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1661A - 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1661A
CN102031661A CN 201010509040 CN201010509040A CN102031661A CN 102031661 A CN102031661 A CN 102031661A CN 201010509040 CN201010509040 CN 201010509040 CN 201010509040 A CN201010509040 A CN 201010509040A CN 102031661 A CN102031661 A CN 102031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urceolus
air
inner core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090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道坂政弘
小松常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pplia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31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1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提供一种可提高干燥效率的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本发明具备向内筒(10)供给暖风的喷嘴(38)(供给口)和将暖风排出到机箱(1)外的排出口(32b),喷嘴(38)及排出口(32b)相隔外筒(20)的进深方向中心位于互为相反的一侧。另外,喷嘴(38)位于内筒(10)的旋转中心的上方,排出口(32b)位于旋转中心的下方。另外,排出口(32b)形成于送风管道(30),设定为作为溢水口发挥作用的高度,并且,通过配管接头(50)及折皱软管(51)连接在排水软管(8)的排水阀(V)的下游侧。

Description

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衣物等进行干燥的机构的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背景技术
从洗涤到干燥可连续进行的洗涤干燥机如下进行衣物等的干燥:通过例如送风风扇和热源产生高温低湿度的空气,将其吹入内筒,通过提高衣物的温度使水分从衣物蒸发,再次产生高温低湿度的空气并使其循环从而干燥衣物等(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05-137642号公报(图1))。
然而,近年的洗涤干燥机,要求节水性和省电化,而在通过循环进行干燥的工序中,有必要将通过衣物后的高温多湿空气降为低湿。就是说,为了有效产生高温低湿的空气,使用冷却水的水冷除湿机构是必要的,但有损节水性,而加热器的加热是必要的,又有损省电化。
于是,提出了如下措施:在进行干燥时需要吸取低湿的外部空气供给到内筒,之后将空气排出到机外,而作为该情况下的排气路径,将所谓溢流软管(用于向筒内供水过剩时向机外排出)的溢水口用作排出口。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洗涤干燥机中存在如下课题:作为向筒内供给暖风的供给口,例如从外筒上部的靠使用者跟前侧(前侧)供给暖风时,从该供给口供给的暖风不会接触到衣物,换言之,暖风走捷径而从排出口排出,有损干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课题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干燥效率的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干燥机,具备:内部作为洗涤室及干燥室的外筒;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所述外筒内并容纳洗涤物的内筒;驱动所述内筒的马达;具有用于向所述内筒输送暖风的送风通道、送风机构及加热机构的干燥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送风机构上游侧的所述送风通道上并吸收机箱内的外部空气的吸气机构,该洗涤干燥机在干燥运转过程中,将从所述吸气机构吸收的外部空气经所述内筒排出到所述机箱外,其特征在于,具备向所述内筒供给所述暖风的供给口、和将所述暖风向所述机箱外排出的排出口,所述供给口及所述排出口相隔所述外筒的进深方向中心位于互为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通过本发明,由于将暖风供给口和排出口配置在相对于内筒的进深方向互为相反的一侧(前侧和后侧),因此从供给口供给的暖风不会再走捷径地从排出口排出,从供给口供给的暖风接触洗涤物后从排出口排出。其结果,可使暖风高效地接触洗涤物(干燥对象物),可降低消费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内部构造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供给口及其周边构造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送风管道上所设的排气风道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A-A方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中进行排气干燥工序时的空气流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中进行循环干燥工序时的空气流动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控制处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外部空气温度未满预定温度时洗涤干燥机的控制处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水位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洗涤干燥机的控制处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中:
1-机箱,8-排水软管,10-内筒,13-吸气阀(吸气机构),20-外筒,20d-出口,21-马达,30-送风管道(送风通道、干燥装置),31-波纹管(送风通道、干燥装置),32、33-管道,32b-排出口,34a-吸气口(吸气机构),35-暖风管道(送风通道),36-波纹管(送风通道),37-吹出喷嘴(送风通道),38-喷嘴(供给口),40-送风风扇单元(干燥装置),41-风扇(送风机构、干燥装置),42-加热器(加热机构、干燥装置),50-配管接头(连通通道),51-折皱软管(连通通道),50a-管部,50b-大径部,O1-旋转中心,O2-外筒的进深方向中心,Q-缓冲空间,S-洗涤干燥机,V-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为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具有外轮廓由钢板与树脂成型品组合而成的机箱1,机箱1安装在底座1h上。机箱1由左右侧板1a、1b(1b请参照图4)、前面罩1c、背面罩1d(参照图2)、上面罩1e及下部前面罩1f构成。左右侧板1a、1b通过“コ”形状的上加固件(未作图示)、前加固件(未作图示)及后加固件(未作图示)结合,包含底座1h在内形成箱状的机箱1,作为机箱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前面罩1c的大致中央,堵塞用于取出和放入衣物等(洗涤物、干燥对象物)的投入口的门2由设在前加固件上的铰链可开闭地支撑。在门2附近的前面罩1c上,设有解除门2的锁定机构(未作图示)的门开放按钮3。通过按压门开放按钮3,锁定机构(未作图示)脱离,门2打开;而通过将门2推向前面罩1c,则门2被锁定、关闭。未作图示的前加固件具有与后述的外筒20(参照图2)的开口部20b(参照图3)同心的、用于取出和放入衣物的圆形开口部。
机箱1的上部中央设有具备电源开关4a、操作开关4b、4c及显示器4d等的操作面板4。操作面板4与设在机箱1下部的控制装置60(参照图2及图3)电连接。另外,在操作面板4的左侧设有投放洗涤剂或柔软剂的抽出式托盘5。
另外,在操作面板4的右侧设有抽出式干燥过滤器6。干燥过滤器6具备网式过滤器6a(参照图3),用以去除线头等。清扫干燥过滤器6时,拉出干燥过滤器6并取出网式过滤器6a(参照图3)来进行清扫。另外,在上面罩1e上设有与来自水龙头的供水软管连接的供水软管连接口7a、与吸取剩余洗澡水的吸水软管连接的吸水软管连接口7b。
如图2所示,洗涤干燥机S在机箱1内设有可旋转地被支撑的、作为洗涤兼脱水筒的圆筒状内筒(旋转滚筒)10。该内筒10在前侧(靠使用者跟前侧)端面具有用于取出和放入衣物的开口部10a,并且在其周壁及底壁(里侧)具有多个用于通水及通风的贯通孔(未作图示)。在开口部10a的边缘部上设有与内筒10一体的流体平衡器10b。另外,在内筒10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在进深方向(轴向)延伸的提升器10c,在进行洗涤和干燥时,内筒10旋转,则衣物等重复如下动作:通过提升器10c和离心力沿周壁上升再由于重力落下。内筒10的旋转中心O1倾斜,开口部10a一侧较高。
另外,洗涤干燥机S的内部作为洗涤室及干燥室,同轴内置内筒10,具备前面开口的圆筒状外筒20。在外筒20的前面的开口20s(参照图5)上设有合成树脂制的外筒罩20a(参照图3、图5),可向外筒20内蓄水。在外筒罩20a的前侧(靠使用者侧)中央形成有用于取出和放入衣物等的开口部20b(参照图3、图5)。开口部20b和前加固件上设置的开口部通过橡胶制的密封件22(参照图3)连接。该密封件22起到维持外筒20与门2的水密性的作用。由此,可防止洗涤、漂洗及脱水时的漏水。在外筒20的底面设有排水口20c,并连接有排水软管8。
排水软管8的前端部与设在地板面G上的排水孔101连接。另外,在排水软管8的中途设有排水阀V,关闭该排水阀V并供水则水被积存在外筒20内,而打开排水阀则外筒20内的水被排出到机外。
另外,洗涤干燥机S在外筒20的背面中央安装有用于驱动内筒10旋转的马达21。并且,马达21的旋转轴21a贯通外筒20,与设置在内筒10背面的金属制凸缘10e结合。另外,外筒20的下部由将下侧固定在底座1h上的多个防振机构(由螺旋弹簧和缓冲器构成)防振地支撑。而外筒20的上部由安装在上部加固部件上的辅助弹簧(未作图示)支撑,可防止向外筒20的前后方向倒下。
如图4所示,在托盘5(参照图1)的后方设有供水电磁阀7a1、供洗澡水泵7b1、水位传感器63(参照图10)等与供水相关的部件。洗涤剂容器5a(参照图3)与外筒20连通,通过打开供水电磁阀7a1或运转供洗澡水泵7b1,可向外筒20供给洗涤用水。
如图2所示,洗涤干燥机S在机箱1内部具备送风管道(送风通道)30。送风管道30具有在外筒20的背面侧沿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后管道32和在外筒20的上面侧自后方向前方延伸的上管道33。并且,后管道32具有左右方向较宽、而前后方向较窄的扁平状流路。另外,上管道33具有左右方向较宽、而上下方向较窄的扁平状流路。
送风管道30中,在连接后管道32上端部与上管道33后端部的倾斜通道34的内侧壁面上形成有吸气口34a,并设有开闭该吸气口34a的吸气阀1 3。通过由控制装置60(参照图2、图3)控制的驱动机构(马达等)可将该吸气阀13控制在将吸气口34a敞开的开阀位置和将吸气口34a封闭的闭阀位置。通过吸气阀13处于开阀位置(参照图8),后管道32与上管道33之间的流路被遮断,可使机箱1内的空气(外部空气)流入送风管道30的上管道33内。另外,通过吸气阀13处于闭阀位置,后管道32与上管道33连通,形成循环流路。
在上管道33的下游侧设有具备风扇41(送风机构)和加热器42(加热机构)的送风风扇单元4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送风管道30和送风风扇单元40(风扇41及加热器42)与后述的波纹管(送风通道)31、暖风管道(送风通道)35、波纹管(送风通道)36以及吹出喷嘴(送风通道)37构成干燥装置。
并且,虽未作图示,但在后管道32内配设有例如作为水冷除湿机构的、形成有多个突起的不锈钢制的板(换热板),在板上连接具备使冷却水沿板的壁面流动的供水阀53(参照图9、图10)的供水管(未作图示)。
如图3所示,风扇41为所谓的涡轮风扇,风扇罩41a内容纳有由多枚叶片构成的叶轮(未作图示),在叶轮的周围形成有涡状(漩涡状)的流路(未作图示)。另外,在风扇罩41a的外面上,在叶轮的旋转中心的一面侧,形成有吸入空气的吸气孔(未作图示),在另一面侧,安装有使叶轮高速旋转的电动机M。
加热器42(参照图2)由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等构成,设置在风扇罩41a内的涡状流路的下游侧。另外,在加热器42下游侧的风扇罩41a上形成有将由加热器42产生的暖风(用于干燥的空气)排出的排出口(未作图示)。
送风管道30(后管道32)的下部通过柔软构造的波纹管31大致水平地连接到设在外筒20背面下部的出口20d(参照图2)。
上管道33具备过滤管道33a(参照图3),过滤管道33a的前面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内插入有抽出式的干燥过滤器6。干燥过滤器6(参照图3)的下游侧与送风风扇单元40的吸气孔(未作图示)连接,暖风管道35、波纹管36、吹出喷嘴37依次与送风风扇单元40的排出口(未作图示)连接。吹出喷嘴37在从外筒20最上面到旋转中心O1(参照图2)之间的位置,并且在比外筒20的进深方向(前后方向)的中心O2(参照图2)靠前侧的位置,与设在外筒20的外筒罩20a上的暖风吹出口20e(参照图5)连接。
如图5所示,暖风吹出口20e从外筒罩20a的前侧沿开口部20b配设,内部的流路变窄,由外筒罩20a的外壁面与暖风吹出口20e的内壁面形成喷嘴(供给口)38。喷嘴38在平衡器10b内周侧的开口部10a与门2之间开口,喷嘴38的开口朝向内筒10内部。
并且,为了不使衣物进入内筒10与外筒罩20a之间的间隙,外筒罩20a的开口部20b的内径与内筒10的开口部10a的内径设定为基本相同。由此,暖风吹出口20e的喷嘴38的出口与开口部20b的内周面相比向内侧突出,喷嘴38向内筒10内开口。另外,通过这样构成,可使来自喷嘴38的暖风直接接触内筒10内的衣物。
如图6所示,后管道32(送风管道30)的下端部安装有波纹管31的一端。该波纹管31的另一端与形成于外筒20的背面的圆形出口20d(参照图4)连接。并且,后管道32呈现出左右方向的内径足够长于前后方向的内径且左右方向较宽的扁平形状。另外,出口20d的高度位置相对于外筒20的背面位于外筒20的最下面到旋转中心O1(参照图2)之间的高度(参照图4)。
波纹管31由橡胶等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在其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的中央部纵长地配置有流路截面为跑道形状的折皱部31a。
另外,波纹管31在折皱部31a的前后方向的两端,流路截面为圆形的连接部31b、31c与折皱部31a形成为一体,并相对于后管道32的前面32a偏向左方配置。另外,折皱部31a相对于连接部31b、31c的轴中心偏向左方配置。
另外,在送风管道30的下端部,在波纹管31的附近,通过多个螺钉50c安装有配管接头50。该配管接头50由合成树脂等材料形成,与形成在后管道32的排出口32b(参照图2、图7)连接,管部50a向下方延伸而形成。另外,配管接头50具有大径部50b,该大径部50b从前方平视时的形状为横向长的椭圆形状(跑道形状),该大径部50b的开口与排出口32b连接。
大径部50b在后管道32的前面32a一侧配置于波纹管31的上方且相对于左右方向偏向右侧(外侧)配置。并且,管部50a从相对于大径部50b偏向左右方向的右侧(外侧)的位置向下方延伸。
另外,配管接头50的管部50a配置成穿过波纹管31的折皱部31a上形成的凹部31d。由此,不会有损从外筒20向后管道32(送风管道30)的排气的流动,并且,可不必使波纹管31及配管接头50从后管道3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突出,配置简洁。
并且,在配管接头50的前端连接有具有挠性的折皱软管51(参照图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比排水软管8的排水阀V的位置靠下游侧。
另外,如图2所示,排出口32b设定为作为溢水口发挥作用的高度位置。就是说,排出口32b的开口部的下端设定为进行洗涤时最大水位Lmax的高度位置。超过该最大水位Lmax的水将通过配管接头50及折皱软管51(溢水管)排出到排水软管8后排出到洗涤干燥机S(机箱1)的外部。
并且,通过使排出口32b也作为溢水口发挥作用,位于排出口32b下方的例如与排出口32b连接的配管接头50、与配管接头50连接的折皱软管51、与折皱软管51连接的排水软管8使用密封部件等形成为水密构造。
如图7所示,配管接头50的大径部50b连接到后管道32的前面32a,其基部形成有截面为矩形的空间,并且管部50a的长径R的大约一半突出,内部具有截面比管部50a的流路截面大的缓冲空间Q。这样,通过设置缓冲空间Q,能够减少进行干燥时的暖风从后管道32流向管部50a时的湍流,能够进行更有效的排气。
另外,通过将配管接头50安装在后管道32的前面32a,取消了从后管道32向后方的突起,能够降低洗涤干燥机S前后方向的尺寸。另外,通过在倾斜配置的外筒20的背面和后管道32的前面32a形成的侧视为三角形状的空间(参照图2)配置配管接头50,减少了死角,能够有效利用空间。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简单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的整体构造。如图10所示,控制装置(微机)60与连接各种开关4b、4c的操作按钮输入电路62、水位传感器63、温度传感器64以及振动传感器65连接,接受使用者的按钮操作,获取洗涤步骤、干燥步骤中的各种信息信号。并且,温度传感器64中包含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吸气口34a的温度传感器、排水口20c的温度传感器等。
另外,控制装置60通过各驱动电路66控制供水电磁阀7a1、供洗澡水泵7b1、排水阀V、吸气阀13、供水阀53的开闭、马达21及风扇41的电动机M的转速、加热器42的通电。另外,控制装置60控制用于向使用者告知洗涤干燥机S的动作状态的显示器4d、发光二极管67、蜂鸣器68。
控制装置60在按压电源开关4a投入电源后起动,执行例如图11至图13所示洗涤及干燥的基本控制处理程序。
在步骤S101中,控制装置60进行洗涤干燥机S的状态确认以及初始设定。
然后,进入步骤S102,控制装置60使操作面板4的显示器4d亮灯,按照从操作开关4c输入的指示设定洗涤/干燥过程(仅进行洗涤的过程、从洗涤到干燥连续进行的过程或者仅进行干燥的过程等)。在没有指示输入的情况下,自动设定标准的洗涤/干燥过程或者上次实施的洗涤/干燥过程。
然后,进入步骤S103,控制装置60确认有无来自操作面板4的操作开关4b(开始开关)的开始信号。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无(没有)”开始开关信号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103的处理,在判断为“有(存在)”开始开关信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控制装置60执行洗涤。在该洗涤中,依次执行洗涤、中间脱水、漂洗、最终脱水。并且,此时,适当控制供水电磁阀7a1、供洗澡水泵7b1、排水阀V、马达21等执行洗涤。
并且,在进行洗涤时,水位超出预定值(判断为异常的水位、Lmax)的情况下,通过兼作溢流软管(OF软管)的配管接头50及折皱软管51将水排出到排水软管8的排水阀V的下游。然后,排出到排水软管8的水被直接排出到设在机箱1外(机外)的地板面G上的排水孔101。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防止洗涤水等的水超出预定的水位并溢出机外(机箱1外)。
然后,洗涤结束后,进入步骤S105,控制装置60确认是否设定了洗涤干燥过程。在步骤S105中,控制装置60在仅设定了洗涤过程的情况下(No),结束运转;在设定了洗涤干燥过程的情况下(Yes),进入步骤S106。
在步骤S106中,控制装置60在使风扇41为OFF,并且加热器42为OFF的状态下,执行高速脱水。高速脱水过程中,使内筒10高速旋转,从衣物中有效地脱去水分(以高速进行离心分离)。
然后,进入步骤S107,控制装置60判断是否在开始高速脱水后经过了规定时间。而且,通过未作图示的计时器来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步骤S107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No),重复步骤S107的处理;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Yes),进入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控制装置60检测未作图示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值,确认该外部空气温度是否为规定温度以上。而且,规定温度例如设定为10℃。另外,检测外部空气温度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例如设在机箱1内吸入外部空气(参照图8)的位置(机箱1内的底部)。在步骤S108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外部空气温度为非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No),转移到图12所示的控制;而在判断为外部空气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Yes),进入步骤S109。
外部空气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09中,控制装置60在使风扇41高速旋转的状态下,使加热器42以“弱(例如600W以下)”通电(ON),重复内筒10的正逆旋转,在改换内筒10内衣物位置的同时,向衣物(洗涤物)吹高温暖风(加热器加热循环干燥工序)。
即、在加热器加热循环干燥工序中,如图2所示,在关闭吸气阀13的状态下(与送风管道30连通的状态),通过加热器42使风扇41排出的空气成为低湿高温暖风,经暖风吹出口20e从喷嘴38(参照图5)向内筒10内排出。
排出的暖风对衣物加温,利用其一部分热使水分从衣物蒸发。因此,内筒10出口的循环空气的温度基本接近饱和湿度。从内筒10排出的高温多湿暖风从外筒20的出口20d排出,经波纹管3 1、送风管道30返回送风风扇单元40。并且此时,暖风在将部分热给与外筒20、送风管道30的同时,返回送风风扇单元40。
如上所述,循环空气在内筒10的出口基本达到饱和湿度,所以在外筒20、送风管道30的内壁被冷却时,伴随着温度降低,在内壁等使水分凝结。此时,暖风温度及衣物温度并非固定,温度继续上升,与此同时,由于继续向内筒10、外筒20及送风管道30给予热量,它们的温度也继续上升。即、可以在衣物及送风管道30等蓄积热量的同时,进行凝结(除湿)。这样进行除湿后的暖风经送风管道30返回风扇41。
并且,在上述的加热器加热循环干燥工序中,暖风在循环时,在排水弯管1 00中形成水封,由于排出口32b的出口侧被密封,因此从外筒20流向送风管道30的暖风不会经排出口32b排出到机箱1外。
然后,进入步骤S110,控制装置60确认从干燥开始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而且,规定时间使用预先通过实验等决定的值,例如设定为全部干燥时间中三成左右的时间。
在步骤S110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No),重复步骤S110的处理,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Yes),进入步骤S111。
在步骤S111中,控制装置60继续保持加热器42的通电(例如,600W),使吸气阀13全部打开。由此,如图8所示,后管道32与上管道33之间被遮断(循环风道全部关闭),吸气口34a全部打开。因此,吸气阀13下游侧的上管道33与机箱1内的空气(外部空气)连通。
然后,进入步骤S112,控制装置60确认水位传感器63的值是否为规定压以下。而且,水位传感器63用于检测外筒20内的压力,将施加在隔板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可检测外筒20内的压力。
在步骤S112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水位传感器63的值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No),转移到图13所示的控制;在判断为处于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Yes),进入步骤S113。
在步骤S113中,控制装置60提升风扇41的转数(转速),确认风扇41的转数(转速)是否为规定转数(规定转速)以上。在步骤S113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风扇41为非规定转速以上的情况下(No),返回步骤S112;在判断为风扇41为规定转速以上的情况下(Yes),进入步骤S114。而且,步骤S112及S113是判断是否冲破了排水弯管100的水封的处理,S113中为Yes的情况下,看作是水封已被冲破,转移到加热器加热排气干燥工序。
如图8所示,吸气阀13打开后(S111),机箱1内的空气(外部空气)从吸气口34a吸入上管道33内,通过风扇41及加热器42产生的高温低湿暖风从喷嘴38排向内筒10内。排出的暖风在接触衣物的同时,从设于在轴向(进深方向)上处于喷嘴38的相反侧(里侧)的外筒20的出口20d排出。从外筒20的出口20d排出的暖风经波纹管31、后管道32、排出口32b、配管接头50、折皱软管51、排水软管8排出到机箱1外。
然后,在图11所示的步骤S114中,控制装置60测定外筒20下部的排水口20c的初始温度和吸气口34a(风扇41的入口侧)的初始温度。而且,各初始温度为在干燥开始后温度上升开始稳定的温度。
然后,进入步骤S115,控制装置60执行干燥结束判定。即、控制装置60测定外筒20下部的排水口20c的结束温度和吸气口34a的结束温度,判断初始温度和结束温度的差ΔT是否超过规定温度。而且,规定温度(预定温度)为预先在实验等中决定的温度。另外,干燥结束判定并不限于基于温度差ΔT来进行判定,也可以根据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从温度开始稳定起的经过时间)来判断。
在步骤S115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ΔT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No),判断为干燥尚未结束,重复步骤S115的处理;在判断为ΔT超过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Yes),判断干燥已经结束,进入步骤S116。
在步骤S116中,控制装置60使风扇41的转速从高速降为低速,打开排水阀V及供水阀53,使加热器42为OFF。通过使风扇41以不影响后述水封恢复的低速旋转,进行筒内的冷却。通过打开供水阀53,恢复排水弯管100的水封。
然后,进入步骤S117,控制装置60判断从打开供水阀53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步骤S117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No),重复步骤S117的处理;而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Yes),判断排水弯管100的水封已恢复,使风扇41停止,使马达21停止,将吸气阀13、供水阀53及排水阀V全部关闭,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另外,在判断为外部空气温度未满预定温度(例如未满10℃)的情况下(S108中为No),进入图12所示的步骤S121,使将吸气阀13全部关闭(循环风道全部打开)的状态继续。在外部空气温度未满预定温度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加热器42的除湿运转来进行加热器加热循环干燥运转。
然后,与在步骤S109及S110相同,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控制装置60使加热器42为ON(例如600W)的同时,使内筒10左右反转地旋转(步骤S122、S123)。
然后,在步骤S123中经过了规定时间后,进入步骤S124,如图9所示,控制装置60打开供水阀53,使冷却水沿设在送风管道30内的水冷除湿机构(未作图示)的板部流下。由此,吹过洗涤物并从出口20d经波纹管31排出到送风管道30的高温多湿空气在通过后管道32时由水冷除湿机构冷却、除湿(水冷除湿)。除湿后的空气经干燥过滤器6、风扇41、加热器42再次从喷嘴38导入内筒10进行循环。
然后,进入步骤S125,控制装置60判断从开始由冷却水进行水冷除湿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而且,这里的规定时间使用预先通过实验等决定的时间。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125、No),重复步骤S125的处理;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125、Yes),关闭供水阀53,进入步骤S126以后的处理。步骤S126至S130的处理与图11所示步骤S114至S118相同,省略重复说明。
如上所述,在外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通过水冷除湿来进行加热器加热循环干燥运转,而不执行上述那样打开吸气阀13吸入外部空气的同时进行干燥的加热器加热排气干燥运转。并且,并非限定为水冷除湿,也可以为使用空气的空冷除湿。
另外,在图11所示的步骤S112、S113中,判断为风扇41的转速为规定转速以上之前水位传感器63的值超过了规定压力的情况下(S113中为No、S112中为No),如图13所示,进入步骤S131,控制装置60使吸气阀处于比全部打开稍位于关闭侧的状态(例如全部打开时为90°的情况下,使其为80°),使循环风道为稍微打开状态。
然后,进入步骤S132,控制装置60再次确认水位传感器63的值是否为规定压力以下。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水位传感器63的值为规定压力以下的情况下(S132、Yes),进入步骤S133,使风扇41的转速上升的同时确认水位传感器63的检测值。
然后,在步骤S133中,在判断为风扇41的转速为非规定转数(规定转速)以上的情况下(No),返回步骤S132,判断水位传感器63的值是否为规定压力以下。
在步骤S132中,控制装置60在判断为再次确认的水位传感器63的值超过了规定压力的情况下(No),转移到图12所示的步骤S121至S130的处理,不需执行加热器加热排气干燥工序,而是执行加热器加热循环干燥工序。
并且,图13所示的步骤S134至S138与图11所示步骤S114至S118相同,省略重复说明。
并且,关于图11所示的控制,是对干燥工序的前半部分进行加热器加热循环干燥工序而后半部分进行加热器加热排气干燥工序的情况进行的说明,也可以在干燥工序的全部工序中使吸气阀13全部打开、加热器42为弱(例如600W以下)来作为排气干燥工序。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由于将喷嘴38(供给口)和排出口32b设在相隔外筒20的进深方向中心O2互为相反侧的位置上,从而可使暖风充分地接触进行干燥时的洗涤物(干燥对象物),能够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由于相隔内筒10的旋转中心O1在上方设置有喷嘴38(供给口),下方配置有排出口32b,可进一步使暖风充分地接触洗涤物(干燥对象物),能够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使排出口32b兼用作溢水口,从而可简化洗涤干燥机S的构造。并且,通过在送风管道30上设置排出口32b,由于不需另外在外筒20上设置具有溢水口的溢流软管,因此可简化外筒20的构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通过在排出口32b的高度位置下方设置外筒20的出口20d,暖风可潜入到比排出口32b靠下侧而形成流路,因此喷嘴38排出的暖风能够更加有效地与洗涤物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并且,以上是以洗涤干燥机S为例进行的说明,但也可适用于衣物干燥用干燥机。干燥机具备容纳被干燥物(洗涤后的衣物等)的滚筒(内筒+外筒);驱动滚筒(内筒)旋转的马达;包含向滚筒内输送干燥用空气的送风机构、加热机构、送风通道的干燥装置;以及吸气机构,通过在送风通道上游侧的送风通道设置排出口,能够使暖风有效地接触干燥对象物,可提高干燥效率。并且,除溢水口这一点之外,可取得与上述洗涤干燥机S相同的效果。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S,是以在送风管道30上设置排出口32b的情况为例进行的说明,但并非仅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外筒20的背面的底侧设置排出口。另外,该情况下的排出口可兼作溢水口,或者也可处于比溢水口低的位置,设置在进行排气干燥时打开的开闭阀。
另外,也可以使供给口(喷嘴38)位于外筒20的进深方向的里侧上部,使排出口位于外筒20的进深方向的靠使用者跟前侧下部。

Claims (11)

1.一种洗涤干燥机,具备:
内部作为洗涤室及干燥室的外筒;
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所述外筒内并容纳洗涤物的内筒;
驱动所述内筒的马达;
具有用于向所述内筒输送暖风的送风通道、送风机构及加热机构的干燥装置;以及
设置在所述送风机构上游侧的所述送风通道上并吸收机箱内的外部空气的吸气机构,
在干燥运转过程中,将从所述吸气机构吸收的外部空气通过所述内筒排出到所述机箱外,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所述内筒供给所述暖风的供给口、和将所述暖风向所述机箱外排出的排出口,所述供给口及所述排出口相隔所述外筒的进深方向中心位于互为相反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口位于所述内筒的旋转中心上方,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旋转中心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口设定为作为溢水口发挥作用的高度,并且,通过连通通道连接在排水软管的排水阀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送风通道的所述外筒的出口,相比所述排出口位于垂直方向下方,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通道从所述外筒的出口通过所述外筒的背面地进行配设,
与所述排出口连接的连通通道设置在与所述外筒的背面相对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排出口连接的连通通道的开口部分具有缓冲空间,该缓冲空间的流路截面形成为比所述连通通道下游侧的管部大。
7.一种干燥机,具备:
内部作为干燥室的外筒;
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所述外筒内并容纳洗涤物的内筒;
驱动所述内筒的马达;
具有用于向所述内筒输送暖风的送风通道、送风机构及加热机构的干燥装置;以及
设置在所述送风机构上游侧的所述送风通道上并吸收机箱内的外部空气的吸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所述内筒供给所述暖风的供给口、和将所述暖风向所述机箱外排出的排出口,所述供给口及所述排出口相隔所述内筒的进深方向中心位于互为相反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口位于所述内筒的旋转中心上方,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旋转中心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送风通道的所述外筒的出口,相比所述排出口位于垂直方向下方,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通道从所述外筒的出口通过所述外筒的背面地进行配设,
与所述排出口连接的连通通道设置在与所述外筒的背面相对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排出口连接的连通通道的开口部分具有缓冲空间,该缓冲空间的流路截面形成为比所述连通通道下游侧的管部大。
CN 201010509040 2009-09-30 2010-09-29 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Pending CN1020316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6327 2009-09-30
JP2009226327A JP2011072497A (ja) 2009-09-30 2009-09-30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乾燥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1661A true CN102031661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09040 Pending CN102031661A (zh) 2009-09-30 2010-09-29 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072497A (zh)
CN (1) CN102031661A (zh)
TW (1) TW20113500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7962A (zh) * 2017-05-23 2017-09-1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溢水排气组件和具有其的壁挂式洗衣机
CN109944043A (zh) * 2017-12-21 2019-06-28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洗涤物处理器具的滚筒、洗涤物处理器具以及用于制造滚筒的方法
CN113355837A (zh) * 2020-03-03 2021-09-07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干衣设备
WO2022134347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排水软管用接头及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8578B2 (ja) * 2011-09-28 2014-04-2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JP5886115B2 (ja) * 2012-04-19 2016-03-1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CN104514114B (zh) * 2013-09-03 2017-10-27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设备
JP6347045B2 (ja) * 2014-06-20 2018-06-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6686A (zh) * 2006-02-10 2007-08-15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干燥机
CN101113560A (zh) * 2006-07-28 2008-01-30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机
JP2008113975A (ja) * 2006-11-08 2008-05-2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WO2008095416A1 (fr) * 2007-02-07 2008-08-14 Jiebo Hu Pare-poussière pour sèche-lin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6686A (zh) * 2006-02-10 2007-08-15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干燥机
CN101113560A (zh) * 2006-07-28 2008-01-30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机
JP2008113975A (ja) * 2006-11-08 2008-05-2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WO2008095416A1 (fr) * 2007-02-07 2008-08-14 Jiebo Hu Pare-poussière pour sèche-ling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7962A (zh) * 2017-05-23 2017-09-1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溢水排气组件和具有其的壁挂式洗衣机
CN107177962B (zh) * 2017-05-23 2023-08-22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溢水排气组件和具有其的壁挂式洗衣机
CN109944043A (zh) * 2017-12-21 2019-06-28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洗涤物处理器具的滚筒、洗涤物处理器具以及用于制造滚筒的方法
CN113355837A (zh) * 2020-03-03 2021-09-07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干衣设备
WO2022134347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排水软管用接头及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003A (en) 2011-10-16
JP2011072497A (ja) 201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1661A (zh) 洗涤干燥机及干燥机
KR100955484B1 (ko) 세탁기 및 그 건조 제어방법
KR100745418B1 (ko) 스팀발생장치를 갖춘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TWI437146B (zh) Washing machine (2)
EP2386674A2 (en) Washing machine having drying function and water filter thereof
US10214842B2 (en) Washing machine
EP3090094A1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with fluff filter washing arrangement
JP2007111097A (ja) 洗濯機
EP2458061B1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KR100762332B1 (ko) 필터세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건조기
JP6063335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TWI422724B (zh) Washing machine (1)
CN112912560B (zh) 洗干一体机
JP5430638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12912553B (zh) 洗干一体机
CN112955597A (zh) 洗干一体机
JP2013126493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5204859A (ja) 衣類乾燥機
CN109629168B (zh) 洗涤干燥机
CN112912561B (zh) 洗干一体机
JP2660362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H09173697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KR100835356B1 (ko)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24022171A (ja) 洗濯乾燥機
KR20100055599A (ko) 드럼식 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