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4771B -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4771B
CN101954771B CN2009100894412A CN200910089441A CN101954771B CN 101954771 B CN101954771 B CN 101954771B CN 2009100894412 A CN2009100894412 A CN 2009100894412A CN 200910089441 A CN200910089441 A CN 200910089441A CN 101954771 B CN101954771 B CN 1019547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emperature
sealing
polyester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94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4771A (zh
Inventor
罗欣
翟丽鹏
韩朝阳
杜明
迟克栋
盛平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China Textile Academy
Sinopec Yizheng Chemical Fib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China Textile Academy
Sinopec Yizheng Chemical Fib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China Textile Academy, Sinopec Yizheng Chemical Fib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894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4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4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4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4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4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29C47/92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所述的复合膜由至少一层可热封共聚酯和至少一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至少一层所述的可热封共聚酯设置在复合膜的表层;其中优选为所述的复合膜由1~2层可热封共聚酯和1~2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可热封共聚酯设置在复合膜的表层;更优选为所述的复合膜由1层可热封共聚酯1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

Description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薄膜的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高档塑料基材。但BOPET膜的低温热封性差,不如BOPP热封膜和PE膜使用方便,在复合软包装产品的生产方法上,我国目前大多以干式复合为主,将BOPET薄膜与其他可热封薄膜通过胶粘剂复合在一起制成复合薄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使用粘接剂,引起环境污染,同时需要增加复合工序。
而自热封BOPET膜利用可热封聚酯复合膜本身的自热封性进行热封,既解决了BOPET膜低温热封性差的问题又克服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从经济上考虑具有较好的性价比。随着聚酯薄膜市场竞争的加剧,可热封BOPET复合膜,对提升我国BOPET薄膜的产品档次,减少低档次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领域。
在使用自热封膜BOPET时发现,不同使用场合对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热封温度、热封强度的要求不同。如软体饮品酸奶杯、果冻杯等,要求热封温度低,饮用时易撕开。而重体包装如洗衣粉、干果包装等,就要求热封温度高,不易撕裂。需要开发不同热封温度和不同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可以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美国专利US4765999公开了一种复合膜,然而其组成并不合理,使得制备的热封复合膜性能差,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热封性能好,热封温度和热封强度可控,满足在不同使用场合对热封温度和热封强度的要求。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所述的复合膜由至少一层可热封共聚酯和至少一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至少一层所述的可热封共聚酯设置在复合膜的表层;其中优选为所述的复合膜由1~2层可热封共聚酯和1~2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可热封共聚酯设置在复合膜的表层;更优选为所述的复合膜由1层可热封共聚酯1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
根据前面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优选所述可热封共聚酯特性粘度[η]范围为0.45dl/g~0.80dl/g,更优选为0.55dl/g~0.75dl/g,最优选为0.6~0.7dl/g;所述常规聚酯为膜级聚酯切片。
根据前面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所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中,优选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5%~30%,更优选为12%~22%;优选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0%~95%,更优选为78%~88%。
根据前面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优选其热封温度范围在140~180℃范围内,更优选在145~170℃范围内;优选热封强度在3MPa~12Mpa范围内,更优选在4MPa~10Mpa范围内。
根据前面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还可进一步优选所述可热封共聚酯复合膜拉伸强度为130~220/140~240MPa,断裂伸长率为80~160/60~160%,撕裂强度为0.5~1.0kg/mm2;更优选拉伸强度为150~200/160~220MPa,断裂伸长率为100~140/80~140%,撕裂强度为2~10N/15mm。
前面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任何类似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制备,也就是说按照现有技术方法制备的上述组成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即可实现本发明目的。
然而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所述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热封性能,本发明优选采用如下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和常规聚酯切片分别干燥后,分别经过螺杆熔融挤出,可热封共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190℃~260℃范围内,常规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40℃~290℃范围内,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螺杆与模头之间的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50℃~290℃范围内,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60℃~300℃范围内,经过纵向拉伸机组纵拉和横向拉伸机横拉,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优选可热封共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00℃~245℃范围内,常规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60℃~280℃范围内,螺杆与模头之间的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60℃~285℃范围内,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70℃~285℃范围内。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1.5~2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6~8小时,优选2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6小时,切片的水分含量小于40ppm。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70℃恒温1小时,之后在20~30min内升温至100℃再恒温1小时,之后在40~60min内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
本发明将共聚酯和常规聚酯采用特定的干燥方法干燥,尤其是采用了特定的升温速度和梯度干燥的方法,可以避免升温过程对于材料结构的破坏,使得产品具有更好的热封性能。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纵向拉伸机组纵拉为温度80℃-85℃,纵拉比为3~4.5;横向拉伸机横拉为温度95℃-115℃,控制横拉比为3~4。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可热封共聚酯与常规聚酯通过共挤出流延加工工艺一次成型制备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2)通过对共聚组份的控制,制备出不同特性粘数的共聚酯,使其加工性能与常规聚酯能很好的适应在现有的BOPET设备上完成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备。
(3)本发明通过对共聚酯组分的控制,制备出不同热封温度和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满足不同市场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共聚酯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实施例一
高热封温度、低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448g对苯二甲酸、50g间苯二甲酸、280g乙二醇和25g 1,4-环己烷二甲醇,0.2g乙二醇锑,在220℃~250℃,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8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70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2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6小时,切片的水分含量小于40ppm;
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70℃恒温1小时,之后在半小时升温至100℃再恒温1小时,之后在1小时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40℃,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75℃,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80℃。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80℃。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5℃,控制纵拉比为3.5;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105℃,控制横拉比为3.0,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2%,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88%。热封温度为170℃,热封强度为4.36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高且撕裂强度低的场合中。
实施例二
低热封温度、高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500g对苯二甲酸、250g乙二醇和100g 1,4-环己烷二甲醇,0.2g钛酸四丁酯,在220℃~250℃,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8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69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具体实施方法同实施例一。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22%;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8%。热封温度为155℃,热封强度为9.28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低且撕裂强度高的场合中。
实施例三
低热封温度、低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500g对苯二甲酸、250g乙二醇和50g 1,4-环己烷二甲醇,0.3g氧化锗,其他条件同实施例一,制备出特性粘度[η]为0.69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加工条件同实施例一。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5%;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5%。热封温度为145℃,热封强度为4.72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和撕裂强度要求低的场合。
实施例四
高热封温度、低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500g对苯二甲酸、50g间苯二甲酸、280g乙二醇和50g 1,4-环己烷二甲醇,0.3g乙二醇锑,在220℃~250℃,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7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65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1.5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8小时,切片的水分含量小于40ppm;
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70℃恒温1小时,之后在20min升温至100℃再恒温1小时,之后在40min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05℃,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65℃,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60℃。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70℃。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5℃,控制纵拉比为3.0;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105℃,控制横拉比为3.2,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7%,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83%。热封温度为160℃,热封强度为5.86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高且撕裂强度低的场合中。
实施例五
低热封温度、高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400g对苯二甲酸、300g邻苯二甲酸、50g间苯二甲酸、200g乙二醇和25g 1,4-环己烷二甲醇,0.2g乙二醇锑,在220℃~250℃,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8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60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1.7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7小时,切片的水分含量小于40ppm;
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70℃恒温1小时,之后在25min升温至100℃再恒温1小时,之后在50min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25℃,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70℃,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65℃。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75℃。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5℃,控制纵拉比为3.2;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105℃,控制横拉比为3.4,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20%,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80%。热封温度为140℃,热封强度为7.30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低且撕裂强度高的场合中。
实施例六
高热封温度、高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440g对苯二甲酸、80g邻苯二甲酸、200g乙二醇和55g 1,4-环己烷二甲醇,0.3g乙二醇锑,在220℃~240℃,0.2~0.4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2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0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5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72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1.8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8小时,切片的水分含量小于40ppm;
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70℃恒温1小时,之后在30min升温至100℃再恒温1小时,之后在55min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35℃,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75℃,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65℃。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70℃。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5℃,控制纵拉比为3.4;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105℃,控制横拉比为3.5,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5%,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95%。热封温度为180℃,热封强度为10.06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高且撕裂强度高的场合中。
实施例七
高热封温度、高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348g对苯二甲酸、250g间苯二甲酸、220g乙二醇和33g 1,4-环己烷二甲醇,0.3g乙二醇锑,在240℃~260℃,0.3~0.5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8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3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8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50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干燥方法同实施例一;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05℃,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65℃,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80℃。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80℃。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4℃,控制纵拉比为3.7;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105℃,控制横拉比为3.7,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93%。热封温度为175℃,热封强度为10.00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高且撕裂强度高的场合中。
实施例八
低热封温度、低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258g对苯二甲酸、150g间苯二甲酸、320g 乙二醇和25g 1,4-环己烷二甲醇,0.2g乙二醇锑,在220℃~250℃,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8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75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干燥方法同实施例一;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195℃,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85℃,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85℃。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65℃。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0℃,控制纵拉比为3.8;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95℃,控制横拉比为3.9,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25%,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5%。热封温度为155℃,热封强度为4.06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低且撕裂强度低的场合中。
实施例九
高热封温度、高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500g对苯二甲酸、90g间苯二甲酸、200g乙二醇和20g 1,4-环己烷二甲醇,0.2g乙二醇锑,在220℃~250℃,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8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80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干燥方法同实施例一;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55℃,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45℃,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55℃。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95℃。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1℃,控制纵拉比为4.0;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115℃,控制横拉比为4.0,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28%,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2%。热封温度为165℃,热封强度为11.52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高且撕裂强度高的场合中。
实施例十
高热封温度、高热封强度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
1.共聚酯的制备
在2.5L釜中加入600g对苯二甲酸、180g乙二醇和55g 1,4-环己烷二甲醇,0.2g乙二醇锑,在220℃~250℃,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00ml时,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80℃左右,同时将压力降至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根据搅拌功率的变化,合成出特性粘度[η]为0.45dl/g的共聚酯。
2.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造工艺
干燥方法同实施例一;
将已经干燥好的共聚酯和常规聚酯分别投入挤压机中,共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15℃,常规聚酯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75℃,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80℃。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85℃。铸片经过导辊进入纵向拉伸机组纵拉,温度控制在80℃,控制纵拉比为3.5;再进入横向拉伸机横拉,温度控制在95℃,控制横拉比为3.7,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93%。热封温度为170℃,热封强度为9.30MPa。可以应用在对热封温度要求高且撕裂强度高的场合中。
本发明还列举了如下实验以检测所制备的复合膜性能
实验例一
实施例一至十所制备的复合膜参数为如下:
  实施例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撕裂强度N/15mm
  1   175   83   4.5
  2   210   117   9.3
  3   180   95   4.7
  4   205   115   5.9
  5   215   125   7.3
  6   185   90   9.8
  7   217   77   9.9
  8   190   77   4.3
  9   195   77   8.7
  10   162   90   9.2
  11   150   72   4.0
11为按照美国专利US4765999的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并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参数。上述数据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膜具有更好的热封性能。
实验例二
本发明还考察了制备方法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撕裂强度N/15mm
  1   175   85   4.5
  2   210   117   9.3
  3   180   95   4.9
  12   150   83   4.0
  13   165   90   4.1
  14   172   77   4.0
其中12仅仅是干燥方法的不同,其可热封共聚酯切片采用电热鼓风干燥,将共聚酯切片平摊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托盘中,1小时升温至70~80℃,恒温5小时出料;
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将共聚醋切片投人真空转鼓中,在真空状态下(-0.1Mpa)从室温升至140℃,恒温8小时后,充氮气至常压,降温至60℃,出料。
其中13、14为拉伸操作的不同,其它参数与实施例相同,具体为纵向拉伸机组纵拉为温度100℃,纵拉比为3.5;横向拉伸机横拉为温度90℃,控制横拉比为3.5;
其中14具体为纵向拉伸机组纵拉为温度85℃,纵拉比为5.0;横向拉伸机横拉为温度100℃,控制横拉比为4.5。
本实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热封性能,然而采用了本发明组成的复合膜可以参照任何现有技术的类似方法制备,其制备出的产品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同样具有更好的性能。
本实验例仅仅是对权利要求中参数范围内的随机的某些特定的参数值进行了实验,这些参数范围内的其它数值同样符合本实验例的趋势。

Claims (14)

1.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膜由至少一层可热封共聚酯和至少一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至少一层所述的可热封共聚酯设置在复合膜的表层;
所述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和常规聚酯切片分别干燥后,分别经过螺杆熔融挤出,可热封共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190℃~260℃范围内,常规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40℃~290℃范围内,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螺杆与模头之间的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50℃~290℃范围内,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60℃~300℃范围内,经过纵向拉伸机组纵拉和横向拉伸机横拉,最后完成分切收卷;
所述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1.5~2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6~8小时;所述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70℃恒温1小时,之后在20~30min内升温至100℃再恒温1小时,之后在40~60min内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膜由1~2层可热封共聚酯和1~2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可热封共聚酯设置在复合膜的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膜由1层可热封共聚酯1层薄膜级常规聚酯共同熔融挤出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热封共聚酯特性粘度[η]范围为0.45dl/g~0.80dl/g,所述常规聚酯为膜级聚酯切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热封共聚酯特性粘度[η]范围为0.55dl/g~0.75dl/g。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热封共聚酯特性粘度[η]范围为0.6~0.7dl/g。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中,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5%~30%;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0%~9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中,共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2%~22%;常规聚酯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78%~88%。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热封温度范围在140~180℃范围内;热封强度在3MPa~12Mpa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其热封温度范围在在145~170℃范围内;热封强度在4MPa~10Mpa范围内。
11.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可热封聚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和常规聚酯切片分别干燥后,分别经过螺杆熔融挤出,可热封共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190℃~260℃范围内,常规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40℃~290℃范围内,将两种熔体经流延模头合流铸片,螺杆与模头之间的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50℃~290℃范围内,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60℃~300℃范围内,经过纵向拉伸机组纵拉和横向拉伸机横拉,最后完成分切收卷;所述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1.5~2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6~8小时;所述常规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70℃恒温1小时,之后在20~30min内升温至100℃再恒温1小时,之后在40~60min内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热封共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00℃~245℃范围内,常规聚酯切片挤压机温度控制在260℃~280℃范围内,螺杆与模头之间的换网器和连接区温度控制在260℃~285℃范围内,流延模头各区温度控制在270℃~285℃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热封共聚酯切片干燥为-0.08Mpa下,温度在2小时提升到70℃,并在70℃干燥6小时,切片的水分含量小于40pp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拉伸机组纵拉为温度80℃-85℃,纵拉比为3~4.5;横向拉伸机横拉为温度95℃-115℃,控制横拉比为3~4。
CN2009100894412A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954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4412A CN101954771B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4412A CN101954771B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4771A CN101954771A (zh) 2011-01-26
CN101954771B true CN101954771B (zh) 2013-06-05

Family

ID=4348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94412A Active CN101954771B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4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495B (zh) * 2019-08-28 2021-07-02 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热封型bopet反射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10920187A (zh) * 2019-11-05 2020-03-27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摩擦低温热封bo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613A (zh) * 2001-01-25 2004-04-14 �����Ű�̩��Ƭ�ϻ������޹�˾ 生产带涂层聚合物薄膜的方法
CN1727379A (zh) * 2005-07-26 2006-02-01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一种具有热封层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7285A (zh) * 2008-08-30 2009-02-18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613A (zh) * 2001-01-25 2004-04-14 �����Ű�̩��Ƭ�ϻ������޹�˾ 生产带涂层聚合物薄膜的方法
CN1727379A (zh) * 2005-07-26 2006-02-01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一种具有热封层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7285A (zh) * 2008-08-30 2009-02-18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4771A (zh)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89353A (en) Multi-layer material having gas barrier properties
CN103203934A (zh) 一种热收缩共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4669B (zh) 一种用作pvc增塑剂的蓖麻油基聚酯的制备方法
US20200115110A1 (en) Fully-degradable Heat-Insulating Environment-friendly Packaging Bag for Express Delivery
CN111267449B (zh) 一种pef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4771B (zh) 一种可热封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6857A (zh) 密封剂膜和其制备方法
CN106476387A (zh) 超功能性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6042A (zh) 一种聚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373A (zh) 一种环保聚酯热封膜的生产方法
CN113512228A (zh) 一种通用聚酯高倍发泡珠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0648A (zh) 一种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三层共挤上吹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43433A (zh) 一种超薄耐候平衡型电容器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70420A (zh) 一种冷冻包装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02647B (zh) 高热收缩率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TWI691522B (zh) 聚酯樹脂顆粒,其製造方法及由其所構成之成形品
CN109306120A (zh) 一种共混法高阻隔性聚丙烯包装膜的生产方法
CN110791004B (zh) 一种环保可降解的隔热食品包装袋
CN109280270A (zh) 一种耐高温高阻隔性聚丙烯膜的生产方法
CN101831060B (zh) 高阻隔避光保鲜环保型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84959B (zh) 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600A (zh) 一种植物基复合型环保改性剂增韧耐热改性聚乳酸的方法
CN110028775B (zh) 一种抗拉伸打包带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571819B (zh) 一种耐穿刺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6580B (zh) 一种超低温冷冻用食品高阻隔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