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4679A -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4679A
CN102084679A CN2009801257091A CN200980125709A CN102084679A CN 102084679 A CN102084679 A CN 102084679A CN 2009801257091 A CN2009801257091 A CN 2009801257091A CN 200980125709 A CN200980125709 A CN 200980125709A CN 102084679 A CN102084679 A CN 102084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rdation
station apparatus
delay
mentioned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7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4679B (zh
Inventor
大矢根秀彦
谷川大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84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4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4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46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即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在不提升硬件所需成本的前提下执行基带处理。该无线基站装置(10)通过光纤(30)与设置于对通信区域进行分割而得到的扇区(S)的无线收发装置(20)连接,经由无线收发装置(20)与位于各扇区(S)的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延迟处理部(11)利用从按照每个扇区(S)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减去各扇区(S)的延迟量后获得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S)使信号延迟,基带处理部(13)在对应于最大延迟量的位置设定接收窗口,取入通过延迟处理部(11)进行了延迟的来自各扇区(S)的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尤其涉及经由通过光纤连接起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无线基站装置所管理的通信区域分割为多个扇区,在各个扇区设置无线收发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光纤与无线收发装置连接,经由各无线收发装置与位于各个扇区的移动站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在这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装置中,接收从相同的移动站装置经由不同的无线收发装置发送的信号,合成这些接收信号以实现该信号的接收特性的改善和良好的软越区切换。这种情况下,在无线基站装置中,为了接收来自在不同无线收发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之间形成的各路径的信号,考虑到无线收发装置内的延迟、光纤中的延迟以及无线路径中的延迟,而设定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接收窗口。即,设定为能够接收所有经由设置于各扇区的无线收发装置被延迟接收的来自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接收窗口。
并且专利文献1提出了在这种具有通过光纤等与无线收发装置连接起来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测定在无线基站装置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可能产生的延迟时间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6903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使用能够接收从移动站装置经由不同接收路径发来的所有信号的接收窗口,接收来自移动站装置的信号,对这些接收信号进行包含合成处理在内的基带处理,因而在基带处理中需要高速处理电路,还需要存储这些信号的大容量的存储器,存在用于进行基带处理的硬件所需的成本上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在不提升硬件所需成本的前提下执行基带处理的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光纤与设置于对通信区域进行分割得到的扇区中的无线收发装置连接,经由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与位于各扇区的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延迟校正单元,其利用从按照每个扇区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减去各扇区的延迟量而获得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使信号延迟;及基带处理单元,其在对应于上述最大延迟量的位置设定接收窗口,取入通过上述延迟校正单元进行了延迟的来自各扇区的信号。
根据该结构,利用对各扇区的延迟量进行校正直到最大延迟量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使信号延迟,并且通过设定于与最大延迟量对应的位置的接收窗口取入按照延迟校正值延迟后的来自各扇区的信号,因而能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接收来自各扇区的信号,因此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在不提升用于基带处理的硬件所需成本的前提下执行包含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在内的基带处理。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延迟测定单元,该延迟测定单元按照每个扇区测定与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这种情况下,能够在无线基站装置中按照每个扇区测定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因此能够在无线基站装置工作时和存在追加无线收发装置等的情况下测定各扇区的最新延迟量。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延迟校正管理单元,该延迟校正管理单元根据由上述延迟测定单元所测定的延迟量检测上述最大延迟量,并且根据该最大延迟量计算上述延迟校正值。这种情况下,在无线基站装置中能够检测最大延迟量,并且计算延迟校正值,因此能始终获得正确的最大延迟量和延迟校正值。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优选上述延迟测定单元根据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装置内延迟量的测定结果,计算包括上述光纤的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这种情况下,计算出包含装置内延迟量以及光纤延迟量的延迟量,因此能精度良好地计算无线基站装置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能据此对来自各扇区的信号进行更为正确的延迟校正。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优选上述延迟测定单元根据向上述无线收发装置请求延迟测定的延迟测定请求的发送时间与对该延迟测定请求的响应的接收时间的第1时间差、上述无线收发装置内的接收系统块的下行装置内延迟量以及发送系统块的上行装置内延迟量、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上述延迟测定请求的接收时间与对该延迟测定请求的响应的发送时间的第2时间差,按照下式计算各扇区的延迟量:
延迟量=(第1时间差-第2时间差)/2+(下行装置内延迟量、上行装置内延迟量中大的一方的延迟量)。
这种情况下,使用作为无线基站装置的实测值的第1时间差、作为无线收发装置的实测值的第2时间差、下行装置内延迟量和上行装置内延迟量计算出延迟量,因此能精度良好地计算无线基站装置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优选上述延迟校正单元具有:发送延迟校正部,其按照每个扇区使要发送给上述移动站装置的发送信号延迟;以及接收延迟校正部,其按照每个扇区使来自上述移动站装置的接收信号延迟。这种情况下,能够按照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来延迟要发送给移动站装置的发送信号和来自移动站装置的接收信号,因此即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起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使设定于移动站装置中的接收窗口接收发送信号。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优选上述基带处理单元把向上述发送延迟校正部输出要发送给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发送定时,且将从上述接收延迟校正部输入来自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接收定时,按照下式计算各扇区的RTT即往返时间:
RTT=接收定时-发送定时-(最大延迟量×2)。
这种情况下,以延迟校正前的发送定时和延迟校正后的接收定时为基准进行计算,而且减去往返的量的最大延迟量,因而即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起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刨除掉各扇区的延迟量正确地计算RTT。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优选上述基带处理单元把向上述发送延迟校正部输出要发送给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到的时间点作为发送定时,且将从上述接收延迟校正部输入来自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接收定时,按照下式计算各扇区的PD即传播延迟:
PD=传播测定值-最大延迟量。
这种情况下,以延迟校正前的发送定时和延迟校正后的接收定时为基准进行计算,而且减去单程的量的最大延迟量,因而即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起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刨除掉各扇区的延迟量正确地计算PD。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一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收发装置,其具有装置内延迟测定单元,该装置内延迟测定单元按照来自上述无线基站装置的延迟测定的请求,测定上述装置内延迟量。
根据该结构,在无线收发装置中测定装置内延迟量,按照该测定结果在无线基站装置中计算包含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因而能根据无线收发装置的实测值精度良好地计算无线基站装置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延迟校正方法是一种通过无线基站装置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时的延迟校正方法,该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光纤与设置于对通信区域进行分割得到的扇区的上述无线收发装置连接,经由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与位于各扇区的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该延迟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按照每个扇区测定与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的步骤;在与按照每个扇区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对应的位置设定基带处理部的接收窗口的步骤;以及利用从上述最大延迟量减去各扇区的延迟量而获得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使信号延迟的步骤。
根据该方法,在与按照每个扇区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对应的位置处设定基带处理部的接收窗口,并且利用对各扇区的延迟量进行校正直到最大延迟量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使信号延迟,因而能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接收来自各扇区的信号,因此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在不提升用于基带处理的硬件所需成本的前提下执行包含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在内的基带处理。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延迟校正方法中,优选还具有:由上述无线基站装置请求测定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装置内延迟量的步骤;以及根据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上述装置内延迟量的测定结果计算包括上述光纤的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的步骤。这种情况下,在无线收发装置中测定装置内延迟量,按照其测定结果在无线基站装置中计算包含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因此能根据无线收发装置的实测值精度良好地计算无线基站装置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
根据本发明,利用对各扇区的延迟量进行校正直到最大延迟量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使信号延迟,并且通过设定于与最大延迟量对应的位置的接收窗口取入按照延迟校正值延迟后的来自各扇区的信号,因而能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接收来自各扇区的信号,因此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在不提升用于基带处理的硬件所需成本的前提下执行包含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在内的基带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计算与各无线收发装置对应的延迟量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中,对各延迟处理部设定延迟设定值,并且设定接收窗口的位置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网络中来自移动终端的信号的延迟校正量与接收窗口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应用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应用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窗口的调整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应用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测定RTT时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延迟校正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网络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由无线基站装置10和与无线基站装置10连接的多个无线收发装置20构成。无线收发装置20设置于对由无线基站装置10管理的通信区域分割后得到的多个扇区S,经由光纤30与无线基站装置10连接成能够双向通信。无线基站装置10经由这些无线收发装置20与位于各个扇区S的作为移动站装置的移动终端4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图1表示的是无线基站装置10与设置于2个扇区S1、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连接的情况,然而扇区S以及设置于扇区S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数量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在无线基站装置10与移动终端4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检测在设置于各个扇区S1、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之间形成的信号传播路径(路径),将各路径中的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合成。这种情况下,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测定在设置于扇区S1、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装置内产生的延迟量(以下称之为“装置内延迟量”)和在光纤30中产生的延迟量(以下称之为“光纤延迟量”),根据这些装置内延迟量和光纤延迟量调整无线基站装置10中的接收窗口的位置。具体而言,在能够接收具有所测定的延迟量(将装置内延迟量和光纤延迟量相加得到的延迟量)中最大延迟量的扇区S中的路径(以下适当称之为“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信号的位置处设定接收窗口。而且根据与各扇区S对应的装置内延迟量和光纤延迟量将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接收定时延迟使其收敛于上述接收窗口内,从而能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对来自移动终端4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处理。
作为实现这些处理的结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无线基站装置10具有延迟处理部11和延迟校正管理部12,并且无线收发装置20具有延迟测定部21。并且,延迟处理部11作为延迟校正单元和延迟测定单元发挥作用,延迟校正管理部12作为延迟校正管理单元发挥作用。另外,延迟测定部21作为装置内延迟测定单元发挥作用。
延迟处理部11对应于无线基站装置10所管理的各扇区S的无线收发装置20而设置(图1中,与扇区S1、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地设置有延迟处理部11A、11B)。延迟处理部11根据向无线收发装置20发送的延迟测定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来自无线收发装置20的针对该延迟测定请求的响应(以下称之为“延迟测定响应”)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等,计算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将装置内延迟量与光纤延迟量相加得到的延迟量)。并且,上述的延迟测定请求是为了请求对无线基站装置10与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产生的延迟量进行测定而从无线基站装置10发送给无线收发装置20的。另外,延迟处理部11按照由后述的延迟校正管理部12设定的延迟校正值,使来自移动终端40的经由无线收发装置20和光纤30输入的信号延迟,然后输入到基带处理部13。
延迟校正管理部12计算通过各延迟处理部11计算出的延迟量中的最大延迟量,并且计算出应该对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处理部11设定的延迟校正值。该延迟校正值是为了按照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装置内延迟量和光纤延迟量使来自移动终端40的接收信号延迟而设定的,是通过从上述最大延迟量减去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量而获得的。延迟校正管理部12对相应的延迟处理部11设定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校正值,并且向基带处理部13通知最大延迟量。
基带处理部13根据从延迟校正管理部12通知的最大延迟量,设定无线基站装置10的接收窗口的位置。具体而言,将接收窗口设定于能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信号的位置处。并且,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之外的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窗口被偏移以与上述接收窗口重叠,实质上是通过偏移目的地的接收窗口来发挥其功能。然后通过如上设定的接收窗口检测各扇区S的路径,进行这些路径中的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最大比合成处理)。
并且,基带处理部13除了按照从延迟校正管理部12通知来的最大延迟量设定接收窗口的位置这点之外,还具有与已知的基带处理部13同样的功能(例如对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发送数据的编码、帧化和扩频调制以及对由移动终端40经由无线收发装置20发来的接收数据的逆扩频、接收数据的解码等功能)。
并且,为了说明本发明,简化了关于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10和无线收发装置20的结构,采取具备已知的无线基站装置10和无线收发装置20所具有的功能的结构。例如,无线收发装置20具备具有放大功能的收发部、光电转换部、A/D·D/A转换部和天线,将从移动终端40接收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后,再转换为光信号并发送给无线基站装置10,另一方面,将从无线基站装置10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再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40。无线基站装置10具有光电转换部,其将经由光纤30输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另一方面将从基带处理部13输入的数字数据转换为光信号发送给光纤30。另外,无线基站装置10具有共同控制部,该共同控制部具有:具备重发控制功能、呼叫处理控制信号的收发功能、无线线路控制、线路的设定释放等呼叫处理及其资源管理功能的呼叫处理控制部;以及具备保养监视信号的收发功能、无线基站装置10的状态管理功能等的保养监视控制部。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计算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量时的动作。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计算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量时的动作的示意图。并且,以下所示的延迟量的计算手法仅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计算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光纤延迟量和装置内延迟量,就能适当变更其计算手法。
如图2所示,计算无线基站装置10与和其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的延迟量时,从无线基站装置10向无线收发装置20发送延迟测定请求。此时,在无线基站装置10的延迟处理部11中记录该延迟测定请求的发送时间。并且,该延迟测定请求例如是从无线基站装置10中未图示的共同控制部所具有的保养监视控制部发送的,但也不限于此。
当接收到该延迟测定请求时,延迟测定部21首先测定无线收发装置20中的接收系统块中的装置内延迟量(以下称之为“下行装置内延迟量”)Xe[码片]。此时,在延迟测定部21中记录延迟测定请求的接收时间。接着,延迟测定部21测定无线收发装置20中的发送系统块的装置内延迟量(以下称之为“上行装置内延迟量”)Ye[码片]。然后向无线基站装置10发送延迟测定响应。此时,延迟测定部21计算延迟测定响应的发送时间与延迟测定请求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Toffset_OF,将其包含于延迟测定响应中。此外,在延迟测定响应中还包含下行装置内延迟量Xe和上行装置内延迟量Ye。
当接收到该延迟测定响应后,延迟处理部11计算延迟测定请求的发送时间与延迟测定响应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Toffset_MDE。然后根据该时间差Toffset_MDE和延迟测定响应中所包含的响应结果,计算与该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的延迟量。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下式求出延迟量。
延迟量=(Toffset_MDE-Toffset_OF)/2+MAX[Xe、Ye]
并且,此处的MAX[Xe、Ye]是计算Xe和Ye中某个大的值的函数。根据本计算式能计算出无线基站装置10与该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的一个方向的延迟量。对与无线基站装置10连接的所有无线收发装置20都进行这种延迟量的计算。
在这种延迟处理部11中,根据延迟测定部21的装置内延迟量的测定结果计算包含光纤延迟量的延迟量,因而能精度良好地计算无线基站装置10与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产生的延迟量,能够据此对来自各扇区S的信号进行更为正确的延迟校正。尤其因为使用作为无线基站装置10的实测值的时间差Toffset_MDE、作为无线收发装置20的实测值的时间差Toffset OF、下行装置内延迟量Xe和上行装置内延迟量Ye来计算延迟量,因此能精度良好地计算无线基站装置10与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产生的延迟量。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10中,对各延迟处理部11设定延迟设定值,并且设定接收窗口的位置时的动作。图3是用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10中,对各延迟处理部11设定延迟设定值,并且设定接收窗口的位置时的动作的流程图。并且,图3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10的动作流程例如是在无线基站装置10起动时追加和修缮与无线基站装置1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情况下执行的,接收窗口始终被设定于期望的位置。这里表示的是无线基站装置10起动且执行图3所示流程的情况。
当无线基站装置10起动时,首先由共同控制部所具有的保养监视控制部将作为计算延迟量的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识别值S设定为初始值(1)(步骤(以下称之为“ST”)301)。然后,保养监视控制部向对应的延迟处理部11指示计算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并且向该无线收发装置20发送延迟测定请求。
当接收到延迟量计算的指示时,延迟处理部11以图2所示的方针计算与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的延迟量(ST302)。即,根据延迟测定响应中所包含的下行装置内延迟量Xe和上行装置内延迟量Ye以及时间差Toffset_OF和自身计算出的时间差Toffset_MDE,按照上述计算式计算延迟量。如上计算出的延迟量被输出给延迟校正管理部12。在延迟校正管理部12中,将其与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起来进行管理。
当把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输出给延迟校正管理部12后,把该情况通知给保养监视控制部。接收到该通知后,保养监视控制部使无线收发装置20的识别值S增大(ST303),判定识别值S是否小于等于与无线基站装置1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的数量(以下称之为“连接装置数”)(ST304)。其中,当识别值S小于等于连接装置数的情况下,重新进行ST302、ST303的处理。通过重复进行这些处理,将与无线基站装置1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追加到延迟校正管理部12的管理对象中。
ST304中,如果识别值S大于连接装置数、即识别值S超过连接装置数的情况下,把该情况通知给延迟校正管理部12。接收到该通知后,延迟校正管理部12计算所管理的所有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中的最大延迟量(ST305)。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下式求出最大延迟量。
延迟量=MAX{延迟量(1)、延迟量(2)…延迟量(S)}
并且,此处的MAX{延迟量(1)、延迟量(2)…延迟量(S)}是计算延迟量(1)、延迟量(2)…延迟量(S)中最大的延迟量的函数。
计算出最大延迟量后,延迟校正管理部12计算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校正值,因而首先将无线收发装置20的识别值S设定为初始值(1)(ST306)。然后延迟校正管理部12从最大延迟量减去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来计算延迟校正值(ST307)。这种情况下,例如可通过下式求出延迟校正量(1)~延迟校正量(S)。
延迟校正量(1)=最大延迟量-延迟量(1)
延迟校正量(2)=最大延迟量-延迟量(2)
延迟校正量(S)=最大延迟量-延迟量(S)
延迟校正管理部12把如上计算出的延迟校正值(此处为延迟校正值(1))设定到对应的延迟处理部11中(ST308)。
对延迟处理部11设定了延迟校正值之后,延迟校正管理部12使无线收发装置20的识别值S增大(ST309),判定识别值S是否小于等于连接装置数(ST310)。其中,当识别值S小于等于连接装置数的情况下,重新进行ST307~ST309的处理。通过重复进行这些处理,对各延迟处理部11设定与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校正值。
ST310中,如果识别值S不在连接装置数以下、即识别值S超过连接装置数的情况下,延迟校正管理部12把ST305中计算出的最大延迟量通知给基带处理部13(ST311)。接收到该通知后,基带处理部13在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信号的位置处设定接收窗口(ST312)。经过这一系列的处理,结束在无线基站装置10中对各延迟处理部11设定延迟设定值,并且设定接收窗口的位置时的动作。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10中,对各延迟处理部11设定与对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校正值,因此能缩小各扇区S中的路径的接收定时的时间差。这种情况下,延迟校正值是通过从最大延迟量减去与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量而求得的,因而会把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定时之外的路径的接收定时偏移校正到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定时。另一方面,由于将接收窗口设定于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信号的位置处,因而能检测接收定时被延迟的各扇区S的路径,因此能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可靠地进行这些路径中的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最大比合成处理)。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10中,接收窗口例如能设定为仅考虑到移动终端40的无线空间能产生的延迟量的宽度。因此无需像现有的无线基站装置那样设定为考虑进无线空间之外的固定延迟、即装置内延迟和光纤延迟的宽度,因而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3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不会提升用于基带处理的硬件所需的升本,能执行包含来自移动终端40的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在内的基带处理。
以下使用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无线基站装置10与无线收发装置20的连接方式说明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延迟校正量与接收窗口的关系。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网络中的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延迟校正量与接收窗口的关系的示意图。并且在图4中,扇区S1、S2中从移动终端40接收信号的路径分别为1个。而且为了便于说明,将经由扇区S1、S2的路径而接收的信号分别称作“路径1”、“路径2”。进而,用“RW”表示接收窗口,其宽度被设定为仅考虑到无线空间能产生的延迟量的宽度。并且,路径1与路径2之间存在超过对无线基站装置10设定的接收窗口的延迟差。
当路径1与路径2之间存在超过对无线基站装置10设定的接收窗口的延迟差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虽然能检测出路径1,然而路径2从接收窗口偏离,无法检测出路径2。此时难以合成路径1和路径2中的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计算与扇区S1的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的延迟量(1)以及与扇区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的延迟量(2),把从这些最大延迟量(此处为延迟量(2))减去各自的延迟量获得的延迟校正值设定到延迟处理部11A、11B。其中,从作为最大延迟量的延迟量(2)减去延迟量(1)后的值作为延迟校正值(1)被设定到延迟处理部11A。并且,由于不需要校正延迟量,因而在延迟处理部11B中例如设定“0”作为校正值(2)。
在将这种延迟校正值(1)设定到了延迟处理部11A中的状态下,如果从移动终端40经由扇区1发送来信号,则如图4(b)所示,路径1会产生相当于延迟校正值(1)的时间的延迟量。即,如图4(b)所示,路径1产生延迟校正值(1)的延迟量,作为路径1’被接收。
然后在无线通信装置10中,将基带处理部13的接收窗口设定于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2的位置。通过如上设定的接收窗口检测路径1’。关于这点,路径1’可以被看作为如图4(c)所示,朝后方侧偏移了相当于延迟校正值(1)的时间的、由用于接收路径1的接收窗口检测到的路径。而且,路径2也同样由如上设定的接收窗口检测出来。此时,由于能通过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2的接收窗口检测延迟了相当于延迟校正值(1)的时间的路径1’和路径2,因此能合成路径1(路径1’)和路径2中的接收信号。
在如上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计算与设置于扇区S1、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对应的延迟量,根据这些最大延迟量对延迟处理部11A、11B设定与各延迟量对应的延迟校正值(1)、(2),并且把基带处理部13的接收窗口设定于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的位置处。由此,利用校正各扇区S的延迟量直到最大延迟量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S使接收信号延迟,并且通过设定于与最大延迟量对应的位置处的接收窗口来取入通过延迟校正值延迟后的来自各扇区S的信号,因此能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检测延迟了路径1的接收定时的路径1’和路径2,因此能在不提升用于基带处理的硬件所需成本的前提下,执行包含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在内的基带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能够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检测延迟了路径1的接收定时的路径1’和路径2,因此无需像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那样能接收所有从移动终端40延迟发送来的信号的接收窗口,能以低成本实现按照移动终端4的位置切换无线收发装置20的越区切换(软切换)。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通过延迟测定部21测定无线收发装置20中的装置内延迟,将反映该延迟的延迟校正值设定到对应于该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处理部11中,因此例如当无线收发装置20的规格不同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不同生产商制造,具有独自的规格的情况等),也能灵活地校正各扇区S能发生的延迟量,检测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无线基站装置10具备按照每个扇区S测定与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产生的延迟量的延迟处理部11,因而例如当无线基站装置10工作时或出现追加无线收发装置20等情况下也能测定各扇区S的最新延迟量。另外,无线基站装置10具备根据由延迟处理部11测定的延迟量检测最大延迟量,并且根据该最大延迟量计算延迟校正值的延迟校正管理部12,因而能始终获得正确的最大延迟量和延迟校正值。
另外,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所规定的RTT(Round Trip Time)和PD(传播延迟)是通过无线基站装置的基带处理部测定的。其中,RTT表示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的发送定时与接收定时的时间差,PD表示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Data Channel)中单程的传播延迟量。这些RTT、PD是以天线连接器端为规定点测定的,用于从该天线连接器端至移动站装置的距离的测定。
然而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在经由设置于扇区S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位于扇区S的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由于具有天线连接器端的天线设置于无线收发装置20中,因而PD、RTT被测定为偏离了包含光纤30等在内的延迟量后的值,因此难以测定从天线连接器端至移动终端40的正确距离。
尤其当经由多个无线收发装置20(此处设想为2个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如果在不同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之间形成的路径间存在延迟差,则需要事先在无线基站装置10中设定能接收所有经由各无线收发装置20延迟发送的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接收窗口,如上所述会增大成本方面的负担。
另外,在移动终端40中也会发生无法检测来自无线基站装置10的信号的情形。这是当存在于在不同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之间形成的路径之间的延迟差超过在移动终端40中设定的接收窗口时发生的情形。此时,无法在移动终端40接收来自无线基站装置10的信号,因而无法测定该路径的RTT和PD。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应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来解决。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在无线基站装置10中使来自移动终端40的接收信号延迟,并且根据最大延迟量调整无线基站装置10的接收窗口的位置,此外还使用延迟校正管理部12所管理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来延迟要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发送信号,从而能解决这些问题。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网络结构的图。图5中,对与图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无线通信系统200的无线基站装置50除了与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10相同的结构之外,还采取利用由延迟校正管理部12所管理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来延迟要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发送定时的结构,具有延迟处理部51。在无线基站装置50中,延迟处理部11A、11B配置于接收系统块52中,而延迟处理部51A、51B配置于发送系统块53中。这种情况下,延迟处理部51A、51B作为发送延迟校正部发挥作用,延迟处理部11A、11B作为接收延迟校正部发挥作用。
延迟处理部51对应于无线基站装置50所管理的各扇区S的无线收发装置20而设置(图5中对应于扇区S1、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设置有延迟处理部51A、51B)。在延迟处理部51中与延迟处理部11同样地设定有通过延迟校正管理部12计算出的延迟校正值。延迟处理部51按照该延迟校正值使要从基带处理部13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信号延迟之后,经由光电转换部54发送给光纤30。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延迟处理部51根据延迟校正值按每个扇区S使要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发送信号延迟,因此即使在经由通过光纤30而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使设定于移动终端40中的接收窗口接收发送信号。并且,延迟处理部51不同于延迟处理部11,不具备计算相应的无线收发装置20的延迟量的功能。
并且,无线基站装置50的延迟校正管理部12所具有的功能中,不仅将对应于无线收发装置20而计算出的延迟校正值设定到延迟处理部11中,还将其设定到延迟处理部51中。
基带处理部13在测定RTT和PD时,根据从延迟校正管理部12通知的最大延迟量,设定无线基站装置1中的接收窗口的位置。具体而言,经由具有最大延迟量的路径向移动终端40发送信号,另一方面在用于接收从移动终端40经由该路径接收信号的位置处设定接收窗口。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10中,考虑到相当于单程的最大延迟量,而在无线基站装置50中考虑到相当于往返的最大延迟量。
并且如上述情况同样地,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之外的延迟量的路径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窗口的位置被偏移以与上述接收窗口重叠,实质上是通过偏移目的地的接收窗口来实现其功能。例如存在多个延迟量不同的扇区S的情况下,用于接收各扇区S的路径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窗口与各扇区S的延迟量无关,都与偏移了相当于最大延迟量的往返分量的时间分量后的接收窗口重叠。如图6所示,当存在扇区S1的延迟量不存在,而扇区S5中的延迟量为最大延迟量的扇区S1~扇区S5的情况下,与扇区1~扇区4的延迟量无关,接收窗口都重叠于偏移了相当于最大延迟量(扇区S5的延迟量)的往返分量的时间分量后的位置处。
另外,基带处理部13以向发送系统块53输出要向移动终端40发送的信号的时间点和从接收系统块52输入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规定点,并且使用由延迟校正管理部12所管理的最大延迟量来计算RTT。具体而言,将向发送系统块53输出要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发送定时,而将从接收系统块52输入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接收定时,按照下式计算RTT。
RTT=接收定时-发送定时-(最大延迟量×2)
进而,基带处理部13使用通过已知手法测定的传播测定值和由延迟校正管理部12所管理的最大延迟量,计算PD。具体而言,按照下式计算PD。
PD=传播测定值-最大延迟量
下面说明无线通信系统200中测定RTT时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延迟校正量。图7是用于说明无线通信系统200中测定RTT时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延迟校正量的图。并且,此处示出图5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无线基站装置50与无线收发装置20连接的方式中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延迟校正量,最大延迟量为扇区2的延迟量(2)。因此,在无线基站装置50的延迟处理部11A、51A中将从最大延迟量减去扇区1的延迟量(1)后的值设定为延迟校正值(1),在延迟处理部11B、51B中将“0”设定为延迟校正值(2)。
图7中,经由扇区S1、S2向移动终端40发送信号的路径以及从移动终端40接收信号的路径分别为1个。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将经由扇区S1、S2的路径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信号分别称作“发送路径1”、“发送路径2”,将经由扇区S1、S2的路径从移动终端40接收的信号分别称作“接收路径1”、“接收路径2”。进而,用“RW”表示无线基站装置50和移动终端40中的接收窗口,其宽度被设定为仅考虑无线空间能产生的延迟量的宽度。并且,在发送路径1(接收路径1)与发送路径2(接收路径2)之间存在的延迟差大于在无线基站装置50和移动终端40中设定的接收窗口。另外,移动终端40中,从接收窗口的中间时间点经过了预定时间(此处为1024码片)之后,发出要发送给无线基站装置50的信号。
当从无线基站装置50的基带处理部13向发送系统块53输入了要发送给移动终端40的信号时,经过延迟处理部51A、51B发送给光纤30。这种情况下,发送路径1在比发送路径2延迟了相当于在延迟处理部51A中设定的延迟校正值的时间后被发送。并且,发送路径2没有延迟地被发送给光纤30。如上延迟发送路径1的发送定时是为了确保移动终端40的接收窗口的发送路径1的检测。并且,在不延迟发送路径1的发送定时的情况下,如虚线1A所示,会偏离移动终端40的接收窗口。
通过如上延迟发送路径1的发送定时,从而在移动终端40的接收窗口中,检测出发送路径1和发送路径2。而当从接收窗口的中间时间点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同时发出要发送给无线基站装置50的信号。这种情况下,接收路径1延迟相当于延迟量(1)的时间后到达无线基站装置50,接收路径2延迟相当于延迟量(2)的时间后到达无线基站装置50。并且,在图7中,用虚线1B表示在不延迟发送路径1的发送定时的前提下移动终端40接收到发送路径1时,从移动终端40发送给无线基站装置50的信号的定时。
来自移动终端40的信号被输入到无线基站装置50的接收系统块52,经过延迟处理部11A、11B被输入到基带处理部13。此时,接收路径1作为延迟了相当于在延迟处理部11A中设定的延迟校正值(1)的时间的接收路径1’而被输入到基带处理部13。并且,由于在延迟处理部11B中作为延迟校正值(2)设定了“0”,因此接收路径2不延迟地被输入到基带处理部13。
如上所述,在基带处理部13中,根据从延迟校正管理部12通知的最大延迟量调整接收窗口的位置。具体而言,将接收窗口设定于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接收路径2的位置处。通过如上设定的接收窗口来检测接收路径1’。如图7所示,关于这点,路径1’可以被看作为是朝后方侧偏移了相当于延迟校正值(1)的2倍的值的时间的、通过用于接收路径1的接收窗口检测到的。而且,路径2也同样通过如上设定的接收窗口检测出来。此时,基带处理部13能通过用于接收具有最大延迟量的接收路径2的接收窗口检测延迟了相当于延迟校正值(1)的时间的接收路径1’和接收路径2。
而且在基带处理部13中,使用这种发送路径1和发送路径2的发送定时(向发送系统块53输出信号的时间点、即使发送路径1延迟之前的定时)和接收路径1’以及路径2的信号的接收定时(从接收系统块52输入信号的时间点、使接收路径1延迟之后的定时),按照上述式子计算RTT。如上计算RTT时,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3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刨除掉各扇区S的延迟量,恰当地计算出扇区S1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之间的RTT1以及扇区S2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之间的RTT2(参见图6)。
另外,在基带处理部13中,从通过已知手法测定的传播测定值减去从延迟校正管理部12通知的最大延迟量(这里为延迟量(2)),来计算PD,因而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3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刨除掉各扇区S的延迟量,恰当地计算出PD。而且使用如上求得的RTT和PD,能够测定从无线收发装置20到移动终端40的正确距离。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就能对处理部和处理步骤适当变更来实施。此外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适当变更加以实施。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具体表现为无线通信系统100和无线基站装置10的情况,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确立为无线基站装置10与和光纤3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通信时的延迟校正方法。这种情况下,例如实现为具有如下步骤的延迟校正方法:按照每个扇区S测定与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产生的延迟量的步骤;在对应于按照每个扇区S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的位置处设定基带处理部13的接收窗口的步骤;以及利用从最大延迟量减去各扇区S的延迟量获得的延迟校正值按每个扇区S使信号延迟的步骤。根据该延迟校正方法,在对应于按照每个扇区S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的位置处设定基带处理部13的接收窗口,并且利用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S使信号延迟,因而可以在不增大接收窗口的情况下接收来自各扇区的信号,因此即便在经由通过光纤30连接的无线收发装置20与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能不提升用于基带处理的硬件所需成本,能够执行包含接收信号的合成处理在内的基带处理。
另外,在该延迟校正方法中,还可以具有由无线基站装置10请求测定无线收发装置20中的装置内延迟量的步骤、根据无线收发装置20的装置内延迟量的测定结果计算包含光纤30的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的步骤。这种情况下,在无线收发装置20中测定装置内延迟量,按照其测定结果在无线基站装置10中计算包含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因而能根据无线收发装置20的实测值精度良好地计算在无线基站装置10与无线收发装置20之间产生的延迟量。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其通过光纤与设置于对通信区域进行分割得到的扇区中的无线收发装置连接,经由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与位于各扇区的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装置具有:
延迟校正单元,其利用从按照每个扇区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减去各扇区的延迟量而获得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使信号延迟;以及
基带处理单元,其在对应于上述最大延迟量的位置设定接收窗口,取入通过上述延迟校正单元进行了延迟的来自各扇区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装置还具有延迟测定单元,该延迟测定单元按照每个扇区测定与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装置还具有延迟校正管理单元,该延迟校正管理单元根据由上述延迟测定单元所测定的延迟量检测上述最大延迟量,并且根据该最大延迟量计算上述延迟校正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延迟测定单元根据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装置内延迟量的测定结果,计算包括上述光纤的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延迟测定单元根据向上述无线收发装置请求延迟测定的延迟测定请求的发送时间与对该延迟测定请求的响应的接收时间之间的第1时间差、上述无线收发装置内的接收系统块的下行装置内延迟量以及发送系统块的上行装置内延迟量、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上述延迟测定请求的接收时间与对该延迟测定请求的响应的发送时间之间的第2时间差,按照下式计算各扇区的延迟量:
延迟量=(第1时间差-第2时间差)/2+(下行装置内延迟量、上行装置内延迟量中大的一方的延迟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延迟校正单元具有:
发送延迟校正部,其按照每个扇区使要发送给上述移动站装置的发送信号延迟;以及
接收延迟校正部,其按照每个扇区使来自上述移动站装置的接收信号延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带处理单元把向上述发送延迟校正部输出要发送给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发送定时,且将从上述接收延迟校正部输入来自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接收定时,按照下式计算各扇区的RTT即往返时间:
RTT=接收定时-发送定时-(最大延迟量×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带处理单元把向上述发送延迟校正部输出要发送给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到的时间点作为发送定时,且将从上述接收延迟校正部输入来自上述移动站装置的信号的时间点作为接收定时,按照下式计算各扇区的PD即传播延迟:
PD=传播测定值-最大延迟量。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以及
无线收发装置,其具有装置内延迟测定单元,该装置内延迟测定单元按照来自上述无线基站装置的延迟测定请求,测定上述装置内延迟量。
10.一种延迟校正方法,是通过无线基站装置与无线收发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时的延迟校正方法,该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光纤与设置于对通信区域进行分割得到的扇区的上述无线收发装置连接,经由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与位于各扇区的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该延迟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按照每个扇区测定与上述无线收发装置之间产生的延迟量的步骤;
在与按照每个扇区测定的延迟量的最大延迟量对应的位置设定基带处理部的接收窗口的步骤;以及
利用从上述最大延迟量减去各扇区的延迟量而获得的延迟校正值,按照每个扇区使信号延迟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延迟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由上述无线基站装置请求测定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装置内延迟量的步骤;以及
根据上述无线收发装置的上述装置内延迟量的测定结果计算包括上述光纤的光纤延迟量在内的延迟量的步骤。
CN200980125709.1A 2008-07-03 2009-06-02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4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4918 2008-07-03
JP2008174918A JP5031687B2 (ja) 2008-07-03 2008-07-03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遅延補正方法
PCT/JP2009/060011 WO2010001676A1 (ja) 2008-07-03 2009-06-02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遅延補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4679A true CN102084679A (zh) 2011-06-01
CN102084679B CN102084679B (zh) 2014-05-28

Family

ID=4146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57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4679B (zh) 2008-07-03 2009-06-02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24386B2 (zh)
EP (1) EP2296396A4 (zh)
JP (1) JP5031687B2 (zh)
CN (1) CN102084679B (zh)
WO (1) WO201000167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0835A (zh) * 2012-05-25 2015-02-25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操作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元件的方法及网络元件
CN110677710A (zh) * 2019-10-16 2020-01-10 江苏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和终端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6544B2 (en) * 2011-10-25 2015-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lay compensation during synchronization in a base st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159012B2 (en) * 2011-11-14 2018-12-18 Alcatel Lucent Baseband signal processing cluster
EP2797369B1 (en) * 2013-04-24 2015-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ile scheduling in BM-SC
JP2016082402A (ja) * 2014-10-16 2016-05-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ベースバンド処理装置、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693309B2 (ja) * 2016-07-05 2020-05-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制御装置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US11652730B2 (en) * 2016-08-23 2023-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ve processing of traffic flows based on latency requirements
CN110858811B (zh) * 2018-08-24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US11277854B2 (en) * 2019-01-22 2022-03-15 T-Mobile Us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spectrum efficiency and to reduce latency by using dynamic guard time selec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22082379A1 (en) * 2020-10-19 2022-04-2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media for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5192A1 (en) * 2004-03-08 2005-09-14 Fujitsu Limited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JP2005269034A (ja) * 2004-03-17 2005-09-29 Nec Saitama Ltd 無線基地局システムおよび遅延時間測定方法
JP2006352258A (ja) * 2005-06-13 2006-12-2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3760B2 (ja) * 1996-11-07 2002-09-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US6094562A (en) * 1998-04-07 2000-07-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iming compensation for distant base station antennas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462471B2 (ja) * 2001-01-19 2003-1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基地局の送信タイミングのオフセット測定方法及びオフセット測定装置
DE602004025918D1 (de) * 2003-05-12 2010-04-22 Qualcomm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kommunikationssystem
JP3968590B2 (ja) * 2004-06-24 2007-08-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
EP2022193A4 (en) * 2006-05-16 2012-12-05 Kt Freetel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SITION MEASUREMENT USING CIRCULATION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5192A1 (en) * 2004-03-08 2005-09-14 Fujitsu Limited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JP2005269034A (ja) * 2004-03-17 2005-09-29 Nec Saitama Ltd 無線基地局システムおよび遅延時間測定方法
JP2006352258A (ja) * 2005-06-13 2006-12-2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0835A (zh) * 2012-05-25 2015-02-25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操作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元件的方法及网络元件
US10178652B2 (en) 2012-05-25 2019-01-0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element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network element
CN104380835B (zh) * 2012-05-25 2019-03-01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操作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元件的方法及网络元件
CN110677710A (zh) * 2019-10-16 2020-01-10 江苏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和终端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4679B (zh) 2014-05-28
EP2296396A1 (en) 2011-03-16
WO2010001676A1 (ja) 2010-01-07
US8224386B2 (en) 2012-07-17
JP5031687B2 (ja) 2012-09-19
US20110135300A1 (en) 2011-06-09
JP2010016644A (ja) 2010-01-21
EP2296396A4 (en)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4679B (zh)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延迟校正方法
US7650155B2 (en) Transmission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ystem
JP4990795B2 (ja) 2つの無線通信装置間の距離を測定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ように適合された装置
EP229472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in a tdd system
US76092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location without requiring a common time base or clock calibration
RU2536178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очной тактовой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между уровнями и подуровнями связи для систем связи
EP139673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f a terminal in a network
US7936727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system LSI, and program
JP2003530760A (ja) タイミング前進およびタイミング偏差の同期化
US20170127449A1 (en)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Threshold Configuration
JP2020529162A (ja) 自己給電型パワー・センサとそれからのサンプルを収集する中央コントローラとの時間同期
KR101000790B1 (ko) 거리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890118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f a terminal in a network
US2006000925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ccess pow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5875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erforming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nd field length selection for a communication frame
CN116114363A (zh) 未授权频谱中基于网络的定位的同步偏移识别与细化
US2015021510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2213000A (ja) キャリア信号検出閾値をアダプティブに決定する無線機器
WO2023020354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JP2004165975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サーチウィンド補正方法
KR101989487B1 (ko) 저전력 블루투스(BLE) 시스템의 Link Quality Indicator(LQI)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US10117045B2 (en) Circuit of a node and method for transit time measurement in a radio network
KR10089175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송신시점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장치
JPH06326723A (ja) スター型光加入者システムの上り方向送信タイミング決定方式
CN109350044A (zh) 基于nrf24l01的较高精度无线心跳血氧尖峰信号时间差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