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0885A - 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0885A
CN101960885A CN2008801278750A CN200880127875A CN101960885A CN 101960885 A CN101960885 A CN 101960885A CN 2008801278750 A CN2008801278750 A CN 2008801278750A CN 200880127875 A CN200880127875 A CN 200880127875A CN 101960885 A CN101960885 A CN 101960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situ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78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川史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60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04W36/008375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移交控制部(20)在从任意的基站装置接收到是否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询问的情况下,记录每一个任意的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可否控制判定部(30)在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到是否可进行分配的询问的情况下,当移交控制部(20)中所记录的其它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且能够使本装置满足移动通信装置所请求的吞吐量时,判断为可进行分配。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对移动通信装置所请求的最大吞吐量进行设定的基站装置、和包括这些基站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3G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装置接收来自移动通信装置的电波状况报告(基站控制装置经由基站装置接收来自移动通信装置的信息),由基站控制装置主动对移动通信装置发出指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54269号公报
在下一代无线接入系统中,由于预定对基站装置编入控制功能,因此需要由基站装置主动对相邻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装置进行控制。然而,并未建立在这种基站装置之间收发控制信息、以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良好地对移动通信装置进行控制的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装置,在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到是否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询问的情况下,当其它基站中的移交次数比预定值少时,判断为可进行分配。从而,即使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处于电波状况不好的地点,也能进行良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的通信路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接收到分配确认询问消息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区补全的具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基站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发明,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的结构图。
图示的基站装置1包括移动机控制部10、移交控制部20、可否控制判定部30、基站通信控制部40。移动机控制部10是对移动通信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包括移动机信息管理部11。移动机信息管理部11是存放并管理与移动通信装置相关的各种信息的功能部。移交控制部20对本装置进行移交控制,具有移交历史控制部21和移交历史信息存储部22。移交历史控制部21是对存放移交历史的定时等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移交历史信息存储部22是存放移交历史信息的存储部。移交历史信息具有每一个相邻服务区的要素,包含从各个服务区实施移交的主要原因、移交源的服务区的资源状况、实施移交时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电波状况。
可否控制判定部30为如下的判定部:即,在通过基站通信控制部40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到是否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询问时,根据移交控制部20所管理的移交历史是否为预定次数以下,来判定是否可由本装置进行控制。基站通信控制部40是与其它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控制的控制部。
图2是基站装置1的硬件结构图。
如图所示,基站装置1包括收发放大部101、无线部102、基带信号处理部103、有线I/F部104、信号处理部105、功率控制部106。收发放大部101是对无线信号实施放大处理的放大部,无线部102是无线信号的处理部,基带处理部103是基带信号的处理部。另外,有线I/F部104是用于和其它基站装置1等进行有线通信连接的接口。信号处理部105是用于对无线部及有线部中共同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部。功率控制部106是控制通信功率的控制部。这里,图1中的移动机控制部10主要由收发放大部101、无线部102、信号处理部105、功率控制部106来实现。另外,移交控制部20及可否控制判定部30由信号处理部105来实现,基站通信控制部40由有线I/F部104及信号处理部105来实现。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示的移动体通信系统表示利用3台基站装置1a、1b、1c和核心网络装置2的结构例。基站装置1a、1b、1c分别具有图1、2中说明的基站装置1的结构,分别具有收发天线3a、3b、3c,分别形成有服务区A、B、C。另外,在图示状态下,设用户(移动通信装置)4位于服务区A内,用户(移动通信装置)5位于服务区A、B、C重叠的区域。而且,各基站装置1a、1b、1c及核心网络装置2通过有线线路6进行通信连接。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的动作。
首先,说明移交历史信息的存储定时。
图3中,用户4从服务区A向服务区B移动时实施移交处理,但此时从用户4接收到指示的基站装置1a向相邻服务区的基站装置1b及基站装置1c通知用户4的移交处理。通知内容为移动起始地的服务区信息和移动目的地的服务区信息、移动理由、移动通信装置的电波接收状况。
基站装置1b及基站装置1c接收来自基站装置1a的移交处理的通知,将其作为移交历史加以存储。移交历史控制部21在存储历史时,使存放于移交历史信息存储部22的移交次数加1。之后,每有一次通知,移交历史控制部21就将移交历史信息存储部22的移交次数加1。移交历史信息存储部22的初始化定时,是在预定的定时器超时或者装置自身的初始化时实施。此外,基站装置1a、1b、1c之间的消息的通知路径,是在基站装置之间直接进行或经由核心网络装置2来进行。
接着,说明基站装置1a、1b、1c中的通信路径设定处理。
图4是表示通信路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该图4表示基站装置1a中、可否控制判定部30进行用户5的通信路径设定(服务区A的信道设定)的情况。
步骤ST1中接收到通信路径设定处理的最初的信号通知的基站装置1a的可否控制判定部30,在步骤ST2中对是否可设定用户5所请求的吞吐量(用户所请求的数据速率)进行判定。判定的条件参照基站装置的资源状况。
具体而言,在基站装置内的呼叫设定所需的空闲码数量和呼叫设定所需的码数量的关系满足“空闲码数量+α>呼叫设定所需的码数量”的情况下,设为可进行分配。为了避免没有空闲码数量,可在判定条件中设定α,对于α,采用可进行设定变更的系统参数。若判定的结果为可进行分配,则在步骤ST3中基站装置1a对用户5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若步骤ST2中的判定结果为不可进行分配,则步骤ST4中,判定欲设定通信路径的用户5的位置处是否存在相邻的服务区。所谓相邻的服务区,表示图2的用户5的位置,表示基站装置1a、1b、1c各自的服务区交叉的点。
步骤ST4的判定结果为不存在相邻的服务区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T3,可否控制判定部30判定为由本装置进行控制。即,基站装置1a对用户5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步骤ST4的判定结果为存在相邻的服务区的情况下,步骤ST5中,基站装置1a对相邻的基站装置1b、1c实施可否进行分配的确认询问。即,可否控制判定部30通过基站通信控制部40,对基站装置1b、1c发送可否进行分配的确认询问消息。
由于在步骤ST5中对相邻基站装置1b、1c发送询问消息,因而可否控制判定部30在步骤ST6中从基站装置1b或基站装置1c接收询问结果。步骤ST7中,确认步骤ST6的通知内容,在可由基站装置1b/1c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在步骤ST8中实施将用户5的控制分配给基站装置1b/1c的处理。另一方面,步骤ST7中,在不可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可否控制判定部30在步骤ST9中判定用户5所请求的吞吐量是否为最小值。在不是最小值的情况下,减小速率(步骤ST10),实施步骤ST2之后的流程。
步骤ST6中,从基站装置1b、1c两者接收响应消息,步骤ST7中基站装置1b、1c两者都可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可否控制判定部30将最先向基站装置1a发送响应消息的基站装置选择作为用户的分配基站。
接着,说明接收到分配确认询问消息的基站装置的动作。
图5是表示接收到分配确认询问消息的基站装置中的可否控制判定部30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来自基站装置1a的询问消息内包括以下的(1)~(4)的信息。
(1)移动通信装置的呼叫设定所需的码信息
(2)移动通信装置的种类、移动通信装置所具备的终端能力等呼叫设定所需的信息
(3)基站装置1a的剩余资源等、与基站装置1a的呼叫设定相关的剩余资源信息
(4)基站装置1a的相邻的基站装置的信息
步骤ST11中接收来自基站装置1a的询问消息,步骤ST12中判定是否可分配用户5所请求的吞吐量(数据速率)。若判定的结果为可进行分配,则步骤ST13中根据存储在装置内的移交历史,判断来自用户5欲设定通信路径的服务点A的移交实施是否频繁进行。此外,服务点A表示实现服务区A的点、即基站装置1a的理论位置。
对于频繁的定义,例如可设为1个用户移交的次数是否达到3次,在3次以上的情况下,定义为频繁。对于定义,可利用基站装置内所具有的系统参数设定来进行变更。
步骤ST13的判定条件中,将移交实施次数设为第1优先级,可添加单位时间内发生的移交次数、移动理由、移动通信装置的电波状况中的任一种条件,也可对优先级顺序进行调换。另外,也可组合使用。在步骤ST13的判定结果满足基准的情况下,由于可判断为用户5所在的区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根据抑制过多的移交处理的观点,实施不可进行分配的通知以使控制返回原来的基站装置(步骤ST16)。
步骤ST13中,在不满足判定条件的情况下,即在移交次数不足3次的情况下,步骤ST14中判断服务点A的剩余资源状况。对于剩余资源状况的判定基准,是设基站装置所具有的全部资源内,空闲信道之类的空闲资源是否例如为10%,在为10%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剩余资源少。设可根据情况改变阈值。
在步骤ST14的判断结果判定为服务点A的剩余资源少的情况下,从继续服务的观点来看,判断为由管理服务点B的基站装置1b继续服务比由服务点A进行控制更为有效,向基站装置1a通知可进行分配的消息。
步骤ST12中不能分配用户5所请求的吞吐量的情况下,或者步骤ST13中频繁实施移交的情况下,或者步骤ST14中服务点A的剩余资源并不少的情况下,步骤ST16中,向基站装置1a通知不可进行分配的消息。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由于包括:移交控制部,在从任意的基站装置接收到是否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询问的情况下,该移交控制部记录每一个任意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及可否控制判定部,该可否控制判定部在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到询问的情况下,当其它基站装置中的所记录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时,判断为可进行分配,因此即使在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处于电波状况不好的地点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良好的控制。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由于可否控制判定部在有来自移动通信装置的呼叫设定请求的情况下判定能否满足吞吐量,在能够满足吞吐量的情况下,判定为可由本基站装置进行控制,在不能满足吞吐量的情况下,询问相邻基站装置是否可进行分配,因此能提供移动通信装置所请求的吞吐量。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由于是否能够满足吞吐量,这包括空闲信道的信息,因此能可靠地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包括多个基站装置,并将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从询问了是否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切换至判定为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因此能够根据通信量状况,在基站装置之间动态地重配置服务区的资源容量。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中,是在从对本装置的服务区域外的移动通信装置进行控制的其它基站装置1接收到不能控制通知的情况下,增大电波输出以进行区域补全,来控制该移动通信装置。
由于图上的结构与图1及图2相同,因此使用这些附图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可否控制判定部30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从其它基站装置1接收到不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通知的情况下,当资源的空闲为预定值以上、且由于电波输出的增加可使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处于服务区内、并且来自其它基站装置1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时,通知其它基站装置1可进行分配。关于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动作的说明图。
基站装置1a在从相邻的基站装置1b接收到不能控制用户(移动通信装置)5的通知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可扩充基站装置1a的服务区以控制用户5。此外,设用户5位于本装置的服务区外,正由基站装置1b进行控制。另外,这里所述的不能控制是指因基站装置内的资源不足而不能进行用户分配的状态、或者因基站装置内的故障而不能进行用户分配的状态等不能进行用户的呼叫设定的状态。
对于基站装置1a的可否控制判断条件,是根据是否有用户的呼叫设定所需的资源数量空闲来加以实施。在资源有空闲、且将移交历史的条件清空的情况下,判断为可进行控制,基站装置1a增大电波输出以进行服务区的补全。对于条件清空的定义,依照图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服务区补全的具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基站装置1a若在步骤ST21中从基站装置1b接收到不可进行用户分配的消息,则可否控制判定部30在步骤ST22中判定资源空闲是否足够。对于资源空闲的基准,采用如下基准:基站装置所具有的全部资源内,设空闲资源是否例如有10%,在为10%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资源空闲不够。设可根据情况改变阈值。
步骤ST22中,在判定为资源的空闲不够的情况下,可否控制判定部30通过基站通信控制部40对基站装置1b通知不可进行用户分配的消息。若步骤ST22中的判定结果为可以,则在步骤ST23中,基于由基站装置1b通知的用户位置信息,计算服务区和用户位置的差分。
接下来,在步骤ST24中,基于步骤ST23中计算出的结果,判定是否可增大电波输出。判定是通过装置内的功率控制部106及信号处理部105来实施。步骤ST24的判定结果为不可以的情况下,向基站装置1b通知不可进行分配的消息(步骤ST29)。步骤ST24的判定结果为可以的情况下,在步骤ST25中判定是否清空历史条件。作为判定的条件,可采用预定时间内总计的移交次数、单位时间的移交次数、移动理由、移动通信装置的电波状况之类的要素,可进行单独判定或者组合判定。在将总计的移交次数单独作为判定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在移交次数≥3的情况下,判断为终端所在的区域不稳定,将控制交给其它基站装置,在步骤ST29中向基站装置1b通知不可进行分配的消息。
在步骤ST25中将历史条件清空的情况下,在步骤ST26中向基站装置1b通知可进行分配的消息。由此,步骤ST27中,在从基站装置1b接收到委托用户分配消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T28中增大电波输出,执行区域补全。
此外,关于根据来自用户的请求所进行的移交处理,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基站装置,由于可否控制判定部30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到不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通知的情况下,当资源空闲为预定值以上、且由于电波输出的增加可使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处于服务区内、并且来自其它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时,通知其它基站装置可进行分配,因此能可靠地对移动通信装置进行控制。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的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包括多个基站装置,并将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从不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切换至判定为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因此即使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出现不能控制的基站装置的情况下,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也能可靠地实施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是根据相邻基站装置间的心跳控制来实施实施方式2的区域补全的例子。
图8是实施方式3的基站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中,心跳控制部50是在各基站装置1之间进行心跳控制的控制部。即,心跳控制部50在与其它基站装置1之间,以一定间隔进行心跳信号的交换,在等待一定时间也未从通信对象的基站装置1发送来心跳信号(发生了超时)的情况下,判断为该基站装置1处于不能控制的状态,指示可否控制判定部30进行图7的步骤ST22之后的处理。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的基站装置,由于包括心跳控制部,该心跳控制部在相邻基站装置之间进行心跳控制,在与某一基站装置之间发生了心跳信号的超时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超时的基站装置不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可否控制判定部在心跳控制部判定为不可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当资源的空闲为预定值以上、且由于电波输出的增加可使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处于服务区内、并且来自发生了超时的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时,通知基站装置可进行分配,因此能容易且可靠地对移动通信装置进行控制。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包括多个基站装置,并将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从不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切换至判定为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因此即使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出现不能控制的基站装置的情况下,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也能可靠地实施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装置,涉及一种通过在基站装置之间交换控制信息消息从而来选择移动通信装置的最佳接入点的结构,适合用于下一代无线接入系统。

Claims (7)

1.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交控制部,该移交控制部在从任意的基站装置接收到是否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询问的情况下,记录每一个所述任意的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及
可否控制判定部,该可否控制判定部在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到所述询问的情况下,当所述其它基站装置中的所述记录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时,判断为可进行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否控制判定部在有来自移动通信装置的呼叫设定请求的情况下判定能否满足吞吐量,在能够满足吞吐量的情况下,判定为可由本基站装置进行控制,在不能满足吞吐量的情况下,询问相邻基站装置是否可进行分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是否能够满足吞吐量,包括空闲信道的信息。
4.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并将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从询问了是否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切换至判定为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否控制判定部在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到不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的通知的情况下,当资源的空闲为预定值以上、且由于电波输出的增加可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处于服务区内、并且来自所述其它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时,通知该其它基站装置可进行分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心跳控制部,该心跳控制部在相邻基站装置之间进行心跳控制,在与某一基站装置之间发生了心跳信号的超时的情况下,判定为该发生了超时的基站装置不可进行移动通信装置的分配,
可否控制判定部在所述心跳控制部判定为不可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当资源的空闲为预定值以上、且由于电波输出的增加可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处于服务区内、并且来自所述发生了超时的基站装置的移交次数小于预定值时,通知该其它基站装置可进行分配。
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并将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从不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切换至判定为可进行分配的基站装置。
CN2008801278750A 2008-03-06 2008-03-06 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Pending CN1019608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00467 WO2009110029A1 (ja) 2008-03-06 2008-03-06 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885A true CN101960885A (zh) 2011-01-26

Family

ID=41055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78750A Pending CN101960885A (zh) 2008-03-06 2008-03-06 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83693A1 (zh)
JP (1) JPWO2009110029A1 (zh)
CN (1) CN101960885A (zh)
WO (1) WO20091100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26993B1 (ko) * 2014-05-07 2020-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공간 이동 시 서비스 시점의 동기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7171512B2 (ja) * 2019-05-31 2022-11-15 Haps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1828A1 (en) * 1999-09-02 2005-10-06 Tatsuya Wakut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 by varying threshold level
CN1771752A (zh) * 2003-06-12 2006-05-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WO2007125593A1 (ja) * 2006-04-28 2007-1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1129002A (zh) * 2005-03-10 2008-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防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乒乓效应的小区重选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1789B2 (ja) * 1993-12-27 1997-10-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方式
US5822696A (en) * 1996-10-24 1998-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for a mobile station based on handover intensity
US8559952B2 (en) * 2007-08-14 2013-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ed and seamless change of reporting cell identit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1828A1 (en) * 1999-09-02 2005-10-06 Tatsuya Wakut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 by varying threshold level
CN1771752A (zh) * 2003-06-12 2006-05-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01129002A (zh) * 2005-03-10 2008-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防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乒乓效应的小区重选方法和设备
WO2007125593A1 (ja) * 2006-04-28 2007-1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110029A1 (ja) 2011-07-14
US20110183693A1 (en) 2011-07-28
WO2009110029A1 (ja) 200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2055B2 (en)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data recept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1978758B (zh) 网络驱动l3控制信令优先化
EP3063989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optimized scheduled delivery
JP2007166676A (ja) サーバ、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1227696A (zh) 能够根据数据种类有效使用无线资源的无线基站装置
CN1812600B (zh) 移动通信系统
CN110178332B (zh) 用于操作用户装备的方法、用户装备和蜂窝网络
EP1868395B1 (en) Network selection
KR20060021909A (ko) 제어 장치 및 이동 단말기
EP1592267B1 (en) Data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data delivery time
CN102149147A (zh) 无线承载的更新方法及中继站
CN100446622C (zh) 位置更新及用户归属的移动交换中心切换方法
CN101960885A (zh) 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JP201208031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163337B (zh) 在不连续覆盖网络中触发移动台的切换的方法
CN103338486B (zh) 带宽分配方法及系统
JP3842663B2 (ja) 基地局及び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CN10257301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省电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81670A (zh) 用于公共控制信道使用的控制机制
JP2006005547A (ja) 接続仲介装置、接続仲介システムおよび接続仲介方法
US20080004034A1 (en) Cell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852062B2 (ja) 移動通信における予約接続方法
JP2004266713A (ja)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H08336180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呼接続制御方法
US2010010535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anagement server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line reserv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