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3673A -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3673A
CN101993673A CN200910171037XA CN200910171037A CN101993673A CN 101993673 A CN101993673 A CN 101993673A CN 200910171037X A CN200910171037X A CN 200910171037XA CN 200910171037 A CN200910171037 A CN 200910171037A CN 101993673 A CN101993673 A CN 101993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
weight
better
ethylene
binder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10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DP Inc
Original Assignee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filed Critical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Priority to CN2009101710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3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3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3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a)5-90重量份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b)5-95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和(c)0-30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所述组分(a)、(b)和(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还公开了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制得的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材料和该组合物在形成不锈钢复合材料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适合于将不锈钢制品粘合至其它基材上。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等装潢业的发展,新的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例如许多高端商业大厦、办公楼和住宅的外墙表面上贴合有金属层,在阳光照射下该金属层发出的光芒赋予该建筑物业以典雅、高品位的感觉。
为了降低成本并减少自重,建筑物业表面的金属层通常是一种复合材料,例如,它是通过粘合剂将金属层与塑料、陶瓷、玻璃等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材料。要求采用的粘合剂除了可接受的粘结强度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
受让人为美国杜邦公司的中国专利00814149.5(等同于美国专利6,855,432B1)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
(a)0-90重量份聚烯烃;
(b)5-95重量份功能性聚烯烃;
(c)5-40重量份聚苯乙烯系物;
(d)0-30重量份弹性体;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用该粘合剂形成的金属铝-聚乙烯-铝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粘合强度和耐老化性能。
除铝以外,不锈钢也是一类常用的高档装饰材料。不锈钢具有不易锈独的特点,且具有独特的金属质感,同时强度和硬度比铝更大,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不锈钢可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板、天花板、门、窗,可用于楼梯扶手、电梯轿厢装潢、电梯轿门及厅门,还可用于制造防腐设备、厨具台面、家用电器外表、及各类车辆装饰板。纯不锈钢因为价格昂贵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提出了用复合材料来代替纯不锈钢。例如,目前常用的不锈钢复合材料包括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不锈钢-铝复合材料、不锈钢-钢复合材料、不锈钢-聚乙烯复合材料、不锈钢-聚乙烯-其它金属复合材料等。上述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所述粘合剂。同样,要求该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性和耐老化性能。
目前可用于粘合金属的粘合剂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溶剂基粘合剂,这种粘合剂的主要缺点是它会造成环境问题、在粘合操作过程中需要相当的防火设施并且会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粘合剂老化干裂会导致粘接失效。另一种为聚合物树脂为基的高分子粘合膜,但是适合于将不锈钢以外的其它金属与基材(例如塑料、陶瓷、玻璃等)相粘合的粘合剂不一定适合粘合不锈钢。在粘合不锈钢时,许多常用的粘合剂膜会产生老化问题。例如在加速老化试验后,不锈钢装饰层与基材的粘结强度会由8N/mm左右下降至4N/mm左右,甚至开裂,从而影响了制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将不锈钢粘合在基材上的粘合剂。还需要开发用该粘合剂制得的不锈钢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能将不锈钢粘合在各种基材上,形成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而且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不锈钢制品。
因此,本文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
(a)5-90重量份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
(b)5-95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和
(c)0-30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
所述组分(a)、(b)和(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
本文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不锈钢制品,它是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在基材上的。
具体实施方式
1.烯烃聚合物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烯烃聚合物。在本文中,术语“烯烃聚合物”指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更具体地说,所述烯烃均聚物包括由单一的C2-C8不饱和烯烃形成的聚合物,如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正丁烯均聚物等;所述烯烃共聚物还包括主要由该C2-C8烯烃以及另一种或多种不同的C2-C8烯烃共聚形成的聚合物,例如,丙烯共聚物是指主要由丙烯以及另一种或多种不同的C2-C8烯烃形成的共聚物。在所述C2-C8烯烃共聚物中,主要单体单元的量(例如丙烯共聚物中来自丙烯单体的单元的量)一般占60-99.5重量%,较好占70-90重量%,更好占75-85重量%。
所述共聚物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辛烯/庚烯共聚物等。
所述烯烃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度(根据ASTM D 1238在190℃测定)为0.5-30g/10min,较好为1-25g/min,更好为1.5-15g/10min。
适用于本文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烯烃聚合物可以是单一的上述烯烃聚合物,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上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烯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5-90重量份,较好占10-80重量份,更好占15-70重量份,最好占20-60重量份。
所述烯烃聚合物可以从市场上购得。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烯烃聚合物可以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可以购自ExxonMobil Chemical。
2.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包括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在本文中,术语“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是指这样的烯烃聚合物、其混合物或掺混物,即在其上接枝至少一种酸单体,所述酸单体选自烯键不饱和羧酸单体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单体,包括这些酸和酸酐的衍生物,及其混合物。这些酸和酸酐可以是一元羧酸、二元羧酸或多元羧酸。
用于接枝至少一种酸单体的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是如上所限定的烯烃聚合物。
用于接枝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的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丙烯酸、丙烯酸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酐、马来酸、富马酸、富马酸酐、衣康酸、巴豆酸、衣康酸酐、马来酸酐和取代的马来酸酐,如二甲基马来酸酐或巴豆酸酐、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甲基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其中优选的是马来酸酐。
用于接枝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的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所述羧酸的盐、酰胺、酰亚胺和酯,如马来酸单钠和马来酸二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富马酸二甲酯。
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制备所述接枝烯烃聚合物,包括在挤出机或其它混合设备中熔融接枝、在溶液中接枝或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接枝。
在本文所述的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中,来自接枝改性酸单体的单元的量占所述所述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总重量的0.1-3重量%,较好占0.15-2重量%,更好占0.20-1.5重量%。
所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度(根据ASTM D1238在190℃测定)为0.5-30g/10min,较好为1-25g/min,更好为1.5-15g/10min。适用于本文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也可从市场上购得。例如,它可以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41
的商品名购自美国杜邦公司,或者以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42
的商品名购自美国杜邦公司。
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5-95重量份,较好占10-90重量份,更好占15-85重量份,最好占20-80重量份。
弹性体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任选地包括弹性体。可以是聚烯烃弹性体,例如可以是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乙烯-正丁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正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弹性体、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可以是聚丁烯、聚异丁烯橡胶。还可以是聚苯乙烯系弹性体,如丁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橡胶及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等。
所述弹性体也可从市场上购得。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它可以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弹性体,以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43
的商品名购自Dow Chemical,或者,可以是以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44
的商品名购自ExxonMobil Chemical的低密度茂金属乙烯/己烯、乙烯/辛烯共聚物、以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45
的商品名购自Dow Chemical的茂金属乙烯/丁烯共聚物、以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46
的商品名购自ExxonMobil Chemical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以及以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47
的商品名购自Mitsui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
所述弹性体的门尼粘度(根据ASTM D1646在125℃测定)为1-70MU,较好为5-60MU,最好为10-40MU。
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弹性体的量占0-30重量份,较好占1-28重量份,更好占5-25重量份。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含有适量的其它常用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光稳定剂、抗粘连剂、增滑剂、增粘剂等,只要这些添加剂及其用量不会对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产生不利影响即可。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根据ASTM D 1238在190℃测定)为0.1-100g/min之间,较好0.5-50g/min之间,最好0.8-25g/min。根据DSC所测量的熔融峰值可在70-165℃之间,视组成而定。
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方法加工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以制得合适的粘合剂膜。例如,可干混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及造粒。接着可采用铸塑或吹塑技术将该粘合剂树脂转化成膜备用。可将该粘合剂膜层压在合适的基材上。当使用聚合物树脂作为基材时,也可将该粘合剂组合物与所述聚烯烃直接共挤出。
可通过热活化该粘合剂膜而将其层压到各种合适的基质上。可采用各种方法对该粘合剂膜进行热活化,所述热活化粘合剂膜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热板或辊直接接触,吸收红外能量,在烘箱中直接加热或通过射频或微波辐射等。
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将通过铸塑或吹塑技术制得的粘合剂膜置于不锈钢和另一种适用的基材之间,形成叠合物。随后将该叠合物在50-85℃,较好60-75℃的烘箱内预热,再用120-180℃,较好140-160℃的热压机在3-5kg/cm2的压力下热压0.5-2分钟,冷却后得到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制品。
还可将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与另一种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已知的方法分别制成单层膜然后复合,也可直接共挤形成双层膜。该双层膜的一面为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它可有利地与不锈钢材料相粘合;而双层膜的另一面为另一种常规的粘合剂组合物,可粘合在其它所需的基材表面上。通过将不锈钢材料/所述双层膜/所需的基材的叠合物热压成型,可获得具有不同主表面的复合材料。
例如,可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与中国专利00814149.5(该专利全文以引用的方式插入本文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共挤出制成多层膜,并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表面上层压不锈钢片材、在中国专利00814149.5粘合剂组合物的表面上层压铝片,最终得到一个主表面上带有不锈钢片材、另一个主表面上带铝片的复合材料。
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直接将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与中国专利00814149.5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共挤出形成双层膜。这种双层膜可有利地将不锈钢材料和铝材粘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材料。
在本文的一个较好实例中,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双层膜并用于粘合铝材的粘合剂包括:
(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例如购自ExxonMobil Chemical系列LL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例如购自美国杜邦公司名称为的接枝聚乙烯;
(c)5-40重量份,较好10-2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例如可购自Total Chemicals;和
(d)0-30重量份,较好5-1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例如,购自Dow Chemical,名称为Nordel的弹性体;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或者,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双层膜并用于粘合铝材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
(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3-40重量%,较好5-30重量%,该共聚物可例如购自美国杜邦公司名为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63
的商品;
(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例如,购自美国杜邦公司的名称为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64
的商品;
(c)5-40重量份,较好10-2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例如可购自Total Chemicals;和
(d)0-30重量份,较好5-1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例如,购自Dow Chemical,名称为Nordel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65
的商品;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将上面通过铸塑或吹塑技术制得的粘合剂膜与中国专利00814149.5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叠合在一起,形成叠合物。随后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膜表面上放置不锈钢板,而在中国专利00814149.5所述的粘合剂膜表面上放置铝板,形成不锈钢-粘合剂膜-粘合剂膜-铝板的叠合物。将该叠合物在50-85℃,较好60-75℃的烘箱内预热,再用120-180℃,较好140-160℃的热压机在3-5kg/cm2的压力下热压0.5-2分钟,冷却后得到带不锈钢表面和铝表面的复合制品。
采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能将不锈钢粘附在各种基材上,尤其是粘附在中国专利00814149.5所述的粘合剂膜材上或者聚乙烯片材上。结果形成的带不锈钢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而且重要的是它还可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能。
在一个实例中,采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将不锈钢板粘合在基材上,所述基材选自热塑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热固性聚合物(例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玻璃、陶瓷、木材、皮革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较好实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下列试验方法:
1.剥离强度试验
剥离强度测试采用以下条件:Instron拉伸机,剥离速度100mm/min,剥离角度180°。
2.加速老化试验
加速老化试验通常有以下几类:光老化,湿热老化,热氧老化和高低温循环老化等。本发明中的粘合剂组合物膜粘贴在不锈钢和其它基材间,由于不锈钢等金属可以屏蔽光的照射,因此通常的光老化试验并不能短时间判断粘合剂的老化性能。湿热老化可以说是几类加速老化中最严苛的老化试验,通过湿热老化可以经较短时间判断粘合剂的老化性能。
本实施例中采用双85湿热老化,老化条件为:温度85℃,相对湿度85%。
以下为比较例和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及粘合剂组合物配方。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71
表1比较例与实施例使用的组合物配方
  LLDPE   EVA   Graft-PE1   Graft-PE2   EPDM   HIPS   A/O
 配方1   67.4   12.5   5   15   0.1
 配方2   69.9   12.5   5   12.5   0.1
 配方3   51.9   25   23   0.1
 配方4   49.9   30   20   0.1
 配方5   20   56.9   23   0.1
 配方6   20   79.9   0.1
粘合剂各组分经干混后,通过20-mm Brabender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合造粒。设定挤出机的螺杆使所有组分均能熔融/捏合并适当分散。将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190℃,熔体温度为205-210℃。螺杆速度为190rpm。加料速度设定为6kg/hr。造粒后将粒子在40℃的烘箱中干燥10小时以除去过量的水分。
比较例1
将上表1所示的配方1造粒后,使用GEC 3层共挤吹膜线(3英寸模头)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形成的单膜厚度为100μ。随后使用该膜作为粘合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将不锈钢板/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发现所有的脱粘均发生在粘合剂层与不锈钢的粘合表面。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下表2-1:
表2-1比较例1实验结果            单位N/mm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8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1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后,在老化前达到9N/mm左右的粘合强度,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而在双85老化100小时后,剥离强度明显下降。在老化200小时后,剥离强度仅为4.3N/mm,粘接基本失效。从破坏模式看,在发生粘结失效时所述粘接膜与铝仍有较好的粘合,该失效是在粘接膜与不锈钢的界面产生的。结果证明与铝有优良粘合的配方1并不适合与不锈钢的粘接。
比较例2
将上表1所示的配方2造粒后,使用GEC 3层共挤吹膜线(3英寸模头)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形成的单膜厚度为100μ。随后使用该膜作为粘合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将不锈钢板/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发现所有的脱粘均发生在粘合剂层与不锈钢的粘合表面。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2-2:
表2-2比较例2实验结果                单位N/mm
Figure B200910171037XD000009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2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强度,在老化前达到9N/mm左右,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而在双85老化100小时后,剥离强度明显下降。在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仅为4.3N/mm,粘接基本失效。从破坏模式看,该配方在粘结失效时其粘接膜与铝仍有较好的粘合,因此失效是在粘接膜与不锈钢的界面产生的。显然与铝有优良粘合的配方2并不适合与不锈钢的粘接。
实施例1
将配方3和配方2分别造粒后,使用GEC 3层共挤吹膜线共挤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形成的双层共挤膜总厚度为100μ,结构为:50μ配方3形成的粘合剂膜-50μ配方2形成的粘合剂膜。
随后使用该双层膜作为粘合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3粘合剂膜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配方2粘合剂膜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双层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3。
表3实施例1实验结果                        单位N/mm
  初始   100小时老化   200小时老化   360小时老化   520小时老化
  9.59   8.22   8.00   8.14   7.84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3和配方2的双层共挤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9.59N/mm左右。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7.84N/mm,仍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18.2%。从破坏模式看,在经过520小时老化后,此粘接膜与不锈钢和铝均具有较好的粘合。此实施例说明配方3与配方2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共挤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
实施例2
将配方4造粒后,在170℃,3.1kg/cm2压力下,热压10分钟,制成180μ左右的厚膜。
将配方2造粒后,使用GEC 3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制成厚度为50μ的单层膜。
随后将上述2种膜叠合形成复合粘合剂层,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4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配方2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复合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4。
表4实施例2实验结果                                    单位N/mm
  初始   100小时老化  200小时老化  360小时老化  520小时老化
  15.47   14.87  13.66  13.45  12.14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4和配方2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15.47N/mm左右。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12.14N/mm,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21.5%。从破坏模式看,在经过520小时老化后,此粘接膜与不锈钢和铝仍有较好的粘合。此实施例说明配方4与配方2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同时此例中配方4粘合剂膜的厚度为180μ,大于实施例1中配方3粘合剂膜的厚度,说明无论粘合剂膜的厚度发生如何变化,本文所述的粘合剂均能获得良好的与不锈钢的粘结力和耐老化性能。
实施例3
将配方5造粒后,在170℃,3.1kg/cm2压力下,热压10分钟,制成180μ左右的厚膜。
将配方1造粒后,使用GEC 3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制成厚度为50μ的单层膜。
随后将上述2种膜叠合作为复合粘合剂层,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5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配方1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复合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5。
表5实施例3实验结果                                    单位N/mm
  初始   100小时老化  200小时老化  360小时老化  520小时老化
  11.98   11.08  9.93  9.34  9.09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5和配方1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11.98N/mm。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9.09N/mm,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24.0%。此实施例说明配方5与配方1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
实施例4
将配方6造粒后,在170℃,3.1kg/cm2压力下,热压10分钟,制成180μ左右的厚膜。
将配方2造粒后,使用GEC 3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制成厚度为50μ的单层膜。
随后将上述2种膜叠合作为复合粘合剂层,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6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配方2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复合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6。
表6实施例4实验结果                                    单位N/mm
  初始  100小时老化  200小时老化  360小时老化  520小时老化
  12.81  11.38  10.70  10.48  10.36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6和配方2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12.81N/mm。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10.36N/mm,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19.1%。此实施例说明配方6与配方2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

Claims (14)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
(a)5-90重量份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
(b)5-95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和
(c)0-30重量份弹性体;所述组分(a)、(b)和(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2-C8烯烃聚合物选自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正丁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和辛烯/庚烯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10-80重量份,更好占15-70重量份,最好占20-6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酸接枝改性烯烃聚合物中用于接枝改性的酸单体选自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酐、马来酸、富马酸、富马酸酐、衣康酸、巴豆酸、巴豆酸酐、衣康酸酐、马来酸酐和取代的马来酸酐,如二甲基马来酸酐、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甲基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10-90重量份,更好占15-85重量份,最好占20-80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选自乙烯-正丁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正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聚丁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及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弹性体的量占1-28重量份,更好占5-25重量份。
8.一种共挤或复合的多层粘合剂膜,它包括一层由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粘合剂膜,它还包括一层由下列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括:
(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聚乙烯;
(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
(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粘合剂膜,它还包括一层由下列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括:
(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3-40重量%,较好5-30重量%;
(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
(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11.一种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制品,它包括不锈钢表面层和基层,以及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是铝层,在所述粘合剂膜层和所述铝层之间所述复合制品还包括由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所述组合物包括:
(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聚乙烯;
(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
(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是铝层,在所述粘合剂膜层和所述铝层之间所述复合制品还包括由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所述组合物包括:
(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3-40重量%,较好5-30重量%;
(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
(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复合不锈钢材料的粘合剂中的用途。
CN200910171037XA 2009-08-27 2009-08-27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Pending CN1019936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1037XA CN101993673A (zh) 2009-08-27 2009-08-27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1037XA CN101993673A (zh) 2009-08-27 2009-08-27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3673A true CN101993673A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84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1037XA Pending CN101993673A (zh) 2009-08-27 2009-08-27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367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5729A (zh) * 2011-12-15 2012-07-18 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低熔点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56595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层共挤阻隔包装的粘接树脂及用它制作的阻隔结构
CN104194661A (zh) * 2014-08-26 2014-12-10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转光封装胶膜、其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06905892A (zh) * 2016-09-23 2017-06-30 厦门内加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极性聚烯烃树脂的粘合剂
WO2017118173A1 (zh) * 2016-01-06 2017-07-13 福州大学 一种无醛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4477A (zh) * 2018-03-16 2018-08-10 云南名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热封胶及包含其的压纹铝箔盖膜
CN110856563A (zh) * 2018-02-13 2020-03-03 陈志勇 热熔胶膜组成物与鞋底的制作方法
CN115612424A (zh) * 2022-12-21 2023-01-17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5729A (zh) * 2011-12-15 2012-07-18 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低熔点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56595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层共挤阻隔包装的粘接树脂及用它制作的阻隔结构
CN103756595B (zh) * 2013-12-31 2015-11-04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层共挤阻隔包装的粘接树脂及用它制作的阻隔结构
CN104194661A (zh) * 2014-08-26 2014-12-10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转光封装胶膜、其制备工艺及应用
WO2017118173A1 (zh) * 2016-01-06 2017-07-13 福州大学 一种无醛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892A (zh) * 2016-09-23 2017-06-30 厦门内加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极性聚烯烃树脂的粘合剂
CN106905892B (zh) * 2016-09-23 2021-05-28 厦门内加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极性聚烯烃树脂的粘合剂
CN110856563A (zh) * 2018-02-13 2020-03-03 陈志勇 热熔胶膜组成物与鞋底的制作方法
US11779079B2 (en) 2018-02-13 2023-10-10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omposition of hot-melt adhesiv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hoe sole
CN108384477A (zh) * 2018-03-16 2018-08-10 云南名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热封胶及包含其的压纹铝箔盖膜
CN115612424A (zh) * 2022-12-21 2023-01-17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3673A (zh)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EP1781749B1 (en) Adhesive compositions derived from functionalized ethylene copolymers
US7740951B2 (en) Multilayered polymeric structure and methods
KR100743355B1 (ko) 박리 강도가 크고 응집 파괴도가 높은 저온 활성화 접착제조성물
CN103173146B (zh) 一种铝板、防火板用超低温复合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EP2225340B1 (en) Improved tie-layer adhesives for styrene polymers and articles
US8048519B2 (en) Highly flame retardant panels
TWI661937B (zh) 多層膜、其製造方法及包含其之物件
US20020001730A1 (en) Multilayer structure with acrylic cap layer, polyolefin core layer, and intermediate tie layer
KR20180075489A (ko)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핫멜트 접착제
TW200838961A (en) Adhesive and multilayer body using the same
KR102032037B1 (ko) 접착제 조성물
WO2011142949A4 (en) Adhesion promo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A2798688A1 (en) Adhesion promo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6420050B2 (en) Multilayer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formulated acrylic cap
PL199449B1 (pl) Mieszanina kopolimerów szczepionych, sposób jej wytwarzania, jej zastosowanie jako promotora adhezji oraz układ wielowarstwowy
TWI811308B (zh) 用作具有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之多層結構中之黏結層的樹脂
KR101878066B1 (ko) Pvc/폴리프로필렌 다층 접착을 위한 접착성 수지 조성물
CN110709242B (zh) 用于层压物中的聚合物共混物、层压物和制品
KR101878065B1 (ko) Pvc/폴리에틸렌 접착을 위한 접착성 수지 조성물
JP4453388B2 (ja) 樹脂被覆金属板
JPH06248248A (ja) ポリエチレンと金属との積層体
WO2013070502A1 (en) Multilayer polymer structure
JPH0745165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H022425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