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199A - 骑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9199A
CN102089199A CN2009801112800A CN200980111280A CN102089199A CN 102089199 A CN102089199 A CN 102089199A CN 2009801112800 A CN2009801112800 A CN 2009801112800A CN 200980111280 A CN200980111280 A CN 200980111280A CN 102089199 A CN102089199 A CN 102089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reces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12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9199B (zh
Inventor
大园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9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9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29Spatial arrangement
    • B60Q1/0035Spatial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29Spatial arrangement
    • B60Q1/0041Spatial arrangement of several lamp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62J6/022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62J6/026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e.g.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更合适地设定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照明区域。灯单元(30)包括向车辆前方发光的右侧发光部分(61a)以及左侧发光部分(61b),并包括右侧光出射表面(41)和左侧光出射表面(42)。右侧发光部分(61a)设置在右侧开口(24b1)内,并且左侧发光部分(61b)设置在左侧开口(24b2)内。在右侧光出射表面(41)的位于右侧发光部分(6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部分中,形成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凹入的右侧凹部(41a)。在左侧光出射表面(42)的位于左侧发光部分(61b)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的部分中,形成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凹入的左侧凹部(42a)。

Description

骑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JP 2007-030591 A揭示了一种灯单元,其中利用共用外透镜来覆盖头灯以及方向灯。与分别利用分立的外透镜来覆盖头灯及方向灯的情况相比较,通过如上述灯单元的情况那样利用共用外透镜来覆盖头灯及方向灯,能够实现灯单元尺寸的减小。
图16是JP 2007-030591 A中揭示的摩托车100的把手罩101的正视图。如图16所示,把手罩101具有夹置部分105。夹置部分105被形成为从位于灯单元102顶部的部分101a在头灯103与方向灯104之间向下延伸。
不同的灯有各自适当的照明区域。例如,头灯与方向灯在所预期的照明区域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希望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灯的照明区域位于从前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延伸的范围内。
这里,在图16所示的灯单元102中,夹置部分10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在头灯103与方向灯104之间。因此,使各个灯的照明区域得以优化。具体而言,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灯的光不易漏至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但是,还需要针对车辆宽度方向进一步优化各个灯的照明区域。
发明内容
着眼于以上完成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灯照明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包括前整流罩以及灯单元。前整流罩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右侧开口及左侧开口。灯单元包括右侧发光部分、左侧发光部分、右侧光出射表面以及左侧光出射表面。右侧发光部分设置在所述右侧开口内。右侧发光部分相对于车辆中心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左侧发光部分设置在所述左侧开口内。左侧发光部分相对于所述车辆中心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右侧光出射表面位于所述右侧发光部分的前方。右侧光出射表面允许来自所述右侧发光部分的光向车辆前方透射。左侧光出射表面位于所述左侧发光部分的前方。左侧光出射表面允许来自所述左侧发光部分的光向所述车辆前方透射。在所述右侧光出射表面的位于所述右侧发光部分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部分中,形成有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右侧凹入的右侧凹部。在所述左侧光出射表面的位于所述左侧发光部分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的部分中,形成有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凹入的左侧凹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优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灯照明区域。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正视图;
图3是从左前侧观察的根据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示意图;
图4是前整流罩的左侧视图;
图5是前整流罩的上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6是沿图5的箭头线VI-VI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在省去了外透镜的情况下方向灯部分的放大正视图;
图8是在光出射表面中未形成凹部的情况下方向灯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在光出射表面中形成了凹部的第一情况下方向灯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在光出射表面中形成了凹部的第二情况下方向灯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在第一改变示例中前整流罩的上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12是在第二改变示例中前整流罩的上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13是在第三改变示例中把手罩的放大正视图;
图14是在第四改变示例中前整流罩的上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15是在第五改变示例中把手罩的放大正视图;
图16是在JP 2007-030591 A中揭示的摩托车的把手罩部分的正视图;
图17是根据实施例的前整流罩的上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18是在省去了外透镜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的左方向灯的放大正视图;
图19是在省去了外透镜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的右侧方向灯的放大正视图;
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前整流罩的上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21是根据第四修改示例的前整流罩的上部的放大正视图;并且
图22是根据第五修改示例的把手罩的放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图1所示具有所谓下骨架型(underbone type)车体框架的摩托车1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但是,应当注意,图1所示的摩托车1仅作为示例给出。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并不限于摩托车1。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可以是摩托车之外的其他车辆。例如,骑乘式车辆可以是全地形车辆(ATV)或雪地车。
此外,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可以是具有除下骨架型车体车架的摩托车之外的其他摩托车。例如,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可以是轻便型的、狭义的摩托车,或者是越野车辆。
在本发明中,术语“摩托车”涵盖下述车辆:其中前轮及后轮中的至少一者由多个车轮形成,并且其允许通过车体的倾斜来改变车辆前进方向。换言之,在本发明中,术语“摩托车”一般地指其前进方向通过车体的倾斜而发生改变的车辆。
在以下描述中,前、后、左、右方向是乘坐在车座12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
(摩托车1的结构概要)
如图1所示,摩托车1设置有车体框架10。车体框架10是所谓下骨架型车体框架。车体框架10设置有头管16。
转向轴17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头管16。把手18以及一对前叉19安装至转向轴17。前轮20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至一对前叉19的下端。
车座12安装至车体框架10。此外,树脂车体罩11安装至车体框架10。车体罩11包括把手罩23、前整流罩24以及护腿板25。把手罩23覆盖把手18的前侧的至少一部分。前整流罩24覆盖头管16的前侧。护腿板25覆盖头管16的后方。
枢转轴13安装至车体框架10。发动机14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至枢转轴13。换言之,发动机14是所谓的单元摆动型发动机。后轮21安装至发动机14的输出轴。
(灯单元30)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整流罩24具有开口24b。一对左右侧灯单元30安装至开口24b。
灯单元30包括左侧灯单元30a以及右侧灯单元30b。左侧灯单元30a以及右侧灯单元30b在正视图中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布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灯单元30具有方向灯61、头灯62以及外透镜40。外透镜40由方向灯61以及头灯62共用。但是,在本发明中,灯单元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是每个灯单元具有仅一个诸如方向灯、头灯或指示灯(position lamp)之类的发光部分。也可以是每个灯单元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发光部分。当每个灯单元具有多个发光部分时,灯单元可以具有为发光部分分别设置的多个外透镜。当每个灯单元具有多个发光部分时,多个发光部分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发光部分或相同类型的发光部分。
在正视图中,每个灯单元30均形成大致四边形,该大致四边形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竖直延伸的一条边比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竖直延伸的一条边更长,并且该大致四边形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上倾斜延伸。此外,如图4所示,在侧视图中,每个灯单元30均朝向后侧向上倾斜延伸,并形成为其纵向上的宽度朝向后侧逐渐减小的大致流线型构造。
如图5至图7所示,每个灯单元30均设置有发光部分60、壳体31以及外透镜40。在图7中,省去了外透镜40。
对于发光部分60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其发光即可。发光部分60例如可以由电灯泡、灯或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器件形成。灯的具体示例包括白炽灯、氙灯以及卤素灯。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分60包括作为第一发光部分的方向灯61,以及作为第二发光部分的头灯62。如图5所示,方向灯61被布置在比头灯62更高的位置处,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比头灯62更靠外侧的部分处。
方向灯61是当车辆向左或向右转向时闪烁或点亮的灯。一般而言,方向灯61发出黄色或橙色的光。
当车辆周围黑暗时,例如在夜间,头灯62被点亮,以确保驾驶员的视野。通常,头灯62发出白色光。但是,从方向灯61及头灯62发射的光的颜色并不限于上述颜色。例如,头灯62可以是发出黄色或蓝色光的灯。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分是方向灯或头灯。但是,发光部分可以是诸如指示灯的其他类型的灯。例如,也可以布置指示灯来替代方向灯61。
如图6所示,发光部分60被容纳在壳体31内。壳体31被形成为朝向前方开口的凹部。反射层35形成在位于壳体31前方的表面上。因为反射层35的原因,从发光部分60向壳体31侧发出的光被向前方反射。反射层35包括下述的方向灯反射层36以及头灯反射层37。
设置反射层35不是必需的。例如,当发光部分60仅向前方发光而不向壳体31侧发光时,无需设置反射层35。
具体而言,壳体31包括方向灯壳体32以及头灯壳体33。方向灯壳体32及头灯壳体33中的每一者均形成为朝向前方开口的凹部。方向灯壳体32被布置在头灯壳体33上方。方向灯壳体32形成得比头灯壳体33更小。方向灯壳体32在正视图中形成为大致三角形构造。头灯壳体33在正视图中形成为大致四边形构造。
方向灯壳体32容纳方向灯61。在方向灯壳体32的表面上,形成有方向灯反射层36。因为方向灯反射层36的原因,从方向灯61发出的向着方向灯壳体32的方向的光被向着光出射表面50的方向反射。
头灯壳体33容纳头灯62。在头灯壳体33的表面上,形成有头灯反射层37。因为头灯反射层37的原因,从头灯62发出的向着头灯壳体33的方向的光被向着光出射表面50的方向反射。
如图5所示,分隔壁34被形成在方向灯壳体32与头灯壳体33之间。分隔壁34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因为分隔壁34的原因,方向灯壳体32与头灯壳体33被彼此划分开。
但是,分隔壁34并未延伸至外透镜40。因此,其中布置有方向灯61的空间以及其中布置有头灯62的空间被布置为并非彼此完全隔离。分隔壁34也可以延伸至外透镜40,由此将其中布置有方向灯61的空间与其中布置有头灯62的空间彼此大致隔离。
如图6所示,外透镜40被安装至壳体31的开口。方向灯61以及头灯62的前方被外透镜40覆盖。
外透镜40具有透光性。如图5所示,外透镜40具有光出射表面50。来自发光部分60的光从光出射表面50出射。
光出射表面50包括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以及头灯光出射表面52。方向灯出射表面51被布置在方向灯61的前方。头灯光出射表面52被布置在头灯62的前方。来自方向灯61的光主要通过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出射。来自头灯62的光主要通过头灯光出射表面52出射。
头灯光出射表面52被形成为大于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头灯光出射表面52被形成为比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更加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相反,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被形成为比头灯光出射表面52更加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延伸。
如图5所示,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具有朝向方向灯61延伸的凹部51a。凹部51a朝向方向灯61延伸。换言之,凹部51a的基端部被布置为比凹部51a的末端部更接近方向灯61。换言之,凹部51a朝向方向灯61凹入。凹部51a形成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部分中。
在本实施例中,凹部51a在正视图中形成为具有锐角顶角的大致三角形构造。但是,在本发明中,对于凹部51a的构造并无特别限制。凹部51a在正视图中例如可具有大致矩形、梯形或半圆形构造。
在高度方向上,凹部51a与方向灯6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凹部51a在高度方向上与方向灯61的大致位于其中央下方的部分重叠。
具体而言,前整流罩24的每个开口24b均具有朝向方向灯61延伸的突起24a。突起24a相对于方向灯61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突起24a沿方向灯61的发光方向布置。突起24a遮挡来自方向灯61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换言之,突起24a起遮光部分的作用。
在正视图中,突起24a朝向方向灯61延伸。在高度方向上,突起24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方向灯6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因为在外透镜40上配置突起24a,故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中形成凹部51a。
如图4所示,突起24a被形成为以在侧视图中可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突起24a被布置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由此形成凹部51a。凹部51a朝向方向灯61延伸。此外,在高度方向上,凹部51a与方向灯6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能够进一步优化从方向灯61发出的光的照明区域。
具体而言,如本实施例这样,通过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部分中形成凹部51a,能够抑制从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灯61发出的光射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例如,当配置指示灯来替代方向灯61时,也希望在来自指示灯的光出射所主要通过的光出射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部分中形成凹部。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指示灯的光射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此外,通过改变凹部51a的构造,能够方便地调节来自方向灯61的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照明区域。
以下,将参考图8至图10所示的示例来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图8是示出其中在发光部分170的光出射表面171中并未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的示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及图10是示出其中遮光部分72被布置在发光部分70的光发射表面71上、由此在光出射表面71中形成在高度方向上与发光部分70的一部分重叠的凹部71a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8所示,在未在光出射表面171中设置凹部的情况下,来自发光部分170的光通常不仅容易射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右侧,还容易射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相反,在图9及图10中,凹部71a形成在光出射表面7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部分中。因此,抑制了来自发光部分70的光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发射。
此外,如图9及图10所示,通过调节凹部71a的构造及尺寸,能够方便地调节来自发光部分70的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照明区域。
例如在四轮车辆的情况下,车辆宽度相对较大。因此,不易于使来自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灯61或指示灯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相反,在骑乘式车辆的情况下,车辆宽度相对较小。因此,来自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灯61或指示灯的光较易于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因此,在骑乘式车辆中,在光出射表面中形成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凹部是有效的。
摩托车的车辆宽度特别小。因此,来自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灯61或指示灯的光易于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因此,在摩托车中,在光出射表面中形成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凹部特别有效。
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方向灯104与头灯103之间形成夹置部分105。但是,应当注意,在图16中所示的灯单元102中,在正视图中,夹置部分105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夹置部分105与方向灯104之间的距离相当大。此外,在图16中,方向灯104与夹置部分105基本并非在高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凹部51a朝向方向灯61延伸,并在高度方向上与方向灯61重叠。因此,相较于图16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更有效地优化从方向灯61发出的光的照明区域。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头灯光出射表面52中并未形成凹部,而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中形成凹部51a,由此能够可靠地区分来自头灯62的光的照明区域以及来自方向灯61的光的照明区域。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头灯62的一部分的右侧头灯62a相对于车辆中心被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并位于右侧方向灯61a下方。此外,在高度方向上,右侧凹部41a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右侧方向灯61a与右侧头灯62a之间。右侧头灯62a被布置在右侧方向灯61a的左侧。此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右侧凹部41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右侧方向灯61a与右侧头灯62a之间。因此,在摩托车1的正视图中,能够抑制来自右侧头灯62a的光与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光混合在一起。因此,能够提高右侧方向灯61a的可见性。
形成头灯62的一部分的左侧头灯62b相对于车辆中心被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并位于左侧方向灯61b下方。此外,在高度方向上,左侧凹部42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左侧方向灯61b与左侧头灯62b之间。左侧头灯62b位于左侧方向灯61b的右侧。此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侧凹部42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左侧方向灯61b与左侧头灯62b之间。因此,在摩托车1的正视图中,能够抑制来自左侧头灯62b的光与来自左侧方向灯61b的光混在一起。因此,能够提高左侧方向灯61b的可见性。
此外,如图17至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开口24b包括相对于车辆中心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的右开口24b1,以及相对于车辆中心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左侧开口24b2。换言之,前整流罩24具有右开口24b1及左侧开口24b2。右开口24b1和左侧开口24b2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此外,右侧开口24b1设置有作为右侧发光部分的右侧方向灯61a。右侧方向灯61a相对于车辆中心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另一方面,左侧开口24b2设置有作为左侧发光部分的左侧方向灯61b。左侧方向灯61b相对于车辆中心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上述方向灯61包括右侧方向灯61a及左侧方向灯61b。
此外,灯单元30设置有右侧光出射表面41以及左侧光出射表面42,右侧光出射表面41位于右侧方向灯61a的前方,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光通过右侧光出射表面41出射,左侧光出射表面42位于左侧方向灯61b的前方,来自左侧方向灯61b的光通过左侧光出射表面42出射。右侧光出射表面41允许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光向车辆前方透射。左侧光出射表面42允许来自左侧方向灯61b的光向车辆前方透射。上述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包括右侧光出射表面41以及左侧光出射表面42。
在右侧光出射表面41的位于右侧方向灯6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部分中,形成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凹入的右侧凹部41a。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正视图中,右侧凹部41a被布置于右侧光出射表面41的位于右侧方向灯6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部分中。在右侧凹部41a的前方,布置有通过前整流罩24的突起24a形成的右侧遮光部分24a1。
在左侧光出射表面42的位于左侧方向灯61b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的部分中,形成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凹入的左侧凹部42a。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正视图中,左侧凹部42a被布置于左侧光出射表面42的位于左侧方向灯61b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的部分中。在左侧凹部42a的前方,布置有通过前整流罩24的突起24a形成的左侧遮光部分24a2。
以此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右侧凹部41a被形成在右侧光出射表面41中。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车辆中心的左侧。此外,左侧凹部42a被形成在左侧光出射表面42中。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来自左侧方向灯61b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车辆中心的右侧。因此,能够优化右侧方向灯61a的照明区域以及左侧方向灯61b的照明区域。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右侧凹部4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右侧的顶点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右侧方向灯61a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车辆中心的左侧。左侧凹部42a的车辆宽度方向的最左侧的顶点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左侧方向灯61b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来自左侧方向灯61b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车辆中心的右侧。
此外,如图20所示,由经过右侧凹部4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右侧顶点以及右侧凹部41a的上端的直线L1、与经过右侧凹部4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右侧顶点以及右侧凹部41a的下端的直线L2形成的角A1是锐角。换言之,角A1的大小θ1小于90度。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右侧方向灯61a发出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车辆中心的左侧,同时保持右侧光出射表面41的较大面积。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右侧方向灯61a发出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车辆中心的左侧,同时增大从灯单元30c出射的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光量。
此外,由经过左侧凹部42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左侧顶点以及左侧凹部42a的上端的直线L3、与经过左侧凹部42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左侧顶点以及左侧凹部42a的下端的直线L4形成的角A2是锐角。换言之,角A2的大小θ2小于90度。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左侧方向灯61b发出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车辆中心的右侧,同时保持左侧光出射表面42的较大面积。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左侧方向灯61b发出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车辆中心的右侧,同时增大从灯单元30出射的来自左侧方向灯61b的光量。
例如,如果在右侧遮光部分24a1的后方不布置构成上述方向灯反射层36的一部分的右侧反射层36a的一部分,则必需使右侧反射层36a的形状与右侧凹部41a的形状一致。因此,减小了右侧反射层36a的构造的自由度。例如,存在必需将右侧反射层36a形成为扭曲形状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光可能不能够在右侧反射层36a处被正确反射,并且存在从右侧光出射表面41发出的光的形态被扰乱的担忧。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在方向灯反射层36中,右侧反射层36a的布置在右侧方向灯61a后方的至少一部分也被设置在右侧遮光部分24a1的后方。因此,能够与右侧凹部41a的形状无关地自由地设置右侧反射层36a的形状。换言之,右侧反射层36a的设计自由度较高。因此,右侧反射层36a可以被构造成能够优化来自右侧方向灯61a的出射光的形态。
类似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方向灯反射层36中,左侧反射层36b的布置在左侧方向灯61b的后方的至少一部分也设置在左侧遮光部分24a2的后方。因此,能够与左侧凹部42a的形状无关地自由地设置左侧反射层36b的形状。换言之,左侧反射层36b的设计自由度较高。因此,左侧反射层36b可以被构造成能够优化来自左侧方向灯61b的出射光的形态。
以下,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改变示例。在以下描述中,由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构件功能相同的构件,并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第一改变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凹部51a形成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中。但是,在本发明中,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凹部也可形成在头灯光出射表面52中或指示灯的光出射表面中。此外,在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的方式设置多个发光部分的所谓组合灯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多个凹部。换言之,可能在前整流罩24中设置多个突起作为遮光部分。
例如,如图1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可以通过设置突起24a来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中形成凹部51a,并通过设置突起24c来在头灯光出射表面52中形成凹部52a。
这里,凹部52a形成在头灯光出射表面52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中,由此向头灯62延伸。此外,在高度方向上,凹部52a与头灯6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突起24c设置在开口24b中。突起24c相对于头灯62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起24c向头灯62的光出射方向侧布置。突起24c遮挡来自头灯62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在正视图中,突起24c朝向头灯62延伸。在高度方向上,突起24c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头灯62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通过突起24c的配置来如此形成凹部52a,可以不仅优化来自方向灯61的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照明区域,还可优化来自头灯62的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照明区域。
如上所述,对于方向灯61,希望在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形成凹部51a。相反,在头灯62的情况下,更希望来自头灯62的光被集中于摩托车1的前方。因此,在头灯62的情况下,希望在头灯光出射表面5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中形成凹部52a。由此可以进一步将来自头灯62的光会聚在车辆的前方。
换言之,如在本改变示例中这样,通过突起24a及突起24c的配置来形成凹部51a及凹部52a,可以进一步优化来自头灯62及方向灯61两者的光的照明区域。具体而言,可以将来自头灯62的光集中于车辆前方,并防止来自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方向灯61的光漏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第二改变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形成了在正视图中为大致三角形的凹部51a。但是,在本发明中,对于形成在光出射表面中的凹部的构造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凹部可以在正视图中是矩形或梯形构造。此外,如图12所示,凹部51a的轮廓可以形成为曲线形状。
(第三改变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灯单元30布置在前整流罩24中。但是,对于布置灯单元30的位置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如图13所示,可以将灯单元30布置在把手罩23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方向灯61及头灯62布置在竖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但是,如图13所示,方向灯61及头灯62也可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使得两者大致处于竖直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
(第四改变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前整流罩24上形成突起24a来形成凹部51a。但是,在本发明中,形成凹部51a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外透镜40本身设置成使得其在正视图中存在凹部51a。
此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通过在各个外透镜40的表面上与前整流罩24分立地布置遮光构件80,由此形成凹部51a。在本改变示例中,遮光构件80位于方向灯6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遮光构件80的至少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方向灯6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换言之,如图21所示,可以将构成遮光构件80的一部分的右侧遮光构件80a安装至外透镜40的右侧外透镜40a,并将构成遮光构件80的一部分的左侧遮光构件80b安装至外透镜40的左侧外透镜40b。在此情况下,通过右侧遮光构件80a及左侧遮光构件80b来形成右侧凹部41a及左侧凹部42a。
遮光构件80例如可由非半透明树脂构件等形成。此外,也可以在遮光构件80的内表面上形成反射层。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来自灯单元30的光的出射比率。
(第五改变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灯单元被形成为具有多个发光部分的所谓组合灯。但是,本发明的灯单元并不限于所谓组合灯。如图15所示,也可以分离地设置具有头灯62的头灯单元82以及具有方向灯61的方向灯单元83。此外,也可以在各个方向灯单元83的方向灯光出射表面51中形成凹部51a。
如图22所示,在本改变示例中,头灯62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辆中心轴线上,并位于右侧方向灯61a及左侧方向灯61b下方。此外,在高度方向上,右侧凹部41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右侧方向灯61a与头灯62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左侧凹部42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左侧方向灯61b与头灯62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头灯62位于右侧方向灯61a与左侧方向灯61b之间。此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右侧凹部41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右侧方向灯61a与头灯62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侧凹部42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左侧方向灯61b与头灯62之间。由此,在摩托车的正视图中,可以抑制来自头灯62的光与来自右侧方向灯61a及左侧方向灯61b两者的光混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改进右侧方向灯61a及左侧方向灯61b的可见性。

Claims (11)

1.一种骑乘式车辆,包括:
前整流罩,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右侧开口及左侧开口;以及灯单元,包括:
右侧发光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右侧开口内,并相对于车辆中心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
左侧发光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左侧开口内,并相对于所述车辆中心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
右侧光出射表面,其位于所述右侧发光部分的前方,并允许来自所述右侧发光部分的光向车辆前方透射;以及
左侧光出射表面,其位于所述左侧发光部分的前方,并允许来自所述左侧发光部分的光向所述车辆前方透射,
其中,在所述右侧光出射表面的位于所述右侧发光部分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部分中,形成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方向凹入的右侧凹部,并且
其中,在所述左侧光出射表面的位于所述左侧发光部分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的部分中,形成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方向凹入的左侧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前整流罩包括:
位于所述右侧凹部前方的右侧遮光部分;以及
位于所述左侧凹部前方的左侧遮光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式车辆,
其中,所述灯单元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右侧发光部分后方的右侧反射层;以及
布置在所述左侧发光部分后方的左侧反射层,
其中,所述右侧遮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右侧反射层的前方,并且
其中,所述左侧遮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左侧反射层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
其中,由经过所述右侧凹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右侧顶点以及所述右侧凹部的上端的直线、与经过所述右侧凹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右侧顶点以及所述右侧凹部的下端的直线形成的角是锐角,并且
其中,由经过所述左侧凹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左侧顶点以及所述左侧凹部的上端的直线、与经过所述左侧凹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左侧顶点以及所述左侧凹部的下端的直线形成的角是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
其中,所述右侧凹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右侧顶点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右侧发光部分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左侧凹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左侧顶点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左侧发光部分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灯单元还包括:
位于所述右侧发光部分前方的右侧外透镜;
位于所述左侧发光部分前方的左侧外透镜;
安装至所述右侧外透镜并在所述右侧光出射表面中形成所述右侧凹部的右侧遮光构件;以及
安装至所述左侧外透镜并在所述左侧光出射表面中形成所述左侧凹部的左侧遮光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
其中,所述右侧发光部分是右侧方向灯,并且
其中,所述左侧发光部分是左侧方向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式车辆,还包括:
右侧头灯,其相对于所述车辆中心布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并位于所述右侧方向灯的下方;以及
左侧头灯,其相对于所述车辆中心布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并位于所述左侧方向灯的下方,
其中,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右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右侧方向灯与所述右侧头灯之间,并且
其中,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左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左侧方向灯与所述左侧头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式车辆,还包括:
右侧头灯,其相对于所述车辆中心布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并位于所述右侧方向灯的左方;以及
左侧头灯,其相对于所述车辆中心布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并位于所述左侧方向灯的右方,
其中,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右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右侧方向灯与所述右侧头灯之间,并且
其中,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左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左侧方向灯与所述左侧头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式车辆,还包括布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辆中心轴线上并位于所述右侧方向灯及所述左侧方向灯下方的头灯,
其中,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右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右侧方向灯与所述头灯之间,并且
其中,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左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左侧方向灯与所述头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式车辆,还包括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右侧方向灯与所述左侧方向灯之间的头灯,
其中,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右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右侧方向灯与所述头灯之间,并且
其中,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左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左侧方向灯与所述头灯之间。
CN2009801112800A 2008-03-28 2009-02-18 骑乘式车辆 Active CN102089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6454 2008-03-28
JP2008-086454 2008-03-28
PCT/JP2009/000665 WO2009118998A1 (ja) 2008-03-28 2009-02-18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199A true CN102089199A (zh) 2011-06-08
CN102089199B CN102089199B (zh) 2013-05-22

Family

ID=4111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12800A Active CN102089199B (zh) 2008-03-28 2009-02-18 骑乘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9199B (zh)
WO (1) WO20091189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9898A (zh) * 2015-03-30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照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7607B2 (ja) * 2010-06-10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灯火器及び自動二輪車
JP5921125B2 (ja) * 2011-10-04 2016-05-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導風構造
JP2014061733A (ja) 2012-09-20 2014-04-1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灯火器構造
CN105584566B (zh) 2014-10-24 2021-09-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速克达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3887B2 (ja) * 1999-03-31 2009-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JP2003072617A (ja) * 2001-08-31 2003-03-1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イト
JP4052842B2 (ja) * 2002-01-25 2008-0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ランプ取付け構造
US7080929B2 (en) * 2004-07-29 2006-07-25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a Kaisha Lamp unit in motorcycle
JP4762629B2 (ja) * 2005-07-29 2011-08-3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ランプユニッ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9898A (zh) * 2015-03-30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照灯
CN107429898B (zh) * 2015-03-30 2019-12-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照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199B (zh) 2013-05-22
WO2009118998A1 (ja) 200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4075B2 (en)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1290096B (zh) 用于摩托车的尾灯结构
CN102089199B (zh) 骑乘式车辆
US10391925B2 (en) Vehicle headlight with a plurality of inner non spherical lenses transmitting light from a high beam and a low beam light source
CN102785610A (zh) 车辆用灯光装置
CN102310899A (zh) 交通工具的灯配置结构
CN107406113A (zh) 包括辅助照明的照明装置结构
JP52110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灯火器構造
JP6309567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6272395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6076459A (ja) 車両
EP3300996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2015227102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207871B2 (ja) 灯火装置一体式バックミラー
WO2016158890A1 (ja) ヘッドライト
EP2020370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546852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EP3258166B1 (en) Vehicular lighting with light guides
JP5504016B2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US10322763B2 (en) Head lamp devic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EP3437967B1 (en) Headlight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CN102285399B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TW202130542A (zh) 跨坐型車輛
EP3305636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22146704A (ja) 車両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