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0137A - 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0137A
CN102090137A CN2009801263764A CN200980126376A CN102090137A CN 102090137 A CN102090137 A CN 102090137A CN 2009801263764 A CN2009801263764 A CN 2009801263764A CN 200980126376 A CN200980126376 A CN 200980126376A CN 102090137 A CN102090137 A CN 102090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omain
control signal
signal
cce
data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63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0137B (zh
Inventor
三木信彦
岸山祥久
佐和桥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90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0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1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多个移动通信系统混合存在时,对应于各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将控制信号的调制信号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以规定的数据块单位(CCE单位),分配到将LTE系统的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在按照图4(a)所示的规则分配数据块的情况下,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相同号的CCE一次性地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此外,在按照图4(b)、图4(c)所示的规则分配数据块的情况下,在各频域中通过对特定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将频率利用效率的提高、数据速率的提高作为目的,通过采用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和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以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为基础的系统的特征。对于该UMTS网络,将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作为目的而对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进行检讨(非专利文献1)。在LTE中,作为复用方式,对下行线路(下行链路)使用与W-CDMA不同的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线路(上行链路)使用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
第三代系统大概使用5MHz的固定频带,能够实现在下行线路中最大2Mbps左右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在LTE系统中,使用1.4MHz~20MHz的可变频带,能够实现在下行线路中最大300Mbps以及在上行线路中75Mbps左右的传输速率。此外,在UMTS网络中,将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作为目的,也对LTE的后继的系统进行检讨(例如,LTE-Advanced(LTE-A))。因此,预想在将来这些多个移动通信系统并存的状况,从而考虑到,能够对应于这些多个系统的结构(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等)成为必要。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R25.912(V7.1.0),“Feasibility study for Evolved UTRA and UTRAN”,Sept.200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多个移动通信系统混合存在时对应于各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制部件,对具有相对宽的第一系统频带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信号、以及具有相对窄的第二系统频带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控制信号分配部件,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将上述调制信号以规定的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将上述第二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交织器,在每个频域对上述调制信号进行交织;以及映射部件,将交织后的调制信号映射到时域/频域。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映射部件,从时域/频域解映射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信号;解交织器,在每个频域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以及解调部件,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无线基站装置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将调制信号以规定的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将相对窄的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移动终端装置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在多个移动通信系统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于各个移动通信系统而进行移动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在下行线路中进行移动通信时的频率使用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LTE系统的系统频带的图。
图4(a)~(c)是用于说明在将控制信号以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多个频域的情况下的预先决定的规则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的向频域的分配的图。
图6(a)、(b)是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的向频域的分配的图。
图7(a)、(b)是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的向频域的分配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8(a)、(b)是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的向频域的分配的图。
图9(a)~(c)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方式中的复用方式的图。
图10(a)~(d)是用于说明TDM方式的频域分配的图。
图11(a)~(d)是用于说明TDM方式的频域分配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CDM方式的频域分配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CDM方式的频域分配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中的控制信号分配规则进行解调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在下行线路中进行移动通信时的频率使用状态的图。图1所示的例子是具有相对宽的第一系统频带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即LTE-A系统、和具有相对窄的第二系统频带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即LTE系统并存的情况的频率使用状态。在LTE-A系统中,例如通过80MHz以下的可变系统带宽进行移动通信,在LTE系统中通过20MHz以下的可变系统带宽进行移动通信。LTE-A系统的系统频带成为将LTE系统的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在图1中,LTE-A系统的系统频带成为,包含将LTE系统的系统频带(基本频带:20MHz)设为一个单位的四个频带的系统频带(20MHz×4=80MHz)。在图1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装置)#1是对应于LTE-A系统(也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并具有80MHz的系统频带,UE#2是对应于LTE系统(不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并具有20MHz(基本频带)的系统频带,UE#3是对应于LTE-A系统(也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并具有40MHz(20MHz×2=40MHz)的系统频带。
本申请人已经申请了将LTE-A系统的系统频带这样划分为包含将LTE系统的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的系统频带的发明((日本)专利申请2008-88103)。另外,关于LTE-A系统,没有必要对于所有的移动终端装置使用80MHz的频带进行移动通信,也可以存在使用80MHz以下的其他系统频带、例如40MHz的频带进行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装置。
在LTE-A系统和LTE系统中,在下行线路使用OFDMA,因此将发送信号映射到系统频带范围内的频域而进行发送。从而,在LTE-A系统中,在80MHz以下的带宽的频域中进行映射,在LTE系统中,在20MHz以下的带宽的频域中进行映射。在LTE系统中,控制信号被映射到开头的1个~3个OFDM码元(IFFT(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单位)。
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当接收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信号时,对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进行解调,并使用包含在该控制信号的调度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进行控制。该情况下,对映射到各系统的系统频带范围的频域的信号进行解映射,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如上所述,在LTE-A系统中,在80MHz以下的带宽的频域中进行映射,在LTE系统中,在20MHz以下的带宽的频域中进行映射。在LTE系统中,对在20MHz以下的带宽中依次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另一方面,在LTE-A系统中,如果与LTE系统相同地对在80MHz以下的带宽中依次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则存在非常需要处理时间,无法迅速进行接收控制的顾虑。
本发明人们着眼于上述点而进行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主旨在于,在无线基站装置中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将控制信号分配到频域,在移动终端装置中,按照依据LTE系统中的步骤的预先决定的规则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从而能够迅速取得移动终端装置中的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并且在多个移动通信系统(LTE-A系统以及LTE系统)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对应于各个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移动通信。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主要由发送接收用的天线101、双工器102、接收系统处理单元、以及发送系统处理单元构成。
接收系统处理单元主要由对从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处理的无线接收单元103、对接收的信号进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运算的FFT单元104、对FFT运算后的信号进行解映射的解映射单元105、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的解交织器106、以及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接收数据的解调单元107构成。此外,接收系统处理单元包括接收质量判定单元114,接收质量判定单元114测定接收信号的质量,并基于该测定结果对传输环境的好坏进行判定。另外,接收系统处理单元对各移动终端装置而存在,但为了简化图面,在图2中只示出了对于一个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
发送系统处理单元主要由以下构成:调制单元108a~108e,对发送至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进行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是对于调制信号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将控制信号分配到规定的频域的控制信号分配部件;交织器110a~110e,对分配到规定的频域后的信号进行交织;映射单元111,将交织后的信号映射到时域/频域;IFFT单元112,对映射后的信号进行IFFT(快速傅立叶反变换)运算;以及无线发送单元113,对IFFT运算后的信号进行规定的发送处理。
在接收系统处理单元的无线接收单元103中,首先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增益控制从而得到基带信号。接着,该基带信号被正交检波处理之后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之后被A/D变换。A/D变换后的信号输出到FFT单元104的同时,并输出到接收质量判定单元114。在接收质量判定单元114中,测定基带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接收功率、SIR(信号干扰比)等),并基于该测定结果判定与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传输环境的好坏。例如,对接收质量的测定值进行阈值判定,并基于该测定结果判定与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传输环境的好坏。该传输环境的好坏的判定结果输出到控制信号的调制单元108b、108c和/或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
在FFT单元104中,对从无线接收单元103输出的、来自各个移动终端装置的基带信号进行FFT运算,从而得到分配到各副载波的信号。该信号输出到解映射单元105。在解映射单元105中,对得到的信号按照移动终端装置侧的映射规则进行解映射。解映射后的信号输出到每个移动终端装置的解交织器106。在解交织器106中,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解交织后的信号分别输出到每个移动终端装置的解调单元107。在解调单元107中,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得到各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数据。
在发送系统处理单元的调制单元108a~108e中,对发送数据以规定的调制方式进行数字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调制单元108a对LTE系统用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共享数据进行调制。调制单元108b对LTE系统用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单元108c对LTE-A系统用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单元108d对LTE-A系统用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共享数据进行调制。调制单元108e对通过广播信道进行广播的信息(广播数据)进行调制。共享数据的调制信号输出到交织器110d。控制信号的调制信号输出到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被调度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交织器110a~110c。广播数据的调制信号输出到交织器110e。在调制单元108b、108c中,也可以基于接收质量判定单元114中的判定结果而变更调制方式。例如,在传输环境恶劣的频域中设为相对低速率的调制方式。
这里,说明从无线基站装置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信号的控制信号被分配的系统频带。图3是用于说明LTE系统的系统频带的图。从图3可知,在LTE系统中使用20MHz以下的各种系统频带(在图3中,1.4MHz、5MHz、20MHz)。该系统频带例如对每个频率、小区适当地决定。该系统频带中,使用下行线路控制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进行移动通信。
下行线路的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被分成如图3所示的多个数据块(这里,25个数据块(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一个数据块(1CCE)相当于36副载波×1OFDM码元。将1副载波×1OFDM码元称为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将四个资源元素称为一个资源元素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即使系统频带不同,该数据块结构也相同。即,控制信号被分成CCE,该CCE被分配到系统频带。另一方面,在LTE-A系统中,也与LTE系统相同,控制信号被分成CCE,该CCE被分配到作为系统频带的80MHz以下的频域。从而,参照图1进行说明的话,对于移动终端装置UE#1的控制信号被分成CCE,该CCE被分配到作为系统频带的80MHz,对于移动终端装置UE#2的控制信号被分成CCE,该CCE被分配到作为系统频带的20MHz,对于移动终端装置UE#3的控制信号被分成CCE,该CCE被分配到作为系统频带的40MHz。另外,CCE被分配的系统频带是信道编码的单位。
在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中,将控制信号的调制信号,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以规定的数据块单位(CCE单位),分配到将LTE系统的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例如,将控制信号以CCE单位分配到将作为LTE系统的最大系统频带的20MHz设为一个单位的频域。这里,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把作为LTE系统的最大系统频带的20MHz设为一个单位,而将控制信号分配到三个频域#1~#3。
图4(a)~(c)是用于说明将控制信号以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多个频域的情况下的预先决定的规则的图。图4(a)~(c)所表示的分配方法是应用于从将数据块分配到多个频域到向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发送时的方法。向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中,将CCE分配到一个频域。
图4(a)是表示以下情况的图:预先决定的规则为,将发送到特定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各频域中分配到相同号的数据块的规则。例如,在该规则中,将向对应于某个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分配到所有的频域的第三个CCE(CCE#3)。在该情况下,分配到一个频域的向上述移动终端装置的CCE设为一个。
按照该规则将数据块分配到频域,从而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各频域的特定顺序的CCE都成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能够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相同号的CCE一次性地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由此,即使控制信号被分配到多个频域,也能够迅速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
图4(b)是表示以下情况的图:预先决定的规则为,将发送到特定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各频域中分配到相同号为止的数据块范围内的规则。图4(b)表示分配到多个(这里为两个)CCE块(数据块范围)内的情况。例如,在该规则中,将向对应于某个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所有的频域中分配到CCE块范围(在图4(b)中为最初的CCE块范围)内。在该情况下,分配到一个频域的向上述移动终端装置的CCE设为一个。
按照该规则将数据块分配到频域,从而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各频域中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包含在特定的CCE块范围。因此,能够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特定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并确认是否与分配到本装置的ID号一致,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通过在各频域中在相同号为止的数据块范围内进行解调,从而即使控制信号被分配到多个频域,也能够迅速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在这样的规则中,灵活性比图4(a)所示的规则变大。
图4(c)是表示以下情况的图:预先决定的规则为,将发送到特定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各频域中分配到相同号为止的数据块范围内的规则,并且将分配控制信号的数据块的数目设为在数据块范围内可变。图4(c)表示分配到多个(这里为两个)CCE块(数据块范围)内的情况。例如,在该规则中,将向对应于某个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所有的频域中分配到CCE块范围(在图4(c)中最初的CCE块范围)内。在该情况下,频域#1的传输环境恶劣,频域#2、#3的传输环境良好,因此在频域#1中分配两个CCE,在频域#2、#3中分配一个CCE。
另外,频域的传输环境的好坏基于接收质量判定单元114中的判定结果。因此,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基于接收质量判定单元114的判定结果而决定分配控制信号的数据块的数目。
按照该规则将数据块分配到频域,从而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各频域中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包含在特定的CCE块范围。因此,能够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特定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通过在各频域中在相同号为止的数据块范围内进行解调,从而即使控制信号被分配到多个频域,也能够迅速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在该情况下,对于传输环境恶劣的频域#1,将控制信号分配到两个CCE从而降低传输速率,因此能够提高接收质量。因此,即使在频域中传输环境部分地恶劣,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移动通信。在这样的规则中,灵活性比图4(a)所示的规则变大。
无线基站装置在将控制信号以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多个频域的情况下,按照上述的规则分配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跨越尽可能宽的频带的频域而分配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以便发挥频率分集效果,并且将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分配到一个频域。即,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在频域#1中分配LTE-A系统的#1UE用的控制信号的一个CCE块、LTE系统的#2UE用的所有的控制信号(四个CCE块)。此外,在频域#2中分配LTE-A系统的#1UE用的控制信号的一个CCE块。此外,在频域#3中分配LTE-A系统的#1UE用的控制信号的一个CCE块、LTE-A系统的#3UE用的控制信号的两个CCE块。此外,在频域#4中分配LTE-A系统的#1UE用的控制信号的一个CCE块、LTE-A系统的#3UE用的控制信号的两个CCE块。如此地,在无线基站装置中,能够将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以及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用的控制信号分配到频域。
此外,无线基站装置在将控制信号以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多个频域的情况下,优选对数据块附加序列号,并跨越多个频域而按照序列号顺序分配数据块。例如,如图6(a)所示,跨越两个频域#1、#2而分别分配两个数据块。即,将数据块CCE#1、CCE#2分别分配到频域#1、#2,将数据块CCE#3、CCE#4分别分配到频域#1、#2,将数据块CCE#5、CCE#6分别分配到频域#1、#2,将数据块CCE#7、CCE#8分别分配到频域#1、#2。此外,如图6(b)所示,跨越四个频域#1~#4而分别分配四个数据块。即,将数据块CCE#1~CCE#4分别分配到频域#1~#4,将数据块CCE#5~CCE#8分别分配到频域#1~#4,将数据块CCE#9~CCE#12分别分配到频域#1~#4,将数据块CCE#13~CCE#16分别分配到频域#1~#4。这时,对于作为数据块的CCE的定义,与利用图3进行的说明没有改变。在这样的分配方法中,如果数据块为两个以上,则可以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此外,也可以如图7(a)、(b)所示地变更CCE块的结构。这时,存储于一个CCE块的数据比特数目被预先决定,因此不改变其数据比特数目而变更CCE块的结构。例如,加宽一个CCE块所占有的频域,并缩窄CCE块范围。例如,如图7(a)所示,将一个CCE块的结构设成,对于图5所示的CCE块的结构是四倍的频域且1/4的CCE块范围。图7(a)所示的一个CCE块与图5所示的一个CCE块,存储的数据比特数目相同。通过设成图7(a)所示的CCE块结构,即使是CCE块数目少的控制信号也能够发挥频率分集。此外,当然也可以如图7(b)所示,在图5所示的CCE块结构和图7(a)所示的CCE块结构共存的状态下,将CCE块分配到频域。即,对数据量多的LTE-A系统用的控制信号,使用图5所示的CCE块结构进行分配(图7(b)中,中央的区域),对数据量少的LTE-A系统用的控制信号,使用图7(a)所示的CCE块结构进行分配(图7(b)中,两侧的区域)。由此,能够根据控制信号的数据量,高效率地将CCE块分配到频域。
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对数据块附加序列号,并跨越多个频域而分配数据块。例如,如图8(a)所示,跨越两个频域#1、#2而分配一个数据块(CCE)。在该情况下,变更作为数据块的CCE的定义。即,一个CCE由九个REG构成,并且如图8(a)所示地横跨两个频域而分配一个数据块,因此一个CCE在一个频域中分配四个REG或者五个REG。此外,如图8(b)所示,跨越四个频域#1~#4而分配一个数据块(CCE)。在该情况下,也变更作为数据块的CCE的定义。即,一个CCE由九个REG构成,并且如图8(b)所示地跨越四个频域而分配一个数据块,因此一个CCE在一个频域中分配两个REG或者三个REG。在这样的分配方法中,即使是一个数据块也能得到频率分集效果。
如图8所示地变更CCE的定义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举出如图9(a)所示的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方式、如图9(b)所示的码分复用(CodeDivision Multiplex)方式、如图9(c)所示的重复(反复)方式等等。
通过如图9(a)所示的TDM方式定义CCE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一个CCE由九个REG构成,因此分配的频域的数目为3以外的情况下,产生成为尾数的REG。关于如何分配该成为尾数的REG,考虑以下方法:即使分配到频域的REG数目在频域中不同,也原样分配REG的方法(第一方法);对构成一个CCE的REG数目进行分配,使得分配到频域的REG数目在各频域中相同的方法(第二方法)。
在第一方法中,如图10(b)所示地分配REG的频域的数目为三个的情况下,分配到各频域的REG数目相同,但如图10(a)、(c)、(d)所示地,频域的数目为三个以外的情况下,分配到频域的REG数目不同。以如图10(c)所示的情况为例,关于CCE#1,频域#1的REG数目与其他频域#2、#3、#4的REG数目不同,关于CCE#2,频域#2的REG数目与其他频域#1、#3、#4的REG数目不同,关于CCE#3,频域#3的REG数目与其他频域#1、#2、#4的REG数目不同,关于CCE#4,频域#4的REG数目与其他频域#1、#2、#3的REG数目不同。
在第二方法中,如图11(a)~(d)所示,对构成一个CCE的REG数目进行分配,使得分配到频域的REG数目在各频域中相同。在图11(a)所示的情况下,把构成一个CCE的REG数目设为四个从而使分配到频域的REG数目在各频域中相同,在图11(b)所示的情况下,把构成一个CCE的REG数目设为三个从而使分配到频域的REG数目在各频域中相同,在图11(c)、(d)所示的情况下,把构成一个CCE的REG数目设为两个从而使分配到频域的REG数目在各频域中相同。另外,在图11(a)、(c)、(d)所示的情况下,存在成为空白的REG。另外,也可以预先对CCE进行速率匹配,使得成为空白的REG不存在。
通过如图9(b)所示的CDM方式定义CCE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对CCE(九个REG)进行扩频调制,并对该扩频调制信号进行码分复用从而进行映射。这里,扩频率(SF:Spreading Factor)为4。即,在图12中,对CCE#1通过扩频码#1进行扩频,对CCE#2通过扩频码#2进行扩频,对CCE#3通过扩频码#3进行扩频,对CCE#4通过扩频码#4进行扩频。这时,扩频率为4,因此各自的CCE被扩频成四倍。而且,把被扩频成四倍的CCE分配到四个频域#1~#4。
在采用CDM方式的情况下,需要在以下条件下采用:在解扩处理时,没有因信道变动的影响而破坏正交性。在LTE系统、LTE-A系统中,以REG单位进行交织并进行频率分配。REG由四个RE(副载波)构成,因此在该四个副载波并排的状态下进行交织并进行频率分配。因此,如果在该四个副载波中进行扩频,则保持正交性。考虑这一点的话,扩频率优选为4的约数即2或者4。
此外,在采用CDM方式的情况下,当分配到四个以外的频域时,例如也假定将CCE分配到五个以上的频域的情形。该情况下优选,如图13所示,进行速率匹配之后进行扩频调制,之后将扩频调制信号分配到各频域。该情况下,使用分配的频域的数目(N)、扩频率(SF)进行速率匹配。即,如图13所示,若分配CCE的频域数目为N,扩频率为SF,则使用系数(N/SF)进行速率匹配。如此地进行速率匹配,从而通过扩频调制可得到N倍的CCE,因此将该N倍的CCE分别分配到N个频域。
上述的TDM方式和CDM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例如,在将CCE分配到六个频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TDM方式分配到两个频域,并通过CDM方式分配到剩余的四个频域。
按照如上所述的规则进行了分配的信号和共享数据、以及广播数据的调制信号分别输出到交织器110a~110e。在交织器110a~110c中,在各频域#1~#3的每一个中进行交织。被交织的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11。在映射单元111中,将交织后的信号映射到时域/频域。另外,在上述图4(b)、(c)所示的规则的情况下,在频域#1~#3的每一个中进行映射单元111中的映射。被映射的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112。
此外,对CCE的分配采用TDM方式、CDM方式的情况下,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在进行上述的速率匹配时,对CCE进行速率匹配处理。此外,对CCE的分配采用CDM方式的情况下,对进行了速率匹配的CCE、或者未进行速率匹配的CCE进行扩频调制处理。即,对CCE的分配采用CDM方式的情况下,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根据需要进行速率匹配、扩频调制、映射。
在IFFT单元112中,对被映射的信号进行IFFT运算从而作为OFDM信号。该OFDM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113。在无线发送单元113中,对OFDM信号附加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并进行D/A变换从而成为基带信号,由低通滤波器去除不需要的成分之后,并由放大器进行放大从而成为发送信号。该发送信号通过双工器102并经由天线101发送。
在变更上述的CCE的定义的情况下,广播数据中至少包含分配频域数目(N)。例如,对于CDM方式的情况,将分配频域(N)和扩频率(SF)包含在广播数据。通过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接收了该广播数据的移动终端装置,使用该广播数据(频域(N)和扩频率(SF))进行解扩处理、解映射。另外,通过预先将扩频率(SF)关联到分配频域数目(N),只将分配频域数目(N)包含在广播数据就能够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实现解扩处理、解映射。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另外,图14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是能够对应于LTE-A系统和LTE系统的两方的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图14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主要由发送接收用的天线201、双工器202、接收系统处理单元以及发送系统处理单元构成。
接收系统处理单元主要由以下构成:无线接收单元203,对从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处理;FFT单元204,对接收的信号进行FFT运算;解映射单元205,对FFT运算后的信号进行解映射;解交织器206a~206e,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以及解调单元207a~207c,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得到接收数据。
发送系统处理单元主要由以下构成:调制单元208a、208b,对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的数据进行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无线发送单元209,对调制信号进行规定的发送处理。
在接收系统处理单元的无线接收单元203中,首先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增益控制从而得到基带信号。接着,该基带信号被正交检波处理之后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之后被A/D变换。A/D变换后的信号输出到FFT单元204。
在FFT单元204中,对从无线接收单元203输出的、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基带信号进行FFT运算,从而得到分配到各副载波的信号。该信号输出到解映射单元205。在解映射单元205中,对已得到的信号按照无线基站装置侧的映射规则从时域/频域进行解映射。解映射后的信号输出到每个频域的解交织器206a~206e。在解交织器206a~206e中,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解交织后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207a~207c。
在解调单元207a中,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作为接收数据(共享数据),在解调单元207b中,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得到控制信号。在解调单元207b中,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例如,在按照图4(a)所示的规则分配数据块的情况下,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相同号的CCE一次性地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此外,在按照图4(b)、(c)所示的规则分配数据块的情况下,在各频域中通过对特定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此外,在解调单元207c中,对通过广播信道被广播的广播数据进行解调。由此,移动终端装置能够取得至少包含分配频域数目(N)的广播数据,由此解映射单元205能够进行解扩处理、解映射。
在发送系统处理单元的调制单元208a、208b中,对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以规定的调制方式进行数字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209。在无线发送单元209中,对调制信号施加规定的发送处理。这样得到的发送信号通过双工器202并经由天线201发送。
下面,说明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分配数据块的规则为,将发送到特定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各频域中分配到相同号的数据块的规则。在这里设为,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包含在数据块#3(CCE#3),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包含在数据块#1(CCE#1),LTE-A系统的系统频带跨越频域#1~#3,LTE系统的系统频带为频域#2。
首先,在无线基站装置中,调制单元108c、108b分别对LTE-A系统的控制信号、LTE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输出到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在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中,将LTE-A系统的控制信号跨越频域#1~#3而分配到数据块#3(CCE#3),将LTE系统的控制信号分配到频域#2的数据块#1(CCE#1)。被分配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交织器110a~110c。
此外,在无线基站装置中,调制单元108d、108a分别对LTE-A系统的共享数据、LTE系统的共享数据进行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输出到交织器110d。
在交织器110a中,对分配到频域#1的控制信号进行交织,交织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11。在交织器110b中,对分配到频域#2的控制信号进行交织,交织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11。在交织器110c中,对分配到频域#3的控制信号进行交织,交织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11。从而LTE-A系统的控制信号被交织器110a~110c进行交织,LTE系统的控制信号被交织器110b进行交织。被交织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11。在交织器110d中,对共享数据进行交织,交织后的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11。在交织器110e中,对广播数据进行交织,交织后的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11。
在映射单元111中,将交织后的信号映射到时域/频域。被映射的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112。在IFFT单元112中对被映射的信号进行IFFT运算从而作为OFDM信号。该OFDM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113,并被进行上述的规定的发送处理从而成为发送信号。该发送信号通过双工器102并经由天线101发送。
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中,无线接收单元203对接收信号进行上述的规定的接收处理从而作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输出到FFT单元204,并被进行FFT运算,从而得到分配到各副载波的信号。该信号输出到解映射单元205。在解映射单元205中,对所得到的信号按照无线基站装置侧的映射规则从时域/频域进行解映射。解映射后的信号输出到频域#1~#3的解交织器206a~206e,并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解交织后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207a~207c。
在解调单元207a中,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作为接收数据(共享数据),在解调单元207b中,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作为控制信号,在解调单元207c中,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作为广播数据。在解调单元207b中,如图15所示,在频域#1~#3中对相同号的数据块(CCE)一次性地进行解调。即,首先在频域#1~#3中对CCE#1一次性地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1~#3中对CCE#2一次性地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1~#3中对CCE#3一次性地进行解调。包含该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据块为CCE#3(图15的黑色部分),因此解调单元207b在对频域#1~#3的CCE#3进行解调时,作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而取得。使用该控制信号进行共享数据的处理。
另一方面,对应于LTE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中,与上述相同,对接收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处理、FFT运算、解映射以及解交织,并将解交织后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在解调单元中,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得到控制信号。在解调单元中,在频域#2中按照顺序对数据块(CCE)进行解调。即,首先在频域#2中对CCE#1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2中对CCE#2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2中对CCE#3进行解调。包含该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据块为CCE#1(图15的斜线部分),因此解调单元在对频域#2的CCE#1进行解调时,作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而取得。使用该控制信号进行共享数据的处理。
如此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相同号的CCE一次性地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即使控制信号被分配到多个频域,也能够迅速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另外,包含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据块号(CCE#N),当移动终端装置开始与无线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时,能够通过无线基站装置所广播的广播信道(BCH)取得。
(实施例2)
如图4(b)所示地设定在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中的LTE-A系统的控制信号的分配规则、在频域#1~#3的每一个中进行映射,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共享数据和控制信号从无线基站装置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
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中,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接收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处理、FFT运算、解映射以及解交织,并将解交织后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在解调单元中,在各频域中对特定的数据块范围(CCE块范围)进行解调。即,首先在频域#1~#3中对CCE#1和CCE#2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1~#3中对CCE#3和CCE#4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1~#3中对CCE#5和CCE#6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包含该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据块为CCE#1和CCE#2的CCE块范围(对于频域#1、#3包含在CCE#1,对于频域#2包含在CCE#2),因此解调单元在对频域#1~#3的CCE#1和CCE#2进行解调时,作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而取得。使用该控制信号进行共享数据的处理。
如此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特定的数据块范围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即使控制信号被分配到多个频域,也能够迅速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成为灵活性比实施例1大的系统。另外,包含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据块范围,当移动终端装置开始与无线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时,能够通过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广播的广播信道(BCH)取得。
(实施例3)
如图4(c)所示地设定在控制信号调度单元109中的LTE-A系统的控制信号的分配规则、在频域#1~#3的每一个中进行映射,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共享数据和控制信号从无线基站装置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
对应于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中,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接收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处理、FFT运算、解映射以及解交织,并将解交织后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在解调单元中,在各频域中对特定的数据块范围(CCE块范围)进行解调。即,首先在频域#1~#3中对CCE#1和CCE#2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1~#3中对CCE#3和CCE#4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接着在频域#1~#3中对CCE#5和CCE#6的CCE块范围进行解调。包含该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据块为CCE#1和CCE#2的CCE块范围(对于频域#1包含在CCE#1、CCE#2,对于频域#2包含在CCE#2,对于频域#1包含在CCE#1),因此解调单元在对频域#1~#3的CCE#1和CCE#2进行解调时,作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而取得。使用该控制信号进行共享数据的处理。另外,由于频域#1的传输环境恶劣,因此对CCE#1和CCE#2的双方进行解调,并且对频域#2的CCE#2和频域#3的CCE#1进行解调,由此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
如此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在各频域中对特定的数据块范围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即使控制信号被分配到多个频域,也能够迅速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成为灵活性比实施例1大的系统。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传输环境恶劣的频域#1中将控制信号分配到两个CCE从而降低传输速率,因此能够提高接收质量。因此,即使在频域中传输环境部分地恶劣,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移动通信。另外,包含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数据块范围,当移动终端装置开始与无线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时,能够通过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广播的广播信道(BCH)取得。
如此地,根据本发明,在多个移动通信系统混合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对应于各个移动通信系统。特别地,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将控制信号的调制信号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以规定的数据块单位(CCE单位)分配到将LTE系统的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在移动终端装置中,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因此即使控制信号被分配到多个频域,也能够迅速取得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共享数据在发送侧进行交织并发送,在接收侧进行交织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同样能够应用于对共享数据不进行交织的情况。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能够对上述说明中的数据块分配规则、处理单元的数目、处理步骤、频域和数据块的数目、以及数据块范围适当地进行变更而实施。此外,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而实施。

Claims (13)

1.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制部件,对具有相对宽的第一系统频带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信号、以及具有相对窄的第二系统频带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
控制信号分配部件,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将所述调制信号以规定的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将所述第二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
交织器,在每个频域对所述调制信号进行交织;以及
映射部件,将交织后的调制信号映射到时域/频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决定的规则是,将发送到特定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各频域中分配到相同号的数据块的规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决定的规则是,将发送到特定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在各频域中分配到相同号为止的数据块范围内的规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部件在每个频域中进行映射。
5.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控制信号的数据块的数目在数据块范围内可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来自移动终端装置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行判定的质量判定部件,
所述控制信号分配部件基于所述质量判定部件的判定结果,决定分配控制信号的数据块的数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决定的规则是,对数据块附加序列号,并按照序列号顺序将数据块分配到多个频域的规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决定的规则是,将各数据块分配到多个频域的规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各数据块分配到多个频域时,进行时分复用和/或码分复用。
10.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映射部件,从时域/频域解映射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信号;
解交织器,在每个所述频域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以及
解调部件,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决定的规则是,在各频域中对相同号的数据块一次性地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的规则。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决定的规则是,在各频域中在相同号为止的数据块范围内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的规则。
13.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包括:
调制部件,对具有相对宽的第一系统频带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信号和具有相对窄的第二系统频带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从而作为调制信号;
控制信号分配部件,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将所述调制信号以规定的数据块单位分配到将所述第二系统频带设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频域;
交织器,在每个频域对所述调制信号进行交织;以及
映射部件,将交织后的调制信号映射到时域/频域,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包括:
解映射部件,从时域/频域解映射来自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信号;
解交织器,在每个所述频域对解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以及
解调部件,按照预先决定的规则对解交织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判断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
CN200980126376.4A 2008-07-08 2009-07-07 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0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8459/08 2008-07-08
JP2008178459 2008-07-08
JP207520/08 2008-08-11
JP2008207520 2008-08-11
JP243410/08 2008-09-22
JP2008243410A JP5215101B2 (ja) 2008-07-08 2008-09-22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PCT/JP2009/062337 WO2010004976A1 (ja) 2008-07-08 2009-07-07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0137A true CN102090137A (zh) 2011-06-08
CN102090137B CN102090137B (zh) 2015-08-05

Family

ID=41507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637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0137B (zh) 2008-07-08 2009-07-07 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19979B2 (zh)
EP (1) EP2299776B1 (zh)
JP (1) JP5215101B2 (zh)
KR (1) KR20110036904A (zh)
CN (1) CN102090137B (zh)
WO (1) WO20100049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9882B2 (ja) 2008-09-29 2014-02-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Cce+番号割当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JP5206496B2 (ja) * 2009-02-27 2013-06-12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US9125068B2 (en) 2010-06-04 2015-09-01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imulating realistic mov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
JP5487229B2 (ja) * 2011-11-07 2014-05-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54979B2 (en) 2011-12-14 2015-10-06 Ixia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multiple user equipment (multi-UE) simulation
US8855070B2 (en) 2011-12-14 2014-10-07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ed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ing
US9204325B2 (en) 2011-12-20 2015-12-01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ducing the impact of fals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detection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data
US9071995B2 (en) 2012-01-17 2015-06-30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uplink data processing
US8908535B2 (en) 2012-02-10 2014-12-09 Ixia Methods, traffic simulator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validating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de blocks and transport blocks
US8724498B2 (en) * 2012-02-14 2014-05-13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erforming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hannel delineation
US8892829B2 (en) 2012-02-29 2014-11-18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ntegrated sub-block interleaving and rate matching
US8738985B2 (en) 2012-03-28 2014-05-27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 turbo decoding process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multi-user equipment (UE) traffic simulator
US9131000B2 (en) 2012-04-13 2015-09-08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heuristics-based adaptive protocol parsing
US9198065B2 (en) 2013-03-15 2015-11-24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utilizing adaptive symbol processing in a multiple user equipment (multi-UE) simulator
US9577669B2 (en) 2014-11-03 2017-02-21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ptimized message decoding
US9807204B2 (en) 2015-03-06 2017-10-31 Ixia Optimized message processing
US11088744B1 (en) 2020-02-07 2021-08-10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5G digital beamforming tes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30884A1 (en) * 2002-08-10 2005-05-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rate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US8582596B2 (en) * 2004-06-04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447416B2 (ja) * 2004-09-22 2010-04-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バンド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機
US7542410B2 (en) * 2004-12-06 2009-06-02 Intel Corporation Interleav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08088103A (ja) 2006-09-30 2008-04-17 Sysmex Corp Ii、vii、ix、x因子測定用試薬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611628T3 (es) * 2006-11-01 2017-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para la sincronización de contenido cuando se difunden datos en una red inalámbrica
EP1944896A1 (en) * 2007-01-09 2008-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54482B1 (ko) * 2007-05-17 2014-10-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통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시스템 및방법
US8010116B2 (en) * 2007-06-26 2011-08-30 Lgc Wireless, Inc. Distributed antenn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861549B2 (en) * 2007-11-05 2014-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compatible OFDM systems with different bandwidths
US8340014B2 (en) * 2007-12-26 2012-12-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using multi-band radio frequenc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04976A1 (ja) 2010-01-14
JP2010068501A (ja) 2010-03-25
JP5215101B2 (ja) 2013-06-19
EP2299776B1 (en) 2018-01-10
EP2299776A4 (en) 2016-05-18
US20110170439A1 (en) 2011-07-14
KR20110036904A (ko) 2011-04-12
US9019979B2 (en) 2015-04-28
CN102090137B (zh) 2015-08-05
EP2299776A1 (en) 201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0137B (zh) 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JP4391526B2 (ja)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接続方式を用いる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パイロット信号送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US9730032B2 (en) Computer-aided mapping of system informa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messages
CN102119561B (zh) 用户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US8630368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US7974258B2 (en) Adaptive mode transmitter for PAPR reduction and link optimization
EP1734684A1 (en) Multiplexing broadcast and unicast traffic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CN101479977A (zh) 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KR20050059720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CN102160411A (zh) 移动终端装置和无线基站装置
CN101682491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CN104782184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CN101940051A (zh)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KR20110058817A (ko) 이동단말장치, 기지국장치 및 공유채널신호 송신방법
CN101578903A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471913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复用方法和发射机
WO2010107012A1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方法
CN102204382A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
JP2004254335A (ja)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
KR100982147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액세스 통신 시스템에 대한 대역내레이트 제어
WO2010079788A1 (ja)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方法
Patil et al. Effective OFDMA based signaling in ad-hoc wireless networks
DE102004021318B4 (de) Verfahren sowie Sende-/Empfangseinrichtung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mittels Frequenzmultiplex, insbesondere über eine Luftschnittstelle
KR101306716B1 (ko) 소수 길이 시퀀스 기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KR20100018686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