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224B - 附开关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附开关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4224B CN102104224B CN201010208678.0A CN201010208678A CN102104224B CN 102104224 B CN102104224 B CN 102104224B CN 201010208678 A CN201010208678 A CN 201010208678A CN 102104224 B CN102104224 B CN 1021042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ressed
- mentioned
- groove
- contact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附开关同轴连接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无浪费地配置壳体内部的端子,实现低背化、小型化,使一方的端子简化,不干涉另一方的端子的弹簧形成区域,得到较高的绝缘性。壳体其上半部由穿设有销插入孔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在内部形成有与销插入孔连通的可动空隙部的突部构成,从突部的两侧至可动空隙部形成与接触销的插拔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的端子压入槽,在这些端子压入槽中压入固定各个端子的压入部。可动空隙部形成为比销插入孔大,从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开关同轴连接器,该附开关同轴连接器是内置在便携式电话等小型的电子设备中的连接器,其能够实现小型化、低背化,并得到稳定的特性。
背景技术
图5及图6所示的是现有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参照专利文献1和2)。
在这些图中,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其尺寸极小,直径在2mm左右,并且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13、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外壳14、常闭端子15以及通用端子16。
上述壳体13其上半部是圆筒部17,并在中央穿设有销插入孔17a。此外,在壳体13的下半部,一方的端子支撑突部18与另一方的端子支撑突部20以180度的间隔向外侧突出,并且,在与这些部件正交的两个位置突出地设置有止转突部22并形成为一体。
就上述外壳14而言,上半部是与上述圆筒部17嵌合的圆筒部23,在下半部跨过上述端子支撑突部18和端子支撑突部20而一体地形成有接地端子部25,这些接地端子部25之间的止转卡定部26卡定在上述壳体13的止转突部22上。
上述常闭端子15在其中央穿设有避销孔30,其外周作为接触部27,一端弯曲为曲柄形,曲柄状的两侧部成为压入支撑突片29,中央部成为横向U字形的连接端子部28。此外,在垂直部分形成有避让孔38,以免与共用端子16的弹簧部32的前端接触。
上述共用端子16从接触片31至弹簧部32弯曲成横向U字形,该弹簧部32的前端部以与上述共用端子16的避让孔38间隙嵌合的方式突出,该弹簧部32的上端部的前端构成与上述共用端子16的接触部27的下表面接触分离的接触片31,该接触片31的稍靠内侧的部分成为接触销35的按压部39。此外,由从上述弹簧部32向外侧连续的两侧边缘部33b与压入支撑突片33a形成固定部33,另外,端部的中央部成为U字形的连接端子部34。
在以上结构中,将上述常闭端子15的压入支撑突片29压入一方的端子支撑突部18上的端子压入部19,并且,将共用端子16的压入支撑突片33压入另一方的端子支撑突部20的端子压入部21。这样,共用端子16的弹簧部32的前端与常闭端子15的避让孔38间隙嵌合并折回而装入。若将上述外壳14覆盖在壳体13的圆筒部17上,则止转卡定部26与止转突部22的两侧部配合并固定。
这样组装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在印刷电路板12上的布线图案上,电连接接地端子部25、连接端子部28以及连接端子部34并加以机械式的固定。
若将探测器11插入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则探测器11的接触销35插入销插入孔17a而将共用端子16的按压部39如点划线所示下压,从而共用端子16的接触部31从常闭端子15的接触部27分离而解除连接。在探测器11的鼓出部37卡定在外壳14的卡定槽24的状态下,探测器11保持连接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7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外观登录第1234214号公报
现有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存在以下的问题。
(1)共用端子16的弹簧部32构成为横向的U字形,因而导致从按压部39至弹簧部32的底部的距离变长,作为附开关连接器10的高度相应地变高,从而妨碍了小型化。此外,在将共用端子16固定在壳体13上时,需要由水平的固定部33的边缘部33b与压入支撑突片33a来保持从接触销35向共用端子16的按压部39施加的外力,所以与壳体13的端子压入部21嵌合而用于对抗外部应力的固定部33的长度必须设置为足够大,因而难以缩小该固定部33而实现整体形状的小型化。
(2)由于共用端子16的弹簧部32与接触部30的距离较近,因此需要将接触销35的行程设置得比较大,与(1)相同,妨碍了小型化的实现。此外,在共用端子16的按压部39被接触销35按压时,如图6中的点划线所示,虽然前端的接触部31充分地从常闭端子15的接触部37分离,但基端部的弹簧部32侧依然与接触部37接近,因而在绝缘性方面稍有问题。
(3)共用端子16的弹簧部32的前端与常闭端子15的避让孔38间隙嵌合并折回而装入,所以共用端子16的弹簧部32的前端与常闭端子15的避让孔38接近,无法得到较高的绝缘性。
(4)常闭端子15的接触部27、共用端子16的接触部31、按压部39以及弹簧部32沿探测器11的接触销35的插入方向按直线配置,因此在圆筒部17的内部的端子的配置上存在偏置,因而妨碍了小型化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共用端子的固定方向与接触销所引起的外部应力方向相同,从而得到减小力矩的效果,缩小固定部,确保共用端子的弹簧部的形成区域;没有浪费地配置壳体内部的端子,从而实现低背化、小型化;使常闭端子简化,从而不干涉共用端子的弹簧形成区域,并且得到较高的绝缘性;以及将常闭端子和共用端子配置在点对称位置而得到均衡的排列。
本发明的方案一所述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并相互接触分离的至少两个端子,在外部盖上外壳,通过接触销的插拔来使上述端子之间开闭,其特征在于,就上述壳体而言,上半部由穿设有销插入孔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比上述圆筒部稍稍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与上述销插入孔连通的可动空隙部的突部构成,从该突部的两侧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形成有与上述接触销的插拔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的端子压入槽,在这些端子压入槽中压入固定各个端子的压入部,作为一方的端子的共用端子具有:压入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的中途向上部弯曲的弹簧部;从该弹簧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按压部;以及从该按压部延伸并与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的接触片接触分离的接触片,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具有:垂直压入到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连出的以曲柄状立起地在同一面所形成的接触片,使上述共用端子的接触片的上面与上述常闭端子的接触片的前端下的破断面接触。
本发明的方案二所述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壳体的内部的可动空隙部形成为比销插入孔大,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上述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上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
本发明的方案三所述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形成有插入弹簧部、按压部以及接触片的接触片插入槽,该接触片插入槽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以大致直角连通,从而与壳体的可动空隙部连通。
本发明的方案四所述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并相互接触分离的至少两个端子,在外部盖上外壳,通过接触销的插拔来使上述端子之间开闭,其特征在于,就上述壳体而言,上半部由在中央穿设有销插入孔的扁平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比上述圆筒部稍稍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可动空隙部的大致四边形的突部构成,该可动空隙部与上述销插入孔连通且比该销插入孔大,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上述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上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作为一方的端子的共用端子具有:压入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的中途向上部弯曲的弹簧部;从该弹簧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按压部;以及从该按压部延伸并与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的接触片接触分离的接触片,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具有:垂直压入到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连出的以曲柄状立起地在同一面所形成的接触片,使上述共用端子的接触片的上面与上述常闭端子的接触片的前端下的破断面接触,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形成有插入弹簧部、按压部以及接触片的接触片插入槽,该接触片插入槽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以大致直角连通,从而与上述壳体的可动空隙部连通。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采用方案一所述的发明,由于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并相互接触分离的至少两个端子,在外部盖上外壳,通过接触销的插拔来使上述端子之间开闭,就上述壳体而言,上半部由穿设有销插入孔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比上述圆筒部稍稍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与上述销插入孔连通的可动空隙部的突部构成,从该突部的两侧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形成有与上述接触销的插拔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的端子压入槽,在这些端子压入槽中压入固定各个端子的压入部,因而使共用端子的固定方向与接触销引起的外部应力方向相同,从而得到减小力矩的效果,能够缩小固定部,确保共用端子的弹簧部的形成区域。而且,没有浪费地配置壳体的内部的端子,从而能够实现低背化、小型化。此外,使一方的端子简化,从而不会干涉另一方的端子的弹簧形成区域,并且能够得到较高的绝缘性。另外,与如图5及图6所示的现有的连接器相比,在高度方面能够缩小10%左右,在宽度方面能够缩小30%左右,从而能够实现使体积降至一半以下的小型化。
采用方案二所述的发明,由于壳体的内部的可动空隙部形成为比销插入孔大,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上述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上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因而,使另一方的端子与一方的端子的接触片以外的部分可靠地分离,从而得到较高的绝缘性。
采用方案三所述的发明,作为一方的端子的共用端子具有:压入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的中途向上部弯曲的弹簧部;从该弹簧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按压部;以及从该按压部延伸并与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的接触片接触分离的接触片,因而,能够降低弹簧部的高度,能够降低附开关连接器整体的高度,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采用方案四所述的发明,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形成有插入弹簧部、按压部以及接触片的接触片插入槽,该接触片插入槽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以大致直角连通,从而与壳体的可动空隙部连通,因而,在装入各端子的操作性方面较为优秀。
采用方案五所述的发明,由于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并相互接触分离的至少两个端子,在外部盖上外壳,通过接触销的插拔来使上述端子之间开闭,就上述壳体而言,上半部由在中央穿设有销插入孔的扁平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比上述圆筒部稍稍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可动空隙部的大致四边形的突部构成,该可动空隙部与上述销插入孔连通且比该销插入孔大,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上述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上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作为一方的端子的共用端子具有:压入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的中途向上部弯曲的弹簧部;从该弹簧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按压部;以及从该按压部延伸并与作为上述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的接触片接触分离的接触片,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形成有插入弹簧部、按压部以及接触片的接触片插入槽,该接触片插入槽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以大致直角连通,从而与上述壳体的可动空隙部连通,因而,具有如上所述的效果,并且,将常闭端子和共用端子配置在点对称位置而得到均衡的排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纵剖视图。
图3是将探测器11插入本发明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的状态的图1的B-B线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探测器11插入现有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中:
9—本发明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0—现有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11—探测器,12—印刷电路板,13—壳体,14—外壳,15—常闭端子,16—共用端子,17—圆筒部,17a—销插入孔,18—端子支撑突部,19—端子压入部,20—端子支撑突部,21—端子压入部,22—止转突部,23—圆筒部,24—卡定槽,25—接地端子部,26—止转卡定部,27—接触部,28—连接端子部,29—压入支撑突片,30—避销孔,31—接触片,32—弹簧部,33—固定部,33a—压入支撑突片,33b—边缘部,34—连接端子部,35—接触销,36—外壳,37—鼓出部,38—避让孔,39—按压部,40—壳体,41—外壳,42—常闭端子,43—共用端子,44—圆筒部,45—销插入孔,46a、46b—端子支撑突部,47a、47b—止转突部,48—端子压入槽,49—端子压入槽,49a—突部插入槽,50—接触片插入槽,51—壳体嵌合孔,52—卡定部,53—止转槽,55—卡定槽,56—接地端子部,57—接触片,58—连接端子部,59—压入部,59a—压入突部,60—压入部,60a—压入突部,61—弹簧部,62—接触片,63—连接端子部,67—可动空隙部,68—按压部,69—研钵状凹部,70—下面切口部,71—侧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并相互接触分离的至少两个端子,在外部盖上外壳,通过接触销的插拔来使上述端子之间开闭,就上述壳体而言,上半部由穿设有销插入孔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比上述圆筒部稍稍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与上述销插入孔连通的可动空隙部的突部构成,从该突部的两侧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形成有与上述接触销的插拔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的端子压入槽,在这些端子压入槽中压入固定各个端子的压入部。
壳体的内部的可动空隙部形成为比销插入孔更大,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上述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上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
作为一方的端子的共用端子具有:压入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的中途向上部弯曲的弹簧部;从该弹簧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按压部;以及从该按压部延伸并与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的接触片接触分离的接触片。
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形成有插入弹簧部、按压部以及接触片的接触片插入槽,该接触片插入槽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以大致直角连通,从而与壳体的可动空隙部连通。
实施例一
基于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进行说明。本发明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具有:上半部是扁平的圆筒形,且上表面形成为研钵状,下半部是扁平的四边形,并且整体构成为尽可能降低高度并由塑料材料等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40;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而成的外壳41;以及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等而成的至少两个端子,具体地说是是常闭端子42与共用端子43。
就上述壳体40而言,上半部是高度较低的圆筒部44,上表面形成研钵状凹部69,下半部由向左右稍稍突出的端子支撑突部46a、46b和向前后稍稍突出的止转突部47a、47b形成高度较低的四边形。贯通上述圆筒部44的中央部而穿设有销插入孔45,与该销插入孔45的下部连通而形成有与销插入孔45相比足够大的可动空隙部67,从可动空隙部67向侧部贯通而形成有接触片插入槽50。
在上述一方的端子支撑突部46a形成有压入常闭端子42的垂直的端子压入槽48,该端子压入槽48连通至上述可动空隙部67。此外,在上述另一方的端子支撑突部46b形成有压入共用端子43的垂直的端子压入槽49,该端子压入槽49与上述可动空隙部67连通,在该端子压入槽49的图4的右侧连通上述接触片插入槽50,至图4的左侧的中途形成有突部插入槽49a。
上述外壳41的上半部形成为穿设有壳体嵌合孔51的圆筒形,从而从上方覆盖上述壳体40的圆筒部44,在外侧的整个周围形成有卡定槽55。在该外壳41的下半部上,在两侧部向外折弯成L字形而形成侧壁部71和接地端子部56,在这些侧壁部71上形成有与壳体40的卡定部52卡定的止转槽53。上述接地端子部56在组装在上述壳体40上之后,如图2及图4的点划线所示向壳体40的下面切口部70一侧弯曲,从而起到固定和接地端子的作用。
如图4所示,上述常闭端子42具有压入上述端子压入槽48的垂直的压入部59,从该压入部59以曲柄状立起的前端的下面构成与共用端子43接触分离的接触片57,此外,压入部59的基端下面部构成连接端子部58。附图标记59a是压入并固定在未图示的突部插入槽中的压入突部。
如图4所示,上述共用端子43具有压入上述端子压入槽49的垂直的压入部60,从该压入部60的中途立起并弯曲而构成弹簧部61,将该弹簧部61的前端部的水平部分作为按压部68,将该按压部68的前端的一部分作为接触片62,此外,压入部60的基端部构成连接端子部63。附图标记60a是压入并固定在突部插入槽49a中的压入突部。
对具有以上结构的各部件的组装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将一方的常闭端子42的压入部59压入壳体40的端子压入槽48中,则常闭端子42的接触片57进入可动空隙部67内,并且,连接端子部58与壳体40的下表面面对,压入突部59a被压入突部插入槽并固定安装。
将另一方的共用端子43的压入部60压入壳体40的端子压入槽49中,则如图3所示,共用端子43的弹簧部61、按压部68以及接触片62通过接触片插入槽5并进入到可动空隙部67,并且,按压部68与销插入孔45的下表面面对,并且接触片62从下表面与常闭端子42的接触片57接触,另外,连接端子部63与壳体40的下表面面对,压入突部60a被压入突部插入槽49a中并固定安装。
接下来,将壳体40的圆筒部44从上方与外壳41的壳体嵌合孔51嵌合,将壳体40的止转突部47嵌合在外壳41的止转槽53的侧壁上。在嵌合之后,将从两侧的侧壁部71、71突出的接地端子部56、56向内侧折入,则接地端子部56、56分别向端子支撑突部46a、46b的下表面折入并卡定从而被固定。
如上所述组装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将连接端子部58、连接端子部63以及接地端子部56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印刷布线图案部分上并用焊锡等进行电连接,并机械式地固定。
如图3所示,将探测器11的接触销35插入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的销插入孔45中。即使接触销35从销插入孔45错开,只要在研钵状凹部69的范围内就会被引导至中心从而能正确地插入。接触销35经由销插入孔45在可动空隙部67内沿垂直方向压下共用端子43的按压部68,随之,共用端子43的接触片62从常闭端子42的接触片57分离。因此,常闭端子42在电上断开,共用端子43与接触销35连接。此外,探测器11的外壳36与外壳41接触而与接地端子部56连接。通过插入探测器11,外壳36的鼓出部37卡定在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的卡定槽55中。
若将探测器11从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拔出,则探测器11的鼓出部37从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的卡定槽55脱离,接触销35从销插入孔45中拔出,共用端子43的按压部68通过弹簧部61的作用而弹性复原,共用端子43的接触片62与常闭端子42的接触片57接触而返回原来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作为壳体40内的端子内置有常闭端子42和共用端子43这两个端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至少有两个端子即可,对端子的数量没有限定。
此外,两个端子也不必限定于常闭端子42和共用端子43。
虽然对在本发明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9中插拔测定用探测器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两个端子通过接触销的插拔进行开闭即可。
Claims (4)
1.一种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并相互接触分离的至少两个端子,在外部盖上外壳,通过接触销的插拔来使上述端子之间开闭,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壳体而言,上半部由穿设有销插入孔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比上述圆筒部稍稍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与上述销插入孔连通的可动空隙部的突部构成,从该突部的两侧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形成有与上述接触销的插拔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的端子压入槽,在这些端子压入槽中压入固定各个端子的压入部,
作为一方的端子的共用端子具有:压入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的中途向上部弯曲的弹簧部;从该弹簧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按压部;以及从该按压部延伸并与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的接触片接触分离的接触片,
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具有:垂直压入到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连出的以曲柄状立起地在同一面所形成的接触片,使上述共用端子的接触片的上面与上述常闭端子的接触片的前端下的破断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壳体的内部的可动空隙部形成为比销插入孔大,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上述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上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形成有插入弹簧部、按压部以及接触片的接触片插入槽,该接触片插入槽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以大致直角连通,从而与壳体的可动空隙部连通。
4.一种附开关同轴连接器,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由导电材料构成并相互接触分离的至少两个端子,在外部盖上外壳,通过接触销的插拔来使上述端子之间开闭,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壳体而言,上半部由在中央穿设有销插入孔的扁平的圆筒部构成,下半部由比上述圆筒部稍稍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可动空隙部的大致四边形的突部构成,该可动空隙部与上述销插入孔连通且比该销插入孔大,
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从上述壳体的另一方的侧面至上述可动空隙部内的位于上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相反侧并从销插入孔错开的位置形成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
作为一方的端子的共用端子具有:压入到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的中途向上部弯曲的弹簧部;从该弹簧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按压部;以及从该按压部延伸并与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的接触片接触分离的接触片,
作为另一方的端子的常闭端子具有:垂直压入到另一方的端子压入槽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连出的以曲柄状立起地在同一面所形成的接触片,使上述共用端子的接触片的上面与上述常闭端子的接触片的前端下的破断面接触,
从上述壳体的一方的侧面至可动空隙部内形成有插入弹簧部、按压部以及接触片的接触片插入槽,该接触片插入槽与一方的端子压入槽以大致直角连通,从而与上述壳体的可动空隙部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90841A JP5008716B2 (ja) | 2009-12-22 | 2009-12-22 |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
JP2009-290841 | 2009-12-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4224A CN102104224A (zh) | 2011-06-22 |
CN102104224B true CN102104224B (zh) | 2014-06-25 |
Family
ID=4415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0867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4224B (zh) | 2009-12-22 | 2010-06-21 | 附开关同轴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008716B2 (zh) |
CN (1) | CN1021042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32041B2 (ja) * | 2011-10-21 | 2014-06-25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
CN103825126B (zh) * | 2013-03-13 | 2016-06-29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同轴连接器 |
KR101685603B1 (ko) * | 2015-02-03 | 2016-12-12 | 몰렉스 엘엘씨 | 동축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
KR101685604B1 (ko) * | 2015-02-16 | 2016-12-12 | 몰렉스 엘엘씨 | 동축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
WO2021145208A1 (ja) * | 2020-01-15 | 2021-07-22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スイッチコネクタ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2600C (zh) * | 2000-08-31 | 2005-05-18 | 广濑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54948B2 (ja) * | 1996-02-29 | 2004-08-18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同軸コネクタ |
JP2889562B1 (ja) * | 1998-04-21 | 1999-05-10 |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
JP2002359039A (ja) * | 2001-03-27 | 2002-12-13 | Murata Mfg Co Ltd |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通信装置 |
-
2009
- 2009-12-22 JP JP2009290841A patent/JP50087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6-21 CN CN201010208678.0A patent/CN10210422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2600C (zh) * | 2000-08-31 | 2005-05-18 | 广濑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2-359039A 2002.12.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134475A (ja) | 2011-07-07 |
CN102104224A (zh) | 2011-06-22 |
JP5008716B2 (ja) | 2012-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81539B2 (en) | Battery connector including a hous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ic terminals, and a stopping element | |
JP6202735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EP2571106B1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 |
CN111164840A (zh) | 连接器 | |
CN102104224B (zh) | 附开关同轴连接器 | |
KR101802731B1 (ko) | 스위치 부착 동축 커넥터 | |
JP4030954B2 (ja) | レセプタクル電気コネクタ | |
US9343835B2 (en) | Terminal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 |
JP200616494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080045086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pring | |
JP2003197323A (ja) | オーディオジャック | |
US772699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switch arrangement | |
US7393246B2 (en) | Transfer card structure | |
CN101609944A (zh) | 带开关同轴连接器 | |
CN100361143C (zh) | 存储卡适配器 | |
US7112099B2 (en) | Audio jack connector | |
US20130045631A1 (en) | Socket connector | |
CN204118348U (zh) | 连接器组合件 | |
JP3144830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2969609B (zh) | 连接器 | |
JP3859907B2 (ja) | スイッチ付きコネクタ | |
US6558197B1 (en) | Low profile modular jack | |
CN101599602A (zh) | 带开关同轴连接器 | |
US7566241B2 (en) | Stacked card connector | |
JP3115049U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