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200A - 摄像镜头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200A
CN101946200A CN2009801051154A CN200980105115A CN101946200A CN 101946200 A CN101946200 A CN 101946200A CN 2009801051154 A CN2009801051154 A CN 2009801051154A CN 200980105115 A CN200980105115 A CN 200980105115A CN 101946200 A CN101946200 A CN 101946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ick
mentioned
face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51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6200B (zh
Inventor
井场拓巳
山下优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46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6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2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低成本化,并且,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本发明是一种具有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配置了如下构件的摄像镜头(6):孔径光阑(4);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在像面侧的透镜面上形成有衍射光学元件;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由像面侧的透镜面是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第三透镜(3),具有负光焦度。在设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3)的焦距为f3,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焦度为φDOE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4):0.9<f1/f<1.3…(1)、0.7<f2/f<1.1…(2)、-0.8<f3/f<-0.6…(3)、-0.3<f·φDOE<0.5…(4)。

Description

摄像镜头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搭载有摄像装置的例如便携式电话机等的小型移动产品的摄像镜头和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搭载了摄像装置(照相机模块)的例如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得到普及,使用这样的小型移动产品进行简单的照片拍摄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且,作为搭载在这样的小型移动产品中的小型摄像装置用的摄像镜头,基于与1片结构乃至2片结构的透镜相比能够高性能化的理由,提出了一种3片结构的镜头,该透镜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配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具有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配置的如下构件: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并且由物体侧的透镜面是凹面的凸凹透镜构成;以及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在此,使用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作为第二透镜是特殊地为了良好地修正色像差。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摄像镜头中,通过使第一~第三透镜全部使用塑料透镜,达到了低成本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7743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中,由于使用了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作为第二透镜,因此,难以实现近年要求的光学全长的进一步缩短化。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中,由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相对于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的倍率(光焦度)大,因此,各结构透镜的偏心等的制造误差对像差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中,恐怕不能与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和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镜头解决了以往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是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低成本化,并且,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摄像元件相匹配的3片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配置的如下构件: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在像面侧的透镜面上形成有衍射光学元件;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由像面侧的透镜面为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以及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在设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为f,上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上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上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焦度为φDOE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4):
0.9<f1/f<1.3                     …(1)
0.7<f2/f<1.1                     …(2)
-0.8<f3/f<-0.6                   …(3)
-0.3<f·φDOE<0.5                …(4)。
上述条件式(1)是关于上述第一透镜对于光学系统整体的光焦度平衡的条件式。若f1/f在0.9以下或1.3以上,则难以既保证光学系统全长小,又能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和非点像差。
上述条件式(2)是关于上述第二透镜对于光学系统整体的光焦度平衡的条件式。若f2/f在0.7以下或1.1以上,则难以既保证光学系统全长小,又能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和非点像差。
上述条件式(3)是关于上述第三透镜对于光学系统整体的光焦度平衡的条件式。若f3/f在-0.8以下或-0.6以上,则难以既保证光学系统全长小,又能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和非点像差。
上述条件式(4)是关于形成在上述第一透镜上的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焦度的条件式。若f·φDOE在-0.3以下或0.5以上,则难以保证光学全长与光线像差和色像差的良好平衡。
由于以上原因,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摄像元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此外,如上所述,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结构,不论透镜材料如何,都能够与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摄像元件相匹配,因此,通过使用塑料作为透镜材料,也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在上述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结构中,上述第一~第三透镜最好都是塑料透镜。根据该最优例子,包括衍射光学元件的成形在内的第一~第三透镜的成形变得容易,并且,在材料成本乃至制造成本方面也有利。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是具有将与被摄体相对应的光信号变换成图像信号进行输出的摄像元件和使上述被摄体的像成像在上述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的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作为上述摄像镜头。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结构,通过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作为摄像镜头,能提供一种紧凑且高性能的摄像装置,以及搭载有该摄像装置的紧凑且高性能的便携式电话机等的移动产品。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和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镜头是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低成本化,并且,是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摄像元件相匹配的3片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的配置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摄像镜头的像差图((a)是球面像差的图(轴上色像差的图),(b)是非点像差的图,(c)是歪曲像差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的配置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摄像镜头的像差图((a)是球面像差的图(轴上色像差的图),(b)是非点像差的图,(c)是歪曲像差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的配置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摄像镜头的像差图((a)是球面像差的图(轴上色像差的图),(b)是非点像差的图,(c)是歪曲像差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7、13第一透镜
2、8、14第二透镜
3、9、15第三透镜
4、10、16孔径光阑
5、11、17平行平板
6、12、18摄像镜头
S摄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实施方式,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的配置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具有从物体侧(图1中左侧)向像面侧(图1中右侧)依次配置的如下构件:孔径光阑4;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在像面侧的透镜面上形成有衍射光学元件;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由像面侧的透镜面是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以及第三透镜3,具有负光焦度。摄像镜头6是对摄像元件(例如CCD)的摄像面S形成光学影像(使被摄体的影像成像)的摄像用的单焦点透镜,摄像元件将与被摄体对应的光信号变换成图像信号后输出。并且,使用摄像元件和摄像镜头6构成摄像装置。
在此,形成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透镜面(以下称作“衍射光学元件面”)的形状由例如下述(数学式1)给出(关于后述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数学式1]
φ(ρ)=(2π/λ0)(C2ρ2+C4ρ4)
Y=ρX(归一化半径)
其中,在上述(数学式1)中,φ(ρ)表示相位函数,Y表示距离光轴的高度,Cn表示n次的相位系数,λ0表示设计波长。再有,通过设衍射次数为M,将φ(ρ)进行形状变换来决定X。
第一透镜1由物体侧的透镜面是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
第三透镜3由双凹透镜构成。
第一~第三透镜1~3的各透镜面可以适当地设为非球面,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用下述(数学式2)给出(关于后述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数学式2]
X = Y 2 R 0 1 + 1 - ( κ + 1 ) ( Y R 0 ) 2 + A 4 Y 4 + A 6 Y 6 + A 8 Y 8 + A 10 Y 10 + · · ·
其中,在上述(数学式2)中,Y是距离光轴的高度,X是距离光轴的高度距离Y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顶点的接平面的距离,R0是非球面顶点的曲率半径,k是圆锥常数,A4、A6、A8、A10、…分别表示4次、6次、8次、10次、…的非球面系数。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4)。
0.9<f1/f<1.3                   …(1)
0.7<f2/f<1.1                   …(2)
-0.8<f3/f<-0.6                 …(3)
-0.3<f·φDOE<0.5              …(4)
在此,f是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f1是第一透镜1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2的焦距,f3是第三透镜3的焦距,φDOE是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焦度。
上述条件式(1)是关于上述第一透镜1对于光学系统整体的光焦度平衡的条件式。若f1/f在0.9以下或1.3以上,则难以既保证光学系统全长小,又能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和非点像差。
上述条件式(2)是关于上述第二透镜2对于光学系统整体的光焦度平衡的条件式。若f2/f在0.7以下或1.1以上,则难以既保证光学系统全长小,又能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和非点像差。
上述条件式(3)是关于上述第三透镜3对于光学系统整体的光焦度平衡的条件式。若f3/f在-0.8以下或-0.6以上,则难以既保证光学系统全长小,又能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和非点像差。
上述条件式(4)是关于形成在上述第一透镜1上的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焦度的条件式。若f·φDOE在-0.3以下或0.5以上,则难以保证光学全长、光线像差和色像差的良好平衡。
由于以上原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摄像元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并且,根据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的摄像装置的结构,能提供一种紧凑且高性能的摄像装置,以及搭载有该摄像装置的紧凑且高性能的便携式电话机等的移动产品。
在第三透镜3与摄像元件的摄像面S之间,配置有透明的平行平板5。在此,平行平板5是与光学低通滤波器、IR截止滤波器和摄像元件的面板(玻璃盖片)等效的平板。
将从第一透镜1的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平行平板5的像面侧的面的各面(以下称作“光学面”),从物体侧开始依次称作“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八面”(关于下述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中,期望第一~第三透镜1~3都是塑料透镜。若第一~第三透镜1~3是塑料成形品,则包括非球面形状和衍射光学元件的成形在内的第一~第三透镜1~3的成形就变得容易,并且在材料成本乃至制造成本方面也有利。
作为塑料透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树脂(PC)、环烯烃聚合物、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S)、低吸湿丙烯等已有的材料。
(实施例1)
以下,例举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
下述(表1)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具体数值例。
[表1]
  面编号   r(mm)   d(mm)   n   v
  孔径光阑   ∞   0.00   -   -
第1面   1.981   0.965   1.5247   56.38
第2面*   13.157   0.752   -   -
第3面   -1.849   0.711   1.5247   56.38
第4面   -0.990   0.320   -   -
第5面   -46.819   0.694   1.5247   56.38
第6面   1.474   0.700   -   -
  第7面   ∞   0.500   1.5168   64.2
  第8面   ∞   0.05   -   -
  像面   ∞   -   -   -
在上述(表1)中,r(mm)表示光学面的曲率半径,d(mm)表示第一~第三透镜1~3及平行平板5的轴上的厚度或面间隔,n表示第一~第三透镜1~3及平行平板5对d线(587.5600nm)的光焦度。v表示第一~第三透镜1~3及平行平板5对d线的阿倍数(关于下述的实施例2、3也同样)。再有,图1中示出的摄像镜头6是基于上述表1的数据而构成的。
此外,在下述(表2A)、(表2B)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非球面系数(包括圆锥常数)。在下述(表2A)、(表2B)中,“E+00”、“E-02”等分别表示“10+00”、“10-02”等(关于下述(表3)和下述的实施例2、3也同样)。
[表2A]
  κ   A4   A6
第1面   -1.596549E+00   2.276526E-02   1.902535E-04
第2面*   0.000000E+00   1.258977E-02   -7.626281E-03
第3面   -8.704164E+00   -1.952750E-01   1.020787E-01
第4面   -2.829026E+00   -1.568808E-01   7.154366E-02
第5面   0.000000E+00   -1.081921E-01   3.143199E-02
第6面   -7.351840E+00   -7.101780E-02   1.900543E-02
[表2B]
  A8   A10   A12
第1面   -4.191092E-02   2.200055E-01   -3.650511E-01
第2面*   -9.704931E-03   2.384456E-02   -1.861119E-02
第3面   -5.910184E-02   5.954043E-02   -1.482976E-02
第4面   -2.437521E-02   7.678883E-03   4.756348E-03
第5面   -1.803266E-02   9.638002E-03   -4.292510E-03
第6面   -5.078307E-03   4.103567E-04   -5.007856E-06
再有,如上述(表2A)、(表2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6中,第一~第三透镜1~3的所有透镜面为非球面形状,但是也不一定限于那样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表1)、(表2A)、(表2B)中,标记有*号的面(第2面:第一透镜1的像面侧的透镜面)是衍射光学元件面,该衍射光学元件面的具体数值例如下述(表3)所示。
[表3]
设计波长   546.07nm
衍射次数   1
归一化半径   1
C2   -1.296980E-02
C4   1.381769E-03
此外,在下述(表4)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6的F数值(F值)Fno、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f(mm)、空气换算光学全长TL(mm)、最大像高Y’及各条件式(1)~(4)的值。
[表4]
Fno   3.2
f(mm)   3.56
TL(空气换算)(mm)   4.69
Y’   2.24
条件式(1)f1/f   1.1
条件式(2)f2/f   0.88
条件式(3)f3/f   -0.76
条件式(4)f·φX   0.09
图2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像差图。在图2中,(a)是球面像差的图,实线示出对于g线(435.8300nm)的值,短虚线示出对于F线(486.1300nm)的值,点划线示出对于e线(546.0700nm)的值,双点划线示出对于d线(587.5600nm)的值,长虚线示出对于C线(656.2700nm)的值。(b)是非点像差的图,实线示出弧矢状像面弯曲,虚线示出子午像面弯曲。(c)是歪曲像差的图。再有,轴上色像差的图与图2(a)的球面像差的图相同。
从图2所示的像差图可明显看出,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6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而且,若在此基础上加之考虑上述(表4)的结果,则得到了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的配置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2具有从物体侧(图3中左侧)向像面侧(图3中右侧)依次配置的如下构件:孔径光阑10;第一透镜7,具有正光焦度,在像面侧的透镜面上形成有衍射光学元件;第二透镜8,具有正光焦度,由像面侧的透镜面是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第三透镜9,具有负光焦度。
第一透镜7由物体侧的透镜面是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
第三透镜9由双面透镜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2也构成为满足上述条件式(1)~(4)。
由于以上原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2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的结构所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2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摄像元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然后,根据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2的摄像装置的结构,能提供一种紧凑且高性能的摄像装置,以及搭载有该摄像装置的紧凑且高性能的便携式电话机等的移动产品。
在第三透镜9与摄像元件的摄像面S之间,配置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行平板5相同的透明的平行平板1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2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同样地,期望第一~第三透镜7~9都是塑料透镜。
(实施例2)
以下,例举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
下述(表5)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具体数值例。再有,图3所示的摄像镜头12是基于下述(表5)的数据而构成的。
[表5]
  面编号   r(mm)   d(mm)   n   v
孔径光阑   ∞   0.00   -   -
第1面   2.073   0.942   1.5247   56.38
第2面*   21.701   0.827   -   -
第3面   -1.985   0.725   1.5247   56.38
第4面   -1.011   0.320   -   -
第5面   -51.083   0.669   1.5247   56.38
第6面   1.397   0.671   -   -
第7面   ∞   0.500   1.5168   64.2
第8面   ∞   0.05   -   -
像面   ∞   -   -   -
此外,在下述(表6A)、(表6B)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非球面系数(包括圆锥常数)。
[表6A]
  κ   A4   A6
第1面   -1.949621E+00   2.199433E-02   -1.586409E-03
  第2面*   0.000000E+00   6.322413E-03   -8.660416E-03
第3面   -9.911808E+00   -1.734487E-01   1.067155E-01
第4面   -3.044819E+00   -1.541814E-01   9.065980E-02
第5面   0.000000E+00   -1.223311E-01   4.562393E-02
第1面   -6.934089E+00   -7.882498E-02   2.590810E-02
[表6B]
  A8   A10   A12   A14
第1面   -4.225192E-02   2.218557E-01   -3.655427E-01   9.339032E-10
第2面*   -2.927194E-03   1.544401E-02   -5.105961E-03   -9.832246E-03
第3面   -3.870900E-02   4.599451E-02   -1.216942E-02   -2.096685E-03
第4面   -2.655383E-02   9.817666E-03   3.219268E-03   -1.057493E-04
第5面   -1.614354E-02   3.419072E-03   -2.393099E-03   -5.932377E-05
第6面   -7.240304E-03   6.116359E-04   -1.769996E-05   1.360768E-06
再有,如上述(表6A)、(表6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12中,第一~第三透镜7~9的所有透镜面为非球面形状,但是也不一定限于那样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表5)、(表6A)、(表6B)中,标记有*号的面(第2面:第一透镜7的像面侧的透镜面)是衍射光学元件面,该衍射光学元件面的具体数值例如下述(表7)所示。
[表7]
设计波长   546.07nm
衍射次数   1
归一化半径   1
C2   -1.255963E-02
C4   1.485998E-03
此外,在下述(表8)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12的F数值(F值)Fno、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f(mm)、空气换算光学全长TL(mm)、最大像高Y’及各条件式(1)~(4)的值。
[表8]
Fno   2.8
f(mm)   3.58
TL(空气换算)(mm)   4.70
Y’   2.24
条件式(1)f1/f   1.1
条件式(2)f2/f   0.87
条件式(3)f3/f   -0.72
条件式(4)f·φDOE   0.09
图4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像差图。在图4中,(a)是球面像差的图,实线示出对于g线的值,短虚线示出对于F线的值,点划线示出对于e线的值,双点划线示出对于d线的值,长虚线示出对于C线的值。(b)是非点像差的图,实线示出弧矢状像面弯曲,虚线示出子午像面弯曲。(c)是歪曲像差的图。再有,轴上色像差的图与图2(a)的球面像差的图相同。
从图4所示的像差图可明显看出,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12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而且,若在此基础上加之考虑上述(表8)的结果,则得到了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
[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的配置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8具有从物体侧(图5中左侧)向像面侧(图5中右侧)依次配置的如下构件:孔径光阑16;第一透镜13,具有正光焦度,在像面侧的透镜面上形成有衍射光学元件;第二透镜14,具有正光焦度,由像面侧的透镜面是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第三透镜15,具有负光焦度。
第一透镜13由物体侧的透镜面是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
第三透镜15由双凹透镜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8也构成为满足上述条件式(1)~(4)。
由于以上原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8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的结构所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8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摄像元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然后,根据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8的摄像装置的结构,能提供一种紧凑且高性能的摄像装置,以及搭载有该摄像装置的紧凑且高性能的便携式电话机等移动产品。
在第三透镜15与摄像元件的摄像面S之间,配置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行平板5相同的透明的平行平板1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18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6同样,期望第一~第三透镜13~15都是塑料透镜。
(实施例3)
以下,例举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
下述(表9)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具体数值例。再有,图5所示的摄像镜头18是基于下述(表9)的数据而构成的。
[表9]
  面编号   r(mm)   d(mm)   n   v
  孔径光阑   ∞   0.00   -   -
第1面   2.058   0.621   1.5247   56.38
第2面*   27.566   0.800   -   -
第3面   -2.133   0.955   1.4956   80.8
第4面   -0.899   0.380   -   -
第5面   -11.514   0.500   1.5247   56.38
第6面   1.297   0.699   -   -
第7面   ∞   0.500   1.5168   64.2
第8面   ∞   0.05   -   -
像面   ∞   -   -   -
此外,在下述(表10A)、(表10B)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非球面系数(包括圆锥常数)。
[表10A]
  κ   A4   A6
第1面   -2.122768E+00   2.435819E-02   -3.112681E-02
第2面*   0.000000E+00   -1.461138E-03   -7.546617E-03
第3面   -6.550496E+00   -1.336627E-01   -5.399083E-02
第4面   -2.742506E+00   -1.415341E-01   3.826077E-02
第5面   0.000000E+00   -9.918362E-02   -1.157999E-02
第6面   -7.249928E+00   -8.835205E-02   2.541455E-02
[表10B]
  A8   A10
第1面   1.385986E-01   -2.291047E-01
第2面*   1.250933E-02   -4.796094E-03
第3面   1.594068E-01   -4.340404E-02
第4面   -8.188166E-03   1.701952E-02
第5面   3.349103E-02   -1.331665E-02
第6面   -5.702081E-03   3.196399E-04
再有,如上述(表10A)、(表10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18中,第一~第三透镜13~15的所有透镜面为非球面形状,但是也不一定限于那样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表9)、(表10A)、(表10B)中,标记有*号的面(第2面:第一透镜13的像面侧的透镜面)是衍射光学元件面,该衍射光学元件面的具体数值例如下述(表11)所示。
[表11]
设计波长   546.07nm
衍射次数   1
归一化半径   1
C2   -1.111548E-02
C4   1.010550E-03
此外,在下述(表12)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18的F数值(F值)Fno、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f(mm)、空气换算光学全长TL(mm)、最大像高Y’及各条件式(1)~(4)的值。
[表12]
Fno   3.2
f(mm)   3.4
TL(空气换算)(mm)   4.50
Y’   2.24
条件式(1)f1/f   1.14
条件式(2)f2/f   0.73
条件式(3)f3/f   -0.64
条件式(4)f·φDOE   0.08
图6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像差图。在图6中,(a)是球面像差的图,实线示出对于g线的值,短虚线示出对于F线的值,点划线示出对于e线的值,双点划线示出对于d线的值,长虚线示出对于C线的值。(b)是非点像差的图,实线示出弧矢状像面弯曲,虚线示出子午像面弯曲。(c)是歪曲像差的图。再有,轴上色像差的图与图6(a)的球面像差的图相同。
从图6所示的像差图可明显看出,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18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而且,若在此基础上加之考虑上述(表12)的结果,则得到了一种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个像差,能够与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移动产品中的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紧凑化(小型化、薄型化)、低成本化,并且,能够与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匹配,因此,特别适用于内置有期望高像素化的摄像元件的便携式电话机等的小型移动产品领域。

Claims (3)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配置的如下构件: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在像面侧的透镜面上形成有衍射光学元件;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由像面侧的透镜面为凸面的凸凹透镜构成;以及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在设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为f,上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上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上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焦度为φDOE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4):
0.9<f1/f<1.3             …(1)
0.7<f2/f<1.1             …(2)
-0.8<f3/f<-0.6           …(3)
-0.3<f·φDOE<0.5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第三透镜都是塑料透镜。
3.一种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将与被摄体相对应的光信号变换成图像信号来进行输出;以及摄像镜头,使上述被摄体的像成像在上述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摄像镜头作为上述摄像镜头。
CN2009801051154A 2008-09-03 2009-07-01 摄像镜头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2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6333A JP5097058B2 (ja) 2008-09-03 2008-09-03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8-226333 2008-09-03
PCT/JP2009/003050 WO2010026689A1 (ja) 2008-09-03 2009-07-01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200A true CN101946200A (zh) 2011-01-12
CN101946200B CN101946200B (zh) 2013-02-27

Family

ID=4179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511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200B (zh) 2008-09-03 2009-07-01 摄像镜头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79328B2 (zh)
JP (1) JP5097058B2 (zh)
KR (1) KR101202070B1 (zh)
CN (1) CN101946200B (zh)
WO (1) WO201002668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2881A (zh) * 2011-09-30 2014-06-0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4169772A (zh) * 2012-03-09 2014-11-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CN105738985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南京联河讯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小型镜头组
CN111929817A (zh) * 2020-09-02 2020-11-13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6053A1 (ja) * 2009-10-16 2011-04-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TWI427354B (zh) 2011-01-20 2014-02-21 Largan Precision Co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
WO2012114970A1 (ja) * 2011-02-24 2012-08-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TWI449985B (zh) 2011-03-21 2014-08-21 Largan Precision Co 取像鏡頭組
TWI440920B (zh) 2011-04-08 2014-06-11 Largan Precision Co 取像攝影鏡頭組
TWI457595B (zh) * 2012-05-14 2014-10-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取像系統鏡組
TWI460464B (zh) * 2013-06-26 2014-11-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結像鏡片系統鏡組
KR101532146B1 (ko) * 2013-11-04 2015-06-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CN104076498B (zh) * 2014-06-30 2017-04-26 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多焦点日夜共焦光学系统
JP2017146561A (ja) * 2016-02-19 2017-08-24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回折光学素子、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TWI647477B (zh) * 2016-03-25 2019-01-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TWI611207B (zh) * 2016-03-25 2018-01-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9520B2 (en) * 1996-11-27 2010-07-20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Research Foundation Synthesis of selective and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JP2004317743A (ja) 2003-04-15 2004-11-11 Minolta Co Ltd 撮像レンズ
JP2005301048A (ja) * 2004-04-14 2005-10-27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固定焦点レンズ
CN100462770C (zh) 2004-10-28 2009-02-18 清华大学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JP2007086485A (ja) * 2005-09-22 2007-04-05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
JP2007127960A (ja) * 2005-11-07 2007-05-2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8233221A (ja) * 2007-03-16 2008-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影レンズ
JP5368171B2 (ja) * 2009-05-21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11107631A (ja) * 2009-11-20 2011-06-02 Panasonic Corp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並びに、当該撮像装置を搭載した携帯機器
JP2011112719A (ja) * 2009-11-24 2011-06-09 Panasonic Corp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並びに、当該撮像装置を搭載した携帯機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2881A (zh) * 2011-09-30 2014-06-0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3842881B (zh) * 2011-09-30 2017-03-0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US9958639B2 (en) 2011-09-30 2018-05-01 Lg Innotek Co., Ltd. Imaging lens
CN104169772A (zh) * 2012-03-09 2014-11-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CN105738985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南京联河讯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小型镜头组
CN111929817A (zh) * 2020-09-02 2020-11-13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16648A (ko) 2010-11-01
WO2010026689A1 (ja) 2010-03-11
JP2010060833A (ja) 2010-03-18
JP5097058B2 (ja) 2012-12-12
KR101202070B1 (ko) 2012-11-15
US8379328B2 (en) 2013-02-19
US20100328518A1 (en) 2010-12-30
CN101946200B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6200B (zh) 摄像镜头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1952760B (zh) 摄像透镜及使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CN101617259B (zh) 摄影镜头
US8451546B2 (en) Image pickup lens, image pickup device using same, and portable device equipped with image pickup device
US8767315B2 (en)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101055345B (zh) 摄像镜头,以及备有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和便携终端
CN102422197B (zh) 摄像透镜以及使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JP2007127953A (ja)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CN103858044A (zh) 摄像透镜和使用了它的摄像装置
JP2007127960A (ja)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CN102478702A (zh) 薄型光学系统
JP4064434B1 (ja) 撮像レンズ
CN102540421A (zh) 条码读取机光学取像镜头
CN102630307A (zh) 摄像镜头和使用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以及搭载该摄像装置的便携设备
CN104981723A (zh) 摄影光学系统、摄影光学装置以及数字设备
JP4256443B1 (ja) 撮像レンズ
JP2008203307A (ja) 撮像レンズ
JP4442184B2 (ja) 撮像レンズ
CN102298199B (zh) 摄影用光学镜头
CN102207605B (zh) 薄型化摄像镜头
KR101120964B1 (ko) 3매 촬상 렌즈
JP5271009B2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4041521B1 (ja) 撮像レンズ
CN115398303A (zh)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和便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