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7599B -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 Google Patents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7599B
CN102057599B CN2009801205612A CN200980120561A CN102057599B CN 102057599 B CN102057599 B CN 102057599B CN 2009801205612 A CN2009801205612 A CN 2009801205612A CN 200980120561 A CN200980120561 A CN 200980120561A CN 102057599 B CN102057599 B CN 102057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quality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user data
quality reporting
uplink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05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7599A (zh
Inventor
T.E.伦蒂拉
J.奥贾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2057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7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还包括用户设备UE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基于UE接收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模式)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格式。在对于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UE根据所确定的格式发送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在答复那些被发送的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之一时接收到NACK的情况下,详细描述了四个选项:在持久分配的UL资源的下一实例上重新发送被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其带有或不带有信道质量报告,以及在动态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上重新发送被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其带有或不带有信道质量报告。

Description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35 U.S.C. § 11 9(e),本申请要求2008年6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130,991的优先权,通过参考其整体而将其公开内容援引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通常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尤其在通信装置根据持久(或半持久)资源分配来操作时用信号通知网络和便携式通信装置之间的信道质量指示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本文采用以下定义的缩写: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
AT                  分配表(PDCCH)
CQI               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
DL                 下行链路
DRX/DTX     非连续接收/非连续发射
eNB             (LTE系统的)演进节点 B
E-UTRAN    演进UTRAN(LTE或3.9G)
LTE               3GPP的长期演进
MAC            媒质接入控制
MCS            调制和编码方案
节点B         基站或类似网络接入节点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RB             物理资源块
PS                分组调度器
PUC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TTI              传输时间间隔
UE              用户设备(例如移动设备/站)
UL              上行链路
UMTS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
UTRAN      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
VoIP             IP语音(网际协议)
当前正在3GPP内研发所提出的被称为演进UTRAN(E-UTRAN,也被称为UTRAN-LTE、E-UTRAN或3.9G)的通信系统。对涉及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问题感兴趣的一个规范是3GPP TS 36.213, V8.2.0 (2008-03),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层过程(版本8),其被作为证据A附到优先权文献。
与本发明有关的是共用信道上的资源分配的方案,多个用户通过所述共用信道接收特别分配给它们中的一个的资源。LTE是一种使用该方案的这种系统。在LTE中,网络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也被称为分配表AT)将资源分派给UE。网络在网络和被分配的各种UE之间清楚限定并同步的时间上的某些点处调度UE。这些时间上的时刻(instant)还被称为DRX超时时段(从UE的立场来看)。这允许用户以“不丢失在任一信道上为其而调度的传输”的方式将其接收机从其下行链路数据信道重新调谐到PDCCH,并且当其没有被调度成接收时通过以降低功率的状态(除了调度的寻呼实例(paging instances)之外)进行操作来保存其电池功率。在UE的发射侧存在类似的调度选项,被称为DTX时段。
在每个DRX处,UE将读取一个或多个PDCCH(该特定数量也在先前例如在设置与UE的连接期间“协商”或由网络以其他方式命令),然后网络可以为UE分派UL和/或DL。
调度资源的这种灵活性导致两个潜在的问题,当存在大量活动用户而他们全部都产生具有严格延迟约束的大量小数据包(例如VOIP、游戏等等)时,这些问题更明显。与实际所传送的数据相比,这一动态调度然后可以导致大的控制信令开销,或者导致因为缺少寻址可能性而浪费空中接口资源(在AT/PDCCH中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为足够数目的UE寻址以分配所有可用资源)。
LTE系统和其他系统利用持久调度的方案来解决那些问题,其中分配给特定UE的资源对多于下一TTI的时间仍保持有效分配。这意味着以持久方式分配UL或DL资源,即仅在数据传输开始时网络给定资源分配,而不是针对每个数据分组单独给定资源分配。在半持久分配中,仅第一传输使用持久分配,而重传被明确地调度。3GPP无线电接入网工作组2(RAN WG2)中的协议是使用PDCCH信令为持久传输分配资源。
利用持久/半持久分配会带来如何向网络通知信道质量的问题。在LTE中已达成协议:eNB可以通过向UE发送具有被设置成“on”的非周期性CQI标记的上行链路许可来在任何时间请求该UE发送非周期性CQI报告。3GPP中最新的协议不支持PUSCH上的周期性CQI传输。然而,发明人已确定在持久/半持久分配场景中基于PUSCH的报告格式将潜在地提供益处,因为仅为了触发非周期性CQI报告而传输UL许可在PDCCH资源消耗方面变得很昂贵。
已在中国深圳的RAN WG1会议52bis中达成协议,不将用于报告PUSCH的周期性CQI包括在LTE规范中,并且实际上非周期性报告可以被eNB以任何方式周期性地触发。然而,利用持久/半持久分配会存在潜在的问题,因为当存在大量用户时,触发具有UL许可的非周期性CQI报告变得效率非常低。这是当存在对许多持久分配的需要时确实存在的情况。一种可能性将是利用基于PUCCH的CQI格式。然而,因为低的有效载荷比特的数目,它们不能在调度判定中递送详细的频率信息来帮助eNB。此外,DRX模式可能限制为聚集于VoIP的用户发送基于PUCCH的CQI的可能性。因此,明显存在对能够利用(半)持久传输高效地得到详细的CQI信息的机制的需要。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方法,其包括(例如在接收机处)接收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例如由处理器)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格式;以及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根据所确定的格式(例如从发射机)发送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存储机器可读指令程序(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当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产生包括下述各项的动作:响应于接收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格式;以及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根据所确定的格式发送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设备(例如用户设备),其包括接收机、处理器和发射机。该接收机被配置成接收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该处理器被配置成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格式。该发射机被配置成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根据所确定的格式发送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设备,其包括接收装置、处理装置和发送装置。该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该处理装置用于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格式。该发射装置用于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根据所确定的格式发送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方法,包括:(例如从发射机)向用户设备发送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并且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例如在接收机处)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存储机器可读指令程序(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当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产生包括下述各项的动作:向用户设备发送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并且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设备(例如接入节点/eNB),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该发射机被配置成向用户设备发送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该接收机被配置成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中,存在一种设备,其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该发送装置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该接收装置用于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使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和其它方面更明显,其中:
图1示出在实行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适合于使用的各种电子装置的简化框图;
图2A和2B是说明以其接收资源分配的非连续接收调度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的信令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过程步骤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不限于此,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特别益于在E-UTRAN(也被称为LTE或3.9G)中使用,并且涉及持久/半持久资源分配情景中的与CQI有关的信令。下面详细描述的是一种允许CQI报告的新型方法,其可以被嵌入到持久UL传输中,而不会在每个传输间隔处明显触发,且不会扩展已经在LTE中用于资源分配的控制信令。尽管参考LTE描述了该方案,但是该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是限制;这些教导可以被容易地扩展到除了E-UTRAN之外的其他通信系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UE被给予在其中CQI指示符被设置成指示“ON”的值的持久或半持久UL资源分配时,该UE将利用每一个第一传输(其在持久/半持久分配的UL资源上发送)发送CQI报告。在变型中,UE还利用每一个重传(其在持久/半持久分配的UL资源发送)发送CQI报告。这避免了需要利用单独控制信令为它们中的每一个从网络触发CQI报告;在持久/半持久UL资源分配的许可中的单个标记或比特CQI指示符是由网络发送的用来命令多个CQI报告的唯一控制信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CQI报告遵循下文描述并且还参见3GPP TS 36.213 版本8.2.0的第7.2.1节的模式。要注意,在该参考中,CQI报告模式用于非周期性CQI报告,但是根据这些教导在持久分配的UL资源上它们被重复地发送(持久/半持久资源分配的每个第一传输或者每个第一传输加上每个重传。
在详细描述这些模式之前,首先参考用于说明在实行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适合于使用的各种电子装置的简化框图的图1。在图1中,无线网络1适于经由节点B(例如基站或eNB)12与UE 10通信。该网络1可以包括一般地被示出为网关GW 14的较高控制节点,可以以不同方式将其称为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用户平面实体(user plane entity)UPE、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或系统架构演进网关SAE-GW。该GW 14表示在网络中高于eNB 12的网络节点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本文详细描述的信令独立于该GW 14,除非eNB 12有时可将它从UE 10接收到的某些信息从CQI报告传递给GW 14。
UE 10包括数据处理器(DP)10A,存储程序(PROG)10C的存储器(MEM)10B以及用于与eNB 12双向无线通信的适合的射频(RF)收发机10D,所述eNB 12也包括数据处理器(DP)12A,存储PROG 12C的MEM 12B,以及适合的射频RF收发机12D。eNB 12可以经由数据路径16(例如Iub或S1)耦合到服务或其它GW 14。eNB 12和UE10通过无线链路15通信,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12E、10E(为每一个示出一个天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链路15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DCCH,且上行链路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例如PUSCH。假设PROG 10C和12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程序指令,当由相关的DP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得电子装置能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操作,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
在eNB 12中还有分组调度器PS 12F(或者与DP 12A分开或者在其内部),所述分组调度器PS 12F在其对各种UL和DL无线电资源的控制下调度各种UE。一旦被调度,eNB 12就利用调度许可把消息发送给UE(通常为一个消息/分配表中为多个UE多路复用多个许可)。一般来说,LTE系统的eNB 12在其调度中相当自治并且不需要与GW/MME 14协调,除非在将其一个UE移交到另一节点B期间。在每个装置10、12、14中还有调制解调器;对于UE 10和eNB 12来说,这样的调制解调器被包括在相应收发机10C、12D内,并且被包括在相应eNB 12和GW 14的DP 12A、14A内以用于通过数据链路16在它们之间进行通信。
术语“连接”、“耦合”、或其任何变型意味着两个或多个元件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包括“连接”或“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的存在。元件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如本文所采用的那样,如非限制性实例那样,两个元件可以被看作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线、电缆和/或印刷电连接以及通过使用电磁能(例如具有射频区、微波区和光学区(可见和不可见二者)中的波长的电磁能)被“连接”或“耦合”在一起。
假设PROG 10C、12C和14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程序指令,当由相关的DP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得电子装置能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操作。时钟在DP 10A、12A和214A中是固有的,以便在所需的适当的时间间隔和时隙内在用于发送和接收的各种装置之间实现同步,因为调度许可和所许可的资源/子帧是与时间有关的。
一般来说,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包括在相应存储器MEM 10B、12B、14C上的计算机软件PROG 10C、12C和14C来实施,并且由UE 10、eNB 12和GW 14的各自DP 10A、12A和14A来执行,或者由硬件、或者由软件和/或固件和硬件的组合来执行。
一般来说,UE 10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诸如数字照相机之类的图像捕获装置、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游戏装置、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音乐存储和重放装置、准许无线因特网接入和浏览的因特网装置、以及含有这些功能的组合的便携式单元或终端。
MEM 10B和12B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装置、磁存储器装置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装置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拆除存储器)来实施。DP 10A和12A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的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据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构架的处理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2A示出在其中控制(24)和数据(26)交替的传输。控制和数据的一个工作周期代表一个TTI(或子帧)。通常当UE被调度成发送其数据时,eNB在PDCCH上发送其控制信令,并且如果UE被分配到数据信道上,则该UE在作为分组数据信道PDCH的上行链路版本的PUSCH上发送数据。在第一数据间隔22处,UE 10可以通过PDCH在UL上发送数据。随后是第二间隔或控制间隔24,在该时间期间期望UE 10监控例如被示出为PDCCH的控制信道。该系列在所示出的用于数据26和30以及用于控制信息28和32的间隔中重复。
相对于持久/半持久分配,图2B说明从UE立场示出的在根据DRX方案的若干连续间隔中的通信。一进入网络1,UE 10就被给予一个DRX调度(例如以20ms的间隔监控PDCCH),直到UE的DRX调度被网络改变为止,例如当它被移交到另一eNB时。典型地,一旦进入小区/网络,UE就被提供DRX参数。在UE 10被指示/期望去监控控制信道期间的时间长度被称为DRX超时时段23,并且UE是活动的。在DRX超时时段23之间的时间长度被称为DRX 25,并且是UE处于空闲的时候(如果DRX特别长则其中一些被唤醒以监控寻呼(page))。当UE 10在DRX超时时段期间接收PDCCH并且没有被分配时(假设动态分配),它可能在DRX的持续时间进入休眠模式并且在下一DRX超时时段醒来以检查它在那时是否被分配。如果UE被分配,则它仅需要监控(或在UL上发送)分配是有效的那部分数据间隔。DRX和DRX超时时段的长度可以由网络1来设置。DRX超时时段有时也被称为工作周期,也即每个DRX的“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工作周期为2意味着UE 10每个DRX接收两个连续的AT/PDCCH。在当前的实践中,一个AT/PDCCH横跨一个TTI(或者1ms的子帧或者两个时隙,每一个时隙为0.5ms)。用于VoIP实施方式的典型DRX是20ms减去DRX超时时段。
在动态调度中,网络1在DRX超时时段23期间在PDCCH 24上对UE 10授权资源分配,该UE10通过所述资源分配来在下一数据间隔PDCH 26期间接收数据(或发送其数据)。因为它是动态的,所以资源分配仅在分配被接收的DRX超时时段之后的数据间隔内有效。多个UE可以在相同的DRX超时时段23内针对相同数据间隔被给予不同的分配,但是所分配的资源是唯一的,以使得发至/发自这些被分配的多个UE中的不同UE的分组/传输不相互干扰,尽管在相同数据间隔26接收/发送。每个资源分配识别它所意图的UE,例如通过c-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或者小区中唯一的其它标识符,所以相同的PDCCH可以被多个UE共享。持久或半持久资源分配是这样一个资源分配,即在该资源分配中在DRX超时时段接收到的资源分配保持有效的时间长于数据间隔,并且在图2B中持久/半持久分配将扩展到位于下一个所描绘的DRX 25内的另一PDCH。
现在考虑图3,其是示出持久/半持久资源分配和UE使用这些资源的信令图。在302处,eNB 12向UE 10发送PDCCH,其具有持久(或半持久)UL资源分配,并且具有被设置成“on”的CQI标记(例如eNB和UE二者互相了解的比特1或0)。UE将PDCCH映射到其所分配的UL资源并且在304处在PUSCH上发送其数据和所嵌入的CQI报告(302被指定为PUSCH-1以指示这是在持久资源情况下的PUSCH上的第一数据传输)。eNB 12对PUSCH-1发送确认ACK 305。在306处,UE 10根据持久/半持久资源分配302发送具有嵌入的CQI报告的PUSCH-2,并且eNB 12再次发送其ACK 307。
现在在一个实施例中,UE 10发送具有嵌入的CQI报告的PUSCH-3 308,并且从eNB 12接收否定确认NACK 309,并且UE 10还使用其持久/半持久分配的UL资源的下一实例来重传308’ PUSCH-3的数据但是没有任何CQI报告。eNB 12接收该重传308’并且发送ACK 309’。当持久/半持久资源分配继续时,UE 10在由PDCCH 302分配的下一实例中发送具有嵌入的CQI报告的PUSCH-4 310,eNB 12向该UE 10发送ACK 311。在资源分配302是半持久的情况下,重传308’不在半持久分配的UL资源上被发送但是必须在下一PDCCH中由eNB明确地(动态)调度。
在本发明的并且对持久和/或半持久资源分配有效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存在重传(如在308’处那样)的情况下,嵌入有CQI报告的重传数据被发送。在一种变型中,被嵌入到重传中的CQI报告与eNB 12未能接收的那个相同,如由NACK 309指示的那样。在另一种变型中,从UE 10第一次编译引起NACK 309的那个CQI报告时起逝去了一点时间以后,由UE 10编译新的CQI报告。
一种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简明方式是,如果在被用于配置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PDCCH UL许可中,非周期性CQI请求标记被设置成值“on”,则UE应该将为非周期性报告所配置的具有PUSCH报告模式的CQI嵌入到每一个持久(或半持久)第一传输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若干优点。首先,它容易被采纳到现有的无线电协议中,因为它符合先前关于持久调度的协议。其次,不存在对限定任何新物理信号的需要;现有的机制与一些调度规则组合并且可以用一些调度规则来实现。第三,与简单的基于PUCCH的CQI格式所能提供的相比,周期性PUSCH CQI报告和持久数据分配组合到一起的可能性能提供更详细的频率信息。将该信息可以高效地与例如调度重传、同时动态传输和持久传输的再分配一起利用。第五,可以看出,与基于PUCCH的CQI报告相比,它易于无缝地与DRX/DTX模式对准,因为仅需要为数据配置DTX/DRX模式。
现在简单描述CQI报告的不同模式。为了规定更无缝地集成到LTE协议的现有条件(existing understanding),从3GPP TS 36.213(V8.2.0)第7.1到7.1.4节并且还有第7.2.1节得到这些模式。具体来说,存在与CQI报告有关的四个模式。经由较高层信令将UE半静态地配置成基于这四个传输模式之一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四个传输模式包括:1)单天线端口(PDCCH的eNB传输);2)(PDCCH的eNB传输的)发射分集;3)开环空间多路复用(UE基于等级指示RI确定:UE假设,如果                                                
Figure 2009801205612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则eNB根据发射分集而在PDCCH上发射,以及如果
Figure 701061DEST_PATH_IMAGE002
则根据大的延迟CDD(循环延迟分集)而在PDCCH上发射;以及4)闭环空间多路复用(UE假设eNB根据零延迟/小延迟CDD而在PDCCH上发射)。要注意,被作为证据B附到优先权文献的最近变化请求(文献Rl-082254, 3GPP TSG-RAN Meeting #53, Kansas城, MO, USA, 五月5-9日, 2008)将传输模式的数目扩展到七个,并且添加:5)多用户MIMO(多输入多输出);6)具有等级=1的预编码的闭环;以及7)另一单个天线端口[与上述用于#1)的端口不同的端口]。
将原始四个传输模式中的每一个映射到3GPP TS 36.213(V 8.2.0)的表7.2.1-1处的一个CQI报告模式,并且所映射的CQI报告模式是UE用于CQI报告的模式,其中UE将该CQI报告及其UL数据(或至少其第一传输UL数据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有数据的重传)在该UE在PDCCH上接收的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资源PUSCH上发送。
对于在文献R1-082254中提到的七个传输模式,该七个模式映射到如在该文献的表7.1-1示出的DCI格式(专用控制信息格式1A、1B或2)。UE被半静态地配置有传输模式以基于该表7.1-1的参考DCI格式来接收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数据传输,所述表7.1-1是由PDCCH在其UE特定搜索空间中用信号通知的。依据这些教导,UE被配置成使用对应于其参考DCI格式的PUCCH或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反馈模式。
对于本发明与网络/eNB有关的方面,可以由计算机软件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软件可由节点B 12的数据处理器(例如所示出的处理器12A)或由硬件、或由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执行。对于本发明与UE有关的方面,可以由计算机软件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软件可由UE 10的数据处理器(例如所示出的处理器10A)或由硬件、或由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执行。此外,就这一点来说,应该注意上面的各种逻辑步骤描述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互连的逻辑电路、块和功能、或者程序步骤和逻辑电路、块和功能的组合。
下面特别参考图4来描述其他细节和实施。从UE的立场来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一种方法;一种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设备;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操作用来在块402处以由网络配置的传输模式接收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PDCCH),其中所接收到的分配还包括对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在块404处,UE将传输模式映射到CQI报告模式(例如TS 36.213的第7.2.1节的PUSCH/CQI报告模式,将其作为证据A附到优先权文献)。在块406和414处,对于与NACK之后的那些不同的持久/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所有对应实例,UE根据所映射的报告模式发送对应的用户数据集和对应的CQI报告。
如果作为对UE的实例发送其用户数据和CQI报告的答复,该UE接收到NACK,则在分配是持久的情况下(并且响应于NACK),在块410处在NACK之后的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下一实例中,UE重新发送被否认确认的(前一)用户数据集,且不重新发送CQI报告,且作为答复接收到ACK。如果作为对UE的实例发送其用户数据和CQI报告的答复,该UE接收到NACK,则在分配是半持久的情况下(并且响应于NACK),在块412处UE接收对上行链路资源的动态资源分配,在动态分配的资源上重新发送被否认确认的用户数据集,且不重新发送CQI报告,并且作为答复接收到ACK。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根据一个实施例,CQI报告可以被包括在用户数据的这些重新发送中。
更一般地,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存储可执行指令的程序的存储器,诸如UE或其一个部件或多个部件之类的装置,以及一种方法,即:UE通过其接收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UE确定CQI报告格式,并且在对于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UE根据所确定的格式发送用户数据和CQI报告。在答复那些所发送的用户数据和CQI报告之一时接收到NACK的情况下,详细描述了四个选项:在持久分配的UL资源的下一实例上重新发送被否认确认的用户数据和CQI报告,或者重新发送被否认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CQI报告,以及在动态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上重新发送被否认确认的用户数据和CQI报告,或者重新发送被否认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CQI报告。
要注意,在图4中为UE示出的各个块(及其对eNB的镜像发射/接收)可以被看作方法步骤,以及/或者由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执行产生的动作,以及/或者多个耦合的被构造用来实行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逻辑电路元件。
一般来说,可以以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可以以硬件来实施一些方面,而以固件或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装置执行的软件来实施其他方面,尽管本发明不限于此。虽然可以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说明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某些其它图形表示来说明和描述,但是应该很好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这些块、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作为非限制性实例)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或其某些组合来实施。
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至少某些方面可以在各种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和模块)中实行。集成电路的设计大体上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复杂且强大的软件工具可用于将逻辑层设计转换成易于在半导体衬底上制作的半导体电路设计。这样的软件工具可以使用制定好的设计规则以及预先存储的设计模块库来自动地路由导体并且将部件定位在半导体芯片上。一旦已完成半导体电路的设计,就可以将得到的设计以标准化电子格式(例如Opus、GDSII等等)传输到半导体制造设施以制造成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装置。
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阅读时,鉴于前面的描述,各种修改和改编可能对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例如,图3中示出的某些步骤可以以不同于所示出的顺序执行,并且可以以其他方式来执行所描述的某些计算。然而,本发明的教导的所有这些以及相似的修改仍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尽管上文已在E-UTRAN(UTRAN-LTE)系统的情景下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认识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仅和该一种特定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一起使用,并且可以将它们有利地用于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应该注意,术语“连接”、“耦合”、或其任何变型意味着两个或多个元件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包括“连接”或“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如本文所采用的那样,作为若干非限制性和非穷举例子,两个元件可以被看作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线、电缆和/或印刷电连接以及通过使用电磁能(例如具有射频区、微波区和光学区(可见和不可见二者)中的波长的电磁能)来“连接”或“耦合”在一起。
此外,本发明的示例的某些特征能够在不相应地使用其它特征的情况下被有利地使用。因此,前面的描述应该被看作仅是本发明原理、教导、例子和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而不受到其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用信号通知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CQI的方法,包括:
在接收机处接收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处理器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基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格式;以及
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根据所确定的格式从发射机发送用户数据和所述信道质量报告,
其中在答复所发送的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之一时接收到否定确认的情况下,通过在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下一实例中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以及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或
通过在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下一实例中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或
通过在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以及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或
通过在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包括单个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从传输模式映射到一些信道质量报告格式中的一个来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格式,其中执行所述方法的用户设备被配置成根据用于映射的传输模式来接收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4.一种用于用信号通知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CQI的设备,包括:
接收机,其被配置成接收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处理器,其被配置成为信道质量报告确定基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格式;以及
发射机,其被配置成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根据所确定的格式发送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
其中在答复所发送的用户数据和信道质量报告之一时由接收机接收到否定确认的情况下,所述发射机被配置成通过在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下一实例中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以及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或
所述发射机被配置成通过在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下一实例中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或
所述发射机被配置成通过在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以及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或
所述发射机被配置成通过在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重新发送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来响应于所述否定确认。
5.一种用于用信号通知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CQI的方法,包括:
从发射机向用户设备发送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以及
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在接收机处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数据和按照基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格式的所述信道质量报告,
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之一,从发射机发送关于用户数据和/或信道质量报告没有被适当接收的否定确认;以及
响应于发送所述否定确认,在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下一实例中在接收机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述各项之一: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或
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之一,从发射机发送关于用户数据和/或信道质量报告没有被适当接收的否定确认;
从发射机向用户设备发送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以及
在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在接收机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述各项之一: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用户设备配置成根据多个传输模式之一接收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
从所配置的传输模式映射到多个信道质量报告格式之一,其中所接收的信道质量报告遵照所映射的一个信道质量报告格式。
7.一种用于用信号通知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CQI的设备,包括:
发射机,其被配置成向用户设备发送还包括发送信道质量报告的指示的持久或半持久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以及
接收机,其被配置成在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而进行的用户数据的至少第一传输中,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数据和按照基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格式的所述信道质量报告,
其中发射机还被配置成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之一而发送关于用户数据和/或信道质量报告没有被适当接收的否定确认;以及
响应于发射机发送所述否定确认,接收机被配置成在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下一实例中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述各项之一: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或
其中发射机还被配置成对于持久或半持久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实例之一而发送关于用户数据和/或信道质量报告没有被适当接收的否定确认;
发射机被配置成向用户设备发送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以及
接收机被配置成在动态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述各项之一: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否定确认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和新的信道质量报告;或
否定确认的用户数据而没有任何信道质量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其被配置成生成较高层信令以将用户设备配置成根据多个传输模式之一接收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从一个传输模式映射到多个信道质量报告格式之一,其中所接收的信道质量报告遵照所映射的一个信道质量报告格式。
CN2009801205612A 2008-06-04 2009-05-28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Active CN102057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99108P 2008-06-04 2008-06-04
US61/130,991 2008-06-04
US61/130991 2008-06-04
PCT/EP2009/056507 WO2009147053A2 (en) 2008-06-04 2009-05-28 Channel quality signaling for persistent/semi-persistent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5959.1A Division CN103490859A (zh) 2008-06-04 2009-05-28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7599A CN102057599A (zh) 2011-05-11
CN102057599B true CN102057599B (zh) 2013-11-13

Family

ID=4131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05612A Active CN102057599B (zh) 2008-06-04 2009-05-28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CN201310445959.1A Pending CN103490859A (zh) 2008-06-04 2009-05-28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5959.1A Pending CN103490859A (zh) 2008-06-04 2009-05-28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8351382B2 (zh)
EP (2) EP3145103A1 (zh)
CN (2) CN102057599B (zh)
RU (1) RU2459362C1 (zh)
WO (1) WO200914705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1773B2 (en) 2008-09-05 2014-04-29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for wireless systems
US8761151B2 (en) * 2008-09-05 2014-06-24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control signal design for wireless system
AU2007354841B2 (en) * 2007-06-15 2011-11-24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persistent and dynamic scheduling an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trol
US8249004B2 (en) * 2008-03-14 2012-08-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ordin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LTE DRX operations for a wireless transmit receive unit
RU2459362C1 (ru) * 2008-06-04 2012-08-20 Нокиа Сименс Нетуоркс 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о качестве канала для процедур постоянного/полупостоянного выделения радиоресурсов
US8295868B2 (en) * 2008-06-09 2012-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 for multiple codeword transmission
KR101623782B1 (ko) * 2008-12-21 2016-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 제어 메시지 전송방법
US20110274050A1 (en) * 2009-02-04 2011-11-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873647B (zh) * 2009-04-22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EP2484028B1 (en) 2009-09-30 2023-02-01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123503B (zh) * 2010-01-07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链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JP5124597B2 (ja) * 2010-01-08 2013-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方法
US9407409B2 (en) * 2010-02-23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8989069B2 (en) 2010-03-03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enhancements
EP3206327B1 (en) * 2010-03-31 2021-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eriodic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8520491B2 (en) 2010-04-01 2013-08-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ignal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763978B1 (ko) * 2010-05-25 2017-08-01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비연속 수신에서의 리튜닝 갭 및 스케줄링 갭
CN102082636B (zh) * 2010-08-16 2013-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指示方法和基站及系统
US20130046821A1 (en) * 2011-08-15 2013-02-21 Renasas Mobile Corporation Advanced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KR101191220B1 (ko) * 2011-10-27 2012-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지속적 스케줄링 변경 정보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123660A1 (en) * 2012-02-23 2013-08-29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periodical discovery channel design for small rrhs
GB2500391B (en) * 2012-03-19 2014-10-22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eedback in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US9504053B2 (en) * 2012-06-20 2016-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to a wireless device and scheduling device
WO2014027763A1 (en) * 2012-08-15 2014-0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monitoring pdcch based on drx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US8744446B2 (en) * 2012-08-31 2014-06-03 Apple Inc. Sending measurement messages with updated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US9445317B2 (en) * 2012-09-28 2016-09-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protected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4221409B (zh) * 2013-04-15 2018-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US9467944B2 (en) * 2013-06-21 2016-10-11 Apple Inc.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for cellular broadcast
US10531431B2 (en) * 2013-07-02 2020-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9629145B2 (en) * 2014-03-20 2017-04-18 Intel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CN107667548B (zh) * 2015-05-11 2020-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资源的情境感知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KR102350804B1 (ko) * 2015-10-23 2022-01-14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디스플레이 기판용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내열성 수지 필름,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및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681633B2 (en) * 2016-04-05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subframe structur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3471311B1 (en) * 2016-06-23 2022-10-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2020005007A (ja) * 2016-11-02 2020-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9028694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US10555278B2 (en) * 2017-11-03 2020-02-04 Comptel Oy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767979C2 (ru) * 2018-01-11 2022-03-22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базовые станции и способы
CN111182631B (zh) * 2018-11-12 2022-06-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RU2731765C1 (ru) * 2019-10-14 2020-09-08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СМИС Эксперт"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инженерных систем объект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1227A1 (en) 2001-05-21 2002-11-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ed information transf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32482B1 (ko) 2002-05-03 2009-1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 또는 섹터 스위칭을 위한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CN100492946C (zh) 2003-06-27 2009-05-2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
WO2005072073A2 (en) * 2004-02-02 2005-08-1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 method for request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7715847B2 (en) * 2005-03-09 2010-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decremental assignments
US8031583B2 (en) * 2005-03-30 2011-10-04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70080552A (ko) * 2006-02-07 200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응답 정보 전송 방법
US20070258407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Zexian Li Handover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848618B2 (en) * 2006-08-22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traffic spur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347404B1 (ko) * 2006-10-05 2014-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음성 패킷의 전송 방법
EP2127441A2 (en) * 2007-03-23 2009-12-0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mi-dynamic persistent allocation
US8031656B2 (en) * 2007-06-14 2011-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packet data systems
US8599819B2 (en) * 2007-06-19 2013-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MX2010001184A (es) * 2007-08-10 2010-05-20 Fujitsu Ltd Aparato de transmicion, aparato de recepcion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WO2009022790A1 (en) * 2007-08-14 2009-0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55612B2 (en) * 2008-02-11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continuity
US8045508B2 (en) * 2008-02-14 2011-10-25 Lg Electronics Inc. Rank feedback method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mission
US8665804B2 (en) * 2008-03-19 2014-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lter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alse alarms
EP2117155B1 (en) * 2008-05-06 2014-03-19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Control channel signalling for triggering the independent transmission of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U2459362C1 (ru) * 2008-06-04 2012-08-20 Нокиа Сименс Нетуоркс 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о качестве канала для процедур постоянного/полупостоянного выделения радиоресурсов

Non-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006,第1-3页. *
.2007,第1-3页. *
.2007,第1-5页. *
3GPP TSG RAN WG2 #56,R2-063276&gt *
3GPP TSG RAN1#50-bis,R1-074016&gt *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49,R1-072077&gt *
ETRI.CQI reporting procedure for downlink scheduling.&lt *
ETRI.CQI reporting procedure for downlink scheduling.<3GPP TSG RAN WG2 #56,R2-063276>.2006,第1-3页.
Motorola.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with Persistent Scheduling.&lt *
Motorola.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with Persistent Scheduling.<3GPP TSG RAN1#50-bis,R1-074016>.2007,第1-3页.
Panasonic.CQI Feedback Control and Content in E-UTRA.&lt *
Panasonic.CQI Feedback Control and Content in E-UTRA.<3GPP TSG-RAN WG1 Meeting #49,R1-072077>.2007,第1-5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87295B2 (en) 2014-07-22
WO2009147053A3 (en) 2010-02-04
EP2289187A2 (en) 2011-03-02
US20090303951A1 (en) 2009-12-10
US9516660B2 (en) 2016-12-06
CN103490859A (zh) 2014-01-01
WO2009147053A2 (en) 2009-12-10
US20130121287A1 (en) 2013-05-16
RU2459362C1 (ru) 2012-08-20
US20150023261A1 (en) 2015-01-22
CN102057599A (zh) 2011-05-11
US8351382B2 (en) 2013-01-08
US20170181177A1 (en) 2017-06-22
EP3145103A1 (en) 2017-03-22
EP2289187B1 (en)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7599B (zh)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JP202253303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1274663B1 (ko) 일반 및 가상 듀얼 계층 ack/nack 사이의 선택
CN102959890B (zh) 载波聚合中用于信道状态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67500B (zh) 通信系统中的用于持久分配的分组的新数据指示符
JP508358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2106107B (zh) 经由pucch配置针对任意系统带宽部署lte ul系统
CN10247439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harq方案重新发送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KR102586632B1 (ko) Nr v2x 시스템을 위한 harq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25463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响应信息的方法
RU2007144702A (ru) Передача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01911573A (zh) 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WO2013034042A1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360910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27263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装置到装置通信执行harq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TW202241171A (zh) 用於重傳之混成自動重複請求確認(harq-ack)碼簿之指示技術
CN101998507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JP6821681B2 (ja) ミリ波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ブフレーム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
CN117811715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8192091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Y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Effective date: 201504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8

Address after: ottawa

Patentee after: 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ottawa

Patentee before: 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y compan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3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y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