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3647B -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73647B CN101873647B CN2009101373094A CN200910137309A CN101873647B CN 101873647 B CN101873647 B CN 101873647B CN 2009101373094 A CN2009101373094 A CN 2009101373094A CN 200910137309 A CN200910137309 A CN 200910137309A CN 101873647 B CN101873647 B CN 1018736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back
- feedback model
- information
- transmission mode
- cq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属于LTE系统和LTEAdvanced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支持双流甚至多流的波束形成的反馈要求,同时信令开销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长期演进)系统和LTE 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LTE系统中,定义了7种传输模式,每一种传输模式所采用的多天线处理方式不同,因此需要反馈不同的信道信息。这7种传输模式,及其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如下:
传输模式1(基于天线端口0的单天线传输模式)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
传输模式2(发射分集)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
传输模式3(开环复用)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
传输模式4(闭环复用)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或3-1;
传输模式5(多用户MIMO)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3-1;
传输模式6(秩为1的闭环复用)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或3-1;
传输模式7(基于天线端口5的单天线传输模式)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
其中各个非周期CQI反馈模式的反馈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各个非周期CQI反馈模式的反馈内容表
反馈模式 | 反馈内容 |
模式1-2 | 全带宽(以下简称wideband)反馈:每个子带的最佳PMI(预编码信息), |
每个流的Wideband CQI(每个子带采用反馈的PMI),仅传输模式4根据秩会不同 | |
模式2-0 | UE选择子带反馈,UE选择M个子带,报告第一流的M个子带的CQI,报告第一流的wideband CQI,对于传输模式3,根据报告的RI计算CQI,其他模式rank=1 |
模式2-2 | UE选择子带反馈,UE报告M个子带的CQI(使用一个PMI),M个子带的PMI,wideband CQI和wideband PMI(仅传输模式4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3-0 | 高层配置wideband CQI(仅在子带集合上发送),每个子带的CQI(仅在子带上发送),都针对第一个流(仅传输模式3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3-1 | 高层配置子带反馈,wideband PMI,每个流的subband CQI(用widebandPMI),每个流的wideband CQI(用wideband PMI)。对于天线模式4,根据RI计算相应的PMI和CQI,其他模式rank=1 |
但是,上述表1中所示的各个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均不适用于LTErelease9.0(9.0版本)提出的支持双流的波束形成的多天线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从而提供在使用双流波束形成多天线技术时所需的信道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还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预编码信息PMI。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判定所述网络侧不能通过上行信道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PMI。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或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反馈模式3-0,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所述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9支持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传输模式9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所述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或者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9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所述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所述传输模式9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4支持闭环复用和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8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4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3支持开环复用和无需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4支持闭环复用和需要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3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传输模式4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3支持开环复用和无需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8支持需要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3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提供了两个流的CQI信息,因此可以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反馈要求。
(2)本发明提出了双流波束形成如何采用LTE中已有的CQI反馈模式,因此可以不用增添新的反馈格式,有利于减小信令开销。
(3)本发明提出的反馈内容包括了秩的反馈,当秩为一时采用单流,当秩为二时采用双流,因此可以支持单流波束形成到双流波束形成,甚至多流的切换。
(4)本发明提出了不带PMI反馈信息的CQI反馈模式,因此可以支持不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有利于减小反馈开销。
(5)该发明还提出了带PMI反馈信息的CQI反馈模式,因此可以支持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有利于提高信道信息反馈的维度,提高系统吞吐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移动终端与网络侧(本发明中指基站)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并为预先约定的传输模式配置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该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至少包括两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当终端判断网络侧无法利用信道互易性获取多天线加权信息(即上下行信道信息相差很大,多天线处理的权值无法根据上行信道信息获取)时,该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中还需要包括PMI信息,该PMI信息会根据秩的不同,选用不同列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中反馈的每个流的CQI信息又进一步包括wideband(全带宽)和subband(子带)的CQI信息。
RI信息即为双流波束形成需要反馈可用的层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非周期性CQI发送方法,适应于LTE release 9.0和LTE Advanced系统。具体实现如下:
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该传输模式8为支持双流波束形成且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传输模式,并约定的与该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和3-0,这两个反馈模式中包括有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
由于现有的CQI反馈模式2-0,3-0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在现有反馈模式2-0,3-0中增加对于传输模式8根据不同RI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反馈内容如表2所示。
表2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反馈内容表
反馈模式 | 反馈内容 |
模式2-0 | UE选择子带反馈,UE选择M个子带,报告第一流的M个子带的CQI,报告第一流的wideband CQI,对于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报告的RI计算CQI,其他模式rank=1。 |
模式3-0 | 高层配置wideband CQI(仅在子带集合上发送),每个子带的CQI(仅在子带上发送),都针对第一个流(仅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秩会不同) |
上述预先约定完成后,网络侧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移动终端接入用户应该采用的传输模式(本实施例中为传输模式8),移动终端则根据收到指示,采用与该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将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反馈给网络侧,网络侧根据这些信息配置下行发送的MCS(调制编码方案)或多天线加权信息发送业务数据。
实施例2
一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非周期性CQI发送方法,适应于LTE release 9.0和LTE Advanced系统。具体实现如下:
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该传输模式8为支持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和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并约定与该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3-1。这五个反馈模式中至少包括有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是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中增加传输模式8根据不同RI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反馈内容如表3所示。
同样地,由于现有的CQI反馈模式1-2,2-2,3-1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的反馈内容如表3所示。
表3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和3-1的反馈内容表
反馈模式 | 反馈内容 |
模式2-0 | UE选择子带反馈,UE选择M个子带,报告第一流的M个子带的CQI,报告第一流的wideband CQI,对于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报告的RI计算CQI,其他模式rank=1。 |
模式3-0 | 高层配置wideband CQI(仅在子带集合上发送),每个子带的CQI(仅在子带上发送),都针对第一个流(仅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1-2 | 全带宽(以下简称wideband)反馈:每个子带的最佳PMI(预编码信息),每个流的Wideband CQI(每个子带采用反馈的PMI),仅传输模式4和传输模式8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2-2 | UE选择子带反馈,UE报告M个子带的CQI(使用一个PMI),M个子带的PMI,wideband CQI和wideband PMI(仅传输模式4和传输模式8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3-1 | 高层配置子带反馈,wideband PMI,每个流的subband CQI(用wideband PMI),每个流的wideband CQI(用wideband PMI)。对于传输模式4和传输模式8,根据RI计算相应的PMI和CQI,其他模式rank=1 |
上述预先约定完成后,网络侧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移动终端接入用户应该采用的传输模式(本实施例中为传输模式8),移动终端收到该指示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或3-1将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具体地,当移动终端判断网络侧无法依赖上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移动终端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或3-1,从而在向网络侧反馈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的基础上,还向网络侧反馈PMI信息;当移动终端判断网络侧可以依赖上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则采用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从而向网络侧反馈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网络侧根据这些信息配置下行发送的MCS(调制编码方案)或多天线加权信息发送业务数据。
实施例3
一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非周期性CQI反馈方法,适应于LTE release 9.0和LTE Advanced系统。具体实现如下:
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和传输模式9,其中,传输模式8为支持双流波束形成且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传输模式,传输模式9为支持双流波束形成且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的传输模式。其中传输模式8和传输模式9仅仅是本发明定义的名称,其对应的内容和反馈模式可以互换。
并约定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
约定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9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3-1。
其中,上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3-1中至少包括有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
上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是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反馈内容如表4所示。
而上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是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的反馈内容如表4所示。
表4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和3-1的反馈内容表
反馈模式 | 反馈内容 |
模式2-0 | UE选择子带反馈,UE选择M个子带,报告第一流的M个子带的CQI,报告第一流的wideband CQI,对于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报告的RI计算CQI,其他模式rank=1 |
模式3-0 | 高层配置wideband CQI(仅在子带集合上发送),每个子带的CQI(仅在子带上发送),都针对第一个流(仅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1-2 | 全带宽(以下简称wideband)反馈:每个子带的最佳PMI(预编码信息),每个流的Wideband CQI(每个子带采用反馈的PMI),仅传输模式4和传输模式9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2-2 | UE选择子带反馈,UE报告M个子带的CQI(使用一个PMI),M个子带的PMI,wideband CQI和wideband PMI(仅传输模式4和传输模式9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3-1 | 高层配置子带反馈,wideband PMI,每个流的subband CQI(用wideband PMI),每个流的wideband CQI(用wideband PMI)。对于传输模式4和传输模式9,根据RI计算相应的PMI和CQI,其他模式rank=1 |
上述预先约定完成后,网络侧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移动终端接入用户应该采用的传输模式(例如,传输模式8),移动终端收到该指示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将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反馈给网络侧,网络侧根据这些信息配置下行发送的MCS(调制编码方案)或多天线加权信息发送业务数据;
或者网络侧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移动终端接入用户应该采用的传输模式(例如,传输模式9),移动终端收到该指示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9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或3-1,将RI信息、两个流的CQI信息以及PMI信息反馈给网络侧,网络侧根据这些信息配置下行发送的MCS(调制编码方案)或多天线加权信息发送业务数据。
实施例4
一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非周期性CQI反馈方法,适应于LTE release 9.0和LTE Advanced系统。具体实现如下:
双流波束形成根据上下行信道的差异情况,可以同时支持在依赖上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取多天线加权的权值信息,和根据移动终端反馈PMI(预编码信息)。移动终端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因为需要反馈多个流上的CQI和PMI,其反馈内容和闭环复用的反馈模式包含的内容相同,为了减少传输模式的定义,本实施例将移动终端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合并为传输模式4,即在LTE物理层标准中对传输模式4的内容进行修改。
预先约定新的传输模式4为支持闭环复用和移动终端反馈PMI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
同时,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该传输模式8为支持双流波束形成且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传输模式。
并约定与新定义的传输模式4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3-1;
约定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
其中,上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3-1中至少包括有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
由于现有的CQI反馈模式2-0,3-0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是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反馈内容如表5所示。
同样地,由于现有的非周期CQICQI反馈模式1-2,2-2,3-1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4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3-1的反馈内容如表5所示。
表5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和3-1的反馈内容表
反馈模式 | 反馈内容 |
模式2-0 | UE选择子带反馈,UE选择M个子带,报告第一流的M个子带的CQI,报告第一流的wideband CQI,对于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报告的RI计算CQI,其他模式rank=1 |
模式3-0 | 高层配置wideband CQI(仅在子带集合上发送),每个子带的CQI(仅在子带上发送),都针对第一个流(仅传输模式3和传输模式8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1-2 | 全带宽(以下简称wideband)反馈:每个子带的最佳PMI(预编码信息),每个流的Wideband CQI(每个子带采用反馈的PMI),仅传输模式4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2-2 | UE选择子带反馈,UE报告M个子带的CQI(使用一个PMI),M个子带的PMI,wideband CQI和wideband PMI(仅传输模式4根据秩会不同) |
模式3-1 | 高层配置子带反馈,wideband PMI,每个流的subband CQI(用wideband PMI),每个流的wideband CQI(用wideband PMI)。对于传输模式4根据RI计算相应的PMI和CQI,其他模式rank=1 |
上述预先约定完成后,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传输模式4时,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后,则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4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或3-1,向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传输模式8时,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后,则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向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实施例5
一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非周期性CQI反馈方法,适应于LTE release 9.0和LTE Advanced系统。具体实现如下:
针对双流波束形成同时支持在依赖上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取多天线加权的权值信息的情况,为了减少传输模式的定义,本实施例可以将无需移动终端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合并为传输模式3,即在LTE物理层标准中对传输模式3的内容进行修改。
而针对双流波束形成需要移动终端反馈PMI的情况,为了减小传输模式的定义,本实施例可以将移动终端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合并为传输模式4,即在LTE物理层标准中对传输模式4的内容进行修改。
预先约定新的传输模式3为支持开环复用和无需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
预先约定新的传输模式4为支持闭环复用和需要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
并约定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3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
约定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4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3-1。
其中,上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3-1中至少包括有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
由于现有的CQI反馈模式2-0,3-0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3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是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
同样地,由于现有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3-1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4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
由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3和4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都上报RI,因此还可以支持单流波束形成和双流波束形成的切换。
上述预先约定完成后,当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传输模式3时,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后,则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3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向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当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传输模式4时,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后,则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4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或3-1,向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实施例6
一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非周期性CQI反馈方法,适应于LTE release 9.0和LTE Advanced系统。具体实现如下:
针对双流波束形成同时支持在依赖上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取多天线加权的权值信息的情况,为了减少传输模式的定义,本实施例可以将无需移动终端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合并为传输模式3,即在LTE物理层标准中对传输模式3的内容进行修改。
另外,专门将不反馈PMI的双流波束形成定义成一种新的传输模式8。
预先约定新的传输模式3为支持开环复用和无需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
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为需要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
并约定与新定义的传输模式3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和3-0;
约定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
其中,上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1-2,2-2,3-1中至少包括有RI信息以及两个流的CQI信息。
由于现有的CQI反馈模式2-0,3-0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3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中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是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3-0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
同样地,由于现有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3-1并不支持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的多流反馈,因此,本实施例在现有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和3-1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RI值反馈多个流的CQI的信息。
上述预先约定后,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传输模式3时,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后,则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3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2-0或3-0,向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传输模式8时,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后,则采用与本实施例中传输模式8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1-2,2-2或3-1,向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提供了两个流的CQI信息,因此可以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反馈要求;另外,本发明提出了双流波束形成的反馈模式可以采用LTE中已有的CQI反馈模式,因此可以不用增添新的反馈格式,有利于减小信令开销。本发明提出的反馈内容包括了秩的反馈,当秩为一时采用单流,当秩为二时采用双流,因此可以支持单流波束形成到双流波束形成,甚至多流的切换。本发明提出了不带PMI反馈信息的CQI反馈模式,因此可以支持不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有利于减小反馈开销。本发明还提出了带PMI反馈信息的CQI反馈模式,因此可以支持反馈PMI的多流波束形成,有利于提高信道信息反馈的维度,提高系统吞吐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预编码信息(PM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定所述网络侧不能通过上行信道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PMI。
4.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或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反馈模式3-0,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所述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预编码信息(PMI)。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定所述网络侧不能通过上行信道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PMI。
7.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9支持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传输模式9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所述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或者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8支持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9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所述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所述传输模式9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所述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预编码信息(PMI)。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定所述网络侧不能通过上行信道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PMI。
10.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4支持闭环复用和需要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8支持无需预编码信息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4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预编码信息(PMI)。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定所述网络侧不能通过上行信道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PMI。
13.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3支持开环复用和无需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4支持闭环复用和需要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3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传输模式4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预编码信息(PMI)。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定所述网络侧不能通过上行信道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PMI。
16.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一种或几种支持双流波束形成的传输模式,以及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模式;
网络侧指示移动终端需采用的预先约定的一种传输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采用所述传输模式的指示时,采用与所述传输模式对应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进行反馈,至少向所述网络侧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传输模式3支持开环复用和无需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传输模式8支持需要PMI反馈的双流波束形成;
以及所述传输模式3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其中,反馈模式2-0或反馈模式3-0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以及秩RI信息;
所述传输模式8的非周期CQI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其中,反馈模式1-2,反馈模式2-2或反馈模式3-1中反馈每个流的CQI信息、秩RI信息以及PMI。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预编码信息(PMI)。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定所述网络侧不能通过上行信道获取多天线加权值信息时,采用所述非周期CQI反馈模式向所述网络侧反馈PMI。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73094A CN101873647B (zh) | 2009-04-22 | 2009-04-22 |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
PCT/CN2010/070404 WO2010121502A1 (zh) | 2009-04-22 | 2010-01-28 |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
JP2012506314A JP2012525020A (ja) | 2009-04-22 | 2010-01-28 | 非周期チャネル品質情報送信方法 |
US13/259,322 US8638865B2 (en) | 2009-04-22 | 2010-01-28 | Aperiodic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
EP10766593.7A EP2424284B1 (en) | 2009-04-22 | 2010-01-28 | Method for sending aperiodic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73094A CN101873647B (zh) | 2009-04-22 | 2009-04-22 |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3647A CN101873647A (zh) | 2010-10-27 |
CN101873647B true CN101873647B (zh) | 2012-07-18 |
Family
ID=4299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73094A Active CN101873647B (zh) | 2009-04-22 | 2009-04-22 |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38865B2 (zh) |
EP (1) | EP2424284B1 (zh) |
JP (1) | JP2012525020A (zh) |
CN (1) | CN101873647B (zh) |
WO (1) | WO201012150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2636B (zh) | 2010-08-16 | 2013-05-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指示方法和基站及系统 |
EP3389192B1 (en) * | 2010-09-29 | 2020-11-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
WO2012044088A2 (ko) | 2010-09-29 | 2012-04-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339873B (zh) * | 2011-01-27 | 2016-04-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多节点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
CN102111889B (zh) * | 2011-02-22 | 2013-06-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判断是否采用物理资源块捆绑技术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685038B (zh) * | 2011-03-17 | 2017-1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解调导频物理资源块绑定解调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957501B (zh) * | 2011-08-30 | 2017-07-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
CN103580812B (zh) * | 2012-08-03 | 2019-08-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3812617B (zh) * | 2012-11-13 | 2017-03-22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改善用户设备初始接入时延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
CN104579542B (zh) * | 2013-10-22 | 2018-05-2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触发终端进行cqi上报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US9848408B2 (en) * | 2013-11-12 | 2017-12-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active rank index management in SLTE enabled modem to achieve higher throughput |
CN105144601B (zh) | 2014-03-12 | 2018-1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和装置 |
CN104092521B (zh) * | 2014-07-30 | 2017-04-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td‑lte‑a中提升边缘用户吞吐性能的反馈模式切换方法 |
CN107466452B (zh) * | 2015-04-08 | 2020-07-03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报告信道状态的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8058553A1 (zh)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CN109845311B (zh) * | 2016-09-30 | 2022-11-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动态mimo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捕获 |
CN108809496B (zh) * | 2017-05-05 | 2023-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22243A2 (en) * | 2006-08-18 | 2008-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eedback of precoding control indication (pci) an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296009A (zh) * | 2008-06-27 | 2008-10-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链路自适应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49518B2 (en) * | 2003-12-29 | 2012-08-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controlled feedback for MIMO systems |
KR20070027844A (ko) * | 2005-08-29 | 2007-03-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및 장치 |
JP5475446B2 (ja) * | 2006-08-21 | 2014-04-16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 マルチビームmimo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効率的なcqi伝達 |
CN101155401A (zh) | 2006-09-30 | 2008-04-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转换cqi传输模式的设备和方法 |
KR100938088B1 (ko) * | 2006-11-01 | 2010-01-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패킷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정보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
US8670504B2 (en) * | 2006-12-19 | 2014-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space-time coding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
US20080268785A1 (en) * | 2007-04-30 | 2008-10-30 | Mccoy James W | UE-autonomous CFI reporting |
CN101359953B (zh) * | 2007-08-01 | 2013-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Td-scdma系统室外宏蜂窝中应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方法 |
WO2009084877A1 (en) * | 2007-12-28 | 2009-07-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295778B2 (en) * | 2008-01-11 | 2012-10-23 | Apple Inc. | Channel rank feedback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509160B2 (en) * | 2008-02-11 | 2013-08-13 | Apple Inc. | Method for efficient CQI feedback |
CN103490859A (zh) * | 2008-06-04 | 2014-01-01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
KR101780616B1 (ko) * | 2008-06-25 | 2017-09-21 | 애플 인크. | 무선 채널의 개별 서브밴드에 관한 피드백 정보를 포함시키는 방법 |
KR101611290B1 (ko) * | 2008-12-29 | 2016-04-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전송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cqi를 요청하기 위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
-
2009
- 2009-04-22 CN CN2009101373094A patent/CN101873647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1-28 EP EP10766593.7A patent/EP2424284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1-28 WO PCT/CN2010/070404 patent/WO201012150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1-28 JP JP2012506314A patent/JP2012525020A/ja active Pending
- 2010-01-28 US US13/259,322 patent/US863886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22243A2 (en) * | 2006-08-18 | 2008-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eedback of precoding control indication (pci) an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296009A (zh) * | 2008-06-27 | 2008-10-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链路自适应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3GPP.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3GPP TS 36.213 v8.6.0》.2009,33-36. * |
3GPP.会议记录.《3GPP TSG-RAN Meeting #56 R1-090680》.2009,2-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3647A (zh) | 2010-10-27 |
EP2424284A4 (en) | 2014-01-15 |
EP2424284B1 (en) | 2016-07-20 |
EP2424284A1 (en) | 2012-02-29 |
JP2012525020A (ja) | 2012-10-18 |
US8638865B2 (en) | 2014-01-28 |
WO2010121502A1 (zh) | 2010-10-28 |
US20120106661A1 (en) | 2012-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3647B (zh) |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 |
CN101296009B (zh) | 一种下行链路自适应方法 | |
CN101877627B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 |
CN102291218B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资源分配方法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 |
CN103380586B (zh) | 一种用于实现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3780358B (zh) | 一种确定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1931513B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 |
CN102611536A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2325013B (zh) |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2640429B (zh) | 发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JP5405815B2 (ja) | マルチユーザmimo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設備及びcqi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 |
CN102123525A (zh) | 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 |
WO2014134960A1 (zh) | 多发射点合作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与用户设备 | |
CN102291213A (zh) | 一种计算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终端及方法 | |
CN102857277A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2237984A (zh) | 一种基于pusch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461243A (zh) | 无线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反馈信道报告机制 | |
CN103312392A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2170335A (zh)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01183890A (zh) | 一种基于码本的多用户预编码系统的cqi反馈方法 | |
CN106330272A (zh) |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02387006A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资源分配方法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 |
CN101919192A (zh) | 报告信道质量信息 | |
CN103929225B (zh) | 反馈控制装置、反馈装置及多用户mimo反馈方法 | |
CN102215090A (zh) | 一种基于mimo传输发送和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Non-periodic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