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300B -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300B
CN101959300B CN 201010139209 CN201010139209A CN101959300B CN 101959300 B CN101959300 B CN 101959300B CN 201010139209 CN201010139209 CN 201010139209 CN 201010139209 A CN201010139209 A CN 201010139209A CN 101959300 B CN101959300 B CN 101959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mode terminal
dual
af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92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9300A (zh
Inventor
刘文明
刘利平
董霄剑
沈旭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392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9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9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本发明中,采用一套AFC调整系统,在双模终端处于双待时,根据双模终端所支持的两种网络系统的工作状态,决定由哪一种网络系统控制AFC的调整。如果是由第一网络系统(如GSM系统)控制AFC的调整,则双模终端在收发第二网络系统(如TD-SCDMA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由于利用一个AFC系统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频率同步与补偿功能,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双模双待系统的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的自动频率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频率同步。而由于振荡器频率偏移以及终端运动都可能造成收发端频率偏差,因此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简称“AFC”)已经成为了相干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基于AFC的无线设备的相关技术可参见专利号为“5634205”的美国专利。 
在现有的TD-SCDMA/GSM双模终端中,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在双模终端中只有一套AFC系统,通过变频后提供给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各种频率的时钟。因此在实现TD-SCDMA(简称TD)/GSM双待机功能时需要考虑TD和GSM系统分别对AFC的控制问题。考虑到GSM基站和TD基站的时钟是比较准的,所以可以认为如果终端同步上任何一个基站(如GSM基站),手机将同时同步上TD的基站。而在TD/GSM双卡双待机的情况下,系统将转化为2套单模系统,各个模块都工作在单模系统中,终端将无法工作在双模系统中。 
另外一种常用的方式就是采用2套AFC系统,一个用于提供TD系统的频率时钟,一个用于提供GSM系统的频率时钟。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对于现有的双模终端,如果采用一套AFC 的调整方案,那么在双待的时候,会出现TD系统或是GSM无法进行AFC调整。如果采用2套AFC的调整方案,那么在双模双待机的工作状态下,由于GSM(或是TD)系统在工作,那么会出现处于工作状态的GSM(或是TD)系统在进行AFC调整,而处于IDLE(空闲)模式或是工作模式下的TD(或是GSM)系统由于留给调整的时间太短,AFC调整会出现问题,同时这2套系统频率时钟是相互独立的,那么会出现TD(或是GSM)系统处于频率失步的现象,在需要双模自动切换的时候,无法进行正常切换,影响终端性能以及用户感受。而且,不进行双待的时候,一般只需要一套AFC系统,通过变频后提供给TD和GSM系统各种频率所需的时钟。也就是说,对于双模终端而言,只在双待状态下会用到2套AFC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用到一套AFC系统,存在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由一套AFC系统实现双模双待系统的AFC调整,节约双模终端的成本,提高双模双待系统的工作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双模终端包含一套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双模终端处于双待状态时,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为双模终端支持的2种网络系统; 
如果AFC的调整由第一网络系统控制,则双模终端在收发第二网络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双模终端,双模终端包含一套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包含: 
决策模块,用于在双模终端处于双待状态时,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AFC调整的网络系统,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为双模终端支持的2种网络系统;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决策模块是否决定由第一网络系统控制AFC的调整; 
频偏校正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由第一网络系统控制AFC的调整的情况下,在收发第二网络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采用一套AFC调整系统,在双模终端处于双待时,根据双模终端所支持的两种网络系统的工作状态,决定由哪一种网络系统控制AFC的调整。如果是由第一网络系统(如GSM系统)控制AFC的调整,则双模终端在收发第二网络系统(如TD-SCDMA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由于不控制AFC调整的第二网络系统能够通过对收发信号的频偏校正来进行频偏的补偿,因此能够利用一个AFC系统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频率同步与补偿功能,无论双模终端支持的两种网络系统各自处在何种工作状态,都能保证频偏控制在系统解调可接受的范围内。与采用2套AFC的方案相比,具备以下优势:1.节省成本,系统只需要一套AFC系统,一个晶振;2.不会出现失步的情况,保证了双模的切换,3.数字域的频率补偿精度高,保证了系统的性能。与原有的1个AFC调整方案相比,克服了双模中2个系统无法同时进行AFC调整的状况,使 得每个系统都能独立进行频偏补偿。 
进一步地,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和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的频偏校正,通过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rdic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利用Cordic的原理进行收发数据信号的的频偏校正,不但实现简便,而且能够有效保证精度。 
进一步地,将根据第二网络系统中的训练序列码估计出的频偏,作为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和待发送的数据信号需要校正的频偏。由于根据训练序列码进行频偏估计属于现有的公知技术,因此需要调整的量值通过数字域的处理(频偏估计)来获得,简单易行,易于实现,而且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对于收到的数据信号而言,是在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下采样低通滤波后,进行频偏校正,再进行升余弦滤波处理;对于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而言,是在经升余弦滤波处理后进行频偏校正,再将经频偏校正的数据信号发送出去。由于下行数据信号的频偏补偿是在下采样低通滤波和升余弦滤波之间进行,上行数据信号的频偏补偿是在发送信号的升余弦滤波处理后进行,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双模双待系统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双模终端的TD系统接收器数字前端设计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双模终端的TD系统发送端数字前端 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双模终端包含一套AFC系统,支持的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分别为GSM系统和TD系统。在TD系统的数字前端设计中加入Cordic(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电路,在数字基带上把射频频偏校准过来,包括上行和下行。当该双模终端处于双待状态时,如果决定由GSM控制AFC的调整,则TD系统的频率校准由其数字前端的Cordic电路完成,而需要调整的量值通过数字域的处理(频偏估计)来获得,如图1所示。当然,在处于双模单待时,TD以及GSM的频率时钟都由AFC提供,频率调整也由AFC完成,Cordic电路不需要工作,与现有技术雷同。采用这种方式能保证在一套AFC的时候,不管GSM,TD双模系统各自处在何种工作状态,都能保证频偏控制在系统解调可接受的范围内。 
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在步骤210中,双模终端决定控制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如果双模终端处于双模单待状态,则控制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为当前工作的网络系统;如果双模终端处于双模双待状态,则根据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其中,第一网络系统为GSM系统,第二网络系统为TD系统。在本实施方 式中,双模终端在处于双待状态时,通过以下方式,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 
双模终端在处于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下、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GSM系统中的模式为空闲模式,则由TD-SCDMA系统控制AFC的调整。 
双模终端在处于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GSM系统中的模式为专用模式,则由GSM系统控制AFC的调整。 
也就是说,将GSM/TD-SCDMA的工作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TD IDLE(TD空闲)模式下: 
A-1.GSM IDLE模式下或者GSM Out of Service(GSM推出服务)情况下:这种模式下可以考虑只由TD控制AFC系统,Cordic不工作,GSM不控制AFC系统,GSM的时钟同样由AFC提供,但GSM不控制AFC的调整。 
A-2.GSM Dedicated(GSM专用)模式下:由于在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简称“DRX”)情况下对AFC的控制周期比较长,所以对AFC的控制将由GSM来完成,TD系统的频率校准将由Cordic根据数字域的频偏估计值进行调整。 
B.TD FACH(TD前向接入)模式下: 
B-1.GSM IDLE模式下或者GSM Out of Service情况下:此时AFC可以由TD控制,Cordic电路不工作,GSM的频率时钟同样由AFC提供,但GSM不控制AFC的调整。 
B-2.GSM Dedicated模式下:AFC可以由GSM控制,TD不控制AFC,Cordic电路将根据TD系统的同步过程估计出的频偏进行频率调整。 
C.TD Dedicated(TD专用)模式下: 
C-1.GSM IDLE模式下或者GSM Out of Service情况下:此时AFC可以由TD控制,Cordic电路不工作,GSM的频率时钟由AFC提供,但GSM不进行AFC调整。 
C-2.GSM Dedicated模式下:此时AFC可以考虑由GSM控制,TD系统的频率校准将由Cordic电路根据TD系统的同步过程估计出的频偏进行调整。 
D.TD Out of Service(TD退出服务)情况下:如果GS M不为Out ofService状况下,AFC由GSM控制。当TD由Out of Service情况下切换到其它情况时,TD需要判断GSM是否也在Out of Service情况下,如果是才考虑设置初始值,否则初始值不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系统不处于Out of Service状态时统称为待机状态。 
接着,在步骤220中,判断双模终端在处于双待状态时,AFC的调整是否由GSM系统控制。如果AFC的调整不由GSM系统控制(即在步骤210中决定由TD系统控制AFC),则进入步骤230,TD系统控制AFC的调整,GSM系统的频率时钟由AFC提供。如果AFC的调整由GSM系统控制(即在步骤210中决定由GSM系统控制AFC),则进入步骤240; 
在步骤240中,GSM系统控制AFC的调整,双模终端在收发TD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其中,将根据TD系统中的训练序列码估计出的频偏,作为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和待发送的数据信号需要校正的频偏。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和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的频偏校正,可通过Cordic实现。由于根据训练序列码进行频偏估计属于现有的公知技术,因此需要调整的量值(即需要校正的频偏) 通过数字域的处理(频偏估计)来获得,简单易行,易于实现,而且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具体地说,对于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双模终端可在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下采样低通滤波后,进行频偏校正,进行升余弦滤波处理的数据信号为经频偏校正的数据信号,如图3所示。对于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对经升余弦滤波处理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发送经频偏校正后的数据信号,如图4所示,在完成升余弦滤波后,通过增加Cordic模块进行频偏校正,Cordic根据估计出的终端发送载频与基站接收载频的偏差进行补偿后上变频发射出去。 
由此可见,在GSM控制AFC时,TD系统如果处于待机状态,那么可以通过数字域的频偏估计得到频率偏移值,送给Cordic模块进行频偏校准,以保证频偏控制都在系统解调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TD系统处于Out ofService状态下,那么Cordic不工作,等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双模单待状态时的AFC控制。由于不控制AFC调整的TD系统能够通过对收发信号的频偏校正来进行频偏的补偿,因此能够利用一个AFC系统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频率同步与补偿功能,无论双模终端支持的两种网络系统各自处在何种工作状态,都能保证频偏控制在系统解调可接受的范围内。与采用2套AFC的方案相比,具备以下优势:1.节省成本,系统只需要一套AFC系统,一个晶振。2.不会出现失步的情况,保证了双模的切换,3.数字域的频率补偿精度高,保证了系统的性能。与原有的1个AFC调整方案相比,克服了双模中2个系统无法同时进行AFC调整的状况,使得每个系统都能独立进行频偏补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现有技术中的Cordic的原理(基于接收端)如下: 
假设输入信号为I(n),Q(n)2路数据,则可以表示为: 
s(n)=i(n)+j*q(n) 假设需要校准的频偏为Δf,那么经过Cordic校正后的输出数据为: 
Figure GSA00000083635000091
其中T为采样周期,为1/(2*1.28M), 
Figure GSA00000083635000092
为初始相位,一般设置为常数,用来调整信道估计的相位偏差,Δf为频率偏移。上面的公式需要计算sin和cos函数,对于角度 可以采样下面的公式得到: 
a=s0*arctan(2^0)+s1*arctan(2^-1)+s1*arctan(2^-2)…+ 
其中s0,s1,s2,…为+1或是-1,可以逼近[0,π/2]内的任何角度。 
这样out(n)可以用下式逼近: 
out ( n ) = s ( n ) * e j ( s 0 * arctan ( 2 ^ 0 ) + s 1 * arctan ( 2 ^ - 1 ) + s 1 * arctan ( 2 ^ - 2 ) · · · + )
显然,可以通过迭代的方法来计算: 
out i ( n ) = out i - 1 ( n ) * e j * ( s i * arctan ( 2 ^ - i ) )
i从0开始迭代,out-1(n)为初始值s(n),经过多次迭代后,就完成了相位旋转。如果只计算sin(a),cos(a),那么s(n)设为1。可以看到,上式只需要进行移位和加减运算,而无需乘法运算就可以得到sin(a),cos(a)的数值,实现很方便,并且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精度越来越高。 
上面介绍的Cordic模块的基本原理,适应于[0,π/2]之内的任何角度,对于在[0,π/2]之外的角度a,同样可以通过上面的Cordic模块来计算,具体方法为:1.计算等价的在[0,π/2]之间的角度β的sin或是cos值;2.根据相互关系,把相对应的正负符号加上就得到sina,cosa的值。 
符号规则如下: 
1.如果a为负数,那么sin(a)=-sin(-a),cos(a)=cos(-a),所以不用考虑角度为负的情况,负数值可以通过计算其绝对值的sin,Cos值来得到。 
2.如果a>2π,只需要计算出a-n*2π的sin,Cos值,(其中0≤a-n*2π<2π),就可以得到sin(a),Cos(a)。 
3.如果a≥π,cosa=cos(a-π),sina=-sin(a-π)。 
4.如果a≥π/2,cosa=-cos(π-a),sina=sin(π-a)。 
综上可以看出,只需考虑在[0,π/2]范围内计算相应的sin,Cos值。通过上面的规则可以得到任意角度a的正弦,余弦值。 
也就是说,基于现有的Cordic的原理进行收发数据信号的的频偏校正,不但实现简便,而且能够有效保证精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收到的数据信号而言,是在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下采样低通滤波后,进行频偏校正,再进行升余弦滤波处理。对于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而言,是在经升余弦滤波处理后进行频偏校正,再将经频偏校正的数据信号发送出去。由于下行数据信号的频偏补偿是在下采样低通滤波和升余弦滤波之间进行,上行数据信号的频偏补偿是在发送信号的升余弦滤波处理后进行,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双模双待系统的工作性能。此外,可以理解,对于收到的数据信号,Cordic模块也可以设计在TD系统接收器数字前端的其他位置;对于待发送的数据信号,Cordic模块也可以设计在TD系统发送端数字前端的其他位置。 
此外,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中如何根据2种网络系统的工作状态,决定控制AFC调整的网络系统,只是列举的几种具体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定为其他情况,如在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GSM系统的空闲模式下时,由GSM控制AFC的调整。或者在TD-SCDMA系统的前向接入模式、GSM系统的专用模式下时,由TD-SCDMA系统控制AFC的调整等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是以第一网络系统为GSM,第二网络系统为TD-SCDMA系统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第一网络系统为TD-SCDMA系统,第二网络系统为GSM系统,或者,第一网络系统、第二网络系统也可以分别是其他的网络系统。具体实现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等方式实现。不管本发明是以软件、硬件、还是固件方式实现,指令代码都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访问的存储器中(例如永久的或者可修改的,易失性的或者非易失性的,固态的或者非固态的,固定的或者可更换的介质等等)。同样,存储器可以例如是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简称“PAL”)、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简称“EEPROM”)、磁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等等。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包含一套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的双模终端。该双模终端包含: 
决策模块,用于在双模终端处于双待状态时,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为双模终端支持的2种网络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系统为GSM,第二网络系统为TD-SCDMA系统。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决策模块是否决定由第一网络系统控制AFC的调整。 
频偏校正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由第一网络系统控制AFC的调整的情况下,在收发第二网络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 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该频偏校正模块通过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rdic实现。其中,对于收到的数据信号,输入到频偏校正模块的数据信号为经下采样低通滤波后的数据信号,频偏校正模块将经频偏校正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升余弦滤波处理器进行处理。对于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输入到频偏校正模块的数据信号为经升余弦滤波处理的数据信号,通过空口发送的数据信号为经频偏校正模块频偏校正后的数据信号。 
频偏估计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网络系统中的训练序列码估计频偏。频偏校正模块将频偏估计模块估计出的频偏,作为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和待发送的数据信号需要校正的频偏。 
判断模块在判定由第二网络系统控制AFC的调整时,指示AFC为第一网络系统提供时钟。 
在本实施方式中,决策模块通过以下方式,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 
双模终端在处于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下、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GSM系统中的模式为空闲模式,则由TD-SCDMA系统控制AFC的调整。 
双模终端在处于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GSM系统中的模式为专用模式,则由GSM系统控制AFC的调整。 
不难发现,第一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设备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单元都是逻辑单元, 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是才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发明上述各设备实施方式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方式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所述双模终端包含一套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双模终端处于双待状态时,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所述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为所述双模终端支持的2种网络系统;
如果所述AFC的调整由第一网络系统控制,则所述双模终端在收发所述第二网络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收到的数据信号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的频偏校正,通过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rdic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终端将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中的训练序列码估计出的频偏,作为对所述收到的数据信号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信号需要校正的频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的步骤中,在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下采样低通滤波后,进行所述频偏校正,进行升余弦滤波处理的数据信号为经频偏校正的数据信号;
所述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的步骤中,对经升余弦滤波处理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发送经频偏校正后的数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AFC的调整由第二网络系统控制,则所述第一网络系统的时钟由所述AFC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所述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
所述双模终端在处于所述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下、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所述GSM系统中的模式为空闲模式,则由所述TD-SCDMA系统控制所述AFC的调整;
所述双模终端在处于所述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所述GSM系统中的模式为专用模式,则由所述GSM系统控制所述AFC的调整。
8.一种双模终端,所述双模终端包含一套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决策模块,用于在所述双模终端处于双待状态时,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所述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为所述双模终端支持的2种网络系统;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决策模块是否决定由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控制所述AFC的调整;
频偏校正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由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控制所述AFC的调整的情况下,在收发所述第二网络系统的数据信号时,对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进行解调前,先对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在发送之前,先对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频偏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偏校正模块通过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rdic实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终端还包含频偏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中的训练序列码估计频偏;
所述频偏校正模块将所述频偏估计模块估计出的频偏,作为对所述收到的数据信号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信号需要校正的频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对于收到的数据信号,输入到所述频偏校正模块的数据信号为经下采样低通滤波后的数据信号,所述频偏校正模块将经频偏校正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升余弦滤波处理器进行处理;
对于待发送的数据信号,输入到所述频偏校正模块的数据信号为经升余弦滤波处理的数据信号,通过空口发送的数据信号为经所述频偏校正模块频偏校正后的数据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在判定由所述第二网络系统控制所述AFC的调整时,指示所述AFC为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提供时钟。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模块通过以下方式,根据双模终端在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所处模式,决定控制所述AFC的调整的网络系统:
所述双模终端在处于所述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下、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所述GSM系统中的模式为空闲模式,则由所述TD-SCDMA系统控制所述AFC的调整; 
所述双模终端在处于所述TD-SCDMA系统的空闲模式、前向接入模式下或专用模式下时,如果在所述GSM系统中的模式为专用模式,则由所述GSM系统控制所述AFC的调整。 
CN 201010139209 2010-04-02 2010-04-02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Active CN101959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9209 CN101959300B (zh) 2010-04-02 2010-04-02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9209 CN101959300B (zh) 2010-04-02 2010-04-02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300A CN101959300A (zh) 2011-01-26
CN101959300B true CN101959300B (zh) 2013-05-15

Family

ID=43486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9209 Active CN101959300B (zh) 2010-04-02 2010-04-02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9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223B (zh) * 2011-03-22 2014-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终端接收灵敏度的方法及终端
CN105723616B (zh) * 2013-12-24 2019-06-04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具有多个sim的移动设备中的频率控制回路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55178B (zh) * 2015-04-14 2019-05-3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终端及其自动频率控制切换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57A (zh) * 1998-09-02 2000-1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模式终端中控制接收频率的自动频率控制设备和方法
EP1157462B1 (en) * 1999-02-24 2004-04-07 Motorola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ynchronisation in a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57A (zh) * 1998-09-02 2000-1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模式终端中控制接收频率的自动频率控制设备和方法
EP1157462B1 (en) * 1999-02-24 2004-04-07 Motorola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ynchronisation in a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300A (zh)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32379B1 (ko) 멀티 모드 무선 전송 시스템
JP569914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RU2761110C2 (ru) Процедуры поиска соты и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сотов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связи
KR970078176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
CN101940037A (zh) 移动台、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移动无线电通信方法和移动无线电通信程序
EP1148642A2 (en) Frequency error estimaton method used in a portable radio system
CN103427853A (zh) 用于处理输入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CN101959300B (zh) 双模终端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KR960020028A (ko) 윈도우필터를 이용한 직접확산통신시스템의 수신기
EP3216276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dcch prepar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ry
US5444736A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n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frequency on the basis of a reception frequency
US67283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a DS-CDMA receiver
CN101667846A (zh) 一种td-scdma系统中的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959299B (zh) 自动频率控制方法及接收端
JP200627985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3719287B2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50147188A1 (en) Frequency control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14000346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070072898A (ko) Cdma 수신기를 이용하는 톤 검출
CN103220243A (zh) 一种确定频偏估计值的方法和设备
JP2005191739A (ja) 拡散通信妨害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用いた拡散通信妨害装置
CN101232364B (zh) 近似相位角计算器及近似相位角计算方法
CN116260694B (zh) 支持民用5g手机的北斗短报文入站信号格式及解调方法
CN113438727B (zh) 基于ssb和trs的时偏估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230070483A1 (en) Synchronizing radio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