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719A -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719A
CN101946719A CN2010102351165A CN201010235116A CN101946719A CN 101946719 A CN101946719 A CN 101946719A CN 2010102351165 A CN2010102351165 A CN 2010102351165A CN 201010235116 A CN201010235116 A CN 201010235116A CN 101946719 A CN101946719 A CN 101946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hole body
waste
earth
h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51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6719B (zh
Inventor
俞存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0102351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6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制造方法,它包括船体,船体甲板上设有镂空混泥土礁体,船体内的下部设有混凝土体,混泥土体上侧的船体内形成空腔,该混凝土体内穿插分布有大量用于鱼类游动栖息的孔体,孔体与船体外侧以及所述的空腔相连通。它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牢固,投放过程平稳,成本低,制造方便的废旧渔船改装鱼礁。

Description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鱼礁,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废旧渔船改装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沿岸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捕捞业面临重大挑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沿岸近海捕捞渔船的盲目发展,捕捞能力的过量增长,不受限制的过度捕捞,加上破坏性渔具渔法的非法捕捞,以及沿海城市及其工业废水等对沿岸近海水域的污染,造成渔业资源日趋衰退,严重地影响了沿岸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渔业资源和环境遭受过度开发利用和破坏已是全球性问题,因此,如何以人为方式重新改造海底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以投放人工鱼礁来修复渔场环境和恢复渔业资源是一种良好的方法。人工鱼礁本身具有培育和保护渔业资源的双重作用。首先,沉没于海底的人工鱼礁,成为海底突变地形,可以改变流态,在礁体周围形成上升流、涡流,使海水混合加强,最终形成饵料丰富区,同时,人工鱼礁的表面为附着生物提供了附着基,而这些附着生物的幼体是鱼类的饵料,还有人工设计的礁体空隙、洞穴等结构符合一些鱼类趋性(趋触、趋流、趋食、逃避敌害),致使各种海洋生物主动或被动地在此聚集,在鱼礁上及周围繁衍生长,形成一个小型的海底生态圈,使原先初级生产力较低、鱼类较少的海域变为初级生产力较高、鱼类较多的海域,增加礁区的生物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培育渔业资源。
另外,在渔场内设置人工鱼礁,能够阻止使用破坏性渔具(如底拖网)的渔船进入该区域内违规作业,从而达到保护渔业资源的目的。在一些岛礁性鱼类丰富,风景优美的海域投放人工鱼礁诱集鱼类,可以方便渔获,提高渔获质量,从而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有利于渔业结构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因此,人工鱼礁是积极培育沿岸近海渔业资源、修复渔场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进入新千年以后,我国为了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对海洋捕捞进行宏观调控,实行捕捞产量零增长政策,鼓励渔民转产转业,实施超龄渔船报废制,并且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对部分渔业资源破坏力较大,船龄又长、安全隐患较大的作业渔船进行停产、转产及报废势在必行,如何将这些废旧渔船合理利用,是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设计一种废旧渔船和废旧建筑水泥板构造的人工鱼礁,能很好地解决闲置资源的利用及近海渔业资源培育和保护的问题。
目前人工鱼礁的按结构分种类主要有:钢架结构鱼礁、混凝土结构鱼礁、木质结构鱼礁、废旧轮胎鱼礁等(海洋渔业人工鱼礁专刊,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1,),按渔业资源利用的种类有鲍鱼、海参、乌贼、某些底栖鱼类等专用鱼礁(杨吝等编著,中国人工鱼礁的理论与实践,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9月)。而现有的中国专利都没有相关的废旧拖网渔船及废旧建筑水泥板构造的人工鱼礁:(1)(200410009745.0 废轮胎人工鱼礁 )是利用废轮胎的原有形状构造,以绳索或螺丝将无数个废轮胎结合成类如蜂巢状或圆筒状的构造,解决了废轮胎回收,将回收的废轮胎成为一项永久性的生产资源的方法。(2)(200510048667.X 一种人造鱼礁的生产方法 )是利用立体的混凝土鱼礁骨架,形成人造假山结构,用于江河、湖泊水产保护和水环境生态恢复。(3)(200520088854.6 一种鱼类增殖型人工鱼礁 )由框形结构的四面体和吊环构成,在海中的沉放位置可移动,用于喜岩礁型鱼类以及海参、海胆、鲍鱼、蟹类等水产动物的生息、繁衍。(4)(200620043883.5  钢混制人工鱼礁 )利用钢混制结构,它包括方形的上盘、方形的中盘以及至少四根分别连接上盘、中盘、所述下盘钢筋的棱柱;还包括一下盘,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扁方形体。具有重心低,水阻力小,稳定性好,在海底不会发生滑移或翻滚的特点。(5)(200820156865.7  人工鱼礁 )该人工鱼礁是一相邻平面相互垂直的立方体,其中每一平面的中心均设有与其对应平行面中心贯通的通道,所解决的是现有的人工鱼礁改善环境和诱集鱼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6)(200810241021.7  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人工鱼礁的低碱度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是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人工鱼礁的低碱度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各种原料配料为高炉水淬矿渣、粉煤灰、炉渣、自燃过的煤矸石或油页岩渣;天然二水石膏、硬石膏、半水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或氟石膏;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硝酸铁或硝酸亚铁。将上述原料单独或混磨到磨细到比表面积500~ 800m2/kg后混均,便得到用于制造混凝土人工鱼礁的低碱度胶凝材料。用这种胶凝材料所制备的混凝土,在天然海域中,表面能够很快达到与海水相同的pH值,有利于海藻、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繁殖,同时具有足够高的强度,满足人工鱼礁的施工和抵御海潮、海浪的冲击。(7)(200910076730.9  一种以冶金渣为主要原料的人工鱼礁制备方法 )利用粒径小于5mm 的砂与钢渣、矿渣、水泥熟料按比例进行混磨至比表面积大于350m2/kg,并与筛分所得粒径大于5mm的粗砂与石子按比例混合制备混凝土,并经高温养护后获得高强性能的混凝土人工鱼礁。优点在于,不但实现了以冶金渣为主要原料制备高强性能人工鱼礁,从而显著降低了鱼礁的制备成本。(8)(200910093130.3 一种含有纳米尾矿的鱼礁胶凝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细粒磁铁石英岩型尾矿难以利用的难题。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本发明的胶凝材料中水泥熟料含量降低5倍以上,减少了水化产物中Ca(OH)2的含量,可使人工鱼礁混凝土的碱度大幅度降低。(9)(200720071362.5 一种回字型人工鱼礁 )所要解决的是提高人工鱼礁稳定性、水动力性的技术问题。(10)(200610043387.4一种乌贼产卵礁 )是以乌贼为增殖对象供其产卵的箱式乌贼产卵礁。是在方体形的框架外固定包有塑料板,该塑料板上设有多个圆形孔洞,且在框架内布设作为产卵附着基的网衣,每个孔洞对应由网衣间隔而组成的产卵室,且有网衣封顶。由此构筑的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生物习性同时充分利用了空间,且不损害产卵亲体。(11)(200610043886.3 一种U形多层海珍品育苗附着袋 )涉及一种海珍品育苗工具,具体说是一种由凹凸织物构成的U形多层海珍品育苗附着袋,可以有效提高海珍品幼苗附着面积和附着效率,大幅提高育苗附着量,上下水层通流性好,具有人工鱼礁的特性,降低幼苗的死亡率,减少对幼苗的损伤。(12)(200520126723.2  一种金乌贼产卵礁 )涉及一种金乌贼产卵礁。它是由至少一个固定于沉子上的附着基组成的产卵礁。成本低,而且受精卵附着率高,便于管理,经济实用,同时还不损害产卵亲体。(13)(200820227521.0 海珍品增殖人工鱼礁 )提供了一种海珍品增殖人工鱼礁,其特点是:礁体结构为星型体,所述星型体是以礁体中间部位轴线为中心辐射状设置矩形叶片而成。所述星型体礁体是用混凝土浇注成型的一体结构。投放到增殖海域后,可为鲍鱼海参等海珍品提供栖息场所,起到改善环境条件的作用,有利于渔业资源量的恢复与增加。(14)(200820227522.5  复合型海珍品增殖人工鱼礁 )提供了一种适合于鲍鱼生息、繁衍及资源保护的复合型海珍品增殖人工鱼礁,礁体为长方体,礁体是用混凝土浇注成型的一体结构。(15)(200810042912.X 人工鱼礁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所要解决的是测量人工鱼礁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技术问题。(16)(200910194526.7  岛礁海域钓场的人工鱼礁装置及其布设方法 )所解决的是保障钓场渔业资源的技术问题。(17)(200910196889.4 一种基于量化人工鱼礁诱集效果影响因素的鱼礁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化人工鱼礁诱集效果影响因素的鱼礁设计优化方法。(18)(200910196888.X  一种人工鱼礁配置组合效果的量化和评价方法 )公开的是一种人工鱼礁配置组合效果的量化和评价方法。(19)(200910197724.9 一种测算人工鱼礁流场调控规模的方法 )涉及一种人工鱼礁流场调控规模的测算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测算人工鱼礁流场调控规模的方法不能满足测算需要的问题。(20)(200820153033.X 人工鱼礁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 )所要解决的是测量人工鱼礁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技术问题。(21)(200820046423.7 一种附着生物实验试板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可方便组装附着生物实验试板,并可稳定地固定于海水中,更方便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研究。
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以金属材料为主体的人工鱼礁具有容易腐蚀、从长远来看,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而包括混泥土及其它材料的人工鱼礁在在投放过种中存在容易翻转、价格昂贵、成本高等问题,从目前的人工礁的情况来看,其成本较高的问题也是制约此类人工鱼礁大量投放的主要障碍。同时,这些专利都没有涉及废旧渔船及废旧建筑材料在人工鱼礁方面的利用,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利用回收的废旧渔船及废旧建筑材料来制作人工鱼礁的方法,这种人工鱼礁一方面利用废弃物,能节约成本开支,同时,礁体空体积大,能很好地与近海渔业资源培育与保护相结合,增加礁区海域的生物量,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或容易受腐蚀而不稳定,或容易在投放过程中受损、翻转,或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牢固,投放过程平稳,成本低,制造方便的废旧渔船改装鱼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上述废旧渔船改装鱼礁的改装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船体,船体甲板上设有镂空混泥土礁体,船体内的下部设有混泥土体,混泥土体上侧的船体内形成空腔,该混泥土体内穿插分布有大量用于鱼类游动栖息的孔体,孔体与船体外侧以及所述的空腔相连通。船体下侧注满混泥土,上侧为一个空腔,这种结构使得船体的重心下移,使得其在沉入海底的过程中更为稳定,保证其不会在沉入海底的过程中出现翻转。这也很好的保护了设于船体夹板上的镂空混泥土礁体,其得其不会在下沉过程中与海底发生直接的碰撞。孔体和镂空混泥土礁体可以使得大量的营养物质滞留在内,使得鱼类聚集在该人工鱼礁内,并在孔体和镂它的混泥土礁体内游动栖息。孔体和空腔是连通的,也就使得鱼类等可以游到空腔内栖息,而礁体表面能成为附着生物的附着基,附着生物的受精卵及幼体是鱼类等游泳动物的饵料,因此,能形成大量鱼类等生物在此聚集、繁殖、生长和栖息。
废旧渔船是一种价格低、回收麻烦,回收过程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业垃圾,但是,将其改造成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人工鱼礁后,其船体对各混泥土构件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其在下沉过程中不会受到破坏,而在其长时间使用后,船体虽容易发生腐蚀,但是由于混泥土不会发生腐蚀,能够很好的支撑人工鱼礁的主体,使其保持有长时间中保护稳定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孔体包括前后向孔体、左右向孔体以及上下向孔体,各方向上的孔体的交叉处相互连通,其中全部或部分前后向孔体及左右向孔体与船体外侧直接相通,上下向孔体与所述的空腔直接相通。这种孔的结构和分布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它们的互通程度,使得鱼类可以最大限度进出人工鱼礁中,并在其中更为自由的游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各方向上的孔体的交叉连通处设有栖息腔。该栖息腔的存在使得鱼类游到此处时,可以实现更为方便的交汇,并且当鱼在其中栖息时,并不会影响到其它的鱼在此经过。这种栖息腔的存在,使得饵料质更容易在其中滞留,也为小型动物、附着生物提供了生长的场所,为这个人工鱼礁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系统形成和功能发挥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作为优选,所述的镂空混泥土礁体由空心预制板纵横交叉叠放固定而成。空心预制板具有的空心结构直接实现了混泥土礁体的镂空结构,其制作、安装非常方便,同时由于本发明可以利用建筑用的废弃预制板来完成,所以有效的减少了建筑垃圾的倾倒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空心预制板纵横交叉叠放固定的结构,使得其各层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其固定更为稳定,也使得该镂空混泥土礁体的前后左右均具有可供鱼类进出的镂空孔。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内设有松软、镂空材料。这里的松软、镂空材料可以是废旧轮胎、废旧渔网等材料,其重量轻,对重心的影响小,同时也为鱼类等动物提供了大量、舒适的栖息场所。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内设有微溶性饵料。在空腔内存入一定量的饵料,饵料在水中可以逐渐散开,并进入到孔体中,可以在人工鱼礁的投放初期吸引鱼类,使其可以尽快的聚集鱼类在其栖息。为了防止饵料堵塞孔体,采用微溶性饵料,使得其在长时间没被鱼类吃掉后会自行溶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废旧渔船改装鱼礁的制作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船体下侧打出多个通孔;
b通过管件或易燃杆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各管件交叉处相互连通,并与上下向的管件相连通,各易燃杆件交叉处相互连接,并于上下向的易燃杆件相连;
c在下侧设有通孔的部分填入混泥土;
d 在混泥土固化后,步骤ⅱ是通过易燃杆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时,则将易燃杆件燃烧,形成在混泥土内相互连通的孔体;
e 在船体夹板上固定一座镂空混泥土礁体。
步骤b是通过管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中时,管件自身形成孔体,与填入的混泥土永久共存,当采用易燃杆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时,待混泥土固化后,将易燃杆件燃烧就可以形成孔体,这种孔体由混泥土自身构成,具有不会腐蚀,无毒害、无污染的优点,而且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ⅲ在填入混泥土的过程中,分层填入,填入每层混泥土后经12-24小时的硬化再填入下一层。同时填入所有的混泥土容易造成管件或易燃杆件因受压而变形,而通分层填入混泥土的操作时,由于每层混泥土较小,对管件或易燃杆件的挤压较小,一层泥土经12-24小时的硬化后,再进行下层混泥土的填入操作时,可以使得经硬化后的混泥土承担大部分的压力,而不会出现管件或易燃杆件变形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镂空混泥土礁体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a预制空心预制板,并在预制过程中,在预制板上设置预埋铁;
b 将空心预制板以前后向与左右向交错层叠在夹板上;
c通过预埋铁将底层预制板与夹板焊接固定,各层预制板之间也通过预埋铁焊接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易燃杆件为塑料泡沫杆件,该杆件为中空结构。在燃烧塑料泡沫杆件时,需要有充分的助燃剂才能完成,但是由于易燃杆件比较长,置于混泥土内比较深,为了使得空气能够充分进入到燃烧部位,需要将该易燃杆件设计为中空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孔体端口均设有可溶性晶体堵头。如果在该人工鱼礁沉入海中的过程中,孔体内进入海水,并使海水进入到空腔中,会使得整个人工鱼礁的重心上移,影响其稳定性,使得可能出现翻转的问题。而把孔体端口堵住,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而且,本方案采用可溶性晶体堵头进行封堵,可以使得人工鱼礁在沉入海底后,堵头被腔解,而打开孔体端口。
本发明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或容易受腐蚀而不稳定,或容易在投放过程中受损、翻转,同时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实现了一种结构稳定、牢固,投放过程平稳,成本低,制造方便的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孔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船体下侧填充混泥土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它包括船体1,船体甲板7上设有由空心预制板纵横交叉叠放固定而成的镂空混泥土礁体6,船体内的下部设有混泥土体3,混泥土体3上侧的船体内形成空腔。空腔2内设有废旧渔网、废旧轮胎等松软、镂空材料,并在其中设有微溶性饵料;混泥土体3内穿插分布有大量用于鱼类游动栖息的孔体4,如图2、图3所示,该孔体包括前后向孔体43、左右向孔体41以及上下向孔体42,各方向上的孔体的交叉处相互连通,方向上的孔体的交叉连通处设有栖息腔5,其中前后向孔体与左右向孔体与船体外侧直接相通,上下向孔体与空腔直接相通。
上述废旧渔船改装鱼礁的制造包括如下步骤:
a在船体下侧打出多个通孔;
b 通过管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各管件交叉处相互连通,并与上下向的管件相连通;
c在下侧设有通孔的部分填入混泥土;
d 在混泥土固化后,步骤ⅱ是通过易燃杆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时,则将易燃杆件燃烧,形成在混泥土内相互连通的孔体;
e预制空心预制板,并在预制过程中,在预制板上设置预埋铁;
f将空心预制板以前后向与左右向交错层叠在夹板上;
g通过预埋铁将底层预制板与夹板焊接固定,各层预制板之间也通过预埋铁焊接相连;
h在所述的孔体端口均用可溶性晶体堵头进行封堵。
船体内部下侧注满混泥土,这种结构使得船体的重心下移,使其在沉入海底的过程中更为稳定,保证其不会在沉入海底的过程中出现翻转。这也很好的保护了设于船体夹板上的镂空混泥土礁体,使得其不会在下沉过程中与海底发生直接的碰撞。孔体和镂空混泥土礁体可以使得大量的趋礁性鱼类聚集在该人工鱼礁内,并在孔体和镂空的混泥土礁体内游走栖息。孔体和空腔是连通的,也就使得鱼类可以游到空腔内栖息。空腔的存在也进一步实现了整个人工鱼礁的重心下移。该栖息腔的存在使得鱼类游到此处时,可以实现更为方便的交汇,并且当鱼在其中栖息时,并不会影响到其它的鱼在此经过。这种栖息腔的存在,使得饵料生物更容易在其中滞留,也为小型动物等提供了生长的场所,为这个人工鱼礁区的小型生物圈的生产提供较大的帮助。在空腔内存入一定量的饵料,饵料在水中可以逐渐散开,并进入到孔体中,可以在人工鱼礁的投放初期吸引鱼类,使其可以尽快的聚集鱼类在此栖息。为了防止饵料堵塞孔体,采用微溶性饵料,使得其在长时间没被鱼类吃掉后会自行溶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其的制造过程,特别是对步骤ⅱ提供了另一种方案,采用塑料泡沫杆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并于上下向的易燃杆件相连时,待混泥土固化后,将塑料泡沫杆件燃烧就可以形成孔体,这种孔体由混泥土自身构成,具有不腐蚀,无毒害、无污染的优点,而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在燃烧塑料泡沫杆件时,需要有充分的助燃剂才能完成,但是由于易燃杆件比较长,置于混泥土内比较深,为了使得空气能够充分进入到燃烧部位,需要将易燃杆件设计为中空结构。
所以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牢固,投放过程平稳,成本低,制造方便等特点。

Claims (10)

1.一种废旧渔船改装渔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船体(1),船体甲板(7)上设有镂空混泥土礁体(6),船体内的下部设有混泥土体(3),混泥土体(3)上侧的船体内形成空腔,该混泥土体(3)内穿插分布有大量用于鱼类游走栖息的孔体(4),孔体(4)与船体外侧以及所述的空腔(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旧渔船改装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体(4)包括前后向孔体(43)、左右向孔体(41)以及上下向孔体(42),各方向上的孔体的交叉处相互连通,其中全部或部分前后向孔体及左右向孔体与船体外侧直接相通,上下向孔体与所述的空腔直接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旧渔船改装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方向上的孔体的交叉连通处设有栖息腔(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废旧渔船改装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混泥土礁体(6)由空心预制板纵横交叉叠放固定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废旧渔船改装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内设有松软、镂空材料以及微溶性饵料。
6.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渔船改装渔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船体下侧打出多个通孔;
b通过管件或易燃杆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各管件交叉处相互连通,并与上下向的管件相连通,各易燃杆件交叉处相互连接,并于上下向的易燃杆件相连;
c在下侧设有通孔的部分填入混泥土;
d在混泥土固化后,步骤b是通过易燃杆件将所述的船体上的通孔两两相连时,则将易燃杆件燃烧,形成在混泥土内相互连通的孔体;
e在船体夹板上固定一座镂空混泥土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造废旧渔船改装渔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ⅲ在填入混泥土的过程中,分层填入,填入每层混泥土后经12-24小时的硬化再填入下一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造废旧渔船改装渔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混泥土礁体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a预制空心预制板,并在预制过程中,在预制板上设置预埋铁;
b将空心预制板以前后向与左右向交错层叠在夹板上;
c通过预埋铁将底层预制板与夹板焊接固定,各层预制板之间也通过预埋铁焊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造废旧渔船改装渔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燃杆件为塑料泡沫杆件,该杆件为中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一种制造废旧渔船改装渔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孔体端口均设有可溶性晶体堵头。
CN2010102351165A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51165A CN101946719B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51165A CN101946719B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719A true CN101946719A (zh) 2011-01-19
CN101946719B CN101946719B (zh) 2012-08-29

Family

ID=43450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511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719B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671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153A (zh) * 2011-11-04 2012-06-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70098A (zh) * 2012-12-13 2013-05-0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组合式幼鱼避难器
CN104663537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浮于水面的船礁群及控制方法
CN104663538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利用木质废船组成浮船礁的结构及方法
CN104663535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浮船礁群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63536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对扣式浮船礁群及其方法
CN107624692A (zh) * 2017-11-10 2018-01-26 西安银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井字形单体混凝土鱼礁
CN108651350A (zh) * 2018-05-24 2018-10-16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防腐环保船舶渔礁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24358A (zh) * 2019-06-26 2019-11-08 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废船体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
CN112591054A (zh) * 2020-12-30 2021-04-0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自行式人造上升流海底发生装置
CN117204384A (zh) * 2023-09-22 2023-12-1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多元复合式船型鱼礁及改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7148A (ja) * 1998-07-23 2000-02-08 Hanshin Kogyo Kk 人工漁礁
KR20020060437A (ko) * 2001-01-11 2002-07-18 최홍석 선박을 이용한 인공 어초
CN1775010A (zh) * 2005-12-02 2006-05-24 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鱼礁的生产方法
CN201821746U (zh) * 2010-07-23 2011-05-1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7148A (ja) * 1998-07-23 2000-02-08 Hanshin Kogyo Kk 人工漁礁
KR20020060437A (ko) * 2001-01-11 2002-07-18 최홍석 선박을 이용한 인공 어초
CN1775010A (zh) * 2005-12-02 2006-05-24 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鱼礁的生产方法
CN201821746U (zh) * 2010-07-23 2011-05-1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渔业现代化》 20031231 潘致平等 香港人工鱼礁建设与我们可借鉴的经验 第6-8页 1-10 , 第5期 2 *
《齐鲁渔业》 20051231 刘元宝等 报废渔船建鱼礁开发海上游钓业 第45页 1-10 第22卷, 第8期 2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153A (zh) * 2011-11-04 2012-06-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70098A (zh) * 2012-12-13 2013-05-0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组合式幼鱼避难器
CN103070098B (zh) * 2012-12-13 2014-06-1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组合式幼鱼避难器
CN104663537B (zh) * 2014-10-24 2017-02-15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浮于水面的船礁群及控制方法
CN104663538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利用木质废船组成浮船礁的结构及方法
CN104663535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浮船礁群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63536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对扣式浮船礁群及其方法
CN104663536B (zh) * 2014-10-24 2017-02-0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对扣式浮船礁群及其方法
CN104663537A (zh) * 2014-10-24 2015-06-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浮于水面的船礁群及控制方法
CN104663535B (zh) * 2014-10-24 2017-03-2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浮船礁群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24692A (zh) * 2017-11-10 2018-01-26 西安银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井字形单体混凝土鱼礁
CN107624692B (zh) * 2017-11-10 2023-08-08 西安银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井字形单体混凝土鱼礁
CN108651350A (zh) * 2018-05-24 2018-10-16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防腐环保船舶渔礁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24358A (zh) * 2019-06-26 2019-11-08 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废船体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
CN112591054A (zh) * 2020-12-30 2021-04-0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自行式人造上升流海底发生装置
CN117204384A (zh) * 2023-09-22 2023-12-1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多元复合式船型鱼礁及改造方法
CN117204384B (zh) * 2023-09-22 2024-04-1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多元复合式船型鱼礁及改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719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6719B (zh)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及其改装方法
CN102669019B (zh) 一种藻类鱼类混合型立体生态鱼礁及其投放方法
CN103960179B (zh) 人工生态堡礁
CN201894116U (zh) 饵料培养型贝壳混凝土礁
CN103461241B (zh) 一种安全生态的多层养殖网箱
CN206612024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人工鱼礁
CN203072655U (zh) 一种适于贝藻附着的生态型人工鱼礁
JP2007075044A (ja) 天蓋付き底棲生物用養殖礁、およびそれによる底棲生物の養殖方法
CN201821746U (zh) 一种废旧渔船改装鱼礁
KR101023299B1 (ko) 강제 인공어초
CN206251751U (zh) 组合式人工鱼礁
CN113068646A (zh)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海湾的生态鱼礁及其培育方法
CN205071877U (zh) 一种人工生态珊瑚礁
CN210580516U (zh) 一种用于鱼类产卵和保育的管道框架浮鱼礁
CN107372264A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202035380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贝藻复合礁
CN102948379B (zh) Hdpe塑砼复合矩阵型海参鲍鱼增殖礁及其构建方法
CN206284122U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204317262U (zh) 一种适合游钓休闲渔业开发的贝壳礁
KR200477518Y1 (ko) 바다숲 조성용 십자형 해중림초
CN204560622U (zh) 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
JP2007135426A (ja) 貝類の養殖基盤
CN101699994A (zh) 海参育礁
CN201571405U (zh) 网包式海珍品增殖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