、D6: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L:电感,C1、C2: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Uout1、Uout2:第一电容输出电压和第二电容输出电压,Uin:输入直流电压,N:降压式电压平衡变换器输出中点,LN:输出中线,iL:电感L的电流,US1GE: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驱动信号,US2GE: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US3GE: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US4GE:第四功率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US1CE:第一功率开关管S1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2CE:第二功率开关管S2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3CE:第三功率开关管S3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4CE:第四功率开关管S3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td:死区时间,Ubias:偏置电压,UC2:第二电容C2上电压,Uref:输入电压Uin的一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一种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输入电压源1、一个三电平半桥电路2、一个中间直流环节电路3。
所述的三电平半桥电路2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三续流二极管D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四续流二极管D4、第五续流二极管D5和第六续流二极管D6,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4,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和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5,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6,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7,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五连接点8,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六连接点9,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七连接点10,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八连接点11;第一连接点4和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点5分别和第五续流二极管D5的阴极以及第三连接点6相连接,第四连接点7分别和第五连接点8以及电感L一端相连接,第六连接点9分别和第七连接点10以及第六续流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接,第八连接点11和第二电容C2一端相连接。
所述的中间直流环节电路3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电感L,其中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另一端串联,其串联点为第一串联点12,输出中线LN和电感L另一端、第五续流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六续流二极管D6的阴极与第一串联点13相连接。
所述的输入电压源1包括:一个输入电压源,其正端和第一连接点(4)相连接,其负端和第八连接点11相连接。
实施例2
参考实例1、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13,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控制原理基本思路:
(1)当第二电容C2上的负载R2小于第一电容C1上负载R1时,控制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共同导通时间大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共同导通时间。通过电感L向第二电容C2上的负载R2提供一部分额外电能,使第二电容C2上电压Uout2等于第一电容C1上电压Uout1
(2)当第二电容C2上的负载R2大于第一电容C1上负载R1时,控制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共同导通时间小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共同导通时间。通过电感L向第一电容C1上的负载R1提供一部分额外电能,使第一电容C1上电压Uout1等于二电容C2上电压Uout2
(3)为了实现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以及第四功率开关管S4工作在三电平状态,采取使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比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提前开通、滞后关断控制技术。
参照附图2,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控制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取第二电容C2上输出电压Uout2作为反馈信号,参考信号Uref为输入电压一半Uin/2,利用电压环调节器控制Uout2等于输入电压的一半即Uout1=Uout2,从而实现输出电压平衡。电压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直接送到比较器2和三角波进行比较,其输出信号一路经死区延迟后直接驱动第一功率开关管S1,另一路取反后经死区延迟后驱动第三功率开关管S3;电压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和一个固定直流偏置量Ubisa相加,得到的结果直接送到比较器1和三角波进行比较,其输出信号一路经死区延迟后直接驱动第二功率开关管S2,另一路取反后经死区延迟后驱动第四功率开关管S4。利用直流偏置量实现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分别比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四功率开关管S4提前开通、滞后关断,实现功率开关管三电平工作状态。
实施例3
参照附图2-12。下面仅给出本发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电感L电流iL恒大于零和恒小于零时两种状态下主要波形图见附图3和附图4,其他情况在此忽略。
下面仅以电感L电流iL恒大于零时的过程加以具体描述(附图3),其他情况于此类似,在此忽略。具体描述如下:
模态1:0<t<t1(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导通,见附图5)
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同时导通,利用电感L向第二电容C2上的负载提供部分电能,电感L电流iL增加。
模态2:t1<t<t2(死区时间td,第二功率开关管S2导通,见附图6)
在t1时刻,关断第一功率开关管S1。由于电感L电流iL不能突变,所以电感L电流iL通过第五续流二极管D5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续流。第一功率开关管S1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1CE等于第一电容C1上电压Uout1。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没有开通,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3CE和US4CE之和等于第二电容C2上电压Uout2
稳态时由于Uout1=Uout2=Uin/2,所以第一功率开关管S1集电极和发射集之间电压US1CE为Uin/2,而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和发射集之间电压US3CE和US4CE为Uin/4。
模态3:t2<t<t3(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导通,见附图7)
在t2时刻,开通第三功率开关管S3,由于电感L电流iL不能突变,所以电感L电流iL继续通过第五续流二极管D5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续流。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集电极和发射集之间电压US1CE和US4CE分别等于第一电容C1上电压Uout1和第二电容C2上电压Uout2
稳态时由于Uout1=Uout2=Uin/2,所以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和发射集之间电压US1CE和US4CE各为Uin/2。
模态4:t3<t<t4(死区时间td,第三功率开关管S3导通,见附图8)
在t3时刻,关断第二功率开关管S2。由于电感L电流iL不能突变,所以电感L电流iL通过第三续流二极管D3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向第二电容C2和其上负载供电。
在此时间段内,由于续流二极管D3和D4导通,所以加在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上的电压等于输入Uin。由于前一时刻,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1CE为Uin/2,所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2CE也为Uin/2。
模态5:t4<t<t5(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导通,见附图9)
在t4时刻,开通第四功率开关管S4。电感电流iL仍然通过第三续流二极管D3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向第二电容C2充电。所以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1CE和US2CE仍然各为Uin/2。模态6:t5<t<t6(死区时间td,第三功率开关管S3导通,见附图10)
在t5时刻,关断第四功率开关管S4。电感电流iL仍然通过第三续流二极管D3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向第二电容C2充电。所以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1CE和US2CE仍然各为Uin/2。
模态7:t6<t<t7(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导通,见附图11)
在t6时刻,开通第二功率开关管S2。由于电感电流iL不能突变,所以电感电流iL通过第五续流二极管D5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续流。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1CE和US2CE仍然各为Uin/2。
模态8:t7<t<t8(第二功率开关管S2导通,见附图12)
在t7时刻,关断第三开关管S3。电感电流iL仍然通过第五续流二极管D5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续流。第一功率开关管S1关断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1CE等于第一电容C1上电压Uout1,而加在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和为Uout2。在t6<t<t7内,第四功率开关管S4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4CE等于第二电容C2上电压Uout2,所以在该时间段内,由于第四功率开关管S4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结电容存在以及其上电压没有放电回路,所以第三功率开关管S3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US3CE等于0。
在稳态时由于Uout1=Uout2=Uin/2,所以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电压应力为Uin/2。
模态9:t8<t<t9(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导通,见附图5)
在t8时刻,开通第一功率开关管S1。由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导通,第一电容C1多余电能向电感L上转移,电感电流iL增加。
在此时间段内,由于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同时导通,,所以加在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上的电压等于输入Uin。由于前一时刻,第四功率开关管S4电压应力为Uin/2,所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电压应力也为Uin/2。
下面又进入模态1过程。其他工作过程在此略述。
实施例4
参照附图13-17。用实施例1所述的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所做的主要仿真,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仿真电路图如附图13所示。
附图13中仿真参数:功率开关管的工作频率为25KHz,输入电压Uin在70ms时从600V线性增加到700V,电感L为200μH,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分别为1000μF,第一电容C1上阻性负载R1,第二电容C2上阻性负载R2
在附图14和附图15中,R1=10Ω,R2=10KΩ。从电感电流iL、第二电容电压Uout2以及输入电压Uin关系中,可以看出:由于R2>R1并且两者相差很大,所以电感L电流在开关周期内恒为负,即通过电感L对第一电容C1充电,电压上升,第二电容C2电压降低,从而达到两个电压相等。从电压变化过程中,三电平降压式电压平衡变换器的输出电压Uout1(Uout1=Uin-Uout2)等于输出电压Uout2,很好地得到了一个中点电压,实现了输出电压平衡。同时也可以看出,每个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只有输入电压的一半。
在附图16和附图17中,R1=10KΩ,R2=10Ω。从电感电流iL、第二电容电压Uout2以及输入电压Uin关系中,可以看出:由于R2<R1并且两者相差很大,所以电感L电流在开关周期内恒为正,即通过电感L对第二电容C2充电,电压上升,第一电容C1电压降低,从而达到两个电压相等。在输入电压变化过程中,三电平降压式电压平衡变换器的输出电压Uout1(Uout1=Uin-Uout2)等于输出电压Uout2,很好地得到了一个中点电压,实现了输出电压平衡。同时也可以看出,每个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也只有输入电压的一半。
从仿真结果表明: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能够获得一个稳定的中点输出电压,从而可以构造一个中线;同时每个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也只有输入电压的一半。

Claims (1)

1.一种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包括一个输入直流电压源(1)、一个三电平半桥电路(2)、一个中间直流环节电路(3),其特征在于:三电平半桥电路(2)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三续流二极管D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四续流二极管D4、第五续流二极管D5和第六续流二极管D6,其中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4),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和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5),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6),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7),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五连接点(8),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六连接点(9),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七连接点(10),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为第八连接点(11);中间直流环节电路(3)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电感L,其中第一电容C1一端与第二电容C2一端串联,其串联点为第一串联点(12),输出中线LN、电感L一端、第五续流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六续流二极管D6的阴极分别与第一串联点(12)相连接;输入直流电压源(1)包括:一个输入电压源Uin,其正端和第一连接点(4)相连接,其负端和第八连接点(11)相连接;第一连接点(4)和第一电容C1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点(5)分别和第五续流二极管D5的阴极以及第三连接点(6)相连接,第四连接点(7)分别和第五连接点(8)以及电感L另一端相连接,第六连接点(9)分别和第七连接点(10)以及第六续流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接,第八连接点(11)和第二电容C2另一端相连接。
CN2010105879159A 2010-12-15 2010-12-15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Pending CN102104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79159A CN102104333A (zh) 2010-12-15 2010-12-15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79159A CN102104333A (zh) 2010-12-15 2010-12-15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333A true CN102104333A (zh) 2011-06-22

Family

ID=4415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879159A Pending CN102104333A (zh) 2010-12-15 2010-12-15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433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302A (zh) * 2011-12-27 2012-04-25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电池储能用全npc三电平两级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与调制方法
EP2936671A4 (en) * 2012-12-19 2016-08-24 Comsys Ab RESONANT AUXILIARY CONVERTER WITH COMMUTATED POLES AND VOLTAGE COMPENSATION
CN107634674A (zh) * 2017-10-17 2018-01-26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电平能量回馈装置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661433A (zh) * 2019-09-16 2020-01-07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12671241A (zh) * 2020-09-29 2021-04-16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半桥三电平llc变换器电路的均压控制方法
CN112787530A (zh) * 2021-01-11 2021-05-11 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母线中点电压补偿的三电平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83778A (zh) * 2023-06-15 2023-09-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单相交-直-交变换器及其综合协调控制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302A (zh) * 2011-12-27 2012-04-25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电池储能用全npc三电平两级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与调制方法
CN102427302B (zh) * 2011-12-27 2014-03-12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电池储能用全npc三电平两级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与调制方法
EP2936671A4 (en) * 2012-12-19 2016-08-24 Comsys Ab RESONANT AUXILIARY CONVERTER WITH COMMUTATED POLES AND VOLTAGE COMPENSATION
CN107634674A (zh) * 2017-10-17 2018-01-26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电平能量回馈装置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634674B (zh) * 2017-10-17 2023-09-08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电平能量回馈装置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661433A (zh) * 2019-09-16 2020-01-07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12671241A (zh) * 2020-09-29 2021-04-16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半桥三电平llc变换器电路的均压控制方法
CN112671241B (zh) * 2020-09-29 2022-09-06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半桥三电平llc变换器电路的均压控制方法
CN112787530A (zh) * 2021-01-11 2021-05-11 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母线中点电压补偿的三电平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87530B (zh) * 2021-01-11 2023-04-07 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母线中点电压补偿的三电平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83778A (zh) * 2023-06-15 2023-09-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单相交-直-交变换器及其综合协调控制方法
CN116683778B (zh) * 2023-06-15 2024-02-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单相交-直-交变换器及其综合协调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4333A (zh) 三电平半桥电压平衡变换器
CN100517936C (zh) 双升压式能馈型pwm整流电路
CN101860192B (zh) 一种三态三电平pfc电路及多态三电平pfc电路
CN101895223B (zh) 双Cuk升降压输出并联型逆变器
CN103051233B (zh) 一种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开关控制时序
CN110034674A (zh) 一种高增益双向三相dc-d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2185480B (zh) 一种双向隔离直流变换器
CN101958660A (zh) 双Sepic升降压输出并联组合型逆变器
CN101980437A (zh) 一种五电平并网逆变器
CN105262362A (zh) 高增益Buck-Boost集成式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CN105281361B (zh) 一种五电平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
CN102291019A (zh) 全桥整流-直流推挽逆变的ac-dc变换器
CN208939829U (zh) 一种谐振变换器
CN101951145B (zh) X型对称H桥三电平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及实施装置
CN112019080B (zh) 一种含lc有源升压缓冲网络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
CN103929065A (zh) 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
CN202918023U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功率模块
CN101552569B (zh) 并网逆变器主电路拓扑
CN102291020A (zh) 交流推挽变换-单管整流的ac-dc变换器
CN101552555B (zh) 降压式电压平衡变换器
CN207368879U (zh) 一种低电压应力的高增益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5553271A (zh) 一种三相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03236788B (zh) 自举式双输入直流变换器
CN104300780A (zh) 大功率非隔离dc/dc软开关电路
CN105576985A (zh) 一种直直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