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1200A -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1200A
CN102001200A CN2010102547378A CN201010254737A CN102001200A CN 102001200 A CN102001200 A CN 102001200A CN 2010102547378 A CN2010102547378 A CN 2010102547378A CN 201010254737 A CN201010254737 A CN 201010254737A CN 102001200 A CN102001200 A CN 102001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loth
flaxen fiber
wood
plast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4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1200B (zh
Inventor
雷文
杨春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2547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1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1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1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2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制作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车门板、仪表盘框架、行李箱衬垫、车后窗台板等,建筑领域的建筑模板、护墙板、海边铺地板、工业地板等,家具行业的室外露天桌椅、贮存箱、活动架等,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行道板、花箱等;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由2~4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构成,在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由塑料粒子及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模压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由塑料粒子、木粉、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制作交通领域如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车门板、顶棚、仪表盘框架、音响架、座椅配件、行李箱衬垫、车后窗台板等,建筑领域的建筑模板、护墙板、天花板、装饰板、高速公路噪音隔板、海边铺地板、工业地板等,家具行业的室外露天桌椅、楼梯、门套、办公室隔板、贮存箱、活动架等,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行道板、花箱、海滩椅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木塑复合材料、麻塑复合材料等结构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领域已涉及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内的装饰基材,建筑装修、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家具等诸多方面。此类结构材料具有材料均质、尺寸较木材稳定、不易产生裂纹、无木材节疤、斜纹等缺陷;制品可压制成企口形、立体图案和其它要求的开头,无需进行复杂的二次加工;通过加入着色剂、涂漆、覆膜或复合表层等工艺可制成各种色彩绚丽的制品;不受虫蚁侵害、耐老化、耐酸碱、耐腐蚀、不会吸潮变形,维护成本低;重量轻,生产能耗小;加工方便,可以进行锯、刨和粘接或用钉子、螺栓连接固定;不需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进行处理,不含甲醛;有木材的外观,比塑料制品高的硬度;废弃后不仅可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而且能够生物降解,有利于环保等诸多优点。但这些结构材料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木塑复合材料强度较低、易翘曲变形,麻塑复合材料成本较高。所以,对传统的可循环使用的结构材料进行改性,在确保其具有优异的综合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同时,控制其成本就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可循环使用结构材料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板材可降解、回收、易加工成型、可重复加工使用,且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成本低。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由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构成,在每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木塑复合材料层。
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由塑料粒子与若干层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模压而成。
木塑复合材料层由塑料粒子、木粉、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2mm。
所述的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可以有2~4层,每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可以有3~5层,且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配比、厚度均相同;不同的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配比、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塑料粒子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的麻纤维布采用苎麻纤维布、亚麻纤维布、大麻纤维布、黄麻纤维布、剑麻纤维布中的一种。
所述的界面增溶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其选用与塑料粒子对应,即塑料粒子为聚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塑料粒子为聚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塑料粒子为聚苯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木粉粒径为60~100目。
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
所述的增塑剂采用萜烯树脂。
所述的碳酸钙为800目轻质碳酸钙。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1~5,称取硅烷偶联剂,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麻纤维布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30~12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40℃~80℃温度下,真空干燥3~6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0~50∶3~~5∶5~10∶1~2∶1~2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2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50称取塑料粒子,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3~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50再次称取塑料粒子,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上述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合模,在160℃~210℃范围内预热5~10min后,采用5MPa~20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所述的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可以设置有2~4层。其中,每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
本发明多层结构材料板材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传统的人造板生产工艺及塑料产品成型工艺无需改进即可用于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生产及加工制作,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较高,所需劳动力较少,生产成本低;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和普通木塑复合材料板材相比,由于使用了强度更高的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相当于在传统的木塑复合材料结构材料内部使用了加强筋,因而板材的整体强度更高,不易翘曲变形,使用寿命更长;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和普通麻塑复合材料板材相比,由于其中使用了更加价廉的木粉、碳酸钙等填料,因而成本更低,更具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由2~4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1、木塑复合材料层2构成,在每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1之间模压有3~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2。
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1由塑料粒子3及若干层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4模压而成。
木塑复合材料层由塑料粒子3、木粉5、界面增溶剂6、碳酸钙7、润滑剂8、增塑剂9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2mm。
所述塑料粒子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的麻纤维布采用苎麻纤维布、亚麻纤维布、大麻纤维布、黄麻纤维布、剑麻纤维布中的一种。
所述的界面增溶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其选用与塑料粒子对应,即塑料粒子为聚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塑料粒子为聚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塑料粒子为聚苯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木粉粒径为60~100目。
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
所述的增塑剂采用萜烯树脂。
所述的碳酸钙为800目轻质碳酸钙。
实施例1: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1,称取硅烷偶联剂0.02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苎麻纤维布2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3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40℃温度下,真空干燥3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0∶3∶5∶1∶1,称取60目木粉10kg、聚乙烯塑料粒子3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0.3kg、碳酸钙0.5kg、硬脂酸钙0.1kg、萜烯树脂0.1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再次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合模,在160℃预热5min后,采用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钙、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34.2MPa,拉伸模量2.86GPa,弯曲强度38.6MPa,弯曲模量2.03GPa。
实施例2: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5,称取硅烷偶联剂0.15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亚麻纤维布3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12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80℃温度下,真空干燥6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50∶5∶10∶2∶2,称取100目木粉10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5kg、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0.5kg、碳酸钙1kg、硬脂酸锌0.2kg、萜烯树脂0.2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2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50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50再次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7)重复步骤(5),在步骤(6)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8)合模,在210℃预热10min后,采用20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3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每相邻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苯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29.8MPa,拉伸模量2.79GPa,弯曲强度33.3MPa,弯曲模量1.98GPa。
实施例3: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3,称取硅烷偶联剂0.12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大麻纤维布4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75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4.5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40∶4∶7.5∶1.5∶1.5,称取80目木粉10kg、聚丙烯塑料粒子4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4kg、碳酸钙0.75kg、硬脂酸锌0.15kg、萜烯树脂0.15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5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40称取聚丙烯塑料粒子2.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2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2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40再次称取聚丙烯塑料粒子2.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2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2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7)重复步骤(5),在步骤(6)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8)重复步骤(4),在步骤(7)的基础上再铺放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9)重复步骤(5),在步骤(8)的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10)合模,在185℃预热7.5min后,采用12.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4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每相邻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26.6MPa,拉伸模量2.88GPa,弯曲强度29.3MPa,弯曲模量2.42GPa。
实施例4: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3,称取硅烷偶联剂0.09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黄麻纤维布3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12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3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0∶5∶7.5∶1∶2,称取60目木粉10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3kg、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0.5kg、碳酸钙0.75kg、硬脂酸钙0.1kg、萜烯树脂0.2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2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35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3k9,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5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05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5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35再次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3k9,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5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05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5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合模,在210℃预热5min后,采用12.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苯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钙、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35.7MPa,拉伸模量2.91GPa,弯曲强度43.5MPa,弯曲模量1.98GPa。
实施例5: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5,称取硅烷偶联剂0.15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剑麻纤维布3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3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80℃温度下,真空干燥4.5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40∶4∶5∶2∶1,称取80目木粉10kg、聚乙烯塑料粒子4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0.4kg、碳酸钙0.5kg、硬脂酸锌0.2kg、萜烯树脂0.1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30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3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0.9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30再次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3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0.9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7)重复步骤(5),在步骤(6)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8)合模,在185℃预热10min后,采用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3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每相邻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37.2MPa,拉伸模量2.45GPa,弯曲强度36.7MPa,弯曲模量2.11GPa。
实施例6: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2,称取硅烷偶联剂0.08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大麻纤维布为准;将大麻纤维布4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12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6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0∶5∶5∶2∶1.5,称取100目木粉10kg、聚丙烯塑料粒子3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5kg、碳酸钙0.5kg、硬脂酸锌0.2kg、萜烯树脂0.15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50称取聚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50再次称取聚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丙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7)重复步骤(5),在步骤(6)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8)重复步骤(4),在步骤(7)的基础上再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9)重复步骤(5),在步骤(8)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10)合模,在185℃预热10min后,采用20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4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每相邻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33.4MPa,拉伸模量2.97GPa,弯曲强度37.9MPa,弯曲模量2.01GPa。
实施例7: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4,称取硅烷偶联剂0.08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亚麻纤维布2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6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6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40∶5∶5∶2∶2,称取80目木粉10kg、聚丙烯塑料粒子4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5kg、碳酸钙0.5kg、硬脂酸钙0.2kg、萜烯树脂0.2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3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30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3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0.9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3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30再次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3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0.9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5kg聚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合模,在190℃预热10min后,采用12.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碳酸钙、硬脂酸钙、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3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37.5MPa,拉伸模量2.67GPa,弯曲强度30.2MPa,弯曲模量2.01GPa。
实施例8: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1,称取硅烷偶联剂0.03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剑麻纤维布3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5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50℃温度下,真空干燥4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5∶5∶5∶1.5∶2,称取100目木粉10kg、聚乙烯塑料粒子3.5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0.5kg、碳酸钙0.5kg、硬脂酸锌0.15kg、萜烯树脂0.2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2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再次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7)重复步骤(5),在步骤(6)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8)合模,在160℃预热10min后,采用1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3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每相邻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27.8MPa,拉伸模量2.59GPa,弯曲强度37.1MPa,弯曲模量2.62GPa。
实施例9: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1,称取硅烷偶联剂0.04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黄麻纤维布4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12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40℃温度下,真空干燥6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50∶3∶5.7∶1∶1,称取60目木粉10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5kg、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0.3kg、碳酸钙0.57kg、硬脂酸锌0.1kg、萜烯树脂0.1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再次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苯乙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7)重复步骤(5),在步骤(6)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8)重复步骤(4),在步骤(7)的基础上再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9)重复步骤(5),在步骤(8)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10)合模,在210℃预热10min后,采用20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4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每相邻2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苯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27.8MPa,拉伸模量2.14GPa,弯曲强度35.8MPa,弯曲模量2.23GPa。
实施例10: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2,称取硅烷偶联剂0.06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剑麻纤维布3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8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70℃温度下,真空干燥5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5∶5∶5∶1.5∶2,称取60目木粉10kg、聚乙烯塑料粒子3.5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0.5kg、碳酸钙0.5kg、硬脂酸锌0.15kg、萜烯树脂0.2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2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再次称取聚乙烯塑料粒子5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2.5kg聚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2),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7)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5层步骤(6)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8)重复步骤(5),在步骤(7)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9)合模,在185℃预热10min后,采用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3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相邻的1、2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在相邻的2、3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由聚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30.8MPa,拉伸模量1.78GPa,弯曲强度41.2MPa,弯曲模量2.17GPa。
实施例11: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4,称取硅烷偶联剂0.16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苎麻纤维布4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9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40℃温度下,真空干燥3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40∶5∶10∶1.5∶1.5,称取80目木粉10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4kg、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0.5kg、碳酸钙1kg、硬脂酸钙0.15kg、萜烯树脂0.15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50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50再次称取聚苯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1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苯乙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重复步骤(2),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7)重复步骤(4),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4层通过步骤(6)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8)重复步骤(5),在步骤(7)的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9)重复步骤(2),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10)重复步骤(4),在步骤(8)的基础上再铺放3层通过步骤(9)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11)重复步骤(5),在步骤(10)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12)合模,在210℃预热10min后,采用12.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4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相邻的1、2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在相邻的2、3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在相邻的3、4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相邻的1、2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相邻的2、3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及相邻的3、4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均由聚苯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碳酸钙、硬脂酸钙、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且配比相同。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28.1MPa,拉伸模量2.05GPa,弯曲强度33.6MPa,弯曲模量1.99GPa。
实施例12: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3,称取硅烷偶联剂0.12kg,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苎麻纤维布4kg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40min.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80℃温度下,真空干燥4.6h;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44∶4.6∶8∶1.2∶1.8,称取100目木粉10kg、聚丙烯塑料粒子4.4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46kg、碳酸钙0.8kg、硬脂酸锌0.12kg、萜烯树脂0.18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mm;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46称取聚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0.92kg,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丙烯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46再次称取聚丙烯塑料粒子2kg,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1kg聚丙烯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0.92kg,最后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1kg聚丙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0∶3∶6∶1.7∶1.5,称取80目木粉10kg、聚丙烯塑料粒子3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3kg、碳酸钙0.6kg、硬脂酸锌0.17kg、萜烯树脂0.15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1.5mm;
(7)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铺放3层通过步骤(6)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
(8)重复步骤(5),在步骤(7)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9)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50∶3.4∶8∶1.5∶2,称取60目木粉10kg、聚丙烯塑料粒子5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34kg、碳酸钙0.8kg、硬脂酸锌0.15kg、萜烯树脂0.2kg,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2mm;
(10)在步骤(8)的基础上再铺放4层通过步骤(9)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
(11)重复步骤(5),在步骤(10)的基础上再铺放1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12)合模,在190℃预热5min后,采用5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本发明该实施例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累计有4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在相邻的1、2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mm;在相邻的2、3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5mm;在相邻的3、4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4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mm;相邻的1、2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与相邻的2、3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及相邻的3、4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均由聚丙烯塑料粒子、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碳酸钙、硬脂酸锌、萜烯树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但配比不同。
经检测,上述多层结构材料板材拉伸强度31.1MPa,拉伸模量1.93GPa,弯曲强度40.6MPa,弯曲模量2.15GPa。

Claims (10)

1.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由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构成,在每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木塑复合材料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由塑料粒子及若干层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模压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由塑料粒子、木粉、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厚度为1~2mm;
所述的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可以有2~4层,每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可以有3~5层,且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配比、厚度均相同;不同的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的木塑复合材料层配比、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粒子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纤维布采用苎麻纤维布、亚麻纤维布、大麻纤维布、黄麻纤维布、剑麻纤维布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界面增溶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其选用与塑料粒子对应,即塑料粒子为聚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塑料粒子为聚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塑料粒子为聚苯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粉粒径为60~1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采用萜烯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钙为800目轻质碳酸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为:
(1)按麻纤维布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100∶1~5,称取硅烷偶联剂,用水为溶剂稀释硅烷偶联剂,用水量以浸没麻纤维布为准;将麻纤维布浸泡在用水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中,浸泡30~120分钟后,取出麻纤维布,沥干,放入真空烘箱内,在40℃~80℃温度下,真空干燥3~6小时;
(2)将木粉、塑料粒子、界面增溶剂、碳酸钙、润滑剂、增塑剂按质量比100∶30~50∶3~5∶5~10∶1~2∶1~2干燥混合并压延而成木塑复合材料层;
(3)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50称取塑料粒子,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均匀铺放在模压成型模具型腔的底部,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均匀铺放剩余的另一份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4)在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上铺放3~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
(5)按塑料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质量比100∶20~50再次称取塑料粒子,将塑料粒子按质量比1∶1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塑料粒子均匀铺放在木塑复合材料层上,在塑料粒子上铺放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在上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上再铺放剩余的另一份塑料粒子,形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
(6)合模,在160℃~210℃范围内预热5~10min后,采用5MPa~20MPa的压力模压成型,制成多层结构材料板材。
所述的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可以设置有2~4层,其中,每相邻两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之间模压有3~5层木塑复合材料层,每层木塑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1~2mm。
CN 201010254737 2010-08-17 2010-08-17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4737 CN102001200B (zh) 2010-08-17 2010-08-17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4737 CN102001200B (zh) 2010-08-17 2010-08-17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200A true CN102001200A (zh) 2011-04-06
CN102001200B CN102001200B (zh) 2013-01-30

Family

ID=4380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5473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200B (zh) 2010-08-17 2010-08-17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120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1977A (zh) * 2011-07-01 2012-01-18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界面增容、阻燃的植物纤维增强织物的处理方法
CN102512004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北京绿茵天地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柜子
CN104775610B (zh) * 2014-01-15 2017-01-18 冯梅 一种木塑建筑模板
CN106479018A (zh) * 2016-10-13 2017-03-0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内增强轻质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5248A (zh) * 2017-11-21 2018-04-2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中药药渣制作的内增强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4081A (zh) * 2020-05-19 2021-06-01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连续植物纤维增强木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4085A (zh) * 2020-06-23 2021-06-01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轻质高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9167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Rizvi Ghaus M Wood/plastic composites with glass fiber reinforcement
CN101229700A (zh) * 2008-02-15 2008-07-3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麻塑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EP1961556A1 (de) * 2007-02-22 2008-08-27 Hermes Schleifkörper GmbH Zusammengesetzter Werkstoff, Paneel, das solchen zusammengesetzten Werkstoff umfass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solcher zusammengesetzter Werkstoffe und solcher Paneele
EP2065183A1 (de) * 2007-11-30 2009-06-03 Flooring Technologies Ltd. Paneel, aufweisend eine Trägerplatte mit einem Echtholzfurnier
CN201295961Y (zh) * 2008-12-09 2009-08-26 吴章康 增强型结构用木塑复合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9167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Rizvi Ghaus M Wood/plastic composites with glass fiber reinforcement
EP1961556A1 (de) * 2007-02-22 2008-08-27 Hermes Schleifkörper GmbH Zusammengesetzter Werkstoff, Paneel, das solchen zusammengesetzten Werkstoff umfass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solcher zusammengesetzter Werkstoffe und solcher Paneele
EP2065183A1 (de) * 2007-11-30 2009-06-03 Flooring Technologies Ltd. Paneel, aufweisend eine Trägerplatte mit einem Echtholzfurnier
CN101229700A (zh) * 2008-02-15 2008-07-3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麻塑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95961Y (zh) * 2008-12-09 2009-08-26 吴章康 增强型结构用木塑复合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玉强: "稻壳/聚丙烯木塑复合建筑模板材料的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1977A (zh) * 2011-07-01 2012-01-18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界面增容、阻燃的植物纤维增强织物的处理方法
CN102512004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北京绿茵天地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柜子
CN102512004B (zh) * 2011-12-30 2013-09-18 北京绿茵天地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柜子
CN104775610B (zh) * 2014-01-15 2017-01-18 冯梅 一种木塑建筑模板
CN106479018A (zh) * 2016-10-13 2017-03-0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内增强轻质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9018B (zh) * 2016-10-13 2020-07-07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内增强轻质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5248A (zh) * 2017-11-21 2018-04-2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中药药渣制作的内增强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4081A (zh) * 2020-05-19 2021-06-01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连续植物纤维增强木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4085A (zh) * 2020-06-23 2021-06-01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轻质高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200B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200B (zh) 一种多层结构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7244B (zh) 一种复合增强木塑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960865B (zh) 热塑性复合片型材料、其制造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制品
Suhaily et al. Bamboo based biocomposites materi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CN101486267A (zh) 一种表面阻燃木塑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6681A (zh) 一种以酒糟作为增强相的木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US20090130377A1 (en) Natural Fibre Thermoset Composite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832042A (zh) 一种碳纤维布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8396A (zh) 一种轻质高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夹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91046A (zh) 一种轻质高强的塑钢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4119Y (zh) 一种木塑建筑模板
CN102431263A (zh) 一种轻质高强夹层结构木塑复合板材及其一次成型的制造方法
CN101229700A (zh) 一种麻塑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DE4221070A1 (de) Terec-Combi-Kunststoffabfall-Holz-Halbholz-Recycling zur Herstellung von Recycling-Combi-Produkten aus der Terec-Werkstoff-Sicherung und -Anwendung in der Terec-Recycling-Technologie
CN104057678A (zh) 一种高耐磨防水防潮的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2378137U (zh) 一种竹塑层压复合板材
CN106479018B (zh) 一种内增强轻质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053875A1 (en) High performance glossy finish green hybrid composite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d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making thereof
Vidholdová et al. Compressive resistance of the mycelium composite
CN207954850U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
CN104018665A (zh) 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598A (zh) 一种高分子改性麻塑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6129A (zh) 一种金属秸梗防火保温装饰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05075B (zh) 一种复合墙体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71800U (zh) 耐燃纤维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Assignee: Danyang Xinmeilong Automobile Soft Trim Co.,Ltd.

Assignor: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332000034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andwich material pl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41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