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9903A - 艉轴管衬套单元 - Google Patents

艉轴管衬套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9903A
CN102069903A CN2010105572738A CN201010557273A CN102069903A CN 102069903 A CN102069903 A CN 102069903A CN 2010105572738 A CN2010105572738 A CN 2010105572738A CN 201010557273 A CN201010557273 A CN 201010557273A CN 102069903 A CN102069903 A CN 102069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ull
quarter
ship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72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金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BO HITECH CO Ltd
SUNBO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BO HITECH CO Ltd
SUNBO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BO HITECH CO Ltd, SUNBO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BO HI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69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9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3/32Other parts
    • B63H23/36Shaft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40Stern posts; Stern 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54Other sealings for rotating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lts, Nuts, And Washer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艉轴管衬套单元,其在将艉轴管陈涛单元组装于船体时,使船体的后面和衬套外壳的后面处于一条直线上,并在船体和衬套外壳之间,设置可密封树脂(resin)的橡胶海绵(rubber sponge),从而不仅提高船体的后方一侧空间利用率并增加填充于船体和衬套外壳之间的树脂的密封效果,而且,可在船体内的正确位置,将衬套单元以高组装质量,坚固、迅速地安装成稳定结构。

Description

艉轴管衬套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船舶的推进轴和船体之间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尤其涉及可提高船体后方一侧空间利用率,提高填充于船体和衬套单元之间的树脂的密封效果,且可在船体内的正确位置,将衬套单元以高组装质量,坚固、迅速地安装成稳定结构的艉轴管衬套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支撑船舶的推进轴的各种轴承中,夹设于艉轴管的轴承使用衬套轴承(下面,称为“艉轴管衬套单元”),而在组装上述艉轴管衬套单元时,考虑到作用于推进轴的螺旋桨自身重量、海水浮力、推力扭矩等以轴对准方式组装,以使与推进轴的接触压力沿轴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焊接方式将艉轴管衬套单元连接设置于船体,因此,在焊接前或焊接过程中,针对随时变化的作业条件确认焊接部位,去除焊接熔渣,保持焊接部位的清洁,确认是否存在焊接缺陷,控制焊接时所使用的电压、电流、速度等,而在完成焊接之后,需根据焊接的热变形进行后期处理,且在船主及船级检验过程中,需严格检查焊接部内部或表面的缺陷。 
另外,在将现有技术的艉轴管衬套单元组装于船体时,因具有衬套外壳的后方一侧凸缘向船体的船尾部后方一侧突出的结构,从而降低船体的后方一侧空间利用率,且增加船体的整体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艉轴管衬套单元,其在将艉轴管陈涛单元组装于船体时,使船体的后面和衬套外壳的后面处于一条直线上,并在船体和衬套外壳之间,设置可密封树脂(resin)的橡胶海绵(rubber sponge),从而不仅提高船体的后方一侧空间利用率并增加填充于船体和衬套外壳之间的树脂的密封效果,而且,可在船体内的正确位置,将衬套单元以高组装质量,坚固、迅速地安装成稳定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提供一种艉轴管衬套单元,其在插入设置于船体以支撑传动轴的艉轴管衬套单元中,包括:第一衬套外壳,设置于船体的船尾部(螺旋桨一侧,后方一 侧)内侧并具备在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后方向半径方向突出形成的凸缘部;第二衬套外壳,设置于船体的船首部(引擎一侧,前方一侧)内侧;连接管,一体结合于上述第一及第二陈涛外壳之间;前方凸缘,设置于上述第二衬套外壳及船体的船首部的前方;而且,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后面和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后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并在上述第一衬套外壳和上述船体的船尾部之间及上述第二衬套外壳和上述船体的船首部之间,设置橡胶海绵(rubber sponge)以密封填充于上述间隙之间的树脂(resin)。 
在此,本发明还包括圆板,其同时面对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和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后面部固定。 
此时,在上述第一及第二衬套外壳的外面,形成固定槽以固定上述橡胶海绵的设置位置。 
另外,本发明还可包括间隔维持部件,其维持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凸缘部和上述船体的船尾部之间一定的轴向间距。 
此时,上述间隔维持部件以螺栓结合方式结合于上述凸缘部,以调节从上述凸缘部的突出宽度。 
另外,在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下部,设置沿上述船尾部的内侧面被导引的导向螺栓。 
与此同时,在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及船首部外侧设置中心调节螺栓,以通过调节使上述第一、二衬套外壳位于船尾部及船首部的各中心(center)部分。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多个裂口垫板,各紧贴于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及上述船首部后面,以防止上述橡胶海绵被推挤;支撑夹具,各固定于上述船尾部前面和上述船首部后面;加压螺栓,结合于上述各支撑夹具并通过加压使上述裂口垫板紧贴于上述船尾部前面及船首部后面。
在此,多个上述橡胶海绵相互紧贴设置,而相邻橡胶海绵的接合部分相互错开设置。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使船体的后面和衬套外壳的后面处于一条直线上,并使圆板同时面对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和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后面部固定,从而较之第一衬套外壳的凸缘部以向船体的船尾部后方一侧突出结合的现有技术的结合结构,因第一衬套外壳的长度变短,从而使船体的长度缩短,提高船体船尾部何方一侧空间利用率。 
另外,本发明在第一衬套外壳和船体的船尾部之间及第二衬套外壳和船体的船首部之间,设置橡胶海绵(rubber sponge)以有效密封填充于第一衬套外壳和船体的船尾部之间及第二衬套外壳和船体的船首部之间的树脂(resin),而且,也可提高树脂密封的组装性。 
另外,本发明在第一及第二衬套外壳的各外面沿圆周方向的周围设置固定槽,以在设置橡胶海绵时,防止橡胶海绵推挤至船体的前方一侧而固定于正确的位置,从而提高组装性和组装质量。 
另外,本发明在第一衬套外壳的凸缘部设置单独的间隔维持部件,以在组装第一衬套外壳时,维持凸缘部和船尾部之间一定的轴向间距,而且,通过螺栓结合方式将间隔维持部件结合于凸缘部,以调节间隔维持部件的突出宽度,从而可自由调节凸缘部和船尾部之间的轴向间距。 
另外,本发明在第一衬套外壳下部设置单独的导向螺栓,以在将第一衬套外壳插入船尾部内部时,通过上述导向螺栓沿船尾部的内侧面滑动,从而较容易设置,而且,通过调节上述导向螺栓的突出宽度,维持第一衬套外壳和船尾部之间一定的间距。 
另外,本发明具备结合于船体的船尾部及船首部外侧的中心调节螺栓,以通过调节使第一、二衬套外壳正确位于船尾部及船首部的各中心(center)部分,而且,可防止衬套外壳的下坠现象。 
另外,本发明为固定设置于船体的船尾部前面和船首部后面的橡胶海绵,具备裂口垫板、支撑夹具、加压螺栓等结构,以在填充树脂时,通过加压紧贴于船尾部前面或船首部后面的裂口垫板防止橡胶海绵被推挤的现象,而且,在完成橡胶海绵的组装之后,通过解开螺栓容易除去裂口垫板及支撑夹具。 
另外,本发明具备多个橡胶海绵并使橡胶海绵相互紧贴设置,而相邻橡胶海绵的接合部分相互错开设置,从而稳定地阻止树脂通过结合部分泄漏至外部。 
另外,本发明利用多个螺栓结合固定由第一衬套外壳、第二衬套外壳、连接管构成的衬套单元组装体和前方凸缘,从而无需现有技术的焊接方式,即可将其牢固稳定地设置于船体。因此,无需现有技术中在完成焊接工序时,需针对随时变化的作业条件确认焊接部位,去除焊接熔渣,保持焊接部位的清洁,确认是否存在焊接缺陷,控制焊接时所使用的电压、电流、速度等,而且在完成焊接之后,需根据焊接的热变形进行后期处理,并在船主及船级检验过程中,需严格检查焊接部内部或表面的缺陷,而可更简便迅速地将其设置于船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艉轴管衬套单元的一实施例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船体的船尾一侧设置结构重要部分详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详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沿X-X截面方向的详细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部分详细示意图; 
图6至图8为图2的各沿Y-Y、Z-Z、W-W截面方向的详细示意图; 
图9为图2的“C”部分详细示意图; 
图10为图2的沿“V”截面方向的详细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橡胶海绵的接合部分设置状态示例图; 
图12至图14为在船体的船首部内部组装第二衬套外壳的各种形式实施例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传动轴                  21:船体的船尾部 
22:船体的船首部            110:第一衬套外壳 
111:凸缘部                 120:第二衬套外壳 
130:连接管                 150:前方凸缘 
250:喷嘴                   260:定位螺栓 
311、315、332:橡胶海绵     312:圆板 
314:间隔维持部件           316:支撑夹具 
317:固定螺栓               318:加压螺栓 
319:裂口垫板               320:导向螺栓 
330、335、340:中心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对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艉轴管衬套单元的一实施例重要部分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船体的船尾一侧设置结构重要部分详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分详细示意图;图4为图2的沿X-X截面方向的详细示意图;图5为图2的“B”部分详细示意图;图6至图8为图2的各沿Y-Y、Z-Z、W-W截面方向的详细示意图;图9为图2的“C”部分详细示意图;图10为图2的沿“V”截面方向的详细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的橡胶海绵的接合部分设置状态示例图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艉轴管衬套单元,其在插入设置于船体20以支撑传动轴10的艉轴管衬套单元中,包括:第一衬套外壳110,设置于船体的船尾部21(螺旋桨一侧,后方一侧)内侧并具备在上述船体的船尾部21后方向半径方向突出形成的凸缘部111;第 二衬套外壳120,设置于船体的船首部22(引擎一侧,前方一侧)内侧;连接管130,一体结合于上述第一及第二陈涛外壳110、120之间;前方凸缘150,设置于上述第二衬套外壳120及船体的船首部22的前方。 
上述第一衬套外壳110和第二衬套外壳120各插入设置于船体的船尾部21及船体的船首部22内侧,并通过上述连接管130连接结合成一体,以构成衬套单元组装体。 
由上述第一衬套外壳110、第二衬套外壳120、连接管构130成的衬套单元组装体和前方凸缘150,通过多个后方固定螺栓210及第一、第二前方固定螺栓221、222的结合组装,从而无需焊接方式,即可将其牢固稳定地设置于船体的船尾部21及船首部22。 
上述第一衬套外壳110,在后方一侧向半径方向突出形成凸缘部111,并通过使多个后方固定螺栓210沿轴方向贯通于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凸缘部111,从而将上述第一衬套外壳110牢固固定于船体的船尾部21。 
此时,如图3所示,上述船体的船尾部21在与上述第一衬套外壳110凸缘部111的后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通过后方固定螺栓210完成结合作业。 
另外,在第二衬套外壳120及船体的船首部22前方设置前方凸缘150,而上述前方凸缘150通过沿第二衬套外壳120的轴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前方固定螺栓221及第二前方固定螺栓222各结合于第二衬套外壳120和船体的船首部22部分,从而将上述第二衬套外壳120牢固固定于船体的船首部22。如上所述,本发明无需焊接工序,只利用螺栓结合即可将艉轴管衬套单元牢固固定于船体20。 
另外,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结构,在上述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凸缘部111和上述船体的船首部21之间,设置多个橡胶海绵(rubber sponge)以密封填充于上述船尾部21和第一衬套外壳110之间的树脂(resin)。 
上述橡胶海绵311是其一部分具有断开的环(ring)形状的橡胶材料的密封(sealing)部件,在上述凸缘部111外周面紧贴设置多个。 
此时,在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凸缘部111圆周面上,形成固定槽111a以固定橡胶海绵311的设置位置,而上述固定槽111a沿凸缘部111的圆周方向凹陷形成。 
在设置橡胶海绵311时,上述固定槽111a通过导引使上述橡胶海绵311不引向船体的前方一侧方向,而固定于正确的位置。因此,可提高橡胶海绵311的组装作业性和组装质量。 
同样,在第一衬套外壳110和船尾部21的前方一侧之间的空间及第二衬套外壳120和船体的船首部22之间的空间,通过相同的方式设置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橡胶海绵315、332。 
上述橡胶海绵311、315可有效密封填充于第一衬套外壳110和船尾部21的前方一侧之间的空间及第二衬套外壳120和船体的船首部22之间的空间的树脂。 
另外,如图3所示,橡胶海绵311在插入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凸缘部111和船体的船尾部21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圆板(disc plate)固定以防止向外脱离。 
即,在将第一衬套外壳110插入船体的船尾部21内部,以使上述船尾部21后面和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凸缘部111后面处于一条直线上的状态下,在使环(ring)状圆板312同时面对上述凸缘部111后面和船尾部21后面的同时,通过螺栓313结合固定,从而固定橡胶海绵311以防止向外脱离。 
上述结合方式,较之现有技术的在使第一衬套外壳的凸缘部向船尾部后方一侧突出的状态下通过螺栓结合的方式,因第一衬套外壳的长度可缩短一些,从而可缩短船体的整体长度。与此同时,还可有效利用船体的船尾部21后方一侧空间。 
而且,如图11所示,较佳地,相邻橡胶海绵315a、315b、315c的各结合部分E1、E2、E3相互错开设置。若通过上述方式结合,则即使填充于树脂(resin)通过一侧橡胶海绵的结合部分之间泄漏,也可有效地被相邻的其他橡胶海绵阻止,从而稳定地阻止树脂的向外泄漏。 
另外,如图2及图5所示,本发明具备间隔维持部件314,其维持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凸缘部111前面和船体的船尾部21后方一侧内侧面之间一定的轴向间距。 
上述间隔维持部件314是一种起到阻挡器(stopper)功能的结构,以螺栓结合方式结合于凸缘部111的前面一侧。 
这样,因在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凸缘部111前面设置间隔维持部件314,从而在将第一衬套外壳110组装于船尾部21内部时,通过使上述间隔维持部件314接触船尾部21的后方一侧内侧面,始终将凸缘部111前面和船尾部21内侧面之间的轴向间距,始终维持在相当于上述间隔维持部件314的突出宽度的宽度。 
而且,因上述间隔维持部件314以螺栓结合方式结合于凸缘部111的前面,从而在需要时通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上述间隔维持部件314,从凸缘部111的前面自由调节间隔维持部件314的突出宽度,因此,可将上述凸缘部111和船尾部21之间的轴向间距自由维持在所需间隔。 
另外,如图8所示,本发明在第一衬套外壳110的下部一侧,具备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螺栓320。 
上述导向螺栓320,包括在外周面形成螺纹的螺栓主体320a,及一体结合于上述螺栓主体320a的螺母320b。另外,上述螺栓主体320a的末端部具备圆形弯曲面,以在与船体的船尾部21内侧面接触时容易滑动。 
具备上述结构的导向螺栓320,在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外面形成螺丝攻320c之后,以螺栓结合的方式结合于上述螺丝攻320c,从而在将上述第一衬套外壳110插入船尾部21内部组装时,通过上述导向螺栓320端部的弯曲外面形状,容易使第一衬套外壳110沿船尾部21的下部内侧面滑动。 
同时,因上述导向螺栓320可使用户通过旋转螺母320b部分,自由调节从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外面的导向螺栓320的突出宽度,从而通过适当调节上述导向螺栓320的突出宽度,容易调节第一衬套外壳110和船尾部21之间的间距。 
另外,本发明具备中心调节螺栓330、335、340,其在组装第一、二衬套外壳110、120时,以通过调节使上述第一、二衬套外壳110、120正确位于船体的船尾部21及船首部22的中心(center)部分。 
上述中信调节螺栓330、335、340在船体的船尾部21前方及后方一侧各设置一个并在船首部22中央设置一个,另外,如图6所示,设置于上述船体的船尾部21后方一侧的中心调节螺栓330,在第一衬套外壳110的上、下部按一定间隔设置四个,而如图7所示,设置于上述船体的船尾部21前方一侧的中心调节螺栓335,只在第一衬套外壳110下部设置两个。另外,设置于船体的船首部22中央的中心调节螺栓340,以上述图6所示的形式设置四个。 
以上述结构设置的中心调节螺栓330、335、340,可由作业者结合于船尾部21及船首部22外侧并进行调节,且支撑上述第一、二衬套外壳110、120的外面,从而在船尾部21或船首部22外侧,方便第一、二衬套外壳110、120的中心调节作业。在此,尤其是结合于第一衬套外壳110前方一侧的中心调节螺栓335,防止从第一衬套外壳110连接至第二衬套外壳120的陈涛单元组装体的中央部分,即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前方一侧部分因自身重量下坠。 
另外,本发明具备橡胶海绵防推挤部件,其抑制设置于第一衬套外壳110的前方一侧和第二衬套外壳120的后方一侧部分的橡胶海绵315、332的轴向推挤。 
如图9所示,上述橡胶海绵防推挤部件,包括:支撑夹具(support jig)316,由矩形板呈 
Figure BDA0000033740140000071
字形弯曲而成;固定螺栓317,将上述支撑夹具316固定于船尾部21前面;多个裂口垫板(split plate)319,同时紧贴于橡胶海绵315和船体的船尾部21前面;加压 螺栓318,结合于上述支撑夹具316端部并加压上述裂口垫板319以使其紧贴于船尾部21前面。上述结构的橡胶海绵防推挤部件,以如图9所示的设置方式同样设置于船体的船首部22后方一侧,在将橡胶海绵设置于船体和衬套外壳之间之后,在船体和衬套外壳之间的空间填充树脂之后去除。 
图12至图14为在船体的船首部22内部组装第二衬套外壳120的各种形式实施例剖面图。 
如图12所示的形式为第一衬套外壳120及前方凸缘150不固定于船体的船首部22的船体非固定式,在将喷嘴250结合于前方凸缘150之后,向船体的船首部22内部插入艉轴管单元并利用前方固定螺栓221连接第一衬套外壳120和前方凸缘150。另外,在完成前方凸缘150的设置之后,利用支撑夹具316及加压螺栓318将裂口垫板319固定于船体的船首部22前面。则在将树脂(resin)注入船首部22和第二衬套外壳120之间时,防止其通过泄漏。 
上述组装方式是如第一实施例一样,利用第二衬套外壳120和前方凸缘150组装的对偶(dual)方式,需要单独的前方凸缘150。另外,在第二衬套外壳120外面,设置用于调节中心(center)的定位螺栓(jack bolt)260。因此,将第二衬套外壳120插入船体的船首部22内部之后,通过船首部22和第二衬套外壳120之间的空间伸进工具并通过定位螺栓260完成对第二衬套外壳120的中心调节作业。 
如图13所示的形式是不使用上述如图12所示的前方凸缘150组装的单一(single)方式,是将第二衬套外壳120直接固定于船体的船首部22的船体非固定式。 
在此,利用螺栓317将支撑夹具316固定于船首部22前面,并通过上述支撑夹具316将裂口垫板319压迫固定于船首部22前面。则在将树脂(resin)注入船首部22和第二衬套外壳120之间时,防止其通过泄漏。 
上述组装方式在将第二衬套外壳120设置于船体的船首部22内部之后,在第二衬套外壳120前方直接设置喷嘴250,因此,与如图12所示的形式不同,无需单独的前方凸缘,节省材料费。另外,与上述图12一样,在第二衬套外壳120外面,设置用于调节中心(center)的定位螺栓(jack bolt)260,从而在船体内部,通过定位螺栓260调节第二衬套外壳120的中心。 
如图14所示的形式是利用前方凸缘150将第二衬套外壳120固定于船体的船首部22的对偶(dual)方式,是将结合有喷嘴250的前方凸缘150利用前方固定螺栓221、222各固定于船体的船首部22和第二衬套外壳120的前面的船体固定方式。上述形式因首先将喷嘴 250结合于前方凸缘150之后,将前方凸缘150固定于船体及衬套外壳,因此,喷嘴250的结合容易。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艉轴管衬套单元,其在插入设置于船体以支撑传动轴的艉轴管衬套单元中,包括:第一衬套外壳,舍自语船体的船尾部(螺旋桨一侧,后方一侧)内侧并具备在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后方向半径方向突出形成的凸缘部;
第二衬套外壳,设置于船体的船首部(引擎一侧,前方一侧)内侧;
连接管,一体结合于上述第一及第二陈涛外壳之间;
前方凸缘,设置于上述第二衬套外壳及船体的船首部的前方;
而且,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后面和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后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并在上述第一衬套外壳和上述船体的船尾部之间及上述第二衬套外壳和上述船体的船首部之间,设置橡胶海绵(rubber sponge)以密封填充于上述间隙之间的树脂(resin);
另外,在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下部,设置沿上述船尾部的内侧面被导引的导向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板,其同时面对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和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后面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及第二衬套外壳的外面,形成固定槽以固定上述橡胶海绵的设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维持部件,其维持上述第一衬套外壳的凸缘部和上述船体的船尾部之间一定的轴向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维持部件以螺栓结合方式结合于上述凸缘部,以调节从上述凸缘部的突出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及船首部外侧设置中心调节螺栓,以通过调节使上述第一、二衬套外壳位于船尾部及船首部的各中心(center)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裂口垫板,各紧贴于上述船体的船尾部及上述船首部后面,以防止上述橡胶海绵被推挤;
支撑夹具,各固定于上述船尾部前面和上述船首部后面;
加压螺栓,结合于上述各支撑夹具并通过加压使上述裂口垫板紧贴于上述船尾部前面及船首部后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轴管衬套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橡胶海绵相互紧贴设置,而相邻橡胶海绵的接合部分相互错开设置。
CN2010105572738A 2009-11-23 2010-11-23 艉轴管衬套单元 Pending CN1020699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13269A KR100940906B1 (ko) 2009-11-23 2009-11-23 스턴튜브 부시유니트
KR10-2009-0113269 2009-1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9903A true CN102069903A (zh) 2011-05-25

Family

ID=4208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72738A Pending CN102069903A (zh) 2009-11-23 2010-11-23 艉轴管衬套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40906B1 (zh)
CN (1) CN102069903A (zh)
WO (1) WO2011062463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804A (zh) * 2014-12-10 2015-04-08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轴系分段式尾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7839865A (zh) * 2017-11-10 2018-03-27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整体式艉轴管装置
CN108016596A (zh) * 2017-12-13 2018-05-11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约安装空间的艉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938B (zh) * 2011-10-18 2014-11-05 宝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铸造成型的船用多轴系密封卡位套管及制作方法
KR101546681B1 (ko) 2013-12-05 2015-08-26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스턴튜브 지지부재
CN109911164A (zh) * 2019-04-03 2019-06-21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尾轴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1266327A (zh) * 2020-01-20 2020-06-12 安徽省徽腾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自动控制清洗液压支撑杆的装置
KR102100325B1 (ko) * 2020-02-20 2020-05-15 이상욱 스턴튜브 베어링 유닛의 설치구조
CN112339933B (zh) * 2020-09-29 2022-10-14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安装尾管密封装置的轴承式校中装置
CN112389618A (zh) * 2020-12-20 2021-02-23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尾轴固定装置及其安装工艺
KR102410643B1 (ko) 2021-11-18 2022-06-23 동양메탈공업 주식회사 원심주조를 이용한 스턴 튜브 베어링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스턴 튜브 베어링
CN114228969B (zh) * 2022-01-18 2023-03-21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艉管的安装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8269A (en) * 1991-10-30 1994-05-03 Blohm & Voss Ag Seal device for rotating shafts, in particular stern tube seal for propeller shafts of a ship
CN1354721A (zh) * 1999-05-31 2002-06-19 斯文斯卡轴承股份公司 安装尾轴管的方法
DE102005055252A1 (de) * 2005-11-19 2007-05-24 Aixtron Ag CVD-Reaktor mit gleitgelagerten Suszeptorhalter
CN2918309Y (zh) * 2006-04-18 2007-07-04 王树生 积放悬挂输送机的活动式承载轨
CN101239649A (zh) * 2008-03-14 2008-08-13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船舶艉轴管衬套的方法
CN201201714Y (zh) * 2008-05-15 2009-03-04 扬帆集团有限公司 船舶艉管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4281A (ja) * 1989-07-21 1991-03-08 Toyo Ink Mfg Co Ltd 粘着剤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形成方法
KR100767787B1 (ko) * 2007-07-04 2007-10-17 지씨테크(주) 스턴튜브 부시 유니트 및 그 설치 방법
KR100867431B1 (ko) * 2008-08-01 2008-11-06 선보공업주식회사 열변형을 고려한 스턴튜브 부시유니트 및 그 설치방법
KR100920059B1 (ko) 2009-02-18 2009-10-07 선보공업주식회사 스턴튜브 부시유니트 및 그 설치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8269A (en) * 1991-10-30 1994-05-03 Blohm & Voss Ag Seal device for rotating shafts, in particular stern tube seal for propeller shafts of a ship
CN1354721A (zh) * 1999-05-31 2002-06-19 斯文斯卡轴承股份公司 安装尾轴管的方法
DE102005055252A1 (de) * 2005-11-19 2007-05-24 Aixtron Ag CVD-Reaktor mit gleitgelagerten Suszeptorhalter
CN2918309Y (zh) * 2006-04-18 2007-07-04 王树生 积放悬挂输送机的活动式承载轨
CN101239649A (zh) * 2008-03-14 2008-08-13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船舶艉轴管衬套的方法
CN201201714Y (zh) * 2008-05-15 2009-03-04 扬帆集团有限公司 船舶艉管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804A (zh) * 2014-12-10 2015-04-08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轴系分段式尾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4494804B (zh) * 2014-12-10 2016-09-14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轴系分段式尾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7839865A (zh) * 2017-11-10 2018-03-27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整体式艉轴管装置
CN107839865B (zh) * 2017-11-10 2024-03-26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整体式艉轴管装置
CN108016596A (zh) * 2017-12-13 2018-05-11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约安装空间的艉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62463A2 (ko) 2011-05-26
KR100940906B1 (ko) 2010-02-08
WO2011062463A3 (ko)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9903A (zh) 艉轴管衬套单元
CN102159456B (zh) Pod推进器
JPH10506860A (ja) プロペラ・ドライブ・シャフトのための調整可能なシール
CN107108007A (zh) 用于船的紧凑且高推进效率的传动装置和装备有该传动装置的船
CN105864280B (zh) 基于分布式材料设计的水润滑径向轴承
US9011088B2 (en) Pivotable propeller nozzle for a watercraft
KR102252972B1 (ko) 스턴튜브 베어링 유닛 및 상기 스턴튜브 베어링 유닛의 설치방법
EP1213221B1 (en) Sealing device for pod propeller propulsion systems
CN200940686Y (zh) 剖分式油润滑艉轴密封装置
CN106275252A (zh) 一种船舶中间轴系的安装方法
US3790356A (en) Device for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a stern post bearing
CN109606535B (zh) 一种用于船舶轴系隔舱填料函精确安装的方法
US9011100B2 (en) Demountable propeller
CN106321855A (zh) 艉轴密封装置
CN103921252B (zh) Cpp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US20140186184A1 (en) Watercraft propeller propulsion system having a hydraulic thrust bearing assembly
JPH08156888A (ja) 船舶推進軸用軸封装置
KR102312375B1 (ko) 선박용 스턴튜브조립체의 실링유닛
KR20160116224A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JP3803920B2 (ja) ラバーマウント式船尾管シール装置
CN211029682U (zh) 一种艉轴防窜动工装
US20140248153A1 (en) Propulsion device for ship and ship having the same
US20130113163A1 (en) Maintenance and Emergency Run Secondary Seal
WO2022249705A1 (ja) 船尾管の船首側シール構造と船舶
CN212319142U (zh) 一种船用横向双桥隔振管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