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393A - 电动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393A
CN102055393A CN2010105408589A CN201010540858A CN102055393A CN 102055393 A CN102055393 A CN 102055393A CN 2010105408589 A CN2010105408589 A CN 2010105408589A CN 201010540858 A CN201010540858 A CN 201010540858A CN 102055393 A CN102055393 A CN 102055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motor
voltage
driving circui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08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5393B (zh
Inventor
渡边泰弘
前田大辅
樱井健司
佐佐木敦
长谷川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Hitachi Haramachi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Hitachi Haramachi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5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5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24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02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overload without automatic interruption of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02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overload without automatic interruption of supply
    • H02P29/024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 H02P29/0241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the fault being an over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3/00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3/06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 H02P3/18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ac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Stopping Of Electr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逆变器停止时,防止因外力使电动机旋转时的感应电压所导致的过电压。通过在电动机控制装置中具备在逆变器电路的起动指令是停止指令时、并且电动机的转速超过了预定值时使转速减速的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即使在电动机停止时由外力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也能使电动机的转速减速来防止因感应电压所导致的过电压。

Description

电动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控制装置,特别涉及进行逆变器控制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改良了防止在电动机被施加外力而进行了旋转时因电动机的感应电压而导致的过电压的技术。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风扇电动机等电动机,有时由于风等外力使电动机旋转。如果电动机由于外力而旋转,则电动机作为发电机而动作,以下面所示的式子产生与转速成比例的电压(感应电压)Eo。
Eo=Ke·ω(Ke:发电常数,ω:转速)
在某发电常数Ke的电动机中,当外力增加,电动机的转速上升时,感应电压伴随着转速成比例地增加。此外,当增大了发电常数Ke时,相同转速下的感应电压也增大。当感应电压增大到使用元件的耐压以上的高压时,就会发生因过电压而导致的元件损坏。因此,为了防止过电压,需要抑制发电常数Ke、或转速ω中的某一个。
如果减小发电常数Ke则电动机效率下降,所以通过抑制发电常数Ke来防止过电压的方法不理想。抑制转速ω来防止过电压的方法能够通过对电动机施加制动力来实现。
施加制动力的方法虽然提出有各种方法,但大致区分为机械制动和电力制动两种方法。但是,机械制动中装置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困难,所以近年来对电力制动的期望在增强。作为进行电力制动的方法,公知有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是,检测来自电动机的再生能量,并通过逆变器控制来进行抑制,由此能够一边防止因再生能量而导致的过电压,一边施加电力制动。但是,这些方法是用于进行基于逆变器控制的驱动中的电动机的减速、停止的方法,在通过外力使驱动停止中的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不起作用。
即,在电动机驱动停止时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所以逆变器电路不驱动,无法在电动机上施加制动力。
此外,特别是在未对电动机控制装置供给电源电压时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由于电动机控制装置不工作,因此也会有不能够进行逆变器控制本身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3那样,也提出有通过在电动机驱动停止时具备保护电路来施加制动力的方法。
图8是具备通过具备保护电路来防止过电压的功能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说明图。
如该图所示,电动机控制装置大体由生成高压直流电压的高压直流电源2、电动机3、3相上下臂的开关元件S1~S6、分别与所述开关元件逆并联连接的回流二极管D1~D6、与下臂开关元件的栅极连接的保护电路C1~C3构成。
当在电源电压切断时由外力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如果感应电压达到一定以上,则通过保护电路的动作使下臂开关元件接通。
由此,在下臂开关元件中流过电流,制动力对电动机起作用。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3那样的方法中,虽然抑制了过电压,但由于不管电流大小使开关元件通电,所以存在电流伴随着转速的上升而增加,有可能因过电流或温度上升而导致元件损坏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5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54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70897号公报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2的现有技术对驱动中的电动机施加制动力,在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时无法进行应对。
此外,在未向电动机控制装置供给电源电压的状态下,无法不能进行逆变器控制本身,因此存在无法实施基于逆变器控制的电力制动的问题。
进一步,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虽然在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发出时也能产生制动力,但是由于始终使开关元件接通,所以有可能产生因过电流或高温等过电压之外的原因而导致的损坏。
此外,由于上述课题,在现有情况下,如空调室外机风扇电动机一样,当在电动机驱动停止时通过外力使电动机旋转时,不能适用现有技术,通过抑制电动机的发电常数Ke来防止过电压,成为不能提高电动机效率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即使在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时,在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的逆变器控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检测该电动机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部、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以及将控制信号送到该逆变器控制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具有:速度运算单元,其根据通过所述旋转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动机的旋转位置来运算电动机的转速;起动指令接收单元,其接收所述逆变器电路的起动指令;以及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其在通过所述起动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指令是停止指令时、并且通过所述速度运算单元运算出的转速超过了预定值时,使所述转速减速。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生成所述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以及生成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具有: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其在从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向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供给的电源电压切断或降低时,所述电动机通过外力而旋转了的情况下,从将感应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而得的感应直流电压生成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生成所述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送到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以及生成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控制部电源,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具有:第2逆变器控制部电源,其在从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电源向所述逆变器控制部供给的电源电压切断或降低时,所述电动机通过外力而旋转了的情况下,从将感应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而得的感应直流电压生成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的电源电压。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生成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将控制信号送到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继电器;以及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其在通过断开该继电器而不向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供给电源电压时,通过外力使所述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继电器的断开解除。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送到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生成该逆变器控制部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控制部电源;继电器;以及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其在通过断开该继电器而不向所述逆变器控制部供给电源电压时,通过外力使所述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继电器的断开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具有以下效果:即使在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时,在使电动机旋转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的逆变器控制。
进一步,能够抑制再生能量,可以一边防止因再生能量而导致的过电压,一边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此外,即使在没有向逆变器控制部或逆变器驱动部等供给电源电压的情况下,在通过外力等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重新开始电源电压的供给,能够进行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的逆变器控制。
此外,可以在不引起元件损坏的程度的电流、温度范围内控制开关元件的动作,一边防止在现有技术中可能发生的因过电流或高温等原因的损坏,一边抑制过电压。
进一步,由于通过抑制过电压难以引起在施加外力时的过电压损坏,所以能够采用与在相同使用环境中没有进行过电压抑制的情况相比发电常数Ke大的电动机。由此能够实现电动机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1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2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3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4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5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5中停止时电动机驱动电路电源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6的框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逆变器电路  2、直流电源  3、电动机  4、逆变器驱动电路
5、逆变器控制部  6、旋转位置检测部  7、电动机电流信息检测部
8、电动机温度信息检测部  9、直流电压检测部  10、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  11、逆变器控制部电源  12、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
13、第2逆变器控制部电源  14,15、逆流防止部
51、速度运算单元  52、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  53、起动指令接收单元
54、控制信号输出部  55、再生能量检测单元  56、再生能量控制单元
57、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
521、电动机电流检测单元  522、速度指令运算单元
523、速度控制单元  524、电动机温度检测单元
RY继电器
M1,M2、MOS晶体管
R1~R3电阻
DZ齐纳二极管
S1~S6开关元件
D1~D6回流二极管
C1~C3保护电路
Vsp起动指令
Vs起动指令信号
VH旋转位置信息
N转速
I*电流指令值
UT,VT,WT,UB,VB,WB、控制信号
VIm电动机电流信息
Im电动机电流检测值
N*速度指令值
Iq*第1电压调整值
VTm电动机温度信息
Tm电动机温度检测值
Vd*直流电源2的电压值
Er再生能量检测值
Id*第2电压调整值
具体实施方式
即使在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发出时也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的逆变器控制。
【实施例1】
使用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在图1中,逆变器电路1将从直流电源2输入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输出到电动机3。逆变器电路1一般由6个开关元件、以及与所述开关元件逆并联连接的回流二级管构成,此外,在开关元件中使用IGBT、MOS晶体管、双极性晶体管等。
逆变器驱动电路4从逆变器控制部5输入控制信号,通过在各开关元件的栅极部施加与该控制信号对应的栅极电压来驱动逆变器电路1。逆变器电路1和逆变器驱动电路4,例如也可以使用将逆变器电路1和逆变器驱动电路4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而得的高耐压单芯片逆变器IC。
逆变器控制部5由微型计算机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形成。此外,后述的速度运算单元51、起动指令接收单元53、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控制信号输出部54等,通过利用微型计算机的软件处理和端口,能够在逆变器控制部5即微型计算机内部来实现。
旋转位置检测部6将电动机3的旋转位置信息VH输出到速度运算单元51。旋转位置检测部6使用例如霍尔元件或霍尔IC等位置传感器等,将与电动机3的感应电压具有预定的位置关系的旋转位置信息VH作为电压值输出。
速度运算单元51根据接收到的旋转位置信息VH运算电动机3的转速N,输出到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
此外,设有接收逆变器电路1的起动指令Vsp的起动指令接收单元53,起动指令接收单元53将起动指令信号Vs作为起动指令Vsp是传达运转指令还是停止指令的信号,输出到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
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在起动指令信号Vs是停止指令时并且在电动机3的转速N是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上时,将使电动机3减速的电流指令值I*输出到控制信号输出部54。
此外,在起动指令信号Vs是运转指令的情况下,由逆变器控制部5进行通常的逆变器控制。在起动指令信号Vs是停止指令时并且电动机3的转速N比预定值小时,逆变器电路1维持停止状态。
控制信号输出部54,例如将PWM(脉宽调制)信号等控制信号UT~WB输出到逆变器驱动电路4,以便将电流指令值I*输出到电动机3。
此外,也存在把逆变器驱动电路4、逆变器控制部5、逆变器电路1等本发明中的若干个结构部内置于电动机3中的形态。
根据以上结构,即使在停止指令发出到逆变器电路时,当由于外力等使电动机旋转时,也能通过逆变器控制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此外,由于通过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可以抑制感应电压,因此能够防止因外力导致的电动机旋转时的过电压损坏。
进一步,由于通过抑制过电压,即使在相同使用环境中也能采用发电常数Ke大的电动机,所以能够提高电动机效率。
【实施例2】
使用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图2的结构在图1的结构基础上设置了电动机电流信息检测部7,此外,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由电动机电流检测单元521、速度指令运算单元522、和速度控制单元523构成。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1相同,即使与实施例1同样地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时,当由外力等使电动机旋转时,也能够通过逆变器控制而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电动机电流信息检测部7,例如由电流传感器或电阻等构成,把用于对电动机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的信息作为电压值而取得,作为电动机电流信息VIm输出到电动机电流检测单元521。电动机电流检测单元521通过运算该电动机电流信息VIm来检测电动机电流,作为电动机电流检测值Im输出到速度指令运算单元522。速度指令运算单元522,当电动机电流检测值Im超过预先设定的电流值时,运算成为所设定的电流值附近的电动机的转速,作为速度指令值N*输出到速度控制单元523。
通过将此时的设定值设定为开关元件不引起过电流损坏的电流,可以防止过电流损坏。
速度控制单元523运算第1电压调整值Iq*,以使速度指令值N*与转速N的偏差接近零,根据该第1电压调整值Iq*,控制信号输出部54输出控制信号UT~WB,由此,电动机的转速N被控制在速度指令值N*附近。
这里,第1电压调整值Iq*是q轴电流(与磁通正交的电动机电流成分)的指令值,通过调整q轴电流,能够控制制动力转矩。
通过以上结构,能够防止在电动机中产生了制动力时流过的电流成为过电流,能够防止电动机制动时的开关元件等的过电流损坏。
【实施例3】
使用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图3的结构在图1的结构基础上设置了电动机温度信息检测部8,此外,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由电动机温度检测单元524、速度指令运算单元522、速度控制单元523构成。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1相同,在与实施例1同样地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时,当由外力等使电动机旋转时,也能够通过逆变器控制而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中的电动机电流同样,检测电动机温度,通过控制转速来将温度保持在预先设定的预定值以下。
电动机温度信息检测部8例如由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构成,将用于检测电动机温度的信息作为电压值来取得,作为电动机温度信息VTm输出到电动机温度检测单元524。
电动机温度检测单元524通过运算该电动机温度信息VTm来检测电动机温度,作为电动机温度检测值Tm输出到速度指令运算单元522。
速度指令运算单元522,当电动机温度检测值Tm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温度时,运算接近设定的温度的电动机的转速,作为速度指令值N*输出到速度控制单元523。将此时的设定值设定为构成部件不被高温损坏的温度。
速度控制单元523运算q轴电流指令值即第1电压调整值Iq*,以使速度指令值N*与转速N的偏差接近零,根据该第1电压调整值Iq*,控制信号输出部54输出控制信号UT~WB,由此,电动机的转速N被控制在速度指令值N*附近。
根据以上结构,能够防止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时电动机温度过高,能够防止开关元件等结构部的热损坏。
【实施例4】
使用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
图4的结构是在图1的基础上设有直流电压检测部9、再生能量检测单元55、再生能量控制单元56,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1相同。
当在空调等的家电用电动机中使用本发明时,直流电源2一般由对从工业用交流电源得到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构成的情况较多。如果由外力等使电动机旋转而产生再生能量,则直流电源2的电压上升到直流电源2生成的电压值以上的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直流电压检测部9检测出再生能量,所以检测出直流电源2的电压值Vd作为信息,输出到再生能量检测单元55。
此外,为了检测再生能量,例如也有取得直流电源2的直流功率值或直流电流值等信息的方法。
再生能量检测单元55根据直流电源2的电压值Vd运算再生能量。由再生能量检测单元55运算的值,作为再生能量检测值Er输出到再生能量控制单元56。
再生能量控制单元56运算第2电压调整值Id*,使得再生能量检测值ER接近零,该第2电压调整值Id*被输出到控制信号输出部54。
这里,第2电压调整值Id*是d轴电流(与磁通平行的电动机电流成分)的指令值,通过调整d轴电流能够控制再生能量。
此外,与实施例1相同,从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到控制信号输出部54输出第1电压调整值Iq*作为电流指令值,例如,如实施例2那样,通过构成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52,向控制信号输出部54输出用于防止过电流的q轴电流指令值。
控制信号输出部54根据接收到的第1电压调整值Iq*和第2电压调整值Id*,输出控制信号UT~WB。
根据以上结构,由于再生能量ER被控制在零附近,所以能够防止因感应电压而导致的电源电压的上升地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实施例5】
使用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
图5的结构在图1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供给电源电压的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向逆变器控制部5供给电源电压的逆变器控制部电源11、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第2逆变器控制部电源13、逆流防止部14、15,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1相同。
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是当从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的电源电压的供给切断或降低时,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供给电源电压的单元。
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的特征在于,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以及逆变器电路1的直流电压输入侧连接在逆变器驱动电路4上,当未从逆变器驱动电路10供给电源电压时,根据从逆变器电路1的直流电压输入侧供给的感应直流电压来生成预定的电压,供给到逆变器驱动电路4。
这里,感应直流电压是将通过外力使电动机旋转时产生的感应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而得的感应电流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直流电压,作为交流电压的感应电压,通过作为直流电源的一部分而具备的平滑电容器、和逆变器电路1中具备的回流二极管的作用,自动地变换为直流电压,不重新设置变换为直流的电源电路。
逆流防止部14由二极管等整流元件、或开关元件或继电器等构成,防止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生成的电压逆流到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一侧。
此外,第2逆变器控制部电源13以及逆流防止部15,通过采取与所述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和逆流防止部14相同的结构,当来自逆变器控制部电源11的电源电压的供给切断或降低时,在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向逆变器控制部5供给电源的单元。
在图6中表示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的结构例。
图6中的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由电阻R1~R3、MOS晶体管M1、MOS晶体管M2、齐纳二极管DZ构成。
当没有由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供给电源电压时,MOS晶体管M1截止。此时,如果由外力使电动机旋转,则感应直流电压起作用,MOS晶体管M2导通。由此,感应直流电压经过MOS晶体管M2,作为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电压被输出。如果点a的电位达到齐纳二极管DZ的击穿电压以上,则作为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电压而输出固定的直流电压。齐纳二极管DZ的击穿电压作为逆变驱动电路4的电源电压设定为适当的值即可。此外,通过将此时的齐纳二极管DZ的击穿电压作为逆变器控制部5的电源电压而设定为适当的值,也能够以相同的结构实施第2逆变器控制部电源13。
此外,当从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供给电源电压时,通过将MOS晶体管M1导通并将MOS晶体管M2截止,停止输出电压,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当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供给电源电压时,不生成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的电源电压。
如上所述,通过构成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并应用于图5的电动机控制装置中的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2中,即使在没有供给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的电源电压时通过外力使电动机旋转,也能够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供给电源电压。
图5中的生成逆变器驱动电路4或逆变器控制部5的电源电压的方法有以下各种方法:将直流电源2生成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平变换得到的方法、对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得到的方法、从逆变器驱动电路4和逆变器控制部5的电源电压的一方进行电平变换得到另一方的电源电压的方法。
例如,当对一方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平变换生成另一方的电源电压时,只设置生成作为生成基础的电源电压的一方的第2电源即可。此外,当电源电压的供给切断或降低时,例如,根据切断供给的继电器的位置或数目等,第2电源的设置有无或设置位置改变,但是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设置第2电源,都能够在通过外力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和逆变器控制部5供给电源电压。
此外,作为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或逆变器控制部5的电源电压的供给切断或降低的情况,有为了不供给电源电压而断开继电器的情况、停电或故障等异常时等。
此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相同,即使在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时,在由外力等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通过逆变器控制也能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是在没有从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或逆变器控制部电源11供给电源电压的情况下,在由外力使电动机旋转时也能够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和逆变器控制部5供给电源电压,所以能够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实施例6】
使用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6。
图7在图1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供给电源电压的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向逆变器控制部5供给电源电压的逆变器控制部电源11、继电器RY、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57,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1相同。
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57被输入电动机的转速N和起动指令信号Vs,如果起动指令Vsp是停止指令、并且转速在一定值以上,则输出继电器开闭信号VR,以便解除继电器RY的断开。
由此,在切断向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的供给时电动机旋转了的情况下,能够重新开始电源电压的供给。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相同,即使在发出逆变器电路的停止指令时,在通过外力等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通过逆变器控制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在来自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的电源电压被继电器RY切断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在基于外力的电动机旋转时解除切断,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供给电源电压,所以能够在电动机中产生制动力。
此外,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57虽然如图7的结构那样能够在逆变器控制部5内部实现,但是,例如也能够通过输出起动指令Vsp的上位指令部等来实现。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图7的结构中,继电器RY被设置在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和逆变器驱动电路4之间,但是,在通过断开继电器RY,不从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10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供给电源电压时,继电器RY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置。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继电器RY切断向逆变器驱动电路4的电源电压的供给,但是,通过对于切断向逆变器控制部5的电源电压供给的继电器也应用相同的结构,能够在电动机旋转时重新开始电源电压的供给。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其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检测该电动机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部、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以及将控制信号送到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速度运算单元,其根据通过所述旋转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动机的旋转位置来运算电动机的转速;
起动指令接收单元,其接收所述逆变器电路的起动指令;以及
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其在通过所述起动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指令是停止指令时、并且通过所述速度运算单元运算出的转速超过了预定值时,使所述转速减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由以下单元构成:
电动机电流检测单元,其检测在所述电动机中流过的电动机电流;
速度指令运算单元,其对速度指令值进行运算,使得通过所述电动机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动机电流检测值达到预定值附近;以及
速度控制单元,其对第1电压调整值进行运算,使得作为所述速度指令运算单元的输出的速度指令值与所述转速的偏差达到零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时速度控制单元由以下单元构成:
电动机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电动机的温度;
速度指令运算单元,其对速度指令值进行运算,使得通过所述电动机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动机温度检测值达到预定值附近;以及
速度控制单元,其对第1电压调整值进行运算,使得作为所述速度指令运算单元的输出的速度指令值与所述转速的偏差达到零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再生能量检测单元,其检测直流功率、直流电流或直流电压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再生能量控制单元,其使用来自所述再生能量检测单元的检测值对第2电压调整值进行控制,使得从所述电动机向所述直流电源再生的功率达到零附近。
5.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其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生成所述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以及生成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其在从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向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供给的电源电压切断或降低时,所述电动机通过外力而旋转了的情况下,从将感应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而得的感应直流电压生成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
6.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其具备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生成所述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送到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以及生成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控制部电源,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2逆变器控制部电源,其在从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电源向所述逆变器控制部供给的电源电压切断或降低时,所述电动机通过外力而旋转了的情况下,从将感应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而得的感应直流电压生成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的电源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仅在从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向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供给的电源电压切断或降低时,生成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逆变器控制部电源,仅在从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电源向所述逆变器控制部供给的电源电压切断或降低时,生成所述逆变器控制部的电源电压。
9.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
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
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
生成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驱动电路电源;
将控制信号送到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
继电器;以及
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其在通过断开该继电器而不向所述逆变器驱动电路供给电源电压时,通过外力使所述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继电器的断开解除。
10.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以直流电压作为输入的逆变器电路;
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的电动机;
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驱动电路;
将控制信号送到该逆变器驱动电路的逆变器控制部;
生成该逆变器控制部的电源电压的逆变器控制部电源;
继电器;以及
继电器断开解除单元,其在通过断开该继电器而不向所述逆变器控制部供给电源电压时,通过外力使所述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继电器的断开解除。
CN201010540858.9A 2009-11-10 2010-11-08 电动机控制装置 Active CN102055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6631A JP2011103707A (ja) 2009-11-10 2009-11-10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9-256631 2009-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393A true CN102055393A (zh) 2011-05-11
CN102055393B CN102055393B (zh) 2015-06-10

Family

ID=4353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0858.9A Active CN102055393B (zh) 2009-11-10 2010-11-08 电动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320555B1 (zh)
JP (1) JP2011103707A (zh)
CN (1) CN102055393B (zh)
HK (1) HK11547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7573A (zh) * 2014-01-14 2016-08-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10888357A (zh) * 2019-11-22 2020-03-17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4596B2 (ja) 2012-02-08 2014-03-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装置
JP2013223371A (ja) * 2012-04-18 2013-10-28 Denso Corp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5825274B2 (ja) 2013-02-01 2015-12-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81274B2 (ja) * 2013-04-05 2017-02-15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の保護方法
JP6268140B2 (ja) * 2015-10-28 2018-01-24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駆動回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4183A (ja) * 1998-06-25 2000-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ァン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02374689A (ja) * 2001-06-14 2002-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機駆動装置及び洗濯機
JP2007135400A (ja) * 2007-01-29 2007-05-31 Hitachi Ltd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8206220A (ja) * 2007-02-16 2008-09-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制御装置
JP2009055781A (ja) * 2007-08-02 2009-03-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並びに空気調和機、換気扇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タイプの給湯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2786A (en) * 1981-02-05 1982-08-17 Brother Ind Ltd Speed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JPH1070897A (ja) 1996-08-27 1998-03-10 Meidensha Corp 直流電動機の制御回路
JP3382110B2 (ja) * 1997-01-31 2003-03-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気自動車用制御装置
JPH10271866A (ja) * 1997-03-28 1998-10-09 Fanuc Ltd 電源供給回路
JP3319380B2 (ja) 1998-03-19 2002-08-26 株式会社東芝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
ES2158782B1 (es) * 1998-05-12 2002-03-01 Mannesmann Sachs Ag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mando para un motor electrico excitado permanentemente con al menos una fase.
US6404157B1 (en) * 2000-07-27 2002-06-11 John D. Simon Circuitry using back EMF of a motor to generate a system wake up signal
JP4479422B2 (ja) * 2004-08-31 2010-06-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JP4367341B2 (ja) * 2005-01-05 2009-1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ダイナミックブレーキ回路保護装置
JP2006333599A (ja) * 2005-05-25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4183A (ja) * 1998-06-25 2000-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ァン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02374689A (ja) * 2001-06-14 2002-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機駆動装置及び洗濯機
JP2007135400A (ja) * 2007-01-29 2007-05-31 Hitachi Ltd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8206220A (ja) * 2007-02-16 2008-09-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制御装置
JP2009055781A (ja) * 2007-08-02 2009-03-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並びに空気調和機、換気扇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タイプの給湯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7573A (zh) * 2014-01-14 2016-08-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10888357A (zh) * 2019-11-22 2020-03-17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88357B (zh) * 2019-11-22 2021-06-29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03707A (ja) 2011-05-26
EP2320555A3 (en) 2017-11-01
CN102055393B (zh) 2015-06-10
EP2320555A2 (en) 2011-05-11
HK1154712A1 (zh) 2012-04-27
EP2320555B1 (en)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393B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
ES2879283T3 (es) Control de tensión en un sistema de turbina eólica de generador de inducción doblemente alimentado
CN106401881B (zh) 检测或监测磁体的退磁的方法
KR101187546B1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03486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ing wind turbine power output
US9667169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US20120281446A1 (en) Preventing load dump overvoltages in synchronous rectifiers,
EP2400150A2 (en) Overspeed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nd turbines
US2013000958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polyphase electrical machine
CN103683252A (zh) 用于响应电网事件使用动态制动来操作风机的方法和系统
US9048733B2 (en) Motor driving device having reactive current instruction generating unit
EP2811157A1 (en) Methods for operating wind turbine system having dynamic brake
JP2008043196A (ja) インバータ駆動型pmモータ駆動部の故障処理
CN103701383A (zh) 一种矢量控制系统中母线过压抑制方法
US9908433B2 (en) Reliable electric brake for a synchronous engine
CN106416051A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
US9088150B2 (en) Overvoltage clipping device for a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EP2045910B1 (en) Starter/generator system with control to address a voltage rise
US88548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over-voltage protection
JP2015126608A (ja) 車両の電力制御装置
JP5955209B2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の故障検知装置
CN102355186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刹车控制方法
JP5681441B2 (ja) 車両用駆動制御装置
WO201311460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RU221748U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торможения асинхронного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я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ем частоты с неуправляемым выпрямителем и автономным инвертором напряж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47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29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Ltd.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HARAMACHI ELECTRONIC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29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Ltd.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47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