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5024B -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转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转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75024B CN101975024B CN201010292608.8A CN201010292608A CN101975024B CN 101975024 B CN101975024 B CN 101975024B CN 201010292608 A CN201010292608 A CN 201010292608A CN 101975024 B CN101975024 B CN 1019750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ry case
- rotating shaft
- rotating disk
- rear wall
- drilling ri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挖钻机的转盘,用于连接动臂和桅杆,包括与动臂铰接的转盘体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转盘体上的安装孔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桅杆连接。由于采用轴式结构,其承载方式不同于以往的立板式转盘,纵向力Fy主要以剪切转轴的形式来承受,水平力Fx主要由转轴轴向承受,此种结构缩小了动臂铰接部与转盘底板之间的距离,使力臂大大减小,进而使力矩Mz得到有效降低,因此降低了整个转盘的承载,当承受横向力矩Mz时,转盘体与转轴之间部分径向间隙消除,在转盘体和转轴之间形成一个接触面,力矩Mz转化的应力,由整个该接触面承受,由于承受应力的面积比较大,避免了应力集中的产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旋挖钻机的转盘的旋挖钻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挖钻机及其转盘。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工程不断增多,对桩工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大。旋挖钻机由于具有装机功率大、施工效率高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各种桩基础工程。
由于旋挖钻机承受载荷大,立桅方式特殊等原因,其转盘的设计既要满足较高强度、刚度的要求,又要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
现有的旋挖钻机中,转盘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直立板式转盘,另一种是弯立板式转盘。
请参考图1,图1是直立板式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直立板式转盘通常主要由转盘体11、转盘座12、压板13及挡块14组成。转盘体11与动臂连接,转盘座12与桅杆连接。转盘体11安装在转盘座12上,通过压板13和螺栓组将其沿垂直转盘底板111方向固定,压板13与转盘体11之间有一定空隙,保证了转盘体11可以在转盘座12内自由转动。转盘体11的左右两侧用螺栓安装有挡块14,挡块14配合转盘座12上的开槽使其达到控制桅杆摆角的目的。这一方案,由于其转盘座12上、下端都有压板13,这在应用到桅杆需要前倾的旋挖钻机时,往往使得下端压板13与动臂发生干涉。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增加轴套113与转盘底板111之间的距离,即增加立板112的长度,但这就会使得立板112悬臂增大,压板13与螺栓组所受力矩增大,从而降低了转盘整体的承载能力;而且,增加立板112长度还会使整个工作装置重心前移,无形中增加整车回转支撑所承受的力矩,降低整车的稳定性。可见,增加立板112长度并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此方案的基础上稍改变转盘体结构,即是弯立板式转盘。
请参考图2,图2是弯立板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弯立板式转盘同样主要由转盘体21、转盘座22、压板23及挡块24组成。与上述方案不同的是,该方案中,立板212改为向转盘下端伸出的弯曲形状,这使得轴套213靠近转盘的下端,有效地避免了转盘下端压板23与动臂的干涉。然而,弯曲立板212在承载时,往往在转盘下端弯曲部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
下面具体分析弯立板式转盘承受载荷的情况。根据力传递的可逆性,整个转盘承载相当于通过转盘体21克服加载在轴套213上的外载荷。为便于分析,可将载荷向转盘回转中心简化,可简化为转盘所受纵向力(平行于桅杆导轨方向)Fy、水平力(垂直于转盘底座方向)Fx及横向(垂直于立板侧面)的力矩Mz。纵向力Fy主要靠转盘体21与转盘座22之间的剪切承受,水平力Fx主要由压板23及螺栓组承受。力矩Mz的平衡力矩主要由一侧压板23的压力提供,因此,力矩Mz最终转化为压板23及螺栓组上的应力。
根据转盘实际工作时的受力分析,纵向力Fy远大于水平力Fx,且由于轴套213与转盘底板211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力矩Mz较大,由于立板212的结构,力矩Mz转化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转盘下端弯曲部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
因此,在有效解决转盘与动臂的干涉的前提下,避免转盘承载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的转盘,该旋挖钻机的转盘能够有效避免转盘承载而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以提高整体工作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挖钻机的转盘的旋挖钻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转盘,用于连接旋挖钻机的动臂和桅杆,包括转轴和与动臂铰接的转盘体,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转盘体上的安装孔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桅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盘体与动臂的铰接部设置于所述转盘体的下端部。
优选地,所述转盘体的横截面的面积自所述转盘体的下端部至上端部呈递减的趋势变化。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体上的挡块和固接于桅杆的后墙板;所述后墙板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挡块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与所述转轴同心设置的具有预定弧度的弧形孔。
优选地,所述后墙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转盘体的上端面相抵配合的上限位部件,且两者的配合面均为以所述转轴轴心为圆心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上限位部件具体为顺次固接于所述后墙板上的上垫板和上压板,所述上压板、所述上垫板与所述后墙板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转盘体具有向上延伸的可活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上翼板;且所述转盘体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压板的下表面相抵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翼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肩台,所述上垫板(38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相应设置有下肩台,且所述上肩台与其相对应的所述下肩台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转盘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侧翼板,所述后墙板的左、右两侧相应各设置有侧限位部件,所述侧限位部件与相应的所述后墙板分别形成开口向内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左右两侧的所述侧翼板分别活动地插接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
优选地,所述侧限位部件具体为顺次固接于所述后墙板上的侧垫板和侧压板,左侧的所述侧压板和所述侧垫板与所述后墙板形成所述第二凹槽,右侧的所述侧压板和所述侧垫板与所述后墙板形成所述第三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包括动臂、桅杆和用于连接所述动臂和所述桅杆的转盘,所述转盘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旋挖钻机的转盘。
本发明提供的旋挖钻机的转盘,包括与动臂铰接的转盘体和转轴,转轴的一端枢接于转盘体,另一端与桅杆连接。工作过程中,动臂载荷通过转盘体作用在插装枢接于其中的转轴,当转盘承受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力矩Mz时,转盘体与转轴之间的部分径向间隙消除,在转盘体和转轴之间形成一个接触面,这样,力矩Mz在两者接触部之间形成的应力分布在整个该接触面,由于承受应力的面积较大,有效避免了应力集中的产生,可降低构件受力变形损坏的机率,为整机工作的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旋挖钻机的转盘,增加设置后墙板,在转盘体上设置挡块,在后墙板上设置有容置挡块的限位孔,该限位孔为以转轴轴心为圆心的弧形孔。由于该弧形限位孔具有预定弧度,当桅杆相对于转盘体左右转动时,该限位孔以转轴轴心为圆心相应地左右转动,并在桅杆的转动达到摆角要求的极限时,其孔壁与转盘体上的挡块相抵限位,也就是说,该挡块在限位孔中的位置也达到极限位置,以此起到限定桅杆摆角的作用。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盘体上方的后墙板上部还设置有上限位部件,上限位部件与转盘体的上端面相抵配合,且两者的配合面均为以转轴轴心为圆心的弧形面。
当转轴发生较大形变或轴剪切破坏时,该转盘体的上端面与上限位部件的配合间隙为零,挡块与限位孔接触面间隙为零,Fy方向载荷能通过转盘体的上端面和挡块传递至转盘体,此时转盘体和转轴共同承载纵向力Fy,从而减轻了转轴承受的剪切力,实现了纵向力Fy承载的双重保护。
在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限位部件具体为固接在后墙板上的上压板和上垫板,上压板、上垫板与后墙板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转盘体还设置有向上伸出的上翼板,上翼板可活动地插接于该第一凹槽中;且转盘体的上端面与上压板的下表面相抵配合。而且,上翼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上肩台,上垫板内表面的左右两端相应分别设置有下肩台,上肩台到与其相对应的下肩台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
当桅杆相对于转盘体逆时针转动时,限位孔以转轴轴心为圆心相应沿逆时针转动,并逐渐靠近所述挡块;与此同时,一侧的下肩台也以转轴轴心为圆心相应沿逆时针转动,并逐渐靠近相对应上肩台。当桅杆的转动达到要求极限时,限位孔触抵挡块,挡块在限位孔中的位置达到极限;一侧的下肩台与其相应的上肩台也达到相抵位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零;此时,挡块与一侧上肩台共同起到限定桅杆摆角的作用。同理,当桅杆相对于转盘体顺时针转动时,挡块与另一侧上肩台同样共同起到限定桅杆摆角的作用。挡块与上肩台共同限定桅杆的摆角,实现了桅杆摆角限位的双重保护。
在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盘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侧翼板,后墙板的左、右两侧相应各设置有侧限位部件,侧限位部件与相应的后墙板分别形成开口向内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左右两侧的侧翼板可分别活动地插接于相应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由于两侧的侧翼板与相应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配合,当承受水平方向Fx载荷时,可以通过侧翼板与侧限位部件来传递Fx载荷。同理,上翼板与上限位部件也可以用于传递Fx载荷。此时,转盘体与转轴共同承受Fx载荷,有效降低了转轴所受的轴向力,实现了Fx承载的双重保护。
此外,综合以上各具体实施方式,由于转盘体与后墙板之间,通过上限位部件和侧限位部件上相应的凹槽配合连接,当该旋挖钻机的转盘承受力矩Mz时,上限位部件和侧限位部件,将提供反向力矩,用以平衡力矩Mz。此时,转盘体和转轴共同平衡力矩Mz,有效降低了转轴上的应力,实现了力矩Mz承载的双重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立板式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弯立板式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后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5所示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旋挖钻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的转盘,该旋挖钻机的转盘结构合理,能够避免承载应力的集中。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挖钻机的转盘的旋挖钻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旋挖钻机的转盘301,用于连接动臂302和桅杆300,请一并参见图9所示。
本文所述动臂是变幅机构的组成部件之一。变幅机构,是用来实现桅杆300与主机之间的距离调整以及桅杆300工作状态调整的装置。变幅机构与桅杆300的连接是通过动臂实现的。另外,本文所述桅杆300是为动力头、钻杆、钻头等作业装置提供安装支撑,及工作导向作用的部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旋挖钻机的转盘,包括与动臂铰接的转盘体31和转轴32,转轴32的一端枢接于转盘体31,另一端与桅杆300连接。
转盘体31上设置有与转轴32枢接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在安装孔内可以设置转盘轴套35,通过转盘轴套35与转轴32进行枢装,转盘轴套35内也可以安装耐磨套(图中未示出),以减小转轴32与转盘轴套35之间的磨损,延长转轴32的使用寿命。应当理解,该安装孔和转盘轴套35可以贯通转盘体31;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深度的盲孔,可以通过安装半月板33对转轴32进行轴向定位,半月板33是用于对转轴32进行轴向定位的现有部件,在此不多描述。转轴32的轴线可以垂直于其与桅杆300的配合面设置,也可以与该配合面呈其他角度设置。同样,转轴32也可以直接枢装于该安装孔,还可以通过增设其它部件进行枢装。
转轴32的另一端从转盘体31中伸出,用于与桅杆300连接。转轴32与桅杆300的连接方式,需要根据桅杆300上所安装平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在保证转轴32轴向限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任何安装方式。
转盘体31上设置有与动臂(图中未示出)连接的铰接部312,铰接部312可以设置于转盘体31的下端部,并可以在满足强度及工艺等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转盘体的底面,以更好地避免工作时与动臂发生干涉。此外,铰接部312上可以设置连接轴套34,连接轴套34内也可以安装耐磨套,以减小磨损。
为了进一步分析本发明所提供的旋挖钻机的转盘,下面对本发明的承载方式进行分析。为便于分析,可将载荷向转盘回转中心简化,采用与前述相同的划分方法,简化为转盘所受纵向力(平行于桅杆导轨方向)Fy、水平力(垂直于转盘底面方向)Fx及横向(同时垂直于力Fx及力Fy方向)的力矩Mz。
Fy的承载:纵向力Fy主要依靠转轴32来承受,转盘体31与桅杆共同构成了对转轴32的剪切,以剪切轴的形式来承受载荷Fy。
Fx的承载:水平力Fx主要由转轴32轴向承受。
Mz的承载:与立板式转盘相比,采用此结构的旋挖钻机的转盘,可最大限度的减小动臂铰接部312与转盘底板315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力臂,从而使力矩Mz得到有效降低,能够降低整个转盘的承载。并且,在力矩Mz降低的基础上,当转盘承受载荷时,转轴32与转盘体31之间的径向间隙消除,在转轴32与转盘体31之间形成一个接触面,该接触面的面积为转轴32外周表面积的一部分,在转轴32与转盘体31的配合间隙较小时,该接触而的面积大体为转轴32轴面面积的一半。力矩Mz的平衡力矩主要由该接触面所受压力提供,由于该接触面的面积较大,因此不会产生破坏性的应力集中。
转盘体31的形状可以为箱形,以有利于制造和加工。基于转盘体31承受的载荷,由铰接部312到转盘体31的上端部逐渐变小,转盘体31的各横截面也可以加工制造成渐变的趋势,且由铰接部312到转盘体31的上端部各横截面逐渐变小,这样设置节省材料,也减轻了转盘体31的重量。本文所述的转盘体“横截面”的方向,与水平力Fx及横向力矩Mz平行,且与纵向力Fy垂直。
转盘体31可以采用中空结构,可以设置转盘底板315以及转盘立板316,并安装转盘轴套35,转盘轴套35可以焊接于转盘体31上,通过设置对称筋板(图中未示出),防止转盘轴套35出现悬臂结构,以有效降低由于转盘轴套35及转轴32的挠曲变形而产生的弯曲应力。实际上,转盘轴套35承载筋板可以采用三角形对称布置,在增加转盘轴套35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转盘立板316的承载截面面积。同时,也使得转盘立板316承载强度可控制的范围更大,为转盘承载能力的进一步扩展留足了空间。另外,转盘底板315与转盘立板316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三角形结构,这一方面能有效的减小转盘底板315的变形,防止因转盘底板315变形而产生转盘失效的故障;另一方面,也能增强转盘整体的稳定性及其强度。实际上,转盘体31可以为实芯体结构设计,在转盘体31上加工出安装孔,用以安装转轴32,可以理解,中空的箱形结构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的显著特点。
请参考图4和图5;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后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转盘体31上设置挡块311,并可以增加设置一块后墙板37,后墙板的一面与桅杆300固接,另一面与转盘体31相配合安装。可以在后墙板37上设置有容置挡块311的限位孔371,该限位孔371可以为与转轴同心设置的具有预定弧度的弧形孔,限位孔371的预定弧度需要根据桅杆300工作时具体的摆角要求来定,在满足桅杆300左右摆角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任何适宜的弧度。后墙板37上可以设置有插接转轴31的安装孔372,以实现转轴32与后墙板37的连接,转轴31可以固定插装于安装孔372,也可以可转动地插装于安装孔372,可以直接插装,也可以通过安装轴套等部件后插装。对于固定连接关系而言,挡块311可以焊接在转盘体31上,也可以通过螺栓或者其他部件固接在转盘体31上。
由于桅杆300有左右摆角的控制要求,而桅杆300的左右倾角控制,现有主要由倾角传感器配合配合液压系统实现,但是为了整体的安全性,需要从机械上进行限位。当桅杆300相对转盘转动时,相应地,挡块311也在限位孔371内转动。当桅杆300相对转盘转到要求极限时,挡块311在限位孔371内也达到一侧的极限位置,限制桅杆300的继续转动,以此实现控制桅杆300摆角的目的。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盘体31上方可以设置上限位部件38,该上限位部件38与转盘体31的上端面相抵配合,且两者的配合面均为以转轴32轴心为圆心的弧形面。该上限位部件38可以设置在后墙板37上,既可以与后墙板37制成一体,成为后墙板37的一部分;也可以制成独立的部件,通过螺栓组等固定安装于后墙板37上。转盘体31的上端面与上限位部件38的配合面均制成以转轴32轴心为圆心的弧形面,可以保证转盘体31能够相对于上限位部件38转动,同时保证该配合面具有较大的面积,使转盘体31与上限位部件38充分接触。转盘体31的上端面与上限位部件38之间的间隙,应能保证两者之间相抵配合,进而保证在纵向上载荷Fy的传导。
在此种优选实施方式中,Fy的承载有两道独立的承载结构。第一道,依靠转轴32来承受载荷Fy,转盘体31与桅杆300共同构成了对转轴32的剪切,以剪切转轴32的形式来承受载荷Fy。第二道,当转轴32发生较大形变或轴剪切破坏时,转盘体31的上端面与上限位部件38的配合间隙为零,挡块311与限位孔371接触面间隙为零,Fy载荷能通过转盘体31的上端面和挡块311传递至转盘体31,由转盘体31来分担载荷Fy。此种设置,转盘体31和转轴32能够共同承载纵向力Fy,减轻了转轴32承受的剪切力,实现了纵向力Fy承载的双重保护。
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旋挖钻机的转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剖视图。
在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上限位部件38上设置第一凹槽383,例如,可以设置上压板381和上垫板382,上垫板382与上压板381顺次固接于后墙板37,上压板381、上垫板382与后墙板37形成第一凹槽383;当然,该第一凹槽383也可以在一体式上限位部件上形成。转盘体31还可以设置有向上伸出的上翼板313,上翼板313可活动地插接于第一凹槽383之中。并且转盘体31的上端面与上压板381的下表面相抵配合,其配合面均为以转轴32轴心为圆心的弧形面,这样设置配合面可以保证转盘体31能够相对于上限位部件38转动。上翼板313的上表面与上垫板382的内表面既可以相抵配合,使其配合面均为以转轴32轴心为圆心的弧形面,以利于更好地定位配合,也可以采用其他配合形式,只要不影响转盘体31对上限位部件38的相对转动即可。后墙板37、上垫板382与上压板381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栓组,螺栓组承载能力强,能够保证上限位部件38的整体承载能力,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满足承载要求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通过上压板381和上垫板382的组装组成上限位部件38,可以优化上限位部件38的承载,避免了整体加工所容易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问题,同时也便于加工。当然在满足承载要求的情况下,上限位部件38也可以加工成一个整体的部件。
上翼板313插接在第一凹槽383中的间隙,需要满足转盘体的工作要求,即要满足转盘体31能够自由转动,同时,间隙也不宜过大,以保证转盘体31能够沿轴向承受载荷Fx。比如,可以通过改变上垫板382的厚度,对上翼板313插接在第一凹槽383中的间隙进行调整。
可以将转盘体31的上端部经过加工成形制得上翼板313;也可以单独制得上翼板313,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上翼板313安装于转盘体31上。
请参考图7,图7是图6所示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上翼板313上表面的左右两端还可以分别设置有上肩台3131,上垫板382内表面的左右两端相应分别设置有下肩台3821,上肩台3131到与其相对应的下肩台3821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该预定的距离需要根据桅杆300摆角的控制要求决定,并应能满足上肩台3131与挡块311同时达到极限位置。
可以根据工作要求,调整上肩台3131到与其相对应的下肩台3821之间的距离,使上肩台3131与挡块311能够同时达到极限位置,例如,可以通过在上肩台3131或者下肩台3821上添加垫片的方式,调整上肩台3131到与其相对应的下肩台3821之间的距离。
当桅杆300相对于转盘体31逆时针转动时,限位孔371以转轴32轴心为圆心相应沿逆时针转动,并逐渐靠近挡块311;同时,一侧的下肩台3821也以转轴32轴心为圆心相应沿逆时针转动,并逐渐靠近相对应上肩台3131。当桅杆300的转动达到要求极限时,限位孔371触抵挡块311,挡块311在限位孔371中的位置达到极限;同时,一侧的下肩台3821与其相应的上肩台3131达到相抵位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零;此时,挡块311与一侧上肩台3131共同起到限定桅杆300摆角的作用;同理,当桅杆300相对于转盘体31顺时针转动时,挡块311与另一侧上肩台3131同样共同起到限定桅杆300摆角的作用。挡块311与上肩台3131共同限定桅杆300摆角,实现了桅杆300摆角限位的双重保护。
在再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体31的左、右两侧可以各设置有侧翼板314,侧翼板314可以由转盘体31的一部分直接加工而成,例如,由转盘底板315的一部分加工而成;也可以外伸于转盘体31,通过焊接等形式,与转盘体31固接于一体。
请参考图8,图8是图5所示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后墙板37的左、右两侧相应各设置有侧限位部件39,侧限位部件39与相应的后墙板37分别形成开口向内的第二凹槽393和第三凹槽394,左右两侧的侧翼板314可分别活动地插接于相应的第二凹槽393和第三凹槽394。同样,第二凹槽393和第三凹槽394也可以在一体式侧限位部件上形成。
侧限位部件39可以由几个部件组装而成,例如,可以设置侧压板391和侧垫板392,侧垫板392和侧压板391顺次固接于后墙板37,左右两侧的侧压板391和侧垫板392分别和后墙板37形成第二凹槽393和第三凹槽394。也可以在后墙板3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相应的侧安装板373,可以通过螺栓组,将侧垫板392和侧压板391顺次固接于侧安装板373。
通过侧压板391和侧垫板392的组装组成侧限位部件39,可以优化侧限位部件39的承载,避免了整体加工所容易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问题,同时也便于加工。当然在满足承载要求的情况下,侧限位部件39也可以加工成一个整体的部件。侧限位部件39与后墙板37的固接方式不限于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
侧垫板392的厚度,可以根据转盘体31工作所需要的间隙进行调整,即要保证两侧的侧翼板314与相应第二凹槽393和第三凹槽394之间的间隙,以使转盘体31装配后不至于卡死,保证转盘可自由转动,同时,间隙也不宜过大,以保证转盘体31能够沿轴向承载纵向力Fx。
由于两侧的侧翼板314与相应的第二凹槽393和第三凹槽394的配合,当承受水平方向Fx载荷时,可以通过侧翼板314与侧限位部件39来传递Fx载荷。同理,上翼板313与上限位部件38也可以用于传递Fx载荷。此时,转盘体31与转轴32共同承受Fx载荷,有效降低了转轴32所受的轴向力,实现了Fx承载的双重保护。
此外,综合以上各具体实施方式,当该旋挖钻机的转盘承受力矩Mz时,上翼板313和上限位部件38的径向间隙消除,上翼板313与上限位部件38的配合面,将提供一个反向力矩,用以平衡力矩Mz。如前所述,转轴32与转盘体31接触面也提供反向力矩,用以平衡力矩Mz。此时,转盘体31和转轴32共同平衡力矩Mz,有效降低了所述转轴32上的应力,实现了力矩Mz承载的双重保护。
此外,侧翼板314可以对称设置,其对称轴可以与限位孔371的对称轴重合,以有利于挡块311的精确限位,也使得转盘体31的承载更均匀。
除了上述旋挖钻机的转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旋挖钻机的转盘的旋挖钻机,请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旋挖钻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旋挖钻机的转盘301一端连接于动臂302,另一端连接于桅杆300,需要说明的是,该旋挖钻机其他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转盘,用于连接旋挖钻机的动臂和桅杆(3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32)和与动臂铰接的转盘体(31),所述转轴(32)的一端与所述转盘体(31)上的安装孔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桅杆(300)连接;所述转盘体(31)与动臂的铰接部(312)设置于所述转盘体(31)的下端部,所述转盘体(31)的横截面的面积自所述转盘体(31)的下端部至上端部呈递减的趋势变化;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体(31)上的挡块(311)和固接于桅杆的后墙板(37);所述后墙板(37)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挡块(311)的限位孔(371),所述限位孔(371)为与所述转轴(32)同心设置的具有预定弧度的弧形孔;
所述后墙板(37)上设置有与所述转盘体(31)的上端面相抵配合的上限位部件(38),且两者的配合面均为以所述转轴(32)轴心为圆心的弧形面;
所述上限位部件(38)具体为顺次固接于所述后墙板(37)上的上垫板(382)和上压板(381),所述上压板(381)、所述上垫板(382)与所述后墙板(37)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383);所述转盘体(31)具有向上延伸的可活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383)内的上翼板(313);且所述转盘体(31)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压板(381)的下表面相抵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313)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肩台(3131),所述上垫板(382)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相应设置有下肩台(3821),且所述上肩台(3131)与其相对应的所述下肩台(3821)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机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体(3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侧翼板(314),所述后墙板(37)的左、右两侧相应各设置有侧限位部件(39),所述侧限位部件(39)与相应的所述后墙板(37)分别形成开口向内的第二凹槽(393)和第三凹槽(394),左右两侧的所述侧翼板(314)分别活动地插接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凹槽(393)和所述第三凹槽(39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挖钻机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限位部件(39)具体为顺次固接于所述后墙板(37)上的侧垫板(392)和侧压板(391),左侧的所述侧压板(391)和所述侧垫板(392)与所述后墙板(37)形成所述第二凹槽(393),右侧的所述侧压板(391)和所述侧垫板(392)与所述后墙板(37)形成所述第三凹槽(394)。
5.一种旋挖钻机,包括动臂、桅杆(300)和用于连接所述动臂和所述桅杆(300)的转盘(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01)为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旋挖钻机的转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92608.8A CN101975024B (zh) | 2010-09-26 | 2010-09-26 |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转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92608.8A CN101975024B (zh) | 2010-09-26 | 2010-09-26 |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转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5024A CN101975024A (zh) | 2011-02-16 |
CN101975024B true CN101975024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3574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926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5024B (zh) | 2010-09-26 | 2010-09-26 |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转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750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2630A (zh) * | 2011-10-14 | 2012-03-28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 旋挖钻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409983A (zh) * | 2011-12-05 | 2012-04-11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转盘装置及旋挖钻机 |
CN108678658B (zh) * | 2018-08-08 | 2024-05-03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旋挖钻机转盘连接结构及旋挖钻机 |
CN110273651A (zh) * | 2019-07-19 | 2019-09-24 | 北京中车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旋挖钻机的桅杆转盘结构 |
CN110578466A (zh) * | 2019-10-16 | 2019-12-17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多轴套支撑的圆盘连接机构、旋挖钻机及工作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64727Y (zh) * | 2002-08-06 | 2003-08-06 | 孙海淼 | 全自动液压式深水井钻机 |
EP1696100A1 (en) * | 2005-01-24 | 2006-08-30 | Comacchio USA Corp. | Rotatable support for inclinable masts of drilling machines |
CN2908756Y (zh) * | 2006-05-17 | 2007-06-06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钻机的转盘转动装置 |
CN101748968A (zh) * | 2009-12-28 | 2010-06-23 | 北京南车时代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转盘和旋挖钻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05299B2 (en) * | 2008-09-18 | 2011-03-15 | Longyear Tm, Inc. | Articulation assembly for moving a drill mast |
CN201428385Y (zh) * | 2009-06-30 | 2010-03-24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钻机及其桅杆旋转装置 |
-
2010
- 2010-09-26 CN CN201010292608.8A patent/CN10197502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64727Y (zh) * | 2002-08-06 | 2003-08-06 | 孙海淼 | 全自动液压式深水井钻机 |
EP1696100A1 (en) * | 2005-01-24 | 2006-08-30 | Comacchio USA Corp. | Rotatable support for inclinable masts of drilling machines |
CN2908756Y (zh) * | 2006-05-17 | 2007-06-06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钻机的转盘转动装置 |
CN101748968A (zh) * | 2009-12-28 | 2010-06-23 | 北京南车时代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转盘和旋挖钻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5024A (zh) | 2011-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75024B (zh) |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转盘 | |
CN103273118B (zh) | 钻孔组合模 | |
CN105339293B (zh) | 特别是车用混凝土泵的移动工作机和制造方法 | |
JP3228322U (ja) | 操作ヘッドを備えるハンドツール | |
CN101748968B (zh) | 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转盘和旋挖钻机 | |
CN102607833A (zh) | 球销耐久性试验装置 | |
CN216737129U (zh) | 一种电动磨盘瓦吊具 | |
CN202539886U (zh) | 焊接变位机及其旋转装置 | |
CN2599204Y (zh) | 多功能旋挖钻机变幅机构 | |
CN206415670U (zh) | 用于钻轴承座螺纹孔的夹具 | |
CN102041969A (zh) | 旋挖钻机方轴结构 | |
CN210239605U (zh) | 一种旋挖钻机的桅杆转盘结构 | |
CN202322108U (zh) | 一种起重机桁架臂臂头及起重机 | |
CN203545534U (zh) | 塔机起重臂的下弦连接结构 | |
CN206689492U (zh) | 转向节弯臂钻十字孔夹具 | |
CN203066855U (zh) | 滑移架、动力装置和旋挖钻机 | |
CN212003072U (zh) | 一种旋挖钻机托架 | |
CN213999351U (zh) | 一种角钢法兰电锤打孔器 | |
CN205638291U (zh) |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的夹钳机构 | |
CN203603772U (zh) | 一种桅杆折桅固定机构及旋挖钻机 | |
CN206689809U (zh) | 转向节钻攻侧耳八孔可翻转夹具装置 | |
CN114855907B (zh) | 一种连接装置、工作装置及工程机械 | |
CN204976517U (zh) | 一种平衡轴支撑套拆卸安装工具 | |
CN111536112B (zh) | 一种自动连接液压油路的快速连接器 | |
CN219052454U (zh) | 万向轴托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2249 Beijing ChangPing Railway Station, west of Changping District, 500 meters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RRC HEAVY INDUSTRY MECHA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49 Beijing ChangPing Railway Station, west of Changping District, 500 meters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SR TIMES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MECHANICS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