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1642B -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1642B
CN102101642B CN 201110030665 CN201110030665A CN102101642B CN 102101642 B CN102101642 B CN 102101642B CN 201110030665 CN201110030665 CN 201110030665 CN 201110030665 A CN201110030665 A CN 201110030665A CN 102101642 B CN102101642 B CN 102101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c particle
nano
maskplate
mask plate
nanopore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306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1642A (zh
Inventor
刘泽文
尹明
司卫华
秦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306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1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1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1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1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16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 Beam Expos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包括原子粒子产生系统,原子粒子产生系统与气源连通,原子粒子产生系统与原子输运系统相连,原子输运系统与真空工作室相连,真空工作室内设置有纳米孔阵列掩模板,纳米孔阵列掩模板边缘上方为光学对准系统,下方为纳米级电子对准系统,纳米孔阵列掩模板下方设置有铺设有衬底材料;气源进入原子粒子产生系统获得能量与动量后产生原子粒子,原子粒子进入真空工作室,支架调节控制系统实现纳米孔阵列掩模板与衬底材料的相对运动,实现掩模功能与纳米图形加工;本发明具有控制精度高、加工尺度小、对衬底材料损伤小、电学影响小、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功能材料多样以及结构图形化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加工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硅纳米孔阵列作为移动掩模并采用级联对准的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自集成电路发明以来,发展新型面向集成电路的微纳米平面加工技术一直是科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与目标。从1.8um到90nm、45nm以至目前实际中得到应用的32nm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微纳米平面加工技术经历了不断挑战,从传统光刻到浸没式光刻,再到电子束光刻,科学家及工程师们克服了许多的困难,但目前在到达10nm左右工艺以前,仍然有22nm、14nm等技术阶段需要跨越,传统浸没式光刻已经很难发挥批量生产的作用,极紫外光刻以及电子束光刻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与成本的问题,距离实用阶段还有一段距离。另外随着人们对新产品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发送和接受单元进行集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做为半导体工业的必然趋势之一,此种需求也为新型纳米级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展,诸如量子超导计算、量子通讯、生物芯片等技术的不断出现,都对先进的纳米级加工设备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大的技术挑战。
采用各种粒子束包括光子、离子、电子、原子进行材料的加工或者图形化是现代微纳米加工的基本思路。但传统的紫外光学光刻面临进入深纳米级后波长衍射极限的问题,电子束曝光目前正在进入商业化阶段,但从其复杂度、批量化、以及电子发射造成的分辨率减小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同样高能离子束也存在诸如荷电效应、离子植入、高能损伤等问题。而原子粒子束加工技术由于其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尺度以及损伤及电学影响小等优点,是很有前景的纳米加工技术,但由于原子粒子准直和控制较为困难,也很难获得突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硅纳米孔阵列作为移动掩模并采用级联对准的一种纳米制造系统,该系统利用原子粒子为加工介质,通过纳米孔阵列掩模板对衬底材料进行加工,同时采用光学与电学级联对准的方法实现高精度对准,具有控制精度高、加工尺度小、对衬底材料损伤小、电学影响小、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功能材料多样以及结构图形化方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包括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通过阀门2与气源1连通,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与原子输运系统4相连通,原子输运系统4与真空工作室7相连通,真空工作室7置于稳定工作台18上,真空工作室7内设置有放置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的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边缘上方为光学对准系统8,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下方为纳米级电子对准系统17,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铺设衬底材料14的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
所述的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与RF馈电及原子粒子产生控制系统5相连。
所述的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及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的驱动端均与真空工作室7外的支架控制系统13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光学对准系统8与纳米级电学光学对准系统17组成级联对准系统与对准及PC显示系统10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真空工作室7的一侧设置有阀门11,阀门11与真空泵12相连接。
本发明利用气源1作为原子粒子源,通过阀门2进入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获得能量与动量后产生原子粒子6,所产生的原子粒子6通过原子输运系统4进入真空工作室7,支架调节控制系统13控制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或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实现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与衬底材料14的相对运动,实现掩模功能。原子粒子6通过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对衬底材料15进行加工,实现纳米图形加工。
本发明具有控制精度高、加工尺度小、对衬底材料损伤小、电学影响小、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功能材料多样以及结构图形化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纳米制造系统,包括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通过阀门2与气源1连通,组成原子粒子产生部分;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与原子输运系统4相连通,原子输运系统4与真空工作室7相连通,真空工作室7置于稳定工作台18上,真空工作室7内设置有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上端设置有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边缘上方一段距离为光学对准系统8,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下方为纳米级电子对准系统17,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下方一段距离还设置有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上铺设有衬底材料14。
所述的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与RF馈电及原子粒子产生控制系统5相连,实现RF馈电及原子粒子产生的控制。
所述的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及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的驱动端,均与真空工作室7外的支架控制系统13的控制端相连,支架控制系统13控制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或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实现纳米孔阵列掩膜板16与衬底材料14的相对运动,实现掩模功能。
所述的光学对准系统8与纳米级电学光学对准系统17组成级联对准系统与对准及PC显示系统10的控制端相连,对准及PC显示系统10控制光学对准系统8,实现光学粗对准;对准及PC显示系统10控制纳米级电学光学对准系统17,实现精对准。
所述的真空工作室7的一侧设置有阀门11,阀门11与真空泵12相连接,真空工作室7由阀门11,真空泵12实现真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气源1作为原子粒子源,由气源1提供的气体通过阀门2进入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在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中获得特定的能量和动量后产生中性或激发态或低能带电原子粒子6。所产生的原子粒子6通过输运系统4进入真空工作室7,支架控制系统13控制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或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实现纳米孔阵列掩膜板16与衬底材料14的相对运动,实现掩模功能。原子粒子6通过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与衬底材料14相互作用,对衬底材料14进行加工,实现纳米图形加工。在进行掩模之前,对准及PC显示系统10控制光学对准系统8并观察,实现掩模板16与衬底材料14的光学粗对准,然后通过对准及PC显示系统10控制纳米级电学光学对准系统17实现精对准。系统中通过RF馈电及原子粒子产生控制系统5实现RF馈电及原子粒子产生的控制。
图中:1为气源、2为阀门、3为原子粒子产生系统、4为原子输运系统、5为RF馈电及原子粒子产生控制系统、6为原子粒子、7为真空工作室、8为光学对准系统、9为衬底多维调整支架、10为对准及PC显示系统、11为阀门、12为真空泵、13为支架控制系统、14为衬底材料、15为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6为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7为纳米级电学光学对准系统、18为稳定工作台。

Claims (4)

1.一种纳米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通过阀门(2)与气源(1)连通,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与原子输运系统(4)相连通,原子输运系统(4)与真空工作室(7)相连通,真空工作室(7)内设置有放置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的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边缘上方为光学对准系统(8),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下方为纳米级电学光学对准系统(17),纳米孔阵列掩模板(16)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铺设衬底材料(14)的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
所述的光学对准系统(8)与纳米级电学光学对准系统(17)组成级联对准系统与对准及PC显示系统(10)的控制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子粒子产生系统(3)与RF馈电及原子粒子产生控制系统(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多维调整支架(9)及升降及二维图形扫描支架(15)的驱动端,均与真空工作室(7)外的支架控制系统(13)的控制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工作室(7)的一侧设置有阀门(11),阀门(11)与真空泵(12)相连接。
CN 201110030665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1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0665 CN102101642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0665 CN102101642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1642A CN102101642A (zh) 2011-06-22
CN102101642B true CN102101642B (zh) 2013-01-02

Family

ID=4415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06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1642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1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984B (zh) * 2019-06-06 2022-05-03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干法刻蚀制备固态纳米孔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3979B1 (ko) * 2005-03-17 2007-01-24 안강호 초미립자 제조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364043A (zh) * 2007-08-06 2009-02-11 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一种纳米结构套刻的模板设计和实现方法
CN101126834B (zh) * 2007-09-04 2010-05-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点扫描激光共焦显微镜的面内扫描方法和系统
CN101587916A (zh) * 2008-05-21 2009-11-25 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基于Si纳米线阵列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48822B1 (ko) * 2008-11-26 2011-07-12 세메스 주식회사 탄소나노튜브 합성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1642A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focused ion beam nanofabrication for nanostructures and device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CN101609265B (zh) 采用磁悬浮平面电机的硅片台多台交换系统
CN104495742A (zh) 基于扇贝效应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纳米阵列加工工艺
CN105027260B (zh) 位置校正量运算装置和校正方法、及带电粒子束照射系统
CN101560663B (zh) 基于纳米掩膜制备技术的电化学制备纳米阵列结构材料方法
CN102653390A (zh) 使用混合气体刻蚀制备纳米森林结构的方法
CN102270557A (zh) 离子注入装置
CN104122759A (zh) 一种平面电动机驱动的磁悬浮粗微动一体掩模台
CN102101642B (zh) 一种纳米制造系统
Huang et al. Precise fabrication of large-area microstructures by digital oblique scanning lithography strategy and stage self-calibration technique
CN101393390A (zh) 移动样品平台实现pmma三维微加工的方法
CN102126699A (zh) 一种利用原子束和纳米孔进行微小尺寸图形制作的方法
CN101823684B (zh) 一种仿蝴蝶磷翅分级多层非对称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8133879A (zh) 用于微纳尺度形貌及化学信息同时原位获得的近场离子源
CN102629073B (zh) 一种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光刻的纳米光栅掩模制备方法
CN102163007B (zh) 利用光电效应提高分辨率的光刻机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104520769B (zh) 用于高分辨率电子光刻术的基底及对应的光刻方法
CN102332384A (zh) 产生中性粒子束装置及方法
CN105957790B (zh) 一种离子束刻蚀机及其刻蚀方法
CN115101398A (zh) 一种基于空间电势限域的3d微纳结构直写系统
CN111627800B (zh) 一种原子级表面及结构超短脉冲光高效加工方法
CN102736410B (zh) 一种多点接触模式下的大面积纳米压印硅模具加工方法
CN102230179B (zh) 一种制备金属纳米条纹的方法
Askari et al. Plasma-based processes for planar and 3D surface patterning of functional nanoparticles
CN105446074B (zh) 使用激光定向自组装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