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8099B - 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8099B
CN101958099B CN2010101941165A CN201010194116A CN101958099B CN 101958099 B CN101958099 B CN 101958099B CN 2010101941165 A CN2010101941165 A CN 2010101941165A CN 201010194116 A CN201010194116 A CN 201010194116A CN 101958099 B CN101958099 B CN 101958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electromotive force
node
driving transistors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41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8099A (zh
Inventor
三并彻雄
内野胜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58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8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8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8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09G2300/0866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by means of changes in the pixel supply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other than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G09G2310/0256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other than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 the purpose of reversing the voltage across a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 within a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1Details of output amplifiers or buff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8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in a matrix display other than L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至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一次,其通过在维持第一节点的电势的同时,从馈线向驱动晶体管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驱动电压,来将显示设备的第二节点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并且然后,执行写入处理,其通过写入晶体管从数据线向第一节点施加视频信号,其中,这样设置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以便使其随着帧频率变得越高而越短。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包括电流驱动类型的发光部分的显示元件和包括这样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设备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包括使用电致发光(在以下描述中也被称作EL)作为有机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的显示元件(在以下描述中也被仅仅称作有机EL显示元件)作为能够通过低电压直流驱动而以高亮度发光的显示设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例如,在包括有机EL显示元件的显示设备(也被仅仅称作有机EL显示设备)中,已知作为与液晶显示设备相同的方式的驱动方法的无源矩阵方法和有源矩阵方法。有源矩阵方法具有配置变得复杂的劣势,但它也具有可以增加图像的亮度等优势。除具有有机层等(所述有机层等包括发光层)的发光部分之外,由有源矩阵方法驱动的有机EL显示元件还包括用于驱动发光部分的驱动电路。 
作为用于驱动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在以下描述中也被仅仅称作发光部分)的电路,例如从JP-A-2007-310311(专利文件1)中已知包括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单元的驱动电路(被称作2Tr/1C驱动电路)。如图2中所示,2Tr/1C驱动电路包括两个晶体管:写入晶体管TRW和驱动晶体管TRD,并且进一步包括一个电容器单元C1。这里,驱动晶体管TRD的另一源极/漏极区配置第二节点ND2,而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配置第一节点ND1。 
发光部分ELP的阴极电极与第二馈线PS2连接。电压VCat(例如0V)被施加至第二馈线PS2。 
如图4的时序图中所示,在[时段-TP(2)1A]中执行用于执行阈值电压消除(cancel)处理的预处理。也就是说,从数据线DTL通过已经由来自扫描线SCL的扫描信号导通的写入晶体管TRW向第一节点ND1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例如0V)。据此,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将是Vofs。从电源单元 100通过驱动晶体管TRD向第二节点ND2施加第二节点初始化电压VCC-L(例如-10V)。据此,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将是VCC-L。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由电压Vth(例如3V)表示。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压差超过Vth,并且驱动晶体管TRD处于导通状态。 
接着,在从[时段-TP(2)1B]到[时段-TP(2)5]的时段上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具体地,在[时段-TP(2)1B]中执行第一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具体地,在[时段-TP(2)3]中执行第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然后,在[时段-TP(2)5]中执行第三阈值电压消除处理。 
在[时段-TP(2)1B]中,在维持写入晶体管TRW的导通状态的同时,将电源单元100的电压从第二初始化电压VCC-L切换到驱动电压VCC-H(例如20V)。作为结果,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也就是说,增加了第二节点ND2的电势。 
在[时段-TP(2)1B]充分长时,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达到阈值Vth,并且驱动晶体管TRD被关断。也就是说,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变得接近(Vofs-Vth)并最终变为(Vofs-Vth)。但是,在图4中所示的例子中,[时段-TP(2)1B]的长度不足以充分改变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并且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在[时段-TP(2)1B]的末端处达到满足以下关系的给定电势V1:VCC-L<V1<(Vofs-Vth)。 
在[时段-TP(2)2]的开始处,将数据线DTL的电压从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切换到视频信号VSig_m-2。在[时段-TP(2)2]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的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TRW,以使得不向第一节点ND1施加视频信号VSig_m-2。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变为浮置状态。 
因为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所以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从电势V1增加至给定电势V2。另一方面,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于浮置状态,并且存在电容器单元C1,因此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生成自举操作。据此,第一节点ND1 的电势根据第二节点ND2的电势改变而增加。 
在[时段-TP(2)3]的开始处,数据线DTL的电压从视频信号VSig_m-2切换为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在[时段-TP(2)3]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的信号导通写入晶体管TRW。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变为Vofs。从 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作为结果,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也就是说,第二节点ND1 的电势从电势V2增加至给定电势V3。 
在[时段-TP(2)4]的开始处,将数据线DTL的电压从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切换为视频信号VSig_m-1。在[时段-TP(2)4]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的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TRW,使得不向第一节点ND1施加视频信号VSig_m-1。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变为浮置状态。 
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因此,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从电势V3增加至给定电势V4。另一方面,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于浮置状态,并且存在电容器单元C1,因此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生成自举操作。据此,第一节点ND1的电势根据第二节点ND2的电势改变而增加。 
作为[时段-TP(2)5]中的操作的前提,在[时段-TP(2)5]的开始处第二节点ND2的电势V4必须低于(Vofs-Vth)。这样确定从[时段-TP(2)1B]的开始到[时段-TP(2)5]的开始的长度以便满足条件V4<(Vofs-L-Vth)。 
[时段-TP(2)5]的操作基本上与在[时段-TP(2)3]中所解释的操作相同。在[时段-TP(2)5]的开始处,将数据线DTL的电压从视频信号VSig_m-1切换到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在[时段-TP(2)5]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的信号导通写入晶体管TRW。 
第一节点ND1处于从数据线DTL通过写入晶体管TRW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的状态。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以与在[时段-TP(2)3]中所解释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将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达到Vth时,驱动晶体管TRD被关断。在该状态中,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几乎是(Vofs-Vth)。 
在此之后,在[时段-TP(2)6A]中,写入晶体管TRW被关断。然后,使数据线DTL的电压处于与用于控制发光部分ELP中的亮度的视频信号[视频信号](驱动信号,亮度信号)VSig_m对应的电压。 
接着,在[时段-TP(2)6B]中,执行写入处理。具体地,通过允许扫描线 SCL处于高电平来导通写入晶体管TRW。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增加至视频信号VSig_m。 
在以上操作中,在如下状态中向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施加视频信号VSig_m,在所述状态中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据此,如图4中所示,在[时段-TP(2)6B]中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后面将描述电势的增量ΔV(电势校正值)。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第一节点ND1)的电势为Vg并且其另一源极/漏极区(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为Vs时,在不考虑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的增量ΔV时,Vg的值和Vs的值将如下所述。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势差(即,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用作源极区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Vgs)可以由以下公式(A)来表示: 
Vg=VSig_m
A s ≅ V ofs - V th
V gs ≅ V Sig _ m - ( V ofs - V th ) . . . ( A )
也就是说,在对于驱动晶体管TRD的写入处理中所获得的Vgs仅依赖于用于控制发光部分ELP中的亮度的视频信号VSig_m、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和用于初始化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电势的电压Vofs。另外,Vgs与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无关。 
接着,将简要地解释迁移率校正处理。在上述操作中,与写入处理一同执行用于根据驱动晶体管TRD的特性(例如迁移率μ的大小)而改变驱动晶体管TRD的另一源极/漏极区的电势(即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的迁移率校正处理。 
如上所述,在如下状态中向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施加视频信号VSig_m,在所述状态中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这里,如图4中所示,在[时段-TP(2)6B]中第二节点ND2 的电势增加。作为结果,在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的值大时,驱动晶体管TRD的源极区中的电势的增量ΔV(电势校正值)增加。在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μ的值小时,驱动晶体管TRD的源极区中的电势的增量ΔV(电势校正值)减少。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源极区之间的电势差从公式(A) 变形为以下公式(B): 
V gs ≅ V Sig _ m - ( V ofs - V th ) - ΔV . . . ( B )
根据以上操作,完成了阈值消除处理、写入处理和迁移率校正处理。然后,在其后的时段[时段-TP(2)6C]的开始处,通过基于来自扫描线SCL的扫描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TRW来允许第一节点ND1处于浮置状态。一个源极/漏极区(在以下描述中为便利起见也被称作漏极区)处于其中从电源单元100施加驱动电压VCC-H的状态。作为以上的结果,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并且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生成与所谓的自举电路相似的现象,然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增加。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源极区之间的电势差Vgs维持公式(B)的值。流经发光部分ELP的电流为从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区流向源极区的漏极电流Ids。在驱动晶体管TRD理想地在饱和区中操作时,漏极电流Ids可以由以下公式(C)表示。发光部分ELP发出与漏极电流Ids的值对应的光。后面将描述系数“k”。 
Ids=k·μ·(Vgs-Vth)2
   =k·μ·(VSig_m-Vofs-ΔV)2...(C) 
根据以上公式(C),漏极电流Ids与迁移率μ成比例。另一方面,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越大,则电势校正值ΔV变得越大,以及公式(C)中的(VSig_m-Vofs-ΔV)2的值变得越小。据此,可以校正由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的变化导致的漏极电流Ids的变化。 
后面将解释其概要已经被如上解释的2Tr/1C驱动电路的操作。 
发明内容
在显示设备上显示视频时的帧频率(帧速)例如根据广播系统可以取各种值。优选地将帧频率设置为高以便减少在显示运动画面时的残留图像效应。据此,期望显示设备可以对应于各种帧频率而显示视频。例如,将各个行的显示元件的水平扫描时段设置为固定长度而与显示视频的帧频率无关来对应于各种频率而显示视频的配置。在该情况下,在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在 从[时段-TP(2)1A]到[时段-TP(2)6C]的时段期间执行的操作,而与帧频率无关。但是,出现以下问题:在黑色显示时的视频信号的值根据帧频率而变化的现象可见,并且有必要根据帧频率调节视频信号的值。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设备能够以好的条件显示处于各个频率的视频,而无需调节显示信号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使用包括以下部分的显示设备: 
(1)总共N×M个显示元件,其中以二维矩阵状态布置沿第一方向的N个显示元件和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M个显示元件,其中每个具有电流驱动类型发光部分和驱动电路, 
(2)沿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 
(3)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以及 
(4)沿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馈线, 
其中驱动电路包括写入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电容器单元, 
在第m行(m=1,2...,M)和第n列(n=1,2...,N)的显示元件中 
在驱动晶体管中, 
(A-1)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m馈线连接, 
(A-2)另一源极/漏极区与发光部分的一端连接以及与电容器单元的一个电极连接,以此配置第二节点,以及 
(A-3)栅极电极与写入晶体管的另一源极/漏极区连接以及与电容器单元的另一电极连接,以此配置第一节点, 
在写入晶体管中, 
(B-1)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n数据线连接, 
(B-2)栅极电极与第m扫描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a)至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一次,其通过在维持第一节点的电势的同时,从馈线向驱动晶体管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驱动电压,来将第二节点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然后 
(b)执行写入处理,其通过写入晶体管从数据线向第一节点施加视频信号, 
其中,这样设置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以使其随着帧频率变得越高而越短。 
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中,这样设置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以使其随着帧频率变得越高而越短。据此,在执行步骤(b)之前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电势差随着帧频率变高而变大。另外,在执行写入处理之后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电势差也随着帧频率变高而变大,因此可以消除处于所谓的黑色显示的视频信号的值根据帧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据此,可以以好的条件以各个帧频率显示画面,而无需调节视频信号的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概念图; 
图2为包括驱动电路的显示元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显示设备的部分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元件的驱动的时序图的示意图; 
图5A至5F为示意性地示出在显示元件中的驱动电路中所包括的各个晶体管的导通/关断状态等的图; 
图6A至6F为示意性地示出、从图5F继续的在显示元件中的驱动电路中所包括的各个晶体管的导通/关断状态等的图; 
图7A为用于解释馈线的电势、第二节点的电势和流经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流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7B、7C和7D为用于解释在图7A中所示的时段A、时段B和时段C中的漏极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用于解释在帧频率为50Hz时被施加至馈线的电压与发光时段和非发光时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帧频率为60Hz时被施加至馈线的电压与发光时段和非发光时段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时序图; 
图9A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相对低时在流经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流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的示意图,而图9B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相对高时在流经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流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10为用于解释在维持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条件的情况下帧频率和在显示设备开始发光时的视频信号的值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1为在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被缩短时显示元件 的驱动的时序图的示意图; 
图12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相对高并且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被缩短时,在流经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流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13为用于解释电源单元、扫描电路和控制电路的配置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14A为用于解释对应于一条扫描线的扫描电路的部分的配置的示意性电路图,而图14B为用于解释对应于一条馈线的电源单元的的部分的配置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15为用于解释控制电路、扫描电路和电源单元中的操作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16为用于解释控制电路、扫描电路和电源单元中的操作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17为用于解释控制电路、扫描电路和电源单元中的操作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18为用于解释在根据帧频率而改变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条件的情况下帧频率和在显示设备开始发光时的视频信号的值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9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为50Hz时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20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为60Hz时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21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为70Hz时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22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为80Hz时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23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为90Hz时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24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为100Hz时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25为包括驱动电路的显示元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26为包括驱动电路的显示元件的等效电路图;以及 
图27为包括驱动电路的显示元件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基于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将按以下顺序进行解释: 
1.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的详细解释 
2.对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显示设备的概要的解释 
3.实施例(2Tr/1C驱动电路的例子)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的详细解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也被称作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中,当在步骤(a)中通过给定的帧频率FR来驱动显示设备时,可以应用满足以下关系的配置: 
TU(FR1)·P(FR1)>TU(FR2)·P(FR2
在此情况下,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次数被表示为P(FR)、执行一次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被表示为TU(FR)、第一帧频率被表示为FR1、比第一帧频率FR1更高的第二帧频率被表示为FR2。 
这里,优选地应用这样的配置,其中TU(FR)的值是固定的而与帧频率FR无关,并且根据帧频率FR的值来切换P(FR)的值。还优选地应用这样的配置,其中P(FR)的值是固定的而与帧频率FR无关,并且根据帧频率FR的值来切换TU(FR)的值。这些配置具有以下优势:在根据帧频率FR来切换TU(FR)和P(FR)的值中的任何一个时,允许要执行的控制更容易。另外,优选地应用这样的配置,其中根据帧频率FR的值切换TR(FR)和P(FR)的值两者。该配置具有使得对应于要执行的帧频率FR能够进行更精确的控制的优势。 
根据包括优选配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执行初始化第一节点的电势和第二节点的电势的预处理 
随后,执行步骤(a)和步骤(b), 
此后,在通过来自扫描线的扫描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使得第一节点处于浮置状态,并且从馈线向驱动晶体管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的驱动电压的状态下,使得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电势差的值对应的电流通过驱动晶体管流进发光部分,从而驱动发光部分。 
根据其中执行预处理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优选地应用其中发光部分包括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的配置,并且 
设置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电势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超过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发光部分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不超过发光部分的阈值电压。 
根据包括上面所解释的各种优选配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流入其中的电流而发光的电流驱动类型的发光部分可以被广泛地用作在发光元件中所包括的发光部分。作为发光部分,可以列举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无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LED发光部分、半导体激光发光部分等。可以通过使用已知的材料和方法来形成这些发光部分。从配置彩色显示器的平板显示设备的角度,发光部分优选地由它们之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制成。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可以是所谓的顶部(top)发光类型或底部(bottom)发光类型。 
不仅仅在公式是数学上严格有效的情况下、而是也在公式是实质上有效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的多个公式中所示的条件得到满足。换言之,关于有效的公式,允许在显示元件和显示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上生成的各种变化。 
在通过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第二节点的电势达到通过从第一节点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而获得的电势时,驱动晶体管被关断。另一方面,在第二节点的电势未达到通过从第一节点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而获得的电势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电势差大于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且驱动晶体管不被关断。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随着帧频率增加,由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导致的第二节点的电势改变减少。因此,作为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结果驱动晶体管被关断本质上不是必然的。 
可以在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完成之后立即执行写入处理,或在给定时段之后执行写入处理。另外,可以在向驱动晶体管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的驱动电压的状态中执行写入处理,或者可以在未向驱动晶体管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的驱动电压的状态中执行写入处理。在前一配置中,一同执行迁移率校正处理,所述迁移率校正处理根据驱动晶体管的特性而改变驱动晶体管的另一源极/漏极区的电势。 
显示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单色显示器或可以被配置为彩色显示器。例如,显示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其中一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具体地,一个像素包 括作为发红光的子像素、发绿光的子像素和发蓝光的子像素的三个子像素)的彩色显示器。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向以上三种子像素添加一种或多种子像素的集合(添加了发白光的子像素以改善亮度的一集合,添加了发互补色光的子像素以扩展重现色彩的范围的一集合、添加了发黄光的子像素以扩展重现色彩的范围的一集合、以及添加了发黄光和青色光的子像素以扩展重现色彩的范围的一集合)来配置像素。 
作为显示设备的像素值,可以如下列举用于显示画面的分辨率(虽然不限于这些值):VGA(640,480)、S-VGA(800,600)、XGA(1024,768)、APRC(1152,900)、S-XGA(1280,1024)、U-XGA(1600,1200)、HD-TV(1920,1080)和Q-XGA(2048,1536)以及(1920,1035)、(720,480)、(1280,960)等。 
在显示设备中,诸如扫描线、数据线和馈线之类的各种连线以及发光部分可以使用已知的配置和结构。例如,在发光部分由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制成时,该部分可以包括阳极电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电极等。可以通过使用已知电路元件等来配置后面所描述的诸如电源单元、扫描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和控制电路之类的各种电路。 
作为在驱动电路中所包括的晶体管,可以列举n沟道薄膜晶体管(TFT)。在驱动电路中所包括的晶体管可以是增强型或耗尽型。在n沟道晶体管中,可以形成LDD(轻掺杂漏极)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非对称地形成LDD结构。例如,在显示元件发光时,大电流流经驱动晶体管,所以可以应用以下配置,在该配置中仅仅在发光时作为漏极区侧的一个源极/漏极区的一侧上形成LDD结构。另外,例如可以使用p沟道薄膜晶体管。 
在驱动电路中所包括的电容器单元可以包括一个电极、另一个电极、以及被夹在这些电极中的介电层(绝缘层)。在给定的平面中形成(例如在基底上形成)在驱动电路中所包括的晶体管和电容器单元,并且例如通过层间绝缘层来在驱动电路中所包括的晶体管和电容器单元的上部形成发光部分。另一源极/漏极区例如通过接触孔与发光部分中所包括的阳极电极连接。还优选地应用其中在半导体衬底等上形成晶体管的配置。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基于实施例而描述本发明,并且将在这些解释之前解释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显示设备的概要。 
对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显示设备的概要的解释 
适合于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显示设备为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设备。一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在实施例中的作为发红光的子像素、发绿光的子像素和发蓝光的子像素的三个子像素)。通过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来配置电流驱动类型发光部分。每个子像素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显示元件10,在所述结构中堆叠(stack)驱动电路11和与驱动电路11连接的发光部分(发光部分ELP)。 
图1中示出了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概念图。 
图2示出了基本上包括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单元的驱动电路(也被称作2Tr/1C驱动电路) 
如图1中所示,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显示设备包括: 
(1)总共N×M个显示元件10,其中按二维矩阵状态布置沿第一方向的N个显示元件和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M个显示元件,其中每个具有电流驱动类型发光部分ELP和驱动电路11, 
(2)沿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SCL, 
(3)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DTL,以及 
(4)沿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馈线PS1。 
馈线PS1与电源单元100连接。数据线DTL与信号输出电路102连接。扫描线SCL与扫描电路101连接。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3×3个的显示元件,但这仅仅是示例。 
发光部分ELP具有包括以下的已知配置或结构:例如阳极电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电极等。扫描电路101、信号线输出电路102、扫描线SCL、数据线DTL和电源单元100的配置或结构可以是已知配置或结构。后面将描述控制电路103的配置。 
解释驱动电路11的最小组件。驱动电路11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TRD、写入晶体管TRW和电容器单元C1。通过具有源极/漏极区、沟道形成区和栅极电极的n沟道TFT来配置驱动晶体管TRD。还通过具有源极/漏极区、沟道形成区和栅极电极的n沟道TFT来配置写入晶体管TRW。可以通过p沟道TFT来配置写入晶体管TRW。另外,驱动电路11可以进一步具有另一晶体管。 
在驱动晶体管TRD中, 
(A-1)一个源极/漏极区与馈线PS1连接, 
(A-2)另一源极/漏极区与发光部分ELP的一端(在实施例中的发光部分ELP中所包括的阳极电极)连接以及与电容器单元C1的电极中的一个连接,以此配置第二节点ND2,以及 
(A-3)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与写入晶体管TRW的另一源极/漏极区连接以及与电容器单元C1的另一电极连接,以此配置第一节点ND1。 
更具体地,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第m行(m=1,2...M)和第n列(n=1,2...N)的显示元件10中,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m馈线PS1m连接。 
在写入晶体管TRW中, 
(B-1)一个源极/漏极区与数据线DTL连接,以及 
(B-2)栅极电极与扫描线SCL连接。 
更具体地,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第m行和第n列的显示元件10中,写入晶体管TRW的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n数据线DTLn连接。写入晶体管TRW的栅极电极与第m扫描线SCLm连接。 
发光部分ELP的另一端(在实施例中的发光部分ELP中所包括的阴极电极)与第二馈线PS2连接。 
更具体地,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第m行和第n列的显示元件10中,在发光部分ELP中所包括的阴极电极与共用第二馈线PS2连接。为便利起见,与第m行和第n列的显示元件10连接的共用第二馈线PS2也可以被表示为PS2m。 
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显示设备的一部分的部分截面图。在基底20上形成驱动电路11中所包括的晶体管TRD、TRW和电容器单元C1,并且例如通过层间绝缘层40在驱动电路11中所包括的晶体管TRD、TRW和电容器单元C1之上形成发光部分ELP。驱动器晶体管TRD的另一源极/漏极区通过连接孔与发光部分ELP中所包括的阳极电极连接。在图3中,只示出了驱动晶体管TRD。另一晶体管被隐藏。 
更具体地,驱动晶体管TRD包括栅极电极31、栅极绝缘层32、在半导体层33处提供的源极/漏极区35、35、以及在源极/漏极区35、35之间的对应于半导体层33的部分的沟道形成区34。通过另一电极36、由栅极绝缘层32的扩展部分形成的介电层、以及一个电极37(对应于第二节点ND2)来 配置电容器单元C1。在基底20上形成栅极电极31、栅极绝缘层32的一部分、以及电容器单元C1中所包括的另一电极36。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35与连线38连接,而另一源极/漏极区35与一个电极37连接。利用层间绝缘层40覆盖驱动晶体管TRD、电容器单元C1等,并且在层间绝缘层40上提供包括阳极电极51、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电极53的发光部分ELP。在附图中,由一个层52表示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在层间绝缘层40的不提供的发光部分ELP的部分上,提供第二层间绝缘层54,并且在第二层间绝缘层54上布置透明衬底21和阴极电极53。发光层处发出的光透射过衬底21并辐射至外部。一个电极37(第二节点ND2)和阳极电极51由在层间绝缘层40中提供的接触孔而连接。阴极电极53通过在第二层间绝缘层54和层间绝缘层40中提供的接触孔56、55与在栅极绝缘层32的扩展部分上提供的连线39连接。 
将解释制造图3等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方法。首先,通过已知方法合适地形成诸如扫描线SCL之类的各种类型的连线、在电容器单元C1中所包括的电极、由半导体层组成的晶体管、层间绝缘层、接触孔等。随后,通过已知方法形成沉积(deposition)和图样(patterning),并且形成被布置为矩阵状态的发光部分ELP。在使得已经接收了以上处理的基底20和衬底21彼此面向并且外围被密封之后,执行对外部电路的连线以获得显示设备。 
每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是包括多个显示元件10(例如N×M=1920×480)的彩色显示设备。每个显示元件10包括子像素,并且通过具有多个子像素的编组来配置一个像素,并且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按二维矩阵状态来布置像素。一个像素包括三种子像素,所述三种子像素为沿扫描线SCL延伸的方向布置的发红光的红光发光子像素、发绿光的绿光发光子像素和发蓝光的蓝光发光子像素。 
显示设备包括按二维矩阵状态布置的(N/3)×M个像素。配置各个像素的显示元件10被按行顺序扫描,并且由FR(Hz)表示帧频率(帧速)。配置沿第m行布置的各个(N/3)像素(N个子像素)的显示元件10被同时驱动。换言之,在一行中所包括的各个显示元件10中,由这些显示元件所属的每行控制发光/非发光定时。向一行中所包括的各个像素写入视频信号的处理可以是同时向全部像素写入视频信号的处理(也被仅仅称作同时写入处理)、或是顺序地向各个像素写入视频信号的处理(也被仅仅称作顺序写入处理)。 可以根据显示设备的配置而合适地选择应用哪种写入处理。 
如上所述,按行顺序扫描第一行至第m行的显示元件10。为了解释的便利,将为扫描每行的显示元件10所分配的时段称作水平扫描时段。在每个后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在每个水平扫描时段中存在其中向数据线DTL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后述的Vofs)的时段(在以下描述中被称作初始化时段)、随后的从信号输出电路102向数据线DTL施加视频信号(后述的VSig)的时段(被称作视频信号时段)。 
原理上,将解释关于位于第m行和第n列的显示元件10的驱动和操作,其中该显示元件10被称作第(n,m)显示元件10或第(n,m)子像素。然后,在沿第m行布置的各个显示元件10的水平扫描时段(第m水平扫描时段)结束之前执行各种处理(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写入处理和迁移率校正处理)。在第m水平扫描时段期间执行写入处理和迁移率校正处理。另一方面,在第m水平扫描时段之前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和伴随的预处理。 
在以上全部各种处理完成之后,允许沿第m行布置的各个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发光部分ELP发光。优选地,在以上全部各种处理完成之后立即允许发光部分ELP发光,或也优选地在经过给定时段(例如给定数目的行的水平扫描时段)之后允许发光部分ELP发光。可以依据显示设备的规格、驱动电路的配置等等来合适地设置给定时段。在以下解释中,为解释便利起见,在各种处理执行之后立即允许发光部分ELP发光。沿第m行布置的各个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发光部分ELP的发光状态持续至正好在沿第(m+m’)行布置的各个显示元件10的水平扫描时段的开始之前。这里,根据显示设备的设计规范来确定“m’”。也就是说,沿第m行布置的各个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发光部分ELP的发光持续直至在给定显示帧中的第(m+m’-1)水平扫描时段。另一方面,原理上,沿第m行布置的各个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发光部分ELP从第(m+m’)水平扫描时段的开始维持非发光状态直至在下一显示帧中的第m水平扫描时段中完成写处理和迁移率校正处理。提供以上非发光状态的时段(也被仅仅称作非发光时段),从而减少由有源矩阵驱动导致的残留图像模糊,并且允许运动画面的质量更出色。但是,各个子像素(显示元件10)的发光状态和非发光状态不限于上述状态。水平扫描时段的时间长度为小于(1/FR)×(1/M)的时间长度。在(m+m’)的值超过“M”时,将在下一显示帧中处理超过的水平扫描时段。在以下描述中,帧频率FR取各 种值,但是,假定水平扫描时段的时间长度被固定为给定值,而与帧频率无关。 
在一个晶体管中所包括的两个源极/漏极区中,可以在源极/漏极区与电源侧连接的意义下使用“一个源极/漏极区”。“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指示在源极/漏极区之间形成沟道的状态。电流是否从一个源极/漏极区流向另一源极/漏极区是无关紧要的。另一方面,“晶体管处于关断状态”指示在源极/漏极区之间未形成沟道的状态。另外,“给定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与另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连接”包括以下形式:给定晶体管的该源极/漏极区与另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占据相同的区域。进一步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配置源极/漏极区,即,不仅可以通过包括掺杂的诸如多晶硅或无定形硅之类的导体材料,还可以通过金属、合金、导电粒子,这些材料的堆叠结构、或包括有机材料(导电聚合物)的层来配置源极/漏极区。在用于以下的解释的时序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指示各个时段(时间长度)的沿水平轴的长度,所述沿水平轴的长度不指示各个时段中的时间长度的比例。对于垂直轴来说也是相同。还示意性地示出时序图中的波形的形状。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本发明所应用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如图2中所示,在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驱动电路11包括两个晶体管,即,写入晶体管TRW和驱动晶体管TRD,以及一个电容器单元C1(2Tr/1C驱动电路)。将解释第(n,m)显示元件10的配置。 
[驱动晶体管TRD
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m馈线PS1m连接。基于电源单元100的操作从第m馈线PS1m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电压。具体地,从电源单元100提供后述的驱动电压VCC-H和电压VCC-L。另一方面,驱动晶体管TRD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与以下连接: 
(1)发光部分ELP的阳极电极,以及 
(2)电容器单元C1的一个电极,以此配置第二节点ND2。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与以下连接: 
(1)写入晶体管TRW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以及 
(2)电容器单元C1的另一电极,以此配置第一节点ND1。 
这里,在显示元件10处于发光状态时,设置驱动晶体管TRD中的电压使之工作在饱和区,驱动所述驱动晶体管TRD以允许根据以下公式(1)的漏极电流Ids流过。在显示元件10的发光状态中,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作为漏极区,而另一源极/漏极区作为源极区。为了解释便利起见,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可以仅仅被称作漏极区,而另一源极/漏极区仅仅被称作源极区。在公式(1)中, 
μ:有效迁移率 
L:沟道长度 
W:沟道宽度 
Vgs:栅极电极和源极区之间的电势差; 
Vth:阈值电压 
Cox:栅极绝缘层的相对介电常数×真空介电常数/栅极绝缘层的厚度 
k≡(1/2)·(W/L)·Cox
Ids=k·μ·(Vgs-Vth)2...(1) 
漏极电流Ids流经显示元件10的发光部分ELP,从而允许发光部分ELP发光。进一步地,根据漏极电流Ids的值的大小来控制显示器件10的发光部分ELP中的发光状态(亮度)。 
[写入晶体管TRW
如上所述,写入晶体管TRW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与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连接。另一方面,写入晶体管TRW的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n数据线DTLn连接。基于信号输出电路102的操作,从第n数据线DTLn向写入晶体管TRW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电压。具体地,从信号输出电路102提供用于控制发光部分ELP中的亮度的视频信号(驱动信号、亮度信号)VSig 以及后述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由来自与写入晶体管TRW的栅极电极连接的第m扫描线SCLm的扫描信号(具体地,来自扫描电路101的扫描信号)控制写入晶体管TRW的导通/关断操作。 
[发光部分ELP] 
如上所述,发光部分ELP的阳极电极与驱动晶体管TRD的源极区连接。另一方面,发光部分ELP的阴极电极与第m条第二馈线PS2m连接。从第m条第二馈线PS2m向发光部分ELP的阴极电极施加后述给定电压VCat。发光部分ELP的电容由标记CEL表示。发光部分ELP的发光所必需的阈值电压由Vth-EL表示。也就是说,当在发光部分ELP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施加等于或多于Vth-EL的电压时,发光部分ELP发光。 
接着,将解释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在以下描述中,将如下表示电压或电势的值。这些仅仅是用于解释的值,并且它们不限于这些值。 
VSig:用于控制发光部分中的亮度的视频信号...1V(黑色显示)至8V(白色显示) 
VCC-H:用于允许电流流经发光部分ELP的驱动电压...20V 
VCC-L:第二初始化电压...-10V 
Vofs:用于初始化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的电势(第一节点ND1的电势)的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0V 
Vth: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3V 
VCat:被施加至发光部分ELP的阴极电极的电压...0V 
Vth-EL: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3V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a)至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一次,其通过在维持第一节点ND1的电势的同时从馈线PS1m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驱动电压VCC-H,来将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然后 
(b)执行写入处理,其通过写入晶体管TRW从数据线DTLn向第一节点ND1施加视频信号VSig。 
在实施例中,执行用于初始化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和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的预处理。接着,执行以上步骤(a)和步骤(b)。此后,基于来自扫 描线SCL的扫描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TRW,从而允许第一节点ND1处于浮置状态。在从馈线PS1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驱动电压VCC-H的状态中,允许与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势差的值对应的电流通过驱动晶体管TRD流至发光部分ELP,驱动发光部分ELP。 
如上所述,发光部分ELP包括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预处理为设置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和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的步骤,使得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压差超过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以及发光部分ELP的阳极电势和阴极电势之间的电势差不超过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 
在该实施例中,在多个扫描时段上多次执行阈值消除处理。首先,将解释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中的基本原理,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显示元件10的驱动的时序图,而在图5A至5F和图6A至6F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显示元件10的各个晶体管的导通/关断状态等。 
为了解释的便利,在图4中所示的操作中,假定在第(m-2)水平扫描时段Hm-2至第m水平扫描时段Hm上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而进行解释。实际上,在进一步的更长的水平时段上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 
[时段-TP(2)-1](参考图4和图5A) 
[时段-TP(2)-1]例如为先前显示帧中的操作,其为在完成了各种先前的处理之后第(n,m)显示元件10处于发光状态的时段。也就是说,基于后述公式(5’)的漏极电流I’ds流经形成第(n,m)子像素的显示元件10中的发光部分ELP,并且形成第(n,m)子像素的显示元件10的亮度为对应于漏极电流I’ds的值。这里,写入晶体管TRW处于关断状态,并且驱动晶体管TRD 处于导通状态。第(n,m)发光状态持续至正好在沿第(m+m’)行布置的显示元件10的水平扫描时段的开始之前。 
对应于每个水平扫描时段而向数据线DTLn施加第一初始化电压Vofs和视频信号VSig。但是写入晶体管TRW处于关断状态,因此,即使在[时段-TP(2)-1]中数据线DTLn的电势(电压)改变时,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也不改变(实际上,可能发生由于诸如寄生电容等等之类的电容性耦合引起的电势改变,但是这些可以被忽略)。对于后述的[时段-TP(2)0] 也是同样的。 
图4中所示的从[时段-TP(2)0]到[时段-TP(2)6A]的时段为从完成了各种先前的处理之后的发光状态到正好在执行下一写入处理之前的操作时段。在从[时段-TP(2)0]到[时段-TP(2)6B]的时段中,原理上,第(n,m)显示元件10处于非发光状态。如图4中所示,除[时段-TP(2)5]和[时段-TP(2)6A]之外,[时段-TP(2)6B]和[时段-TP(2)6C]也被包括在第m水平扫描时段Hm中。 
为了解释的便利,假定[时段-TP(2)1A]的开始对应于第(m-2)水平扫描时段Hm-2中的初始化时段(图4中其中数据线DTLn的电势为Vofs的时段,其对于其他水平扫描时段相同)的开始。相似地,假定[时段-TP(2)1B]的末端对应于水平扫描时段Hm-2中的初始化时段的末端。同样,假定[时段-TP(2)2]的开始对应于水平扫描时段Hm-2中的视频信号时段(图4中其中数据线DTLn 的电势为视频信号VSig的时段,这对于其他水平扫描时段来说相同)的开始。 
在下文中,将解释[时段-TP(2)0]到[时段-TP(2)7]中的各个时段。可以根据显示元件和显示设备的设计来合适地设置[时段-TP(2)1B]的开始以及[时段-TP(2)6A]到[时段-TP(2)6C]中的各个时段的长度。 
[时段-TP(2)0](参考图4和图5B) 
[时段-TP(2)0]例如为从先前的显示帧到当前的显示帧的操作。也就是说,[时段-TP(2)0]是从先前的显示帧中的第(m+m’)水平扫描时段Hm+m’的开始到当前显示帧中的第(m-3)水平扫描时段的时段。在[时段-TP(2)0]中,第(n,m)显示器件10原理上处于非发光状态。在[时段-TP(2)0]的开始,将从电源单元100向馈线PS1m提供的电压从驱动电压VCC-H切换为第二节点初始化电压VCC-L。作为结果,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减少至VCC-L,在发光部分ELP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并且发光部分ELP变为非发光状态。处于浮置状态的第一节点ND1(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的电势也根据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减少而减少。 
[时段-TP(2)1A](参考图4和图5C) 
然后,当前显示帧中的第(m-2)水平扫描时段开始。在[时段-TP(2)1A]中,执行预处理。 
如上所述,在各个水平扫描时段中,从信号输出电路102向数据线DTLn 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随后,代替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而施加 视频信号VSig。更具体地,对应于当前显示帧中的第(m-2)水平扫描时段Hm-2,向数据线DTLn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随后,代替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而施加对应于第(n,m-2)子像素的视频信号(为便利起见表示为VSig_m-2,这对于其他视频信号来说相同)。这对于其他水平扫描时段来说相同。虽然未在图4中示出,但在除水平扫描时段Hm-2、Hm-1、Hm、Hm+1’、Hm+m’-1’和Hm+m’之外的各个水平扫描时段中向数据线DTLn施加第一初始化电压Vofs和视频信号VSig。 
具体地,在[时段-TP(2)1A]的开始处,使得扫描线SCLm电平为高,从而导通写入晶体管TRW。从信号输出电路102向数据线DTLn施加的电压为Vofs (初始化时段)。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将是Vofs(0V)。因为基于电源单元100的操作从馈线PS1m向第二节点ND2施加第二节点初始化电压VCC-L,所以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维持为VCC-L(-10V)。 
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压差为10V,而驱动晶体管TRD 的阈值电压Vth为3V,因此,驱动晶体管TRD处于导通状态。第二节点ND2 和发光部分ELP中所包括的阴极电极之间的电压差为-10V,这不超过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据此,完成了初始化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和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的预处理。 
在执行预处理时,优选地应用以下配置:在等待被施加至数据线DTLn 的电压被切换至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之后,导通写入晶体管TRW。另外,还可能应用以下配置:在其中执行预处理的水平扫描时段的开始之前通过来自扫描线的信号导通写入晶体管TRW。根据后一配置,在向数据线DTLn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之后立即初始化第一节点ND1的电势。根据前一配置(其中在等待被施加至数据线DTLn的电压被切换至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之后导通写入晶体管TRW),必须要向预处理分配包括等待切换的时间的时间。另一方面,根据后一配置,等待切换的时间是不必要的,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执行预处理。 
接着,在从[时段-TP(2)1B]到[时段-TP(2)5]的时段上执行上述步骤(a),即,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具体地,在[时段-TP(2)1B]中执行第一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在[时段-TP(2)3]中执行第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并且在[时段-TP(2)5]中执行第三阈值电压消除处理。 
[时段-TP(2)1B](参考图4、图5D) 
也就是说,在维持写入晶体管TRW的导通状态的同时将从电源单元100向馈线PS1m提供的电压从VCC-L切换为驱动电压VCC-H。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的电势不改变(维持Vofs=0V),但将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也就是说,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 
在[时段-TP(2)1B]充分长时,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达到Vth,并且驱动晶体管TRD被关断。也就是说,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变得接近(Vofs-Vth)并最终达到(Vofs-Vth)。但是,在图4中所示的例子中,[时段-TP(2)1B]的长度不足以充分改变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并且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在[时段-TP(2)1B]的末端处达到满足以下关系的给定电势V1:VCC-H<V1<(Vofs-Vth)。 
[时段-TP(2)2](参考图4、图5E) 
在[时段-TP(2)2]的开始处,将数据线DTLn的电势从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切换到视频信号VSig_m-2。在[时段-TP(2)2]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m的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TRW,以使得不向第一节点ND1施加视频信号VSig_m-2。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处于浮置状态。 
因为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因此,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从电势V1增加至给定电势V2。另一方面,因为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于浮置状态,并且存在电容器单元C1,所以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生成自举操作。据此,第一节点ND1的电势根据第二节点ND2的电势改变而增加。 
[时段-TP(2)3](参考图4、图5F) 
在[时段-TP(2)3]的开始处,将数据线DTLn的电势从视频信号VSig_m-2切换为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在[时段-TP(2)3]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m的信号导通写入晶体管TRW。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将为Vofs。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作为结果,第二节点ND2向通过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TRD 的阈值电压Vth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也就是说,第二节点ND2的电势 从电势V2增加至给定电势V3。 
[时段-TP(2)4](参考图4、图6A) 
在[时段-TP(2)4]的开始处,将数据线DTLn的电势从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切换为视频信号VSig_m-1。在[时段-TP(2)4]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m的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TRW,以使得不向第一节点ND1施加视频信号VSig_m-1。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处于浮置状态。 
因为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因此,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从电势V3增加至给定电势V4。另一方面,因为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于浮置状态,并且存在电容器单元C1,所以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生成自举操作。据此,第一节点ND1的电势根据第二节点ND2的电势改变而增加。 
作为[时段-TP(2)5]中的操作的前提,在[时段-TP(2)5]的开始处,第二节点ND2的电势V4必须低于(Vofs-Vth)。确定从[时段-TP(2)1B]的开始到[时段-TP(2)5]的开始的长度以满足条件V4<(Vofs-Vth)。 
[时段-TP(2)5](参考图4、图6B) 
[时段-TP(2)5]的操作基本上与在[时段-TP(2)3]中所解释的操作相同。在[时段-TP(2)5]的开始处,将数据线DTLn的电势从视频信号VSig_m-1切换到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在[时段-TP(2)5]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m 的信号导通写入晶体管TRW。 
第一节点ND1处于从数据线DTLn通过写入晶体管TRW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的状态。因为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所以以与在[时段-TP(2)3]中所解释的方式相同的方式,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然后,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达到Vth时,驱动晶体管TRD被关断。在该状态中,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几乎是(Vofs-Vth)。这里,在以下(2)得到保证时,换言之,在选择并确定电势以满足公式(2)时,发光部分ELP不发光。 
(Vofs-Vth)<(Vth-EL+VCat)...(2) 
在[时段-TP(2)5]中,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将最终是(Vofs-Vth)。也就是说,只取决于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和用于初始化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电势的电压Vofs来确定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则,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与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无关。 
[时段-TP(2)6A](参考图4、图6C) 
在[时段-TP(2)6A]的开始处,通过来自扫描线SCLm的扫描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TRW。将要施加至数据线DTLn的电压从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切换为视频信号VSig_m(视频信号时段)。当在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中驱动晶体管TRD达到关断状态时,第一节点ND1和ND2的电势不改变。当在[时段-TP(2)5]中所执行的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中驱动晶体管TRD未达到关断状态时,在[时段-TP(2)6A]中生成自举操作,并且第一节点ND1和ND2的电势以某种程度增加。 
[时段-TP(2)6B](参考图4、图6D) 
在该时段中,执行上述步骤(b),即,写入处理。通过来自扫描线SCLm 的扫描信号导通写入晶体管TRW。然后,从数据线DTLn通过写入晶体管TRW 向第一节点ND1施加视频信号VSig_m。作为结果,第一节点ND1的电势增加至VSig_m。驱动晶体管TRD处于导通状态。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应用其中写入晶体管TRW在[时段-TP(2)6A]中维持导通状态的配置。在该配置中,在将数据线DTLn的电压从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切换到视频信号VSig_m之后,立即开始写入处理。这也与后述实施例相同。 
这里,电容器单元C1的值被表示为“c1”,而发光部分ELP的电容器CEL的值被表示为cEL。然后,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容器的值被表示为cgs。在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容值被表示为标记cA时,cA=c1+cgs。在第二节点ND2和第二馈线PS2之间的电容值被表示为标记cB时,cB=cEL。可以应用将附加的电容器单元与发光部分ELP的两端并联的配置,并且附加的电容器单元的电容值进一步被添加到cB。 
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的电势从Vofs改变为VSig_m(>Vofs)时, 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势改变。也就是说,根据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容值以及第二节点ND2和馈线PS2之间的电容值,分配基于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的电势(=第一节点ND1的电势)的改变量(VSig_m-Vofs)的电荷。因此,在值cB(=cEL)与值cA(c1+cgs)相比足够大时,第二节点ND2的电势改变很小。一般地,发光部分ELP的电容器CEL的值cEL大于电容器单元C1的值c1和驱动晶体管TRD的寄生电容的值cgs。在下文中,为便利起见,将不考虑由第一节点ND1的电势改变生成的第二节点ND2的电势改变的情况而进行解释。在不考虑由第一节点ND1 的电势改变生成的第二节点ND2的电势改变的情况下,示出了图4中示出的关于驱动的时序图。对于将参考的图11来说也是相同的。 
在上述写入处理中,在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的状态中,向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施加视频信号VSig_m。据此,如图4中所示,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在[时段-TP(2)6B]中增加。后面将描述该电势的增量(图4中所示的ΔV)。在驱动晶体管TRD 的栅极电极(第一节点ND1)的电势由Vg表示,并且驱动晶体管TRD的另一源极/漏极区的电势由Vs表示时,Vg、Vs的值在不考虑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时将如下所述。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势差,即,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作为源极区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Vgs可以由以下公式(3)来表示: 
Vg=VSig_m
A s ≅ V ofs - V th
V gs ≅ V Sig _ m - ( V ofs - V th ) . . . ( 3 )
也就是说,在对于驱动晶体管TRD的写入处理中所获得的Vgs仅依赖于用于控制发光部分ELP中的亮度的视频信号VSig_m、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和用于初始化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的电势的电压Vofs。另外,Vgs与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无关。 
随后,将解释上述的[时段-TP(2)6B]中的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在上述驱动方法中,根据驱动晶体管TRD的特性(例如迁移率μ的大小等)而增加另一源极/漏极区的电势(即,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的迁移率校正处理 与写入处理一同执行。 
在驱动器晶体管TRD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等制成的情况下,难以避免出现晶体管之间的迁移率μ的变化。因此,在向具有不同的迁移率μ的多个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施加具有相同值的视频信号VSig时,在流经具有大迁移率μ的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电流Ids和流经具有小迁移率μ的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电流Ids之间出现差异。在出现这样的差异时,减少了显示设备中的屏幕的均匀性。 
在上述驱动方法中,在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的状态中,向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施加视频信号VSig_m。据此,如图4中所示,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在[时段-TP(2)6B]中增加。在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的值大时,驱动晶体管TRD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中的电势(即,第二节点ND2的电势)的增量ΔV(电势校正值)增加。另一方面,在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的值小时,驱动晶体管TRD 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中的电势的ΔV(电势校正值)减少。这里,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作为源极区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Vgs可以从公式(3)变形为以下公式(4): 
V gs ≅ V Sig _ m - ( V ofs - V th ) - ΔV . . . ( 4 )
可以根据显示元件和显示设备的设计来确定用于执行写入处理的给定时间的完整时间(t0)(图4中的[时段-TP(2)6B])。确定[时段-TP(2)6B]的完整时间t0以使得驱动晶体管TRD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中的电势((Vofs-Vth)+ΔV)在此时满足公式(2’)。发光部分ELP在[时段-TP(2)6B]中不发光。根据迁移率校正处理,在相同的时间执行系数“k”(≡(1/2)·(W/L)·Cox)的变化的校正。 
(Vofs-Vth)+ΔV)<(Vth-EL+VCat)...(2′) 
[时段-TP(2)6C](参考图4、图6E) 
根据以上操作,完成步骤(a)、(b)。其后,从[时段-TP(2)6C]执行以下步骤。也就是说,在维持从电源单元100向驱动晶体管TRD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驱动电压VCC-H的状态的同时,使得扫描线SCLm电平为低,关断 写入晶体管TRW并且使得第一节点ND1(即,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于浮置状态。据此,作为以上的结果,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 
如上所述,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于浮置状态并且存在电容器单元C1,因此,在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处生成与所谓的自举电路中的现象相似的现象,并且第一节点ND1的电势也增加。作为结果,驱动晶体管TRD的栅极电极和作为源极区的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Vgs维持公式(4)的值。 
因为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并且超过(Vth-EL+VCat),所以发光部分ELP开始发光(参考图6F)。此时,流入发光部分ELP的电流为从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区流向源极区的漏极电流Ids,因此,它可以由公式(1)表示。这里,根据公式(1)和公式(4),公式(1)可以被变形为以下公式(5)。 
Ids=k·μ·(VSig_m-Vofs-ΔV)2...(5) 
因此,例如,在Vofs被设置为0V时,流经发光部分ELP的电流Ids与通过从用于控制发光部分ELP的亮度的视频信号VSig_m的值减去由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导致的电势校正值ΔV的值而获得的值的平方成比例。换言之,流经发光部分ELP的电流Ids不依赖于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 和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也就是说,发光部分ELP的发光量(亮度)不受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和驱动晶体管TRD的阈值电压Vth 影响。第(m,n)显示元件10的亮度具有对应于这样的电流Ids的值。 
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越大,则电势校正值ΔV变得越大,因此,公式(4)中的左侧中的Vgs的值减少。因此,即使在公式(5)中迁移率μ的值大时,(VSig_m-Vofs-ΔV)2的值仍减少,作为结果,可以校正由驱动晶体管TRD的迁移率μ的变化(进一步,“k”的变化)导致的漏极电流Ids的变化。据此,可以校正由迁移率μ的变化(进一步,“k”的变化)导致的发光部分ELP的亮度的变化。 
然后,发光状态持续至第(m+m’-1)水平扫描时段。第(m+m’-1)水平扫描时段的末端对应于[时段-TP(2)-1]的末端。这里,“m’”是满足关系1<m’<M的显示设备中的给定值。换言之,从[时段-TP(2)6C]的开始到正好在第(m+m’)水平扫描时段Hm+m’之前驱动发光部分ELP,并且该时段对应于发光时段。 
将参考图7A至7D解释馈线PS1的电势、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和流经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电流Ids之间的关系。 
如图7A中所示,当馈线PS1m的电势被从第二节点初始化电压VCC-L切换至驱动电压VCC-H时,除参考图4解释的从预处理至写入处理的时段之外,漏极电流Ids流经驱动晶体管TRD。因此,在写入处理完成之后,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 
在此时,在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不超过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 的时段“A”中,漏极电流Ids唯一地流入发光部分ELP的电容器CEL(参考图7B)。标记IC表示漏极电流Ids中流入电容器CEL的电流,并且标记IE表示漏极电流Ids中流入发光部分ELP的电流。在超过发光部分ELP的阈值电压Vth-EL之后,在其中第二节点ND2的电势达到固定值的时段“B”中,漏极电流Ids流入电容器CEL以及流入发光部分ELP(参考图7C)。此外,在第二节点ND2的电势达到该固定值之后的时段“C”中,漏极电流Ids唯一地流入发光部分ELP(参考图7D)。流入电容器CEL的电流IC对发光没有贡献。因此,漏极电流Ids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电荷量)为在图7A中对其画出阴影的部分。 
这里,将考虑在帧频率相对低(例如50Hz)的情况下和在帧频率相对高(例如60Hz)的情况下流入发光部分ELP的电流量中生成的差异。如图8中所示,在帧频率增加时,减少了通过将发光时段和非发光时段相加而获得的长度。因此,在帧频率增加时,通常也减少了向馈线PS1m施加驱动电压VCC-H的时段。 
图9A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相对低(50Hz)时在流经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电流Ids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的示意图。图9B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相对高(60Hz)时在流经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电流Ids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的示意图。在视频信号VSig的值固定时,时段“A”的长度和时段“B”的长度是固定的,而与帧频率的值无关。 
据此,帧频率越高,则时段“C”的长度变得越短。即使在视频信号VSig 的值固定时,随着帧频率增加,漏极电流Ids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减少。据此,在显示设备开始发光时可见的视频信号VSig的电压(黑色显示的电压)将根据帧频率的值的改变而改变。图10示出了在维持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条件(后面将描述实际的条件)的同时,在帧频率改变时,当显示设备开始 发光时可见的视频信号VSig的值。如图10中所示,可知处于所谓的黑色电平的视频信号VSig的值随着帧频率增加而增加。 
将参考图11解释通过减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而获得的优势。图11为在初始化等的定时被相对图4的时序图而延迟了一个水平扫描时段时获得的时序图。在图11中所示的操作中,不生成图4中所示的[时段-TP(2)3]中的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中的第二节点ND2的电势增加。图4中所示的[时段-TP(2)4]中的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中的第二节点ND2的电势也不增加。因此,在[时段-TP(2)6B]中执行写入处理之后第一节点ND1和第二节点ND2之间的电压差变得比图4中所示的执行该操作时的差更大。也就是说,即使在视频信号VSig的值相同时,通过减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来增加[时段-TP(2)7]中的漏极电流Ids的值。 
因此,当这样驱动显示设备以便减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时,漏极电流Ids的值增加。在帧频率增加时,时段“C”的长度相对减少,但是,在这样驱动显示设备以便减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时,漏极电流Ids的值增加。图12为对应于图9B的图,其为用于解释在帧频率相对高的情况下,在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被减少时,流经驱动晶体管TRD的漏极电流Ids中对发光有贡献的部分的示意图。在这样设置图12中的漏极电流Ids的值使得图9A中所示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图12中所示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同时,可以消除处于所谓的黑色显示的视频信号VSig的值随帧频率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以上已经解释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的基本原理。接着,将参考图13至图24详细解释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配置和驱动方法。 
图13为用于解释电源单元100、扫描电路101和控制电路103的配置的示意性配置图。 
控制电路103包括定时生成器电路103A、帧频率选择单元103B、各个脉冲的设置表存储单元103C和计数器单元103D。从帧频率选择单元103B向定时生成器电路103A输入基于所选择的帧频率的值的信号。定时生成器电路103A参考对应于帧频率的值的各个脉冲的设置表存储单元103C。然后,通过基于所获得的设置值和来自计数器单元103D的信号输出后述各种信号来控制扫描电路101和电源单元100的操作。 
电源单元100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100A和电平转换器电路100B。扫描 电路101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101A、逻辑电路单元101B和电平转换器电路101C。图14A中示出了对应于一条扫描线SCL的扫描电路101的部分的配置。图14B中示出了对应于一条馈线PS1的电源单元100的部分的配置。 
控制电路103以预定定时向电源单元100施加启动脉冲DSST和时钟信号DSCK。控制电路103也向扫描电路101施加启动脉冲WSST、时钟信号WSCK、第一使能信号WSEN1、第二使能信号WSEN2和第三使能信号WSEN3。向电源单元100的移位寄存器单元100A的第一级施加启动脉冲DSST,并且向扫描电路101的移位寄存器101A的第一级施加启动脉冲WSST。这些信号未在图14A和图14B中示出。在图14A中,省略了时钟信号WSCK的标号。相似地,在图14B中省略了时钟信号DSCK的标号。 
图14A中所示的标记VDD_WS、VSS_WS和图14B中所示的标记VDD_DS、VSS_DS为将向电平移位电路施加的电源电压。图14A中所示的标记SCL_out表示将向扫描线SCL施加的输出信号,并且图14B中所示的标记PS1_out表示将向馈线PS1施加的输出信号。图14A中所示的标记WS_S/R_in、WS_S/R_out分别是扫描电路101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相似地,图14B中所示的标记DS_S/R_in、DS_S/R_out分别是电源单元100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图15为用于解释控制电路103、扫描电路101和电源单元100的操作的示意时序图。图15为对应于图4的时序图,并且图15中所示的时段T1对应于从[时段-TP(2)1A]的开始到[时段-TP(2)1B]的末端的时段。时段T2、T3分别对应于[时段-TP(2)3]和[时段-TP(2)5]。图15中所示的时段T4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时段-TP(2)6B]。 
图16也是用于解释控制电路103、扫描电路101和电源单元100的操作的示意时序图。图16是其中执行初始化的定时比图15的情况早一个水平扫描时段以及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次数增加一次的时序图。在参考图13和图14A、14B解释的电路配置中,可以通过改变从控制电路103提供的各种信号来容易地调节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次数和执行一次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 
通过在图17中所示的时序图中执行向写入处理的初始化而测量图10中所示的数据,并且通过各个帧频率驱动显示设备。在图17中所示的时段T1 至T10中,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并且在图17中所示的时段T11中,执行 写入处理。由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被设置为11.5μS的第一参考脉冲规定时段T1至T10中的每个时段的长度。由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第二参考脉冲规定用于规定写时段的时段T11的长度。在实施例中,第二参考脉冲被设置为固定值,而与帧频率无关。 
图18为对应于图17的图,其为用于解释在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条件根据帧频率而改变的情况下,帧频率和在显示设备中开始发光时的视频信号Vsig的值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在步骤(a)中,在显示设备由给定的帧频率FR驱动时,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次数被表示为P(FR),而执行一次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被表示为TU(FR)。在第一帧频率被表示为FR1,而高于第一帧频率的第二帧频率被表示为FR2时,如后面所述,这样控制显示设备以便满足TU(FR1)·P(FR1)>TU(FR2)·P(FR2)。 
图19中示出了在帧频率为50Hz时获得的时序图。在此时,将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第一参考脉冲设置为12μS,并且在图19中所示的时段T1 至T12中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在此时,TU(50)·P(50)=12·12=144μS。 
图20中示出了在帧频率为60Hz时所获得的时序图。在此时,将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第一参考脉冲设置为11μS,并且在图20中所示的时段T1至T12中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在此时,TU(60)·P(60)=11·12=132μS。 
图21中示出了在帧频率为70Hz时所获得的时序图。在此时,将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第一参考脉冲设置为12μS,并且在图21中所示的时段T1至T10中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在此时,TU(70)·P(70)=12·10=120μS。 
图22中示出了在帧频率为80Hz时所获得的时序图。在此时,将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第一参考脉冲设置为11μS,并且在图22中所示的时段T1至T10中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在此时,TU(80)·P(80)=11·10=110μS。 
图23中示出了在帧频率为90Hz时所获得的时序图。在此时,将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第一参考脉冲设置为12μS,并且在图23中所示的时段T1至T8中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在此时,TU(90)·P(90)=12·8=96μS。 
图24中示出了在帧频率为100Hz时所获得的时序图。在此时,将第三使能信号WSEN3中的第一参考脉冲设置为11μS,并且在图24中所示的时段T1至T8中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在此时,TU(100)·P(100)=11·8=88μS。 
如上所述,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条件根据帧频率而改变,从而将在显示 设备发光时所见的视频信号VSig的值调节为与帧频率的值无关的固定值。因此,不必要根据帧频率调节视频信号的值,并且可以以好的条件以各个帧频率显示画面。P(FR)和TU(FR)根据显示设备的设计可以取各种值。因此,以各种操作条件驱动显示设备以执行测量,并且可以根据帧频率选择并使用合适的值。 
已经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解释了本发明,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解释的显示设备和显示元件的配置和结构以及显示元件和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的步骤仅仅被示出为例子,并且可以被合适地改变。 
例如,优选地应用在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驱动电路11具有与第二节点ND2连接的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R1)的配置。在第一晶体管TR1中,向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第二节点初始化电压VSS,并且另一源极/漏极区与第二节点ND2连接。通过第一晶体管控制线AZ1向第一晶体管TR1的栅极电极施加来自第一晶体管控制电路104的信号,以控制第一晶体管TR1的导通/关断状态。据此,可以设置第二节点ND2的电势。 
另外,优选地应用如图26中所示的、在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驱动电路11具有与第一节点ND1连接的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R2)的配置。在第二晶体管TR2中,向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第一节点初始化电压Vofs,并且另一源极/漏极区与第一节点ND1连接。通过第二晶体管控制线AZ2向第二晶体管TR2的栅极电极施加来自第二晶体管控制电路105的信号,以控制第二晶体管TR2的导通/关断状态。据此,可以设置第一节点ND1的电势。 
此外,还可能应用在显示元件10中所包括的驱动电路11具有第一晶体管TR1和第二晶体管TR2两者的配置。还优选地应用除上述晶体管之外还包括另一晶体管的配置。 
在该实施例中,已经假定驱动器晶体管TRD为n沟道晶体管而进行了解释。在驱动器晶体管TRD为p沟道晶体管的情况下,优选地执行发光部分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彼此替换的线连接。在该配置中,漏极电流流动的方向改变,因此,可以合适地改变向馈线施加的电压值等。 
本申请包含与在2009年6月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9-133606中所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通过引用在此并入其整个内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取决于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可能发生各种 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使用包括以下部分的显示设备:
(1)总共N×M个显示元件,其中按二维矩阵状态布置沿第一方向的N个显示元件和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M个显示元件,其中每一个具有电流驱动类型发光部分和驱动电路,
(2)沿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
(3)沿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以及
(4)沿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馈线,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写入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电容器单元,
在第m行和第n列的显示元件中,其中m=1,2...,M,n=1,2...,N,
在驱动晶体管中,
(A-1)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m馈线连接,
(A-2)另一源极/漏极区与发光部分的一端连接以及与电容器单元的一个电极连接,以此配置第二节点,以及
(A-3)栅极电极与写入晶体管的另一源极/漏极区连接以及与电容器单元的另一电极连接,以此配置第一节点,
在所述写入晶体管中,
(B-1)一个源极/漏极区与第n数据线连接,以及
(B-2)栅极电极与第m扫描线连接,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至少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一次,其通过在维持第一节点的电势的同时从馈线向驱动晶体管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驱动电压、而将第二节点的电势向通过从第一节点的电势减去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而获得的电势的方向改变,然后
(b)执行写入处理,其通过写入晶体管从数据线向第一节点施加视频信号,
其中,设置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之和以使其随着帧频率变得越高而越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其中,在通过给定帧频率FR驱动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在执行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次数被表示为P(FR)、其中执行一次阈值电压消除处理的时段的长度被表示为TU(FR)、第一帧频率被表示为FR1,而高于第一帧频率FR1的第二帧频率被表示为FR2时,
满足TU(FR1)·P(FR1)>TU(FR2)·P(FR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其中,执行初始化第一节点的电势和第二节点的电势的预处理,
随后,执行步骤(a)和步骤(b),
此后,通过来自扫描线的扫描信号关断写入晶体管,从而允许第一节点处于浮置状态,并且在从馈线向驱动晶体管的一个源极/漏极区施加给定驱动电压的状态下,允许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电压差的值对应的电流通过驱动晶体管流入发光部分,从而驱动发光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其中发光部分包括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
所述预处理是设置第一节点的电势和第二节点的电势的步骤,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和另一源极/漏极区之间的电势差超过驱动晶体管的阈值,以及发光部分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不超过发光部分的阈值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其中所述发光部分由有机电致发光发光部分制成。
CN2010101941165A 2009-06-03 2010-05-27 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Active CN101958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3606/09 2009-06-03
JP2009133606A JP5293417B2 (ja) 2009-06-03 2009-06-03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8099A CN101958099A (zh) 2011-01-26
CN101958099B true CN101958099B (zh) 2013-05-08

Family

ID=4330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41165A Active CN101958099B (zh) 2009-06-03 2010-05-27 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00309186A1 (zh)
JP (1) JP5293417B2 (zh)
CN (1) CN101958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4032B2 (ja) * 2010-03-10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9280938B2 (en) * 2010-12-23 2016-03-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imed sequence mixed color display
JP2013044891A (ja) * 2011-08-23 2013-03-04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708417B2 (ja) * 2016-01-19 2020-06-10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408926B2 (ja) * 2019-06-05 2024-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422A (zh) * 2006-07-27 2008-01-30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1334966A (zh) * 2007-06-28 2008-12-31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4650B (en) * 2000-12-27 2003-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atrix-typ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7876294B2 (en) * 2002-03-05 2011-01-25 Nec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and its control method
US7551164B2 (en) * 2003-05-02 2009-06-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ctive matrix oled display device with threshold voltage drift compensation
US7173590B2 (en) * 2004-06-02 2007-02-06 Sony Corporation Pixel circuit, active matrix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4923410B2 (ja) * 2005-02-02 2012-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素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JP4983018B2 (ja) * 2005-12-26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240059B2 (ja) 2006-05-22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240068B2 (ja) * 2006-06-30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984715B2 (ja) * 2006-07-27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素子の駆動方法
JP4203772B2 (ja) * 2006-08-01 2009-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915195B2 (ja) * 2006-09-27 2012-04-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055963B2 (ja) * 2006-11-13 2012-10-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4984863B2 (ja) * 2006-12-08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224798A (ja) * 2007-03-09 2008-09-25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表示用駆動回路
JP4508205B2 (ja) * 2007-03-26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115180B2 (ja) * 2007-12-21 2013-0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自発光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422A (zh) * 2006-07-27 2008-01-30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1334966A (zh) * 2007-06-28 2008-12-31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310311A 2007.11.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81913A (ja) 2010-12-16
US9202413B2 (en) 2015-12-01
CN101958099A (zh) 2011-01-26
JP5293417B2 (ja) 2013-09-18
US20100309186A1 (en) 2010-12-09
US20150054819A1 (en) 2015-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4380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CN103093720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8389549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EP3367373B1 (en) Pix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pixel
US78005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gramming and driving active matrix light emitting device pixel
CN102542970B (zh) 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驱动方法
US7623097B2 (en) Emission control driver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a logical or circuit for an emission control driver for outputting an emission control signal
CN106910457B (zh) 包括子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子像素
EP2495718B1 (en)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749460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reset switch for setting a potential of a capacitor to a predetermined reference state
CN101859537B (zh) 驱动显示元件的方法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JP2015025978A (ja) 駆動回路、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CN111341788B (zh) 薄膜晶体管及显示面板
CN101958099B (zh) 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JP495288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CN102956194A (zh) 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装置
US7319446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2779829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054430B (zh) 显示装置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2568367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CN101833917A (zh) 显示装置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162607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2163412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法
KR20230168836A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2008090276A (ja) 発光表示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Y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8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OLED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OLED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