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2490A - 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2490A CN101942490A CN 201010228212 CN201010228212A CN101942490A CN 101942490 A CN101942490 A CN 101942490A CN 201010228212 CN201010228212 CN 201010228212 CN 201010228212 A CN201010228212 A CN 201010228212A CN 101942490 A CN101942490 A CN 1019424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onjaku
- bacteria cellulose
- acid
- carbon source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包括:(1)魔芋的稀酸水解:将魔芋干磨碎用0.5-2.5mol/L的硫酸于100-140℃温度下酸解0.5-2.5小时;(2)酸解液脱毒:用碱将魔芋干酸解液pH值调到9.5-11,于30℃下温浴12h,再将酸解液pH值调回4.5-5.5,加活性炭吸附脱毒;(3)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加0.1-1wt%的酵母浸膏和0.1-0.5wt%胰蛋白胨,然后接入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培养得细菌纤维素。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在细菌纤维素的生产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细菌纤维素或者椰果纤维素的发酵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较强的持水能力和较高的力学性能等特性。
鉴于细菌纤维素的优良特性,细菌纤维素具有广泛而特殊的用途。在医用材料领域,细菌纤维素可以用于合成人造皮肤、人造血管、外科敷料、缓释药物的载体等;在食品工业领域,细菌纤维素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食品食用,如俗称椰果或者椰纤果,另外,BC还可以作为食品工业中的增稠剂、成型剂、添加剂等;在造纸工业方面,细菌纤维素的添加可以提高纸张抗张强度和耐破度,降低透气度,提高撕裂度等;在音响领域可以用作生产超性能的声音振动膜;在材料领域,BC纳米纤维与其他高分子、有机或无机分子的复合掺杂,可获得各种新的功能复合材料。
目前大规模利用细菌纤维素的主要障碍是其产量低、成本高、价格不敌普通纤维素,因此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找寻新碳源上,寻找廉价合适的原料,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纤维素的产量。
魔芋(Konjak)系天南星科(Are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简称KGM)是魔芋的主要成份,在干魔芋块茎中的含量高达55%~60%,由D-葡萄糖(G)和D-甘露糖(M)按1∶1.6或1∶1.69的摩尔比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其分子量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通过酸水解魔芋可生成葡萄糖以及甘露糖的混合溶液。
申请人于2006年申报的专利“一种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碳源的制备方法(ZL200610118925.1)”是利用了魔芋中提炼的魔芋精粉为原料,经酸水解制备细菌纤维素的发酵碳源。该发明的特点是在与葡萄糖等常规碳源相同浓度的基础上,以魔芋精粉水解液生产获得的细菌纤维素得率最高,是纯葡萄糖生产的2-3倍。然而由于原料是精加工得到魔芋精粉,因此原料成本并不低。本发明直接利用了价廉的魔芋为原料,不需精加工成精粉,可以大大降低BC的生产原料成本;此外由于魔芋中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可以促进BC的合成。该魔芋干酸水解液同时具备了价格低廉以及适合微生物生长的优点,可作为细菌纤维素生产的碳源,进一步降低其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该生产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且使用脱毒的魔芋干酸水解液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产量高于其他碳源生产的细菌纤维素,在细菌纤维素的生产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包括:
(1)魔芋的稀酸水解
将魔芋干磨碎至40-80目,用0.5-2.5mol/L的硫酸,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1-1∶60,在100-140℃温度下反应0.5-2.5小时;
(2)酸解液脱毒
用碱将魔芋干酸解液pH值调到9.5-11,于30℃下温浴12h,再将酸解液pH值调回4.5-5.5,加1-6%(质量百分比)活性炭吸附脱毒得到脱毒酸解液;
(3)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取上述脱毒酸解液作为培养基碳源,加0.1-1wt%的酵母浸膏和0.1-0.5wt%胰蛋白胨,配成培养基,将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种子液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在20-30℃温度下静止培养或者在50-500rpm转速下动态培养,经过6-23天制得细菌纤维素。
所述步骤(1)中的硫酸浓度0.5-1mol/L,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3-7,反应温度110-115℃,反应时间20-40min;
优选硫酸浓度1.0mol/L,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7,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30min(根据正交实验结果设计所得);
或优选硫酸浓度0.5mol/L,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7,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40min(根据响应面实验结果设计所得);
所述步骤(2)中的碱为Ca(OH)2(或石灰)、NaOH、NH4OH(或氨水);
所述步骤(3)中的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为醋酸菌属、葡萄糖酸杆菌属、葡糖酸醋杆菌属、根瘤菌属、八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气杆菌属、固氮菌属、土壤杆菌属、洋葱假单胞菌、空肠弯曲菌或红茶菌;其中,除红茶菌以外的菌种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然后按3vol%~15vol%(相对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红茶菌按接入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以及按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
优选的菌株为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或红茶菌。
本发明利用魔芋干这一在我国资源丰富,种植广泛,存储方便且价格低廉的原料进行酸水解,并结合正交设计及响应面设计等多因素实验设计法,综合考虑各因素相互间的交互作用,优化出酸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数据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使用脱毒的魔芋干酸水解液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产量高于其他碳源生产的细菌纤维素,如蔗糖,纯葡萄糖,纯甘露糖或葡萄糖与甘露糖按其在魔芋块茎中的摩尔比混合的碳源。因此证实本发明所生产的廉价碳源是一种培养细菌纤维素的优质碳源。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且使用脱毒的魔芋干酸水解液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产量高于其他碳源生产的细菌纤维素,在细菌纤维素的生产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魔芋干不同酸解时间(0.5-2.5h)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图2为不同H2SO4摩尔浓度(0.5-2.5mol/L)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图3为不同固液比(1∶1-1∶60)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图4为不同反应温度(100-140℃)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图5为粒度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图6为实施例3不同碳源与脱毒酸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比较;
图7为实施例4不同碳源与脱毒酸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比较;
图8为实施例5不同碳源与脱毒酸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比较;
图9为实施例6不同碳源与脱毒酸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魔芋干片的粉碎
利用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将魔芋干片粉成粉末,该粉末的粒度从细粉到颗粒不等,将不经筛网分离的混合粒度以及经筛网按40、60和80目粒度分级的魔芋干粉用于酸解,酸解反应结束后通过抽滤将魔芋干残渣和酸解液分开,收集酸解液,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还原糖浓度,计算并比较还原糖得率,得到魔芋干酸解最优单因素反应条件,还原糖得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2.单因素实验
选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硫酸浓度、粒度五个影响酸解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比较还原糖得率确定各个最优单因素条件。
(1)最适反应时间
在固液比为1∶40,硫酸浓度为2mol/L,反应温度在100℃,实验对象为混合粒度魔芋粉的条件下,魔芋干不同酸解时间(0.5-2.5h)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见图1,实验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酸解反应的还原糖得率随之减少,魔芋干粉酸解的最适反应时间为0.5h。
(2)最适硫酸浓度
固液比为1∶40,酸解温度为100℃,反应0.5h,实验对象为混合粒度魔芋粉的条件下,不同H2SO4摩尔浓度(0.5-2.5mol/L)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见图2,实验表明在0.5-2.5mol/L的酸浓范围内,随着H2SO4摩尔浓度的提高,魔芋干粉水解的还原糖得率先上升后下降,最适的硫酸浓为1mol/L。
(3)最适固液比
在温度100℃,反应时间0.5h,酸浓为1mol/L,实验对象为混合粒度魔芋粉的反应条件下,不同固液比(1∶1-1∶60)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见图3,实验结果表明随固液比的增加,还原糖得率增加,而糖浓下降,最适固液比范围为1∶2-1∶5。综合考虑还原糖得率、糖浓以及固体浸没情况三种因素,选择魔芋干与硫酸的最适固液比为1∶5。
(4)最适反应温度
在1∶5的固液比,反应0.5h,硫酸浓度为1mol/L,实验对象为混合粒度魔芋粉的反应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100-140℃)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见图4,实验表明在100-140℃温度范围内,魔芋干粉酸解的还原糖得率随温度先上升后下降,魔芋干酸解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10℃。
(5)最适魔芋粒度
在酸浓为1mol/L,反应0.5h,反应温度为110℃,固液比为1∶5的反应条件下,粒度(40-80目)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见图5,实验结果表明粒度越小,还原糖得率越少,未经筛网分级的混合粒度酸解的还原糖得率最高,混合粒度为魔芋干酸解的最适粒度。
通过单因素实验,我们得到酸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10℃,反应时间0.5h,酸浓1mol/L,固液比1∶5,实验原料选用混合粒度的魔芋干粉,即魔芋干粉碎后不必过筛。
3.多因素实验
取反应温度、时间、固液比、硫酸浓度四个单因素条件,通过软件(如正交设计助手等)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实验如下:
表1
因素 | A温度(℃) | B时间(min) | C酸浓(mol/L) | D固液比 |
水平1 | 105 | 20 | 0.5 | 1∶3 |
水平2 | 110 | 30 | 1 | 1∶5 |
水平3 | 115 | 40 | 1.5 | 1∶7 |
按正交实验设计酸解混合粒度的魔芋干,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表明:温度(A)、时间(B)、酸浓(C)、固液比(D)基于还原糖得率的最优组合为A3B2C2D3,且各因素影响主次为D>A>C>B,即固液比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酸浓,时间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最小。
表2
由正交实验结果可知,以还原糖得率为标准,通过软件设计酸解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温度115℃,时间0.5h,酸浓1mol/L,固液比为1∶7,该组合不在试验设计内,因此通过后期的验证试验,将正交实验结论与正交设计还原糖得率最高的组合进行比较,以检验正交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由表3可知,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组合(115℃,时间30min,酸浓1mol/L,固液比为1∶7)比正交实验还原糖得率最高的组合(110℃,时间20min,酸浓1mol/L,固液比1∶7)所得还原糖得率高,可说明正交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当以糖浓度作为标准时,正交实验分析见表4。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表明:温度(A)、时间(B)、酸浓(C)、固液比(D)基于糖浓度的最优组合为A3B2C2D1,且各因素影响主次为D>A>C>B,即固液比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酸浓。时间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最小。
表4
实施例2
1.魔芋干片的粉碎(同实施例1)
2.单因素实验(同实施例1)
3.多因素实验
以不经筛网分离的混合粒度的魔芋干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反应温度、时间、硫酸浓度以及固液比进行响应面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s7.0软件进行Box-Behnken设计。Box-Behnken是一种寻找多因素系统中最佳条件的数学统计方法。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硫酸浓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根据设计进行实验后,对数据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包括一次项、平均项、交互项的二次方程,分析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最后在一定水平范围内求最佳值。
通过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四个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实验设计如下:
表5
响应面实验结果见表6,响应面法的分析结果中,校正系数(R2 adj)和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97与0.9598,表明还原糖得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因此该模型可用于预测魔芋干酸解的实际情况。
表6
通过方差分析(ANOVA)的显著性检验如下表:
表7
该结果表明:一次项中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固液比三个因素对魔芋干酸水解影响显著;二次项中反应温度与硫酸浓度的交互作用、反应温度与固液比的交互作用、硫酸浓度与固液比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
通过DESIGN EXPERT7.0软件对表6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并获得还原糖得率(Y)对自变量温度(A),时间(B),酸浓(C),固液比(D)的多元回归方程
Y=63.17+2.07×A+1.49×C+2.02×D-2.87×AC-1.66×AD-1.70×CD-1.55×A2+0.71×B2-1.77×C2-1.10×D2
对上式进行求导,得到酸解反应条件为温度115℃,时间40min,酸浓0.5mol/L,固液比1∶7是酸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且计算出的还原糖得率理论值可达65.95%。
该组合不在试验设计内,因此需要通过验证试验,将响应面实验结论与响应面设计还原糖得率最高的组合进行比较,以检验响应面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8。
表8
由上表可知,通过响应面实验结论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组合(115℃,时间40min,酸浓0.5mol/L,固液比为1∶7)比响应面实际实验还原糖得率最高的组合(110℃,时间40min,酸浓1mol/L,固液比1∶7)所得还原糖得率高,可说明响应面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当以糖浓度为标准时,响应面实验分析结果见表9:
表9
通过方差分析(ANOVA)的显著性检验如表10:
表10
该结果表明:一次项中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固液比三个因素对魔芋干酸水解影响显著;二次项中反应温度与硫酸浓度的交互作用、反应温度与固液比的交互作用、硫酸浓度与固液比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
通过DESIGN EXPERT7.0软件对表10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并获得还原糖得率(Y)对自变量温度(A),时间(B),酸浓(C),固液比(D)的多元回归方程
Y=117.79+4.61×A+3.48×C-49.85×D-5.35×AC-15.54×AD-5.32×CD-3.1×A2+1.94×B2-3.7×C2+17.89×D2
对上式进行求导,得到酸解反应条件温度115℃,时间20min,酸浓1.25mol/L,固液比1∶3是酸解的最优工艺条件,计算出的糖浓度理论值可达196.96g/L。
实施例3
(1)魔芋的稀酸水解
将魔芋干磨碎至40-80目,用0.5mol/L的硫酸,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7,在115℃温度下反应40min;
(2)酸解液脱毒
用Ca(OH)2将魔芋干酸解液pH值调到9.5,于30℃下温浴12h,再将酸解液pH值调回4.5,加2wt%(相对脱毒酸解液的质量)活性炭吸附脱毒得到脱毒酸解液;
(3)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取上述脱毒酸解液作为培养基碳源,用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节酸解液糖浓为25.5g/L,同时分别配置同样浓度的D-葡萄糖、D-甘露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摩尔比为1∶1.6),再在其中补加0.1-1wt%的酵母浸膏和0.1-0.5wt%胰蛋白胨,分别配成100ml魔芋干酸解液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甘露糖培养基、蔗糖培养基、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培养基。将醋酸杆菌或葡萄糖氧化杆菌等细菌以6-10vol%的接种量接入,于20-30℃培养箱内静止培养12天(8-23天都可),用玻砂漏斗(G-2,30ml)收取未经碱煮的纤维素膜,于105℃烘干并测量其绝干重,实验结果见图6。
实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纤维素产量上,脱毒魔芋干酸水解液配制的培养基是最高的,即在同等条件下,脱毒魔芋酸解液配制的培养基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产量高于以葡萄糖、蔗糖或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脱毒酸解液作为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几种碳源。由于魔芋干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可以作为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廉价碳源,降低其生产成本,在工业生产上具有明显优势。
实施例4
(1)魔芋的稀酸水解
将魔芋干磨碎至40-80目,用1.0mol/L的硫酸,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7,在115℃温度下反应0.5小时;
(2)酸解液脱毒
用Ca(OH)2将魔芋干酸解液pH值调到11,于30℃下温浴12h,再将酸解液pH值调回5.5,加2wt%(相对脱毒酸解液的质量)活性炭吸附脱毒得到脱毒酸解液;
(3)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取上述脱毒酸解液作为培养基碳源,用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节酸解液糖浓为25.5g/L,同时分别配置同样浓度的D-葡萄糖、D-甘露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摩尔比为1∶1.6),再在其中补加0.1-1wt%的酵母浸膏和0.1-0.5wt%胰蛋白胨,分别配成100ml魔芋干酸解液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甘露糖培养基、蔗糖培养基、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培养基。将醋酸杆菌或葡萄糖氧化杆菌等细菌以6-10vol%的接种量接入,在50-500rpm转速,20-30℃条件下动态培养,经过6-23天制得细菌纤维素,收取纤维素,于105℃烘干并测量其绝干重,实验结果见图7。图7表明实验结果与实施例3类似,即魔芋干酸水解液配制的培养基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产量是最高的。
实施例5
(1)魔芋的稀酸水解
将魔芋干磨碎至40-80目,用2.5mol/L的硫酸,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1,在100℃温度下反应1.5小时;
(2)酸解液脱毒
用NaOH将魔芋干酸解液pH值调到10.0,于30℃下温浴12h,再将酸解液pH值调回5.0,加4wt%(相对脱毒酸解液的质量)活性炭吸附脱毒得到脱毒酸解液;
(3)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取上述脱毒酸解液作为培养基碳源,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节酸解液糖浓为25.5g/L,同时分别配置同样浓度的D-葡萄糖、D-甘露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摩尔比为1∶1.6),再在其中补加0.1-1wt%的酵母浸膏和0.1-0.5wt%胰蛋白胨,分别配成100ml魔芋干酸解液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甘露糖培养基、蔗糖培养基、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培养基。将红茶菌按接入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后,再按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于26-30℃培养箱内静止培养12天(8-23天都可),收取纤维素膜,于105℃烘干并测量其绝干重。实验结果见图8。图8表明实验结果与实施例3类似。
实施例6
(1)魔芋的稀酸水解
将魔芋干磨碎至40-80目,用1.5mol/L的硫酸,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60,在130℃温度下反应2小时;
(2)酸解液脱毒
用NH4OH将魔芋干酸解液pH值调到10.5,于30℃下温浴12h,再将酸解液pH值调回5.5,加2wt%(相对脱毒酸解液的质量)活性炭吸附脱毒得到脱毒酸解液;
(3)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取上述脱毒酸解液作为培养基碳源,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节酸解液糖浓为25.5g/L,同时分别配置同样浓度的D-葡萄糖、D-甘露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摩尔比为1∶1.6),再在其中补加0.1-1wt%的酵母浸膏和0.1-0.5wt%胰蛋白胨,分别配成100ml魔芋干酸解液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甘露糖培养基、蔗糖培养基、葡萄糖-甘露糖混合液培养基。将醋酸杆菌或葡萄糖氧化杆菌等细菌以15vol%的接种量接入,于26-30℃培养箱内静止培养12天(8-23天都可),收取纤维素膜,于105℃烘干并测量其绝干重,实验结果见图9。图9显示魔芋干酸水解液配制的培养基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产量是最高的,与实施例3类似。
Claims (7)
1.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包括:
(1)魔芋的稀酸水解
将魔芋干磨碎至40~80目,用0.5~2.5mol/L的硫酸,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1~1∶60,在100~140℃温度下反应0.5~2.5小时;
(2)酸解液脱毒
用碱将魔芋干酸解液pH值调到9.5~11,于30℃下温浴12h,再将酸解液pH值调回4.5~5.5,加1~6wt%活性炭吸附脱毒得到脱毒酸解液;
(3)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取上述脱毒酸解液作为培养基碳源,加0.1~1wt%的酵母浸膏和0.1~0.5wt%胰蛋白胨,配成发酵培养基,将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在20~30℃温度下静止培养或者在50~500rpm转速下动态培养,经过6~23天制得细菌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硫酸浓度0.5~1.5mol/L,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3~7,反应温度110~115℃,反应时间20~4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浓度1.0mol/L,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7,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浓度0.5mol/L,魔芋干与酸液的固液比(g/ml)为1∶7,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碱为Ca(OH)2、NaOH或NH4O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为醋酸菌属、葡萄糖酸杆菌属、葡糖酸醋杆菌属、根瘤菌属、八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气杆菌属、固氮菌属、土壤杆菌属、洋葱假单胞菌、空肠弯曲菌或红茶菌;其中,除红茶菌以外的菌种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然后按3vol%~15vol%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红茶菌按接入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以及按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为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或红茶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28212 CN101942490A (zh) | 2010-07-15 | 2010-07-15 | 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28212 CN101942490A (zh) | 2010-07-15 | 2010-07-15 | 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2490A true CN101942490A (zh) | 2011-01-12 |
Family
ID=43434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28212 Pending CN101942490A (zh) | 2010-07-15 | 2010-07-15 | 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4249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1304A (zh) * | 2015-03-25 | 2015-06-17 | 洪思仪 | 一种采用红茶菌和棉籽糖生产细菌纳米纤维素的方法 |
CN105087714A (zh) * | 2015-09-15 | 2015-11-25 | 江苏锦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甘露子碳源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CN106047960A (zh) * | 2016-07-22 | 2016-1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以葡萄糖酸作唯一碳源进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优化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2442A (zh) * | 2006-11-30 | 2007-08-08 | 东华大学 | 一种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碳源的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07-15 CN CN 201010228212 patent/CN1019424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2442A (zh) * | 2006-11-30 | 2007-08-08 | 东华大学 | 一种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碳源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东华大学硕士论文》 20071105 邱开颜 低成本培养基碳源的制备及高产纤维素木醋杆菌的诱变选育 第6页第1.3部分和第19页-第25页第2.1.3和2.2.1部分 1-7 , 2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1304A (zh) * | 2015-03-25 | 2015-06-17 | 洪思仪 | 一种采用红茶菌和棉籽糖生产细菌纳米纤维素的方法 |
CN105087714A (zh) * | 2015-09-15 | 2015-11-25 | 江苏锦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甘露子碳源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CN106047960A (zh) * | 2016-07-22 | 2016-1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以葡萄糖酸作唯一碳源进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优化方法 |
CN106047960B (zh) * | 2016-07-22 | 2019-06-04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以葡萄糖酸作唯一碳源进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优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ahan et al. |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cellulose by a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fruit | |
CN104911125B (zh) | 一种壳聚糖酶生产菌及其应用 | |
CN102127577B (zh) | 动态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凝胶的方法 | |
CN101381694B (zh) |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及利用该菌株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
CN108441528B (zh) | 一种高效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 | |
CN101935623A (zh) | 土壤杆菌ZX09,用土壤杆菌ZX09生产的水溶性β-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及在降低血糖上的应用 | |
CN102250983A (zh) | 一种以菊芋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
Zakaria et al. | Optimization of bacterial cellulose production from pineapple waste: effect of temperature, pH and concentration | |
CN102080113A (zh) | 使用米糠麸皮复合原料和灰树花诱变菌株生产多糖的方法 | |
CN106754411B (zh) | 一株高产β-D-呋喃果糖苷酶的黑曲霉菌株及其液态发酵产酶方法 | |
CN113564212B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方法 | |
CN102242166B (zh) | 一种以菊糖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
CN111534557A (zh) | 富硒魔芋低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95271C (zh) | 一种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碳源的制备方法 | |
CN103103230B (zh) | 一种利用甘蔗渣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
CN104726517A (zh) | 一种以细菌纳米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纳米晶的方法 | |
CN102703543B (zh) | 一种利用薯类原料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
CN101942490A (zh) | 一种利用魔芋作为廉价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
CN105567779A (zh) | 一种高产低分子量热凝胶的发酵方法 | |
CN104651284A (zh) | 鞘氨醇单胞菌T-3及其共发酵生产生物多糖和聚β羟基丁酸的方法 | |
CN102373166B (zh) | 高产聚-β-羟基丁酸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PX-95菌株及其用途 | |
CN118374357A (zh) | 总状毛霉sj6-19及其在提取沙棘叶总黄酮中的应用 | |
CN104988084B (zh) | 一株产菊糖的格氏乳杆菌及其用途 | |
CN110616153A (zh) | 康宁木霉lccc30119在生产纤维素酶和烟叶发酵中的应用 | |
CN106434495B (zh) | 一种菩萨根瘤菌及其制取β-1,3葡聚糖发酵液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