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7668A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7668A CN102037668A CN2009801188354A CN200980118835A CN102037668A CN 102037668 A CN102037668 A CN 102037668A CN 2009801188354 A CN2009801188354 A CN 2009801188354A CN 200980118835 A CN200980118835 A CN 200980118835A CN 102037668 A CN102037668 A CN 1020376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control signal
- situation
- starting position
- o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102100036763 Extended synaptotagmin-1 Human genes 0.000 abstract 1
- 101000851525 Homo sapiens Extended synaptotagmin-1 Protein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3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blind esti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装置根据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对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进行复用,准备下行信号。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在设为y=(用户所固有的数)mod(floor(MB×C2/agg))的情况下,根据(y)mod(floor(C2/agg))导出在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在准备更多的无线资源的上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y)mod(floor(C3/agg))导出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C2、C3是在各个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agg是集合数。floor是下取整函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下行链路中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涉及基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技术领域中,正在由W-CDMA的标准化组织3GPP探讨成为W-CDMA和HSDPA的后继的下一代通信方式。下一代通信系统的代表例子是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在LTE中的无线接入方式是,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和2)。以下,为便于说明而以LTE为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系统。
图1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1000是例如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另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或者超(Super)3G)的系统。本系统包括:基站装置(eNB:eNode B)200和多个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100n(1001、1002、1003、......100n,n是n>0的整数)。基站装置200连接到上位站例如接入网关装置300,接入网关装置300连接到核心网络400。这里,用户装置100n在小区50中通过演进的UTRA和UTRAN与基站装置200进行通信。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是用户装置,除了移动终端之外,用户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1000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方式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将数据映射到各个副载波上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对每个终端分割频带,并且在多个终端使用互不相同的频带,从而降低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
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都在多个移动台(用户装置)中共享1个至2个以上的物理信道来进行通信。在多个移动台中共享的信道一般被称为共享信道,在LTE中,在上行链路中是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下行链路中是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此外,映射到上述PUSCH和PDSCH的传输信道分别被称为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
在使用了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中,需要在每个子帧用信号通知对哪个移动台分配共享信道,在信号通知中使用的控制信道被称为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此外,PDCCH也可以被称为下行L1/L2控制信道(Downlink L1/L2 Control Channel)、DL L1/L2控制信道、或者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PDCCH例如包括下行/上行调度许可(DL/UL Scheduling Grant)、发送功率控制(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比特等(非专利文献3)。
更具体地说,在DL调度许可中,例如可以包括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的分配信息、用户装置(UE)的ID、流数、与预编码矢量(Precoding Vector)有关的信息、与数据大小和调制方式有关的信息、与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有关的信息等。DL调度许可也可以被称为DL分配信息(DL Assignment Information)、DL调度信息等。
此外,在UL调度许可中,例如也可以包括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用户装置(UE)的ID、与数据大小和调制方式有关的信息、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信息、解调用的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信息等。
PDCCH映射到1子帧(Sub-frame)内的例如14个OFDM码元中、开头起的1~3个OFDM码元。PDCCH映射到开头起的多少个OFDM码元是由后述的PCFICH指定,并通知到移动台。
此外,在包括PDCCH的OFDM码元中,还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CFICH是用于将包括PDCCH的OFDM码元数通知移动台的信号。所述PCFICH也可以被称为下行L1/L2控制格式指示符(DL L1/L2 ControlFormat Indicator)。PHICH是发送与上行链路的物理共享信道(PUSCH)有关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信道。在送达确认信息中,存在作为肯定响应的ACK(Acknowledgement)和作为否定响应的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在下行链路中,在1子帧内的开头的M码元(M=1、2或3)中映射PDCCH、PCFICH、PHICH。并且,对这些各个信道应用发送功率控制,使得它们高效率地进行复用传输。
图2表示子帧结构的一例。在下行链路传输中,1子帧例如是1ms,1子帧中存在14个OFDM码元。在图2中,时间轴方向的号(#1、#2、#3、......、#14)表示识别OFDM码元的号码,频率轴方向的号(#1、#2、#3、......、#L-1、#L,L是正整数)表示识别资源块的号码。
在子帧的开头的M个OFDM码元中,映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作为M的值,设定1、2、3的3组。在图2中,对从1子帧的开头起的2个OFDM码元,即对OFDM码元#1和#2映射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M=2)。并且,在除了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所映射的OFDM码元以外的OFDM码元中,映射用户数据、同步信道(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广播信道(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以及/或者应用持续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的数据信道等。图3示意性地表示对开头起的2个OFDM码元映射6个PDCCH的情况。上述的用户数据,例如是基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FTP)、语音分组(VoIP)等的IP分组、用于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的处理的控制信号等。用户数据作为物理信道是映射到PDSCH,且作为传输信道是映射到DL-SCH。
在图2的例子中,在频率方向,在系统频带中准备L个资源块。每一个资源块的频带例如是180kHz,在一个资源块中例如存在12个副载波。此外,资源块的总数L在系统带宽为5MHz的情况下可以取25个,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可以取50个,在系统带宽为20MHz的情况下可以取100个等。为便于说明,由一个OFDM码元所占的时间和在一个副载波中所占的频率所确定的无线资源被称为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
若接收下行信号,则用户装置从子帧分离控制信号和其他信号。首先,通过判定PCFICH的值,判定在该子帧中多少个OFDM码元被分配给控制信号。接着,用户装置进行盲检测而确认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是否存在。大体上,基于使用了本装置的识别信息(UE-ID)的错误判定结果,对检测开始位置(特定的资源元素)和信道编码率的可行的组合的每个组合进行盲检测。
图4示意性地表示信道编码率不同的PDCCH复用到同一个子帧的情况。描画得较长的PDCCH使用较少的信道编码率进行了编码。例如,PDCCH#2使用比PDCCH#1的信道编码率R小的信道编码率R/2进行了编码。若检测开始位置和信道编码率存在多个选项,则盲检测所需的运算处理负担变得过大,存在对于用户来说负担变大的顾虑。
图5是用于说明减轻在盲检测中的用户装置的处理负担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盲检测的开始位置被限制在用向上的箭头表示的特定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与开始位置有关的选项数。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每规定数个的资源元素设定盲检测的开始位置的候选,该规定数个的资源元素被称为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在图5的情况下,示出了6个控制信道元素。
图6表示在各种系统频带(1.4MHz、5MHz、10MHz、20MHz)中的各个频带中包括了多少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在图示的例子中,发送天线数是1或2。CFI的列表示PCFICH的值,表示在1子帧中控制信号所占的OFDM码元数。
图7也与图6相同地表示在各个系统频带(1.4MHz、5MHz、10MHz、20MHz)中包括了多少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不同点在于,发送天线数是3或4。
如图6、7所示,系统频带越宽,控制信道元素(CCE)的数也越多。换言之,即使导入了控制信道元素(CCE)的概念而对盲检测的开始位置附加限制,在系统频带宽的情况下,盲检测所需的用户装置的处理负担依然较重。
图8是说明用于减轻用户装置的盲检测所需的处理负担的方法的图。在该方法中,对各个用户装置(UE#1、UE#2、......),控制信号的映射位置被限制为特定的CCE,取而代之,有可能映射的位置因用户而不同。例如,第1用户UE#1的控制信号映射到4~9的CCE内的一个以上,第2用户UE#2的控制信号映射到13~18的CCE内的一个以上。在用户侧,通过能够判别这些盲检测的开始位置,各个用户能够减少盲检测的候选数。例如,第1用户UE#1发现开始位置为“4”的情况,对“4”以后的例如6个CCE进行盲检测。在第1用户UE#1的情况下,由于控制信号不会映射到除此之外的地方,所以通过在该范围内调查,能够简单地判别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有无。盲检测位置的开始位置(Start)例如可以如下决定。
(Start)=(K*x+L)mod floor(#CCE/aggretation_level)
其中,K、L是某些大的数,优选是质数。
通过(UE_ID+subframe_number)计算出x,UE_ID表示用户的识别符,subframe_number表示子帧的识别信息(例如,子帧号)。因此,x成为用户所固有的值。
mod表示模(modulo)运算。
floor()表示下取整(floor)函数,返回变量的整数部分。
#CCE表示控制信道元素数,根据CFI(或者PCFICH)所取的值而不同。
aggretation_level表示发往作为对象的用户装置的控制信号映射在1子帧中的多少个CCE。作为一例,aggregataion_level可以取1、2、4、8的值。
由此,通过将控制信号的映射位置对每个用户分别分散的同时减少盲检测的候选数,从而能够实现在用户侧的负担的减轻。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25.814(V7.0.0),“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 Evolved UTRA”,June 2006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1(V8.1.0),“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November 2007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300(V8.2.0),“E-UTRA and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September 200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通过(K*x+L)mod floor(#CCE/aggretation_level)计算出盲检测位置的开始位置(Start)。
图9表示(K*x+L)的值、CFI=1时的开始位置(Start)、CFI=2时的开始位置(Start)、以及CFI=3时的开始位置(Start)。为便于说明,设为#CCE在CFI=1、2、3的情况下分别为3、11、19。此外,设为aggregation_level为1(即,考察对象的用户的控制信号映射到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因此,
在CFI=1的情况下,成为(Start)=(K*x+L)mod(3)。
在CFI=2的情况下,成为(Start)=(K*x+L)mod(11)。
在CFI=3的情况下,成为(Start)=(K*x+L)mod(19)。
此外,(Start)的位置由如图8所示的、附随CCE的便利的连续号所表现。因此,在某一用户(UE-A)的(K*x+L)的值为3的情况下,该用户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在CFI=1时成为“0”,在CFI=2时成为“3”,在CFI=3时成为“3”。如上所述,(K*x+L)的值成为用户所固有的值。在其他用户(UE-B)的(K*x+L)的值为22的情况下,该用户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在CFI=1时成为“1”,在CFI=2时成为“0”,在CFI=3时成为“3”。因此,在CFI=3的情况下,某一用户(UE-A)的控制信号与其他用户(UE-B)的控制信号成为相同的开始位置,照此下去是会冲突。图10示意性地表示在映射aggregation_level不同的4个用户的控制信息时产生冲突的情况。
在这样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考虑放弃其中一个映射,或者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调度。在前者的情况下,放弃一方的共享信道的调度和资源变得浪费。此时,对于放弃的用户来说,从无线传播状况的观点出发是可以分配共享信道,但只因不能发送控制信道的理由,资源变得浪费。在后者的情况下,伴随着再次调度,基站装置中的延迟时间变长。
还存在其他问题。CFI(或者PCFICH)表示在1子帧(作为一例,由14个OFDM码元构成)内、开头起多少个OFDM码元分配给控制信号(PCFICH、PHICH、PDCCH、RS等),CFI=1、2、3对应于OFDM码元数为1、2、3。因此,CFI值增加意味着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增加。从无线资源量的观点出发,若CFI值增加,则应该能够复用更多发往用户的控制信号。在图9、10中,在CFI=2时没有冲突,但在CFI=3时产生冲突。这意味着尽管增加了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也产生冲突,从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观点出发并不好。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传输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以下的说明中,有可能对特定的用语赋予参考号或者参考符号,但那些仅仅是试图促进发明的理解,并没有试图解释为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基站装置包括:
控制信号生成部件,将包括共享信道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信号对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生成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
复用部件,根据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对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进行复用,准备下行信号;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所述下行信号。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
在将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的倍数(MB×C2/agg)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Start(2)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Start(2)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所述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的值进行模运算而获得。
在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多的无线资源的上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Start(3)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Start(3)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3/agg)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也可以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通过将根据用户的识别信息、子帧号以及规定数导出的数使用所述基准值的倍率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导出所述y。
也可以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又一个其他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又一个其他基准值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也可以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上位选项的情况下,通过在开始位置加上规定的偏移值,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基站装置中,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基准选项的情况下准备更多的无线资源,
在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根据所述y以下的整数值而获得,
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开始位置使用其他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2/agg)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本用户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接收包括下行控制信号的下行信号;
控制信号解码部件,根据本装置的盲检测位置,对下行控制信号进行解码;以及
根据解码结果,进行共享信道的通信的部件。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
在将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的倍数(MB×C2/agg)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Start(2)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Start(2)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所述基准值的整数部分的值进行模运算而获得,
在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多的无线资源的上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Start(3)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Start(3)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3/agg)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用户装置中,基准选项比其他选项包括更多的无线资源。在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根据所述y以下的整数值而获得,
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开始位置使用其他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2/agg)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传输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实现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子帧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在子帧中映射PDCCH和PDSCH的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PDCCH的大小根据信道编码率而不同的情况的图。
图5是说明用于减轻用户装置的盲检测所需的处理负担的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在各种系统频带(1.4MHz、5MHz、10MHz、20MHz)中的各个频带中包括了多少个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图(发送天线数=1或2)。
图7是表示在各种系统频带(1.4MHz、5MHz、10MHz、20MHz)中的各个频带中包括了多少个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图(发送天线数=3或4)。
图8是说明用于减轻用户装置的盲检测所需的处理负担的其他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问题点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问题点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动作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详细说明第1动作例的图(之1)。
图13是用于说明第1动作例的变形例的图(之2)。
图14是用于说明第2动作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详细说明第2动作例的图(之1)。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动作例的变形例的图(之2)。
图17是表示在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的图。
图18是表示在基站装置中进行的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在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的图。
图20是表示在用户装置中进行的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 调度器
11 PDCCH生成部
12 PHICH生成部
13 PCFICH生成部
14 控制信道映射部
15 映射表
16 PDSCH生成部
17 复用部
20 信号分离部
21 PDCCH解调部
22 PHICH解调部
23 PDSCH解调部
24 PUSCH生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发明被分为几个项目进行说明,但这些区分对于本发明并不是本质性的,可根据需要而组合各个项目的说明事项。为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这些数值只是简单的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任何值。
从以下观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第1动作例(C3<2C2)
2.第1动作例的变形例(2C2<C3)
3.第2动作例(C3<2C2)
4.第2动作例的变形例(2C2<C3)
5.基站装置(eNB)
6.用户装置(UE)
实施例1
<1.第1动作例(C3<2C2)>
图11表示用于说明第1动作例的图。图中,四方框内的数字表示附随CCE的便利的连续号。实际上也可以存在多个CCE。在从CFI=1增加到CFI=2的情况下,
在CFI=1的情况下的“0”对应于CFI=2的情况下的“0”或者“3”。
在CFI=1的情况下的“1”对应于CFI=2的情况下的“1”或者“4”。
在CFI=1的情况下的“2”对应于CFI=2的情况下的“2”或者“5”。
因此,如果在CFI=1的情况下控制信号以不产生冲突地映射,则在CFI=2的情况下它们也以不产生冲突地映射。在图示的例子中,在CFI=1的情况下的CCE总数(=3)的2倍成为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6)。因此,若在CFI变化的情况下,CCE总数成为倍数,则能够将各个控制信号以相同的概率分散到各个CCE中。
但是,关于CFI和系统频带的各种组合中的每个组合,CCE总数有可能不一定是这样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CFI的值和CCE总数的关系不是线性。这是因为在参考信号(RS)和PHICH(ACK/NACK)等中使用无线资源,且可对特定的用户的控制信号使用的无线资源量比预料为线性的量减少。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从CFI=2增加到CFI=3的情况下,CCE总数只从6增加到9(在CFI=3的情况下的CCE总数不是12)。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增加CFI之前控制信号以不冲突地映射,则在增加了CFI之后也确保不会产生冲突。但是,由于在减少CFI的情况下,无线资源量减少,所以即使产生冲突也没有办法(此时,也考虑尽量减少冲突)。在图示的例子中,
在CFI=2的情况下的“0”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0”或者“6”。
在CFI=2的情况下的“1”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1”或者“7”。
在CFI=2的情况下的“2”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2”或者“8”。
在CFI=2的情况下的“3”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3”。
在CFI=2的情况下的“4”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4”。
在CFI=2的情况下的“5”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5”。
这样在第1动作例中,在CFI=3的情况下的9个CCE(0~8)都只对应于CFI=2的情况下的CCE的一个。这意味着考虑到了在CFI=3的情况下,均等地分散盲检测的开始位置。换言之,在CFI=3的情况下,设为作为盲检测的开始位置,CCE=0、1、2、......8各自的出现概率分别均等于P,且若在CFI=2的情况下没有冲突,则也能够在CFI=3中不会产生冲突。但是,作为其代价,在CFI=2的情况下,作为盲检测的开始位置,CCE=0、1、2、3、4、5各自的出现概率分别成为2P、2P、2P、P、P、P,不会全部均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在CFI=3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3),导出在CFI=2的情况下和CFI=1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2)、Start(1)。
以下,参照图12、13进一步说明第1动作例。
图12表示用于说明第1动作例的图。在该动作例的情况下,通过以下式计算出CFI=3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3)。
Start(3)=(K*x+L)mod floor(#CCE/aggretation_level)
其中,K、L是某些大的数,优选是质数。
通过(UE ID+subframe_number)计算出x,UE_ID表示用户的识别符,subframe_number表示子帧的识别信息(例如,子帧号)。因此,x成为用户所固有的值。
mod表示模运算;
floor()表示下取整函数(floor function),返回变量的整数部分;
#CCE表示在CFI(或者PCFICH)=3的情况下的控制信道元素总数(在图12中19)。
因此,关于CFI=3,该数学式本身与以往相同。但是,在CFI=2的情况下和CFI=1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与以往不同地导出。通过以下式导出在CFI=2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2)。
Start(2)=Start(3)mod(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
通过以下式导出在CFI=1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1)。
Start(1)=Start(2)mod(在CFI=1的情况下的CCE总数)。
在图12中,在CFI=3的情况下的CCE总数C3为19,为简化说明,aggregation_level设定为1。更一般地说,aggregation_level可以取1、2、4、8等的值。通过上述的数学式计算出的开始位置Start(3)是对应于0~18的任一个的CCE。由于(K*x+L)是该用户所固有的值,所以各个用户的控制信号映射到0~18的任一个开始位置以后(更准确地说,映射到开始位置以后的规定的CCE个数(例如,6个)范围内的地方)。若(K*x+L)是非常大的数,则0~18的各个值的出现概率均等。
在图12中,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C2为11。这11个地方(Starting point)对应于上述的19个地方(0~18)(Start(2)是从Start(3)导出)。通过设定图示的对应关系,在CFI=2的情况下没有冲突地映射到0~10的控制信号在CFI=3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会产生冲突地映射。
在图12中,在CFI=1的情况下的CCE总数C1为3。这3个地方对应于上述的19个地方(0~18)(Start(1)是从Start(2)导出。因此,Start(1)也是从Start(3)导出)。通过设定图示的对应关系,在CFI=1的情况下没有冲突地映射到0~2(Starting point)的控制信号在CFI=2的情况下和CFI=3的情况下都能够不会产生冲突地映射。
<2.第1动作例的变形例(2C2<C3)>
图13是用于说明第1动作例的变形例的图。在图12的动作例子中,C3=19、C2=11、C1=3。在以下的变形例中,C3=25、C2=11、C1=3。主要的动作与上述相同,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式计算出在CFI=2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2)。
Start(2)=Start(3)mod(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偏移量)。
通过与上述相同地导出在CFI=1、3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3)以及Start(1)。
在图示的例子中(偏移量)是CCE数并且是3,但也可以是其他数。其中,优选附加一定的限制。假设该偏移量为0,对5个CCE进行盲检测。例如,若盲检测的开始位置为“0”,则该用户装置试着对“0”、“1”、“2”、“3”以及“4”的CCE进行解码。因此,对于该用户来说,Start(3)的值为“22”的情况下,试着对与Start(3)为“22”、“23”、“0”、“1”以及“2”的值对应的CCE进行解码。此时,“22”和“0”成为相同的开始位置Start(2)=“0”,“23”和“1”也成为相同的开始位置Start(2)=“1”,产生冲突。从避免这样的冲突的观点出发,导入上述的(偏移量)。若偏移量过小,则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冲突。相反,若过大(偏移量在C2=11的程度大的情况下),则Start(3)的值在20附近产生同样的冲突。因此,(偏移量)优选是C2的一半程度。另外,需要这样的(偏移量)的情况,不仅是在CFI=2的情况,也可以是在CFI=1的情况。
<3.第2动作例(C3<2C2)>
图14是用于说明第2动作例的图。图中,四方框内的数字表示附随CCE的便利的连续号。实际上也可以存在多个CCE。在从CFI=1增加到CFI=2的情况下,若在CFI=1的情况下以不产生冲突地映射控制信号,则在CFI=2的情况下它们也以不产生冲突地映射。在图示的例子中,在CFI=1的情况下的CCE总数(=3)的2倍成为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6)。因此,若在CFI变化的情况下,CCE总数成为倍数,则能够将各个控制信号以相同的概率分散到各个CCE中。
但是,关于CFI和系统频带的各种组合中的每个组合,CCE总数有可能不一定是这样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增加CFI之前控制信号以不冲突地映射,则在增加了CFI之后也确保不会产生冲突。但是,由于在减少CFI的情况下,无线资源量减少,所以即使产生冲突也没有办法。
到此为止与图11的情况相同。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
在CFI=2的情况下的“0”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0”或者“6”。
在CFI=2的情况下的“1”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1”或者“7”。
在CFI=2的情况下的“2”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2”或者“8”。
在CFI=2的情况下的“3”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3”或者“0”。
在CFI=2的情况下的“4”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4”或者“1”。
在CFI=2的情况下的“5”对应于CFI=3的情况下的“5”或者“2”。
在第2动作例中,考虑在CFI=2的情况下,均等地分散盲检测的开始位置。这通过设为在CFI=3的情况下的9个CCE(0~8)都对应于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的两个来实现。例如,在CFI=2的情况下,设为作为盲检测的开始位置,CCE=0、1、2、3、4各自的出现概率分别均等于P,且若在CFI=2的情况下没有冲突,则也能够在CFI=3中不会产生冲突。但是,作为其代价,在CFI=3的情况下,作为盲检测的开始位置,CCE=0、1、2、3、4、5、6、7、8各自的出现概率分别成为2P、2P、2P、P、P、P、P、P、P,不会全部均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在CFI=2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导出在CFI=1的情况下和CFI=3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
以下,参照图15、16进一步说明第1动作例。
图15表示用于说明第2动作例的图。在该动作例的情况下,首先,准备某一参数(parameter)或者子参数(sub-parameter)y。通过以下式计算出y。
y=(K*x+L)mod floor(MB×(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aggretation_level)
其中,K、L是若干大的数,优选是质数。
通过(UE_ID+subframe_number)计算出x,UE_ID表示用户的识别符,subframe_number表示子帧的识别信息(例如,子帧号)。因此,x成为用户所固有的值。
mod表示模运算,
floor()表示下取整函数,返回变量的整数部分,
与第1动作例的数学式大不相同的点在于,在下取整函数的变量中包括CFI=2的情况下的控制信道元素总数的MB倍。为便于说明,设为MB=4,将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数设为11。子参数y成为(4×(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aggretation_level)以下的整数值。若设为aggregation_level=1,则子参数y成为44个整数值(0、1、...、43)中的任一个。通过以下式计算出在CFI=2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2)。
Start(2)=y mod(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
y值的总数(44)是(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aggregation_level)的倍数。某一用户对应于44个y值中的任一个,将该y值使用C2(在CFI=2的情况下的CCE总数)进行模运算,从而导出在CFI=2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2)。Start(2)由11个数中的任一个表现。若成为这样的数值关系(44=4×11),则某一用户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2)成为在11个数(0~10)中以均等的概率P出现(在图15中,Start(2)的各个候选0、1、2、......、10全部均等地对应4个y值,从而在视觉上也进行了表现)。
通过以下式导出在CFI=3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3)。
Start(3)=y mod(在CFI=3的情况下的CCE总数)(0≤y≤18,22≤y≤40)。
Start(3)=y mod(在CFI=3的情况下的CCE总数)+(偏移量)(19≤y≤21,41≤y≤43)。
(偏移量)是与在图13中说明的量相同含义的量。在图15中,(偏移量)设定为“8”。但在图示的例子中,y=22~32在CFI=2和CFI=3时都成为0~10的开始位置。因此,应用偏移量的y值成为19~21和41~43。在CFI=3的情况下,开始位置Start(3)=0~7以及11~18各自都对应2个y值(例如,对Start(3)=0是y=0、22)。因此,这些开始位置的出现概率均等。意味着Start(3)=8、9、10的出现概率高,该开始位置容易产生冲突。这是在CFI=2的情况下的11个开始位置全部以相同的概率出现的代价。
通过以下式导出在CFI=1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1)。
Start(1)=Start(2)mod(在CFI=1的情况下的CCE总数)。
在图15中,在CFI=1的情况下的CCE总数C1也是3。这3个地方对应于上述的y的值(0~43)(Start(1)是从Start(2)导出)。因此,在CFI=1的情况下没有冲突地映射到0~2(Starting point)的控制信号在CFI=2的情况下和CFI=3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会产生冲突地映射。
<4.第2动作例的变形例(2C2<C3)>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动作例的变形例的图。在图15的动作例子中,C3=19、C2=11、C1=3。在以下的变形例中,C3=25、C2=11、C1=3。主要的动作与上述相同,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式计算出在CFI=3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3)。
Start(3)=y mod(在CFI=3的情况下的CCE总数)+(偏移量)。
通过与上述相同地导出在CFI=2、1的情况下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Start(2)以及Start(1)。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CFI=2的情况下,在y=0~10时控制信号可以不相互冲突地映射,所以认为在CFI=3中也不会产生冲突。这通过将y与Start(3)简单地按照上升顺序(ascending order)相关联来实现。同样地,关于y=11~21,也认为在CFI=2和CFI=3中都不会产生冲突。关于y=23~32,也认为在CFI=2和CFI=3中都不会产生冲突。Y=22、23对应于Start(3)=23、24。若按照上升顺序决定开始位置Start(3),则y=24、25、26、......有可能与Start(3)=0、1、2、......相关联。但是,若这样,则在将CFI从2增加到3时有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导入上述的(偏移量),对y=24以后,在CFI=2中的y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关系在CFI=3中也能够维持。由此,在增加CFI时,发生冲突的顾虑不会增加。
<5.基站装置(eNB)>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站的一部分的功能方框图。图17中表示调度器10、PDCCH生成部11、PHICH生成部12、PCFICH生成部13、控制信道映射部14、PDSCH生成部16以及复用部17。
调度器10进行调度,制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计划。调度是根据无线传播状况等而进行,无线传播状况是基于从各个用户装置报告的下行链路的CQI、在上行链路中测定的SINR等而测定。无线传播状况的好坏还影响错误检测结果,所以错误检测结果也可以加入到调度中。
PDCCH生成部11生成包括下行调度信息、上行调度信息等的信息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DCCH。
PHICH生成部12准备对发送了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的用户通知的送达确认信息。送达确认信息由请求PUSCH的重发的否定响应(NACK)或者不请求PUSCH的重发的肯定响应(ACK)表现。各个用户的PHICH以规定的扩频率扩频。
PCFICH生成部13表示PDCCH在子帧中所占的OFDM码元数有多少个。该OFDM码元数是1、2或3,根据用户复用数等而不同(这相当于上述的PCFICH或CFI)。
控制信道映射部14将包括PDCCH、PHICH以及PCFCH等的控制信号映射到适当的时间和频率中。规定的用户数量的PHICH码复用到相同的副载波中。控制信道映射部14确定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通过在上述的各种动作例中说明的方法来导出盲检测位置,并根据此来映射各个用户的控制信道。另外,盲检测位置的确定可以在调度器10中进行,也可以在控制信道映射部14中进行,也可以在除此之外的功能元件中进行。
PDSCH生成部16准备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
复用部17复用控制信道和PDSCH,并将复用之后的信号提供给后级的下行信号生成部(未图示)。在下行信号生成部中,生成以OFDM方式调制的发送码元。在复用部17中,根据需要还复用参考信号。复用了各种信号之后的1子帧量的格式例如如图3所示。
图18表示在基站装置中进行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12中,进行共享数据信道的调度。在步骤S14中,准备包括表示调度的内容的信息的PDCCH。根据用户复用数,确定PCFICH。由此,决定开头起的多少个OFDM码元被分配给控制信号。进而,判定各个用户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控制信号(PDCCH)映射到判定的地方以后的地方(CCE)。在步骤S16中,确认是否对全部用户完成了调度,在未完成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2,在完成的情况下结束。
<6.用户装置(UE)>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一部分的功能方框图。图16中表示信号分离部20、PDCCH解调部21、PHICH解调部22、PDSCH解调部23以及PUSCH生成部24。
信号分离部20从基带的接收信号适当地分离参考信号、控制信道以及下行物理共享信道等。
PDCCH解调部21通过读取PCFICH值,确定PDCCH所占的OFDM码元数。PDCCH解调部21试行PDCCH的解调,确认有无发往本装置的PDCCH。在存在发往本装置的PDCCH的情况下,读取该内容,从而确定可用于PUSCH和/或PDSCH的无线资源。在搜索发往本装置的PDCCH时,进行盲检测。盲检测的开始位置通过已在上述的各种动作例子中说明的方法决定。用户装置对本装置的开始位置以后的规定数的CCE进行解码,从而能够对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号进行解码。
PHICH解调部22读取有关本装置的PHICH,判定是否需要重发该用户装置过去发送的PUSCH。
PDSCH解调部23根据PDCCH,对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进行复原,准备下行业务数据。
PUSCH生成部24根据PDCCH,准备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在不需要重发的情况下,准备未发送的新的分组(上行业务数据)作为PUSCH,并传输到发送部。在需要重发的情况下,再次准备重发对象的分组作为PUSCH,传输到发送部。
图20是表示在用户装置中进行的动作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 11中,用户装置接收下行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适当的基带信号(接收信号)。
在步骤S13中,从接收信号中取出PCFICH(或者CFI)。通过判定PCFICH的值,确定控制信号映射到子帧的开头起的多少个OFDM码元中。
在步骤S15中,计算出本装置的盲检测的开始位置。如在上述的各种动作例中所说明,能够从本装置的识别信息UE-ID、子帧号、CFI(或者PCFICH)的值唯一地导出开始位置。此外,也可以另外通知最大用户复用数这样的信息,也可以在系统中固定。
在步骤S17中,对1个用户量的PDCCH进行解码。在PDCCH中包括对CRC错误检测比特(X)卷积了UE-ID(Y)的信息(Z=X(XOR)Y)。作为一例,若设为
X=10010110
Y=01111011,
则成为
Z=11101101。
反过来利用这样的关系,用户装置使用本装置的UE-ID试着解码,确认CRC错误检测比特,判定解码出的信息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信息。
在步骤S19中,错误判定结果表示解码出的信息不是发往本装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确认是否存在应解码的其他的PDCCH,若有,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17。若没有,则由于在该子帧中没有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所以流程返回到步骤S11,转移到下一个子帧的处理。进而,有无应解码的其他的PDCCH的确认,例如也可以根据已经解码的PDCCH的数是否达到最大用户复用数来确认。
在步骤S19中,错误判定结果,表示解码出的信息是发往本装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3。在步骤S23中,基于解码出的调度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或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然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11,转移到下一个子帧的处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无线资源可通过调度而在用户之间共享的适当的任何移动通信系统中。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HSDPA/HSUPA方式的W-CDMA系统、LTE方式的系统、IMT-Advanced系统、WiMAX、Wi-Fi方式的系统等中。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各个实施例只是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那些数值只是一个例子,可使用适当的任何值。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学式进行了说明,但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那些数学式只是一个例子,可使用适当的任何数学式。各个实施例的区分对于本发明并不是本质性的,可适当地组合在各个实施例中说明的事项。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进行了说明,但那样的装置可以由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08年3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81844号的优先权,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14)
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基站装置包括:
控制信号生成部件,将包括共享信道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信号对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生成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
复用部件,根据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对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进行复用,准备下行信号;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所述下行信号,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
在将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的倍数(MB×C2/agg)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所述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的值进行模运算而获得,
在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多的无线资源的上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3/agg)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通过将根据用户的识别信息、子帧号以及规定数导出的数使用所述基准值的倍数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导出所述y。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又一个其他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又一个其他基准值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所述上位选项的情况下,通过对开始位置加上规定的偏移值,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5.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方法包括:
控制信号生成步骤,将包括共享信道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信号对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生成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
复用步骤,根据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对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进行复用,准备下行信号;以及
发送步骤,发送所述下行信号,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
在将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的倍数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所述基准值的整数部分的值进行模运算而获得,
在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多的无线资源的上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6.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基站装置包括:
控制信号生成部件,将包括共享信道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信号对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生成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
复用部件,根据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对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进行复用,准备下行信号;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所述下行信号,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与其他选项的情况相比,基准选项准备更多的无线资源,
在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根据所述y以下的整数值而获得,
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开始位置使用其他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2/agg)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通过将根据用户的识别信息、子帧号以及规定数导出的数使用所述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导出所述y。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只准备比所述下位选项的情况还少的无线资源的其他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下位选项中的开始位置使用又一个其他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又一个其他基准值是所述其他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位选项的情况下,通过对开始位置加上规定的偏移值,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10.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方法包括:
控制信号生成步骤,将包括共享信道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信号对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生成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
复用步骤,根据各个用户的盲检测位置,对各个用户的下行控制信号进行复用,准备下行信号;以及
发送步骤,发送所述下行信号,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基准选项的情况下准备更多的无线资源,
在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根据所述y以下的整数值而获得,
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开始位置使用其他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2/agg)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1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用户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接收包括下行控制信号的下行信号;
控制信号解码部件,根据本装置的盲检测位置,对下行控制信号进行解码;以及
根据解码结果,进行共享信道的通信的部件,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
在将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的倍数(MB×C2/agg)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所述基准值的整数部分的值进行模运算而获得,
在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多的无线资源的上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3/agg)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12.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包括下行控制信号的下行信号;
控制信号解码步骤,根据本装置的盲检测位置,对下行控制信号进行解码;以及
根据解码结果,进行共享信道的通信的步骤,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
在将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的倍数(MB×C2/agg)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所述基准值的整数部分的值进行模运算而获得,
在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多的无线资源的上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y使用其他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3/agg)是所述上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13.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用户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接收包括下行控制信号的下行信号;
控制信号解码部件,根据本装置的盲检测位置,对下行控制信号进行解码;以及
根据解码结果,进行共享信道的通信的部件,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基准选项比其他选项包括更多的无线资源,
在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根据所述y以下的整数值而获得,
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开始位置使用其他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2/agg)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14.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每个单位传输期间发送对每个用户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号,该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下行控制信号的下行信号的步骤;
控制信号解码步骤,根据本装置的盲检测位置,对下行控制信号进行解码;以及
根据解码结果,进行共享信道的通信的步骤,
被准备用于下行控制信号的、每个单位传输期间的无线资源量有多个选项,基准选项比其他选项包括更多的无线资源,
在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下行控制信号用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信道元素数与根据信道编码率导出的集合数的比率即基准值(C3/agg)的整数部分以下的整数值设为y的情况下,
根据开始位置导出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根据所述y以下的整数值而获得,
在只准备比所述基准选项的情况少的无线资源的下位选项的情况下,根据开始位置导出各个用户的所述盲检测位置,该开始位置是通过将所述基准选项中的开始位置使用其他基准值(C2/agg)的整数部分进行模运算而获得,该其他基准值(C2/agg)是所述下位选项中的信道元素数与集合数的比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81844/08 | 2008-03-26 | ||
JP2008081844A JP5069160B2 (ja) | 2008-03-26 | 2008-03-26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
PCT/JP2009/055075 WO2009119372A1 (ja) | 2008-03-26 | 2009-03-16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7668A true CN102037668A (zh) | 2011-04-27 |
CN102037668B CN102037668B (zh) | 2014-03-12 |
Family
ID=41113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1883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7668B (zh) | 2008-03-26 | 2009-03-16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038353A1 (zh) |
EP (1) | EP2259462A1 (zh) |
JP (1) | JP5069160B2 (zh) |
KR (1) | KR20100127823A (zh) |
CN (1) | CN102037668B (zh) |
WO (1) | WO20091193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66844B2 (ja) * | 2010-01-27 | 2013-12-1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局及び制御情報の復号方法 |
WO2012124113A1 (ja) | 2011-03-17 | 2012-09-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5432210B2 (ja) * | 2011-05-02 | 2014-03-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下り制御チャネル受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JP5437310B2 (ja) * | 2011-05-02 | 2014-03-1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FR2985119B1 (fr) * | 2011-12-27 | 2014-02-28 | Thales Sa | Procede de telecommunication, modules de traitement et programmes d'ordinateurs associes |
US9750046B2 (en) * | 2013-04-03 | 2017-08-29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obtain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of data channel |
US9622241B2 (en) * | 2014-09-26 | 2017-04-11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message collision |
KR102449803B1 (ko) * | 2015-02-26 | 2022-10-04 | 애플 인크. | 무선 액세스 기술 조정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US9955484B2 (en) * | 2015-08-06 | 2018-04-2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Position information based access to a shared radio access channel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5625A (zh) * | 2005-03-14 | 2006-09-2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格式盲检测的方法 |
CN101119277A (zh) * | 2006-08-03 | 2008-02-0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
CN101132204A (zh) * | 2006-08-21 | 2008-02-27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上行调度指配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323164A1 (en) * | 2000-10-11 | 2002-04-11 | Ramesh Mantha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ception i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4567628B2 (ja) * | 2005-06-14 | 2010-10-2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送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WO2009022790A1 (en) * | 2007-08-14 | 2009-02-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8
- 2008-03-26 JP JP2008081844A patent/JP506916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16 EP EP09725542A patent/EP225946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03-16 US US12/933,100 patent/US2011003835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3-16 KR KR1020107022699A patent/KR2010012782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03-16 WO PCT/JP2009/055075 patent/WO20091193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3-16 CN CN200980118835.4A patent/CN1020376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5625A (zh) * | 2005-03-14 | 2006-09-2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格式盲检测的方法 |
CN101119277A (zh) * | 2006-08-03 | 2008-02-0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
CN101132204A (zh) * | 2006-08-21 | 2008-02-27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上行调度指配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069160B2 (ja) | 2012-11-07 |
KR20100127823A (ko) | 2010-12-06 |
US20110038353A1 (en) | 2011-02-17 |
CN102037668B (zh) | 2014-03-12 |
WO2009119372A1 (ja) | 2009-10-01 |
JP2009239537A (ja) | 2009-10-15 |
EP2259462A1 (en) | 201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02761B2 (en) |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ontrol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12491522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终端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037668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 |
CN104737479B (zh) | 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3178942B (zh) | 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2450070B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 |
EP2720392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1759743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확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754473B (zh) |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 |
US8982817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user terminal | |
CN102077670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 |
CN101741462B (zh) | 解调参考信号动态循环移位参数的处理方法 | |
CN101960756B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 |
CN10217070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 |
CN104521277A (zh) |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
EP2916598A1 (en) | User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2263616A (zh) | 指示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541882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1971678A (zh) |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
CN102907160A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3222317A (zh) |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
CN106506111A (zh) |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参考信号设计方法和装置 | |
CN103731248B (zh) |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7837243A (zh) | 用于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harq-ack反馈产生的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