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4988A -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4988A
CN101944988A CN2009100545248A CN200910054524A CN101944988A CN 101944988 A CN101944988 A CN 101944988A CN 2009100545248 A CN2009100545248 A CN 2009100545248A CN 200910054524 A CN200910054524 A CN 200910054524A CN 101944988 A CN101944988 A CN 101944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circulation time
bit stream
module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545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4988B (zh
Inventor
郭海友
胡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 2009100545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4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4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4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4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49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发射装置在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CDD-OFDM发射模块上,叠加一个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用于独立地将一个信息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用于根据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进行相应的循环移位操作,调制CDD-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从而建立谱域信道。本发明在现有的CDD-OFDM标准系统中嵌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实现了OFDM调制信道和循环延时调制信道的复用,解决了在多载波频域信道上复用谱域信道的问题;本发明在获得循环延时分集的同时,不消耗额外发射功率和带宽,并且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信道复用传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延时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CDD)作为一项标准兼容性好的多天线分集技术已经大大增强了现有标准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使其能够在丰富散射的无线环境中可以获得足够的空间分集增益。循环延时分集处理能够把空间分集转换为频率分集,从而在OFDM系统的频域上加入更多的冗余性。与空时分组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和空时交织编码(Space-Time TrellisCodes,STTC)不同的是,循环延时分集技术仅仅在发送端就可以实现,从而采用该增强技术的系统保持了对标准的兼容性。因此,循环延时分集技术可以集成到一些现行的广播标准(例如DAB、DVB和DVB-H)和下一代移动通信(3GPP-LTE)中,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无线MAN和LAN标准(例如IEEE802.11a和HIPERLAN/2)。
OFDM信号包含由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周期性引起的循环平稳特征,该特征可用于盲同步和盲信道辨识。由CP诱导的循环平稳特征取决于系统的关键参数DFT的大小或CP的长度,因此它不适用于设计可辨别的循环平稳特征,除非系统的关键参数可以随意修改。为了获得适用于映射信息的可辨别的循环平稳特征,一些在发送端的预处理方法相继提出,如子载波映射方法、特殊前导或信号插入法等。然而,这些循环平稳特征生成方法均需占用信号带宽而嵌入人为的周期特性,并随之带来带宽消耗。另外,这些预处理方法只能在发射信号的特定时间窗里嵌入可辨识的循环平稳特征标识。因此,不能在任意的观测窗口利用循环平稳检测进行分析处理,除非在发射信号上进行连续不断的子载波映射和前导插入操作。这种连续操作必然导致更多的带宽损耗。
CDD-OFDM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总体上是由两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内在周期性引起的,它们分别是CP和CDD处理。具体而言,CP和CDD处理分别诱导出不同的、在循环频率和延时参数二维平面上相互分离的循环平稳分量。特别地,由CDD诱导的循环平稳分量的位置和大小可随着循环延时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循环延时分集技术可从能量效率上提升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其不能获得信道容量的复用增益从而改善系统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及发射方法、接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所述的发射装置在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上,叠加一个循环延时调制模块。上述2个模块通过循环延时调制矢量为纽带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装置;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用于独立地将一个信息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用于将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转换为CDD-OFDM调制符号,在CDD-OFDM调制过程中根据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OFDM符号进行循环移位操作;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是一个特定的信息比特流映射而成的一个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一方面用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发送另外一个独立的子信息比特流,另一方面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相应的循环移位操作,从而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建立谱域信道,并实现其复用。该发射装置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嵌入一个独立的谱域信道,从而实现谱域信道的复用,最终获得在1个CDD-OFDM信号上同时传输2个相互独立的信息比特流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串/并处理模块,用以将输入信息比特流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其中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包括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及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已调循环延时矢量。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包括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正交幅度调制单元、及处理单元;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正交幅度调制单元用以将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转变为正交幅度调制符号;处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幅度调制单元输出的正交幅度调制符号进行CDD-OFDM调制处理。
与所述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相对应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及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循环延时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统计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确定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包括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及解码器。所述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用以对所接收到信号进行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输出的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值判决与其相对应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输出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为编码比特信息;所述解码器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信息解码恢复为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并/串处理模块,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和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输出的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输入信息比特流经过串/并处理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二、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发送;
步骤三、另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处理后,通过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控制步骤二中的循环移位操作,从而在步骤二发送的CDD-OFDM信号中嵌入另一个信息比特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三中,信息比特流先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处理输出编码比特流,然后将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并将已调循环延时矢量输入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的处理单元中。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中,信息比特流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和正交幅度调制处理,输出正交幅度调制符号,然后将正交幅度调制符号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进行CDD-OFDM调制处理,最后发送出去。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确定性特征进行处理获得馈入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二、循环延时解调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统计性特征进行处理获得馈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三、通过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的两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并/串处理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在一个单元观测时间内估计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然后对照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集合判决相对应的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再将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映射为编码比特信息,最后将编码比特信息解码恢复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现有的CDD-OFDM标准系统中嵌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实现了OFDM调制信道和循环延时调制信道的复用,解决了在多载波频域信道上复用谱域信道的问题;本发明在获得循环延时分集的同时,不消耗额外发射功率和带宽,并且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基于循环延时调制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为OFDM调制信道和循环延时调制信道的复用示意图;
图3为处理单元的系统框图;
图4为基于循环延时调制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5为编码比特00100所调制的循环自相关函数图;
图6为编码比特01010所调制的循环自相关函数图。
主要符号说明:
1、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CDD-OFDM)发射模块;
2、循环延时调制(CDM)模块;
3、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
4、循环延时解调模块;
5、处理单元;
6、功率归一化处理单元;
7、基于已调循环延时矢量的循环移位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循环延时调制(Cyclic Delay Modulation,CDM)在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Delay Diversity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CDD-OFDM)调制系统中嵌入谱域信道实现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的复用传输。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装置中嵌入有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及串/并处理模块;串/并处理模块分别与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和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相连,循环延时调制模块还与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相连。
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用以将信息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转换成正交幅度调制符号,然后根据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对正交幅度调制符号进行相应的CDD-OFDM调制处理,从而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建立谱域信道,并实现其的复用;串/并处理模块用以将输入信息比特流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其中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
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包括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及映射单元,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与映射单元相连。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
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包括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正交幅度调制单元、及处理单元,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与正交幅度调制单元相连,正交幅度调制单元同处理单元相连。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正交幅度调制单元用以将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转变为正交幅度调制符号;处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幅度调制符号进行相应的CDD-OFDM调制处理。
处理单元有两个输入,分别为正交幅度调制单元输出的正交幅度调制符号和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输出的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处理单元包括逆傅立叶变换单元、功率归一化单元、基于已调循环延时矢量的循环移位处理单元及与发射天线相同个数的循环前缀单元。逆傅立叶变换单元和正交幅度调制单元相连。逆傅立叶变换单元用以将正交幅度调制单元输出的频域信号转换成时域信号。功率归一化单元和逆傅立叶变换单元相连。功率归一化单元用以将所述时域信号根据发射天线个数做功率归一化处理,并平行馈入对应于每个发射天线的基于已调循环延时矢量的循环移位处理单元。基于已调循环延时矢量的循环移位处理单元根据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输出的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将对应于各个发射天线的时域信号分别做循环移位处理。相对应于各个发射天线,均有循环前缀单元和基于已调循环延时矢量的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相连。循环前缀单元对相对应的基于已调循环延时矢量的循环移位处理单元输出的信号加上循环前缀,并最终馈入相应的天线发射。
与所述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相对应的接收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循环延时解调模块、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及并/串处理模块,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与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并联然后与并/串处理模块串联。
循环延时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统计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确定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的信息比特流;并/串处理模块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和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输出的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包括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及解码器。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用以对所接收到信号进行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和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相连。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输出的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值判决与其相对应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和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相连。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输出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为编码比特信息。解码器和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相连。解码器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信息解码恢复为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输入信息比特流经过串/并处理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二、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发送;
步骤三、另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处理后,通过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控制步骤二中的循环移位操作,从而在步骤二发送的CDD-OFDM信号中嵌入另一个信息比特流。
所述步骤二中,信息比特流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和正交幅度调制处理,输出正交幅度调制符号,然后将正交幅度调制符号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进行CDD-OFDM调制处理,最后发送出去。
所述步骤三中,信息比特流先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处理输出编码比特流,然后将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并输入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的处理单元中。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确定性特征进行处理获得馈入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二、循环延时解调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统计性特征进行处理获得馈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三、通过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的两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并/串处理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所述步骤二中,在一个单元观测时间内估计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然后对照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集合判决相对应的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再将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映射为编码比特信息,最后将编码比特信息解码恢复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描述了基于循环延时调制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采用NT根发射天线。输入信息比特流经过串/并处理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其中,一个信息比特流经传统的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CDD-OFDM)发射模块发送;另一个信息比特流经循环延时调制(CDM)模块发送。
在CDD-OFDM发射模块中,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FECC)和正交幅度调制(QAM)两个处理单元,输出QAM数字调制符号。这里以第l个OFDM符号的发送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
首先,CDD-OFDM发射模块通过N点逆傅立叶变换处理,把N个数据符号
Figure B2009100545248D0000081
转换为时域信号,并把时域信号平行馈入对应于所有发射天线的处理单元,这里用采样点
Figure B2009100545248D0000082
(k=0,...,N-1)表示这个时域OFDM信号。每根天线的处理单元在插入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之前,分别对馈入的时域OFDM信号进行不同的循环延时处理,分别得到不同的发射信号,如下式所示:
s l , n t ( k ) = 1 N T S ~ l [ ( k - Δ n t ) mod N ] , nt=1,…,NT
                (1)
这里
Figure B2009100545248D0000091
表示对应于第nt根天线的循环延时值(
Figure B2009100545248D0000092
),其循环延时矢量的具体值由循环延时调制(CDM)模块决定。
紧接着,在经过循环延时处理后的信号的前面,再附上一段长度为NG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CP和循环移位后信号的最后NG个样本相同。对于一个N点的FFT而言,在时域上一个大小为的循环延时处理等价于在频域上对第k个子载波乘上一个相位旋转因子
Figure B2009100545248D0000094
由此,第nt根天线发送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s n t ( n ) = 1 N T N Σ l = - ∞ + ∞ g ( n - lM ) Σ k = 0 N - 1 c l , k e - j 2 π N kΔ n t e j 2 π N k ( n - lM ) - - - ( 2 )
这里M=N+NG,g(n)=rect[0,M-1](n),其中
rect [ T 1 , T 2 ] ( n ) = 1 n = T 1 , T 1 + 1 , · · · , T 2 0 else . - - - ( 3 )
在循环延时调制(CDM)模块中,一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经过FECC单元,输出编码比特流,然后编码比特流映射为一个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即集合
Figure B2009100545248D0000097
中的一个。CDD-OFDM发射模块根据这一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L个OFDM符号进行循环延时操作,这里L个OFDM符号组成一个单元观测长度。在一个单元观测长度之内,
Figure B2009100545248D0000098
调制了CDD-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的谱峰位置,从而实现了谱域信道的复用。
基于循环延时调制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在同一个时频资源上实现了OFDM调制信道和循环延时调制信道的复用,如图3所示。OFDM调制信道是通过信号的确定性特征设计的频域传输信道;而循环延时调制信道是通过信号的统计性特征设计的谱域传输信道。由于在不同的信号处理域上,两个信道之间互不干扰。
基于循环延时调制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接收装置可以采用单根或多根接收天线。对于天线所接收的信号,接收装置分别对信号的确定性特征和统计性特征进行处理。传统的OFDM解调模块通过对信号的确定性特征的处理,恢复得到馈入CDD-OFDM模块发送的信息比特流。同时,循环延时解调模块通过对信号的统计性特征的处理,恢复馈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在循环延时解调模块中,在一个单元观测时间内,估计信号的循环平稳自相关函数,对照循环延时矢量调制集合做判决,恢复该单元长度内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最后再映射为编码比特流。最后,通过差错控制编码解码器恢复馈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和OFDM解调模块输出的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经过并/串操作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发射天线数为2的基于循环延时调制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其中,NT=2,N=32,NG=8。在发射天线数为2的CDD-OFDM发送模块中,只有一个独立的循环延时变量Δ2。在一个单元观测长度之内,循环延时调制过程中编码信息映射为循环延时矢量的过程可按表1进行。图5和图6分别描述当发送编码比特为00100和01010时,CDD-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图。
表1
  编码比特  Δ2
  00000  0
  00001  1
  00010  2
  00011  3
  00100  4
  00101  5
  00110  6
  00111   7
  01000   8
  01001   9
  01010   10
  01011   11
  01100   12
  01101   13
  01110   14
  01111   15
  10000   16
  10001   17
  10010   18
  10011   19
  10100   20
  10101   21
  10110   22
  10111   23
  11000   24
  11001   25
  11010   26
  11011   27
  11100   28
  11101   29
  11110   30
  11111   31
本发明在现有的CDD-OFDM标准系统中嵌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实现了OFDM调制信道和循环延时调制信道的复用,解决了在多载波频域信道上复用谱域信道的问题;本发明在获得循环延时分集的同时,不消耗额外发射功率和带宽,并且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他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

Claims (12)

1.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CDD-OFDM发射模块上,叠加一个循环延时调制模块,上述2个模块通过循环延时调制矢量为纽带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装置;其中,
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用于独立地将一个信息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
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用于将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转换为CDD-OFDM调制符号,在CDD-OFDM调制过程中根据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OFDM符号进行循环移位操作;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是一个特定的信息比特流映射而成的一个循环延时调制矢量;
该发射装置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嵌入一个独立的谱域信道,在1个CDD-OFDM信号上同时传输2个相互独立的信息比特流,以实现谱域信道的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串/并处理模块,用以将输入信息比特流分为2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其中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包括:
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
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已调循环延时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包括:
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
正交幅度调制单元,用以将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转变为正交幅度调制符号;
处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幅度调制符号进行CDD-OFDM调制处理,从而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实现谱域信道的复用。
5.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相对应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循环延时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统计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确定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包括:
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用以对所接收到信号进行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
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输出的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值判决与其相对应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
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输出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为编码比特信息;
解码器,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信息解码恢复为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并/串处理模块,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和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输出的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8.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输入信息比特流经过串/并处理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二、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发送;
步骤三、另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处理后,通过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控制步骤二中的循环移位操作,从而在步骤二发送的CDD-OFDM信号中嵌入另一个信息比特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信息比特流先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处理输出编码比特流,然后将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并将已调循环延时矢量输入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的处理单元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信息比特流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和正交幅度调制处理,输出正交幅度调制符号,然后将正交幅度调制符号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进行CDD-OFDM调制处理,最后发送出去。
11.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确定性特征进行处理获得馈入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二、循环延时解调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统计性特征进行处理获得馈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三、通过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的两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并/串处理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一个单元观测时间内估计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然后对照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集合判决相对应的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再将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映射为编码比特信息,最后将编码比特信息解码恢复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CN 200910054524 2009-07-08 2009-07-08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4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4524 CN101944988B (zh) 2009-07-08 2009-07-08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4524 CN101944988B (zh) 2009-07-08 2009-07-08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4988A true CN101944988A (zh) 2011-01-12
CN101944988B CN101944988B (zh) 2013-07-24

Family

ID=4343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5452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4988B (zh) 2009-07-08 2009-07-08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498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272A (zh) * 2013-07-17 2015-01-2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循环自相关函数的统计谱域传输信号的检测方法
CN105743828A (zh) * 2015-09-23 2016-07-0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交织的光幅相调制方法
CN105827552A (zh) * 2015-01-08 2016-08-03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自适应信道变化速率的统计谱域信号的检测方法
CN107196693A (zh) * 2017-05-12 2017-09-2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通信数据的交互系统、通信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881200A (zh) * 2019-10-30 2020-03-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81481A1 (en) * 2004-02-19 2005-09-01 Ntt Docomo, Inc. Channel estimator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ilot sequences
CN101039136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空频编码的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其系统
CN101056133A (zh) * 2006-03-15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53257A (zh) * 2007-12-03 2009-06-10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载波调制系统中差分空时发射分集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471755A (zh) * 2007-12-24 2009-07-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发射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81481A1 (en) * 2004-02-19 2005-09-01 Ntt Docomo, Inc. Channel estimator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ilot sequences
CN101039136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空频编码的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其系统
CN101056133A (zh) * 2006-03-15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53257A (zh) * 2007-12-03 2009-06-10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载波调制系统中差分空时发射分集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471755A (zh) * 2007-12-24 2009-07-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发射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272A (zh) * 2013-07-17 2015-01-2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循环自相关函数的统计谱域传输信号的检测方法
CN104301272B (zh) * 2013-07-17 2019-01-2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循环自相关函数的统计谱域传输信号的检测方法
CN105827552A (zh) * 2015-01-08 2016-08-03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自适应信道变化速率的统计谱域信号的检测方法
CN105827552B (zh) * 2015-01-08 2019-03-15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自适应信道变化速率的统计谱域信号的检测方法
CN105743828A (zh) * 2015-09-23 2016-07-0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交织的光幅相调制方法
CN107196693A (zh) * 2017-05-12 2017-09-2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通信数据的交互系统、通信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196693B (zh) * 2017-05-12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通信数据的交互系统、通信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881200A (zh) * 2019-10-30 2020-03-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81200B (zh) * 2019-10-30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4988B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8873B (zh) 一种降低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信息传输方法
KR100724949B1 (ko)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접속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와제어 정보의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973467B (zh)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方案发射/接收导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US200902453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guard interv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34704B1 (ko) 무선 데이터 방사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방사기 및 송신기
CN101222304B (zh) 传输harq ack/nack的设备和方法
KR20030084291A (ko)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화 통신시스템에서 부분전송시퀀스의부가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MX2012010564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datos en un sistema de multiple entrada multiple salida.
CN101848184B (zh) 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选择性映射扰码方法
CN104780033B (zh) 一种用于sim‑ofdm系统的自适应子载波分配方法
KR20060106223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비트 삽입 및 코드 변조방식의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44988B (zh) 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CN1960354B (zh) 多载波系统中连续导频编码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917397A (zh) 一种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的方法
CN102075222B (zh) 一种降低空频编码的mimo-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CN104022850A (zh) 基于信道特性的自适应分层视频传输方法
KR20080067741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최대 전력대 평균 전력비를 줄이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88873B (zh) 数据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WO2008019536A1 (fr)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de commande permettant d'indiquer le fonctionnement d'un récepteur
CN101471746A (zh) 宽带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及一种传输系统
CN101778081B (zh) 一种单频网无线多媒体广播信号传输方法
CN104994052A (zh) 用于sim-ofdm系统的发送数据调制方法
CN101001137B (zh) 支持多用户复用的设备和方法
KR100842069B1 (ko) 주파수영역에 부가적인 파일럿신호를 가지는 cofdm방식의 송신시스템 및 그에 따른 신호처리방법
KR101596957B1 (ko) 순환 부캐리어 천이를 이용한 송신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