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0149A -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0149A
CN102050149A CN2009102209491A CN200910220949A CN102050149A CN 102050149 A CN102050149 A CN 102050149A CN 2009102209491 A CN2009102209491 A CN 2009102209491A CN 200910220949 A CN200910220949 A CN 200910220949A CN 102050149 A CN102050149 A CN 102050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iston cylinder
vehicle chassis
motor
anticolli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09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建军
杨铸
黄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2209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0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0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0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包括管式纵梁、活塞缸、活塞、活塞顶杆、卸压管、活塞缸端盖、防撞杆、耗能液体;所述的活塞缸一端与管式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缸端盖相连;所述的活塞顶杆一端与活塞的顶部相连,而另一端穿过活塞缸端盖与防撞杆相连;所述的耗能液体充满在管式纵梁、活塞缸内;所述的卸压管开在活塞缸上;所述的活塞开有至少一个喷射孔,这些喷射孔从活塞的底部贯穿活塞的顶部。可使管式纵梁在碰撞过程中的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可避免乘员室挤压变形,可避免转向管柱和方向盘向后移动而猛击乘员头部和胸部,可极大地提高机动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主动式安全防撞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背景技术
汽车自1886年问世以来,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到目前为止全球因车祸死亡人数累计超过3400万人,同时导致数亿人受伤或致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9年6月15日发表的《道路安全全球状况》报告中指出:2008年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120万,受伤或致残达2000万~3000万,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
现有机动车在撞击过程中车身都处于压缩状态,一方面将导致机动车车身发生变形而损坏,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驾乘人员的乘座空间受到挤压,严重时可能危急人的生命安全。例如转向管柱和方向盘都会向后移动而猛击人的头部和胸部,NCAP(新车评价规程)规定在标准测试速度下(100%正面碰撞速度为50~56km/h,40%正面偏置碰撞速度56~64km/h)转向管柱向后移动只要不超过12.7cm即可;如脚踏板都会向后移动而使下肢受伤,NCAP规定在标准测试速度下脚踏板向后移动只要不超过20cm即可。在实际车祸中,许多机动车的速度都超过了NCAP的标准测试速度,乘员室变形剧烈,甚至完全消失,许多人实际上是被挤压而死的,这是车祸死亡率和受伤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另外现有机动车的防追尾性能明显差于防正碰吸能,这是导致追尾车祸死亡率也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连环追尾事故中经常出现大量人员受伤或死亡。
为此许多人对汽车防撞进行了大量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开了数百件专利,例如ZL200320119672.1公开了保险杆前伸式汽车自动防撞安全装置;ZL00205037.4公开了储能式汽车防撞装置;ZL03248553.0公开了汽车头部防碰撞安全装置;ZL96233407.3公开了汽车防撞击减震机构;ZL02277281.2公开了追尾防撞装置;ZL90105824.6公开了汽车碰撞吸能减震保险杆。这些防撞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利用压缩弹簧吸能;利用耗能液体缸吸能;采用气囊或轮胎吸能;或在实施过程中把这些方式进行组合。
这些专利公开的防撞装置之所以不能得到推广和应用,其原因是存在以下问题:
1)机动车在撞击过程中车身都处于压缩状态,高速时前排乘员室可能消失,可能危急人的生命安全。
2)只能吸能无法耗能,即不能把巨大的能量消耗或部分消耗掉,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汽车剧烈碰撞后可能出现反方向加速度而使车内人员遭受更大的伤害,甚至被抛出车外导致人员伤亡。
3)几个同时受力的弹簧要么无法吸收巨大的能量,要么无法适应小碰撞。
4)将液压减震装置和弹簧减震装置同时并联平行连接保险杆和汽车横梁或大梁,不能同时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下弹簧减震装置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其原因是流体的压缩性很小。
在机动车在碰撞过程中,能否使车身主体处于拉伸状态?能否借助液体来消耗机动车巨大能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汽车届工程技术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使车身主体在碰撞过程中处于拉伸状态,就是要利用液体来消耗机动车的巨大能量。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包括管式纵梁、活塞缸、活塞、活塞顶杆、卸压管、活塞缸端盖、防撞杆、耗能液体;所述的活塞缸一端与管式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缸端盖相连;所述的活塞处于活塞缸之内;所述的活塞顶杆一端与活塞的顶部相连,而另一端穿过活塞缸端盖与防撞杆相连;所述的耗能液体充满在管式纵梁、活塞缸内;所述的卸压管开在活塞缸上,并贯穿活塞缸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开有至少一个喷射孔,这些喷射孔从活塞的底部贯穿活塞的顶部。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还包括至少一个预紧套管,所述的预紧套管一端与活塞缸相连,另一端与防撞杆相连;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管式纵梁相通的管式横梁;还包括至少一个喷射孔密封垫圈,所述的喷射孔密封垫圈套在活塞顶杆上,并处在活塞缸端盖和活塞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塞密封环,所述的活塞密封环安装在活塞上,并处于活塞缸内;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室和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与卸压管相连,另一端与缓冲室相连;还包括至少一个注液管和至少一个堵头,所述的注液管开在活塞缸上,所述的堵头安装在注液管上;还包括至少一个卸压密封盖,所述的卸压密封盖安装在卸压管上;所述的管式纵梁是直的或弯曲的。
当机动车前部发生碰撞时(此时假设第一防撞杆位于机动车的前部),撞击力首先将第一预紧套管挤坏,然后第一防撞杆、第一活塞顶杆与带有喷射孔的第一活塞一起向后移动,在第一活塞的挤压下,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撞击力立即传到第二活塞的底部,第二活塞再把撞击力通过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传到第二活塞缸端盖上,由于第二活塞缸端盖与第二活塞缸相连,所以撞击力就传到了车的尾部,使管式纵梁和活塞缸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乘员空间在前部碰撞过程中不被挤压变形。由于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高压流体将通过第一活塞上的喷射孔向前高速喷射而消耗能量。从喷射孔喷射出来的耗能液体一部分留在第一活塞的顶面、第一活塞缸端盖、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顶杆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另一部分流体将通过第一卸压管和第一连接管流到第一缓冲室中。同理,当机动车尾部发生碰撞时,同样可以保证乘员空间在碰撞过程中不被挤压变形,并且可以通过高速喷射消耗能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采用刚性管道作为车身的纵梁和横梁。
2)在管式纵梁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并在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上分别开第一卸压管、第二卸压管。
3)第一、第二活塞缸内有可以活动的活塞,在活塞上开有多个喷射孔,喷射孔从活塞底部贯穿到活塞顶部。
4)第一、第二活塞顶杆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顶面相连,另一端穿过喷射孔密封垫圈和活塞缸端盖,最后分别与第一防撞杆、第二防撞杆相连。
5)预紧套管有五个作用:一是可以使活塞紧紧压住喷射孔密封垫圈,从而使喷射孔密封垫圈封堵活塞上的喷射孔;二是提供初始变形力,即碰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预紧套管才能被挤坏;三是避免污泥污染活塞顶杆;四是是为机动车的水箱、风扇等提供悬挂;五是预紧套管本身还有吸收部分能量。
6)用连接管将卸压管与缓冲室连接起来,这样可以收集从卸压管喷出来的耗能液体。
本发明有如下效果:
1)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可以将正碰撞击力传到机动车的尾部,将追尾撞击力传到机动车的前部,使机动车车身在撞击过程中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在碰撞时可使乘员室不发生挤压变形。
2)可以利用活塞上的喷射孔进行高速喷射,从而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
3)由于乘员室不变形,可以避免转向管柱及方向盘向后移动,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可大大减少乘员的伤害或死亡。
4)可以避免脚踏板向后移动,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乘员的下肢。
5)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防侧撞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垂直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活塞及活塞顶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活塞及活塞顶杆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活塞及活塞顶杆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第一防撞杆1、第一活塞顶杆2、第一预紧套管3、第一活塞缸端盖4、第一喷射孔密封垫圈5、第一活塞缸6、第一活塞密封环7、第一活塞8、第一卸压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一缓冲室11、第一注液管12、第一堵头13、第一管式纵梁14、第二活塞15、第二活塞密封环16、第二活塞缸17、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18、第二活塞缸端盖19、第二预紧套管20、第二活塞顶杆21、第二防撞杆22、第二卸压管23、第二连接管24、第二缓冲室25、第二注液管26、第二堵头27、螺钉28、第二管式纵梁29、第一管式横梁30、第二管式横梁31、第三管式横梁32、第一卸压密封盖33、第二卸压密封盖34、第一管堵35、第二管堵36、第一销钉孔37、第一销钉38、第二销钉孔39、第二销钉40、第一喷射孔801、第二喷射孔802、第三喷射孔803、第四喷射孔804、第五喷射孔805、第六喷射孔806、第七喷射孔807、第八喷射孔808、耗能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垂直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活塞及活塞顶杆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活塞及活塞顶杆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活塞及活塞顶杆右视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的俯视示意图。
为了描述简便,本申请只描述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左侧部分,其右侧部分与左侧部分对称对应。为了简明,略去对其右侧部分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包括第一防撞杆1、第一活塞顶杆2、第一预紧套管3、第一活塞缸端盖4、第一喷射孔密封垫圈5、第一活塞缸6、第一活塞密封环7、第一活塞8、第一卸压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一缓冲室11、第一注液管12、第一堵头13、第一管式纵梁14、第二活塞15、第二活塞密封环16、第二活塞缸17、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18、第二活塞缸端盖19、第二预紧套管20、第二活塞顶杆21、第二防撞杆22、第二卸压管23、第二连接管24、第二缓冲室25、第二注液管26、第二堵头27、螺钉28、第二管式纵梁29、第一管式横梁30、第二管式横梁31、第三管式横梁32、第一喷射孔801、第二喷射孔802、第三喷射孔803、第四喷射孔804、第五喷射孔805、第六喷射孔806、第七喷射孔807、第八喷射孔808、耗能液体。
所述的第一活塞缸6与第一管式纵梁1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塞8处于第一活塞缸6之内;所述的第一活塞顶杆2一端与第一活塞8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喷射孔密封垫圈5、第一活塞缸端盖4,最后与第一防撞杆1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塞8开有第一喷射孔801、第二喷射孔802、第三喷射孔803、第四喷射孔804、第五喷射孔805、第六喷射孔806、第七喷射孔807、第八喷射孔808,这些喷射孔从活塞8的底部贯穿活塞的顶部;所述的第一活塞密封环7安装在第一活塞8上;所述的第一卸压管9开在第一活塞缸6上,并靠近第一活塞缸6的前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0的一端与第一卸压管9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室11相连;所述的第一预紧套管3一端与第一活塞缸6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防撞杆1相连;所述的第一注液管12开在第一活塞缸6上;所述的第一堵头13安装在第一注液管12上;在第一预紧套管3的作用下,第一喷射孔密封垫圈5被紧紧地压在第一活塞8的顶面和第一活塞缸端盖4之间。
所述的第二活塞缸17与第一管式纵梁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塞15处于第二活塞缸17之内;所述的第二活塞顶杆21一端与第二活塞15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18、第二活塞缸端盖19,最后与第二防撞杆22相连;所述的第二活塞15与第一活塞8一样都开有多个喷射孔;所述的第二活塞密封环16安装在第二活塞15上;所述的第二卸压管23开在第二活塞缸17上,并靠近第二活塞缸17的前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24的一端与第二卸压管23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缓冲室25相连;所述的第二预紧套管20一端与第二活塞缸17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防撞杆22相连;所述的第二注液管26开在第二活塞缸17上;所述的第二堵头27安装在第二注液管26上;在第二预紧套管20的作用下,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18被紧紧地压在第二活塞15的顶面和第二活塞缸端盖19之间。
所述螺钉28用于连接第一、第二预紧套管(3、20)与第一、第二活塞缸(6、17);所述的第一管式横梁30一端与第一管式纵梁14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管式纵梁29相连;所述的第二管式横梁31一端与第一管式纵梁14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管式纵梁29相连;所述的第三管式横梁32一端与第一管式纵梁14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管式纵梁29相连;所述的第一管式纵梁14、第二管式纵梁29、第一管式横梁30、第二管式横梁31、第三管式横梁32、第一活塞缸6、第二活塞缸17、第一活塞上的喷射孔、第二活塞上的喷射孔是相互贯通的,并充满耗能液体。
当机动车前部发生碰撞时(此时假设第一防撞杆1位于机动车的前部),撞击力首先将第一预紧套管3挤坏,然后第一防撞杆1、第一活塞顶杆2与带有喷射孔(801、802、803、804、805、806、807、808)的第一活塞8一起向后移动,在第一活塞8的挤压下,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撞击力立即传到第二活塞15的底部,第二活塞15再把撞击力通过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18传到第二活塞缸端盖19上,由于第二活塞缸端盖19、第二活塞缸17和管式纵梁14依次相连,所以管式纵梁14和第二活塞缸17将受到向后的拉伸力,即管式纵梁14和第二活塞缸17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乘员空间在前部碰撞过程中不被挤压变形。由于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高压流体将通过第一活塞8上的喷射孔(801、802、803、804、805、806、807、808)向前高速喷射而消耗能量;由于高速喷射的流体直接喷射在第一活塞缸端盖4上,从而第一活塞缸6将受到向前的拉伸力,即第一活塞缸6也处于拉伸状态;从喷射孔(801、802、803、804、805、806、807、808)喷射出来的耗能液体一部分留在第一活塞8的顶面、第一活塞缸端盖4、第一活塞缸6、第一活塞顶杆2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另一部分流体将通过第一卸压管9和第一连接管10流到第一缓冲室11中。
当机动车尾部发生碰撞时(此时假设第二防撞杆22位于机动车的尾部),撞击力首先将第二预紧套管20挤坏,然后第二防撞杆22、第二活塞顶杆21与带有喷射孔的第二活塞15一起向前移动,在第二活塞15的挤压下,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撞击力立即传到第一活塞8的底部,第一活塞8再把撞击力通过第一喷射孔密封垫圈5传到第一活塞缸端盖4上,由于第一活塞缸端盖4、第一活塞缸6和第一管式纵梁14依次相连,所以第一管式纵梁14和第一活塞缸6将受到向前的拉伸力,即第一管式纵梁14和第一活塞缸6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乘员空间在后部碰撞过程中不被挤压变形。由于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高压流体将通过第二活塞15上的喷射孔向后高速喷射而消耗能量;由于高速喷射的流体直接喷射在第二活塞缸端盖19上,从而第二活塞缸17将受到向后的拉伸力,即第二活塞缸17也处于拉伸状态;从第二活塞15上的喷射孔喷射出来的耗能液体一部分留在第二活塞15顶面、第二活塞缸端盖19、第二活塞缸17、第二活塞顶杆21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另一部分流体将通过第二卸压管23和第二连接管24流到第二缓冲室25中。
当机动车左侧面发生碰撞时,第一管式纵梁14将发生挤压变形,导致第一管式纵梁14、第二管式纵梁29、第一管式横梁30、第二管式横梁31、第三管式横梁32内的耗能液体压力上升,压力将导致管式横梁(30、31、32)处于拉伸状态,撞击力将从左侧传到右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室变形。
第二实施方式
图6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提下,去掉了第一连接管10、第一缓冲室11,第二连接管24、第二缓冲室25,而换成第一卸压密封盖33、第二卸压密封盖34。
当机动车前部发生碰撞时(此时假设第一防撞杆1位于机动车的前部),撞击力首先将第一预紧套管3挤坏,然后第一防撞杆1、第一活塞顶杆2与带有喷射孔(801、802、803、804、805、806、807、808)的第一活塞8一起向后移动,在第一活塞8的挤压下,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撞击力立即传到第二活塞15的底部,第二活塞15再把撞击力通过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18传到第二活塞缸端盖19上,由于第二活塞缸端盖19、第二活塞缸17和第一管式纵梁14依次相连,所以第一管式纵梁14和第二活塞缸17将受到向后的拉伸力,即第一管式纵梁14和第二活塞缸17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乘员空间在前部碰撞过程中不被挤压变形。由于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高压流体将通过第一活塞8上的喷射孔(801、802、803、804、805、806、807、808)向前高速喷射而消耗能量;由于高速喷射的流体直接喷射在第一活塞缸端盖4上,从而第一活塞缸6将受到向前的拉伸力,即第一活塞缸6也处于拉伸状态;从喷射孔(801、802、803、804、805、806、807、808)喷射出来的耗能液体首先进入第一活塞8的顶面、第一活塞缸端盖4、第一活塞缸6、第一活塞顶杆2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当环形空间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第一卸压密封盖33将被破坏,接着耗能液体将喷洒到空气中。
当机动车尾部发生碰撞时(此时假设第二防撞杆22位于机动车的尾部),撞击力首先将第二预紧套管20挤坏,然后第二防撞杆22、第二活塞顶杆21与带有喷射孔的第二活塞15一起向前移动,在第二活塞15的挤压下,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撞击力立即传到第一活塞8的底部,第一活塞8再把撞击力通过第一喷射孔密封垫圈5传到第一活塞缸端盖4上,由于第一活塞缸端盖4、第一活塞缸6和第一管式纵梁14依次相连,所以第一管式纵梁14和第一活塞缸6将受到向前的拉伸力,即第一管式纵梁14和第一活塞缸6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乘员空间在后部碰撞过程中不被挤压变形。由于耗能液体的压力迅速上升,高压流体将通过第二活塞15上的喷射孔向后高速喷射而消耗能量;由于高速喷射的流体直接喷射在第二活塞缸端盖19上,从而第二活塞缸17将受到向后的拉伸力,即第二活塞缸17也处于拉伸状态;从第二活塞15上的喷射孔喷射出来的耗能液体首先进入第二活塞15的顶面、第二活塞缸端盖19、第二活塞缸17、第二活塞顶杆21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当环形空间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第二卸压密封盖34将被破坏,接着耗能液体将喷洒到空气中。
第三实施方式
图7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提下,去掉了第一连接管10、第一缓冲室11,而换成第一卸压密封盖33。
第四实施方式
图8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提下,去掉了第二连接管24、第二缓冲室25,而换成第二卸压密封盖34。
第五实施方式
图9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去掉了第二活塞15、第二活塞密封环16、第二活塞缸17、第二喷射孔密封垫圈18、第二活塞缸端盖19、第二预紧套管20、第二活塞顶杆21、第二防撞杆22、第二卸压管23、第二连接管24、第二缓冲室25、第二注液管26、第二堵头27,换成了第一管堵35。此种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只在前部安装了防撞装置,而尾部没有安装防撞装置。
第六实施方式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去掉了第一防撞杆1、第一活塞顶杆2、第一预紧套管3、第一活塞缸端盖4、第一喷射孔密封垫圈5、第一活塞缸6、第一活塞密封环7、第一活塞8、第一卸压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一缓冲室11、第一注液管12、第一堵头13,换成了第二管堵36。此种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只在尾部安装了防撞装置,而前部没有安装防撞装置。
第七实施方式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七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前提下,去掉了第一连接管10、第一缓冲室11,而换成第一卸压密封盖33。
第八实施方式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八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八实施方式与第六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前提下,去掉了第二连接管24、第二缓冲室25,而换成第二卸压密封盖34。
第九实施方式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第九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第九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提下,去掉了第一预紧套管3、第二预紧套管20、螺钉28,而换成第一销钉孔37、第一销钉38、第二销钉孔39、第二销钉40。当发生碰撞时,必须首先剪断销钉,防撞杆、活塞顶杆和活塞才能移动。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销钉孔和销钉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从而构成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预紧套管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从而构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注液管还可以开在管式纵梁上或开在管式横梁上,从而构成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管式纵梁既可是直的,也可是弯曲的,从而构成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销钉孔、销钉和预紧套管可同时取消,可采用气压迫使活塞紧紧压住喷射孔密封垫圈,从而构成许多不同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做出各种等同的修改和替换及不同组合,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包括管式纵梁、活塞缸、活塞、活塞顶杆、卸压管、活塞缸端盖、防撞杆、耗能液体;所述的活塞缸一端与管式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缸端盖相连;所述的活塞处于活塞缸之内;所述的活塞顶杆一端与活塞的顶部相连,另一端穿过活塞缸端盖与防撞杆相连;所述的耗能液体充满在管式纵梁、活塞缸内;所述的卸压管开在活塞缸上,并贯穿活塞缸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开有至少一个喷射孔,这些喷射孔从活塞的底部贯穿活塞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预紧套管,所述的预紧套管一端与活塞缸相连,另一端与防撞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管式纵梁相通的管式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喷射孔密封垫圈,所述的喷射孔密封垫圈套在活塞顶杆上,并处在活塞缸端盖和活塞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塞密封环,所述的活塞密封环安装在活塞上,并处于活塞缸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室和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一端与卸压管相连,另一端与缓冲室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注液管,所述的注液管开在活塞缸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卸压密封盖,所述的卸压密封盖安装在卸压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销钉孔和至少一个销钉,所述的销钉孔开在活塞顶杆上,所述的销钉安装在销钉孔中。
CN2009102209491A 2009-11-09 2009-11-09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Pending CN102050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09491A CN102050149A (zh) 2009-11-09 2009-11-09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09491A CN102050149A (zh) 2009-11-09 2009-11-09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0149A true CN102050149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5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09491A Pending CN102050149A (zh) 2009-11-09 2009-11-09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014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5251A (en) * 1997-10-16 2000-10-24 Daimlerchrysler Ag Shock absorber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424972Y (zh) * 2000-05-19 2001-03-28 段吉兴 汽车碰撞缓冲保护器
DE102004014776A1 (de) * 2004-03-26 2005-10-13 Volkswagen Ag Längsträger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1373010A (zh) * 2007-08-22 2009-02-25 凌建军 一种活塞喷嘴式耗能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5251A (en) * 1997-10-16 2000-10-24 Daimlerchrysler Ag Shock absorber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424972Y (zh) * 2000-05-19 2001-03-28 段吉兴 汽车碰撞缓冲保护器
DE102004014776A1 (de) * 2004-03-26 2005-10-13 Volkswagen Ag Längsträger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1373010A (zh) * 2007-08-22 2009-02-25 凌建军 一种活塞喷嘴式耗能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3002B (zh) 一种装在汽车上可伸缩式液固耦合四级碰撞吸能装置
CN101306669A (zh) 一种汽车碰撞主动保护缓冲装置
CN206202208U (zh)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结构
US6435578B1 (en)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bumper
CN208198324U (zh) 基于分级蜂窝结构的吸能盒
CN201046689Y (zh)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新型机动车车身
CN201544901U (zh)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CN109367563A (zh) 一种列车液压吸能防爬器
CN201009837Y (zh) 机动车碰撞时吸能耗能装置
CN110053574A (zh) 一种汽车车身内板防撞机构
CN208498432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07015296U (zh) 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
CN102050149A (zh)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CN201553114U (zh) 一种防撞专用的开关式喷射耗能器
CN210478616U (zh) 一种汽车端部吸能新结构
CN102219006A (zh) 一种防小汽车钻撞装置
CN106004741B (zh) 一种高效渐进式稳定吸能装置
CN201580340U (zh) 一种带有喷射耗能器的机动车碰撞装置
CN201792820U (zh) 一种防止小车钻入大货车的防钻撞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小汽车
CN102069768A (zh) 一种机动车安全防撞装置及带有该防撞装置的机动车底盘
CN201009838Y (zh) 改变机动车撞击过程中的受力状态的装置
CN201587379U (zh) 一种带管壁式喷射耗能器的机动车碰撞装置
CN101264749A (zh)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新型机动车车身
CN207984775U (zh) 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防撞梁总成
CN214929739U (zh) 一种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