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9820A - 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电力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电力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9820A
CN101989820A CN2010102212355A CN201010221235A CN101989820A CN 101989820 A CN101989820 A CN 101989820A CN 2010102212355 A CN2010102212355 A CN 2010102212355A CN 201010221235 A CN201010221235 A CN 201010221235A CN 101989820 A CN101989820 A CN 101989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wm signal
magnitude
phase delay
gener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12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田纪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89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 H02M7/539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by pulse-width mod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电力转换方法。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包括:电压检测部件,该电压检测部件被构造为检测电力系统线的电压值以生成检测电压值;和PWM信号生成部件,该PWM信号生成部件被构造为生成PWM信号使得输出电压跟随检测电压值。电压转换电路被构造为通过基于PWM信号对从电源提供的电力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来生成输出电压并且将输出电压提供给电力系统线。

Description

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电力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互连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将由光电发电、风力发电等等生成的电力转换为具有与电力系统相同特性的电力的技术。为了实现由诸如光电发电器的DC电力生成器产生的DC电力的系统互连,重要的是,保持电力损失小。当系统电力是AC波形的电力时,进一步要求减小延迟并且进行相位调整。
专利文献1描述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的系统互连的变换器设备。在此专利文献1中公布的技术中,执行MPPT(最大电力点跟踪)控制以保持电力损失小。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1]:JP 2000-20150A
发明内容
在执行系统互连中,系统的AC电力的波形可能不具有理想的正弦波。例如,在家庭中的系统电力线中,波形根据电器的负载而变化。即使对于与不具有理想的正弦波的这样的系统电力的系统互连,要求具有更少的电力损失和高效率的电力转换技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包括:电压检测部件,该电压检测部件被构造为检测电力系统线的电压值以生成检测电压值;PWM信号生成部件,该PWM信号生成部件被构造为生成PWM信号使得输出电压跟随检测电压值;以及电压转换电路,该电压转换电路被构造为通过基于PWM信号对从电源提供的电力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来生成输出电压并且将输出电压提供给电力系统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微控制器包括:电压获取部件,该电压获取部件被构造为获取通过检测系统电力线的电压生成的检测电压值;PWM信号生成部件,该PWM信号生成部件被构造为生成使输出电压跟随电压检测值的PWM信号;以及输出部件,该输出部件被构造为将PWM信号输出到电压转换电路,该电压转换电路通过基于PWM信号对从电源提供的电力执行PWM调制来生成输出电压并且将输出电压提供给系统电力线。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通过下述来实现电力转换方法:检测系统电力线的电压以生成检测电压值;生成用于输出电压跟随检测电压值的PWM信号;并且将PWM信号输出到电压转换电路,该电压转换电路通过基于PWM信号对从电源提供的电力执行PWM调制来生成输出电压并且将输出电压提供给系统电力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转换技术,即使对于与不具有理想的正弦波的系统电力的互连,该电力转换技术几乎没有电力损失并且具有高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电力系统互连系统的构造的框图;
图2A示出电压升压斩波器电路;
图2B示出电压降压斩波器电路;
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力转换部件的构造;
图4是示出微控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示出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示例;
图5B示出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示例;以及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力转换部件的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的构造的框图。DC电力生成器B 1是提供DC电力的电源,并且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它的阵列单元。DC电力生成器B 1输出的DC电力被提供给电压控制部件B2。
电压控制部件B2被提供有诸如电压升压电路(图2A)或者电压降压电路(图2B)的电压改变电路C2。当系统侧电压是显著地低于由DC电力生成器B1生成的电压时,电压降压电路被用作电压改变电路来替代电压升压电路C2。电压控制部件B2被提供有伏特计Mv1和安培表Mi1。伏特计Mv1在电压改变电路C2的前侧上测量从DC电力生成器B1提供的电力的电压以生成时间序列电压值数据。安培表Mi1测量从DC电力生成器B1提供的电力的电流以生成时间序列电流值数据。电压控制部件B2基于由伏特计Mv1生成的电压值数据和由安培表Mi1生成的电流值数据控制电压改变电路C2,以执行DC电力生成器B1的最大电力点跟踪控制。
通过典型的电压升压电路的构造能够实现诸如电压升压电路的电压改变电路C2。作为一个示例,在图2A中示出典型的电压升压斩波器电路。电压升压电路C2被提供有执行PWM控制的控制部件(未示出)。此控制部件控制切换元件Sw1的接通/断开,从而从DC电力生成器B1输出的并且从输入端子IN1提供的电压被升压到从输出端子OUT1输出的目标电压。
而且,当电压控制部件B2被提供有电压降压电路C2替代电压升压电路时,其能够通过典型的电压降压电路的构造实现。作为一个示例,在图2B中示出典型的电压降压斩波器电路。电压降压电路被提供有执行PWM控制的控制部件(未示出)。此控制部件控制切换元件Sw2的接通/断开,从而由DC电力生成器B1输出的并且从输入端子IN1提供的电压被降压到从输出端子OUT2输出的目标电压。
电力转换部件B3接收从电压改变电路C2输出的电压。接收的电压被转换为适合于系统互连的电压并且然后被从电压转换器C3输出。在本发明中,从电力转换部件B3输出的电力被提供给单相3线AC电力传输型的系统电力线SYS,其包括一对外线LL1和LL2以及一条中性线(neutral line)LN。
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力转换部件B3的构造。电力转换部件B3被提供有从电压控制部件B2输出的电力被提供到的输入端子IN3和IN4。电力转换部件B3被进一步提供有伏特计Mv2,该伏特计Mv2用于始终实时地监视和检测输入端子IN3和输入端子IN4之间的电压。为了生成分压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压计Mv2具有串联地连接在输入端子IN3和输入端子IN4之间的电阻器元件R21和电阻器元件R22。
电力转换部件B3具有微控制器10。微控制器10的模拟数字(A/D)转换部件(ADC)11检测并且转换诸如具有与输入端子IN4相同的电压的线的预定的电压线与电阻器元件R21和电阻器元件R22之间的节点之间的电压。A/D转换部件11基于检测到的电压生成并且输出电压信号作为数字信号来表示输入端子IN3和IN4之间的电压。下面将会加以描述的微控制器10和它的软件功能能够被替换为执行相同操作的逻辑电路。
电力转换部件B3被进一步被提供有伏特计Mv3,该伏特计Mv3实时地按时间序列监视并且检测由系统电力线SYS提供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伏特计Mv3被提供有串联地连接在单相3线型的系统电力线SYS中的外线LL1和中性线LN之间的电阻器元件R31和电阻器元件R32。通过电阻器元件R31和电阻器元件R32,检测系统电力线SYS的外线LL1和中性线LN之间的电压。微控制器10的A/D转换部件13基于检测到的电压生成并且输出电压信号作为数字信号,以表示外线LL1和中性线LN之间的电压。类似地,通过电阻器元件R33和R34,生成并且输出数字信号以表示外线L2和中性线LN之间的电压。
电力转换部件B3被进一步提供有数字模拟(D/A)转换部件DAC。D/A转换部件DAC被提供有变换器INV和滤波器电路LC。通过包括形成多个支路(arm)的诸如电力MOS晶体管、IGBT、SiC电力器件的切换元件Tr1至Tr4的典型的电压变换器能够实现变换器INV。通过由PWM定时器12生成的用于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PWM信号确定切换元件Tr1至Tr4中的每一个的接通/断开时序。变换器INV将从电压控制部件B2输出的电力转换为适合于系统互连的电力并且然后将其输出。
通过滤波器电路LC移除从变换器INV输出的电力的高频分量。通过包括电感器L1和L2以及电容器CP1和CP2的典型的低通滤波器能够形成滤波器电路LC。从滤波器电路LC输出的电力被提供给系统电力线SYS。在图3的示例中,为了到系统电力线SYS的电力供给的目的,滤波器电路LC的输出侧电线被连接至单相3线AC电力线SYS的外线LL1和LL2和中性线LN。
微控制器10被提供有信号处理部件21。信号处理部件21处理从A/D转换部件13输出的数字电压信号以生成检测电压值。当系统电力线SYS是AC电力线时信号处理部件21将当前检测电压值和具有相同相位的至少一个先前的检测电压值(例如,上次的检测电压值)积分或相加并且然后计算积分结果的平均值。通过此功能,在到当前时间的预定量的时段内具有相同相位的平均电压值被存储在L1表和L2表中。微控制器10被进一步提供有平均电压值表生成部件22,当检测电压值被生成时该平均电压值表生成部件22生成用于存储获得的平均电压值的平均电压值表20。生成的平均电压值表20被保持在RAM 14中。线LL1和LN之间的平均电压值被存储在L1表中,并且线LL21和LN之间的平均电压值被存储在L2表中。在平均电压值表20中,存储系统电力线SYS的电压波形的一个时段内的各相位和各相位处的平均电压值。
当获取检测电压值时平均电压值表生成部件22通过使用检测电压值计算平均电压值,并且将计算结果存储在平均电压值表20中。计算的平均电压值被进一步用于PWM定时器12的操作。PWM定时器12生成用于PWM控制的脉冲PWM信号以跟随平均电压值并且然后经由输出部件12-1将其传输到变换器INV。作为结果,通过电力转换部件B3将从电压控制部件B2输出的电力转换为具有实时地跟随系统电力线SYS的电压波形的电压波形的电力并且然后将其互连到系统电力线SYS。
通过此控制,以从DC电力生成器B1输出的电力具有系统电力线SYS的电力的电压波形的方式反馈控制电力转换部件B3。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通过微处理器10的控制使得能够实现电力系统互连而不管通过系统电力线SYS的电力传输的类型。
系统电力线SYS是图3的示例中的单相3线类型,但是能够在系统采用的电力传输的类型是单相2线AC电力传输、3相3线AC电力传输、以及DC电力传输的任何情况下通过相同的控制实现系统互连。在3相3线AC电力传输的情况下,通过电力转换部件B3将从电压控制部件B2输出的电力转换为3相AC电力,并且为U、V、以及W相中的每一个执行与上述相同的电压检测、平均电压值表20的生成、以及PWM控制,从而执行系统互连。
当系统电力线SYS采用DC电力传输时,微控制器10存储预置的时段。在接收来自于A/D转换部件13的检测电压值时,平均电压值表生成部件22计算具有相同相位的先前的检测电压值和接收到的当前检测电压值的平均电压值。基于计算的平均电压值对变换器INV进行PWM控制。考虑到噪声等等,执行时段设置。例如,当系统电力线SYS具有更多噪声时,在微控制器10的初始设置时通过设置较长的时段能够抑制噪声的影响。当系统电力线SYS采用DC电力传输时,电压升压斩波器电路或者电压降压斩波器电路能够被用作电压转换器C3。
接下来,将会描述电力系统互连系统的延迟时间补偿功能。在电压转换器C3中,通过平滑由变换器INV生成的脉冲状AC电力的低通滤波器生成延迟时间。图5A示出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示例。在此附图中,输入波形不是变换器INV的输出本身,而是被表示为形成正弦波。图5B是部分放大图,示出输出波形的相位被在输入波形的相位之后延迟了时段T。由于输入波形被控制为跟随系统电力线SYS上的波形,因此优选的是,对于最佳系统互连来说时段T基本上是零。
微控制器10包括相位延迟存储部件23,其中预先存储滤波器电路LC的延迟时间T。在设计电力转换部件B3时已知延迟时间T,并且因此在微控制器10的初始设置时操作员将延迟时间T存储在相位延迟存储部件23中。PWM定时器12基于延迟时间T从平均电压值表20中读取具有相对于系统电力线SYS的当前检测电压值晚了+T的时间处的相位的平均电压值。PWM定时器12基于此平均电压值输出用于PWM控制的PWM信号,以补偿相位延迟。通过此控制,变换器INV生成具有比系统电力线SYS的电压波形早了时间T的相位的电压波形的电力。通过滤波器电路LC将此电压波形的相位延迟时间T。作为结果,电力转换部件B3能够生成与系统电力线SYS相位相同的电压波形的电力以实现系统互连。
在执行这样的控制时,DC电力生成器B1以最大电力效率进行操作。因此,通过使用在给定时间t由伏特计Mv2获取的电压V2(t)和被生成为延迟了+T的电压V3(t+T),由PWM定时器12设置的PWM占空比能够被表达在下面的等式中:
(PWM占空比)=V2(t)/V3(t+T)
微处理器10通过实时执行此计算控制变换器INV。
通过上述构造,获得下面的优点:(1)能够不基于系统具有AC电力的假设实现电力系统互连,和(2)能够通过LC滤波器减少电压信号的延迟(理论上为零)。
作为结果,能够为系统抑制电力损失。此外,不仅能够支持AC电力而且能够支持DC电力。
信号处理部件21通过乘法或者除法能够获得平均电压值,并且能够使用位移位操作来加速平均值计算。在这样的情况下,积分的次数,即,要被相加的电压值的数目被设置为2的阶乘。此数目的具有相同相位的电压值的积分值的二进制值被位移位以高速计算平均电压值。
信号处理部件21进一步包括移除电压信号的异常检测点的功能。例如,当与时间段之前和之后的变化进行比较,预定时间段中的电压信号表示等于或者大于预定值的变化时,信号处理部件21确定此预定时间段内的电压信号是异常的。在平均电压值的计算时移除被确定为异常的电压信号。信号处理部件21进一步能够基于电压信号检测并且存储系统电力线SYS的电压波形的过零时间,并且能够基于此过零时间识别系统的电压的相位。信号处理部件21进一步能够基于此相位识别以检测电压值被存储在平均电压值表20中的适当相位位置处的方式进行检测电压值的精细调整。
优选的是,信号处理部件21进一步包括执行下述公倍数处理的功能。信号处理部件21计算是PWM设置时段(用于PWM控制的PWM信号的脉冲的上述时序之间的时段)和系统电力线SYS的时段的公倍数(优选最小的公倍数)的同步时段。通过此计算识别的是时序T2,在该时序T2,当用于PWM控制的PWM信号的当前上升时序对应于给定时序T1处的系统电力的给定相位θ1时,用于PWM控制的PWM信号的下一个上升时序和系统电力的相位θ1相互一致。平均电压值表生成部件22将从T1到T2的一个时段期间的检测电压值的平均电压值存储在平均电压值表20中。信号处理部件21从平均电压值表20中提取精确地与系统电力线SYS的当前相位相对应的平均电压值并且将其传输到PWM定时器12。因此,能够以精确地对应于系统电力线SYS的当前相位的方式控制变换器INV。
图4是示出用于通过PWM定时器12计算设置值的微控制器10的操作的流程图,其中当上述控制被应用于与3相AC系统电力传输的互连时生成变换器控制信号。首先,将会描述在此流程图中使用的符号。符号adcU、adcV、以及adcW表示用于由与图1的伏特计Mv3相对应的伏特计检测到的系统电力线的U相位、V相位、以及W相位的当前检测电压值。
在本示例中,用于PWM控制的设定频率是20kHz并且系统的频率是50Hz。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上面的描述中的最小的公倍数的时段相对应的频率是20kHz。因此,用于系统电力线SYS的检测电压值的A/D转换部件13的采样频率被设置为20kHz。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20k/50=400,所以具有每时段400个样品的分辨力的平均电压值被存储在平均电压值表20中。
符号aveU[i]、aveV[i]、以及aveW[i]表示平均电压值表20中的U相位、V相位、以及W相位的平均电压值。符号aveU[i]是具有从符号aveU[1]到aveU[400]的元素的阵列变量,并且同样应用于符号aveV[i]和aveW[i]。符号i是平均电压值表20中的相位间隔值,并且与采样频率同步增加。通过生成此种阵列变量并且将值代入其元素的软件来实现平均电压值表生成部件22。
符号dutyU是用于通过微控制器10输出到变换器INV的3相位驱动的控制信号。为变换器INV的U相位生成AC电压的分支被以由符号dutyU表示的占空比进行PWM控制。符号dutyV和dutyW分别是用于V相位和W相位的PWM控制的相同的占空比。
符号adcMPPT是由位于在变换器INV前级的伏特计Mv2检测的电力转换部件B3的输入电压。当DC电力生成器B1是在生成的电力中具有大变化的诸如PV(光电)面板、风力发电器、地热发电、以及废热发电的电力生成器时,符号adcMPPT表示当他们处于最大电力点跟踪(MPPT)控制下时生成的电力的电压。
符号T表示在诸如滤波器LC的变换器INV的后级生成的延迟时间。符号T是以平均电压值表20中的相位间隔值为单位的整数。符号%是用于余值的算子的符号。即,符号A%B表示在A除以B的计算中的余值。
微控制器10在电力系统互连系统的激活时如下所述地执行初始化。当电力系统的U相位电压是OV时变量i被设置为i=0。利用符号aveU[400],aveU[400]和aveW[400]声明的阵列变量的所有元素被设置为零。相位延迟存储部件23中的延迟时间T被设置为预定值。为了设置延迟时间T,可以使用不与初始化有关的常数。
步骤S1:
微控制器10以20kHz的频率执行中断处理。
步骤S2:
A/D转换部件13从微控制器10中的伏特计Mv3获取到预定的恒压线的系统电力线的每条线的电压并且使其进行A/D转换以生成各相的检测电压值adcU、adcV、以及adcW。
步骤S3:
计算(i+1)%400并且此结果被新定义为变量i的值。
步骤S4:
平均电压值表生成部件22为相中的每一个计算被存储在平均电压值表20中的电压值和在步骤S2中生成的检测电压值之间的平均电压值,并且为每个相更新平均电压值表20的第i元素的值。
步骤S5:
为了使变换器INV受到PWM控制,微控制器10通过使用下述等式来计算用于各相的占空比:
dutyU=adcMPPT/aveU[(i+T)%400],
dutyV=adcMPPT/aveV[(i+T)%400],以及
dutyW=adcMPPT/aveW[(i+T)%400]。
项aveU[(i+T)%400]是先前时段中的平均电压值并且还是具有比用于U相的电压平均值表20中的系统电压的当前相位早了+T的相位的相位的平均电压值。作为响应于此占空比的命令值dutyU使变换器INV受到PWM控制的结果,输出AC电压波形,其中通过滤波器电路LC生成的相位延迟被事先补偿。
步骤S6:
微控制器10结束中断处理并且等待下一个操作或者用于执行上述控制的下一个中断处理。
接下来,参考图6,将会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的整体构造与图1中所示的构造相同。然而,应注意的是,电力转换部件B3具有不同于图3中的构造的图6中所示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10a自动地检测由于被提供在变换器INV的输出和系统电力线SYS之间的滤波器电路LC等等导致的相位延迟时间并且对该相位延迟时间进行补偿。
在本实施例中,伏特计Mv4A和Mv4B被布置在滤波器电路LC的后级侧上以检测不同的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此外,断路器SW被布置在伏特计Mv4A和Mv4B的更加后面的侧上,以阻挡电力系统互连系统的内部电路和系统电力线SYS之间的电力。断路器SW包括系统输出开关SW3和SW4。
除了图3的微控制器10的构造之外,微控制器10a具有A/D转换部件15和输出端口16。A/D转换部件15生成表示由伏特计Mv4A和Mv4B检测到的电压的检测电压值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16输出用于控制断路器SW的接通/断开的信号。
在这样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中,在微控制器10a的初始设置时,输出端口16控制断路器SW以阻挡与系统的互连。其后,执行参考图4的步骤S1至S6描述的控制。应注意的是,延迟时间被设置为T=0。
A/D转换部件15基于由伏特计Mv4A和Mv4B生成的电压生成阻挡状态下的检测电压值。微控制器10a通过将由伏特计Mv4A和Mv4B检测到的并且由A/D转换部件15生成的检测电压值与由A/D转换部件13生成并且存储在平均电压值表20中的检测电压值进行比较来估算延迟时间。延迟时间被存储在相位延迟存储部件23中。通过使用诸如PID校正方法的典型方法能够执行延迟时间估算。微控制器10a存储以这样的方式估算的延迟时间。
然后,存储的延迟时间被设置为延迟时间T,并且执行与参考图4描述的控制相同的控制。在延迟时间T被设置并且基于延迟时间T开始PWM控制之后,微控制器10a通过输出端口16控制断路器SW以连接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系统电力线SYS。这样的控制使得能够自动地执行延迟时间T的设置而没有由用户执行先前的写入处理。
尽管在上面结合数个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为了示出本发明而提供,并且不应依赖于此在限制的意义上解释权利要求。

Claims (15)

1.一种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包括:
电压检测部件,所述电压检测部件被构造为检测电力系统线的电压值以生成检测电压值;
PWM信号生成部件,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被构造为生成PWM信号使得输出电压跟随所述检测电压值;以及
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被构造为通过基于所述PWM信号对从电源提供的电力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来生成所述输出电压并且将所述输出电压提供给所述电力系统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其中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生成所述PWM信号以跟随电压值的平均电压值,所述电压值包含所述检测电压值的当前检测电压值和与所述系统电力线的相位相同的所述检测电压值的先前检测电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进一步包括:
平均电压表生成部件,所述平均电压表生成部件被构造为生成表,当所述电压检测部件生成所述检测电压值时计算平均电压值,并且对于每个相位将平均电压值存储在所述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其中所述平均电压表生成部件将在等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时段和所述系统电力线的时段的公倍数的时段期间的平均电压值存储在所述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进一步包括:
相位延迟存储部件,所述相位延迟存储部件被构造为存储当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生成所述输出电压时相位延迟的值,
其中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生成所述PWM信号以补偿存储在所述相位延迟存储部件中的所述相位延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进一步包括:
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被构造为阻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系统电力线之间的互连;和
相位延迟检测部件,所述相位延迟检测部件被构造为检测在所述断路器阻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系统电力线之间的互连的状态下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生成的所述输出电压到所述系统电力线上的电压的相位延迟,
其中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生成所述PWM信号使得补偿由所述相位延迟检测部件检测到的所述相位延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其中所述系统电力线传输DC电力。
8.一种微控制器,包括:
PWM信号生成部件,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被构造为生成PWM信号使得输出电压跟随检测电压值,
其中电压检测部件检测电力系统线的电压值以生成所述检测电压值,和
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通过基于所述PWM信号对从电源提供的电力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来生成所述输出电压并且将所述输出电压提供给所述电力系统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控制器,其中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生成所述PWM信号以跟随电压值的平均电压值,所述电压值包含所述检测电压值的当前检测电压值和与所述系统电力线的相位相同的所述检测电压值的先前检测电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控制器,进一步包括:
平均电压表生成部件,所述平均电压表生成部件被构造为生成表,当所述电压检测部件生成所述检测电压值时计算平均电压值,并且对于每个相位将平均电压值存储在所述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控制器,其中所述平均电压表生成部件将在等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时段和所述系统电力线的时段的公倍数的时段期间的平均电压值存储在所述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进一步包括:
相位延迟存储部件,所述相位延迟存储部件被构造为存储当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生成所述输出电压时相位延迟的值,
其中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生成所述PWM信号以补偿存储在所述相位延迟存储部件中的所述相位延迟。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其中断路器阻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系统电力线之间的互连,并且
相位延迟检测部件检测在所述断路器阻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系统电力线之间的互连的状态下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生成的所述输出电压到所述系统电力线上的电压的相位延迟,
其中所述PWM信号生成部件生成所述PWM信号使得补偿通过所述相位延迟检测部件检测到的所述相位延迟。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控制器,其中所述系统电力线传输DC电力。
15.一种电力转换方法,包括:
检测系统电力线的电压以生成检测电压值;
生成用于输出电压跟随所述检测电压值的PWM信号;以及
将所述PWM信号输出到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通过基于所述PWM信号对从电源提供的电力执行PWM调制生成所述输出电压并且将所述输出电压提供给所述系统电力线。
CN2010102212355A 2009-07-31 2010-06-30 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电力转换方法 Pending CN1019898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9863A JP2011036040A (ja) 2009-07-31 2009-07-31 系統連系システム及び系統連系方法
JP2009-179863 2009-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9820A true CN101989820A (zh) 2011-03-23

Family

ID=4343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12355A Pending CN101989820A (zh) 2009-07-31 2010-06-30 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电力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26283A1 (zh)
JP (1) JP2011036040A (zh)
CN (1) CN101989820A (zh)
DE (1) DE10201002549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7701A (zh) * 2011-10-07 2014-05-14 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系统互连用电力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及系统互连用电力转换装置
CN104935200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电力转换装置、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发电系统
CN108710089A (zh) * 2018-05-16 2018-10-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电路电源的相位监测方法及相位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5684B1 (fr) * 2009-05-14 2011-06-1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ircuit convertisseur et systeme electronique comportant un tel circuit
WO2018185963A1 (ja) * 2017-04-03 2018-10-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3608A (en) * 1986-03-06 1987-12-15 Computer Power System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st efficient power measurement
US5977660A (en) * 1996-08-09 1999-11-02 Mesta Electronics, Inc. Active harmonic filter and power factor corrector
JP2000014162A (ja) * 1998-06-17 2000-0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系統連系用インバータ
US6091205A (en) * 1997-10-02 2000-07-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hase controlled dimming system with active filter for preventing flickering and undesired intensity changes
US20040264089A1 (en) * 2002-12-10 2004-12-30 Ebara Corporation Interconnecting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1231327A (zh) * 2007-01-25 2008-07-30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电池余量测定装置及方法
US20080298104A1 (en) * 2007-06-04 2008-12-04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Prediction scheme for step wave power converter and inductive inverter topolog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8263A (ja) * 1996-02-05 1997-08-12 Sasaki Glass Co Ltd 容 器
JPH11318087A (ja) * 1998-03-06 1999-11-16 Ebara Densan Ltd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JP2000020150A (ja) 1998-06-30 2000-01-21 Toshiba Fa Syst Eng Corp 太陽光発電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3009593A (ja) * 2001-04-19 2003-01-10 Ebara Densan Ltd ガスタービン発電装置
US20090289637A1 (en) * 2007-11-07 2009-11-26 Radtke William O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Impedance of a Medium Voltage Power Line
US8068352B2 (en) * 2008-12-19 2011-11-29 Caterpillar Inc. Power inverter control for grid-tie transi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3608A (en) * 1986-03-06 1987-12-15 Computer Power System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st efficient power measurement
US5977660A (en) * 1996-08-09 1999-11-02 Mesta Electronics, Inc. Active harmonic filter and power factor corrector
US6091205A (en) * 1997-10-02 2000-07-18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Phase controlled dimming system with active filter for preventing flickering and undesired intensity changes
JP2000014162A (ja) * 1998-06-17 2000-0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系統連系用インバータ
US20040264089A1 (en) * 2002-12-10 2004-12-30 Ebara Corporation Interconnecting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1231327A (zh) * 2007-01-25 2008-07-30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电池余量测定装置及方法
US20080298104A1 (en) * 2007-06-04 2008-12-04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Prediction scheme for step wave power converter and inductive inverter topolog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立强等: "基于DSP的光伏逆变并网的同步控制", 《通信电源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7701A (zh) * 2011-10-07 2014-05-14 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系统互连用电力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及系统互连用电力转换装置
CN104935200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电力转换装置、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发电系统
CN108710089A (zh) * 2018-05-16 2018-10-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电路电源的相位监测方法及相位检测装置
CN108710089B (zh) * 2018-05-16 2021-01-2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电路电源的相位监测方法及相位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36040A (ja) 2011-02-17
US20110026283A1 (en) 2011-02-03
DE102010025492A1 (de) 201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06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wer conversion using an interleaved flyback converter with reactive power control
US98598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pendent control of multiple power converter sources
US9077202B1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series energy storage
Poshtkouhi et al. Multi-input single-inductor dc-dc converter for MPPT in parallel-connected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US20150078053A1 (en) Single-phase cycloconverter with integrated line-cycle energy storage
CN108156833B (zh) 电力转换装置和用于电力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12132948A1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WO2012109450A2 (en) Dynamic frequency and pulse-width modulation of dual-mode switching power controllers in photovoltaic arrays
KR20070033395A (ko) 스트링기준 태양광발전용 전력제어장치
CN105871324A (zh) 一种多路输入光伏逆变系统的独立mppt跟踪方法
TW201440408A (zh) 疊接橋式直流/交流電力轉換方法及其裝置
Chen et al. Optimal balancing control for tracking theoretical global MPP of series PV modules subject to partial shading
US20140169055A1 (en) Non-isolated dc/ac inverter
CN101989820A (zh) 电力系统互连系统和电力转换方法
CN108306484B (zh) 一种功率变换装置及功率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15044192A2 (en) An intra-module dc-dc converter and a pv-module comprising same
AU20142411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burst mode during power conversion
KR101256433B1 (ko) Pv 전류를 이용한 최대 전력점 추적 방식의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US1119010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current of converter phases
Roggia et al. Digital control system applied to a PFC boost converter operating in mixed conduction mode
Kaouane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incremental-conductance MPPT algorithm in a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system based on DC-DC ZETA converter
VS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ontrol technique for standalone PV system
Islam et al. Design of a modified Vienna rectifier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nder different three phase loads
KR101920469B1 (ko) 쿡 컨버터 기반의 계통 연계형 단일단 인버터
de Melo Bento et al. Dual input single switch DC-DC converter for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