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4211B -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4211B
CN101934211B CN 201010298498 CN201010298498A CN101934211B CN 101934211 B CN101934211 B CN 101934211B CN 201010298498 CN201010298498 CN 201010298498 CN 201010298498 A CN201010298498 A CN 201010298498A CN 101934211 B CN101934211 B CN 101934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lloidal crystal
self
colloidal
controll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984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4211A (zh
Inventor
赵九蓬
丁艳波
李垚
詹耀辉
邢麒麟
范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0102984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4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4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4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4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4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涉及一种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解决现有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较复杂、不易控制,很难得到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将基片进行清洗处理;二、配制胶体粒子悬浮液;三、将步骤一处理的基片插入步骤二配制的胶体粒子悬浮液中,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2~3天即可。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易于控制、重复性好,克服现有方法自组装生长胶体晶体层数不易控制、及得到的胶体晶体有序度不高的问题,能生长大面积高度有序、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本发明自组装得到的层数可控胶体晶体为深入研究光子晶体的结构和光学性质提供了材料,同时为三维有序大孔材料提供了更为理性和精确的模板。

Description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背景技术
胶体晶体(colloidal crystal)是指悬浮于溶液中的单分散胶体粒子自组装排列成的三维有序周期结构。胶体晶体中占据每个晶格点的是一个小的胶体粒子,而不是普通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由于胶体粒子周期性排列的有序结构,使其产生了诸如光衍射、光子带隙等极具应用价值的特性,可作为光子晶体在滤光器、光开关、高密度磁性数据存储器件、化学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此外胶体光子晶体可以作为模板制备具有完全光子带隙的三维有序多孔结构,这种有规则排列的多孔材料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可以用多种方法自组装胶体晶体,如重力沉降法、气液界面组装法,垂直沉积法,电泳沉积法等。中国发明专利ZL01130031.0公开了一种三维有序胶体晶体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单分散胶体粒子乳液加入电解质调节离子强度,并通过蒸发溶剂获得胶体晶体。中国发明专利ZL03131989.0公开了一种二维、三维胶体晶体的自组装方法。该方法设置微小通道,并通过通道内的毛细吸引使胶体粒子自组装成二维、三维胶体晶体结构。但是上面的方法无法精确控制胶体晶体的厚度和层数。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41578.2公开了一种控制胶体微球自组装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选定的模板材料上滴加适量溶剂,形成溶剂膜,并与另一模板对合在一起在模板之间形成均匀液膜,将两层模板浸入到胶体粒子悬浮液中自组装形成胶体晶体。通过溶剂膜的厚度和胶体粒子悬浮液的浓度可以控制胶体晶体的层数。该方法的制备过程比较复杂,溶剂膜的厚度难以精确控制,且形成的有序结构由于是在模板之间,易随着模板的分离而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较复杂、不易控制,很难得到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本发明的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基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30~60min,再干燥;二、将胶体粒子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2%的胶体粒子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和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基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0°~80°的角度插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并将基片完全浸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50~65℃的恒温培养箱中2~3天,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50%~7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基片表面得到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本发明步骤一中所述基片为普通玻璃基片、ITO导电玻璃片、石英玻璃片或者硅片。步骤二中所述胶体粒子为单分散的二氧化硅(SiO2)、聚苯乙烯(PS)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或者上述之一种胶体粒子外面包覆金、银、铜、铂或TiO2形成的纳米颗粒;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0~1000nm,胶体粒子的粒径标准偏差小于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自组装生长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的方法,得到包括二维和三维的胶体晶体。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易于控制、且重复性好,克服了现有方法自组装生长胶体晶体层数不易控制,及得到的胶体晶体有序度不高的问题,可以生长大面积高度有序、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
本发明的自组装生长方法通过控制胶体晶体的生长温度和湿度、胶体粒子悬浮液的质量浓度,使得液体内部形成持续稳定的对流回路,有利于保持胶体粒子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有效地克服了自组装过程中胶体晶体的层数不容易控制的问题,使胶体粒子的自组装在很大范围内能够可控。
本发明自组装得到的层数可控胶体晶体为深入研究光子晶体的结构和光学性质提供了材料,同时为三维有序大孔材料提供了更为理性和精确的模板。结合物理和化学沉积、选择性刻蚀等技术,利用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构筑二维或三维的有序结构,可促进图案化技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六的单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七的两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八的三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四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十的六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的七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二的九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三的十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的单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放大8万倍的扫描电镜图;图10是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的单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放大1万倍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基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30~60min,再干燥;二、将胶体粒子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2%的胶体粒子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和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基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0°~80°的角度插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并将基片完全浸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50~65℃的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50%~7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基片表面得到层数可控的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中分散溶剂为两种的混合物时,超纯水和无水乙醇以任意比混合。
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易于控制、且重复性好,克服了现有方法自组装生长胶体晶体层数不易控制,及得到的胶体晶体有序度不高的问题,可以生长大面积高度有序、层数可控的、完整的胶体晶体。
本实施方式主要通过控制胶体粒子悬浮液的质量浓度来精确控制胶体晶体的层数,从而使得生长的胶体晶体更有序。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基片为普通玻璃基片、ITO导电玻璃片、石英玻璃片或者硅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胶体粒子为单分散的二氧化硅(SiO2)、聚苯乙烯(PS)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或者上述之一种胶体粒子外面包覆金、银、铜、铂或TiO2形成的纳米颗粒。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0~1000nm,胶体粒子的粒径标准偏差小于5%。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胶体粒子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1%~0.2%的胶体粒子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胶体粒子为聚苯乙烯(PS)微球,粒径为545±10nm。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胶体粒子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5%~0.8%的胶体粒子悬浮液,其中分散剂为无水乙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胶体粒子为二氧化硅(SiO2)微球,粒径为320±10nm。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普通玻璃基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60min,再干燥;二、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1%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普通玻璃基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5°的角度插入PS微球悬浮液中,并将普通玻璃基片完全浸入PS微球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60~65℃的恒温培养箱中3天,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6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单层的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单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1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2%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两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得到的两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3%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三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得到的三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3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4%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四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得到的四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4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6%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六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得到的六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5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7%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七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得到的七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6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9%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九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得到的九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7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聚苯乙烯(PS)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1%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十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得到的十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如图8所示。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ITO导电玻璃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60min,再干燥;二、将二氧化硅(SiO2)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5%的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无水乙醇;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ITO导电玻璃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5°的角度插入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中,并将ITO导电玻璃片完全浸入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55℃的恒温培养箱中3天,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6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ITO导电玻璃片表面得到单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本实施方式在ITO导电玻璃片表面得到单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得到的单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放大八万倍的扫描电镜图,如图9所示。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单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放大一万倍的扫描电镜图,如图10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二氧化硅(SiO2)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7%的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无水乙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ITO导电玻璃片表面得到两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二氧化硅(SiO2)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13%的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无水乙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ITO导电玻璃片表面得到五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二氧化硅(SiO2)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17%的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无水乙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ITO导电玻璃片表面得到七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表面高度有序,且微球之间排列紧凑,为密排面心立方结构。

Claims (4)

1.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基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30~60min,再干燥;二、将胶体粒子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1%~0.1%的胶体粒子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和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所述胶体粒子为聚苯乙烯微球;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基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5°的角度插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并将基片完全浸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60~65℃的恒温培养箱中2~3天,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6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基片表面得到层数可控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或者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基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30~60min,再干燥;二、将胶体粒子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5%~0.17%的胶体粒子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和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所述胶体粒子为二氧化硅微球;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基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5°的角度插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并将基片完全浸入胶体粒子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55℃的恒温培养箱中2~3天,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6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基片表面得到层数可控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基片为普通玻璃基片、ITO导电玻璃片、石英玻璃片或者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普通玻璃基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60min,再干燥;二、将聚苯乙烯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1%的PS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超纯水;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普通玻璃基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5°的角度插入PS微球悬浮液中,并将普通玻璃基片完全浸入PS微球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60~65℃的恒温培养箱中3天,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6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普通玻璃基片表面得到单层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ITO导电玻璃片依次在丙酮、甲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再用臭氧处理60min,再干燥;二、将二氧化硅微球和分散溶剂装入平底试管中,配制质量分数为0.05%的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其中分散溶剂为无水乙醇;三、将步骤一处理后的ITO导电玻璃片以与平底试管底部呈65°的角度插入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中,并将ITO导电玻璃片完全浸入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中,然后将平底试管置于温度为55℃的恒温培养箱中3天,保持恒温箱内相对湿度为6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在ITO导电玻璃片表面得到单层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完成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CN 201010298498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Active CN101934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98498 CN101934211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98498 CN101934211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4211A CN101934211A (zh) 2011-01-05
CN101934211B true CN101934211B (zh) 2013-01-02

Family

ID=4338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98498 Active CN101934211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4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5416B (zh) * 2012-02-17 2015-04-29 北京交通大学 胶体光子晶体中可控线缺陷的制备方法
CN102586883B (zh) * 2012-03-13 2015-06-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电控组装三维光子晶体的方法
CN102978674B (zh) * 2012-11-19 2015-04-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具有光子晶体结构的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451737A (zh) * 2013-08-16 2013-12-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热处理辅助自组装胶态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4099B (zh) * 2013-09-25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场调控下显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3869B (zh) * 2014-06-18 2016-08-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提高光子晶体结构色饱和度的方法
CN104766901B (zh) * 2015-03-31 2017-06-0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增强和调节上转换物质发光功能的光子晶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8759B (zh) * 2015-07-14 2018-03-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层层吸附快速组装胶体晶体的方法
CN105352894B (zh) * 2015-10-28 2018-06-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快速高灵敏的光子晶体湿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07442045A (zh) * 2017-09-06 2017-12-08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一种微纳粒子乳液滴加制备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方法
CN108103555B (zh) * 2017-12-19 2019-06-28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泳沉积法制备结构色ito的方法
CN108440022B (zh) * 2018-05-14 2020-08-1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陶瓷釉用无机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
US11353642B2 (en) * 2018-05-25 2022-06-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filter, multiplex optical filter,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5162A (zh) * 2008-03-27 2008-08-20 复旦大学 可调结构的自组装聚合物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1338447A (zh) * 2008-08-29 2009-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自组装光子晶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5162A (zh) * 2008-03-27 2008-08-20 复旦大学 可调结构的自组装聚合物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1338447A (zh) * 2008-08-29 2009-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自组装光子晶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4211A (zh)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4211B (zh) 一种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生长方法
CN102826505B (zh) 一种胶体微球单层膜的自组装制备方法
Li et al. Nanosphere lithography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a general approach toward free-standing high-quality nanonets
Ye et al. Two-dimensionally patterned nanostructures based on monolayer colloidal crystals: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assembly, and applications
Cong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lloidal crystals
Li et al. Ordered micro/nanostructured arrays based on the monolayer colloidal crystals
CN100359030C (zh) 由空心金属球构成的二维、三维有序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及制备方法
Guo et al.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ree-dimensional colloidal crystals
Waterhouse et al. Achieving color and function with structure: optical and catalytic support properties of ZrO2 inverse opal thin films
Zheng et al. Rapidly infrared-assisted cooperatively self-assembled highly ordered multiscale porous materials
CN101429049B (zh) 一种自组装生长三维有序多孔材料的方法
Sun et al. Photochemical Preparation of Two‐Dimensional Gold Spherical Pore and Hollow Sphere Arrays on a Solution Surface
Russell et al. Binary colloidal crystal films grown by vertical evaporation of silica nanoparticle suspensions
Hagemans et al. Synthesis of cone-shaped colloids from rod-like silica colloids with a gradient in the etching rate
CN104906964A (zh) 一种晶种自组装负载支撑体合成高性能NaA型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Wu et al. Crucial impact of hydrophilicity on the self-assembled 2d colloidal crystals using Langmuir–Blodgett method
CN100400717C (zh) 控制胶体微球自组装及制备二维、三维光子晶体的方法
CN103267825A (zh) 一种具有有序微纳结构的薄层色谱板及制造方法
CN1309027C (zh) 基于纳米材料排布的纳米刻蚀方法
Wong et al. Arrays of colloidal single crystals engineered with DNA in lithographically defined microwells
CN103265713B (zh) 一种多彩薄膜的制备方法
He et al. Screening the Ion compositions on crystal morphology transitions by a microfluidic chip with a well-define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Bohaty et al. Suspended self-assembled opal membranes
Yan et al. Simultaneous synthesis of dendritic superstructural and fractal crystals of BaCrO4 by vegetal bi-templates
Gao et al. Creating Regular Matrices of Aligned Silica Nanohelices: Theory and Real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