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3546A - 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 - Google Patents

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3546A
CN102043546A CN201010512519XA CN201010512519A CN102043546A CN 102043546 A CN102043546 A CN 102043546A CN 201010512519X A CN201010512519X A CN 201010512519XA CN 201010512519 A CN201010512519 A CN 201010512519A CN 102043546 A CN102043546 A CN 102043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
driving
information
control part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25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津崎亮一
山口和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We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43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信息输入设备包括:输入面板,该输入面板包括分别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的检测元件;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由输入面板获取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从而获取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该信息输入设备还包括:驱动部,该驱动部按照以预定的驱动间隔从每个检测元件获取检测信号的方式来驱动输入面板中的每个检测元件;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图像处理部获取的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确定驱动间隔。

Description

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物体的接触或接近来输入信息的信息输入设备、信息输入方法、信息输入程序、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正在开发这样的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允许通过手指等与显示器的显示屏幕的直接接触来输入信息的接触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的类型包括光学地检测手指等的光学型、检测所接触的电极的位置的接触型、以及使用电容变化的电容型。例如,在光学型接触传感器中,接近显示屏幕的物体被图像显示光等照射,并且物体的存在与否或者物体的位置等被基于从物体反射的光而检测出来,例如,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46165中所描述的。
在这种光学型接触传感器中,尤其是功率消耗的降低是一个重要问题。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根据物体是否与显示屏幕相接触而改变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的软件图像处理部(MPU)的操作状态的技术,例如,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8-262548中所描述的。一般,为了检测接触点,必须在MPU中执行诸如标记(labeling)之类的高级图像处理,但是这种图像处理操作的负担很重,并且在这种图像处理操作中要消耗功率。所以,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8-262548中,MPU被控制为只有在物体与显示屏幕接触的情况下处于处理执行状态,并且在物体不与显示屏幕接触的情况下从处理执行状态切换到睡眠状态。然后,响应于MPU的这种状态切换,光检测器被完全驱动的模式和光检测器被间歇驱动的模式之间的切换被执行。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同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8-262548的情况一样使用间歇驱动的技术中,在物体没有与输入屏幕接触的状态下(在信息没有被输入的状态下),驱动间隔被设置为低(例如,每秒几帧),所以难以检测到物体的接触。另外,当物体从输入屏幕移开时(在物体没有与输入屏幕接触但是接近输入屏幕的情况下),难以检测到物体。所以,尤其难以利用诸如轻拂(flick)(快速将手指滑过输入屏幕的动作)、或者双击之类的预定动作辨认出输入操作,结果作为接触传感器的可操作性被劣化。所以,期望实现一种能够在降低功率消耗的同时保持较好的可操作性的接触传感器(信息输入设备)。
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在降低功率消耗的同时保持较好的可操作性的信息输入设备、信息输入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信息输入程序、以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设备,包括:输入面板,该输入面板包括用于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的检测元件;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由输入面板获取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以获取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驱动部,该驱动部驱动输入面板中的检测元件以预定的驱动间隔获取检测信号;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图像处理部获取的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确定驱动间隔。注意在本发明中,“接触”仅指物体切实地与输入屏幕接触的情况,“接近”不仅指物体与输入屏幕接触的情况,而且指物体没有与输入屏幕接触但是存在于距离输入屏幕预定高度的空间中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包括:通过包括检测元件的输入面板获取物体的检测信号;对所获取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以获取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驱动输入面板中的检测元件以预定的驱动间隔获取检测信号;以及基于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确定驱动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输入/输出面板,该输入/输出面板包括用于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的检测元件并且具有图像显示功能;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由输入/输出面板获取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以获取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驱动部,该驱动部驱动输入/输出面板中的检测元件以预定的驱动间隔获取检测信号;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图像处理部获取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接近点信息确定驱动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程序,该信息输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通过包括检测元件的输入面板获取物体的检测信号;对所获取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以获取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驱动输入面板中的检测元件以预定的驱动间隔获取检测信号;以及基于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确定驱动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信息输入设备的电子设备。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设备、信息输入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信息输入程序、以及电子设备中,对由输入面板获取的物体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以获取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输入面板中的检测元件的驱动间隔是基于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确定的。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设备、信息输入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信息输入程序、以及电子设备中,对由输入面板获取的物体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以获取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并且基于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确定输入面板中的驱动间隔,从而可以在执行间歇间性的检测驱动的同时防止可操作性的劣化。所以,可以在降低功率消耗的同时保持较好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其他和进一步目标、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输入/输出面板的具体配置的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输入/输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示出从一种物体检测模式切换到另一种物体检测模式的示例的图表。
图5A、5B和5C分别是用于描述检测待命模式、接触点检测模式、以及接近点检测模式中的物体(手指)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图像处理(点信息检测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A和7B是用于描述从检测待命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以及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的定时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用于描述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以及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的定时的示意图。
图9A和9B是用于描述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以及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的定时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比较示例的间歇驱动操作的图解。
图11是根据改进1的从一种物体检测模式到另一种物体检测模式的切换的图解。
图12A和12B是用于描述图11中所示的接近点检测模式中的延迟操作的示意图。
图13A和13B是用于描述图11中所示的接触点检测模式中的延迟操作的示意图。
图14A和14B是用于描述图11中所示的接触点检测模式中的延迟操作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改进2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等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的应用示例1的外部透视图。
图17A和17B分别是从应用示例2的前侧看的外部透视图以及从应用示例2的后侧看的外部透视图。
图18是应用示例3的外部透视图。
图19是应用示例4的外部透视图。
图20A至20G示出了应用示例5,其中图20A和20B分别是应用示例5被打开的状态中的正视图和侧面视图,图20C、20D、20E、20F以及20G分别是应用示例5闭合的状态中的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顶视图、以及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描述将以下列次序给出。
1.实施例(信息输入处理的示例,在该信息输入处理中,驱动间隔基于物体的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而被改变)
2.改进1(改变到较低驱动间隔的定时被延迟的示例)
3.改进2(信息输入设备的另一个示例)
4.应用示例1至5(电子设备的应用示例)
实施例
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的整体配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的示意性配置。图2示出了显示器10的具体配置,并且图3示出了输入/输出面板11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是具有利用手指、触针(stylus)等输入信息的功能,即接触传感器功能的显示器。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包括显示器10和使用显示器10的电子设备体20。显示器10包括输入/输出面板11、显示信号处理部12、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以及图像处理部14,并且电子设备体20包括控制部2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输入方法和信息输入程序被实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中,并且将不进行描述。
输入/输出面板11
例如,如图2中所示,输入/输出面板11是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多个像素16被以矩阵的形式排列,并且每个像素16包括显示元件11a(显示单元CW)和光检测器11b(光检测单元CR)。显示元件11a是用于利用从背光(未示出)发射的光来显示图像的液晶元件。光检测器11b是响应于光的接收而输出电信号的诸如光电二极管之类的光检测器。在这种情况下,光检测器11b接收从接触或者接近面板的物体反射回面板内部的光,并且输出光检测信号(检测信号)。在每个像素16中,一个光检测单元CR可以被排列为被分配给一个显示单元CW或者多个显示单元CW。
输入/输出面板11包括作为多个像素16的例如,多个以下的显示/光探测单元CWR。更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多个显示/光检测单元CWR被配置为包括位于一对透明衬底30A和30B之间的液晶层31,并且多个显示/光检测单元CWR通过阻隔肋(barrier rib)32相互隔离。光检测器PD被配置在每个显示/光检测单元CWR的一部分中,并且对应于每个显示/光检测单元CWR的光检测器PD的区域是光检测单元CR(CR1、CR2、CR3、…),并且每个显示/光检测单元CWR的其他区域是显示单元CW(CW1、CW2、CW3、…)。在光检测单元CR中,为了避免从背光发射的光LB的进入,光屏蔽层33被设置在透明衬底30A和光检测器PD之间。所以,在每个光检测器PD中,只有从透明衬底30B进入的光(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被检测到,而不会受背光光LB的影响。这种输入/输出面板11被连接至设置在其前面的显示信号处理部12和设置在其后面的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
显示信号处理部12
显示信号处理部12是驱动输入/输出面板11执行基于显示数据的图像显示操作以及光检测操作的电路,并且包括例如,显示信号保持控制部40、显示侧扫描仪41、显示信号驱动器42、以及光检测侧扫描仪43(参见图2)。显示信号保持控制部40将从显示信号生成部44输出的显示信号存储并保持在例如,诸如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之类的场存储器中,并且控制显示侧扫描仪41、显示信号驱动器42、以及光检测侧扫描仪43的操作。更具体地,显示信号保持控制部40分别将显示定时控制信号和光检测定时控制信号输出到显示侧扫描仪41和光检测侧扫描仪43,并且基于保持在场存储器中的显示信号向显示信号驱动器42输出用于一个水平行的显示信号。所以,在输入/输出面板11中,行顺序显示操作和光检测操作被执行。
显示侧扫描仪41具有响应于从显示信号保持控制部40输出的显示定时控制信号选择将要驱动的显示单元CW的功能。更具体地,显示选择信号通过连接至输入/输出面板11的每个像素16的显示栅线被供应,以控制显示元件选择开关。换言之,当使得给定像素16的显示元件选择开关开启的电压被响应于显示选择信号而施加时,给定像素16以对应于从显示信号驱动器42供应的电压的亮度执行显示操作。
显示信号驱动器42具有响应于从显示信号保持控制部40输出的用于一个水平行的显示信号向将要驱动的显示单元CW供应显示数据的功能。更具体地,对应于显示数据的电压通过连接至输入/输出面板11的每个像素16的数据供应线被供应给由上述显示侧扫描仪41选择的像素16。
光检测侧扫描仪43具有响应于从显示信号保持控制部40输出的光检测定时控制信号选择将要驱动的光检测单元CR的功能。更具体地,光检测选择信号通过连接至输入/输出面板11的每个像素16的光检测栅线被供应,以控制光检测设备选择开关。换言之,如同在上述显示侧扫描仪41的操作的情况中一样,当使得给定像素16的光检测设备选择开关开启的电压被响应于光检测选择信号而施加时,从给定像素16检测出的光检测信号被输出到光检测信号接收器45。所以,例如,作为显示光的从给定的显示单元CW发射的光被物体反射,并且反射光被允许在光检测单元CR中接收并检测。这种光检测侧扫描仪43还具有向光检测信号接收器45和光检测信号保持部46供应光检测块控制信号以控制有助于光检测操作的块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栅线和上述光检测栅线被分别连接至每个显示/光检测单元CWR,从而使得显示侧扫描仪41和光检测侧扫描仪43可以相互独立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检测单元CR被以预定的驱动间隔(fps:帧/秒)驱动,从而使得光检测侧扫描仪43根据控制部21的控制而以沿着时间轴的间歇定时执行光检测驱动。另外优选地,背光被与光检测驱动间隔同步地间歇开启。然后,随后将要描述的控制部21根据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的存在与否以及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的存在与否来确定(更具体地,改变或保持)驱动间隔。另外,根据这种驱动间隔,多种物体检测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三种物体检测模式,即检测待命模式、接近点检测模式以及接触点检测模式)出现。这些物体检测模式被允许通过改变上述驱动间隔而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参见图4的A至F)。换言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随后详细描述的,通过根据物体状态的改变(接触状态、接近状态、以及既不是接触状态也不是接近状态的状态)而动态改变驱动间隔,物体检测模式被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
更具体地,检测待命模式是在物体既不接近也不接触输入屏幕(面板表面)(信息没有被输入)(参见图5A)的状态下出现的模式,并且最低的驱动间隔ML被使用。接触点检测模式是在物体(更具体地,诸如手指的拇趾球之类的物体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输入屏幕(参见图5B)的状态下出现的模式,并且最长的驱动间隔MH被使用。接近点检测模式是在物体被置于距离输入屏幕预定高度(距离)H的空间中的状态下出现的模式(参见图5C),并且介于驱动间隔ML和MH之间的中间驱动间隔MC被使用。然而,驱动间隔ML、MC、以及MH之间的长度对比关系为ML≤MC≤MH。另外,在说明书中,“接触”仅指物体切实地接触输入屏幕的情况,“接近”不仅指物体接触输入屏幕的情况,而且指物体没有接触输入屏幕但是被置于距离输入屏幕预定高度的空间中的情况。
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
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捕捉来自光检测器11b的光检测信号,执行信号放大、滤波处理等,并且包括例如,光检测信号接收器45和光检测信号保持部46(参见图2)。
光检测信号接收器45具有响应于从光检测侧扫描仪43输出的光检测块控制信号获取从每个光检测单元CR输出的用于一个水平行的光检测信号的功能。在光检测信号接收器45中获取的用于一个水平行的光检测信号被输出到光检测信号保持部46。
光检测信号保持部46响应于从光检测侧扫描仪43输出的光检测块控制信号,将从光检测信号接收器45输出的光检测信号存储并保持在例如,诸如SRAM之类的场存储器中。存储在光检测信号保持部46中的光检测信号的数据被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光检测信号保持部46可以配置有除存储器以外的存储元件,并且例如,光检测器信号可以被作为模拟数据(电荷)保持在电容元件中。
图像处理部14
图像处理部14在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之后并且连接至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是从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捕捉拾取图像数据以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从而检测物体的信息(点信息)的电路。更具体地,图像处理部14执行执行诸如二值化、孤立点去除、或者标记之类的处理,以获取接触物体的信息(接触点信息)、接近物体的信息(接近点信息)等。接触点信息包括关于与输入屏幕接触的物体存在与否的信息、关于接触物体的位置或范围的信息等。类似地,接近点信息包括关于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存在与否的信息、关于接近物体的位置或范围的信息等。
电子设备体20
电子设备体20向显示器10的显示信号处理部12输出显示数据,来自图像处理部14的上述点信息(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被输入到电子设备体20。电子设备体20包括配置有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部21。控制部21基于点信息生成显示数据或者改变显示图像。另外,控制部21基于输入点信息执行控制以确定输入/输出面板11中的驱动间隔。
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的功能和效果
1.图像显示操作、光检测操作
当从电子设备体20输出的显示数据被输入到显示信号处理部12时,显示信号处理部12驱动输入/输出面板11基于显示数据执行显示并接收光。所以,在输入/输出面板11中,图像由显示元件(显示单元CW)11a利用来自背光(未示出)的发射光显示。另一方面,在输入/输出面板11中,光检测器11b(光检测单元CR)被以预定的驱动间隔驱动,以接收光。
在图像显示操作和光检测操作被执行的状态下,当诸如手指之类的物体接触或者接近输入/输出面板11的显示屏幕(输入屏幕)时,来自每个显示元件11a的发射用于图像显示的一部分光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反射光在输入/输出面板11中被捕捉,从而被光检测器11b接收。所以,物体的光检测信号被从光检测器11b输出。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对光检测信号执行诸如放大之类的处理以处理光检测信号,从而生成拾取图像。所生成的拾取图像被作为拾取图像数据D0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
2.点信息检测处理
图6示出了图像处理部14中的整个图像处理(点信息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像处理部14从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获取拾取图像数据D0(步骤S10),并且通过利用两个不同的阈值对拾取图像数据D0执行二值化处理获取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更具体地,图像处理部14存储两个预置的阈值S1和S2(S1>S2),并且利用阈值S1和S2的以下图像处理被执行,以分别获取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
获取接触点信息:S11至S14
图像处理部14利用阈值S1(第一阈值)对所获取的拾取图像数据D0执行二值化处理(步骤S11)。更具体地,形成拾取图像数据D0的每个像素的信号值被与阈值S1比较,例如,当一部分具有低于阈值S1的信号值时,该部分被设置为“0”,并且当一部分具有等于或高于阈值S1的信号值时,该部分被设置为“1”。所以,当接触物体存在时,接收由物体反射的光的部分被设置为“1”,并且其他部分被设置为“0”。
接着,图像处理部14从上述二值化的拾取图像去除孤立点(噪声)(步骤S12)。换言之,在接触物体存在的情况下的二值化的拾取图像中,设置为“1”的部分的汇聚区域被形成,但是在被设置为“1”的一部分被从设置为“1”的部分的汇聚区域分离出来的情况下,去除孤立部分的处理被执行。
然后,图像处理部14对进行了孤立点去除的拾取图像执行标记处理(步骤S13)。换言之,标记处理在拾取图像中的被设置为“1”的部分的汇聚区域上被执行,并且进行了标记处理的被设置为“1”的部分的汇聚区域被用作接触物体的检测点(检测区域)。在这种检测点存在的情况下,确定与输入屏幕接触的物体“存在”,并且在检测点不存在的情况下,确定与输入屏幕接触的物体“不存在”。另外,在检测点存在的情况下,检测点的位置坐标、范围等被计算出来。所以,包括关于与输入屏幕接触的物体存在与否或者与输入屏幕接触的物体的位置的信息的接触点信息被获取(步骤S14)。
获取接近点信息:S15至S18
图像处理部14利用阈值S2(第二阈值)对所获取的拾取图像数据D0执行二值化处理(步骤S15)。更具体地,通过与上述接触点信息被获取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形成拾取图像数据D0的每个像素的信号值被与阈值S2比较,并且具有等于或高于S2的信号值的部分被设置为“1”,其他部分被设置为“0”。接着,如同在上述步骤S12中一样,孤立点被从二值化的拾取图像中去除(步骤S16)。然后,如同在上述步骤S13中一样,标记处理在进行了孤立点去除的拾取图像上被执行(步骤S17)。然后,在进行了标记处理的拾取图像中存在检测点的情况下,确定与输入屏幕接近的物体“存在”,并且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的位置坐标等被计算出来。在检测点不存在的情况下,确定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不存在”。所以,包括关于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存在与否的信息或者关于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的位置等的信息的接近点信息被获取(步骤S18)。
另外,获取接触点信息的这些步骤(S11至S14)以及获取接近点信息的这些步骤(S15至S18)可以被同时或顺序执行(例如,在执行了步骤S11至S14之后,步骤S15至S18被执行)。另外,在物体的位置信息或范围信息不必须作为点信息的情况下,即在仅检测关于接触或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的存在与否的信息足以的情况下,诸如上述二值化、孤立点去除、以及标记之类的复杂图像处理可以不被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当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的存在与否被检测出来时,例如,形成拾取图像数据D0的每个像素的信号值被与阈值S1比较,并且具有等于或大于阈值S1的信号值的像素的数目被计数,并且具有等于或高于阈值S1的信号值的像素的数目与像素的总数目的比值被确定。在该比值等于或高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存在”,并且在该比值低于该值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不存在”。类似地,在物体接近输入屏幕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阈值S2来确定上述比值,从而确定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的存在与否。
通过上述处理,在物体处于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14通过步骤S11至S14获取接触物体的检测点,以获取包括确定结果“接触物体存在”以及接触物体的位置等的接触点信息。另一方面,在物体处于接近状态的情况下,接触物体的检测点在步骤S11至S14中没有被获取(包括确定结果“接触物体不存在”的接触点信息被获取),但是接近物体的检测点通过步骤S15至S18被获取,以获取包括确定结果“接近物体存在”以及关于接近物体的位置等的信息的接近点信息。另外,在物体既不处于接触状态也不处于接近状态的情况下,检测点既不能通过步骤S11至S14获取,也没有通过步骤S15至S18获取。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确定结果“接触物体不存在”的接触点信息以及包括确定结果“接近物体不存在”的接近点信息被获取。诸如以这种方式获取的接触点信息和接近点信息之类的点信息被输出到电子设备体20。
在电子设备体20中,控制部21基于输入点信息生成显示数据,并且执行输入/输出面板11的显示驱动,以改变当前显示在输入/输出面板11上的图像。另外,控制部21基于点信息改变驱动间隔,以控制物体检测模式的切换。下面将详细描述基于这种点信息的驱动间隔改变操作。
3.驱动间隔改变操作
图7A和7B至图9A和9B是用于描述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物体检测模式的切换的定时)的示意性视图。图7A和7B分别示出了从检测待命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和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图8A和8B分别示出了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和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图9A和9B分别示出了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和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另外,每个附图中的帧(F)对应于在光检测驱动被以60fps的帧率执行的情况下的帧。另外,这些帧中以实线画出的帧对应于通过实际的光检测驱动操作获取的拾取图像,并且由虚线画出的帧对应于没有被实际获取的拾取图像。另外,在这些帧中,接近物体(3A)说明性地由细点描圈表示,并且接触物体(3B)说明性地由粗点描圈表示。
检测待命模式中的驱动间隔ML是三种物体检测模式中的最低驱动间隔,并且在60fps是全驱动间隔的情况下,例如,检测待命模式具有大约等于全驱动间隔的1/20至1/4的驱动间隔。接触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MH是三种物体检测模式中的最长驱动间隔,并且接触点检测模式具有例如,60fps的驱动间隔。接近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MC被设置为介于驱动间隔ML和驱动间隔MH之间的中间值。下面将描述例如,等于全驱动间隔的1/4的驱动间隔(15fps)、等于全驱动间隔的1/2的驱动间隔(30fps)、以及60fps的驱动间隔分别被用作驱动间隔ML、MC以及MH的情况。
A.从检测待命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的切换
如图7A中所示,在检测待命模式中,首先,上述图像处理(点信息检测处理)被基于拾取图像在帧F(A+0)的定时处执行。在该定时处,包括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和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都不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并且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保持驱动间隔ML(从帧F(A+0)到帧F(A+4))。接着,例如在接近物体从帧F(A+3)的定时开始存在的情况下,接近物体的检测点3A在下一个检测帧F(A+4)处被获取。更具体地,包括接近物体存在(并且接触物体不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并且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从驱动间隔ML改变到驱动间隔MC。所以,从检测待命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的切换被执行。
B.从检测待命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
如图7B中所示,在检测待命模式中,首先在帧F(B+0)的定时处,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和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都不存在。所以,如同在上述帧F(A+0)至F(A+4)的情况中一样,控制部21保持驱动间隔ML(从帧F(B+0)至帧F(B+4))。接着,例如在接触物体从帧F(B+3)开始存在的情况下,在下一个检测帧F(B+4)处,接触物体的检测点3B被获取。更具体地,包括接触物体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并且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从驱动间隔ML改变到驱动间隔MH。所以,从检测待命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被执行。
所以,在检测待命模式中,当确定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都不存在时,控制部21仍然保持驱动间隔ML。另一方面,当确定接近物体存在(并且接触物体不存在)时,控制部21执行控制以从驱动间隔ML改变到驱动间隔MC,并且当确定接触物体存在时,控制部21执行控制以从驱动间隔ML改变到驱动间隔MH。
C.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
如图8A中所示,在接近点检测模式中,上述图像处理(点信息检测处理)被基于拾取图像在帧F(C+1)的定时处被执行。在该定时处,接近物体的检测点3A被获取,并且包括接近物体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保持驱动间隔MC(从帧F(C+1)至帧(F+3))。接着,例如在物体的状态在帧F(C+2)的定时处从接近状态改变到接触状态时,在下一个检测帧F(C+3),接触物体的检测点3B被获取。更具体地,包括接触物体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并且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从驱动间隔MC改变到驱动间隔MH。所以,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被执行。
D.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
如图8B中所示,在接近点检测模式中,首先在帧F(D+1)的定时处,接近物体的检测点3A被获取。所以,如同在上述帧F(C+1)至F(C+3)的情况中一样,控制部21保持驱动间隔MC(从帧F(D+1)至帧F(D+3))。接着,在物体从帧F(D+2)的定时开始既不处于接近状态又不处于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在下一个检测帧F(D+3),包括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都不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从驱动间隔MC改变到驱动间隔ML。所以,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被执行。
所以,在接近点检测模式中,当确定接近物体存在(并且接触物体不存在)时,控制部21仍然保持驱动间隔MC。另一方面,当确定接触物体存在时,控制部21执行控制以从驱动间隔MC改变到驱动间隔MH,并且当确定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都不存在时,控制部21执行控制以从驱动间隔MC改变到驱动间隔ML。
E.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的切换
如图9A中所示,在接触点检测模式中,在帧F(E+0)至F(E+2)的定时中的每个定时处,上述图像处理(点信息检测处理)被执行。在每个定时处,接触物体的检测点3B被获取,并且包括接触物体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保持驱动间隔MH(从帧F(E+0)至帧F(E+3))。接着,例如在帧F(E+3)的定时处的情况下,物体的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到接近状态,在帧F(E+3)的定时处,接近物体的检测点3A被获取。更具体地,包括接近物体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并且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从驱动间隔MH改变到驱动间隔MC。所以,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的切换被执行。
F.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
如图9B中所示,在接触点检测模式中,首先在帧F(G+0)至F(G+2)的定时中的每个定时处,接触物体的检测点3B被获取。所以,如同上述帧F(E+0)至F(E+2)的情况中一样,控制部21保持驱动间隔MH(从帧F(G+0)至帧F(G+3))。接着,例如在帧F(G+3)的定时的情况下,接近或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变得不存在,并且在帧F(G+3)的定时处,包括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都不存在的确定结果的点信息被获取。控制部21基于该点信息从驱动间隔MH改变到驱动间隔ML。所以,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被执行。
所以,在接触点检测模式中,当确定接触物体存在时,控制部21仍然保持驱动间隔MH。另一方面,当确定接近物体存在(并且接触物体不存在)时,控制部21执行控制以从驱动间隔MH改变到驱动间隔MC,并且当确定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二者都不存在时,控制部21执行控制以从驱动间隔MH改变到驱动间隔ML。
在包括“接触物体存在”的确定结果的接触点信息和包括“接近物体存在”的确定结果的接近点信息二者在上述获取点信息的步骤中被获取的情况下,物体被认为处于接触状态,并且从检测待命模式或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被执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和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的存在与否的点信息被基于物体的拾取图像数据D0而获取,并且驱动间隔被基于该点信息而改变。换言之,驱动间隔是根据物体的状态被动态改变的,以执行检测模式的切换。
接着,下面将参考图10描述根据比较示例的间歇光检测驱动操作。在比较示例中,光检测单元CR被以例如,30fps的驱动间隔驱动,所以相对于光检测单元CR被以全驱动间隔(60fps)驱动的情况,功率消耗降低了。另外,当背光被与光检测单元CR的驱动间隔同步地间歇驱动时,功率消耗被大大降低。然而,在该比较示例中,例如在从帧F(H+0)的定时到帧F(H+4)的定时期间执行轻拂操作的情况下,难以充分辨认时间上连续的动作。换言之,难以通过诸如轻拂操作之类的主动操作来输入信息。另外,驱动间隔越低,这种不利的影响越明显。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在物体没有接触输入屏幕(检测待命模式和接近点检测模式)的状态中,驱动间隔被设置得较低(驱动间隔ML和MC),所以功率消耗被降低。然后,在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在检测被用模式以及接近点检测模式中被检测到的情况下,驱动间隔被动态地改变为较长的驱动间隔(驱动间隔MH),并且从检测被用模式和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接触点检测模式的切换被执行。所以,例如,如图7A和8A中所示,由接触物体进行的轻拂操作是可以被充分辨认的。另外,两个阈值S1和S2被用在图像处理部14中的二值化处理中,以不仅获取物体的接触点信息而且获取物体的接近点信息,从而使得输入操作不仅在物体接触输入屏幕的情况下并且在物体被置于距离输入屏幕的预定高度的位置处的非接触状态下都是被允许的。所以,尽管光检测单元CR被间歇驱动,但是可以避免可操作性的劣化。所以,在降低功率消耗的同时,可以保持较好的可操作性。
改进1
图11是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改进1的物体检测模式的切换的图解。除了物体检测模式的切换的定时(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以外,该改进被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应用于显示器10和电子设备体20。更具体地,在该改进中,如同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允许包括检测待命模式(驱动间隔ML)、接近点检测模式(驱动间隔MC)、以及接触点检测模式(驱动间隔MH)在内的物体检测模式从一种切换到另一种。然而,在该改进中,当驱动间隔被改变为较低的驱动间隔时,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被控制从而被延迟。更具体地,在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D)、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的切换(E)、以及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F)中的每一种切换中,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被控制从而被延迟预定的时间R1或R2。这些模式的切换的定时的示例将在下面参考图12A和12B至14A和14B描述。
D.从接近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
图12A和12B是示意性视图,其中在接近点检测模式中,在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二者都不存在的确定结果被获取时的情况下,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被延迟预定的时间R1。所以,即使在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二者都不存在的确定结果在帧F(I+3)或F(J+3)处被获取的情况下,驱动间隔MC仍被保持一段时间R1。时间R1可以被设置为例如,数帧(在这种情况下,2帧)。
当从驱动间隔MC到驱动间隔ML的改变被以这样的方式延迟时间R1时,例如,如图12A所示,并且在接近物体从下一个检测帧F(I+4)开始再次出现的情况下,接近物体被很容易且确定地检测出来(帧F(I+5))。然后注意,驱动间隔MC被保持(从帧F(I+6)开始或者随后)。这种效果对辨认伴随动作(诸如双击之类的物体快速接触输入屏幕或者从输入屏幕移走)的输入操作非常有效。另一方面,如图12B中所示,在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二者在经过了时间R1之后均没有出现(帧F(J+5))的情况下,驱动间隔MC可以被改变为驱动间隔ML。
E.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接近点检测模式的切换
图13A和13B是在接触点检测模式中当物体的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到接近状态时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被延迟预定的时间R2的情况的示意性视图。所以,即使在接近物体存在(并且接触物体不存在)的确定结果在帧F(K+2)或者F(L+2)中被获取的情况下,驱动间隔MH也被保持一段时间R2。时间R2可以被设置为例如,数帧(在这种情况下,3帧)。
当从驱动间隔MH到驱动间隔MC的改变被延迟R2时,例如,如图13A中所示,并且在接触物体从下一个检测帧F(K+5)开始再次出现的情况下,接触物体被很容易且确定的检测出来(帧F(K+5))。注意然后,驱动间隔MH被保持(从帧F(K+6)开始或者随后)。这种效果对于辨认诸如双击之类的输入操作非常有效。另一方面,如图13B中所示,在经过时间R2(帧F(L+5))之后接近物体存在并且接触物体不存在的情况下,驱动间隔MH可以被改变为驱动间隔MC。
F.从接触点检测模式到检测待命模式的切换
图14A和14B是当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二者都不存在的确定结果被获取时,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被延迟时间R2的情况中的示意性视图。所以,即使在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二者在帧F(M+2)或者F(N+2)中被获取的情况下,驱动间隔MH也被保持一段时间R2。
当从驱动间隔MH到驱动间隔ML的改变被以这样的方式延迟时间R2时,如图14A中所示,并且在接触物体从下一个检测帧F(M+5)开始再次出现的情况下,接触物体被很容易且确定地检测出来(帧F(M+5))。注意然后,驱动间隔MH被保持(从帧F(M+6)开始或随后)。这种效果对于辨认诸如双击之类的输入操作非常有效。另一方面,如图14B中所示,在接触物体和接近物体二者在经过了时间R2之后均没有出现(帧F(N+5))的情况下,驱动间隔MH可以被改变为驱动间隔ML。
如上所述,在该改进中,在驱动间隔被基于接触输入屏幕的物体和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存在与否而改变到较低的驱动间隔的情况下,改变驱动间隔的定时被控制从而被延迟,所以,例如诸如双击之类的输入操作可以很好地被辨认。所以,在降低功率消耗的同时,可以保持很好的可操作性。
改进2
图15示出了根据改进2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2的框图。如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的情况一样,信息输入/输出设备2包括显示器10和电子设备体20,但是显示器10包括显示信号处理部12、输入/输出面板11、以及光检测信号处理部13。电子设备体20包括控制部21和图像处理部14。换言之,在该改进中,图像处理部14被包括在电子设备体20中,而不被包括在显示器10中。图像处理部14可以被以这样的方式包括在电子设备体20中,并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中的那些效果的效果可以被获取。
应用示例
接着,参考图16至图20A到20G,下面将描述上述实施例以及上述改进中描述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的应用示例。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应用于诸如电视机、数字相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诸如蜂窝电话之类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以及摄影机之类的任何领域的电子设备。换言之,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中的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或者内部生成的图像信号显示为图像或者画面的电子设备。
应用示例1
图16示出了电视机的外观。该电视机具有例如,包括前面板511和滤色玻璃512的图像显示屏幕部510。图像显示屏幕部510配置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应用示例2
图17A和17B示出了数字相机的外观。该数字相机具有例如,用于闪光的光发射部521、显示器部522、菜单切换部523、以及快门按钮524。显示器部522配置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应用示例3
图18示出了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具有例如,机身531、用于输入字符等的操作的键盘532、以及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部533。显示器部533配置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等中的任意一项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应用示例4
图19示出了摄影机的外观。摄影机具有例如,机身541、用于拍摄排列在机身541的前表面上的物体的透镜542、拍摄开启/停止开关543、以及显示器部544。显示器部544配置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等中的任意一项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应用示例5
图20A至20G示出了蜂窝电话的外观。蜂窝电话是通过经由连接部(铰链部)730相互连接例如顶部壳体710和底部壳体720形成的。蜂窝电话具有显示器740、子显示器750、图像灯760、以及相机770。显示器740或者子显示器750配置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灯中的任意一项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尽管参考实施例、改进、以及应用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被不同地改进。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等中,作为物体检测系统,描述了作为示例的以下光学系统,其中检测是通过设置在输入/输出面板11中的光检测器11b利用自物体的反射光执行的,但是诸如接触系统或者电容系统之类的任何其他的检测系统也可以被使用。在任意检测系统中,都可以设置驱动间隔从而以间歇定时获取检测信号,并且可以根据接触或者接近输入屏幕的物体的存在与否来改变驱动间隔。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作为物体检测模式的示例描述了检测被用模式、接近点检测模式、以及接触点检测模式三种模式,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这三种模式。例如,接近点检测模式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多种模式,以使用四种或者更多种物体检测模式。换言之,在多个阶段中改变的多个驱动间隔可以被用作接近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来检测物体的接近状态(诸如物体距离输入屏幕的高度),并且驱动间隔可以根据这种状态被改变。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了作为示例的全驱动间隔(60fps)被用作接触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60fps以上(例如,120fps)的驱动间隔。另外,检测待命模式和接近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不分别限于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的15fps和30fps。例如,接近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接触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了控制部21被设置在电子设备体20中的情况,但是控制部21可以被设置在显示器10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了作为示例的包括具有显示功能和检测功能(光检测功能)的输入/输出面板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配置有具有外部接触传感器的显示器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了作为示例的液晶显示面板被用作输入/输出面板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有机电致发光(EL)面板等也可以被用作输入/输出面板。在有机EL面板被用作输入/输出面板的情况下,例如,多个有机EL元件可以被排列在作为显示元件的衬底上,并且作为光检测器的一个发光二极管可以被设置从而被分派给每一个有机EL元件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机EL元件。另外,有机EL元件具有以下特性,当正向偏置电压被施加时发光,并且当反向偏置电压被施加时接收光从而生成电流。所以,当有机EL元件的这些特性被使用时,即使在诸如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光检测器没有被单独配置,具有显示功能和检测功能二者功能的输入/输出面板也可以实现。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参考作为示例的包括具有显示功能和检测功能(显示元件和光检测器)的输入/输出面板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必须具有显示功能(显示元件)。换言之,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仅具有检测功能(光检测器)的输入面板的信息输入设备(图像拾取设备)。另外,具有显示功能的这种输入面板和输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被单独设置。
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的处理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执行。在这些处理由软件执行的情况下,形成软件的程序被装载在通用计算机等中。这种程序可以被存储在预先安装在计算机中的记录介质中。
本申请包含涉及于2009年10月16日在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9-239512中公开的内容,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组合、子组合、以及改变。

Claims (14)

1.一种信息输入设备,包括:
输入面板,该输入面板包括检测元件,每个检测元件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
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输入面板获取的所述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从而获取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
驱动部,该驱动部按照以预定的驱动间隔从每个检测元件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方式来驱动所述输入面板中的每个检测元件;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获取的所述接触点信息和所述接近点信息来确定所述驱动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通过利用第一阈值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来检测所述接触点信息,并且通过利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来获取所述接触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部采用第一驱动间隔作为所述物体既不处于所述接触状态也不处于所述接近状态的检测待命模式中的驱动间隔,采用第二驱动间隔作为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近状态的接近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并且采用第三驱动间隔作为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触状态的接触点检测模式中的驱动间隔,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间隔等于或者长于所述第一驱动间隔,所述第三驱动间隔等于或者长于所述第二驱动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既不处于所述接触状态也不处于所述接近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保持所述第一驱动间隔而停留在所述检测待命模式中;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近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一驱动间隔切换到所述第二驱动间隔而从所述检测待命模式转换到所述接近点检测模式;以及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触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一驱动间隔切换到所述第三驱动间隔而从所述检测待命模式转换到所述接触点检测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近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保持所述第二驱动间隔而停留在所述接近点检测模式中;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触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二驱动间隔切换到所述第三驱动间隔而从所述接近点检测模式转换到所述接触点检测模式;并且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既不处于所述接触状态又不处于所述接近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二驱动间隔切换到所述第一驱动间隔而从所述接近点检测模式转换到所述检测待命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在从所述接近点检测模式向所述检测待命模式转换时,从所述第二驱动间隔到所述第一驱动间隔的切换的定时被延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触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保持所述第三驱动间隔而停留在所述接触点检测模式中;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处于所述接近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三驱动间隔切换到所述第二驱动间隔而从所述接触点检测模式转换到所述接近点检测模式;并且
当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物体既不处于所述接触状态又不处于所述接近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三驱动间隔切换到所述第一驱动间隔而从所述接触点检测模式转换到所述检测待命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在从所述接触点检测模式向所述检测待命模式转换时,从所述第三驱动间隔到所述第一驱动间隔的切换的定时被延迟;并且
在从所述接触点检测模式向所述接近点检测模式转换时,从所述第三驱动间隔到所述第二驱动间隔的切换的定时被延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输入设备,其中
所述检测元件由检测物体反射的光的多个光检测器构成。
10.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包括:
通过包括检测元件的输入面板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
对所获取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从而获取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
按照以预定的驱动间隔从每个检测元件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方式来驱动所述输入面板中的每个检测元件;
基于所述接触点信息和所述接近点信息确定所述驱动间隔。
11.一种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包括:
输入/输出面板,该输入/输出面板包括检测元件并且具有图像显示功能,每个检测元件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
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输入/输出面板获取的所述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从而获取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
驱动部,该驱动部按照以预定的驱动间隔从每个检测元件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方式来驱动所述输入/输出面板中的每个检测元件;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获取的所述接触点信息和所述接近点信息确定所述驱动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输出面板包括基于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并且
所述检测元件由检测物体反射的光的多个光检测器构成。
13.一种计算机可读非瞬态介质,其上记录有信息输入程序,所述信息输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包括检测元件的输入面板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
对所获取的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从而获取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
按照以预定的驱动间隔从每个检测元件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方式来驱动所述输入面板中的每个检测元件;以及
基于所述接触点信息以及所述接近点信息确定所述驱动间隔。
14.一种具有信息输入设备的电子单元,所述信息输入设备包括:
输入面板,该输入面板包括检测元件,每个检测元件从物体获取检测信号;
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输入面板获取的所述检测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从而获取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点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物体是否处于接近状态的接近点信息;
驱动部,该驱动部按照以预定的驱动间隔从每个检测元件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方式来驱动所述输入面板中的每个检测元件;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获取的所述接触点信息和所述接近点信息确定所述驱动间隔。
CN201010512519XA 2009-10-16 2010-10-09 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 Pending CN1020435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9512A JP2011086179A (ja) 2009-10-16 2009-10-16 情報入力装置、情報入力方法、情報入出力装置、情報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239512 2009-10-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546A true CN102043546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87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2519XA Pending CN102043546A (zh) 2009-10-16 2010-10-09 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90161A1 (zh)
JP (1) JP2011086179A (zh)
KR (1) KR20110042003A (zh)
CN (1) CN102043546A (zh)
TW (1) TW20113556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207A (zh) * 2012-07-13 2015-05-13 O·德拉姆 用于检测多点触摸事件的光学触敏装置的低功率运行
CN107526427A (zh) * 2012-01-13 2017-12-29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设备、检测器和间歇操作控制电路
CN109739431A (zh) * 2018-12-29 2019-05-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4475B2 (ja) * 2009-10-13 2014-02-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情報入力装置、情報入力方法、情報入出力装置、情報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3003911A (ja) 2011-06-17 2013-01-07 Sony Corp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37794B2 (ja) * 2011-10-19 2015-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CN102364409B (zh) * 2011-11-09 2014-03-12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触摸装置及其自适应方法
US9552094B2 (en) 2011-12-22 2017-01-24 Optis Circuit Technology, Llc User interface responsivenes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touch screen display
JP5984722B2 (ja) * 2013-03-22 2016-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187043B2 (ja) * 2013-08-29 2017-08-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タッチ検出装置
JP2015141538A (ja) * 2014-01-28 2015-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EP3410285B1 (en) * 2017-04-17 2019-09-25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2798A1 (en) * 2006-10-13 2008-05-29 Atsushi Koshiyama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proximity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1266743A (zh) * 2007-03-16 2008-09-17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90095540A1 (en) * 2007-10-11 2009-04-16 N-Trig Ltd. Method for palm touch identification in multi-touch digitizing systems
CN101515213A (zh) * 2008-02-18 2009-08-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感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传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4125B2 (en) * 2006-03-30 2012-03-2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average scan rate to detect a conductive object on a sensing device
US8243027B2 (en) * 2006-06-09 2012-08-14 Apple Inc.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766340B2 (ja) * 2006-10-13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近接検知型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情報表示方法
US7812827B2 (en) * 2007-01-03 2010-10-12 Apple Inc. Simultaneous sensing arrangement
WO2008102767A1 (ja) * 2007-02-23 2008-08-28 Sony Corporation 撮像装置、表示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処理装置
JP4356757B2 (ja) * 2007-03-13 2009-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位置特定方法
JP4453710B2 (ja) * 2007-03-19 2010-04-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位置検出方法
JP4835578B2 (ja) * 2007-11-09 2011-12-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撮像装置、物体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物体の検出方法
KR101542397B1 (ko) * 2007-12-10 2015-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촉 감지 기능이 있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4645658B2 (ja) * 2008-02-18 2011-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シング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センシング方法
JP4770844B2 (ja) * 2008-02-18 2011-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シング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720833B2 (ja) * 2008-02-18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シング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センシング方法
KR20090089254A (ko) * 2008-02-18 2009-08-21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센싱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센싱 방법
EP2300899A4 (en) * 2008-05-14 2012-11-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POSITIONS OF MULTIPLE TOUCH INPUTS
US8576181B2 (en) * 2008-05-20 2013-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ing proximity touch and wallpaper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5519349B2 (ja) * 2009-05-19 2014-06-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接触検出装置
JP2011100438A (ja) * 2009-06-05 2011-05-19 Rohm Co Ltd 静電容量式入力装置
JP5424475B2 (ja) * 2009-10-13 2014-02-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情報入力装置、情報入力方法、情報入出力装置、情報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2798A1 (en) * 2006-10-13 2008-05-29 Atsushi Koshiyama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proximity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1266743A (zh) * 2007-03-16 2008-09-17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90095540A1 (en) * 2007-10-11 2009-04-16 N-Trig Ltd. Method for palm touch identification in multi-touch digitizing systems
CN101515213A (zh) * 2008-02-18 2009-08-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感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传感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6427A (zh) * 2012-01-13 2017-12-29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设备、检测器和间歇操作控制电路
CN104620207A (zh) * 2012-07-13 2015-05-13 O·德拉姆 用于检测多点触摸事件的光学触敏装置的低功率运行
US9524060B2 (en) 2012-07-13 2016-12-20 Rapt Ip Limited Low power operation of an optical touch-sensitive device for detecting multitouch events
CN104620207B (zh) * 2012-07-13 2017-10-24 拉普特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检测多点触摸事件的光学触敏装置的低功率运行
US9916041B2 (en) 2012-07-13 2018-03-13 Rapt Ip Limited Low power operation of an optical touch-sensitive device for detecting multitouch events
CN109739431A (zh) * 2018-12-29 2019-05-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90161A1 (en) 2011-04-21
JP2011086179A (ja) 2011-04-28
TW201135562A (en) 2011-10-16
KR20110042003A (ko) 201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3546A (zh) 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
CN105511846B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US9405406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display-and-image-pickup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n object
CN102043516A (zh) 信息输入设备和方法、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和电子单元
CN101903853B (zh) 图像拾取装置、显示及图像拾取装置和电子装置
US1038821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transparent pixel portion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s
US866522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providing display contact information based on an amount of received light
US9477319B1 (en) Camera based sensor for motion detection
CN110809878A (zh) 一种环境光和接近检测方法、拍摄方法及终端
KR20090048371A (ko) 표시 촬상장치, 물체검출 프로그램 및 물체의 검출 방법
US20110043471A1 (en) Touch sensor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6210532B (zh)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40226053A1 (en) User interfa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0097420A (ja) 表示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24713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9639897A (zh) 一种光线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090213095A1 (en) Display and imaging apparatus and object detecting method
US2019024456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9521940B (zh) 移动终端装置、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210243343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CN103309432A (zh) 具有脉冲操作模式的图像传感器
US9058064B2 (en) Interactive image system, interactive control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1107829A (ja) センサ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20130321643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object detection device
US1098421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nlocking fingerpr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PAN DISPLAY WEST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NKAI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303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05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Japan display Wes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ony Corp.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