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2873A - 废油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油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2873A
CN102102873A CN2010102124706A CN201010212470A CN102102873A CN 102102873 A CN102102873 A CN 102102873A CN 2010102124706 A CN2010102124706 A CN 2010102124706A CN 201010212470 A CN201010212470 A CN 201010212470A CN 102102873 A CN102102873 A CN 102102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ing
mentioned
waste
gas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24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镰仓关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2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2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油燃烧装置,该废油燃烧装置以废油为燃料,小型且构造简单,不需要辅助燃料,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有效率地进行燃烧。整体为箱形的燃烧·排气台(20)在内部构成燃烧·排气空间部(21),并形成有燃烧·排气口(22)和排气口(23),且形成有供废油喷射喷嘴(30)嵌插的炉口(27),在该燃烧·排气台(20)上组装废油燃烧部(5),并组合排气部(6),所述废油燃烧部(5)具有燃烧筒体(11),该燃烧筒体(11)封闭燃烧·排气口(22)而在内部构成废油的燃烧空间部(12),排气部(6)封闭排气口(23)并具有消音筒体(16)和烟筒体(17)。

Description

废油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以作为难燃性液体的天妇罗油或发动机油等废油作为燃料的废油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强化对工业废弃物的限制,处理牛脂等动物性、大豆油等植物性或润滑油、绝缘油、发动机油等矿物性的废油需要处理费用。因此,对将废油用作锅炉或燃烧器等燃烧装置的燃料的情况进行研究。
但是,以作为植物性废油的大豆油为例,存在如下问题:其着火点温度高,并且,由于该废油中所含的杂质多因此燃烧效率差。在所述的以废油为燃料的燃烧装置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燃料的废油引起不完全燃烧,成为产生大量的烟的原因,并且硬的碳渣附着在燃烧室的内部。
因此,提出了在以废油为燃料的同时能够进行有效的燃烧的废油燃烧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申请人也提供了将煤油混合于主燃料的废油中实现燃烧性的提高的废油炉(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废油燃烧装置从燃烧炉的上部滴下燃料的废油,利用由燃烧产生的燃烧热,使该滴下的燃料升高至能燃烧的温度,从而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在所述废油燃烧装置中,通过燃料的废油与充足的空气混合并且增长燃烧时间,来抑制不完全燃烧的发生。具体而言,废油燃烧装置使燃烧炉和燃料滴下口离开预定距离,由此进行上述动作。
但是,所述废油燃烧装置如上所述是为了增长燃烧时间而使燃烧炉和燃料滴下口离开的构成,因此存在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并且,废油燃烧装置将喷火口设置在燃烧炉的下部,使来自该喷火口的火焰经由管道而改变为横向的火焰,因此,由于该管道导致装置整体的高度增加,进而存在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8899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17785号公报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装置的问题点,申请人对小型且提高燃烧效率的废油燃烧装置进行了开发。申请人开发了这样的废油燃烧装置:将煤油作为辅助燃料混合到主燃料的废油中而喷射供给至燃料空间部内,在燃烧空间部内的温度低的燃烧开始时或燃烧状态降低的时刻进行煤油供给,从而降低煤油供给量,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
但是,由于所述废油燃烧装置也使用煤油作为辅助燃料,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存在运转成本的负担,并且由于设置煤油箱和供给管或切换阀等而大型化。另外,在所述废油燃烧装置中,在燃烧中途供给煤油,由此,有可能产生暂时成为高燃烧状态的所谓燃烧脉动,由于该燃烧脉动而灭火,或在重新点火时产生爆发性的点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废油燃烧装置的问题点,申请人进一步反复地精心研究,结果开发了小型且构造简单的废油燃烧装置,该废油燃烧装置不需要供给作为辅助燃料的煤油,同时点火性稳定,或使废油稳定且有效率地燃烧从而实现发热效率的大幅提高。废油燃烧装置的操作性也提高,也可以用于高制暖效率的炉或加热器等,实现了通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废油燃烧装置具备:具有燃烧筒体和回转流生成机构的废油燃烧部;具有消音筒体和烟筒体的排气部;具有相邻地搭载有这些废油燃烧部和排气部的燃烧·排气台的管道部;具有废油箱、废油喷射喷嘴和废油泵的废油供给部;具有鼓风机和一次空气供给管的空气供给部;以及搭载有管道部、废油供给部以及空气供给部的基座,所述管道部搭载有废油燃烧部和排气部。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废油燃烧部的燃烧筒体整体形成为筒状并具有顶板部,且在内部构成废油的燃烧空间部,并且在下端侧的外周壁一体地形成有安装凸缘部。在废油燃烧装置中,设置于废油燃烧部的回转流生成机构设置于燃烧筒体的内周壁,使得在燃烧空间部内生成火焰和燃烧气体的回转流。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排气部的消音筒体整体形成为筒状,该消音筒体在内部构成沿长度方向贯通的排出气体流路。在该消音筒体的内周壁形成有多个消音器,所述多个消音器通过在周向上彼此位置不同地在高度方向上交替排列来限制排出气体的流动。在废油燃烧装置中,排气部的烟筒体相对于消音筒体的上部拆装,并将排出气体排出到室外。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废油供给部具有:废油箱;废油泵;和废油喷射喷嘴,其设置于与该废油泵连接的废油供给管的前端部,使通过废油泵从废油箱送出的废油形成雾状态而从废油喷射喷嘴喷射到燃烧筒体的燃烧空间部内。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空气供给部使一次空气供给管的一端侧与鼓风机连接,另一端侧与废油供给管连接,向该废油供给管供给赋予了喷射压力的压缩空气,该喷射压力将废油从废油喷射喷嘴以雾状态喷射到燃烧空间部内。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管道部的燃烧·排气台整体形成为箱形,在内部构成燃烧·排气空间部,该燃烧·排气台的顶面部的一侧区域为以拆装自如的方式组装燃烧筒体的燃烧部组装区域,并且顶面部的另一侧区域为以拆装自如的方式组装消音筒体的排气部组装区域,相邻地搭载废油燃烧部和排气部。燃烧·排气台在顶面部形成有燃烧·排气口,在燃烧部组装区域组装有燃烧筒体的状态下,该燃烧·排气口使内部的燃烧·排气空间部和燃烧筒体的燃烧空间部连通。燃烧·排气台在顶面部形成有排气口,在排气部组装区域拆装自如地组装有消音筒体的状态下,该排气口与内部的燃烧·排气空间部和排出气体流路连通。在燃烧·排气台的侧面部的与燃烧部组装区域位置对应的部位形成有通过门开闭的点火口,从该点火口投入例如使煤油浸渍于陶瓷纤维束而成的火种材料。在燃烧·排气台的底面部与燃烧部组装区域位置对应地形成有炉口,该炉口使废油喷射喷嘴经由燃烧·排气口面向燃烧筒体的燃烧空间部,并且与排气部组装区域位置对应地形成有经由燃烧·排气空间部面向消音筒体的二次空气供给口。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从点火口向燃烧·排气台的燃烧·排气空间部内投入火种材料,利用适当的点火机构进行使浸渍的煤油燃烧的点火操作。在废油燃烧装置中,进行废油箱的开阀操作,经由废油供给管向前端部的废油喷射喷嘴供给废油,并且进行鼓风机的起动操作和一次空气供给管的开放操作,由此从一次空气供给管向废油喷射喷嘴供给压缩空气,从而被赋予了喷射压力的废油从面向炉口的废油喷射喷嘴以雾状态喷射到燃烧空间部内。在废油燃烧装置中,通过火种材料的煤油的燃烧,成为雾状态而提高了点火性的废油被加热,在燃烧筒体的燃烧空间部内开始燃烧。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通过废油的燃烧和来自废油喷射喷嘴的废油的喷射而在燃烧筒体内产生的火焰和燃烧气体与回转流生成机构碰撞,而在内部产生回转流。在废油燃烧装置中,通过该回转流,在燃烧筒体内有效率地进行废油雾与空气的搅拌以及火焰与燃烧气体的搅拌,从而废油有效率地燃烧而不会产生不完全燃烧。在废油燃烧装置中,能够通过浸渍在火种材料中的些许煤油使废油燃烧,即使没有煤油,废油的燃烧也在燃烧筒体内持续进行。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在燃烧筒体内回转的火焰和燃烧气体经由燃烧·排气台的燃烧·排气口流入燃烧·排气空间部内。在废油燃烧装置中,二次空气从外部经由二次空气供给口吹入到通过排出气体的流动而成为负压的燃烧·排气台的燃烧·排气空间部内。在废油燃烧装置中,对含有未燃烧物质的火焰和燃烧气体吹入二次空气,由此在燃烧·排气空间部内进行二次燃烧,生成排出气体。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吹入的二次空气猛力地流入排气部的消音筒体内,由此,在燃烧·排气台的燃烧·排气空间部中,排气部组装区域侧相对于燃烧部组装区域侧成为负压状态。在废油燃烧装置中,由此进一步促进燃烧筒体内的火焰和燃烧气体的回转,从而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
在废油燃烧装置中,排出气体和二次空气的混合气体猛力地流入消音筒体内,在碰到设置于排出气体流路的内壁的各减震器的同时流动,由此,流动方向和流速被限制。在废油燃烧装置中,由此,排出气体的流速音被消音,经由烟筒体被排出到室外。
本发明的废油燃烧装置构成为,管道部具有在内部构成燃烧·排气空间部的箱形的燃烧·排气台,在该管道部相邻地搭载有具有燃烧筒体的废油燃烧部和具有消音筒体和烟筒体的排气部,所述燃烧筒体具有顶板部且在内部构成燃烧空间部,将从空气供给部供给的空气混合到从废油供给部供给的废油中,并通过废油喷射喷嘴以雾状态喷射到燃烧筒体的燃烧空间部内使其燃烧,使火焰和燃烧气体从燃烧筒体的底部流入燃烧·排气台的燃烧·排气空间部内,并且经由燃烧·排气空间部从排气部将排出气体排出。根据本发明,不需要供给作为辅助燃料的煤油,在废油燃烧部中以雾状态喷射的废油被供给充分的空气而以回转流燃烧,由此有效率地燃烧,不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也不会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碳渣,并且也不存在由辅助燃料的煤油供给引起的燃烧脉动,能够进行稳定的燃烧。并且,根据本发明,实现构造的简化和小型化,并且实现操作性和维护性的提高,进而实现运转成本的降低。根据本发明,通过排出气体的低温化、构成于燃烧·排气台的废油燃烧部和排气部之间的区域利用等,也可实现多个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废油燃烧装置的实施方式表示的废油炉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该废油炉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该废油炉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表示搭载于该废油炉的管道部的废油燃烧部和排气部的构成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废油炉中的废油喷射喷嘴的配置位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6是该废油炉中的点火操作的说明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废油燃烧装置的实施方式表示的废油炉的从正面侧观察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废油炉(废油燃烧装置);4基座;5废油燃烧部;6排气部;7管道部;8废油供给部;9空气供给部;10隔壁部件;11燃烧筒体;12燃烧空间部;13翅片;14冲孔板;16消音筒体;17烟筒体;18排出气体流路;19消音器;20燃烧·排气空间部;20A顶面部;20B外周部;20C底面部;21燃烧·排气空间部;22燃烧·排气口;23排气口;24点火口;26火种材料;27炉口;28环状凸部;29火种材料保持凹部;30废油喷射喷嘴;31二次空气供给口;35废油箱;37废油供给管;39废油喷射管;40空气喷射管;41一次空气供给管;42鼓风机;43废油泵;45操作控制板;50加热烹调装置;51作业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作为本发明的废油燃烧装置的实施方式而示于附图中的废油炉1详细地进行说明。废油炉1能够将出自家庭等的天妇罗油、出自工厂等的切削油、润滑油、绝缘油或发动机油等各种废油在未精制的状态下作为燃料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废油炉1搭载于四角安装有带止动件的脚轮2的底座3上,由此能够移动并设置于适当的场所。废油炉1在底座3上搭载有作为支承基板的金属板的基座4,在该基座4上组装有后面详细说明的废油燃烧部5、排气部6、管道部7、废油供给部8和空气供给部9。
废油炉1的基座4被隔壁部件10划分为左右两个区域4L、4R,在区域4R侧搭载有管道部7,该管道部7搭载有废油燃烧部5和排气部6,并且在区域4L侧搭载有废油供给部8和空气供给部9。废油炉1的隔壁部件10例如由钢板等不燃材料形成,通过分隔燃烧·排气部的成为高温的部位和废油供给部8,从而实现安全性。
废油燃烧部5具备燃烧筒体11,该燃烧筒体11在内部构成使废油燃烧的燃烧空间部12。如后所述,燃烧筒体11使废油在燃烧空间部12内有效率地燃烧从而成为高温,因此,燃烧筒体11例如通过耐热性不锈钢材料等整体形成为圆筒形状。燃烧筒体11具有顶板部11A且底部侧开放,在底部侧的外周部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安装凸缘部11B,如图3和图4所示,在燃烧筒体11中,在内周壁设有构成回旋流生成机构的多个翅片13,并且在顶板部11A的内表面设有冲孔板14。
虽然省略详细说明,但燃烧筒体11在安装凸缘部11B沿圆周方向并列形成有多个安装孔,在这些安装孔中紧固省略详细说明的夹紧机构15的安装螺钉,由此将燃烧筒体11固定于管道部7的顶面部。燃烧筒体11通过松动夹紧机构15的安装螺钉而从管道部7卸下。燃烧筒体11通过这样相对于管道部7拆装自如,能够容易地进行燃烧空间部12的清洗,实现维护性的提高。另外,燃烧筒体11通过适当的拆装机构相对于管道部7拆装自如。
如图3和图4所示,废油燃烧部5在燃烧筒体11的内周壁上部,以高度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的方式沿圆周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翅片13。翅片13分别以例如向右下倾斜的状态设置于燃烧筒体11的内周壁,当如后所述在燃烧空间部12内燃烧的废油的燃烧气体碰撞时,沿着各自的倾斜改变其流动,从而如图4箭头所示,在该燃烧空间部12内生成右旋的回转流。废油燃烧部5通过这样由翅片13生成的回转流而在燃烧空间部12内有效率地进行废油雾与空气以及火焰与燃烧气体的搅拌,从而有效率地燃烧而不会使废油产生不完全燃烧。
如图3和图4所示,废油燃烧部5在燃烧筒体11的顶板部11A的内表面设置冲孔板14。冲孔板14是例如通过耐热性不锈钢板等形成为直径与燃烧筒体11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圆板状的部件,该冲孔板14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如后所述,冲孔板14发挥作用,以使供给到燃烧筒体11内并由空气流吹起的废油附着于贯通孔,由此促进气化。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废油燃烧部5中,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通过从废油供给部8供给的废油和从空气供给部9供给的压缩空气,将废油雾喷射供给至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内。在废油燃烧部5中,使废油在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内中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燃烧气体借助供给的压缩空气和构成回转流生成机构的翅片13的作用,在燃烧空间部12内生成回转流。
在废油燃烧部5中,燃烧空间部12内的回转流促进燃烧筒体11中的废油燃烧,并且从燃烧筒体11的底部流入管道部7。在废油燃烧部5中,由此即使进行废油供给,燃烧筒体11内也能保持高温状态,并且能够进行完全燃烧,实现燃料消耗率的提高。在废油燃烧部5中,通过从燃烧筒体11的底部进行排气,从而与后述的管道部7共同实现产生热的有效率的利用。
排气部6由消音筒体16和烟筒体17构成,该烟筒体17的一端侧安装于该消音筒体16并且另一端侧配置于室外,消音筒体16与废油燃烧部5相邻地设置于管道部7。排气部6在消音筒体16内降低由从废油燃烧部5经由管道部7猛力地排出的排出气体和二次空气引起的噪音,并通过烟筒体17向室外排气。
消音筒体16通过具有耐热性的金属材料等在内部构成沿长度方向贯通的排出气体流路18,整体形成为方筒状。在消音筒体16中,在下端部的外周形成有下部安装凸缘部16A,并且在上端部的外周形成有上部安装凸缘部16B。消音筒体16在下部安装凸缘部16A形成有多个安装孔,通过拧入这些安装孔中的安装螺钉将消音筒体16固定于管道部7上。消音筒体16在上部安装凸缘部16B也形成有多个安装孔,通过拧入这些安装孔中的安装螺钉,将上部安装凸缘部16B和安装凸缘部17A一体化,从而安装烟筒体17。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消音筒体16的内周壁设置有多个消音器19,所述多个消音器19在周向上彼此位置不同地在高度方向上交替排列。消音器19例如通过金属板以彼此的前端部位在排出气体流路18内相互重叠的长度形成,且分别以水平状态设置于消音筒体16的内周壁。
如后所述,在排气部6中,排出气体和从空气供给部9供给的二次空气经由管道部7猛力地流入消音筒体16内。对于消音筒体16,流入的排出气体和二次空气如图4所示那样碰到消音器19,由此限制流动方向和流速。消音筒体16由此降低由排出气体引起的噪音,从而经由烟筒体17排出到室外。
管道部7具有燃烧·排气台20,在燃烧·排气台20的顶面部20A上相邻地搭载上述的废油燃烧部5和排气部6。燃烧·排气台20例如作为耐热性的金属模铸部件,通过顶面部20A、外周部20B和底面部20C在内部构成燃烧·排气空间部21,整体形成为箱形。另外,燃烧·排气台20不限于一体的金属模铸部件,也可以例如通过耐热不锈钢材料分别作为单独的部件形成例如顶面部20A、外周部20B和底面部20C,并将这些各部件组合而构成。
燃烧·排气台20的顶面部20A的一侧区域为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搭载上述的废油燃烧部5的燃烧筒体11的燃烧部组装区域,并且另一侧区域为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搭载上述的排气部6的消音筒体16的排气部组装区域。在燃烧·排气台20中,在顶面部20A的燃烧部组装区域形成有多个安装孔,在使安装凸缘部11B的安装孔与这些安装孔对位的状态下,紧固夹紧机构15的安装螺钉,由此立设燃烧筒体11。如图3和图4所示,在燃烧·排气台20中形成有燃烧·排气口22,在燃烧筒体11立设于燃烧部组装区域的状态下,该燃烧·排气口22使内部的燃烧·排气空间部21和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的底部连通。燃烧·排气口22由直径与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圆形开口部构成。
在燃烧·排气台20中,在顶面部20A的排气部组装区域形成有多个安装孔,在使下部安装凸缘部16A的安装孔与这些安装孔对位的状态下,紧固嵌插的安装螺钉,从而立设消音筒体16。如图3和图4所示,在燃烧·排气台20中形成有排气口23,在消音筒体16立设于排气部组装区域的状态下,该排气口23使内部的燃烧·排气空间部21和消音筒体16的排出气体流路18的底部连通。排气口23由形状与排出气体流路18的形状大致相同的方形开口部构成。
在燃烧·排气台20中,沿着顶面部20A的外周缘一体地形成有外周部20B。如图5和图6所示,在外周部20B中与排气部组装区域位置对应地形成有用于进行点火操作的点火口24。点火口24通过门25开闭,如图6所示,在打开门25的状态下,将后述的火种材料26(参照图6)投入到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
另外,在燃烧·排气台20中,虽然省略图示,但与点火口24邻接地设有例如压电型的点火器。点火器具有压电元件和火花塞等,通过操作设于后述的操作控制板45的操作盘或操作杆等点火操作部件,来驱动压电元件而从火花塞的前端放出火花。例如在打开门25而将火种材料26投入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的状态下,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点火器使火种材料26点火。点火器不限于所述压电型点火器,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点火机构使火种材料26点火,并且点火器不限于与燃烧·排气台20一体化,也可以是独立型的。
在燃烧·排气台20中,沿着外周部20B的外周缘一体地形成有底面部20C。如图3至图5所示,在底面部20C中,以与燃烧·排气口22位置对应的方式开设有炉口27,所述燃烧·排气口22与废油燃烧部5对应地形成于顶面部20A。在底面部20C中,形成有包围炉口27并构成火种材料保持凹部29的环状凸部28。炉口27以开口部位呈圆锥台状朝内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相对于底面部20C位于废油燃烧部5的燃烧空间部12的中心轴线上,并贯通该底面部20C而形成。炉口27使喷射废油的后述的废油喷射喷嘴30嵌插于燃烧·排气空间部21,并面向燃烧空间部12的底部。
在燃烧·排气台20中,如上所述从点火口24向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投入火种材料26,该火种材料26例如是使煤油浸渍到陶瓷纤维束中而形成的。火种材料26通过一部分覆盖从炉口27嵌插的废油喷射喷嘴30而被保持在由环状凸部28包围的火种材料保持凹部29内。另外,如图5所示,环状凸部28的靠点火口24侧的部位被切口,而与外周部20B的内表面连续设置构成通路部,从点火口24压入的火种材料26到达中央的火种材料保持凹部29内,而不会向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扩展,并且还能够防止煤油流出。
在燃烧·排气台20中,从火种材料26浸渍的煤油渗出到底面部20C上,但通过如上所述使炉口27的开口部位形成为圆锥台形状,从而从该炉口27渗出的煤油不会洒落。并且,在燃烧·排气台20中,如上所述以包围炉口27的方式形成了环状凸部28,从而渗出的煤油不会在底面部20C上流动而向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扩展。燃烧·排气台20确保了煤油燃烧状态下的安全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燃烧·排气台20中,在底面部20C与排气口23位置对应地开设有二次空气供给口31,所述排气口23与排气部6对应地形成于顶面部20A。二次空气供给口31也是以开口部位呈圆锥台状向内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构成为气体和火焰不会从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流失。二次空气供给口31相对于底面部20C位于排气部6的排出气体流路18的中心轴线上,并贯通该底面部20C而形成,如后所述,二次空气供给口31面向排出气体流路18的底部,以将外部气体作为二次空气吹入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
如上所述,在燃烧·排气台20中,从废油燃烧部5的燃烧筒体11的开口底部经由顶面部20A的燃烧·排气口22向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流入含有未燃烧物质的火焰和燃烧气体。在燃烧·排气台20中,从二次空气供给口31向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吹入二次空气,以燃烧·排气口22的附近部位为中心促进二次燃烧。
在燃烧·排气台20中,通过吹入二次空气,在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排气部组装区域侧相对于燃烧部组装区域侧成为负压状态。在燃烧·排气台20中,由此通过二次燃烧在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产生的排出气体有效率地被引入排气部6。在燃烧·排气台20中,通过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的有效率的排气,进一步促进了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内的火焰和燃烧气体的回转,从而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燃烧·排气台20中,与燃烧·排气台20的底面部20C对置地组合有由金属板等构成的隔热板33,构成为通过该隔热板33隔断从底面部20C到地面的辐射热。如图1和图2所示,在燃烧·排气台20中,在底面部20C的四角分别安装有设置脚部件34,燃烧·排气台20经由这些设置脚部件34以水平状态设置于基座4上。
废油供给部8和空气供给部9一起设置于如上所述经由隔壁部件10而与废油燃烧部5和排气部6以及管道部7划分开的基座4的另一侧区域4L。废油供给部8具有:贮存预定量的废油的废油箱35;废油泵43;附设有省略详细说明的废油开闭阀器36的废油供给管37;以及废油喷射喷嘴30。在废油供给部8中,在废油供给管37的中途设置有辅助箱38。
在废油箱35中,打开设于上部的盖体而将废油贮存至内部。在废油箱35中,虽然未图示,但设置有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废油的残留量的油位计。如图2所示,废油箱35通过设于底面部的四角的脚部件而设置于基座4上。如图3所示,废油箱35通过脚部件设置成位于比废油喷射喷嘴30更高的位置,经由废油泵43向废油喷射喷嘴30供给废油。废油泵43通过设置于操作控制板45的旋钮操作部件的操作而被旋转控制,进行从废油箱35向废油供给管37的废油供给。
另外,在废油箱35中,虽然省略图示,但组装有从供给的废油中过滤尘埃等的过滤器、除去分离了的水分的水分除去部等。并且,在废油箱35中也可以设置使过滤方式不同的多个过滤器,或者设置除臭器和空气排出机构或通过水分除去部除去的水的排水阀等。在废油箱35中设置有泄油塞,在清扫或不需要时排出贮存在内部的废油。也可以在废油箱35中设置控制废油开闭阀器36从而控制废油的流量的流量控制机构。
废油供给部8通过打开废油开闭阀器36而使废油泵43动作,由此从废油箱35向废油供给管37供给废油。废油供给部8将辅助箱38设置于接近隔壁部件10的位置,由此使滞留在该辅助箱38内的废油通过放射热而被加热,在从废油喷射喷嘴30喷射时,进一步促进气化,从而容易雾化。另外,废油供给部8也可以去掉辅助箱38,而从废油箱35直接向废油喷射喷嘴30供给废油。
如图3所示,废油供给管37从辅助箱38的底部贯通在隔壁部件10形成的引导槽10A而被引导到管道部7的燃烧·排气台20的下方。废油供给管37的前端部配置到与燃烧·排气台20的炉口27对置的位置,并将该前端部与废油喷射喷嘴30连接。另外,对于废油供给管37,优选使用具有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的金属管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在离开隔壁部件10的废油箱35和辅助箱38之间使用更廉价的耐油性的合成树脂制管。
废油喷射喷嘴30由下列部件构成:喷射从废油供给部8供给的废油的粗径的废油喷出管39;和喷射从空气供给部9供给的压缩空气的细径的空气喷出管40。如图3和图4所示,废油喷射喷嘴30以同轴状态将空气喷出管40组合于废油喷出管39内。废油喷射喷嘴30在废油喷出管39的中途连接废油供给管37的前端部,在空气喷出管40的下端连接后述的用于从空气供给部9供给压缩空气的一次空气供给管41的前端部。
废油喷射喷嘴30的废油喷出管39的前端部位的直径比空气喷出管40的前端部的直径粗,但稍稍缩为细径。废油喷射喷嘴30的空气喷出管40的前端部相对于废油喷出管39位于细径部位,而从废油喷出管39的下端侧嵌插而组合。废油喷射喷嘴30的在废油喷出管39的内周面和空气喷出管40的外周面之间构成的轴向的间隙构成废油流路。
废油喷射喷嘴30从形成于上述的燃烧·排气台20的底面部20C的炉口27嵌插于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废油喷射喷嘴30的前端部经由形成于燃烧·排气台20的顶面部20A的燃烧·排气口22面向上述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在废油喷射喷嘴30中,废油从废油箱35经由废油供给管37供给到废油喷出管39,并从其前端部溢出。在废油喷射喷嘴30中,压缩空气从空气供给部9经由一次空气供给管41供给到空气喷出管40,并从其前端部喷出。
在废油喷射喷嘴30中,在前端部中,废油与压缩空气混合而成为雾状态,如图4的箭头所示,将该废油雾喷射到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内。在废油喷射喷嘴30中,通过压缩空气的流速,废油喷出管39侧成为负压状态,起到引入废油的作用,由此持续地从废油供给部8供给废油。
利用如上所述相对于基座4经由脚部件设置于高位置的废油箱35和基座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部,来设置空气供给部9,该空气供给部9具有上述的一次空气供给管41、鼓风机42和省略详细说明的空气开闭阀器44。鼓风机42与一般的锅炉等中所使用的鼓风机等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对取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后供给到一次空气供给管41。
一次空气供给管41经由空气开闭阀器44贯通在隔壁部件10形成的引导槽10A,将隔热板33的下方配置到废油燃烧部5的下方部,并如上所述与废油喷射喷嘴30连接来供给压缩空气。
另外,空气供给部9例如也可以从鼓风机42分支为一次空气供给管41和二次空气供给管而将一次空气供给到废油燃烧部5,并且将二次空气供给到排气部6。对于燃烧·排气台20,排出气体猛力地在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流动,由此成为负压状态,能够从二次空气供给口31取入空气。并且,空气供给部9也可以经由废油喷射喷嘴30从上述的一次空气供给管31向燃烧筒体11供给一次空气,并且为了对废油燃烧进行辅助,可以直接进行空气供给。
在废油炉1中,在废油箱35的侧面安装有省略详细说明的操作控制板45。在操作控制板45中,虽然省略图示,但设置有:进行电源的接通·断开操作的电源开关、进行废油开闭阀器36的开闭操作和鼓风机42的接通·断开操作的运转开关或调节对废油燃烧部5的废油供给量的废油供给调节旋钮、调节对排气部6的空气供给量的空气供给调节旋钮等。
废油炉1例如也可以在废油燃烧部5的燃烧空间部12内设置温度计,来测量燃烧空间部12内的温度,并将该测量信息输入至设置于操作控制板45的控制器。废油炉1也可以通过来自控制器的输出进行废油供给调节旋钮或空气供给调节旋钮的自动调节,从而在废油燃烧部5中以最佳状态进行废油的燃烧,并且检测异常的加热状态来进行自动灭火。废油炉1例如在操作控制板45设置省略图示的自动感震器,当通过该自动感震器检测预定震度的地震时,通过来自控制器的输出,关闭废油开闭阀器36和空气开闭阀器44来进行自动灭火。
在这样构成的废油炉1中,如图6所示,打开门25,从点火口24投入例如使煤油浸渍于陶瓷纤维束而成的火种材料26,然后关闭门25,封闭点火口24。在废油炉1中,投入的火种材料26通过其一部分覆盖废油喷射喷嘴30从而保持在火种材料保持凹部29内。在废油炉1中,从火种材料26渗出煤油,但通过环状凸部28防止其扩展,并且一部分气化。
在废油炉1中,进行操作控制板45的电源开关的接通操作,并且进行运转开关的接通操作。在废油炉1中,由此进行废油与空气的供给动作,从废油喷射喷嘴30向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内喷射废油和空气混合而成的废油雾。在废油炉1中,对操作控制板45的点火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由此,通过从点火器出来的火花对火种材料26进行点火。
在废油炉1中,通过由火种材料26产生的火焰,以雾状态喷射到燃烧空间部12内的废油容易燃烧。在废油炉1中,火种材料26在所浸渍的煤油燃尽时其自身灭火,但由于以陶瓷纤维束为基材,从而几乎不会产生灰渣。在废油炉1中,陶瓷纤维束就那样残留在火种材料保持凹部29内,在下次使用时,从点火口24供给适量的煤油使其浸渍到陶瓷纤维束即可。
在废油炉1中,在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内,由来自废油喷射喷嘴30的废油雾的喷射压力和废油雾的燃烧产生的火焰与燃烧气体产生对流,通过设置于燃烧空间部12内的翅片13的作用产生回转流。在废油炉1中,通过该回转流,使得在燃烧筒体11的燃烧空间部12内有效率地进行废油雾与一次空气的搅拌以及火焰与燃烧气体的搅拌,从而废油有效率地燃烧而不会产生不完全燃烧。在废油炉1中,能够通过浸渍在火种材料26中的些许煤油使废油燃烧,即使没有煤油,通过废油的燃烧继续供给的废油雾的燃烧在燃烧筒体11内也持续进行。
在废油炉1中,在燃烧筒体11内回转的火焰和燃烧气体从燃烧空间部12的底部流入管道部7。在废油炉1中,火焰和燃烧气体经由燃烧·排气台20的燃烧·排气口22猛力地流入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在废油炉1中,在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从燃烧筒体11流入的含有未燃烧物质的火焰和燃烧气体有效率地进行二次燃烧。
在废油炉1中,如上所述,从与燃烧·排气台20的排气口23位置对应地形成的二次空气供给口31供给二次空气。在废油炉1中,吹入的二次空气经由燃烧·排气空间部21猛力地流入排气部6的消音筒体16的排出气体流路18内。在废油炉1中,相对于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的废油燃烧部5侧,排气部6侧成为负压状态,进一步促进燃烧筒体11内的火焰和燃烧气体的回转,从而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
在废油炉1中,在管道部7内产生的排出气体被引入负压状态的排气部6,并排出到外部。在废油炉1中,通过二次空气的供给而提高了流速的排出气体猛力地流入消音筒体16内,碰到设置于排出气体流路18的内壁的消音器19,同时流动方向和流速被限制地流入烟筒体17。在废油炉1中,由此排出气体的流速音被消音,经由烟筒体排出到室外,进行静音运转。
在废油炉1中,通过进行操作控制板45的运转开关的断开操作,从而停止对废油燃烧部5的废油和空气的供给动作,废油燃烧部5中的废油的燃烧停止。在废油炉1中,进行电源开关的断开操作。
在废油炉1中,管道部7具有燃烧·排气台20,该燃烧·排气台20整体形成为箱形且在内部构成燃烧·排气空间部21,在管道部7上相邻地搭载有废油燃烧部5和排气部6,废油燃烧部5具有燃烧筒体11,该燃烧筒体11在内部构成从废油喷射喷嘴30喷射废油雾的燃烧空间部12,所述排气部6具有消音筒体16和烟筒体17。在废油炉1中,从进行一次燃烧的燃烧筒体11的底部经由燃烧·排气口22将火焰和燃烧气体导入燃烧·排气台20的燃烧·排气空间部21内,进行二次燃烧,并将排出气体经由排气部6排出。在废油炉1中,经由构成废油燃烧部5和排气部6的基座的管道部7进行燃烧·排气,因此实现有效率的热利用。
在废油炉1中,通过上述的废油燃烧部5、排气部6和管道部7的构成,在废油燃烧部5内使用点火辅助用的些许煤油,由此能够快速进行废油的燃烧。在废油炉1中,仅在点火时使用些许煤油,不需要使用煤油作为辅助燃料,由此不需要煤油箱、煤油供给机构或煤油供给控制部等,从而实现构造的简化,并且,也不存在燃烧中途由煤油供给引起的燃烧脉动,能够进行稳定的燃烧。
在废油炉1中,有效率地进行在废油燃烧部5的燃烧筒体11内的一次燃烧和在管道部7的燃烧·排气台20内的二次燃烧。在废油炉1中,进行燃料消耗率的高效化和适合的制暖,并且,大幅降低由不完全燃烧引起的碳渣和煤烟的产生,从而实现维护性的提高和清洁化。在废油炉1中,通过排气部6的构成进行静音驱动,并且通过废油的有效率的燃烧,使得几乎不会产生气味。
本发明的废油燃烧装置当然不限于上述的作为实施方式示出的废油炉1,可以展开为以废油为燃料的各种装置。图7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示出的加热烹调装置50。加热烹调装置50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废油炉1相同,因此,对对应的部位标以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加热烹调装置50也由废油燃烧部5、排气部6、管道部7以及省略图示的废油供给部8和空气供给部9构成。加热烹调装置50与废油炉1相比,不那么需要产生热量,因此构成各部件小型,从而构成为小容量化。
加热烹调装置50以更大的长度形成构成管道部7的燃烧·排气台20,以比较大的间隔搭载燃烧筒体11和消音筒体16。加热烹调装置50由此在燃烧·排气台20的顶面部将燃烧筒体11和消音筒体16之间的大的区域构成为用于进行加热烹调的作业区域51。加热烹调装置50将材料直接载置于作业区域51上来进行烤制烹调,也可以放置烹调器具进行烹调。并且,考虑作业区域51的污染等,加热烹调装置50也可以例如贴上不锈钢板。

Claims (4)

1.一种废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废油燃烧装置具备:
废油燃烧部,该废油燃烧部具有:整体为筒状的燃烧筒体,该燃烧筒体具有顶板部,且在内部构成废油的燃烧空间部,并且在下端侧的外周壁一体地形成有安装凸缘部;和回转流生成机构,其设置于该燃烧筒体的内周壁,在上述燃烧空间部内生成火焰和燃烧气体的回转流;
排气部,该排气部具有:整体为筒状的消音筒体,该消音筒体在内部构成沿长度方向贯通的排出气体流路,并且在该消音筒体的内周壁形成有多个消音器,所述多个消音器通过在周向上彼此位置不同地在高度方向上排列来限制排出气体的流动;和烟筒体,其相对于该消音筒体的上部拆装并将上述排出气体排出到室外;
管道部,其具有相邻地搭载有上述废油燃烧部和上述排气部的燃烧·排气台;
废油供给部,该废油供给部具有:废油箱;废油泵;和废油喷射喷嘴,其设置于与该废油泵连接的废油供给管的前端部,使废油形成雾状态而喷射到上述燃料筒体的上述燃烧空间部内;
空气供给部,该空气供给部具有鼓风机和一次空气供给管,所述一次空气供给管的一端侧与上述鼓风机连接,并且另一端侧与上述废油供给管连接,该一次空气供给管供给赋予了喷射压力的压缩空气,所述喷射压力将废油从上述废油喷射喷嘴喷射到上述燃烧空间部内;以及
基座,该基座上搭载有上述管道部、上述废油供给部以及上述空气供给部,上述管道部搭载有上述废油燃烧部和上述排气部,
上述管道部的上述燃烧·排气台整体形成为箱形,在内部构成燃烧·排气空间部,该燃烧·排气台的顶面部的一侧区域为以拆装自如的方式组装上述燃烧筒体的燃烧部组装区域,上述燃烧·排气台形成有燃烧·排气口,在组装有上述燃烧筒体的状态下,该燃烧·排气口使上述燃烧·排气空间部和上述燃烧空间部连通,并且,侧方的另一侧区域为组装上述消音筒体的排气部组装区域,燃烧·排气台形成有排气口,在组装有上述消音筒体的状态下,该排气口与上述燃烧·排气空间部连通,在该燃烧·排气台的侧面部的与上述燃烧部组装区域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点火口,在该燃烧·排气台的底面部的与上述燃烧部组装区域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炉口,该炉口使上述废油喷射喷嘴经由上述燃烧·排气口面向上述燃烧筒体的上述燃烧空间部,并且在底面部的与上述排气部组装区域对应的部位形成有面向上述消音筒体的二次空气供给口,
将在上述废油燃烧部内产生的燃烧气体从上述燃烧筒体的底面部侧经由上述燃烧·排气口导向上述燃烧·排气空间部进行二次燃烧,并将在该燃烧·排气空间部产生的排出气体经由上述排气口导向上述消音筒体内进行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管道部的上述燃烧·排气台中,在上述底面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凸部,该凸部包围上述炉口,并构成保持从上述点火口投入的火种材料的火种材料保持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部的上述燃烧·排气台在顶面部的上述燃烧部组装区域和上述排气部组装区域之间构成作业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废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座中设置有隔壁部件,该隔壁部件将搭载有上述废油燃烧部和上述排气部的上述管道部与上述废油供给部和上述空气供给部隔离开。
CN2010102124706A 2009-12-22 2010-06-22 废油燃烧装置 Pending CN1021028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0161A JP2011133118A (ja) 2009-12-22 2009-12-22 廃油燃焼装置
JP2009-290161 2009-12-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2873A true CN102102873A (zh) 2011-06-22

Family

ID=4415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24706A Pending CN102102873A (zh) 2009-12-22 2010-06-22 废油燃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33118A (zh)
CN (1) CN1021028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2041A (zh) * 2012-06-14 2012-09-26 蒋贵万 再生油提炼燃烧灶具
CN102759128A (zh) * 2012-07-30 2012-10-31 厦门嘉美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厨余废油混燃的燃气灶具
CN103322801A (zh) * 2013-06-21 2013-09-25 孝义市和中兴矿产有限公司 烧火油乳化雾化高温窑炉集成燃烧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47775B1 (ko) * 2014-10-21 2015-08-27 조돈균 폐기물 소각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47527U (zh) * 1971-10-06 1973-06-22
JPS572921A (en) * 1980-06-07 1982-01-08 Osamu Ogo Waste oil combustion equipment
CN1243215A (zh) * 1998-07-27 2000-02-02 岩崎清 废油燃烧装置
JP2005188899A (ja) * 2003-12-26 2005-07-14 Fujita Seisakusho:Kk 廃油燃焼装置
JP2009144938A (ja) * 2007-12-11 2009-07-02 Hiruko Corp 旋回燃焼式重油・廃油ストーブ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47527U (zh) * 1971-10-06 1973-06-22
JPS572921A (en) * 1980-06-07 1982-01-08 Osamu Ogo Waste oil combustion equipment
CN1243215A (zh) * 1998-07-27 2000-02-02 岩崎清 废油燃烧装置
JP2005188899A (ja) * 2003-12-26 2005-07-14 Fujita Seisakusho:Kk 廃油燃焼装置
JP2009144938A (ja) * 2007-12-11 2009-07-02 Hiruko Corp 旋回燃焼式重油・廃油ストーブ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2041A (zh) * 2012-06-14 2012-09-26 蒋贵万 再生油提炼燃烧灶具
CN102692041B (zh) * 2012-06-14 2014-07-09 蒋贵万 再生油提炼燃烧灶具
CN102759128A (zh) * 2012-07-30 2012-10-31 厦门嘉美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厨余废油混燃的燃气灶具
CN102759128B (zh) * 2012-07-30 2014-12-03 厦门鑫烨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厨余废油混燃的灶具
CN103322801A (zh) * 2013-06-21 2013-09-25 孝义市和中兴矿产有限公司 烧火油乳化雾化高温窑炉集成燃烧系统
CN103322801B (zh) * 2013-06-21 2015-10-28 孝义市和中兴矿产有限公司 烧火油乳化雾化高温窑炉集成燃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33118A (ja) 201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6286B2 (en) Wood fired boiler
CN102102873A (zh) 废油燃烧装置
RU2373458C1 (ru) Горел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0969923B1 (ko) 고체 연료용 보일러
RU2578550C1 (ru)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
US1349876A (en) Apparatus for burning fuel
CN2646581Y (zh) 可燃性气体气脉冲吹灰装置
US1614359A (en) Liquid-fuel burner
CN208349288U (zh) 一种气化燃烧器
JP2008232473A (ja) 固形燃焼物用燃焼装置
KR200476819Y1 (ko) 휴대용 고 화력 토치램프
RU2546683C1 (ru) Отопительная печь
KR100846963B1 (ko) 자동 다목적 보일러
KR101613869B1 (ko) 화목보일러
CN215216221U (zh) 柴油掺水高效燃烧机
JP5542003B2 (ja) 高含水率廃棄物の焼却装置
JP4317785B2 (ja) 廃油ストーブ
JP3129469U (ja) 木質ペレット焚きガンタイプバーナ
KR100538344B1 (ko) 가연성가스 연소버너로
WO2024089790A1 (ja) 多管式貫流ボイラー及びその稼働方法
RU54656U1 (ru) Горелка для сжигания газообразного и жидкого топлива
CN210568386U (zh) 一种高效燃烧炉头
KR200339842Y1 (ko) 가연성가스 연소버너로
CN207350350U (zh) 一种火炬燃烧器的点火装置
JP2000055336A (ja) 燃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