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3274A - 分组重传和接收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组重传和接收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3274A
CN101933274A CN2009801034318A CN200980103431A CN101933274A CN 101933274 A CN101933274 A CN 101933274A CN 2009801034318 A CN2009801034318 A CN 2009801034318A CN 200980103431 A CN200980103431 A CN 200980103431A CN 101933274 A CN101933274 A CN 101933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scheme
group
subcarrier
wireles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34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3274B (zh
Inventor
V·加达姆
M·戈什
J·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1933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3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2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第一无线设备传递数据到第二无线设备。第一无线设备使用第一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第一数据分组,以及将该第一数据分组传输到第二无线设备。当第二无线设备没有正确地接收第一数据分组时,那么第一无线设备使用第二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建立第二数据分组,以及向第二无线设备传输第二数据分组。

Description

分组重传和接收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主张按照美国法典35USC§119(e)享有2008年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024,316的优先权。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特别地涉及分组重传和接收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当前无线系统/技术中的许多都使用自动重复请求(ARQ)机制以提高成功接收数据分组的概率。 
在这些系统中,当ARQ激活时,那么或者重传同一分组或者传输不同编码的分组。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 
当重传同一分组时,那么其不提供任何分集增益,尤其当信道正缓慢变化时,很可能当原始分组错误接收时重传的分组也出错了。为了克服该问题,现有的协议在特定数目的重试之后使用较低数据速率模式,以提高成功接收的概率。然而,该方法降低了系统的总吞吐量。 
提高重传方案的有效性的另一个方法涉及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案对重传的分组编码。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案(以及解码方案)将导致额外的复杂性,在许多情况下都没吸引力。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些鲁棒性措施,但是其需要比在数据的第一次传输与该数据的重传之间使用不同纠错编码方案的系统更低的复杂性。还希望提供一种接收使用该方法传输和重传的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希望提供可以使用这样的传输和接收方法的无线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从第一无线设备传递数据到第二无线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第一数据分组;以及将该第一数据分组传输到第二无线设备。当第二无线设备没有正确地接收第一数据分组时,那么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第二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建立第二数据分组;以及向第二无线 设备传输第二数据分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二无线设备处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设备的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一数据分组,该第一数据分组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以及使用第一解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该第一数据分组建立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当第一数据分组没有正确接收时,那么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分组,第二数据分组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使用第二解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二数据分组生成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无线设备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适用于:使用第一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建立第一数据分组;将该第一数据分组传输给第二无线设备。当第一数据分组没有被第二无线设备成功接收时,那么该发射机适用于:使用第二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建立第二数据分组;以及将该第二数据分组传输给第二无线设备。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中,无线设备包括接收机,该接收机适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一数据分组,第一数据分组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该接收机适用于使用第一解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数据分组建立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当第一数据分组没有正确接收时,那么该接收机适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数据分组,该第二数据分组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以及使用第二解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二数据分组生成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图1是无线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数据发射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传输数据分组的子载波映射方案的一个实施例。 
图4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在OFDM系统中重传数据分组的子载波映射方案的一个实施例。 
图5显示了在第一多径信道中针对各种分组重传选项所模拟的分组错 误率(PER)-信噪比(SNR)曲线。 
图6显示了在第二多径信道中针对各种分组重传选项所模拟的PER-SNR曲线。 
图1是无线设备100的功能框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的是,通过使用软件控制的微处理器、硬接线的逻辑电路或其组合,可以物理地实现图1所示的各种“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尽管出于解释的目的所述部件在图1中被功能性地分离,但是它们可以在任何物理实现中以各种不同方式组合。 
无线设备100包括收发机110、处理器120、存储器130和定向天线系统140。 
收发机110包括接收机112和发射机114,并且提供无线设备100与其它无线设备通信的功能。 
处理器120被配置为联合存储器130一起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算法,以提供无线设备100的功能。有利地,处理器120包括其自身的存储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保存允许其执行无线设备100的各种功能的可执行软件代码。可替换地,该可执行代码可保存在存储器130内的指定存储位置。 
有利地,天线系统140可以包括全向能力和/或定向天线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一组数据的不同传输使用不同的交织(比特和/或符号)和/或子载波映射方案,同时对该数据组的所有传输使用同样的纠错编码方案对数据编码,第一无线设备中的发射机传输该数据组给第二无线设备。也就是说,当发射机在第一(原始)数据分组中传输第一组数据比特时,使用第一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并且当在第二(重传)数据分组中传输第一组数据比特时,使用第二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有利地,该方案可以提供额外的频率分集而不大大地提高解码器的复杂性。有利地,图1中无线设备100中的发射机114可以使用该方案。 
图2显示了发射机200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机200可以与图1的发射机114相同。 
在图2中,参数“分组类型”定义了指向将被使用的交织和/或映射方 案的特定组合的唯一指针。如果“分组类型”参数指示原始分组正在被编码,那么发射机可以使用交织和/或映射方案的一个组合。另一方面,如果“分组类型”参数指示数据正被重传,那么发射机可以使用交织和映射方案的另一个组合。例如,假定发射机适用于使用两种不同的交织方案和两种不同的映射方案,“分组类型”参数的一个可能定义在下面示于表1中。 
表1 
  分组类型   比特交织方案   映射方案
  0   方案1   方案1
  1   方案2   方案1
  2   方案2   方案2
  …   …   …
当相同数据的多个传输的编码使用不同的比特交织和/或子载波映射方案时,那么接收机可以组合多个接收以提高性能。 
为了解码载荷信息,接收机不得不确定“(重)传输模式”。“(重)传输模式”信息可以由发射机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传达给接收机。两种这样的方法包括:(1)唯一的签名序列;和(2)报头中的“(重)传输模式”字段。 
第一种方法涉及对应于前同步码(preamble)部分中不同的(重)传输模式的唯一签名序列的传输。这提供了最大的增益,因为将使用相同方案传输报头和载荷。该方案的缺陷是其增加了接收机复杂性,因为接收机不得不将接收的信号与所有签名序列相关。 
第二种方法涉及传输报头中的“(重)传输模式”字段。该方案的优点是其避免了与上述的唯一签名序列方案相关联的接收机复杂性。报头总是使用预定方案传输,而载荷使用“(重)传输模式”字段确定的不同方案传输。结果,报头字段将不能最大化该提议的方法的益处,因此,该方法具有一些性能损失。然而,通常以比载荷的相对应部分更鲁棒的速率来编码该报头,从而性能损失将不显著。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这些原理,现在将描述示范性的例子。 
首先,考虑具有128子载波的OFDM系统,其中104个子载波定义为数据子载波。通过块大小NCBPS对应于单个OFDM符号中的比特数目的块交织器, 交织所有的已编码数据比特。该交织器确保了邻近的编码比特映射到非邻近的子载波上。 
就在调制映射之前,如果我们用k来表示交织器之前的编码比特的索引,用i来表示交织器之后的索引,那么交织器方案1可以由以下规则定义: 
(1)i=(NCBPS/13)(k mod 13)+floor(k/13)    k=0,1,...,NCBPS-1 
函数floor(.)表示不超过该参数的最大整数。 
同时,交织器方案2可以由以下规则定义: 
(2)i=(NCBPS/8)(k mod 8)+floor(k/8)       k=0,1,...,NCBPS-1 
在接收机处,不同分组传输的软度量(soft-metric)可以保存并且在卷积解码器中组合以最优地解码原始数据。 
图3示意性示出了子载波映射方案300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传输具有128个子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分组中的数据。使用方案1,复数数据符号被映射到从较低频带边缘上的第一个开始的数据子载波。在接收机处,所述复数数据如下所示从接收的符号中恢复: 
( 3 ) d ^ m = H ^ k R k k∈{数据子载波组) 
其中m是k的函数,m=f(k),Rk和 
Figure BPA00001187448900052
分别代表子载波k的接收符号和信道频率响应估计。 
例如: d ^ 0 = H ^ - 56 R - 56 并且 d ^ 62 = H ^ 14 R 14
图4示意性示出了子载波映射方案40的一个实施例,用于重传OFDM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分组中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复数数据从接收的符号中恢复为: 
( 4 ) d ^ m ′ = H ^ k R k k∈{数据子载波组) 
其中m’是k的函数,m′=f(1)(k)。 
在该映射方案中: d ^ 0 = d ^ + 56 R + 56 并且 d ^ 62 = H ^ - 14 R - 14
如果接收机能够将来自第一(原始)数据分组和第二(重传)数据分组的符号组合起来,那么我们得到: 
( 5 ) d ^ m = H ^ k R 1 , k + H ^ k ′ R 2 , k ′ k,k′∈{数据子载波组) 
其中R1,k和R2,k分别代表第一数据分组和第二数据分组中的接收符号。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 
Figure BPA00001187448900059
以及  d ^ 62 = H ^ 14 R 1,14 + H ^ - 14 R 2 , - 14
如等式(5)所示组合两个符号改进了系统的频率分集。然而,该方案需要接收机保存来自在前传输的分组,因此涉及一些额外的硬件资源。可替换地,接收机还可以将来自原始的和重传的分组的对应软比特度量组合,并且将它们用在卷积解码器中。 
通过仿真比较提议的方案与当前重传方案的性能。在接下来的仿真结果中,采用具有128个子载波的OFDM系统。FEC包括速率-1/2卷积码,其被穿孔(puncture)以获得不同的更高速率的编码。比特交织器用于交织编码的比特,其然后使用16-QAM或64-QAM调制方案而被映射。多径信道基于带有多个分接头(tap)的指数瑞利(Rayleigh)衰落模型,所述多个分接头基于RMS延迟扩散得到。接收机使用最优的组合方案以便最大化增益。 
图5显示了在具有100ns RMS延迟扩散的第一多径信道中,针对用于使用速率-5/6、64-QAM模式的系统的各种分组重传选项所模拟的分组错误率(PER)-信噪比(SNR)曲线。可以观察到,与重传相同分组相比,具有修改的符号映射和比特映射(交织)的提议方案为4%的PER分别提供了3.0dB和4.5dB的额外增益。 
图6显示了在具有10ns RMS延迟扩散的第二多径信道中,针对各种分组重传选项所模拟的PER-SNR曲线。可以观察到,甚至在该信道中,修改的比特映射方案在1%的PER时提供1dB增益。 
尽管这里公开了优选的实施例,然而仍然处于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的许多这样的变型也是可能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文的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之后这样的变型将变得清楚。因此,本发明将不被限制,除了处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用于从第一无线设备传递数据到第二无线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第一数据分组;
将所述第一数据分组传输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以及
当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没有正确地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分组时,那么:
使用第二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建立第二数据分组;以及
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分组。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两者都用于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用于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分组。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两者都用于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用于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分组。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两者都用于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用于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分组。
5.一种用于在第二无线设备处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设备的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一数据分组,所述第一数据分组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
使用第一解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建立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
当所述第一数据分组没有正确接收时,那么: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数据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分组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
使用第二解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都用于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用于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7.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都用于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用于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8.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都用于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用于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9.一种无线设备,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适用于:使用第一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建立第一数据分组,以及将该第一数据分组传输给第二无线设备;
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分组没有被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成功接收时,那么所述发射机适用于:使用第二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建立第二数据分组;以及将该第二数据分组传输给所述第二无线设备。
10.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所述发射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分组。
11.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所述发射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二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分组。
12.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所述发射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二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分组。
13.一种无线设备,包括接收机,该接收机适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一数据分组,该第一数据分组从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所述接收机进一步适用于:使用第一解交织方案和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建立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
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分组没有正确接收时,那么所述接收机适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数据分组,该第二数据分组从所述第一群多个数据比特产生;以及使用第二解交织方案和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至少之一以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14.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接收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并且其中所述接收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15.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接收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并且其中所述接收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二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16.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接收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一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两者从所述第一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二群多个数据比特,并且其中所述接收机适用于使用所述第二解交织方案和所述第二子载波解映射方案从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生成所述第三群多个数据比特。
CN200980103431.8A 2008-01-29 2009-01-23 分组重传和接收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32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31608P 2008-01-29 2008-01-29
US61/024,316 2008-01-29
PCT/IB2009/050282 WO2009095831A1 (en) 2008-01-29 2009-01-23 Method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3274A true CN101933274A (zh) 2010-12-29
CN101933274B CN101933274B (zh) 2014-12-10

Family

ID=4067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343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3274B (zh) 2008-01-29 2009-01-23 分组重传和接收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97779B2 (zh)
EP (1) EP2238703B1 (zh)
JP (1) JP5676274B2 (zh)
KR (1) KR20100108607A (zh)
CN (1) CN101933274B (zh)
TW (1) TWI481222B (zh)
WO (1) WO20090958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0941A1 (en) * 2009-10-21 2011-04-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10355812B2 (en) * 2016-02-05 2019-07-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access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942A (zh) * 2001-01-08 2004-09-15 ��˹��ŵ�� 在调制前把卷积编码比特分配到符号中的方法和系统
US20040199846A1 (en) * 2002-04-12 2004-10-07 Atsushi Matsumoto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694390A (zh) * 2005-05-13 2005-11-09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系统中的混合编码调制和功率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7661B1 (en) * 2000-11-20 2012-04-18 Sony Deutschland GmbH Adaptive subcarrier loading
JP3746029B2 (ja) * 2002-09-19 2006-02-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3679775B2 (ja) * 2002-04-12 2005-08-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方法
US7359313B2 (en) * 2002-06-24 2008-04-15 Agere Systems Inc. Space-time 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for wideband transmission
US7095812B2 (en) * 2002-06-24 2006-08-22 Agere Systems Inc. Reduced complexity receiver for space-time- 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JP2004153354A (ja) * 2002-10-29 2004-05-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受信装置、復号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復号方法
US7286603B2 (en) * 2003-05-01 2007-10-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data rates in a wideband MC-CDM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5006622A1 (ja) * 2003-07-14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方法
CN1846382A (zh) * 2003-09-30 2006-10-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发送装置、无线接收装置以及无线发送方法
KR100770902B1 (ko) * 2004-01-20 2007-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무선 데이터 시스템을 위한 가변 부호율의 오류 정정부호 생성 및 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JP4447372B2 (ja) * 2004-05-13 2010-04-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チャネル推定方法
US9003243B2 (en) * 2004-07-29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ulation diversity
BRPI0514172A (pt) * 2004-08-06 2008-06-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arelho de transmissão de rádio e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rádio em comunicação com múltiplas portadoras
US8527855B2 (en) * 2004-08-16 2013-09-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nterleaving and parsing for MIMO-OFDM systems
US7593472B2 (en) * 2004-10-22 2009-09-22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irculation transmissions for OFDM-based MIMO systems
US7711060B1 (en) * 2004-12-17 2010-05-04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ata stream interleaving with non-monotonically arranged data rotations for spatially diverse transmission
US7502408B2 (en) * 2005-04-21 2009-03-10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transceiver having adaptive modulation
US8879511B2 (en) * 2005-10-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acknowledge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07688B2 (en) * 2005-05-31 2011-03-15 Intel Corporation Open loop MIMO receiver and method using hard decision feedback
WO2007013561A1 (ja) * 2005-07-29 2007-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方法
US8301950B2 (en) * 2005-08-19 2012-10-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variable sub-carrier mapping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802171B2 (en) * 2006-02-08 2010-09-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t 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and iterative decoding
US20070189151A1 (en) * 2006-02-10 2007-08-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461736B2 (en) * 2006-02-21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lot packe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974176B2 (en) * 2006-02-28 2011-07-05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transceiv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discontiguous spectrum segments
US20100226415A1 (en) * 2006-02-28 2010-09-09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apping for MIM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064703A (zh) * 2006-04-25 2007-10-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Ofdm接入基站中基站发射信号的正交化方法及系统
US7893872B2 (en) * 2006-04-27 2011-02-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in an OFDM MIMO system
US7974358B2 (en) * 2006-05-03 2011-07-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7756222B2 (en) * 2006-05-04 2010-07-13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oration Adaptive quant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OFDM receiver
EP2086140B1 (en) * 2006-11-22 2016-03-09 Fujitsu Limited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imo-ofdm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622843A (zh) * 2007-01-12 2010-01-06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自动控制信道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KR101312231B1 (ko) * 2007-02-23 2013-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맵 메시지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08115020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mapp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o resource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the mapp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99125B2 (en) * 2007-06-18 2011-03-0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ream multi-band transmission
CN101350697B (zh) * 2007-07-19 2011-1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符号交织信道映射装置和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SI2043291T1 (sl) * 2007-09-28 2011-09-30 Lg Electronics Inc Aparat in postopek za oddajanje in sprejemanje ofdm signala
KR101387534B1 (ko) * 2008-01-03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복 채널 코딩을 위한 심볼 매핑 방법
US20090180459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Orlik Philip V OFDMA Frame Structures for Uplinks in MIMO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942A (zh) * 2001-01-08 2004-09-15 ��˹��ŵ�� 在调制前把卷积编码比特分配到符号中的方法和系统
US20040199846A1 (en) * 2002-04-12 2004-10-07 Atsushi Matsumoto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694390A (zh) * 2005-05-13 2005-11-09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系统中的混合编码调制和功率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1222B (zh) 2015-04-11
TW200943809A (en) 2009-10-16
WO2009095831A1 (en) 2009-08-06
US9397779B2 (en) 2016-07-19
US20100284340A1 (en) 2010-11-11
KR20100108607A (ko) 2010-10-07
JP5676274B2 (ja) 2015-02-25
EP2238703B1 (en) 2014-10-08
EP2238703A1 (en) 2010-10-13
CN101933274B (zh) 2014-12-10
JP2011511524A (ja)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3011C (zh)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US93858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ultiple modulation schemes for a single packet
US92195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streams in MIMO system
US8514959B2 (en) MIMO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transmitting method in MIMO system
CN101917262B (zh) Mimo通信系统中的递增冗余传输
JP3753677B2 (ja)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の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80246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ed packet retransmission and soft decoding of combined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060802B2 (e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
US20030072292A1 (en)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cket re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070587A (zh) Wcdma和lte网络中harq的重传设置的选择
JP2008519511A (ja) ビット領域におけるリピティションリアレンジメントによってあいまい性を低減させる方法および送信器構造
KR20060130879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1103580A (zh) 用于减少所传送的码元的模糊电平的方法
CN101183918B (zh) 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US20090262855A1 (en) Data symbol mapping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EP2226959B1 (en) QAM mapping for an ARQ system
CN101933274B (zh) 分组重传和接收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CN101188481B (zh) 提高多载波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方法和多载波通信系统
CN101877629B (zh) 基于卷积turbo编码的HARQ重传方法及设备
JP2007312156A (ja) 誤り訂正符号データの再送制御方法、無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5038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机
CN101527620A (zh) 数据重传方法、数据接收方法、通信系统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