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7563A - 用于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7563A
CN102067563A CN2009801226905A CN200980122690A CN102067563A CN 102067563 A CN102067563 A CN 102067563A CN 2009801226905 A CN2009801226905 A CN 2009801226905A CN 200980122690 A CN200980122690 A CN 200980122690A CN 102067563 A CN102067563 A CN 102067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overlay network
participation
node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26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7563B (zh
Inventor
R·S·贾亚拉姆
V·纳拉亚南
L·R·东代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67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7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5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6Join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H04L67/1093Some peer nodes performing special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用于对等覆盖网络(102)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对节点(104、110)进行动态配置的方法包括: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覆盖网络上工作,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基于本地策略和该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并且将节点配置为基于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该覆盖网络。一种用于动态节点配置的装置包括:耦合到处理器的存储器,用于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覆盖网络上工作、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基于本地策略和该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并且将该节点配置为基于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该覆盖网络。

Description

用于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
按照35 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2008年6月17日提交的、题目为“Methods andApparatus for Optimal Participation of Devices in an Overlay Network”的临时申请No.61/073,284的优先权,后者已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通过引用将其明确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的操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对等(peer-to-peer)覆盖网络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成员节点在缺少基于服务器的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获得服务,这样的网络在本文中被称为“对等”覆盖网络。在对等覆盖中,对等节点(peer node)互相合作,均用来提供服务并且维护网络。可以在诸如使用网际协议(IP)的网络这样的基础网络(underlying network)之上构建对等覆盖网络。
典型地,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节点都完全参与了路由和维护。虽然这在同构设备的环境中是很好的,但是异构设备网络需要不同级别的设备参与。例如,可能存在一些小型的并具有相对较低电力的设备,其想要参与该覆盖、但是却不能提供完全的路由和维护服务。还存在的一些情况是,对于具有足够资源的设备来说,在覆盖网络上工作而无需参与网络路由和维护可能是高效的、有成本效益的以及/或者在其它方面具有优势。
因此,期望有一种高效的机制,通过该机制,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节点能够被动态地配置为最高效地参与覆盖网络。
发明内容
在一个或多个方案中,提供了包括方法和装置的节点配置系统,其用于对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动态配置,以控制网络参与。
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由节点执行的、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覆盖网络上工作,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基于本地策略和该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并且将该节点配置为基于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该覆盖网络。
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单元,用于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覆盖网络上工作;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选择单元,用于基于本地策略和该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以及配置单元,用于将该节点配置为基于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该覆盖网络。
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耦合到存储器并且用于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覆盖网络上工作、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基于本地策略和该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并且将该节点配置为基于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该覆盖网络。
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包含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执行这些代码以用于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覆盖网络上工作、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基于本地策略和该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并且将该节点配置为基于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该覆盖网络。
在阅读了下文所给出的附图说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之后,其它方案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说明书,本文的前述方案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网络,其说明了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
图2说明了用于根据节点配置系统实现各种网络参与模式的示例性协议栈;
图3示出了在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中使用的覆盖网络层的示例性模块;
图4示出了在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中使用的示例性配置处理器;
图5示出了用于对节点进行操作以提供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的示例性方法;以及
图6示出了在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中使用的示例性配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描述了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该节点配置系统用于允许对覆盖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动态配置,以便控制对等覆盖网络中的网络参与。
图1示出了网络100,其说明了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网络100包括对等覆盖网络102,其利用任意类型的基础网络,例如网际协议网络,来允许覆盖网络102上的节点互相进行通信。基础网络可以包括任意数目或者类型的网络,例如WAN、LAN、无线网络或者任何其它类型的网络。
在各种实现中,节点配置系统用于允许覆盖网络102的节点根据多种参与模式之一来参与该覆盖网络。为了该说明的目的,下面描述了三种参与模式;然而,该系统并不局限于仅仅三种模式,并且适合于以实际上任意数目的参与模式来工作。
在第一种模式中,定义了作为“路由对等点”(Routing Peer)的完全参与。参考图1,概括地用104示出了作为RP而参与覆盖网络102的多个节点。作为RP而参与的节点是覆盖网络102的完全参与者,并且参与覆盖网络的路由和维护操作。它们在覆盖网络中执行诸如覆盖维护、消息路由以及存储功能这样的各种功能。就计算能力和消息处理速度而言,一些RP可以优于另一些RP;然而,基本上,所有RP都负责进行覆盖路由、存储和覆盖维护,并且都被认为是作为完全参与者来工作。
在第二种模式中,定义了作为“非路由对等点”(NRP)的部分参与。参见图1,用106示出了作为NRP的部分参与覆盖网络102的节点。作为NRP而参与的节点向覆盖网络提供服务/从覆盖网络接收服务,但不参与覆盖网络的路由和维护方面。从服务的观点看,这些节点看起来等同于RP——它们拥有覆盖节点标识符并且暴露给覆盖网络上的其它节点。然而,NRP仅维持到覆盖网络上另一个对等点的单一连接。NRP的所有覆盖网络请求都经过该对等点,其也被称为覆盖连接点(Overlay Attachment Point,OAP)108。NRP参与覆盖网络,但不积极参与覆盖网络的路由和维护,因此,它们被视为作为部分参与者来工作。它们并不存储覆盖数据,但可以通过它们的覆盖连接点来对覆盖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和恢复。
依靠电池供电来工作的非路由对等点得益于能够进入空闲状态,这是由于它们并不维护路由表、或者无需针对覆盖存储请求来用数据进行应答。然而,维护与覆盖连接点的单一连接需要消耗电力。
在第三种模式中,定义了作为非对等点(NP)的服务参与。参见图1,概括地用110示出了作为NP而参与覆盖网络102的节点。NP包括不能或者不想完全或部分参与覆盖网络的设备或服务。例如,受约束的设备可能想要使用覆盖网络服务,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想要为覆盖网络中的实体提供服务,但是却不能支持RP或NRP的完全或部分参与功能。通过与在RP或NRP上工作的覆盖代理服务器(OPS)进行通信,这些设备作为NP来提供覆盖网络上的服务参与。例如,NP 110通过在NRP 106处工作的OPS来参与覆盖网络102。还应该注意,NP不一定是受约束的设备。一些NP设备可以具有实质上的存储器和/或处理资源,但是仍用作覆盖网络上的NP。例如,NP 112可以提供有效的存储和处理资源,其作为服务对覆盖网络102上的节点可用。
在各种方案中,在其资源上不具有显著约束的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网络接入点以及高端移动电话,是RP的例子。在其资源上具有显著约束的设备,诸如低端移动电话和电池供电的无线传感器,是NRP的例子。不支持覆盖协议的设备,诸如手表或耳机,是NP的例子。
NP实体可以利用任何连接手段来连到其相关OPS。RP或NRP代理与NP相关的所有覆盖请求。因此,NP总是经由代理设备连接到覆盖网络。作为NP而参与的节点在该覆盖上没有身份,并且按照定义不是该覆盖的成员。由NP提供的任何服务都被塑造成是由覆盖网络上的相应代理所提供的服务。在一些例子中,与代理RP或NRP使用非特定通信协议的NP可以被用于进一步减少与覆盖网络进行交互所需的电池消耗。
对于覆盖网络上的其它节点而言,代理节点看起来是产生或满足对所代理的NP的覆盖请求的实体。在一些例子中,为了更好的可用性,由NP执行的常见服务可以具有多于一个代理。因此,代理节点是用作在它所代理的NP节点和覆盖网络之间的所有业务的运输线(transit)和转换器(translator)。
在各种方案中,节点配置系统用于允许将节点动态地配置为以上述三种参与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来参与覆盖网络。例如,节点106包括配置处理器(CP)114,其用于允许对节点106进行配置并且动态控制其参与模式。例如,CP 114允许节点106从完全参与(即,RP)、部分参与(即,NRP)和服务参与(即,NP)中进行动态选择。具有被动态配置为以任意一种可用的参与模式来进行参与的能力使得一个节点能够更加高效、灵活地工作并且节省电力和/或资源。
例如,CP 114用于允许将节点106配置为作为NRP而进行部分参与,并且为NP 110提供代理服务。在另一个方案中,可以将节点106配置为作为通过RP 108代理的NP而进行服务参与。在另一个方案中,可以将节点106配置为在覆盖网络102上作为RP而进行完全参与。下面提供了CP 114的操作的更详细说明。
图2说明了用于根据节点配置系统实现各种节点参与模式的示例性协议栈200。协议栈200包括NRP协议栈202、OAP协议栈204、RP协议栈206、以及资源协议栈208。例如,由CP 114提供NRP协议栈202。
NRP协议栈202在功能上与OAP协议栈204类似。它们都实现了服务适配层(Service Adaption Layer,SAL)210、覆盖网络层(ONL)212、连接层(CL)214、IP堆栈层216以及链路层218。在NRP协议栈202中,在ONL212内缺少与路由及转发相对应的功能。NRP具有一条通往覆盖连接点(OAP)的路线。在NRP协议栈202的CL 214内,将邻居维护开销减少到仅与OAP维持连接管理。还期望NRP将ping分组发送到OAP(以便保持连接活跃)。
CP 114用于对服务适配层210进行配置以便做出模式判决,并且在对覆盖网络层212进行调用以便加入特定覆盖的过程中指示该节点的参与模式。NRP的加入过程与RP的加入过程类似。OAP是准入对等点(在加入时拥有加入实体的身份的节点)。在一种变型中,OAP是该覆盖中的任何一个RP,而不必是准入对等点。在OAP不是准入对等点的情况下,对于路由到NRP的消息,准入对等点中可能需要转发状态。可替代地,可以使用源路由向NRP传递消息。NRP可以具有多个OAP以用于负载均衡、临时故障转移(failover)能力等。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源路由向NRP传递消息。
期望RP作为OAP以便允许NRP加入覆盖。OAP在其它加入对等点和加入NRP之间做出区分。在加入过程期间,在NRP的情况下,OAP在与NRP建立邻居关系之后完成该加入过程。在该覆盖内,不存在与其它实体(尤其是该OAP的邻居)进行的、与NRP的存在有关的通信。根据覆盖实现,OAP存储着NRP拥有的全部资源标识符。从该覆盖的剩余部分的观点来看,OAP拥有身份空间,并且因此,发往该身份空间的所有消息都到达OAP。这样的消息的例子包括:将数据存储在覆盖中的请求(PUT请求)、从覆盖中取得数据的请求(GET请求)、以及测试与覆盖中的节点的连通性的请求(PING请求)。OAP满足了与分配给NRP身份空间相关的所有这些消息。
图3示出了在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中使用的覆盖网络层300的示例性模块。例如,ONL 300适合于用作图2中所示的NRP 202和OAP 204的ONL 212。OAP 204维护着覆盖客户表302,其中,对其作为NRP的所有身份进行了追踪,该表包括覆盖客户节点标识符346。对应于覆盖客户表302中的一个实体,OAP 204将在其连接表304中维持到该NRP的连接。连接表304包括覆盖标识符334、节点标识符336、连接标识符338、以及流标识符340。
NRP向OAP指示它正作为NRP加入该覆盖,并且此时,准入对等点(AP)将NRP的节点标识符记录在覆盖客户表302中。当非路由对等点的节点标识符的根发生变化时(由于有新的节点作为AP的后继或前驱加入),OAP也变化。为了有助于NRP到OAP联合的转换,当前OAP发送对应于其OAP发生改变(由于新OAP了指示该节点的类型)的每个NRP的更新消息。
在覆盖网络层300是NRP 202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不存在覆盖客户表302。在该情况下,路由表306将具有针对指向作为下一跳的OAP的所有路由的单一表目。例如,路由表306包括资源标识符范围前缀342以及下一跳节点标识符344。连接表304也将指示到该OAP的连接。
图3还示出了该系统的下列方案。覆盖控制模块308包含了构成和维持覆盖所需的智能。覆盖API转换模块310将来自应用的请求转换成针对特定覆盖实现的请求。这种特定覆盖实现的例子包括诸如Gnutella 312和Chord 314这样的对等覆盖。代替覆盖,还可以使用本地广播介质316来发送应用的请求。覆盖度量表318包含与覆盖有关的性能、路由以及其它度量。最后,存储表320是如何在覆盖节点上存储数据的一个例子。一个数据项与以下相关联:从该覆盖的标识符空间中选择出的资源标识符322、指示数据类别的种类标识符324、指定数据类型的数据模型326、数据328本身、指示该数据的有效性的持续时间的寿命330参数、以及表示不同覆盖节点和用户所具有的许可(以便接入和修改该数据)的接入控制信息332。
在参与模式之间的转变
在各种实现中,CP 114允许每个节点亲自将其在覆盖网络上的参与模式确定为RP、NRP或者NP。该确定是基于本地策略以及一个或多个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链路特性、节点内的能量预算、节点上的负载、所期望的通信开销、电力、处理、存储资源、用户输入、网络配置、以及/或者其它本地或者网络策略。参与模式还可以基于设备自身的类型。
例如,可以将作为NRP而工作的节点动态地配置为RP。为了NRP作为完全RP来实现完全参与,OAP和NRP继续加入过程。将通常被称为UPDATE的消息发送到该NRP的新邻居,告知它们该NRP的存在。NRP还取得与它现在所拥有的身份空间相关的所有数据的所有权。这是通过将这样的数据从该数据的之前拥有者转移到NRP来实现的。在另一个方案中,通过在处于其当前参与模式中的同时离开覆盖网络、并且在新的参与模式中重新加入覆盖网络,节点可以动态地改变其参与,其中,节点114基于上面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配置参数来确定该新的参与模式。
图4示出了在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中在节点处使用的示例性配置处理器400。例如,配置处理器400适合于用作图1中所示的配置处理器114。配置处理器400包括耦合到数据总线406的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4。应该注意到,配置处理器400仅仅是一种实现,并且在这些方案的范围内,其它的实现也是可能的。
存储器404包括任何合适的存储器件,其用于存储与对等覆盖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相关的信息。例如,存储器404可用于存储协议栈408,例如图2中所示的协议栈202。存储器404还可用于存储本地策略414,其提供了在该节点处的工作策略。存储器404还可用于存储配置模块410,其包括程序、指令、代码和/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可执行信息,可由处理器402来执行这些信息,以提供本文所述的节点配置系统的功能。
在一个或多个方案中,处理器402包括CPU、处理器、门阵列、硬件逻辑、ASIC、存储元件、和/或硬件执行的软件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用于执行配置模块410的指令,以获得配置参数412并且执行关于本地策略414和协议栈408的各种操作,以便允许节点确定其在覆盖网络中的参与模式。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通过评估该节点的当前资源/能力并且通过接收与覆盖网络相关的参数来获得配置参数。例如,处理器402获得下列配置参数。
1、设备电力资源参数
2、设备处理资源参数
3、设备存储资源参数
4、网络配置参数
5、用户输入
应该注意,上述列表是示例性的,并且处理器402也可以获得其它配置参数,以确定该节点的参与模式。下面提供了对配置处理器400的操作的更详细描述。
在一个方案中,节点配置系统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具有存储或者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一条或多条程序指令(“指令”)或者“代码”集。当这些代码由诸如处理器402这样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它们的执行使得配置处理器400提供本文所述的节点配置系统的功能。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包括软盘、CDROM、存储卡、FLASH存储器件、RAM、ROM、或者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器件或机器可读介质,其与配置处理器400有接口。在另一个方案中,可以将代码集从外部设备或者通信网络资源下载到配置处理器400中,并且存储在存储器404中。当执行时,所述代码集用于提供如本文所述的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
图5示出了用于对节点进行操作以提供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的示例性方法500。为清楚起见,下面参考图4中所示的配置处理器400对方法500进行描述。例如,配置处理器400可以在对等覆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处工作。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执行配置模块410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代码或指令集,以控制配置处理器400执行下面所描述的功能。
在方框502处,对节点在覆盖网络上的参与模式进行设置。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用于控制协议栈408以设置参与模式。例如,可以将节点配置为完全参与、部分参与、或者服务参与。
在方框504处,获得配置参数并根据本地策略对其进行解释。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从在该节点中工作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获得配置参数。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电力、处理和存储参数、网络配置参数以及用户输入。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使用本地策略414对配置参数进行解释。
在方框506处,确定该节点是否需要在覆盖网络上进行完全参与。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根据配置参数做出该决定。例如,如果配置参数指示电力和资源可用于完全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14。如果完全参与不可能,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08。
在方框508处,确定该节点是否需要在覆盖网络上进行部分参与。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根据配置参数做出该决定。例如,如果配置参数指示电力和资源可用于部分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18。如果部分参与不可能,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10。
在方框510处,确定是否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在覆盖网络上进行服务参与。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根据配置参数做出该决定。如果已经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服务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04。如果没有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服务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12。
在方框514处,确定是否已经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在覆盖网络上进行完全参与。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做出该决定。如果已经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完全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04。如果没有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完全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16。
在方框516处,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完全参与。例如,为了在覆盖网络上具有完全参与,将该节点配置成路由对等点。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执行该操作。例如,在一个实现中,该节点以其当前参与模式离开覆盖网络,并且以完全参与模式作为路由对等点重新加入该覆盖网络。随后,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04。
在方框518处,确定是否已经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在覆盖网络上进行部分参与。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做出该决定。如果已经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部分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04。如果没有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部分参与,那么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20。
在方框520处,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部分参与。例如,将该节点配置成覆盖网络中的非路由对等点。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执行该操作。例如,在一个实现中,该节点以其当前参与模式离开覆盖网络,并且以部分参与模式作为非路由对等点重新加入该覆盖网络。随后,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04。
在方框512处,将该节点配置为用于服务参与。例如,将该节点配置成覆盖网络中的非对等点。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402执行该操作。例如,在一个实现中,该节点以其当前参与模式离开覆盖网络,并且以服务参与模式作为非对等点重新加入该覆盖网络。随后,方法继续进行到方框504。
因此,可以在节点处执行方法500,以提供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应该注意,方法500仅仅是一种实现,并且可以在各种方案的范围内对方法500的操作进行重新安排或者以其它方式进行修改。因此,在本文所述的各种方案的范围内,其它的实现也是可能的。
图6示出了在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中使用的示例性配置处理器600。例如,配置处理器600适合于用作图4中所示的配置处理器400。在一个方案中,配置处理器600由至少一个集成电路来实现,其包括用于提供如本文所述的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的一个或多个模块。例如,在一个方案中,每个模块包括硬件和/或硬件执行的软件。
配置处理器600包括第一模块,其包含用于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单元(602),在一个方案中,其包括处理器402。配置处理器600还包括第二模块,其包含用于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单元(604),在一个方案中,其包括处理器402。配置处理器600还包括第三模块,其包含用于基于本地策略和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的单元(606),在一个方案中,其包括处理器402。配置处理器600还包括第四模块,其包含用于将节点配置为基于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覆盖网络的单元(608),在一个方案中,其包括处理器402。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逻辑块、模块及电路均可通过如下装置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部件或其任意组合,被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替代地,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的结合、或任意其它此类配置。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实现,所述功能可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而被进行存储或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包括帮助实现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不是限制,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可用于承载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同样,任何连接被合适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通过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比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这样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来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DSL或比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这样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文所使用的磁盘(disk)和光盘(disc)包括致密光盘(CD)、激光盘、光学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disk)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disc)通常利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面的组合应该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具体实现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二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速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已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以使处理器可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及向所述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替代地,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替代地,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部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因此,虽然已经在本文中对节点配置系统的方案进行了说明和描述,但是将意识到,可以对这些方案进行各种变更,而不背离它们的精神和本质特征。因此,本文的公开和说明是想要对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进行举例说明而不是进行限制。

Claims (28)

1.一种由节点执行的、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
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
基于本地策略和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以及
将所述节点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所述覆盖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是电力指示符、存储器指示符、资源指示符、网络指示符、以及用户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包括: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可用的多种参与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种参与模式包括完全参与模式、部分参与模式以及服务参与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完全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部分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对等点进行工作。
8.一种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工作单元,用于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
选择单元,用于基于本地策略和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以及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节点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所述覆盖网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是电力指示符、存储器指示符、资源指示符、网络指示符、以及用户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包括:用于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可用的多种参与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的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种参与模式包括完全参与模式、部分参与模式以及服务参与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完全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分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服务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对等点进行工作。
15.一种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用于:
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
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
基于本地策略和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以及
将所述节点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所述覆盖网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是电力指示符、存储器指示符、资源指示符、网络指示符、以及用户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可用的多种参与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种参与模式包括完全参与模式、部分参与模式以及服务参与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完全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分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服务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对等点进行工作。
22.一种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进行动态节点配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包含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可执行以用于:
使用第一种参与模式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
获得至少一个配置参数;
基于本地策略和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选择用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工作的第二种参与模式;以及
将所述节点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来参与所述覆盖网络。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是电力指示符、存储器指示符、资源指示符、网络指示符、以及用户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代码用于从在所述覆盖网络上可用的多种参与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二种参与模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种参与模式包括完全参与模式、部分参与模式以及服务参与模式。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完全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部分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路由对等点进行工作。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服务参与模式对应于作为非对等点进行工作。
CN200980122690.5A 2008-06-17 2009-06-17 用于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7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328408P 2008-06-17 2008-06-17
US61/073,284 2008-06-17
US12/485,586 US8254287B2 (en) 2008-06-17 2009-06-16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al participation of devices in a peer to peer overlay network
US12/485,586 2009-06-16
PCT/US2009/047704 WO2009155372A1 (en) 2008-06-17 2009-06-17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al participation of devices in a peer-to-peer overlay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7563A true CN102067563A (zh) 2011-05-18
CN102067563B CN102067563B (zh) 2015-11-25

Family

ID=41414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26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7563B (zh) 2008-06-17 2009-06-17 用于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254287B2 (zh)
EP (1) EP2314049B1 (zh)
JP (1) JP5086475B2 (zh)
KR (1) KR101237341B1 (zh)
CN (1) CN102067563B (zh)
BR (1) BRPI0915313A8 (zh)
CA (1) CA2728084C (zh)
RU (1) RU2475992C2 (zh)
TW (1) TWI412255B (zh)
WO (1) WO20091553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0883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er-to-peer networks
US9537747B2 (en) * 2010-06-11 2017-0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ublish/subscribe overlay network control system
WO2014108356A2 (en) * 2013-01-10 2014-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energy-efficient peer-to-peer networks
WO2014150567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Asguard Networks, Inc. Industrial network security
WO2016019183A1 (en) 2014-07-30 2016-02-04 Tempered Networks, Inc. Performing actions via devices that establish a secure, private network
US9729581B1 (en) 2016-07-01 2017-08-08 Tempered Networks, Inc. Horizontal switch scalability via load balancing
US10212223B2 (en) 2016-09-30 2019-02-1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verlay network management
US10069726B1 (en) 2018-03-16 2018-09-04 Tempered Networks, Inc. Overlay network identity-based relay
US10116539B1 (en) 2018-05-23 2018-10-30 Tempered Networks, Inc. Multi-link network gateway with monitoring and dynamic failover
US10158545B1 (en) 2018-05-31 2018-12-18 Tempered Networks, Inc. Monitoring overlay networks
US10911418B1 (en) 2020-06-26 2021-02-02 Tempered Networks, Inc. Port level policy isolation in overlay networks
US20210021431A1 (en) * 2020-09-25 2021-01-2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to share compute resources among edge compute nodes using an overlay manager
US11070594B1 (en) 2020-10-16 2021-07-20 Tempered Networks, Inc. Applying overlay network policy based on users
US10999154B1 (en) 2020-10-23 2021-05-04 Tempered Networks, Inc. Relay node management for overlay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0197C2 (sv) * 1992-08-18 1994-05-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Kommunikationsnät, förfarande att åstadkomma en förbindelse samt registreringsförfarande i ett sådant nät
US6498795B1 (en) * 1998-11-18 2002-12-24 Nec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information discovery and retrieval
US7353252B1 (en) * 2001-05-16 2008-04-01 Sigma Design System for electronic file collaboration among multiple users using peer-to-peer network topology
US7774495B2 (en) * 2003-02-13 2010-08-10 Oracle America, Inc, Infrastructure for access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environment
JP2005266882A (ja) * 2004-03-16 2005-09-29 Ntt Comware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371056B2 (ja) 2005-01-07 2009-1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ノード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参加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参加処理方法等
JP4639923B2 (ja) * 2005-04-20 2011-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544072B2 (ja) * 2005-07-20 2010-09-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ノード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情報配信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参加方法
US7706822B2 (en) * 2005-08-24 2010-04-27 Motorola, In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beacon generation for mesh points operating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JP2007280303A (ja) * 2006-04-11 2007-10-25 Brother Ind Ltd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カタログ情報配信方法、及びノード装置等
KR101305397B1 (ko) * 2006-11-24 2013-09-06 네이버 주식회사 P2p 시스템에서 피어 랜덤 선택을 위한 피어 관리 서버및 피어 관리 방법
KR100860413B1 (ko) * 2006-12-04 2008-09-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피어 투 피어 네트워크에서 확장홈 서비스 장치 및 서비스제공 방법
KR100850355B1 (ko) * 2006-12-05 2008-08-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피어 투 피어 프락시 서버 및 그 통신 방법
US8489701B2 (en) * 2007-01-30 2013-07-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ivate virtual LAN spanning a public network for connection of arbitrary hosts
US8819199B2 (en) * 2007-12-05 2014-08-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a smooth transition between peer-to-peer node typ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SAMU SEGAWA等: "Web Annotation Sharing using P2P", 《WWW ‘06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14049B1 (en) 2018-12-26
JP5086475B2 (ja) 2012-11-28
JP2011527128A (ja) 2011-10-20
CA2728084A1 (en) 2009-12-23
KR20110030591A (ko) 2011-03-23
TW201014305A (en) 2010-04-01
CA2728084C (en) 2014-08-19
RU2011101450A (ru) 2012-07-27
WO2009155372A1 (en) 2009-12-23
BRPI0915313A8 (pt) 2018-12-18
US8254287B2 (en) 2012-08-28
EP2314049A1 (en) 2011-04-27
RU2475992C2 (ru) 2013-02-20
KR101237341B1 (ko) 2013-02-28
US20090310518A1 (en) 2009-12-17
CN102067563B (zh) 2015-11-25
TWI412255B (zh) 2013-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7563A (zh) 用于对等覆盖网络中的设备最优参与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59910B (zh) 通过通信信道将网元的分组转发配置的更改通知控制器
Din et al. RETRACTED ARTICLE: Energy efficient topology management scheme based on clustering technique for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1163158B (zh) 面向服务的自组织网络中基于分簇的服务发布和发现方法
JP6597802B2 (ja) マルチグループピアツーピア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グループ形成制御
CN110276602B (zh) 面向物联网的区块链分级共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9942317B2 (en) Ad hoc decentralized cloud infrastructure
CN106713468A (zh) 一种分布式集群服务结构及其节点协同方法
Dewan et al. Trusting routers and relays in ad hoc networks
Shrivastav et al. Energy efficient scalability of three level hexagonal heterogeneous broad transmission distance protocol (3L‐HEXA‐HTBTDP) for WSN‐IoT networks
Xiao et al. An energy-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for mobile crowd sensing
Chang et al. An efficient service discovery system for dual-stack cloud file service
CN111371572B (zh) 一种网络节点的选举方法及节点设备
Oteafy Resource augmentation in heterogeneous internet of things via UAVs
Chaturvedi et al. Energy efficient cluster head selection for cross layer design ov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Kojić et al. New algorithm for packet routing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
D'Angelo et al. Mobile computing in digital ecosystems: Design issues and challenges
Vinoth Kumar et al. Selection of routing protocol-based QoS improvement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
CN116781732A (zh) 一种路由方法及系统、节点
Koutsogiannis et al. Opportunistic forwarding for user-provided networks
Ishikawa et al. Jupiter: Peer-to-peer networking platform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polónia et al. Socially aware microcloud service overlay optimization in community networks
Hsu et al. Message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for low traffic P2P services
Mariani et al. HSNet: Energy conservation in heterogeneous smartphone Ad hoc networks
CN108271234B (zh)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服务发现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