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4707A -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4707A
CN102084707A CN2009801258982A CN200980125898A CN102084707A CN 102084707 A CN102084707 A CN 102084707A CN 2009801258982 A CN2009801258982 A CN 2009801258982A CN 200980125898 A CN200980125898 A CN 200980125898A CN 102084707 A CN102084707 A CN 102084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back haul
haul link
access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8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姬
K·阿扎里安雅兹迪
D·林
A·斯塔莫里斯
A·查卡拉巴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2275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8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4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4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基于无线网络中其他通信的调度来促成提供机会中继节点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具体而言,中继节点可维持与接入点的回程链路以及与移动设备的接入链路以促成在其间传达信息。可确定回程链路在其间活跃的时隙并在调度与移动设备的接入链路通信期间避开这些时隙。此外,可监视并解码从接入点至移动设备的资源指派以使得还可确定并避开与其相关联的时隙。因此,中继节点可在其中回程链路不活跃和/或移动设备未忙于与接入点直接通信的时隙中与移动设备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根据35 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8年7月3日提交且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因而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的题为“OPPORTUNISTIC RELAY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CHEDULER ASSIGNMENT KNOWLEDGE(基于调度器指派知识的机会中继通信)”的临时申请No.61/078,239的优先权。
背景
领域
以下描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中继节点资源指派和通信。
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用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这些多址系统的示例可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另外,这些系统可遵照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之类的规范和/或诸如演进数据优化(EV-DO)、其一个或多个修订版等多载波无线规范。
一般,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例如,基站)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接入点至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移动设备至接入点的通信链路。此外,移动设备与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另外,移动设备可在对等无线网络配置中与其它移动设备(和/或接入点与其它接入点)通信。
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中继节点以增大网络容量和改善能效。具体地,中继节点可以有多种类型。在一个示例中,中继节点可自治地促成移动设备与接入点之间的通信。例如,中继节点能独立地调度回程链路上与接入点的通信以及在接入链路上与移动设备的通信。中继节点随后能解码并在该些链路之间转发收到通信。
在另一示例中,中继节点能在从接入点至移动设备的直接通信之上叠加接入链路通信以提供放大、传输中的附加冗余、等等。不管怎样,中继节点可以是开放半双工的,以使其在给定时间段中接收或传送通信。在这点上,中继节点典型地遵循静态定义的通信规范,其中一组时隙可被用于回程链路上的接收而另一组时隙可被用于接入链路上的传送。
概述
以下给出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类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及其相应公开,结合至少部分地基于分析接入点和/或相关移动设备的调度指派来促成机会中继节点通信来描述各方面。例如,中继节点可预测回程链路在其上活跃的时隙或其他资源并指派相异时隙/资源用于与移动设备的通信从而不干扰回程链路通信。在另一示例中,中继节点可侦听来自相关接入点的对给定移动设备的调度指派以确定移动设备与接入点何时通信。还可避开关于该些调度指派的时隙或其他资源。因此,在中继节点处促成机会通信而不干扰接入点或移动设备通信。
根据相关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维持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以及确定其上在回程链路上接收来自这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此外,该方法可包括基于所确定的回程链路资源选择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维持与接入点的回程链路;以及预测回程链路在其上活跃的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选择在其上使用接入链路与移动设备通信的不同于这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资源集。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耦合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在回程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通信的装置。该设备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中的回程链路活动来调度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资源集的装置。
再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可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维持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的代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该至少一台计算机确定其间在回程链路上从这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接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代码。此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该至少一台计算机基于这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选择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的代码。
此外,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可包括维持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的回程链路组件。该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中的回程链路活动来分配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资源集的链路调度组件。
根据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其中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该方法还包括在该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指派。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根据指派协议辨别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其中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在该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指派。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耦合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设备,包括:用于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的装置,其中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在该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指派的装置。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可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的代码,其中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此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该至少一台计算机在该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指派的代码。
此外,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回程链路组件,其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并在该时隙期间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接收回程链路指派,其中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该装置还包括根据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和回程链路指派向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传送接入链路资源指派的接入链路组件。
为了实现前述及相关目标,这一个或更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中全面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面。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文中所阐述的各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解。
图2是无线通信环境内使用的示例通信装置的图解。
图3是实施调度接入链路通信时隙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的图解。
图4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各方面的中继节点、接入点、以及移动设备之间的示例通信帧的图解。
图5是基于回程链路活动来调度用于接入链路通信的资源的示例方法的图解。
图6是基于移动设备和接入点通信来调度用于接入链路通信的时隙的示例方法的图解。
图7是根据指派协议建立回程和接入链路通信的示例方法的图解。
图8是提供机会中继节点通信的示例系统的图解。
图9是可与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联用的示例无线网络环境的图解。
图10是考虑回程链路或其他指派来机会式地调度接入链路通信的示例系统的图解。
图11是根据指派协议建立回程和接入链路通信的示例系统的图解。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方面。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但是显然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诸)方面。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及类似术语旨在包括计算机相关实体,诸如但并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皆可以是组件。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且组件可以局部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着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这些组件可借助于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来通信,这样的数据分组诸如是来自借助于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组件进行交互、和/或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另外,本文中描述与终端有关的各种方面,其中终端可以是有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终端也可被称为系统、设备、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不仅如此,本文中描述与基站有关的各种方面。基站可用于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且也可被称为接入点、B节点、或其它某个术语。
不仅如此,术语“或”旨在表示可兼性“或”而非排他性“或”。即,除非另外指明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地看出,否则短语“X采用A或B”旨在表示自然的可兼排列中的任何排列。即,该短语“X采用A或B”被以下实例中任何实例所满足: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另外,如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某”应当一般化地理解成表示“一个或更多个”,除非另外声明或者可从上下文中清楚看出是指单数形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它CDMA变体。另外,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另外,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此外,这些无线通信系统还可另外包括常常使用非配对无执照频谱、802.xx无线LAN、蓝牙以及任何其他短程或长程无线通信技术的对等(例如,移动对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系统。
各种方面或特征将以可包括数个设备、组件、模块、及类似物的系统的形式来呈现。将理解和领会,各种系统可包括外加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并不完全包括结合这些附图所讨论的设备、组件、模块等。也可以使用这些办法的组合。
现在参照图1,图解了根据本文所给出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基站102可包括多个天线群。例如,一个天线群可以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108和110,并且又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112和114。为每个天线群解说了两个天线;然而,每个群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天线。基站1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各自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射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多路复用器、解调器、分用器、天线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
基站102可以与诸如移动设备116和移动设备122之类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然而应领会,基站102可以与基本上任何数目的类似于移动设备116和122的移动设备通信。移动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任何其他适合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进行通信的设备。如所描绘的,移动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正处于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在下行链路118上向移动设备116传送信息,并在上行链路120上从移动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移动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正处于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在下行链路124上向移动设备122传送信息,并在上行链路126上从移动设备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例如,下行链路118可以利用与上行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的频带,而下行链路124可以采用与上行链路126所采用的不同的频带。进一步,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下行链路118和上行链路120可以利用共用频带,并且下行链路124和上行链路126可以利用共用频带。
每一群天线和/或它们被任命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可以被称作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天线群可被设计成与落在基站102所覆盖的区域的一扇区中的诸移动设备通信。在下行链路118和124上的通信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提高针对移动设备116和122的下行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另外,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移动设备发射相比,在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散在相关联覆盖中各处的移动设备116和122发射时,处于相邻蜂窝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经受较少的干扰。此外,移动设备116和122可使用对等或自组织技术(未示出)彼此直接通信。
根据一示例,系统100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进一步,系统100可以利用诸如FDD、FDM、TDD、TDM、CDM等基本上任何类型的双工技术来划分通信信道(例如,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另外,通信信道可被正交化以允许在信道上与多个设备同时通信;在一个示例中,在这点上可利用OFDM。因此,信道可被划分成时间段上的频率部分。另外,帧可被定义为一组时段上的频率部分;因此,例如帧可包括数个OFDM码元。基站102可在可创建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的信道上向移动设备116和122通信。例如,信道可被创建用于传达各种类型的一般通信数据、控制数据(例如,关于其他信道的质量信息、对在信道上收到的数据的确收指示符、干扰信息、参考信号等)等等。
另外,提供促成转发从基站102至移动设备116的通信的中继节点128。具体而言,中继节点128可通过类似移动设备116和122地在下行链路130上进行接收并在上行链路132上进行传送来维持与基站的回程链路。此外,中继节点可通过在下行链路136上传送数据和在上行链路138上接收数据来在接入链路上与移动设备116通信,类似于如所述的移动设备116与基站102通信。因此,例如,中继节点128可在上行链路138上从移动设备116接收数据,解码该数据,并在上行链路132上向基站重传该数据。另外,例如,中继节点可在下行链路130上从基站接收数据,解码该数据,并在下行链路136上向移动设备116重传该数据。应领会,中继节点可向多个例如可能另外与基站102或另一基站通信的相异移动设备提供此类功能性。在一示例中,这可以基于设备与中继节点128的接近度。
根据一示例,中继节点128可如上所述地调度与移动设备116和基站102的通信。然而,中继节点128可以是开放半双工的以使其并不是在相同时隙(例如,帧、子帧、或其部分)或其他资源中既传送又接收。从基站102至中继节点128的传输相比于从中继节点128至移动设备116的传输可具有调度与指派之间的不同等待时间。这例如可能是由于中继节点128处因解码传输并向移动设备116重发传输所导致的处理延迟的缘故。
在这点上,中继节点128可在中继节点128未在从基站102接收或向基站102传送时调度与移动设备116的通信。另外,中继节点128例如可在移动设备116未在从/向基站102或另一基站或移动设备接收/传送时调度与移动设备116的通信。在一示例中,中继节点128可通过接收下行链路118和/或130上传送的用于移动设备116的下行链路指派来确定移动设备116正在其上向基站102传送或从基站102接收的时隙或其他资源。
转到图2,图解了在无线通信环境内使用的通信装置200。通信装置200可以是中继节点或其一部分,或者在无线网络中接收并转发信息的基本上任何通信装置。通信装置200包括:可建立与提供对无线网络的接入的组件(诸如接入点)的通信的回程链路组件202;可促成与无线网络中的设备通信以提供对该设备的接入的接入链路组件204;以及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回程链路组件202上的通信的所指派资源来分配用于接入链路组件204上的通信的资源的链路调度组件206。
根据一示例,回程链路组件202可建立与接入点(未示出)的通信并接收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资源(例如,回程链路指派);在一个示例中,这可以代表与通信装置200通信的移动设备(未示出)。此外,在一个示例中,回程链路指派可在可以是持久性指派的上层消息(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应用层等上的消息)中接收。链路调度组件206可基于关于回程链路组件202的信息和/或基于其上收到的信息来确定用于向移动设备分配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资源的时隙或其他资源(例如,频率资源)。接入链路组件204可根据所确定的时隙或其他资源将资源分配给移动设备。在一个示例中,回程链路组件202可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例如,指派协议可规定(例如,回程链路指派与通信之间的)的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以及接入链路等待时间的参数。该些等待时间可以是可变或固定的。例如,在可变的情况下,回程链路指派可包括关于在一段持续时间里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以及该些时隙的周期性的信息。根据另一示例,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可小于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以允许有建立接入链路并在其上传达回程上收到的信息的时间。
在一示例中,链路调度组件206可预测其间回程链路组件202正从或正向接入点接收数据或传送数据的时隙或其他资源。这可以基于指派协议、关于回程链路组件202的一个或多个收到调度决策、监视回程链路等等。另外,链路调度组件206可将回程链路组件202上接收到的调度决策与传输之间的等待时间差确定为用于接入链路组件204上的通信的可能时隙/资源。此外,链路调度组件206可基于从自接入点向移动设备发送的资源指派消息接收时隙/资源信息来预测其间移动设备将与接入点通信的时隙或其他资源。使用上述信息,链路调度组件206可选择回程链路组件202未正在使用的、或未处在接入点与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中的资源来与移动设备通信。另外应领会,回程链路指派可以每个都是指派回程链路时隙或其他资源上的回程链路通信的物理信道。类似地,接入链路指派可以每个都是指派接入链路时隙或其他资源上的接入链路通信的物理信道。
现在参照图3,图3解说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调度指派来促成机会中继节点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继节点302可向接入点304提供对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306的接入,并且可以是解码并转发的中继节点302(例如,类型1中继节点),在自接入点304至移动设备306的直接信号上叠加其信号或反之以增添冗余、放大等的中继节点(例如,类型2中继节点),等等。另外,接入点304可以是基站、毫微微蜂窝小区接入点、微微蜂窝小区接入点、另一中继节点、等等。移动设备306不仅可以是独立供电的设备,而且还可以是调制解调器或有绳设备,例如基站和/或其部分,或者可以是基本上任何无线设备。此外,系统300可以是MIMO系统和/或可遵照一种或多种无线网络系统规范(例如,EV-DO、3GPP、3GPP2、3GPP LTE、WiMAX等),并且可包括促成中继节点302、接入点304、以及移动设备306和/或附加中继节点、接入点、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附加组件。
中继节点302可包括:与接入点304通信的回程链路组件202;与移动设备306通信的接入链路组件204;确定用于分配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资源的时隙的链路调度组件206;分析来自接入点304的调度指派以确定用于资源分配的时隙的指派评估组件308;以及考虑资源指派与传输之间的延滞以确定用于分配资源的时隙的等待时间差组件310。另外,接入点304可包括向中继节点302和/或移动设备306分配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资源的资源指派组件312。
根据一示例,回程链路组件202可从接入点304请求无线网络接入(例如,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移动设备306的接入请求)。在另一示例中,接入点304可发起与中继节点302的通信。在任一情形中,资源指派组件312可向中继节点302分配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资源以促成在其上进行通信,如所述的。另外,在移动设备306与接入点304直接通信的情况下,资源指派组件312可向移动设备306分配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资源。在一示例中,移动设备306可另外或替换地初始化与中继节点302的通信;接入链路组件204可接收来自移动设备306的相应请求。因此,回程链路组件202可与接入点304通信,而接入链路组件204可与移动设备306通信以提供中继功能性。
如所述的,中继节点302可以是开放半双工的,以使其能在给定时隙中接收或传送;因此,在给定时隙中只有回程链路组件202或接入链路组件204可以是活跃的。另外,如所提及的,回程链路组件202可接收来自接入点304的信息、解码该信息、并使用接入链路组件204向移动设备306重传该信息。在另一示例中,如所提及的,回程链路组件202可接收来自接入点304的信号,而接入链路组件204可向该信号增添放大、冗余等等(例如,叠加在该信号之上)并向移动设备306转发该信号。中继节点302还可在上行链路上类似地接收、解码、和转发(或接收、放大、和转发)。
中继节点302可通过预测当前正在被回程链路组件202使用或随后将被回程链路组件202用于从接入点304接收信息或向接入点304传送信息的时隙来确定用于在接入链路组件204上与移动设备306通信的时隙。链路调度组件206可在向移动设备306分配通信资源时避开这些时隙并选择相异时隙。在一示例中,指派评估组件308可分析从资源指派组件312给中继节点302的资源指派、或观测回程链路组件202活动,以确定随后被回程链路组件202所用的时隙。例如,指派评估组件308可辨别被指派给中继节点302以用于使用回程链路组件202从或向接入点304接收数据或传送数据的时隙,并且链路调度组件206可在选择用于与移动设备306通信的资源或时隙时避开这些时隙。应领会,中继节点302也可以与其他接入点通信,在这种情形中,可类似地确定链路调度组件206要避开的附加时隙。
另外,移动设备306可与接入点304和中继节点302两者通信,且中继节点302可以是如上所述的解码和转发型(例如,类型1)。在此示例中,指派评估组件308可另外避开其中移动设备正与接入点304通信的时隙。因此,例如,中继节点可分析从资源指派组件312给移动设备306的下行链路资源指派以确定移动设备306将正接收来自接入点304的通信的时隙。例如,中继节点302可通过侦听从接入点304至移动设备306的直接传输来接收该指派。指派评估组件308可解码并解读该资源指派以确定其上移动设备306将正从或正向接入点304接收或传送的资源或相关时隙。链路调度组件206可围绕这些时隙进行调度并选择用于与移动设备306通信的资源。
此外,等待时间差组件310可计算由于中继节点处的处理所导致的中继节点302和接入点304之间的等待时间差异。在接收来自接入点304的传输之后的等待时间差异期内发生的资源也可被链路调度组件206调度用于与移动设备306通信,因为在该等待时间段期间接入点304可能不会再次向中继节点302传送,至少不会传送与移动设备306相关的通信。应领会,中继节点302可服务多个移动设备(未示出)并且可调度在如链路调度组件206所预测的其中回程链路组件202不活跃(例如,没有向或从接入点304传送或接收)的时隙期间如所述地在接入链路组件204上与每一个移动设备的传输。
一旦链路调度组件206选择了用于与移动设备306通信的资源,该资源不干扰回程链路组件202上的通信(或者对于解码和转发型中继节点不干扰从接入点304至移动设备306的直接通信),则接入链路组件204就可向移动设备306发送相关资源指派。移动设备306随后可使用所指派资源在接入链路组件204上接收和/或传送信息。另外,尽管未示出,中继节点302可与多个接入点通信,其中,回程链路组件202可类似地基于链路调度组件206确定其间中继节点302没有在与移动设备或其他接入点通信的时隙来与这多个接入点商定资源。在一替换示例中,链路调度组件206可基于所支持接入点的添加来修改移动设备306通信资源。
参照图4,解说了包括数个时隙的示例通信帧400。该通信帧可包括中继节点、接入点、和/或UE可在其上通信的数个时隙或子帧(或子帧的部分)。另外,这些时隙可包括例如一段时间上的一组OFDM码元(未示出)。在一示例中,如所述的,在时隙1 402中,接入点(AP)可在回程链路(BL)上向中继节点传送信息。此信息可对应于用于AP在时隙5 408中向中继节点传送信息以传输给UE的下行链路资源指派。基于此指派,中继节点可确定时隙5 408不应被用于与UE的通信,因为该时隙被分配用于在BL上向AP作传送。在时隙2 404中,AP可传送由UE接收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是用于UE在时隙7 412中向AP传送信息的上行链路资源指派。类似地,中继节点可接收并解码此指派并在调度UE通信时避开时隙7 412,因为UE在该时隙期间将忙于向AP传送。
在时隙3 406中,如所述的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AL)可向UE传送下行链路指派,因为它知道5和7之外的时隙没有正在未被BL使用。此外,基于此信息,该指派可以是针对时隙6 410。在如所述的时隙5 408中,接入点可根据时隙1 402中的指派传送在BL上收到的信息。AL可解码该信息并根据时隙3 406中的指派在时隙6 410中向UE重传该信息,且在时隙7 412中,UE可根据时隙2 404中的指派向AP传送信息。由此,中继节点基于关于接入点的BL活动和/或关于UE的接入点活动来机会式地调度与UE的通信。
参照图5-7,解说了涉及在开放半双工中继节点中选择时隙用于向移动设备重传信息的方法。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这些方法集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当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集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领会,方法体系可被替换地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诸如在状态图中那样。不仅如此,并非所有解说的动作皆为实现根据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方法体系所必要的。
转到图5,解说了促成在所选资源上向移动设备转发信息的示例方法500。在502,可建立与接入点的回程链路。如所述的,回程链路可包括来自接入点的用于在其上通信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指派。在504,可确定回程链路在其上活跃的资源。如所述的,这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分析来自接入点的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指派、观测回程链路的行为等等来辨别。在506,可基于所确定资源选择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资源。由此,如所述的,可选择不同的资源以使得能在例如回程链路未被利用时机会式地利用接入链路。另外,如所述的,这些资源可涉及时隙、频调、等等。
参照图6,示出了促成使用被选择成不会干扰回程链路通信或接入点至移动设备通信的时隙在接入链路上通信的示例方法600。在602,可建立与接入点的回程链路。如所述的,回程链路可包括来自接入点的用于在其上通信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指派。在604,可确定回程链路在其上活跃的时隙。如所述的,这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分析来自接入点的资源指派、观测回程链路的行为等等来确定。
另外,在606,可从接入点接收关于移动设备的资源指派。该资源指派例如可涉及由接入点授予移动设备的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资源,其指示移动设备何时正忙于向或从接入点传送或接收。在608,可确定关于该资源指派的时隙。在610可基于所确定时隙来选择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移动设备通信的时隙。因此如所述的,在调度与移动设备的通信时可避开与回程链路相关联的时隙以及其间移动设备正与接入点直接通信的时隙。
参照图7,示出了促成根据指派协议建立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示例方法700。在702,可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在一个示例中,指派协议可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该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可从此信息确定回程链路指派时隙,因为其发生在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之前。此外,指派协议可定义回程链路指派与该指派上的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例如,该些等待时间可以是固定或可变的。在704,可在该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指派。在706,可根据指派协议向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传送接入链路指派。如所述的,这可以依照该协议所定义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
将领会,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关于分析回程链路行为、评估资源指派、确定未被回程链路或接入点至移动设备通信所利用的时隙等作出推断。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推断(动词)”或“推断(名词)”泛指从如经由事件和/或数据捕捉到的一组观察来推理或推论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举例而言,可采用推断来标识出具体的上下文或动作,或可生成诸状态之上的概率分布。推断可以是概率性的——亦即,基于数据和事件的考虑来计算感兴趣的状态之上的概率分布。推断还可以指用于从一组事件和/或数据组合出更高层次的事件的技术。此类推断导致从一组观察到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构造出新的事件或动作,无论这些事件在时间接近性意义上是否密切相关,也无论这些事件和数据是来自一个还是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图8是促成基于回程链路上的活动来调度接入链路通信时隙的系统800的图解。系统800包括中继节点802(例如,接入点…),中继节点802具有通过多个接收天线808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或接入点806的信号的接收机812、以及通过发射天线810向这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或接入点806作传送的发射机828。此外,解调器814可解调收到信号。经解调码元由处理器816进行分析。处理器816可以是专用于分析接收机812接收到的信息和/或生成供发射机828传送的信息的处理器、控制中继节点802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处理器、和/或一并地分析接收机812接收到的信息、生成供发射机828传送的信息、和控制中继节点802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处理器。
中继节点可另外包括存储器818,存储器608起作用地耦合至处理器806并可存储要传送的数据、收到的数据、与可用信道有关的信息、与经分析的信号和/或干扰强度相关联的数据、与获指派的信道、功率、速率或诸如此类有关的信息、以及任何其他适用于估计信道和经由信道传达的信息。存储器818可另外存储与估计和/或利用信道(例如,基于性能、基于容量等)相关联的协议和/或算法。
将可领会,本文中描述的数据存储(例如,存储器818)或可为易失性存储器或可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藉由解说而非限定,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式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充当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藉由解说而非限定,RAM有许多形式可用,诸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存储器总线RAM(DRRAM)。本发明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818旨在涵盖而不限于这些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816还耦合至如所述的可建立并维护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806的回程链路的回程链路组件820、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通信的接入链路组件822、和可向接入链路分配不干扰回程链路820上所利用的时隙和/或接入点806与移动设备804之间的直接通信的通信资源的链路调度组件824。例如,链路调度组件824可基于接入点806收到的指派、观测回程链路组件820通信等确定回程链路组件820所利用的时隙。
另外,例如,链路调度组件824可基于接收用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的资源指派来确定被这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用于与接入点806通信的时隙。如所述的,链路调度组件824可在向移动设备804指派用于接入链路组件822上通信的资源时避开这些时隙。此外,尽管描绘为与处理器816分开,但是应当领会,解调器814、回程链路组件820、接入链路组件822、链路调度组件824、和/或调制器826可作为处理器816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
图9示出了一示例无线通信系统900。为简明起见,无线通信系统900描绘了一个基站910和一个移动设备950。然而应领会,系统90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基站和/或一个以上的移动设备,其中外加的基站和/或移动设备可与下面描述的示例基站910和移动设备950基本相似或相异。另外,应该领会基站910和/或移动设备950可采用本文所述的系统(图1-3和8)、示例通信帧(图4)、和/或方法(图5-7)来助益其间的无线通信。
在基站910处,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从数据源912被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914。根据示例,每个数据流可在相应的天线上被发射。TX数据处理器914基于为话务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该话务数据流以提供经编码的数据。
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复用。补充或替换地,导频码元可以被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码分复用(CDM)。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码型,并且可在移动设备950上被用来估计信道响应。每个数据流的经多路复用的导频和已编码数据可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进制相移键控(M-PSK)、M进制正交调幅(M-QAM)等)来调制(例如,码元映射)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根据处理器930执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
数据流的调制码元可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920,后者可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码元(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920然后将NT个调制码元流提供给个NT个发射机(TMTR)922a到922t。在各种方面,TX MIMO处理器920向这些数据流的码元并向该码元所发射自的天线施加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922接收并处理相应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该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的信号。此外,来自发射机922a到9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各自从NT个天线924a到924t被发射。
在移动设备950处,所传送的经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952a到9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952接收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相应的接收机(RCVR)954a到954r。每个接收机9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及下变频)相应的信号,数字化该经调节的信号以提供样本,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样本以提供相对应的“收到”码元流。
RX数据处理器960可从NR个接收机954接收这NR个收到码元流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码元流。RX数据处理器960可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出码元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960的处理与基站910处TX MIMO处理器920和TX数据处理器9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970可周期性地如上所讨论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此外,处理器970可编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上行链路消息。
该上行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该通信链路和/或收到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上行链路消息可由TX数据处理器938——其还从数据源9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980调制,由发射机954a到954r调理,并被传回给基站910。
在基站910处,来自移动设备950的已调制信号被天线924所接收,由接收机922调理,由解调器9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942处理以提取移动设备950所发射的上行链路消息。此外,处理器930可处理所提取的消息以确定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930和970可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基站910和移动设备950处的操作。可使相应各处理器930和970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932和972相关联。处理器930和970还可执行用以推导分别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冲激响应估计的计算。
将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如何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各个处理单元可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实现。
当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中实现这些方面时,它们可被存储在诸如存储组件的机器可读介质中。代码段可以代表规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是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一代码段能被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可使用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任何合适的手段被传递、转发、或传输。
对于软件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规程、函数等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器单元可在处理器内实现或外置于处理器,在后一种情形中其可经由本领域中所知的各种手段被通信地耦合到处理器。
参照图10,解说了促成为接入链路通信调度与用于回程链路通信或直接移动设备至接入点通信的时隙不相干扰的时隙的系统1000。例如,系统1000可至少部分地驻留在基站、移动设备等内。应当领会,系统10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框,这些功能框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框。系统1000包括可协同工作的数个电组件的逻辑分组1002。例如,逻辑分组1002可包括用于在回程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通信的电组件1004。这例如可包括接收并解码通信以供随后转发给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另外,逻辑分组1002可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时隙中的回程链路活动来调度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时隙的电组件1006。
因此,如所述的,回程链路活动可基于分析收到的用于建立回程链路的资源指派、监视回程链路活动等等来确定。此外如所述的,该些时隙可被调度成避开回程链路时隙。另外,逻辑分组1002可包括用于分析收到资源指派以确定这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时隙的电组件1008。电组件1008还可分析关于移动设备的收到资源指派以确定关于移动设备上的通信的时隙。因此如所述的,还可避开这些时隙。此外,逻辑分组1002可包括用于使用所选时隙在接入链路上与移动设备通信的电组件1010。另外,系统1000可包括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004、1006、1008和1010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1012。虽然被示为在存储器1012外部,但是应理解,电组件1004、1006、1008和10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存在于存储器1012内。
参照图11,解说了促成根据指派协议建立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系统1100。例如,系统1100可至少部分地驻留在基站、移动设备等内。应当领会,系统11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框,这些功能框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框。系统1100包括可协同工作的数个电组件的逻辑分组1102。例如,逻辑分组1102可包括用于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的电组件1104。如所述的,指派协议可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该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可从此信息确定回程链路指派时隙,因为其发生在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之前。此外,指派协议可定义回程链路指派与该回程链路指派上的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回程链路等待时间。在一个示例中,该些等待时间可以是固定或可变的。
另外,逻辑分组1102可包括用于在该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指派的电组件1106。作为响应,例如,可生成接入链路指派。为此,逻辑分组1102可包括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接入链路指派的电组件1108。这也可以根据指派协议。另外,系统1100可包括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104、1106和1108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1110。尽管被示为外置于存储器1110,但应该理解,电组件1104、1106、和1108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存在于存储器1110内部。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包括可作用于执行以上所描述的步骤和/或动作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和/或动作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此外,结合本文中公开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另外,在一些方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另外,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另外,在一些方面,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作为一条代码和/或指令或代码和/或指令的任何组合或集合驻留在可被纳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在一个或更多个方面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需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往往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前面的公开讨论了解说性的方面和/或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其中可作出各种变更和改动而不会脱离所描述的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如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范围。此外,尽管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另外,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与任何其他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联用,除非另外声明。此外,就术语“包括”在本具体说明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范畴而言,此类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于权利要求中被用作过渡词时所解释的相类似的方式作可兼之解。此外,尽管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形态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另外,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与任何其他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联用,除非另外声明。

Claims (61)

1.一种方法,包括:
维持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
确定其上在所述回程链路上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以及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选择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被选择成不同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码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资源指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进一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避开对应所述资源指派的一个或多个资源来选择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上在所述接入链路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传送资源指派消息。
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
维持与接入点的回程链路;
预测所述回程链路在其上活跃的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以及
选择在其上使用接入链路与移动设备通信的不同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资源集;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关于所述移动设备的资源指派;以及
确定关于所述资源指派的所指派资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选择进一步不同于关于所述资源指派的所述所指派资源的所述资源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测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包括分析接收自所述接入点的资源指派。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接入链路上与所述移动设备通信。
11.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在回程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通信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中的回程链路活动来调度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资源集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调度不同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所述资源集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分析收到资源指派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分析收到资源指派的装置进一步评估接收自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的移动设备资源指派以确定与其相关联的移动设备资源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度的装置调度不同于所述移动设备资源集的所述资源集。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用所述资源集在所述接入链路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装置。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维持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的代码;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确定其间在所述回程链路上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接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选择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的代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被选择成不同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解码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资源指派的代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进一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避开对应所述资源指派的一个或多个资源来选择的。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链路资源期间在所述接入链路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代码。
22.一种装置,包括:
回程链路组件,其维持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回程链路;以及
链路调度组件,其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中的回程链路活动来分配用于在接入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资源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调度组件分配不同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资源上的所述资源集。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析收到资源指派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资源的指派评估组件。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派评估组件进一步分析接收自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的移动设备资源指派以确定与其相关联的移动设备资源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调度组件分配不同于所述移动设备资源集的资源上的所述资源集。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所述资源集在所述接入链路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的接入链路资源。
28.一种方法,包括:
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其中所述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以及
在所述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所述回程链路指派。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是固定等待时间,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固定的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小于所述回程链路等待时间。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是指派接入链路时隙上的所述接入链路通信的物理信道,而所述回程链路指派是指派回程链路时隙上的所述回程链路通信的相异物理信道。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控制信道上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可变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关于在一段持续时间里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的周期性的信息。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在上层消息中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消息是持久性指派。
3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
根据指派协议辨别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其中所述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以及
在所述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是固定等待时间,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固定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小于所述固定回程链路等待时间。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是指派接入链路时隙上的所述接入链路通信的物理信道,而所述回程链路指派是指派回程链路时隙上的所述回程链路通信的相异物理信道。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在控制信道上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可变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关于在一段持续时间里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的周期性的信息。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在上层消息中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消息是持久性指派。
42.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的装置,其中所述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以及
用于在所述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所述回程链路指派的装置。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是固定等待时间,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固定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小于所述固定回程链路等待时间。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是指派接入链路时隙上的所述接入链路通信的物理信道,而所述回程链路指派是指派回程链路时隙上的所述回程链路通信的相异物理信道。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的装置。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可变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关于在一段持续时间里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的周期性的信息。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在上层消息中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消息是持久性指派。
4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的代码,其中所述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在所述时隙期间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的所述回程链路指派的代码。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是固定等待时间,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固定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小于所述回程链路等待时间。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是指派接入链路时隙上的所述接入链路通信的物理信道,而所述回程链路指派是指派回程链路时隙上的所述回程链路通信的相异物理信道。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执行以下动作的代码:在控制信道上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
53.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可变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关于在一段持续时间里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的周期性的信息。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在上层消息中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消息是持久性指派。
56.一种装置,包括:
回程链路组件,其根据指派协议确定用于接收回程链路指派的时隙并在所述时隙期间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其中所述指派协议定义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上的接入链路通信之间的接入链路等待时间;以及
接入链路组件,其根据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和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向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传送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是固定等待时间,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固定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接入链路等待时间小于所述固定回程链路等待时间。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资源指派是指派接入链路时隙上的所述接入链路通信的物理信道,而所述回程链路指派是指派回程链路时隙上的所述回程链路通信的相异物理信道。
59.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派协议还定义所述回程链路指派与回程链路通信之间的可变回程链路等待时间,且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关于在一段持续时间里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的周期性的信息。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包括在上层消息中接收所述回程链路指派。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消息是持久性指派。
CN2009801258982A 2008-07-03 2009-07-02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Pending CN102084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7574.8A CN103338520B (zh) 2008-07-03 2009-07-02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823908P 2008-07-03 2008-07-03
US61/078,239 2008-07-03
US12/483,125 2009-06-11
US12/483,125 US9078270B2 (en) 2008-07-03 2009-06-11 Opportunistic relay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CT/US2009/049588 WO2010003098A2 (en) 2008-07-03 2009-07-02 Opportunistic relay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7574.8A Division CN103338520B (zh) 2008-07-03 2009-07-02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4707A true CN102084707A (zh) 2011-06-01

Family

ID=414643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7574.8A Active CN103338520B (zh) 2008-07-03 2009-07-02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CN2009801258982A Pending CN102084707A (zh) 2008-07-03 2009-07-02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7574.8A Active CN103338520B (zh) 2008-07-03 2009-07-02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78270B2 (zh)
EP (3) EP2375841B1 (zh)
JP (5) JP2011527168A (zh)
KR (1) KR101317978B1 (zh)
CN (2) CN103338520B (zh)
TW (1) TW201018285A (zh)
WO (1) WO2010003098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544A (zh) * 2012-06-27 2014-01-15 Nxp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调度检查的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3987090A (zh) * 2013-02-07 2014-08-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设备及中继通信系统
CN111213418A (zh) * 2017-10-13 2020-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节点之间交换回传信息的方法、系统和控制单元
CN112534931A (zh) * 2018-08-09 2021-03-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网络协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8270B2 (en) * 2008-07-03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relay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340678B1 (en) * 2008-10-20 2013-09-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os management in lte for a self-backhauling base station
US8879461B2 (en) 2008-12-01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ank subframe uplink design
KR101075964B1 (ko) * 2009-02-02 2011-10-21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링크 중계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12688B1 (ko) * 2009-04-13 2015-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장치 및 중계 장치
US9185744B2 (en) * 2009-06-19 2015-11-10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type 2 relay
JP5515558B2 (ja) * 2009-09-25 2014-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2036398B (zh) * 2009-09-29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JP5482068B2 (ja) * 2009-10-01 2014-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中継局、中継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20110103269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y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2137498B (zh) * 2010-01-22 2013-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1112056A2 (ko) * 2010-03-11 2011-09-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시스템의 조정자 장치, 소스 장치 및 릴레이 장치의 통신 방법 및 프레임 구조
US8570915B2 (en) 2010-04-01 2013-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lay radio front-end
CN101877856B (zh) * 2010-07-02 2013-02-27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CN102340394B (zh) * 2010-07-22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资源单元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
US8730088B2 (en) * 2010-08-09 2014-05-20 Raytheon Bbn Technologies Corp. Radar 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 scheduling via ad hoc network
US9185711B2 (en) * 2010-09-14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relay interference
EP2649852A4 (en) * 2010-12-08 2016-11-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SCENARIO
CN102740352B (zh) * 2011-04-07 2014-12-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中继选择的自适应协作方法及终端、基站和中继设备
US8576766B2 (en) 2011-08-29 2013-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cheduling of in-band relay node resources
KR101901188B1 (ko) * 2012-01-06 2018-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신체 영역 네트워크(wban)에서 노드의 활동 구간을 재설정하기 위한 허브, 중계 노드, 노드 및 그 통신 방법
US9265047B2 (en) 2012-04-04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dures to activate opportunistic relays
CN102647355B (zh) * 2012-04-12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acp协商处理方法、中继节点及系统
US8804689B2 (en) 2012-05-16 2014-08-12 Qualcom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resource scheduling
US8811522B2 (en) 2012-05-29 2014-08-19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itigating interferences for a multi-layer MIMO system augmented by radio distribution network
US8861635B2 (en) 2012-05-29 2014-10-1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etting radio frequency (RF) beamformer antenna weights per data-stream in a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
US8649458B2 (en) 2012-05-29 2014-02-11 Magnolia Broadband Inc. Using antenna pooling to enhance a MIMO receiver augmented by RF beamforming
US8837650B2 (en) 2012-05-29 2014-09-1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rete gain control in hybrid MIMO RF beamforming for multi layer MIMO base station
US8767862B2 (en) 2012-05-29 2014-07-01 Magnolia Broadband Inc. Beamformer phase optimization for a multi-layer MIMO system augmented by radio distribution network
US8644413B2 (en) 2012-05-29 2014-02-0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Implementing blind tuning in hybrid MIMO RF beamforming systems
US8842765B2 (en) 2012-05-29 2014-09-23 Magnolia Broadband Inc. Beamformer configurable for connecting a variable number of antennas and radio circuits
US8971452B2 (en) 2012-05-29 2015-03-03 Magnolia Broadband Inc. Using 3G/4G baseband signals for tuning beamformers in hybrid MIMO RDN systems
US8619927B2 (en) 2012-05-29 2013-12-31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rete gain control in hybrid MIMO/RF beamforming
US9154204B2 (en) 2012-06-11 2015-10-0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Implementing transmit RDN architectures in uplink MIMO systems
US8631034B1 (en) * 2012-08-13 2014-01-14 Aria Solutions Inc. High performance real-time relational databas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US10430406B2 (en) 2012-08-13 2019-10-01 Aria Solutions, Inc. Enhanced high performance real-time relational databas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JP5923711B2 (ja) * 2012-10-12 2016-05-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用いられる通信装置
US9343808B2 (en) 2013-02-08 2016-05-17 Magnotod Llc Multi-beam MIMO time division duplex base station using subset of radios
US8797969B1 (en) 2013-02-08 2014-08-05 Magnolia Broadband Inc. Implementing multi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 MIMO) base station using single-user (SU) MIMO co-located base stations
US20140226740A1 (en) 2013-02-13 2014-08-1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ulti-beam co-channel wi-fi access point
US9155110B2 (en) 2013-03-27 2015-10-0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ocated and co-channel Wi-Fi access points
US8989103B2 (en) 2013-02-13 2015-03-2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 attenuation of preamble reception in co-located WI FI access points
US9100968B2 (en) 2013-05-09 2015-08-0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gital cancellation scheme with multi-beam
US9425882B2 (en) 2013-06-28 2016-08-23 Magnolia Broadband Inc. Wi-Fi radio distribution network station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Wi-Fi RDN stations
US8995416B2 (en) 2013-07-10 2015-03-31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co-channel access of neighboring access points
US8824596B1 (en) 2013-07-31 2014-09-02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time division MIMO RDN architecture
US9497781B2 (en) 2013-08-13 2016-11-15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ocated and co-channel Wi-Fi access points
US9088898B2 (en) 2013-09-12 2015-07-21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 scheduling for co-located access points
US9060362B2 (en) 2013-09-12 2015-06-1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n occupied Wi-Fi channel by a client using a nulling scheme
US9172454B2 (en) 2013-11-01 2015-10-27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transceiver array
US10264510B2 (en) * 2013-11-06 2019-04-16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8891598B1 (en) 2013-11-19 2014-11-18 Magnolia Broadband Inc.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alibration for obtaining the channel reciprocity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MIMO systems
US8929322B1 (en) 2013-11-20 2015-01-0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 lobe suppression using controlled signal cancellation
US8942134B1 (en) 2013-11-20 2015-01-27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registration in a multi-beam system
US9294177B2 (en) 2013-11-26 2016-03-22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 patterns calibr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ystems
US9014066B1 (en) 2013-11-26 2015-04-21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 patterns calibr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ystems
US9042276B1 (en) 2013-12-05 2015-05-2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ultiple co-located multi-user-MIMO access points
US9172446B2 (en) 2014-03-19 2015-10-27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sparse explicit sounding by implicit data
US9100154B1 (en) 2014-03-19 2015-08-0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plicit AP-to-AP sounding in an 802.11 network
US9271176B2 (en) 2014-03-28 2016-02-23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ckhaul based sounding feedback
US20170196015A1 (en) * 2015-02-16 2017-07-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od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Transmission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6678309B2 (ja) * 2015-05-08 2020-04-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送信電力設定方法
EP3294038B1 (en) * 2015-05-29 2021-02-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te inband relay method and device
US10383136B2 (en) 2015-08-24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 apparatus for backhaul and access link scheduling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and synchronized networks
CN107231826B (zh) * 2015-12-22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无线配置方法、相关设备及基站
WO2019108101A1 (en) * 2017-11-30 2019-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f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cheduling
US10419077B1 (en) 2018-03-28 2019-09-17 Google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a mobile relay
CN110351836B (zh) 2018-04-03 2022-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10972266B (zh) * 2018-09-28 2022-12-3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时隙格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129229A1 (ja) * 2018-12-20 2020-06-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ノード、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915319A4 (en) * 2019-01-21 2022-10-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WITH REVERSE PLANNING
CN111836367A (zh) * 2019-04-16 2020-10-2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内中继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390584A (zh) * 2020-10-19 2022-04-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iab节点的上报、配置与传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0657B1 (en) * 2000-02-25 2004-02-10 Berkeley Concept Research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distributed wireless repeater network
CN101064547A (zh) * 2006-04-27 2007-10-31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系统的中继方法及其基站、中继设备和中继系统
US20080069079A1 (en) * 2006-09-19 2008-03-20 Star-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sharing
CN101174873A (zh) * 2006-10-30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站设备及其实现的通信转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8603A (en) 1993-05-17 1995-06-27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nterrogate-respond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512928B1 (en) 1999-03-09 2003-01-28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Slow hopping data transmitter
JP3613384B2 (ja) 1999-08-13 2005-01-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チャネル割当方法及び無線中継装置
US6651207B1 (en) 1999-08-20 2003-11-18 Siemens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Mobile,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voice quality in cordless communications
JP3462826B2 (ja) * 2000-02-14 2003-11-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電話装置
JP2002335204A (ja) 2001-05-09 2002-11-2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基地局間通信方法
KR101391486B1 (ko) 2002-01-22 2014-05-07 아이피알 라이센싱, 인코포레이티드 통신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채널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4490273B2 (ja) 2002-10-01 2010-06-23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カバレージを増強するリピータを備えた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
US6850511B2 (en) 2002-10-15 2005-02-01 Intech 21, Inc. Timely organized ad hoc network and protocol for timely organized ad hoc network
US6791968B2 (en) * 2002-10-24 2004-09-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streams
US7230935B2 (en) 2002-10-24 2007-06-12 Widefi, Inc. Physical layer repeater with selective use of higher layer functions based on network operating conditions
EP1424865A1 (en) 2002-11-29 2004-06-02 Siemen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p.A.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313363B2 (en) 2003-05-08 2007-12-25 M/A-Com, Inc. Activ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03101B (en) 2003-06-18 2005-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Extende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packet data transfer
KR20050038977A (ko) 2003-10-23 2005-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정보 송수신 시스템 및방법
UA91506C2 (ru) 2004-06-16 2010-08-10 Конинкли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е резервирование ресурсов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ети произвольной структуры
JP4494134B2 (ja) 2004-09-01 2010-06-30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KR100584409B1 (ko) * 2004-12-29 2006-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기반의 셀룰러 시스템을 위한중계 통신 방법
US7894324B2 (en) * 2005-03-08 2011-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data rate option information
US8165059B2 (en) * 2006-01-30 2012-04-24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method,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WO2007096762A2 (en) 2006-02-27 2007-08-30 Nokia Corporation Scheduling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07113730A1 (en) 2006-03-31 2007-10-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bile station for a multi-channel 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80043747A1 (en) 2006-08-04 2008-02-21 Haihong Zheng Apparatus,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a scheduling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in a multi-hop environment
JP4952136B2 (ja) 2006-08-17 2012-06-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局、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4825108B2 (ja) * 2006-10-25 2011-1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中継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1548481B (zh) 2006-09-19 2016-08-03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跳中继的帧结构
WO2008047429A1 (fr) 2006-10-18 2008-04-24 Fujitsu Limited Station de base sans fil, station de relais, système de relais sans fil et procédé de relais sans fil
US20080130590A1 (en) 2006-11-06 2008-06-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ssion negoti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he same
KR100949291B1 (ko) * 2007-02-22 2010-03-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중계 방식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링을 고려한 자원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9078270B2 (en) * 2008-07-03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relay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0657B1 (en) * 2000-02-25 2004-02-10 Berkeley Concept Research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distributed wireless repeater network
CN101064547A (zh) * 2006-04-27 2007-10-31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系统的中继方法及其基站、中继设备和中继系统
US20080069079A1 (en) * 2006-09-19 2008-03-20 Star-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sharing
CN101174873A (zh) * 2006-10-30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站设备及其实现的通信转发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544A (zh) * 2012-06-27 2014-01-15 Nxp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调度检查的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3516544B (zh) * 2012-06-27 2016-08-31 Nxp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调度检查的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3987090A (zh) * 2013-02-07 2014-08-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设备及中继通信系统
CN111213418A (zh) * 2017-10-13 2020-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节点之间交换回传信息的方法、系统和控制单元
CN111213418B (zh) * 2017-10-13 2022-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节点之间交换回传信息的方法、系统和控制单元
CN112534931A (zh) * 2018-08-09 2021-03-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网络协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55642A1 (en) 2018-08-01
JP2014096825A (ja) 2014-05-22
WO2010003098A2 (en) 2010-01-07
CN103338520A (zh) 2013-10-02
JP2011527168A (ja) 2011-10-20
JP5763166B2 (ja) 2015-08-12
WO2010003098A3 (en) 2010-05-14
US9078270B2 (en) 2015-07-07
EP2375841A2 (en) 2011-10-12
EP2375841B1 (en) 2018-03-07
KR101317978B1 (ko) 2013-10-14
EP2301291A2 (en) 2011-03-30
EP2375841A3 (en) 2013-02-27
US20100002656A1 (en) 2010-01-07
JP6755844B2 (ja) 2020-09-16
JP2015097405A (ja) 2015-05-21
KR20110031964A (ko) 2011-03-29
JP2018026836A (ja) 2018-02-15
JP6215191B2 (ja) 2017-10-18
CN103338520B (zh) 2016-12-28
TW201018285A (en) 2010-05-01
JP2019208270A (ja) 2019-12-05
EP2301291B1 (en) 2018-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4707A (zh) 无线通信中的机会中继调度
RU246471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по множеству транзитных сетевых сегментов
CN102246580B (zh) 支持上行链路多点协作的优化
CN101657975B (zh) 宽带导频信号的跳变结构
CN103120010A (zh) 用于缓解中继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RU2477924C2 (ru) Передача и прием выделенных опорных сигналов
CN101536351B (zh) 根据子带负荷进行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
TW201112842A (en) Uplink control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ixed single and multiple carrier network
CN102893657A (zh) 通过分布式协商的对等组的资源协调
CN102405681A (zh) 在无线通信中实现对透明中继的支持
CN106465471B (zh) 用于跨越授权和非授权频谱进行无线传输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JP2013502096A (ja) マルチ搬送波および協調的マルチポイントネットワーク動作のための仮想搬送波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238279A (zh) 正交资源选择发送分集和资源指派
TW20111601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legacy long term evolution user equipment with 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user equipment
Saifullah et al. Enabling reliable, asynchronous, and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in sensor networks over white spaces
CN102450075A (zh) 电信系统中关于分组集束的信息的传达
Bany Salameh et al. Channel assignment mechanism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with rate adaptation and guard band awareness: batching perspective
EL‐Mokadem et al. Throughput enhancement of cognitive M2M networks based on NOMA for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Vlachos et al. Optimal virtualized inter-tenant resource sharing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5G networks
Chen et al. Joint Subcarriers and Power Allocation with Imperfect Spectrum Sensing for Cognitive D2D Wireless Multicast.
Jalali et al. A dynamic channel access strategy for underlay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Markov modell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Zhang et al. Joint cooperative relay scheme for spectrum-efficient usage and capacity improvement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Gaber et al. Cooperative delay-constrained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Throughput maximization with full-duplex capability impact
Karthika et al. Efficient MFR Scheduler Algorithm for OFDMA Cellular System
Dong et al.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analysis under uncertain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