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1825A -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1825A
CN101971825A CN2010101894253A CN201010189425A CN101971825A CN 101971825 A CN101971825 A CN 101971825A CN 2010101894253 A CN2010101894253 A CN 2010101894253A CN 201010189425 A CN201010189425 A CN 201010189425A CN 101971825 A CN101971825 A CN 101971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xastrobin
polyoxyethylene
bacterium amine
fluorine bacterium
thiophene fluor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94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1825B (zh
Inventor
路军
张宁
洪营
薛进春
占玉萍
张聪
詹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ngtaijiahe Analys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TRICHEM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TRICHEM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TRICHEM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894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1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1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1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噻氟菌胺,二者的重量比为1∶1000~1000∶1。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杀菌剂组合物在防治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较其单剂的杀菌效果显著提高,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降低了药剂使用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扩大了杀菌谱,并能有效延缓单剂抗性的发生与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嘧菌酯、噻氟菌胺为活性成分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广谱病害防治能力,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黑星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活性,并且嘧菌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嘧菌酯的化学名称为(E)-[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其分子式为C22H17N3O5,分子量403.39,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011
噻氟菌胺为酰胺类化合物,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特别是担子菌丝核菌属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噻氟菌胺可用于茎叶处理,还可以用于拌种处理,使植物的根从土壤中持续吸收药剂,因而在整个生长期中都起到保护作用。噻氟菌胺的化学名称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唑-5-甲酰胺,其分子式C13H6Br2F6N2O2S,分子量为528.06,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012
本发明人经大量研究发现,上述两种物质在一定范围内复配使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效作用,对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提高,并且能扩大杀菌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谱广、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显著的杀菌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噻氟菌胺,二者的重量比为1∶1000~1000∶1;优选为1~50∶1~50;更优选的是1~10∶1~10。
杀菌剂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取决于每种组分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两种组分间的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的程度,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中,其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95%;此外,所述杀菌剂组合物还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乳化剂选自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二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乙氧基蓖麻油、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二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福尔马林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烷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聚氧乙烯二苯基醚、聚氧乙烯苄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聚氧乙烯醚型硅氧烷、酯型硅氧烷、卵磷脂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散剂为选自木质素磺酸盐、聚丙烯酸钠、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酰胺基牛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和烷基萘磺酸甲醛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湿剂为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载体选自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可溶性淀粉、尿素、胺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氢钾和无水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可选择尿素和胺肥的混合物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氢钠和无水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或无水碳酸钠和无水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作为载体。
另外,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括溶剂、助溶剂、防冻剂、增稠剂、保护剂、囊材、消泡剂、崩解剂和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溶剂,是选自植物油、矿物油、溶剂油和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或非水溶剂(即油性溶剂)。
其中,所述植物油为环氧大豆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蓖麻油、玉米油、松籽油等;所述矿物油为液蜡、机油、煤油、润滑油等;所述溶剂油可选用溶剂油100号、150号或200号等。
所述助溶剂为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癸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糠醇、磷酸三丁酯、1,4-二氧六环和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甘油或尿素。
所述增稠剂为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醇、聚乙二醇、白炭黑、海藻酸钠、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纤维素钠和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保护剂为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囊材为聚氨酯、聚脲或脲醛树脂等。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磷酸三丁酯或硅酮。
所述崩解剂为选自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硬脂酸金属盐,纤维素粉末,糊精,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为选自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糊精,水溶性淀粉,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阿拉伯胶,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天然磷脂,黄原酸胶,瓜耳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剂型,如可将上述活性成分与各种助剂、表面活性剂和载体配制成的乳油剂、水乳剂、水悬浮剂、油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颗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粒剂、微乳剂,上述制剂可由本领域通用的方法制备。
其中所述可溶性粒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的优选组成均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润湿剂1~30%、分散剂1~30%、载体补足至100%。在上述范围内,随着具体选择的润湿剂、分散剂和载体及其用量的不同,药剂可呈现不同的外观,用水稀释后也会有不同的外观,因此分别归类为上述四种剂型。
所述水乳剂和微乳剂的优选组成为嘧菌酯1~50%、噻氟菌胺1~50%、乳化剂1~30%、防冻剂1~10%、水补足至100%。在上述范围内,随着具体选择的乳化剂、防冻剂及其用量的不同,药剂可呈现不同的外观,因此分别归类为上述两种剂型。
所述乳油剂的优选组成为嘧菌酯1~50%、噻氟菌胺1~50%、助溶剂1~30%、乳化剂1~30%、溶剂补足至100%。
所述水悬浮剂的优选组成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分散剂1~30%、防冻剂1~10%、增稠剂0.1~5%、水补足至100%。
所述油悬浮剂的优选组成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分散剂1~30%、增稠剂0.1~5%、油相补足至100%。
所述微囊悬浮剂的优选组成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非水溶剂1-20%、乳化剂0.5~10%;保护剂0.1~5.0%,囊材1~30%,分散剂1~30%、防冻剂1~10%、增稠剂0.1~5%、水补足至100%。
优选的,上述剂型的制备方法如下:
可溶性粒剂或水分散粒剂的制备:将活性组分和载体、润湿剂及分散剂等进行混合粉碎,经喷雾干燥或沸腾干燥即得;或者在混合粉碎后加水捏合,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即得。
可溶性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制备:将各活性组分、各种润湿剂、分散剂及载体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即得。
水乳剂的制备:将各活性组分、乳化剂混合,使其成均匀油相;将水、防冻剂混合,使其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
微乳剂的制备:将各活性组分、乳化剂混合,使其成均匀油相;将水、防冻剂混合,使其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微乳剂。
乳油剂的制备:将各活性组分、溶剂、助溶剂及乳化剂混合,使其性成均匀油相,即得。
悬浮剂(包括水悬浮剂和油悬浮剂)的制备:以油或水为介质,将各活性组分、分散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细,制成油悬浮剂或水悬浮剂。
微囊悬浮剂制备:将活性成分、非水溶剂和囊材混合;混合物加入含保护剂和乳化剂的水相中乳化,直到颗粒达到所需尺寸,加入碱性水溶液至聚合反应完成,再加入增稠剂、分散剂和防冻剂获得稳定的微囊悬浮剂本发明的杀菌剂。
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也可以以单独制剂形式提供,使用前在桶或罐中自行混合,其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活性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可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适用于多种作物,例如黄瓜、南瓜、西葫芦、番茄、洋葱、大葱、甜菜、辣椒等蔬菜;麦类、谷物、水稻等大田作物;绿豆、烟草、胡麻等经济作物;草莓、葡萄、柑桔等水果;牡丹、菊花、月季、玫瑰、蔷薇等花卉和其他作物。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与单剂相比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于白粉病、霜霉病、晚疫病、霜疫病、腐霉病、猝倒病、黑茎病、溃疡病、早疫病、黑星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叶枯病、灰霉病等植物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与其它具有杀菌、杀虫或除草性能的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与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的使用方法简单,在植物病害萌发之前或萌发之后,向作物及作物生长的场所按常规方法施用,如拌土、喷雾、喷射、浇注等,其施用量根据气候条件或作物状态而定,一般在150~250mg/L每亩施用16g。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杀菌效果通常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也与外界因素如气候有关,但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可以减缓气候的影响。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嘧菌酯与噻氟菌胺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复配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明显提高了杀菌效果,从而降低了杀菌剂的使用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2、扩大了杀菌谱,使得一种杀菌剂能同时防治多种植物病害,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防治手段;
3、该组合物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类杀菌剂和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不同的作用特性使两种药剂间产生极强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延缓单剂抗性的发生与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无特别指明,实施例中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数,所用的药剂均为市购。
实施例1 含1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将嘧菌酯0.5g、噻氟菌胺99.5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0g、二甲苯补至1kg,充分混合成均匀油相,即得到含1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实施例2 含2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将嘧菌酯199g、噻氟菌胺1g、四氢糠醇100.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0g、乙氧基蓖麻油50.0g、溶剂油150号补至1kg,充分混合成均匀油相,即得到含2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实施例3 含3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将嘧菌酯100g、噻氟菌胺200g、四氢糠醇200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00g、聚氧乙烯脂肪酸酯50g、二甲苯补至1kg,充分混合成均匀油相,即得到含3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实施例4 含6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将嘧菌酯400g、噻氟菌胺200g、二甲基甲酰胺100g、十二烷基磺酸钙5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g、溶剂油100#补至1kg,充分混合成均匀油相,即得到含6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
实施例5 含10%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嘧菌酯5g、噻氟菌胺95g、溶剂油150号50g、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30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溶剂油、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混合成均匀油相;在搅拌下,将水加入到油相中,形成含10%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实施例6 含30%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嘧菌酯150g、噻氟菌胺150g、N-甲基吡咯烷酮50g、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0g、乙氧基蓖麻油200g、乙二醇5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N-甲基吡咯烷酮、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乙氧基蓖麻油混合成均匀油相;在搅拌下,将水加入到油相中,形成含30%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实施例7 含45%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嘧菌酯50g、噻氟菌胺400g、磷酸三丁酯150g、癸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钠150g、乙氧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5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磷酸三丁酯、癸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钠、乙氧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混合成均匀油相;在速搅拌下,将水加入到油相中,形成含45%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实施例8 含60%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嘧菌酯200g、噻氟菌胺400g、烷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230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20g、N-甲基吡咯烷酮15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烷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成均匀油相;在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形成含60%活性成分的微乳剂。
实施例9 含10%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将嘧菌酯5g、噻氟菌胺95g、溶剂油150号50g、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50g、聚丙烯醇80g、硅藻土3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溶剂油150号、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混合成均匀油相;将聚丙烯醇、硅藻土和水混合成均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形成分散性良好的含10%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实施例10 含30%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嘧菌酯150g、噻氟菌胺150g、N-甲基吡咯烷酮5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g、乙二醇50g、海藻酸钠1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N-甲基吡咯烷酮、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成均匀油相;将乙二醇、海藻酸钠和水混合成均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形成分散性良好的含30%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实施例11 含45%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嘧菌酯150g、噻氟菌胺300g、磷酸三丁酯150g、蓖麻油10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0g、乙氧基蓖麻油50g、黄原胶3g、尿素5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蓖麻油、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乙氧基蓖麻油混合成均匀油相;将黄原胶、尿素和水混合成均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形成分散性良好的含45%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实施例12 含60%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嘧菌酯200g、噻氟菌胺400g、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30g、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40g、N-甲基吡咯烷酮150g、羧甲基纤维素10g、聚乙二醇50g、水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成均匀油相;将海藻酸丙二醇酯、聚乙二醇和水混合成均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形成分散性良好的含60%活性成分的水乳剂
实施例13 含1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嘧菌酯0.1g、噻氟菌胺99.9g,乙氧基蓖麻油10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30g、硅藻土30g、丙二醇60g、水补足至1kg。
以水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乙氧基蓖麻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藻土、丙二醇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1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实施例14 含2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嘧菌酯199.8g、噻氟菌胺0.2g、,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20g、木质素磺酸钙20g、白炭黑40g、乙二醇80g、水补足至1kg。
以水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木质素磺酸钙、白炭黑、乙二醇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2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实施例15 含3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配方:嘧菌酯50g、噻氟菌胺250g、聚氧乙烯脂肪酸酯40g、黄原胶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g、丙二醇80g、水补足至1kg。
以水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黄原胶、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二醇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3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实施例16 含5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配方:嘧菌酯300g、噻氟菌胺200g、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福尔马林缩合物30g、乙氧基蓖麻油、20g,、丙二醇30g、硅酸铝钠10g、水补足至1kg。
以水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福尔马林缩合物、尿素、硅酸铝钠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5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实施例17 含6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配方:嘧菌酯100g、噻氟菌胺500g、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扩散剂NNO)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尿素50g、黄原胶1g、水补足至1kg。
以水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扩散剂NNO、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黄原胶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6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
实施例18 含13.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嘧菌酯82.5g、噻氟菌胺152.5g、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100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0g、硅藻土10g、玉米油补至1kg。
以玉米油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硅藻土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13.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19 含55.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嘧菌酯302.5g、噻氟菌胺152.5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100g、聚氧乙烯脂肪酸脂50g、高岭土30g、石蜡油补至1kg。
以石蜡油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酸脂、高岭土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55.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20 含4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嘧菌酯100g、噻氟菌胺350g、乙氧基蓖麻油50g、聚氧乙烯脂肪氨50g、白炭黑30g、大豆油补至1kg。
以大豆油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乙氧基蓖麻油、聚氧乙烯脂肪氨、二氧化硅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4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21 含30%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嘧菌酯30g、噻氟菌胺270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40g、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50g、有机膨润土30g、蓖麻油补至1kg。
以蓖麻油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有机膨润土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30%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22 含1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嘧菌酯60g、噻氟菌胺90g、乙氧基蓖麻油5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0g、有机膨润土40g、大豆油补至1kg。
以大豆油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乙氧基蓖麻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有机膨润土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1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23 含4%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配方:嘧菌酯7g、噻氟菌胺3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0g、烷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30g、粘土30g、液蜡补至1kg。
以液蜡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粘土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4%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24 含4%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配方:嘧菌酯33g、噻氟菌胺7g、聚氧乙烯脂肪酸酯3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0g,有机膨润土30g、石蜡油补至1kg。
以石蜡油为介质,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0g,有机膨润土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即得到含4%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25 含0.6%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嘧菌酯1g、噻氟菌胺5g、木质素磺酸钠30g、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分散剂NNO)20g、淀粉50g、高岭土补足至1kg
将上述组分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含0.06%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6 含10%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嘧菌酯10g、噻氟菌胺9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分散剂NNO)30g、白炭黑补足至1kg。
将上述组分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含10%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7 含25%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将嘧菌酯190g、噻氟菌胺60g、木质素磺酸钠20g、十二烷基硫酸钠50g、硅藻土补足至1kg。
将上述组分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含25%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8 含80%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嘧菌酯600g、噻氟菌胺200g,木质素磺酸钠30g、烷基萘磺酸盐补足至1kg。
将上述组分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含80%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9 含80%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嘧菌酯200g、噻氟菌胺600g、烷基萘磺酸盐50g、十二烷基硫酸钠补足至1kg。
将上述组分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含80%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0 含1.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嘧菌酯6g、噻氟菌胺4g、羟丙基纤维素钠50g、木质素磺酸50g、可溶性淀粉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羟丙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钠、可溶性淀粉混合粉碎,经喷雾干燥制成含1.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实施例31 含1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嘧菌酯40g、噻氟菌胺60g、木质素磺酸钙50g、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50g、尿素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尿素混合粉碎,经沸腾干燥制成含1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实施例32 含5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嘧菌酯100g、噻氟菌胺400g、木质素磺酸钠150g、木质素磺酸钙50g、高岭土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钙、凹凸棒土混合粉碎,经沸腾干燥制成含5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实施例33 含8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嘧菌酯125g、噻氟菌胺675g、烷基萘磺酸盐20g、,十二烷基硫酸钠40g,尿素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40g、尿素混合粉碎,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直径1.0mm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10~30目筛分,制成含8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实施例34 含8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嘧菌酯675g、噻氟菌胺125g、可溶性淀粉20g、十二烷基硫酸钠补足至1kg。
将上述嘧菌酯、噻氟菌胺、可溶性淀粉、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粉碎,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直径1.0mm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10~30目筛分,制成含8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
实施例35 含10%活性成分的微囊悬浮剂
嘧菌酯2.0g、噻氟菌胺8g、溶剂油150号21g、聚脲3g、聚乙烯醇1.0g、有机硅氧烷0.05g、黄原胶0.15g、木质素磺酸钠3.0g、水补至100g。
将嘧菌酯、噻氟菌胺,与溶剂油150号和聚脲的混合物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加入由聚乙烯醇、有机硅消泡剂和水组成的混合物中乳化。搅拌混合直至聚合反应完成;再加入黄原胶和木质素磺酸钠,得到稳定的微囊悬浮剂。该胶囊直径中值是5~8微米。
以下通过杀菌药效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3的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黄瓜品种:山东密刺
感染:黄瓜霜霉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黄瓜苗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混剂组,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黄瓜长至二叶一心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1,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1,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3的3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7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与混剂组杀菌效果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151
实验例2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4的制剂对草坪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草地品种:草地早熟禾
感染:草坪褐斑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草坪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混剂组,盆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早熟禾长至3叶1心后至成坪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2,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2,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4的60%活性成分的乳油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7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161
上述实验例的杀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嘧菌酯与噻氟菌胺复配物为活性成分的杀菌剂组合物与单剂相比,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实验例3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6的制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品种:香粳R109
感染:水稻纹枯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水稻苗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水稻长至2~3叶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3,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3,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6的30%活性成分的微乳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8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实验例4: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11的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黄瓜品种:长春密刺
感染:黄瓜霜霉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黄瓜苗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混剂组,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黄瓜长至二叶一心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4,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4,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11的45%活性成分的水乳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7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171
实验例5: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15的制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品种:香粳R109
感染:水稻纹枯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水稻苗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水稻长至2~3叶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5,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5,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15的3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8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181
实验例6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16的制剂对草坪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草地品种:草地早熟禾
感染:草坪褐斑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草坪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混剂组,盆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早熟禾长至3叶1心后至成坪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6,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6,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16的50%活性成分的水悬浮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7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上述实验例的杀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嘧菌酯与噻氟菌胺复配物为活性成分的杀菌剂组合物与单剂相比,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实验例7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18的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黄瓜品种:山东密刺
感染:黄瓜霜霉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黄瓜苗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混剂组,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黄瓜长至二叶一心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7,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7,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18的13.5%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7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191
实验例8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24的制剂对草坪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草地品种:草地早熟禾
感染:草坪褐斑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草坪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混剂组,盆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早熟禾长至3叶1心后至成坪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8,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8,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24的4%活性成分的油悬浮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7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上述实验例的杀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嘧菌酯与噻氟菌胺复配物为活性成分的杀菌剂组合物与单剂相比,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实验例9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29的制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品种:香粳R109
感染:水稻纹枯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水稻苗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水稻长至2~3叶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9,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9,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29的80%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8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211
实验例10在温室中嘧菌酯、噻氟菌胺及实例32的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黄瓜品种:山东密刺
感染:黄瓜霜霉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黄瓜苗盆栽法,随机分为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混剂组,盆每组9盆,每组中再分为三个浓度组;当黄瓜长至二叶一心期时用作物喷雾机叶面喷雾处理,分别喷施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剂,嘧菌酯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10,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噻氟菌胺组喷施4mL药,药剂名称及含量见表10,药剂来源: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室;混剂组喷施实施例32的50%活性成分的水分散性颗粒剂,施用量为每盆4mL,在喷施处理后24小时接种病菌;接种后7天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嘧菌酯组、噻氟菌胺组及混剂组的杀菌效果
Figure BSA00000145146400212
上述实验例的杀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嘧菌酯与噻氟菌胺复配物为活性成分的杀菌剂组合物与单剂相比,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及药效实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噻氟菌胺,二者的重量比为1∶1000~10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嘧菌酯与噻氟菌胺的重量比为1~5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嘧菌酯与噻氟菌胺的重量比为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剂组合物中所述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95%;所述杀菌剂组合物还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乳化剂为选自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二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乙氧基蓖麻油、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二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福尔马林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烷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醚、聚氧乙烯二苯基醚、聚氧乙烯苄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聚氧乙烯醚型硅氧烷、酯型硅氧烷、卵磷脂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散剂为选自木质素磺酸盐、聚丙烯酸钠、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酰胺基牛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和烷基萘磺酸甲醛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湿剂为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括溶剂、助溶剂、防冻剂、增稠剂、保护剂、囊材、消泡剂、崩解剂和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可溶性淀粉、尿素、胺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氢钾和无水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剂、水乳剂、水悬浮剂、油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颗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粒剂或微乳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粒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的组成均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润湿剂1~30%、分散剂1~30%、载体补足至100%。
所述水乳剂和微乳剂的组成为嘧菌酯1~50%、噻氟菌胺1~50%、乳化剂1~30%、防冻剂1~10%、水补足至100%;
所述乳油剂的组成为嘧菌酯1~50%、噻氟菌胺1~50%、助溶剂1~30%、乳化剂1~30%、溶剂补足至100%;
所述水悬浮剂组成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表面活性剂1~30%、防冻剂1~10%、增稠剂0.1~5%、水补足至100%;
所述油悬浮剂的组成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表面活性剂1~30%、增稠剂0.1~5%、油相补足至100%;
所述微囊悬浮剂的优选组成为嘧菌酯1~80%、噻氟菌胺1~80%、非水溶剂1~20.0%、保护剂0.1~5.0%,囊材1~30%,分散剂1~30%、润湿剂1~30%、防冻剂1~10%、增稠剂0.1~5%、水补足至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杀菌剂组合物在防治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
CN 201010189425 2010-05-24 2010-05-24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1971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9425 CN101971825B (zh) 2010-05-24 2010-05-24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9425 CN101971825B (zh) 2010-05-24 2010-05-24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1825A true CN101971825A (zh) 2011-02-16
CN101971825B CN101971825B (zh) 2013-07-31

Family

ID=4357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9425 Active CN101971825B (zh) 2010-05-24 2010-05-24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182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9852A (zh) * 2011-07-27 2011-11-16 南宁市德丰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肟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
CN104396975A (zh) * 2014-11-25 2015-03-11 安徽科立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杀菌农药及其应用
CN106614707A (zh) * 2016-10-08 2017-05-10 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增效助剂
CN112250508A (zh) * 2020-11-03 2021-01-22 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噻呋酰胺和嘧菌酯的药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207900A (zh) * 2021-06-02 2021-08-06 河南农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583A (zh) * 2002-09-25 2005-10-19 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缓释农药颗粒剂
CN1770981A (zh) * 2003-04-09 2006-05-10 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持续释放性农药粒剂
US20070298970A1 (en) * 2006-05-03 2007-12-27 Dow Agrosciences Llc Method to reduce spray drift during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and crop protection agents
CN101160052A (zh) * 2005-03-31 2008-04-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
CN101617657A (zh) * 2009-08-12 2010-01-06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583A (zh) * 2002-09-25 2005-10-19 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缓释农药颗粒剂
CN1770981A (zh) * 2003-04-09 2006-05-10 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持续释放性农药粒剂
CN101160052A (zh) * 2005-03-31 2008-04-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
US20070298970A1 (en) * 2006-05-03 2007-12-27 Dow Agrosciences Llc Method to reduce spray drift during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and crop protection agents
CN101617657A (zh) * 2009-08-12 2010-01-06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吉春: "酰胺类杀菌剂新品种开发进展", 《农药》, vol. 47, no. 1, 31 January 2008 (2008-01-31), pages 6 - 9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9852A (zh) * 2011-07-27 2011-11-16 南宁市德丰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肟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
CN104396975A (zh) * 2014-11-25 2015-03-11 安徽科立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杀菌农药及其应用
CN106614707A (zh) * 2016-10-08 2017-05-10 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增效助剂
CN112250508A (zh) * 2020-11-03 2021-01-22 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噻呋酰胺和嘧菌酯的药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207900A (zh) * 2021-06-02 2021-08-06 河南农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1825B (zh)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4387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1595886A (zh) 用于水稻田的除草组合物
CN106962406B (zh) 包含噻苯隆和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的组合物
WO2017166565A1 (zh) 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1731223A (zh) 一种含有嘧菌酯、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17084242A1 (zh) 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1379990A (zh) 杀菌剂组合物
CN102239852A (zh) 一种含有肟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
CN101773142A (zh) 一种含有草铵膦、恶草酮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71825B (zh) 一种含有嘧菌酯、噻氟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50659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CN102150656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CN106900730A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2669181A (zh) 一种含有克菌丹和硫酸铜钙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150671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CN104186513A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392715B (zh) 一种含有嘧菌环胺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48982B (zh) 一种杀真菌混合物
CN104542585A (zh) 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348989A (zh) 一种杀真菌混合物
CN103329937A (zh) 一种杀菌活性成分组合物
CN104488900A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
CN103348991A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代森锰锌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3348990B (zh) 一种含有双炔酰菌胺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CN103493842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2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West Road, No. 66, building D-1

Applicant after: NUTRICHEM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2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West Road, No. 66, building D-1

Applicant before: Nutrichem International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EIJING NUTRICHEM INTERNATIONAL CO., LTD. TO: BEIJING NUTRICHEM BIO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2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West Road, No. 66, building D-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UTRICHEM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2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West Road, No. 66, building D-1

Patentee before: NUTRICH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0

Address after: 100026 Floor 1-2, Zone D, Building 1, No. 27, Shengshengyuan Road, Science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NGTAIJIAHE ANALYSI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2 building D-1, 66 xixiaoko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UTRICH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