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9975B - 光纤激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激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9975B
CN102099975B CN2010800021258A CN201080002125A CN102099975B CN 102099975 B CN102099975 B CN 102099975B CN 2010800021258 A CN2010800021258 A CN 2010800021258A CN 201080002125 A CN201080002125 A CN 201080002125A CN 102099975 B CN102099975 B CN 102099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seed laser
output
wavelength
excit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1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9975A (zh
Inventor
大庭康弘
中居道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99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9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9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9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05Optical device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sers, e.g. for homogenisation of the beam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 H01S3/0078Frequency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05Optical device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sers, e.g. for homogenisation of the beam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 H01S3/0092Nonlinear frequency conversion, e.g.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 or sum- or difference-frequency generation outside the laser ca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084Frequency control by seeding
    • H01S3/10092Coherent seed, e.g. injection 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 H01S3/102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optical pu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3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using scattering effects, e.g. stimulated Brillouin or Raman effects
    • H01S3/302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using scattering effects, e.g. stimulated Brillouin or Raman effects in an optical fib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缩短输出激光的增强时间,并且可以抑制输出时以外的激光的输出的光纤激光装置。光纤激光装置(100)具备种子激光源(10)、激励光源(20)、放大用光纤(30)、波长转换器(71)、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出部(50)以及控制部(60)。控制部(60)对种子激光源(10)和激励光源(20)进行控制,使其从预备激励状态变为输出状态,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不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激光,而从激励光源(20)输出激励光,激励光的强度为在放大用光纤(30)中产生并输出的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在输出状态下,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激光,并且从激励光源(20)输出激励光,激光及激励光的强度为在放大用光纤(30)中被放大并输出的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

Description

光纤激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激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光纤激光装置被用于使用激光进行加工的加工机、使用激光的手术刀等的医疗设备中。光纤激光装置是一种通过将由激光振荡器产生的激光和激励光输入到放大用光纤,并将被放大后的激光从输出部输出的装置。
在这样的光纤激光装置中,从光纤激光装置开始输出激光到激光的强度稳定为止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即,激光的增强要花费一定时间。
该激光的增强期间越短作业效率越高,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这样的激光的强度到稳定为止的期间变短的光纤激光装置。
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纤激光装置中,在从光纤激光装置输出激光的状态前的期间(待机状态期间),强度较弱的一定的激励光被输入到放大用光纤后,添加在放大用光纤中的稀土类元素被激发成为激励状态。接下来,当从光纤激光装置输出激光时,种子激光和强度较强的激励光被输入到放大用光纤,种子激光被放大,并且放大后的激光被输出。这样,当从光纤激光装置输出激光时,由于放大用光纤的稀土类元素预先被激发成为激励状态,所以缩短了从光纤激光装置输出的激光的增强期间(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1773号公报。
但是,在上面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纤激光装置中,在待机状态下,由于激励光被输入到放大用光纤,所以存在从放大用光纤的稀土类元素产生自发发射光,从而输出该自发发射光被放大用光纤被放大后的光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被输入的激光的增强期间,并且能够抑制在输出时以外输出光的光纤激光装置。
本发明的光纤激光装置具备:输出种子激光的种子激光源;输出激励光的激励光源;放大用光纤,其被输入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并添加有利用所述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对所述种子激光进行放大而将其作为激光输出;波长转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对规定强度以上的光进行波长转换;波长选择滤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波长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激光,当所述波长转换器被输入与所述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时,使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了波长转换的光透过,并抑制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光的透过;输出从所述波长选择滤波器输出的激光的输出部;以及至少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其中,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预备激励状态成为输出状态,在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不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而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激励光强度为利用所述激励光在所述放大用光纤中产生并输出的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在所述输出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
根据这样的光纤激光装置,控制部在预备激励状态下控制种子激光源使得种子激光不被输出,并且控制激励光源使得激励光被输入到放大用光纤。因此,放大用光纤的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逐渐变高。另外,放大用光纤被构成为通过利用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的受激发射,使从种子激光源输出的种子激光被放大。但是,在预备激励状态下,由于不对放大用光纤输入种子光源,所以从放大用光纤仅输出基于被激发的稀土类元素的自发发射光。该自发发射光被公知为光谱的宽度宽且强度的峰值小。并且,对激励光的强度进行控制,使得在预备激励状态下,即使从放大用光纤输出了自发发射光被放大后的光,输出的光也不会在波长转换器中被进行波长转换。因此,即使在自发发射光被放大并输出的情况下,从波长转换器输出并向波长选择滤波器输入的光在波长选择滤波器中被抑制了透过。这样,可以抑制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从输出部输出不必要的光。
接下来,控制部将激励光源和种子激光源控制为输出状态,使得激励光和种子激光被输入到放大用光纤。此时对种子激光源和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在放大用光纤被放大并作为激光输出的光的强度为可以在波长转换器中被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并且,在波长转换器中进行了波长转换的激光被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并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从输出部被输出。此时,由于在预备激励状态下放大用光纤的稀土类元素成为激励状态,所以在从预备状态变成输出状态后的状态下,能够将从输出部输出的激光的增强时间缩短。
或者,本发明涉及的光纤装置具备:输出种子激光的种子激光源;输出激励光的激励光源;放大用光纤,其被输入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并添加有利用所述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对所述种子激光进行放大而将其作为激光输出;波长转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对规定强度以上的光进行波长转换;波长选择滤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波长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激光,当所述波长转换器被输入与所述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时,使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了波长转换的光透过,并抑制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波长转换的光的透过;输出从所述波长选择滤波器输出的激光的输出部;以及至少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预备激励状态成为输出状态,在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在所述输出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
根据这样的光纤激光装置,在预备激励状态下,由于对放大用光纤输入了种子激光,所以能够达到基于激励光稀土类元素的激发和基于种子光的稀土类元素的缓和的平衡。因此,可以抑制稀土类元素被激发而变得不稳定,并且可以抑制在预备状态下的不必要的激光振荡。
而且,输入到放大用光纤的种子激光通过基于放大用光纤的稀土类元素的受激发射被放大,并被输入到波长转换器。但是,在预备状态下,从种子激光源输出的种子激光以及从激励光源输出的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激光在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因此,从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激光从波长转换器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但是在波长选择滤波器中不被透过。因此可以抑制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不必要的光的输出。
并且,在上述光纤激光装置中,所述控制部还可以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所述输出状态变为所述预备激励状态。
而且,在所述光纤激光装置中,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可以是脉冲光,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可以是连续光。
并且,在所述光纤激光装置中,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可以为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以下。
或者,本发明的光纤激光装置具备:输出种子激光的种子激光源;输出激励光的激励光源;放大用光纤,其被输入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添加有利用所述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对所述种子激光进行放大而将其作为激光输出;波长转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对规定强度以上的光进行波长转换;波长选择滤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波长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激光,当所述波长转换器被输入与所述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时,使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了波长转换的光透过,并抑制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光的透过;输出从所述波长选择滤波器输出的激光的输出部;至少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第1预备激励状态成为第2预备激励状态,并且从第2预备状态成为输出状态。在所述第1预备状态下,不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利用所述激励光在所述放大用光纤中产生并输出的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在所述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在所述输出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源输出的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
根据这样的光纤激光装置,在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由于稀土元素被较高地激发,可以抑制在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基于种子激光使稀土类元素被激发而变得不稳定,在成为输出状态时,由于稀土类元素的激发稳定并呈高状态,所以可以进一步缩短激光的增强时间。
并且,在所述光纤激光装置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光源和所述输出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所述输出状态成为所述第1预备激励状态。
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进一步缩短接下来的成为输出状态时的激光的增强时间。
而且,在所述光纤激光装置中,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可以是脉冲光,所述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可以是连续光。
并且,在所述光纤激光装置中,所述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可以为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以下。
另外,在所述光纤激光装置中,在所述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可以与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缩短被输出的激光的增强期间,并且能够抑制在输出时间以外输出光的光纤激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种子光源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光纤激光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种子激光源;11.激励光源;12.第1FBG;13.稀土类添加光纤;14.AOM;15.第2FBG;20.激励光源;30.放大用光纤;40.光耦合器;50.输出部;60.控制部;65.输出命令部;71.波长转换器;73.波长选择滤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的图。
如图1所示那样,光纤激光装置100主要具备:输出波长λ1的种子激光的种子激光源10;输出激励光的激励光源20;被输入激励光和种子激光的放大用光纤30;将激励光和种子激光向放大用光纤30输入的光耦合器40;对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光进行波长转换的波长转换器71;使从波长转换器71输出的光透过或者抑制其透过的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出从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出的光的输出部50;对种子激光源10和激励光源20进行控制的控制部60;以及对控制部60输入输出命令,以便从输出部50输出激光的输出命令部65。
图2是表示图1的种子激光源10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法布里珀罗型激光输出装置作为种子激光源10。如图2所示,种子激光源10具备:输出激励光的激光振荡器11;被输入来自激光振荡器11的激励光的稀土类添加光纤13;设置在稀土类添加光纤13与激光振荡器11之间的第1FBG(Fiber Bragg Grating:光纤布拉格光栅)12;设置在稀土类添加光纤13的激光振荡器11的相反侧的第2FBG15;设置在第2FBG15与稀土类添加光纤13之间的AOM(Acoustic OpticalModulator:声光调制器)14。
激光振荡器11例如是半导体激光器,用于输出激励光。输出的激励光例如为975nm波长。从激光振荡器11输出的激励光通过第1FBG12被输入到稀土类添加光纤13。在稀土类添加光纤13中添加有例如镱等稀土类。在稀土类添加光纤13中,激励光被添加在稀土类添加光纤13中的稀土类元素吸收。因此,稀土类元素成为激励状态。并且,处于激励状态的稀土元素发射出特定波长λ1的自发发射光。此时的自发发射光的波长λ1例如为1064nm。该自发发射光在稀土类添加光纤13中传播并输入到AOM14。AOM14被控制为周期性地重复低损失状态和高损失状态,或被控制为保持低损失状态。
并且,在AOM14被控制为周期性地重复低损失状态和高损失状态的情况下,当AOM14处于高损失状态下,AOM14抑制自发发射光的透过,而当AOM14处于低损失状态下,则使自发发射光透过。因此,当AOM14处于低损失状态下,自发发射光通过AOM14输入到第2FBG15。在第2FBG15中,以约50%以下的反射率对与在稀土类添加光纤中产生的自发发射光的波长λ1相同波段的光进行反射。从而反射的自发发射光通过AOM14再次被输入到稀土类添加光纤13,并通过稀土类添加光纤13的稀土类元素的受激发射被放大。然后,被放大的光到达第1FBG12。第1FBG12以例如99.5%的反射率对与稀土类元素发射出的自发发射光的波长λ1相同波段的光进行反射。因此,被第1FBG12反射的光再次被输入到稀土类添加光纤13并被放大。然后,被放大的光通过AOM14输入到第2FBG15,一部分的光透过第2FBG15。这样通过第1FBG12和第2FBG15构成法布里珀罗振荡器,并且同步于AOM14周期性地重复低损失状态和高损失状态的动作,脉冲形的光被放大,该被放大的脉冲形的光作为种子激光从第2FBG15输出。此时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的波长λ1例如为1064nm,脉冲的重复频率例如为100kHz。
并且,在AOM14被控制为保持低损失状态的情况下,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作为同一波长的连续光的种子激光。
其中,在种子激光源10中,通过来自控制部60的控制信号对AOM14的控制,控制作为脉冲光或连续光的种子激光的输出,或者控制脉冲光或连续光的强度。
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被输入到光耦合器40。
另一方面,激励光源20由输出激励光的多个激光器二极管构成,输出的激励光的强度通过来自控制部60的控制信号而被调整。激励光源20输出使稀土类添加光纤13的稀土类元素成为激励状态的激励光,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被输入到光耦合器40。其中,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例如为975nm波长。
光耦合器40具有:输入来自种子激光源10的种子激光的输入端口41;输入来自激励光源20的激励光的激励光输入端口42;输出来自种子激光源10的种子激光和激励光的输出端口43。输入端口41由将来自种子激光源10的种子激光作为单模光传播的单模光纤构成。激励光输入端口42由将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作为多模光传播的多模光纤构成。输出端口43由具有纤芯、包覆纤芯的包层、和包覆包层的树脂包层的双包层光纤构成,并构成为:通过纤芯将激光作为单模光传播,通过纤芯以及包层将激励光作为多模光传播。从输出端口43输出的种子激光和激励光被输入到放大用光纤30。
放大用光纤30由具有添加有稀土类的纤芯、包覆纤芯的包层、以及包覆包层的树脂包层的双包层光纤构成。纤芯将从光耦合器40输出的种子激光作为单模光传播,通过纤芯以及包层将从光耦合器40输出的激励光作为多模光传播。并且,激励光通过纤芯时,添加在纤芯的稀土类元素成为激励状态,处于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通过在纤芯中传播的种子激光而产生受激发射,通过该受激发射种子激光被放大。被放大后的种子激光作为波长λ1的激光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放大用光纤30例如纤芯的直径为10μm、包层的外径为125μm。在纤芯中可以添加铒作为稀土类元素。
波长转换器71由波长转换用光纤构成,当输入规定强度以上的光时,对该光的波长进行转换。具体而言,波长转换器71当被输入了波长为λ1的规定强度以上的光时,通过受激拉曼散射将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的光转换为波长λ2的光,该波长λ2比波长λ1的波长长。从而,从波长转换器71输出比输入的光波长长的光。作为这样的波长转换用光纤,例举了由纤芯和包层构成的光纤,并且在纤芯中添加有使非线性光学常数上升的掺杂剂的光纤。作为这样的掺杂剂例举了锗或磷。例如,波长转换器71被构成为纤芯的直径为5μm的单模光纤,该纤芯中添加有7~8质量%的锗,其长度为20m,当输入脉冲光的峰值强度为70W以上且波长λ1为1064nm的光时,输出波长λ2为1120nm的激光,而当输入强度比70W低的光时,不进行波长转换。
当波长选择滤波器73通过波长转换器71输入了与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波长λ1的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时,波长选择滤波器73使在波长转换器71中进行了波长转换而输入的波长λ2的光透过,并抑制在波长转换器71中未进行波长转换而输入的波长λ1的光的透过。因此,在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强度强的波长λ1的激光,该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被波长转换为波长λ2的情况下,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73的波长λ2的激光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另一方面,在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强度弱的波长λ1的激光,该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不被进行波长转换的情况下,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73的波长λ1的激光,在波长选择滤波器73中被抑制其透过。
波长选择滤波器73例如由电介质多层膜滤波器或光子带隙光纤(photonic band gap fiber)等构成。例如,在对波长转换器71输入了波长λ1为1064nm的激光,该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被进行波长转换后,对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入了波长λ2为1120nm的激光的情况下,该激光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另一方面,在对波长转换器71输入了波长λ1为1064nm的激光,该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不被进行波长转换而对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入1064nm的激光的情况下,该激光在波长选择滤波器73中被抑制其透过。
输出部50将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的激光输入到光纤激光装置100的外部。其中,如上述那样,当从种子激光源10输入了脉冲形的种子激光时,从输出部50输出与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同步的脉冲形激光。
输出命令部65对控制部60输入用于使激光从输出部50输出的输出命令。
控制部60基于来自输出命令部65的输出命令,对种子激光源10以及激励光源20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60通过控制种子激光源10中的激光振荡器11和AOM14,来对自种子激光源10的种子激光的输出的有无、强度、以及将种子激光形成为脉冲光或连续光进行控制。并且,控制部60通过控制激励光源20,来对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的有无、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的强度进行控制。
接着,利用图3对光纤激光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是示意地表示光纤激光装置100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示意性地表示了从输出命令部65向控制部60输入的输出命令、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的强度、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的强度、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以及从输出部50输出的激光的强度。其中,在图3中,输出命令为H的状态表示从输出命令部65对控制部60输入输出命令的状态,激励光的强度表示得越高,则表示强度越强的激励光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状态,种子激光的强度表示得越高,则表示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了强度越强的种子激光的状态,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表示得越高,则表示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处于越高的激励状态,输出的激光的强度表示得越高,则表示从输出部50输出了激光强度越强的状态。
首先,打开光纤激光装置100的未图示的电源,对控制部60供应电力。
控制部60若被供应了电力,则等待来自输出命令部65的输出命令。
接着,若在时刻t1从输出命令部65对控制部60输入输出命令,则控制部60将激励光源20控制为预备激励状态,从激励光源20在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Ta输出预先规定强度R1的预备激励光。并且,控制部60将种子激光源10控制为预备激励状态,以便不输出种子激光。另外,此时的种子激光源10的控制中也包括不对种子激光源10进行特别命令。此时对放大用光纤30仅输入了预备激励光,从而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逐渐变高。此时的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例如为2W,一定时间Ta例如为100μ秒。
这样,在从时刻1经过了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Ta的预备激励状态的结束时刻,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的强度为一定的激励状态S1。
另外,若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元素被激发,则稀土类元素产生包括与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的波长λ1相同的波段的自发发射光。该自发发射光在放大用光纤30中被放大并输出。此时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光在如上述那样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为2W的情况下,峰值约为1W以下。从放大用光纤输出的光从放大用光纤30被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但是,由于此时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光强度弱,所以在波长转换器71中不进行波长转换。这样,对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进行控制,使得即使通过预备激励光在放大用光纤30中产生的波长λ1的自发发射光被放大并输出,在波长转换器71中也不对输入的光进行波长转换。这样,在波长转换器71中未被进行波长转换的波长λ1的光被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73。但是,由于在波长选择滤波器73中,与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被抑制透过,所以从波长转换器71输出的波长λ1的光被抑制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这样,抑制了在预备激励状态中,从输出部50输出光。
接着,在从时刻t1经过了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Ta的时刻t2,控制部60使激励光源20成为输出状态,使其输出预先规定的强度R2的激励光。并且,控制部60在时刻t2对种子激光源10进行控制,使强度H、波长λ1的脉冲状的种子激光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此时的激励光的强度R2例如为6W,种子激光的峰值的强度H例如为4W。
在输出状态下,当从激励光源20输出了强度R2的激励光,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了种子激光时,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处于更高的激励状态,并且发生了基于种子激光的受激发射,从而使种子激光的强度增强。因此,从放大用光纤30中输出了被放大后的波长λ1的脉冲状的激光。
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波长λ1的激光,被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此时对波长转换器71输入的激光的强度是在波长转换器71中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因此,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的波长λ1的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被转换为比波长λ1的波长长的波长λ2的激光。如这样,在输出状态下,控制部60对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的强度R2以及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的强度H进行控制,使得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成为能够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
从波长转换器71输出的波长λ2的激光被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73。在波长选择滤波器73中,由于使在波长转换器71中对与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波长λ1的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进行了波长转换后输出的波长λ2的光透过,所以对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入的波长λ2的激光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
这样,从输出部50输出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的激光。
但是,在经过t2时刻不久的时刻,从输出部50输出的激光的强度未达到原本应该输出的激光的强度P1。而在从时刻t2经过了期间Tb的时刻t3,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成为S2。这样,从输出部50输出原本应该输出的强度P1的激光,而且激光的输出稳定。从该时刻t2到时刻t3的期间(期间Tb)是从输出部50输出的激光的增强期间。例如,当打开电源后输出最初的激光时,如上述那样,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为2W,一定时间Ta为100μ秒,激励光的强度R2为6W,种子激光的峰值的强度H为4W的情况下,期间Tb为50μ秒以下。
接下来在时刻t4,当从输出命令部65未输入的输出命令时,控制部60使来自种子激光源10的种子激光的输出、和来自激励光源20的激励光的输出停止。从而,停止了从输出部50的激光输出。并且,控制部60再次等待来自输出命令部65的输出命令。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激光装置100,当从输出命令部65向控制部60输入输出命令时,控制部60将激励光源20和种子激光源10控制为预备激励状态,不使种子激光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并且以一定时间Ta将预备激励光向放大用光纤30输入。因此,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逐渐变高。另外,放大用光纤30被构成为通过基于激励光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的受激发射,使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被放大。但是,在预备激励状态下,由于种子激光未输入到放大用光纤30,所以从放大用光纤30仅输出基于被激发的稀土类元素的自发发射光。众所周知该自发发射光的光谱的宽度大、强度的峰值小。并且,在预备激励状态下,对预备激励光的强度进行控制,使得即使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了自发发射光被放大后的波长λ1的光,该波长λ1的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也不被波长转换为波长λ2的光。因此,即使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了自发发射光被放大后的光的情况下,从波长转换器71输出的且向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入的波长λ1的光,在波长选择滤波器73中也被抑制透过。这样,在预备激励状态下,抑制从输出部50输出不必要的光。
并且,控制部60对激励光源20和种子激光源10进行控制使其成为预备激励状态接下来的输出状态,并使得激励光和波长λ1的种子激光输入到放大用光纤30。此时,在放大用光纤30中,基于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利用种子激光产生了受激发射,通过该受激发射种子激光被放大后作为波长λ1的激光而输出。对种子激光源10和激励光源20进行控制,使得此时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激光的强度成为在波长转换器71中被波长转换成为比波长λ1的波长长的波长λ2的激光的强度。通过波长转换器71被波长转换后输出的波长λ2的激光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73,并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从输出部50输出。并且,由于在预备激励状态中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处于激励状态,从而在输出状态下输出的激光的增强期间Tb变短。
(第2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实施方式是使用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光纤激光装置100的光纤激光装置。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100的动作的时序图。
如图4所示那样,在时刻t1,若从输出命令部65向控制部60输入了输出命令,则控制部60作为预备激励状态,使在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Ta从激励光源20输出输出强度R1的预备激励光,并且使预先规定的一定强度L的微弱的种子激光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该微弱的种子激光是连续光,波长与第1实施方式的种子激光相同。这样,本实施方式在预备激励状态下,在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微弱的种子激光的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中,该微弱的种子激光的强度L例如为1W。
接着,对预备激励光以及微弱的种子激光的强度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向放大用光纤30输入预备激励光,并且从种子激光源10向放大用光纤30输入波长λ1的微弱的种子激光。因此,在放大用光纤30中,通过预备激励光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变高,并且通过微弱的种子激光稀土类元素产生受激发射。微弱的种子激光通过该稀土元素的受激发射被放大后并作为波长λ1的激光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并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此时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的激光成为在波长转换器71中为未被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即,在预备激励状态下,将预备激励光以及微弱的种子光的强度控制为即使从放大用光纤输出激光,激光也不会在波长转换器71中被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
从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波长λ1的激光被输入到波长选择滤波器73。但是,在波长选择滤波器73中,由于与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光相同波段的光的透过被抑制,所以抑制从波长转换器71输出的波长λ1的光透过波长选择滤波器73。这样,可以抑制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从输出部50输出光。
并且,在从时刻t1经过了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Ta的时刻t2,控制部60使激励光源20和种子激光源10成为输出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激光装置100,在预备激励状态下,由于对放大用光纤30输入种子激光,所以能够达到利用激励光的稀土类元素的激发与基于种子激光的稀土类元素的缓和的平衡。从而,可以抑制稀土类元素被激发成不稳定的程度,并且可以抑制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不必要的激光振荡。
而且,在预备激励状态下,在放大用光纤30中,通过稀土类元素的受激发射,微弱的激光被放大后作为波长λ1的激光被输出。但是,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微弱的激光以及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预备激励光的强度成为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激光在波长转换器71中未从波长λ1被波长转换为波长λ2的光的强度。因此,从波长转换器71向波长选择滤波器73输入的激光在波长选择滤波器73中被抑制了透过。这样,可以抑制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不必要的光的输出。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5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对于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实施方式是使用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光纤激光装置100的光纤激光装置。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100的动作的时序图。
首先,在时刻t0,打开光纤激光装置100的未图示的电源,来对控制部60供给电力。
若控制部60被供给了电力,则将激励光源20控制成为第1预备激励状态,使预先规定的强度R1的第1预备激励光从激励光源20输出。并且,控制部60将种子激光源10控制为第1预备激励状态,使种子激光不被输出。另外,对此时的种子激光源10的控制中也包括不对种子激光源10进行特别命令。这样,在放大用光纤30中,由于只输入预备激励光,所以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逐渐变高。其中,此时的第1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为相同强度。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输出命令部65输入输出命令之前,输出第1预备激励光的这一点上,与第1、第2实施方式不同。
这样,在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的强度为一定的激励状态S1。并且,控制部60保持该第1预备激励状态,并等待来自输出命令部65的输出命令。
其中,在第1预备激励状态中,放大用光纤30产生与种子激光的波长λ1相同波段的自发发射光,该自发发射光在放大用光纤30中被放大并输出。在如上述那样,第1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1同样为2W的情况下,此时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光的峰值为1W以下。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的光从放大用光纤30被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但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预备激励状态同样地对第1预备激励光的强度进行控制,使得即使通过第1预备激励光在放大用光纤30中产生的波长λ1的自发发射光被放大并输出,输出的光也不会在波长转换器71中被进行波长转换。因此,从波长转换器71输出的波长λ1的光被抑制从波长选择滤波器73的透过。由此,抑制在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从输出部50的光的输出。
其次,在时刻t1,当从输出命令部65向控制部60输入了输出命令时,控制部60作为第2预备激励状态,使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Ta,强度为R2的第2预备激励光从激励光源20输出,并且使预先规定的一定强度L的微弱的种子激光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该第2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2比第1预备激励光的强度强,其与第1实施方式的激励光的强度R2为相同强度。并且,微弱的种子激光是连续光,其波长和强度与第2实施方式的种子光相同。
这样当从激励光源20向放大用光纤30输入了第2预备激励光,并且从种子激光源10向放大用光纤30输入了波长λ1的微弱激光时,在放大用光纤30中,利用第2预备激励光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被进一步提高,并且利用微弱的种子激光稀土类元素产生了受激发射。微弱的种子激光通过该稀土类元素的受激发射被放大后作为波长λ1的激光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并被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但是,此时输入到波长转换器71的激光的强度为在波长转换器71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即,在第2激励状态下,对第2预备激励光的强度R2以及微弱的种子激光的强度L进行控制,以便即使从放大用光纤30输出激光,该激光也不会在波长转换器71中被进行波长转换的强度。从而,抑制了在第2预备激励状态中,从输出部50输出的光。
并且,在从时刻t1经过了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Ta的时刻t2,控制部60使激励光源20和种子激光源10成为输出状态,并且从激励光源20输出与第2预备激励光的强度相同强度R2的激励光,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强度H的种子激光。这样,从时刻t2到时刻t3,从输出部50输出的激光增强,在时刻3上输出了强度P1的激光。
接着,在时刻4,当从输出命令部65未输入输出命令时,控制部60将激励光源20和种子激光源10控制为第1预备激励状态。从而,放大用光纤30的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逐渐降低,在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5成为激励状态S1。这样,控制部60再次等待来自输出命令部65的输出命令。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激光装置100,在输出状态时,由于稀土类元素的激励状态成为更高的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缩短激光增强时间。
上面,以第1~第3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进行的限定。
例如,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法布里珀罗型激光输出装置作为种子激光源10,但还可以使用光纤环型的激光输出装置或激光器二极管。
并且,在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输出状态下从种子激光源10输出的种子激光为脉冲光,但也可以是连续光。
而且,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预备激励光的强度为比在输出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光弱的强度,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预备激励光与在输出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为同样强度的激励光。在该情况下,由于可以使激励光源20在输出准备状态和输出状态下为相同状态,从而可以减轻控制部的负荷。
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第1预备激励光的强度为比在输出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弱的强度,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第1预备激励光与在输出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可以为相同强度的激励光。
而且,在实施方式3中,在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第2预备激励光的强度是与在输出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第2预备激励光同样的强度,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第2预备激励光可以比在输出状态下从激励光源20输出的激励光的强度弱。
另外,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预备激励状态是输出状态前的一定期间,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预备激励状态还可以不是输出状态前的一定期间,例如可以使输出状态以外的全部期间作为预备激励状态,使预备激励光从激励光源20输出。
同样地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2预备激励状态为输出状态前的一定期间,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2预备状态还可不是输出状态前的一定期间。
并且,放大用光纤30将种子激光作为单模光传播,但还可以是能够传播多模光的构造。
另外,输出命令部65只要是将输出命令输入到控制部60的结构,也可以是在光纤激光装置的外部生成输出命令,并通过输出命令部65输入到控制部60的结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将输出的激光的增强期间缩短,并且可以抑制在输出时以外的期间的光的输出的光纤激光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种子激光源,其输出种子激光;
激励光源,其输出激励光;
放大用光纤,其被输入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并添加有利用所述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对所述种子激光进行放大而将其作为激光输出;
波长转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对规定强度以上的光进行波长转换;
波长选择滤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波长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激光,当所述波长转换器被输入与所述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时,使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了波长转换的光透过,并抑制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光的透过;
输出部,其输出从所述波长选择滤波器输出的激光;以及
控制部,其至少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预备激励状态成为输出状态,
在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不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利用所述激励光在所述放大用光纤中产生并被输出的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不被波长转换的强度,
在所述输出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被波长转换的强度。
2.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种子激光源,其输出种子激光;
激励光源,其输出激励光;
放大用光纤,其被输入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并添加有利用所述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对所述种子激光进行放大而将其作为激光输出;
波长转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对规定强度以上的光进行波长转换;
波长选择滤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波长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激光,当所述波长转换器被输入与所述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时,使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了波长转换的光透过,并抑制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光的透过;
输出部,其输出从所述波长选择滤波器输出的激光;以及
控制部,其至少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预备激励状态成为输出状态,
在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不被波长转换的强度,
在所述输出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被波长转换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以及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以及所述激励光源从所述输出状态成为所述预备激励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是脉冲光,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是连续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以下。
6.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种子激光源,其输出种子激光;
激励光源,其输出激励光;
放大用光纤,其被输入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并添加有利用所述激励光而成为激励状态的稀土类元素,对所述种子激光进行放大而将其作为激光输出;
波长转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对规定强度以上的光进行波长转换;
波长选择滤波器,其被输入从所述波长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激光,当所述波长转换器被输入与所述种子激光相同波段的光时,使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进行了波长转换的光透过,并抑制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未进行波长转换的光的透过;
输出部,其输出从所述波长选择滤波器输出的激光;以及
控制部,其至少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和所述激励光源从第1预备激励状态成为第2预备激励状态、从第2预备状态成为输出状态,
在所述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不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利用所述激励光在所述放大用光纤中产生并被输出的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不被波长转换的强度,
在所述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所述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不被波长转换的强度,
在所述输出状态下,从所述种子激光源输出所述种子激光,并且从所述激励光源输出所述激励光,所述种子激光和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从所述放大用光纤输出的激光在所述波长转换器中被波长转换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种子激光源以及所述激励光源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种子激光源以及所述激励光源从所述输出状态成为第1预备激励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是脉冲光,所述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种子激光是连续光。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为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预备激励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与所述输出状态下的所述激励光的强度相同。
CN2010800021258A 2009-07-07 2010-07-06 光纤激光装置 Active CN1020999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1254 2009-07-07
JP2009161254A JP4647696B2 (ja) 2009-07-07 2009-07-07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PCT/JP2010/061443 WO2011004806A1 (ja) 2009-07-07 2010-07-06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9975A CN102099975A (zh) 2011-06-15
CN102099975B true CN102099975B (zh) 2013-02-13

Family

ID=4342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1258A Active CN102099975B (zh) 2009-07-07 2010-07-06 光纤激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31408B2 (zh)
EP (2) EP2741379B1 (zh)
JP (1) JP4647696B2 (zh)
CN (1) CN102099975B (zh)
WO (1) WO2011004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2673B2 (ja) * 2009-11-09 2014-03-0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5371838B2 (ja) * 2010-03-10 2013-12-1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5795682B2 (ja) * 2011-04-28 2015-10-14 クヮンジュ・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オブ・サイエンス・アンド・テクノロジー パルスレーザー装置、これを用いた制御方法、及び可変バストモード制御方法
JP5817215B2 (ja) * 2011-05-26 2015-11-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増幅装置およびレーザ加工装置
JP5879747B2 (ja) * 2011-05-26 2016-03-0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増幅装置およびレーザ加工装置
WO2013111271A1 (ja) * 2012-01-24 2013-08-0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6037711B2 (ja) * 2012-08-08 2016-12-0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6329721B2 (ja) * 2012-09-07 2018-05-2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ーザ装置および光増幅方法
WO2016002947A1 (ja) * 2014-07-04 2016-01-0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6154364B2 (ja) * 2014-10-28 2017-06-2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2018004722A (ja) * 2016-06-28 2018-01-11 国立大学法人宇都宮大学 広帯域レーザー出力装置
JP6901261B2 (ja) * 2016-12-27 2021-07-14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レーザー装置
CN114188811B (zh) * 2021-12-03 2024-04-23 武汉光迅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126A (en) * 1997-07-02 2000-05-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aser-diode-pumped solid state laser and radiation image read-ou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7305A (en) * 1996-01-19 1999-02-02 Sdl, Inc. Optical amplifier with high energy levels systems providing high peak powers
US6340806B1 (en) * 1999-12-28 2002-01-22 General Scanning Inc. Energy-effici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target material using an amplified, wavelength-shifted pulse train
JP4445217B2 (ja) * 2003-03-14 2010-04-07 サン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マーキング装置
JP4708109B2 (ja) * 2005-07-22 2011-06-22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4833791B2 (ja) * 2005-10-18 2011-12-0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ァイバレーザーの変調方法及び変調装置
EP1777787A3 (en) * 2005-10-18 2008-04-30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ber laser modulation method and modulator
JP2008091773A (ja) * 2006-10-04 2008-04-17 Fujikura Ltd ファイバレーザ及びファイバレーザの動作方法
JP5340545B2 (ja) * 2007-01-23 2013-11-1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パルスレーザ装置及びそのパルス出力制御方法
US7885298B2 (en) * 2008-01-16 2011-02-08 Deep Phot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rbitrary pulsetrains from a harmonic fiber las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126A (en) * 1997-07-02 2000-05-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aser-diode-pumped solid state laser and radiation image read-out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337970A 2004.12.02
JP特开2008-91773A 2008.04.1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9975A (zh) 2011-06-15
EP2741379A3 (en) 2014-06-25
JP2011018711A (ja) 2011-01-27
US20120163402A1 (en) 2012-06-28
EP2434593A1 (en) 2012-03-28
US8331408B2 (en) 2012-12-11
EP2434593B1 (en) 2014-04-02
EP2741379A2 (en) 2014-06-11
EP2434593A4 (en) 2013-01-16
EP2741379B1 (en) 2018-07-04
JP4647696B2 (ja) 2011-03-09
WO2011004806A1 (ja) 201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9975B (zh) 光纤激光装置
CN102598437B (zh) 光纤激光器装置
CN101584093B (zh) 耐反射光性优异的光纤激光器
CN102792532B (zh) 光纤激光器装置
US9397465B2 (en) Fiber laser device
CN101682163B (zh) 光纤激光器
WO2014024526A1 (ja)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5064777B2 (ja) レーザ装置
CN109149336A (zh) 基于sbs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被动调q锁模激光器
JP5662770B2 (ja)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US9515452B2 (en) Coherent dynamically controllable narrow band light source
CN102823085A (zh) 激光装置
JP6257658B2 (ja)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JP2001033349A (ja) 光パルス発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