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7380A - 整合式天线 - Google Patents
整合式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67380A CN102067380A CN2009801180719A CN200980118071A CN102067380A CN 102067380 A CN102067380 A CN 102067380A CN 2009801180719 A CN2009801180719 A CN 2009801180719A CN 200980118071 A CN200980118071 A CN 200980118071A CN 102067380 A CN102067380 A CN 1020673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district
- balanced
- dipole
- comm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or elements,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operating wave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16—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16—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 Y10T29/49018—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with other electrical compon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形天线(50、51、53),包括一个可构造成至少第一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的金属模板(58)。该天线在构造成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后,具有共用天线馈电点(34A、36A)、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32A)和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所述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42A)。该天线在构造成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且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以共同的频段工作。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于2008年5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128,284的权益,该专利申请以参引的方式合并于本专利申请。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天线,尤其涉及包括有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紧凑而又廉价的天线。
背景技术
用电磁辐射进行通信的设备采用天线接收和传送该辐射。随着生产商在保持性能的同时降低设备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大,尽可能地降低设备各个组成部分的成本,包括天线的成本,就非常重要了。
虽然低成本天线在本项技术中已经为人所知,但在天线的设计和生产方面,仍需要不断改进,以便在不损害天线性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其成本。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金属材料的模板是由单片材料形成的。所述模板,典型地是平面的,用作天线,并且所述模板可以折弯成多种不同形状中的任意一种,每种形状均可作为一种不同的天线。所述模板及通过折弯模板而形成的不同形状,包括联接于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偶极的两个臂,还包括联接于所述两个臂和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典型地,所述模板还包括通常通过折弯而形成的作为电缆导向器的部分。所述导电金属材料足够厚,从而所述模板和通过折弯所述模板而形成的各种天线是自立的。由于所述模板可以变形成多种不同的形状,所述模板可以定性为多形天线。典型地,所述多形天线构造成适应所述天线在其中工作的诸如通讯装置的机壳的绝缘材料。
典型地,所述模板通过冲压单片导电材料而形成。与由此制造天线的模板和二维薄板相比,所述模板的折弯常常导致所制成的天线形成大致三维的结构。采用一种模板形成多种天线,是极具有成本效应的生产天线的方法。
所形成的天线是中心馈电的,并采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若有的话),以允许从不平衡的电源对天线馈电,典型地是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可通过电缆导向器确定路径。
所述偶极的两个臂典型地构造成不同的形状。所述形状之间的差异可能极小,譬如必须适应不平衡的馈电源。或者,所述差异也可能很大,譬如一个臂可能是迂回曲折的,而另一个臂不是迂回曲折的。所述偶极在一个波长段内高效地工作,但是与线性偶极不同,所述偶极典型地构造成使所述天线的最大长度小于所述线性偶极谐振工作所要求波长的半个波长。因此,天线占用的体积显著地小于线性偶极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
所述天线包括主要作为所述两个偶极臂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区。但是,典型地,不同的区可不清晰地限定其几何形状,且每个区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具有次生的工作特性。譬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主要作为电磁能量转换器工作时,所述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作为电磁能量的辐射器以降低了的能力工作。
若试图与同轴电缆一起使用,所述天线典型地包括通常由导电材料的薄板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缆导向器或离隙。
典型地,所述天线构造成使其安装于绝缘材料,所述安装是指通过天线上的孔用螺钉将其固定到绝缘材料上,或通过形成于绝缘材料的夹钳容纳和卡锁所述天线、或通过本技术中已知的一种或多种其它方法。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包括两个或多个偶极,以便所述天线在两个或多个波长或波长段中工作。这些实施方式可包括单个或多个馈电点。
依照本发明的多形天线典型地具有全方位的辐射模式。多形天线的灵活性还允许其典型地在诸如路由器的通讯装置的机壳内,以任何方便的定向安装,定向可选择成提供理想的极化作用。例如,定向可选择成使所述天线的辐射主要是垂直极化的。
因此,根据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多形天线,它包括:
金属模板,其可构造成至少第一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在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或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后,所述天线具有:
共用天线馈电点;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的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以及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或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且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所述的天线在共同的频段中工作。
典型地,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或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时,所述天线是自立的。
典型地,所述天线包括电缆导向器,所述电缆导向器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形成于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所述电缆导向器和共用偶极的一个臂形成于所述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共用偶极包括具有第一形状的第一臂和具有与第一形状不同的第二形状的第二臂。
在本发明的所披露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共用偶极包括第一臂和与所述第一臂镜像对称的第二臂。
典型地,所述天线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孔,且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形成于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和共用偶极形成于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
在所披露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共用偶极包括在第一频段上工作的第一个偶极和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频段的第二频段上工作的第二偶极。典型地,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包括联接于第一偶极的第一天线馈电点和联接于第二偶极的第二天线馈电点。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联接于所述第一天线馈电点的第一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联接于所述第二天线馈电点的第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依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实施多形天线的方法,包括:
将金属模板构造成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所述金属模板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中不同三维形状后,布置所述天线,使其具有:
共用天线馈电点;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以及
在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且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布置所述天线使其以共同的频段工作。
依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又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包括:
收发器;和
天线,所述天线包括:
金属模板,其可构造成至少第一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在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后,所述天线具有:
联接于所述收发器的共用天线馈电点;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以及
在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中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且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布置所述天线使其以共同的频段工作。
依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项制造通讯设备的方法,包括:
提供收发器,和
将天线与所述收发器联接,所述天线包括:
金属模板,其可构造成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在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后,所述天线具有:
联接于所述收发器的共用天线馈电点;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以及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且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布置所述天线使其以共同的频段工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进行详细说明,有助于更好地对本发明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天线的剖面图。
图2A、2B和2C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替代天线的示意图;
图4至图13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替代天线的示意图;和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通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图1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天线30的剖面。示意性天线30包括连接于偶极42的两臂38、40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32。偶极42具有位于两臂38、40内端的两个馈电点34、36,因此,偶极作为中心馈电式偶极工作。在本文中,这两个馈电点也称之为带电馈电点34和接地馈电点36。在这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32、偶极42的两臂38、40,以及偶极的馈电点34、36分别也称之为示意性天线30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臂、偶极和带电及接地馈电点区,以下所述的天线是由这些区组成的。
典型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金属材料的平面导电模板形成。如以下更详细的说明,每个模板可完全由二维表面进行限定,因此可以将模板视为二维的。当该模板视作二维的时,它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模板以及通过折弯模板而形成的任何形状都能够自立。模板以及由其折弯而形成的不同形状均可作为天线工作,因此模板可定性为多形天线。典型地,此处所述的多形天线可构造成适应其它的结构。譬如,多形天线可以进行折弯,以便适应天线在其中工作的通信装置的绝缘机壳。
在以下所述的天线中,不同的区(参照前文所述的示意性天线30)的几何形状并未做清晰的限定,而是通过馈电点区进行一般的描绘。这样,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是位于带电馈电点区34和接地馈电点区36之间的一般U型导电区。为清楚起见,在图1中,天线30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用阴影线显示。臂区38是导电区域,但不包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且在该臂区的一个端部具有带电馈电点区。臂区36是导电区域,但不包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且在该臂区的一个端部具有接地馈电点区。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由于既定天线的所述区可以不精确地限定其几何形状,所以称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区是至少它的一部分显著地具有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特性的区域,从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的功能主要作为电磁能的转换器。类似地,称作偶极的臂的区是至少它的一部分显著地具有偶极特性的区域,从而臂区的功能主要作为电磁辐射的发射器或吸收器。但是,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可作为次要的、辅助的发射器工作。类似地,臂区可以作为次要的、辅助的变换器或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工作。
出于简化和清楚起见,在本文所述的图例中,每个既定天线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均以图1中所用的相同阴影线显示。将要了解的是,阴影线是示意性的,仅仅图示说明典型地主要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工作的区域。
在此处所述的天线的区,可构造成执行多项功能。譬如,臂区可以在臂上具有用作天线安装孔的多个孔;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可包括用作电缆导向器的孔。在一些情况下,区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执行该区的主要特征。譬如:在具有用于安装天线的区域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内,该安装区域能转换较少电磁能,或者不转换电磁能。对于在天线技术中具有一般技能的人而言,这种情况是非常明显的。
此处所述的天线典型地由同轴电缆馈电,也就是说,不平衡的电源。在这种情况下,特殊天线的馈电点区中的一个(此处也称作带电馈电点区)与电缆的中央导体连接。其它馈电点区(此处也称作接地馈电点区)与电缆线的外部导体连接。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在许多不同波长和/或一个或多个波长段中高效地工作,其中,既定天线的工作波长由天线的尺寸设定。举例说明,对于此处所述的单频段天线而言,工作频段假定为大约以2.5GHz或5GHz为中心;对于此处所述的双频段天线而言,工作频段假定为大约以2.5GHz和5GHz为中心。在介电常数实际上一致的环境中,工作在2.5GHz的线性偶极通常具有约为60毫米的总长度,与自由空间中以频率2.5GHz工作的电磁辐射的波长的一半相对应。工作在5GHz的线性偶极具有约为30毫米的总长度。从以下说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为减少天线的容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通常使偶极臂区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非线性的,譬如通过折弯和/或迂回折曲臂区。
在以下说明中,天线的每个区被标以数字,对应于示意性天线30的相应区,在数字的后面,加一字母后缀。字母后缀用以区分天线。譬如,在图2A中例示了天线50,天线5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A和接地馈电点区36A。在图3A中例示了天线70,天线7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B和接地馈电点区36B,对于可能由相同模板形成的不同天线而言,不同天线的对应区均以在字母后缀后面加一个或多个单引号的形式进行区分。譬如,在图2B中例示了由与天线50的模板相同的模板演化而来的天线51,天线51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A’和接地馈电点区36A’。
对于具有执行类似功能的两个或多个区的天线而言,在字母后缀的后面附加一个区别数字。譬如,在图8中,天线220包括第一偶极区42G1和第二偶极区42G2。
举例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天线可能包括安装孔,这些安装孔可用于螺钉、热熔柱,和/或用作压入到孔内的销钉的锚固件。但是,其它一些合适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安装,譬如使用双面胶带、胶水或将天线卡锁于天线夹持器中。这些和其它用于安装的方法是那些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所有此类方法均视为本发明包括的范围。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50的示意图。天线50是假定例如以2.5GHz工作的单频段天线。图2A显示了天线5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52示出了形成天线的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的视图,第二视图54和第三视图56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天线50的透视图。视图52是限定平面导电模板58的二维表面的视图,平面导电模板58已经典型地通过冲压导电金属板形成了如视图52所示的形状。然后通过沿线60、61和63对模板58进行折弯,天线50形成其最终的三维形状。
除带电馈电点区34A和接地馈电点区36A外,天线50包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A。偶极区42A包括第一臂区38A和第二臂区40A。如视图54和56所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A是通过沿线60折弯平面的区形成的非平面的区域;臂区38A是平面的,且迂回曲折的;第二臂区40A是非平面非迂回曲折的区域,由沿线61和63折弯矩形区而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32A是一般的不规则的U型区域,具有将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第一侧面67和第二侧面69分开的L形开口65。侧面67和臂区38A是共平面的。侧面69和与其连接的臂区40A的部分是共平面且连续的。
在天线50上形成电缆导向器62和可选择的安装孔64,该导向器和孔通常大致定位于臂区40A中。如视图54所示,通过折弯模板的舌形件66形成导向器62,因此导向器能够固定电缆。视图54还用虚线68显示了由导向器62固定且连接于区域34A和36A的电缆的典型路径。模板58的典型总体尺寸约为35毫米x 22毫米,且天线5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用大约21毫米x22毫米x9毫米的体积。
模板58的整体尺寸典型地通过模拟可以进行更改,从而优化天线50的性能。此外,包括天线50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譬如馈电点34A和36A的位置,通常也可以通过模拟进行调整,从而优化天线的性能。
对于以下所述的任何既定天线,形成既定天线的模板的整体尺寸,以及包括既定天线的区的尺寸和位置,可通过针对天线50所述的类似方式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既定天线的性能。
图2B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51的示意图。天线51由与天线50的模板相同的模板,模板58形成,但是如下所述,对模板所进行折弯与针对天线50所述的折弯是不相同的。除以下所述的差异外,天线50和51结构类似,且通常具有类似的工作特性。为简化起见,在图2B中仅对对应于图1中天线30的区的对应区进行了标识。同样也为了简化起见,在图2B中未显示模板58的一些细节,譬如舌形件66。如图所示,天线51包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A’,偶极区42A’的臂区38A’、40A’和该偶极区的馈电点区34A’、36A’。同轴电缆线55联接于馈电点区34A’、36A’。
通过绕平行于模板的长侧面的轴线折弯模板58形成天线51,结果,所形成的天线具有一般的圆柱形状。天线具有开口的圆形横截面,因而模板58的边缘在模板被折弯后不会接触。开口圆57是天线51的一个模截面,与馈电点区34A’处的折弯轴正交。例如,天线51占取长度约35毫米,直径约为7毫米的圆柱形体积。
图2C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53的示意图。天线53是由与天线50、51的模板相同的模板,模板58形成的,但该模板的折弯不同于针对天线50、51所述的折弯。除以下说明的差异外,天线50、51和53结构类似,且具有通常类似的工作特性。为简化起见,在图2C中仅对对应于图1中天线30的区的对应区进行了标识。同样类似地,在图2C中未显示模板58的一些细节,例如舌形件66和馈电点区的细节。如图所示,天线53包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A”、偶极区42A”的臂区38A”、40A”和该偶极区的馈电点区34A”、36A”。
通过绕平行于模板的短侧面的轴线折弯模板58形成天线53,从而,天线53具有一般的弓形形状。横截面59是在天线53的馈电点区34A”处且与折弯轴成正交地剖切得到的横截面。譬如,天线53占取类似于天线50所占取的体积尺寸的体积,即约为25毫米×22毫米×9毫米。
将要了解的是,除以上所述的天线50、51和53外,平面模板58还可用于作为大致“保持原样”的天线,也就是这种天线无须折弯。
鉴于图2A、2B和2C显示了由相同模板58形成的天线50、51和53具有共用天线馈电点,包括相应天线的带电和接地馈电点区。天线50、51和53也具有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共用偶极,分别对应于该天线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和偶极区。
很明显,由相同模板形成的下述其它天线,具有共用天线馈电点、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共用偶极。
图3A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70的示意图。天线70是单频段天线,以与天线50的频率近似相同的频率工作。图3A显示了天线7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72显示了天线在其形成最后形状之前的视图,第二视图74和第三视图76是天线在其最终形状时的透视图。视图7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述的那样形成如图72所示形状的二维导电模板78。再沿线80、81折弯模板78,天线70便形成其最后的形状。
天线7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B和接地馈电点区36B。天线70还包括非平面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B。该天线的偶极区42B由第一臂区38B和第二臂区40B组成。如图3A所示,两个臂区38B和40B均是平面的、且迂回曲折的、大约彼此镜像,而且还是共平面的。然而,观察视图72表明,天线70并没有镜像线或镜像平面。恰恰相反,位于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B的两侧面84、86之间的隔离间隙82,是非对称的空间,隔离间隙82构造成为接地馈电点区36B提供充足的空间以便接入电缆套管。如视图74、76所示,在折弯线80处连接于臂区40B和38B的两侧面84、86的部分大约与这些臂区成正交。
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B上形成可选择的安装孔88。如视图72所示,还在区32B上形成电缆导向器孔90。视图76以虚线92示出了由孔90固定且连接于区域34B和36B的电缆的典型路径。模板78的典型整体尺寸大约为30毫米x 23毫米,且天线7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30毫米x12毫米x8毫米的体积。为了优化天线70的性能,包括天线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征,譬如臂区38B、40B的迂回曲折的尺寸和数量,可进行调整,如同以上对天线50所述的那样。
图3B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71的示意图。天线71由与天线70的模板相同的模板78形成,但是如下所述,该模板的折弯与对天线70所述的折弯不同。除以下所述差异外,天线70与天线71在结构上类似,且具有一般类似的工作特性。为简化起见,在图3B仅对与图1中所示天线30的区对应的区进行了标识。同样为简化起见,在图3B中未显示模板78的一些细节,譬如安装孔88。如图所示,天线71包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B’,偶极区42B’的臂区38B’、40B’和偶极区的馈电点区34B’、36B’。同轴电缆73与馈电点区34B’、36B’相联接。
通过绕偶极区42B’所限定的方向的轴线75折弯偶极区42B’形成天线71。折弯使偶极区形成具有一般半圆形的横截面,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B’仍保持大致为平面。沿与折弯轴75成正交的方式剖切天线71得到横截面77。例如,天线71占取大约尺寸为30毫米x 20毫米x 9毫米的体积。
除天线70和71外,平面模板78也可用于大致“保持原样”的天线,也就是这种天线无须折弯。
以上所述说明了针对用于天线50、51和53的模板58和用于天线70和71的模板78的单个模板,可定性为多形天线,这是因为每个模板可以折弯成多种不同形状的天线、或作为一种无须折弯的天线使用。由既定模板形成的所有天线具有类似的性质,譬如以大致相同的波长或波长段工作。但是,由于形状各异,每种天线的性能通常仍有一些差别。
以下说明提供了模板的另外一些实施例,每个实施例均可视为一种多形天线。为简化起见,除有标示说明的外,对于每个模板,仅例举一个通过折弯模板而形成天线的实施例。那些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通过折弯模板的方式得到每个模板所形成的其它天线。
图4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100的示意图。天线100是单频段天线,以与天线50近似相同的频率工作。图4显示了天线10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102示出了在形成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第二视图104和第三视图106是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10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说明的那样形成如视图10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108。然后沿线109、110、111、113和115折弯模板108,天线100便形成其最终的制成形状。
天线10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C和接地馈电点区36C。天线100还包括非平面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C,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C具有一般的V形横截面,且其V形顶点与折弯线110对应。该天线的偶极区42C由第一臂区38C和第二臂区40C组成。这两个臂区38C和40C均是非平面的,且是迂回曲折的,并且大约彼此镜像对称。但是,观察视图102表明天线100没有镜像线或镜像平面。譬如,位于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C的两侧面114、116之间的隔离间隙112是一个非对称的区域。侧面114的一部分与臂区38C的一部分是共平面且连续的;侧面116的一部分与臂区36C的一部分是共平面且连续的。
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C和臂区38C和40C上形成可选择的孔118。在区38C和40C上可以形成选择性的缺口119。该孔和/或缺口构造成使天线100适应天线100在其中工作的结构,从而该天线容易地安装于该结构。如视图102所示,在区32C中还形成可选择的电缆夹120。视图104以虚线122表示电缆的典型路径,该电缆在该电缆夹120折弯后由其固定,并且连接于区域34C和36C。
模板108的典型整体尺寸约为34毫米x30毫米,且天线10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21毫米x30毫米x18毫米的体积。为了优化天线100的性能,包括天线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5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130的示意图。天线130是单频段天线,以与天线50近似相同的频率工作。图5显示了天线13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132示出了在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第二视图134和第三视图136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13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述的那样形成视图13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138。然后通常沿线140、141折弯模板138,天线130便形成其最终的制成形状。
天线13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D和接地馈电点区36D。天线130还包括非平面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D。该天线的偶极区42D由第一臂区38D和第二臂区40D组成。这两个臂区38D和40D均是平面的、且是迂回曲折的,并且彼此近似镜像对称。平面的臂区是彼此共平面的。但是,观察视图132表明天线130没有镜像线或镜像平面。譬如,位于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D的两侧面142、144之间的隔离间隙140是非对称的空间。连接于臂区38D和36D的两侧面142和144的部分与臂区不仅连续,而且共平面。
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D上形成可选择的安装孔146。如视图132所示,还在区32D上形成电缆紧固孔148。视图134以虚线150表示在模板138折弯成其最终形状后通过孔148进入的电缆的典型路径。该电缆与区域34D和36D连接。
模板138的典型整体尺寸约为40毫米x 30毫米,且天线13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35毫米x30毫米x5毫米的体积。为了优化天线130的性能,包括天线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6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150的示意图。天线150是单频段天线,例如以大约5GHz的频率工作。图6显示了天线15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152示出了在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第二视图154和第三视图156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15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所述的那样形成视图15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158。然后通过沿线160折弯模板158,天线150便形成其最终的制成形状。
天线15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E和接地馈电点区36E。天线150还包括非平面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E。该天线的偶极区42E由第一臂区38E和第二臂区40E组成。这两个臂区38E和40E均是平面的、且为大致线性的,并且彼此近似镜像对称。视图152表明,由于在平衡-不平衡区32E的两侧面162、164之间的隔离间隙161是不对称的,天线150没有镜像线或镜像平面。
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E上形成可选择的安装孔166。在区32E上还形成选择性的电缆紧固孔168。视图156以虚线170表示在模板158折弯成其最终形状后通过孔168进入的电缆的典型路径。该电缆与区域34E和36E连接。
模板158的典型整体尺寸约为22毫米x 18毫米,且天线15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22毫米x12毫米x5毫米的体积。为了优化天线150的性能,包括天线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7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180的示意图。天线180是单频段天线,如以大约5GHz的频率工作。图7显示了天线18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182示出了在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第二视图184和第三视图186是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18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的描述那样形成视图18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188。然后通过沿线190、192折弯模板188,天线180便形成其最终的制成形状。
天线18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F和接地馈电点区36F。天线180还包括非平面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F。该天线的偶极区42F由第一臂区38F和第二臂区40F组成。这两个臂区38F和40F均是平面的、且彼此共平面、并且是非线性的,每个臂区呈“L”形的总体形状。尽管这两个臂区大约为彼此镜像对称,臂区40F的端部元件191具有大约是臂区38F的对应端部分193的宽度一半的宽度。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F由三个相互正交的平面区194、196和198组成,所述区围绕折弯线190和192连接在一起。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区194具有位于区194的两侧面200、202之间的隔离间隙198。区194与臂区38F和40F不仅共平面,而且连续。
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F上形成可选择的安装孔204。在区32F上还形成可选择的电缆紧固孔206。视图184以虚线208表示在模板188折弯成其最终形状后通过孔206进入的电缆的典型路径。该电缆与区域34F和36F连接。
模板188的典型整体尺寸约为24毫米x20毫米,且天线18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18毫米x14毫米x12毫米的体积。为了优化天线180的性能,包括天线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8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220的示意图。天线220是单馈电双频段天线,例如以大约2.5GHz和5GHz的频率工作。图8显示了天线22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222示出了在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天线,第二视图224和第三视图226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22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说明的那样形成视图22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228。然后通过沿线230、232和234折弯模板228,天线220便形成其最终的制成形状。
天线22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G和接地馈电点区36G。该天线的第一偶极区42G1由第一臂区38G1和第二臂区40G1组成。该天线的第二偶极区42G2由第一臂区38G2和第二臂区40G2组成。天线220包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G,其作为第一和第二偶极区的共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在第一偶极区42G1中,臂区38G1包括第一区236和第二区238,通过沿线232处折弯第二区238而使其与区236构成一个角度。臂区40G1包括第一区240和第二区242,沿线234处折弯第二区242而使其与区240构成一个角度。臂区38G1和40G1具有不同的宽度和不同的长度。
在第二偶极区42G2中,臂区38G2是迂回曲折的长度,通过沿线230和232处折弯也形成为非平面的。臂区40G2包括第一区244和第二区246,通过在线234处折弯第二区246而使其与区244构成一个角度。臂区38G2和40G2具有不同的形状。
除可选择的电缆夹248外,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G是大致平面的,并且与偶极42G1和42G2的区236、240和244是共平面的、且是连续的。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包括将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两侧面231、233分开的L形间隙229。
线250表示电缆的路径,电缆通过电缆夹248与馈电区34G和36G连接。
天线220包括形成于臂区40G2的区246上的可选择的安装孔252。
模板228的典型整体尺寸约为31毫米x 20毫米,且天线22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20毫米x 20毫米x 10毫米的体积。模板228的整体尺寸,和包括天线220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一样。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天线270的示意图。天线270是单馈电双频段天线,如以大约2.5GHz和5GHz的频率工作。天线270是由二维导电模板272形成的普通二维天线。在图9中示出了天线270的两个视图,即第一视图274是在其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该天线的视图;第二视图276是在其最终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
天线270和天线220(图8)类似,其主要差别在于可选择性安装孔的定位和适应该安装孔的相应天线的元件的尺寸。此外,天线270是大致二维天线,而天线220是三维的。为简化起见,在对天线270的以下说明中,天线220的对应元件在天线270标识之后用括号表示,或通过对该标识加撇号’来进行区分。
天线27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H(34G)和接地馈电点区36H(36G)。天线270还包括大致平面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H(32G),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H包括L形间隙229’,并且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H中形成可选择的电缆夹248’。该天线的第一偶极区42H1(42G1)由第一臂区38H1(38G1)和第二臂区40H1(40G1)组成。该天线的第二偶极区42H2(42G2)由第一臂区38H2(38G2)和第二臂区40H2(40G2)组成。
第一臂区38H2与第一臂区38G2(图8)不同,其差异在于,区38H2的端部元件278比区38G2的对应端部元件短。
取代天线220的安装孔252,天线270包括可选择的安装孔或开口280。
线282表示与馈电点34H、36H连接的电缆的路径。
模板272的典型整体尺寸大约为40毫米x 30毫米。模板272的整体尺寸和包括天线270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一样。
将要了解的是,模板272可折弯成多种三维形状,因此该模板可作为多形天线。譬如,模板272可以折弯成类似于天线220(图8)的三维形状。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300的示意图。天线300是单馈电双频段天线,例如以大约2.5GHz和5GHz的频率工作。
图10显示了天线30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302是天线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的视图,第二视图304和第三视图306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30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描述的那样形成如视图30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308。然后通过沿线310、312和314对模板308进行折弯,天线300便形成其最终的三维形状。
天线30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J和接地馈电点区36J。该天线的第一偶极区42J1由第一臂区38J1和第二臂区40J1组成。该天线的第二偶极区42J2由第一臂区38J2和第二臂区40J2组成。天线300包括作为第一和第二偶极区的共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J。
在第一偶极区42J1中,臂区38J1和40J1具有大约相等的长度,并分别通过沿线310和312折弯后成为非平面的。臂区38J1有L形横截面,而臂区40J1有反向L形横截面。两个臂区构造成使它们彼此近似镜像对称。
在第二偶极区42J2中,臂区38J2和40J2是迂回曲折的、长度大约相等,并且如臂区38J1和38J2那样,分别通过在线310和312处折弯后成为非平面的。臂区38J2具有与臂区38J1的L形横截面大约相同的L形横截面。臂区40J2具有与臂区40J1的反向L形横截面大约相同的反向L型横截面。如同第一偶极区42J1,两个臂区38J2和40J2构造成彼此近似镜像对称,且这两个偶极区具有共同的镜像平面。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J是非平面的,且通过在线314处折弯后具有L形横截面。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第一平面区316分别与臂区38J2、40J2、38J1和40J1的第一平面区318、320、322和324是共平面且连续的。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包括将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两侧面328、330分开的不对称的近似U形间隙326。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J包括第二平面区332,第二平面区332大约与区316成正交,并包括电缆导向孔334。
线336表示电缆的路径,电缆通过孔334与馈电区34J和36J连接。
天线300包括可选择的安装孔338,该可选择的安装孔形成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区316和偶极42J2的区318和320上。
模板308的典型整体尺寸大约为32毫米x23毫米,且天线30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27毫米x13毫米x5毫米的体积。模板308的整体尺寸,以及包括天线300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350的示意图。天线350是单馈电双频段天线,如以大约2.5GHz和5GHz的频率工作。图11显示了天线35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352是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的视图,第二视图354和第三视图356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35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做的说明那样形成如视图35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358。然后通过沿线360、362、364、366、368、370和372对模板358进行折弯,天线350便形成其最终的形状。
天线35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K和接地馈电点区36K。该天线的第一偶极区42K1由第一臂区38K1和第二臂区40K1组成。该天线的第二偶极区42K2由第一臂区38K2和第二臂区40K2组成。天线350包括作为第一和第二偶极区的共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K。
在第一偶极区42K1中,臂区38K1和40K1具有不相等的长度。臂区38K1是平面的且线性的。臂区40K1具有与区38K1共平面的平面区374,而区40K1通过在线364处折弯而具有L形横截面。
在第二偶极区42K2中,臂区38K2和40K2是迂回曲折的,在长度上是近似相等的,且分别通过在线364和366处折弯后成为非平面的。臂区38K2具有反向L形横截面。臂区40K2具有与臂区40K1的L形横截面近似相同的L形横截面。两个臂区38K2和40K2构造成彼此近似镜像对称。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K通过在线360和362处折弯后成为非平面的。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第一平面区376分别与臂区38J2和40K2的第一平面区378和380是共平面且连续的。第一平面区376还与臂区40K1的第一平面区382和臂区38K1是共平面且是连续的。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包括将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两侧面386、388分开的非对称的近似U形间隙384。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K包括第二平面区390,第二平面区390与区376成近似正交,并包括可选择的安装孔392。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K包括第三区394,第三区394与区376和390成近似正交,并包括用于可选择的第一电缆导向器398的元件396。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K中舌突件400绕线368折弯形成可选择性的第二电缆导向器402。
线404表示电缆的路径,电缆通过导向器398和402与馈电区34K和36K连接。
模板358的典型整体尺寸大约为41毫米x32毫米,且天线35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29毫米x21毫米x10毫米的体积。模板358的整体尺寸,以及包括天线350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450的示意图。天线450是单馈电双频段天线,如以大约2.5GHz和5GHz的频率工作。图12显示了天线450的四个视图,即:第一视图452是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的视图,第二视图454、第三视图458和第四视图458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45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做的说明那样形成如视图45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460。然后通过沿线462、464、466和468对模板460进行折弯,天线450便形成其最终的形状。
天线450包括带电馈电点区34L和接地馈电点区36L。该天线的第一偶极区42L1由第一臂区38L1和第二臂区40L1组成。该天线的第二偶极区42L2由第一臂区38L2和第二臂区40L2组成。天线450包括作为第一和第二偶极区的共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L。
在第一偶极区42L1中,臂区38L1和40L1是平面的、且迂回曲折的区,其是彼此共平面的,且彼此近似镜像对称。
在第二偶极区42L2中,臂区38L2和40L2具有近似相等的长度,且是线性的、平面的。区38L2和40L2是彼此共平面的,且构造成彼此近似镜像对称。这两个偶极都有一个近似相同的镜像平面。
天线452在线468处折弯,从而偶极区42L1和偶极区42L2彼此约成正交。
如视图458所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L通过在线462、464和466处折弯而成为非平面的。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折弯构造成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第一平面区470和第三平面区474与偶极区42L1平行。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第二平面区472位于区470和474之间,第二平面区472与偶极区42L2平行,从而天线450的横截面成为矩形波状。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包括将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两侧面478、480分开的非对称的间隙476。
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的第一区470包括用作电缆导向器482的可选择性开口。第二区472包括可选择性的安装孔471。
如视图454所示,线484表示电缆的路径,电缆通过电缆导向器482与馈电区34L和36L连接。
模板460的典型整体尺寸大约为36毫米x31毫米,且天线45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36毫米x10毫米x9毫米的体积。通过折弯具有似折叠形的矩形波状横截面,天线450是极其紧凑的。模板460的整体尺寸,以及包括天线450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天线500的示意图。天线500是双馈电双频段天线,例如以大约2.5GHz和5GHz的频率工作。图13显示了天线500的三个视图,即:第一视图502是形成其最终形状之前的天线的视图,第二视图504和第三视图506是天线处于制成形状时该天线的透视图。视图502是二维表面的视图,该二维平面限定已典型地如对天线50所做的说明那样形成如视图502所示形状的导电模板510。然后通过沿线512、514、516、518、520、522和524对模板510进行折弯,天线500便形成其最终的形状。
天线500包括第一带电馈电点区34M1和第一接地馈电点区36M1。该天线的第一偶极区42M1连接于该第一带电去和接地区,且由第一臂区38M1和第二臂区40M1组成。
该天线还包括第二带电馈电点区34M2和第二接地馈电点区36M2。该天线的第二偶极区42M2连接于该第二带电和接地馈电点区,且由第一臂区38M2和第二臂区40M2组成。
天线500包括用作第一偶极区42M1的变换器的第一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M1。该天线还包括用作第二偶极区42M2的变换器的第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M2。尽管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M1和32M2是由模板510的连续平面形成,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通常单独工作。
第一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M1包括将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两侧面528、530分开的非对称间隙526。该间隙终止于可选择性的开口532内,如下所述,开口532用作电缆导向器和应力消除器。第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区32M2也有将该第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两侧面536、538分开的非对称的间隙,即间隙534。间隙534也终止于可选择性的开口540内,开口540用作电缆导向器和应力消除器。
在第一偶极区42M1中,臂区38M1和40M1是非平面的迂回曲折的区,且这两个区彼此近似镜像对称。
在第二偶极区42M2中,臂区38L2和40L2也是非平面的迂回曲折的区,且这两个区彼此近似镜像对称。这两个偶极都有近似相同的镜像平面。
模板510包括用于安装天线500至容纳结构的可选择性安装孔511和可选择性缺口513。该容纳结构通常是天线在其中工作的壳体。
视图504说明了将天线500连接到同轴电缆上。第一条线542示出了第一条电缆的路径,该电缆通过开口540(即第二个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开口)进入到第一偶极区42M1的带电和接地区34M1、36M1。第二条线544示出了第二条电缆的路径,该电缆通过开口532(即第一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开口)进入到第二偶极区42M2的带电和接地区34M2、36M2。
模板510的典型整体尺寸大约为45毫米x34毫米,且天线500在形成其三维形状后占取大约尺寸为45毫米x20毫米x16毫米的体积。模板510的整体尺寸,以及包括天线500的区的尺寸和/或位置和/或特性,可进行更改,通常如以上对天线50和70所做的说明那样。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通讯状置600的示意图。装置600典型地是诸如用于无线网络系统的打印机的装置或路由器,在下文中,该装置假定包括路由器。路由器600具有壳体611,在壳体611中安装路由器的包括收发器614的工作元件。
举例说明,假定天线130(图5)由馈电器615联接于收发器614,且假定该天线位于壳体611内。再例如,假定收发器614和天线13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616上,且假定该天线已经定向以便其辐射主要是垂直极化的。但是,将要了解的是,上述的任意其它天线可以代替天线130,并通过馈电器615联接于收发器614。还将要了解的是,在壳体611中安装的天线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方向上进行定向,以获得理想的极化效果。
馈电器615可以是能够在收发器和天线之间有效传输射频电流的任何系统,在这里,例如假定其包括同轴电缆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以举例的方式进行列举,且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所特别显示和说明的内容。相反,本发明的范围包括上述各种特征的组合和变形,也包括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前述说明之后所做的变化和修改,以及在现有技术内未进行披露的变化和修改。
Claims (23)
1.一种多形天线,包括:
金属模板,其可构造成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在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后,所述天线具有:
共用天线馈电点;
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连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
共用偶极,其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所述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以及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并且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所述天线以共同的频段工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时,所述天线是自立的。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导向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导向器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形成于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的臂和电缆导向器形成于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包括具有第一形状的第一臂和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的第二臂。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包括第一臂和与所述第一臂镜像对称的第二臂。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孔。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形成于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和共用偶极形成于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包括以第一频段工作的第一偶极和以不同于第一频段的第二频阶工作的第二偶极。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包括联接于所述第一偶极的第一天线馈电点和联接于所述第二偶极的第二天线馈电点。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联接于所述第一天线馈电点的第一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联接于所述第二天线馈电点的第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14.实施多形天线的方法,包括:
将金属模板构造成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当所述金属模板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时,布置所述天线,使其具有:
共用天线馈电点;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以及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并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布置所述天线以使其在共同的频段工作。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时,所述天线是自立的。
16.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形成电缆导向器和所述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17.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金属模板的共同的区形成电缆导向器和所述共用偶极的臂。
18.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包括具有第一形状的第一臂和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的第二臂。
19.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包括在第一频段上工作的第一偶极和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频段的第二频段上工作的第二偶极。
20.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包括联接于所述第一偶极的第一天线馈电点和联接于所述第二偶极的第二天线馈电点。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联接于所述第一天线馈电点的第一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联接于所述第二天线馈电点的第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22.一种通讯装置,包括:
收发器,和
天线,所述天线包括:
金属模板,其可构造成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的三维形状时,所述天线具有:
联接于所述收发器的共用天线馈电点;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以及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同的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且通过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所述天线以共同的频段工作。
23.一种制造通讯装置的方法,包括:
提供收发器,和
将天线联接于所述收发器,所述天线包括:
金属模板,其可构造成至少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不同三维形状;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的三维形状时,所述的天线具有:
联接于所述收发器的共用天线馈电点;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的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和
联接于所述共用天线馈电点和共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共用偶极;以及
当构造成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种不同三维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并通过共用天线馈电点馈电时,所述的天线以共同的频段工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828408P | 2008-05-19 | 2008-05-19 | |
US61/128,284 | 2008-05-19 | ||
PCT/IL2009/000494 WO2009141817A2 (en) | 2008-05-19 | 2009-05-19 | Conformable antenna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67380A true CN102067380A (zh) | 2011-05-18 |
Family
ID=4131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180719A Pending CN102067380A (zh) | 2008-05-19 | 2009-05-19 | 整合式天线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8203499B2 (zh) |
EP (1) | EP2291884A4 (zh) |
CN (1) | CN102067380A (zh) |
BR (1) | BRPI0912984A2 (zh) |
WO (1) | WO2009141817A2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6394A (zh) * | 2012-03-01 | 2013-09-11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 |
CN109845032A (zh) * | 2017-09-25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3571918A (zh) * | 2021-06-25 | 2021-10-29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弓型及其内部对称结构的透明隐身体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91884A4 (en) * | 2008-05-19 | 2013-01-02 | Galtronics Corp Ltd | ANTENNA THAT CAN BE CONFORMED |
WO2010008269A1 (en) * | 2008-07-14 | 2010-01-21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Multi-band antenna assemblies for use with wireless application devices |
FI20096251A0 (sv) * | 2009-11-27 | 2009-11-27 | Pulse Finland Oy | MIMO-antenn |
US8730106B2 (en) * | 2011-01-19 | 2014-05-20 | Harris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tracking device with slotted 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
JP5662247B2 (ja) | 2011-05-27 | 2015-01-28 |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 アンテナ装置 |
CN103515695B (zh) * | 2012-06-16 | 2016-05-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平板天线 |
CN104103887B (zh) * | 2013-04-15 | 2017-04-0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天线夹及具有该天线夹的电子装置 |
JP5861043B2 (ja) * | 2013-05-17 | 2016-02-1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複合型通信アンテナ、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9455501B2 (en) * | 2013-06-24 | 2016-09-27 | Galtronics Corporation, Ltd. | Broadban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
WO2015056261A1 (en) * | 2013-10-16 | 2015-04-23 | Galtronics Corporation Ltd. | Compact antenna with dual tuning mechanism |
EP3461298A1 (en) * | 2016-04-11 | 2019-04-03 | Thomson Licensing | Apparatus using a folded metal antenna |
KR102431624B1 (ko) * | 2018-05-11 | 2022-08-12 | 주식회사 아이뷰 | 소형 다이폴 안테나 |
WO2021000180A1 (zh) * | 2019-06-30 | 2021-01-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Wifi 天线及无线通信装置 |
CN112909505B (zh) * | 2019-12-27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
CN112467362B (zh) * | 2020-12-03 | 2021-10-29 | 深圳市海之景科技有限公司 | 5g双频天线及通信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12528A1 (en) * | 2002-07-18 | 2004-01-22 | Dai Hsin Kuo | Multi-band antenna |
CN1595718A (zh) * | 2003-09-09 | 2005-03-16 | 索尼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设备 |
CN1706075A (zh) * | 2003-09-12 | 2005-12-07 | 赛宝技术公司 | 定向天线阵列 |
CN2847564Y (zh) * | 2005-06-13 | 2006-12-13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宽带工字型单极化振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91863C (de) * | 1943-03-08 | 1953-10-01 | Telefunken Gmbh | Symertrieranordnung |
FR2713020B1 (fr) * | 1993-11-24 | 1996-02-23 | Roger Behe | Elément rayonnant du type dipôle réalisé en technologie imprimée, procédé d'ajustement de l'adaptation et réseau correspondants. |
DE19860121A1 (de) * | 1998-12-23 | 2000-07-13 | Kathrein Werke Kg | Dualpolarisierter Dipolstrahler |
EP1094542A3 (en) * | 1999-10-18 | 2004-05-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ntenna for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s and portable-type wireless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US6834380B2 (en) * | 2000-08-03 | 2004-1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utomated EMC-driven layout and floor plann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ystems |
EP1328912A4 (en) * | 2000-10-10 | 2005-05-11 | Escort Memory Systems | MODULAR RFID ANTENNA SYSTEM |
SE519904C2 (sv) * | 2000-12-29 | 2003-04-22 | Amc Centurion Ab | Tillverkning av antennanordningar |
US6512488B2 (en) * | 2001-05-15 | 2003-01-28 | Time Domain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ignal coupling between a signal line and an antenna structure |
US7689366B2 (en) | 2002-03-11 | 2010-03-30 | Athenix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system for high throughput capture of genetic diversity |
US6961028B2 (en) * | 2003-01-17 | 2005-11-01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Low profile dual frequency dipole antenna structure |
DE10316564B4 (de) * | 2003-04-10 | 2006-03-09 | Kathrein-Werke Kg | Antenne mit zumindest einem Dipol oder einer dipolähnlichen Strahleranordnung |
US6940465B2 (en) * | 2003-05-08 | 2005-09-06 | Kathrein-Werke Kg | Dual-polarized dipole antenna element |
TWI254488B (en) * | 2003-12-23 | 2006-05-01 | Quanta Comp Inc | Multi-band antenna |
US7053852B2 (en) * | 2004-05-12 | 2006-05-30 | Andrew Corporation | Crossed dipole antenna element |
TWI242310B (en) * | 2004-12-31 | 2005-10-21 | Advanced Connectek Inc | A dual-band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 with a branch line shorting strip |
US7427964B2 (en) * | 2005-05-19 | 2008-09-23 | Sergi Paul D | Center fed half wave dipole antenna system |
US7639198B2 (en) * | 2005-06-02 | 2009-12-29 | Andrew Llc | Dipole antenna array having dipole arms tilted at an acute angle |
DE202005015708U1 (de) * | 2005-10-06 | 2005-12-29 | Kathrein-Werke Kg | Dual polarisierte Dipolstrahler |
TW200719528A (en) * | 2005-11-14 | 2007-05-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Multi-band antenna |
US7463211B2 (en) * | 2006-03-28 | 2008-12-09 | Fluid Motion, Inc. | Adjustable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s employing same |
US7688271B2 (en) * | 2006-04-18 | 2010-03-30 | Andrew Llc | Dipole antenna |
US7375685B1 (en) * | 2006-04-18 | 2008-05-20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Dual band electrically small microstrip antenna |
TW200922002A (en) * | 2007-11-05 | 2009-05-16 | Mitac Technology Corp |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 with vertical grounding plane |
EP2291884A4 (en) | 2008-05-19 | 2013-01-02 | Galtronics Corp Ltd | ANTENNA THAT CAN BE CONFORMED |
US8102327B2 (en) | 2009-06-01 | 2012-01-24 |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 Balanced microstrip folded dipole antennas and matching networks |
CN102570059A (zh) * | 2010-12-31 | 2012-07-11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独立式多频天线 |
JP5742426B2 (ja) * | 2011-04-25 | 2015-07-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板状逆fアンテナ |
US9905938B2 (en) * | 2015-01-29 | 2018-02-27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Dual polarized high gain and wideband complementary antenna |
-
2009
- 2009-05-19 EP EP09750269A patent/EP229188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05-19 WO PCT/IL2009/000494 patent/WO2009141817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5-19 BR BRPI0912984A patent/BRPI0912984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5-19 US US12/468,579 patent/US8203499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5-19 CN CN2009801180719A patent/CN102067380A/zh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6-19 US US13/526,737 patent/US8519903B2/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8-23 US US13/974,469 patent/US9620859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3-27 US US15/470,702 patent/US1046877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12528A1 (en) * | 2002-07-18 | 2004-01-22 | Dai Hsin Kuo | Multi-band antenna |
CN1595718A (zh) * | 2003-09-09 | 2005-03-16 | 索尼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设备 |
CN1706075A (zh) * | 2003-09-12 | 2005-12-07 | 赛宝技术公司 | 定向天线阵列 |
CN2847564Y (zh) * | 2005-06-13 | 2006-12-13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宽带工字型单极化振子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6394A (zh) * | 2012-03-01 | 2013-09-11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 |
CN103296394B (zh) * | 2012-03-01 | 2017-12-01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 |
CN109845032A (zh) * | 2017-09-25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终端设备 |
US10985458B2 (en) | 2017-09-25 | 2021-04-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ntenna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
CN113571918A (zh) * | 2021-06-25 | 2021-10-29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弓型及其内部对称结构的透明隐身体 |
CN113571918B (zh) * | 2021-06-25 | 2024-03-22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弓型及其内部对称结构的透明隐身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468772B2 (en) | 2019-11-05 |
WO2009141817A3 (en) | 2010-03-11 |
US9620859B2 (en) | 2017-04-11 |
EP2291884A2 (en) | 2011-03-09 |
US20130342415A1 (en) | 2013-12-26 |
US20120256803A1 (en) | 2012-10-11 |
US8203499B2 (en) | 2012-06-19 |
US20170201027A1 (en) | 2017-07-13 |
EP2291884A4 (en) | 2013-01-02 |
WO2009141817A2 (en) | 2009-11-26 |
BRPI0912984A2 (pt) | 2017-05-23 |
US20090284432A1 (en) | 2009-11-19 |
US8519903B2 (en) | 2013-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67380A (zh) | 整合式天线 | |
Nasir et al. | A reduced size dual port MIMO DRA with high isolation for 4G applications | |
EP3172797B1 (en) | Slot antenna | |
CN1930732B (zh) | 用于计算装置的集成多波段天线 | |
CN102969568A (zh) | 具有高隔离度的mimo/分集天线 | |
US6788266B2 (en) | Diversity slot antenna | |
TWI469441B (zh) | 立體天線 | |
EP1944828A2 (en) | Planar antenna | |
US10141641B2 (en) | Dual band antenna apparatus and dual band antenna module | |
JP2006237916A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CN102136628A (zh) | 一种mimo天线及其应用的移动终端 | |
EP2833475B1 (en) | Dipole antenna | |
CN103579764A (zh) | 多频带天线 | |
RU2432646C1 (ru) | Двухдиапазон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дипольная антенна | |
WO2013035546A1 (ja) | アンテナ | |
US9130276B2 (en) | Antenna device | |
US11876307B2 (en) | Antenna structure | |
WO2023000557A1 (zh) | 天线结构、终端和终端的处理方法 | |
JP4747988B2 (ja) | 車載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Hung et al. | Compact single‐feed circularly polarized aperture‐coupled stack antenna with minkowski‐island‐based fractal patch | |
Ram et al. | A metasurface-based high gain circularly polarized patch antenna with wide global bandwidth | |
CN109390675B (zh) | 天线、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 |
JP5739281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Atuchin et al. | Compact printed dual‐frequency quasi‐Y agi antenna with a monopole driver | |
EP4421979A1 (en) | Rfid foldable antenn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