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2885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2885A
CN101932885A CN2009801034924A CN200980103492A CN101932885A CN 101932885 A CN101932885 A CN 101932885A CN 2009801034924 A CN2009801034924 A CN 2009801034924A CN 200980103492 A CN200980103492 A CN 200980103492A CN 101932885 A CN101932885 A CN 101932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irection
state
air
condit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3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2885B (zh
Inventor
木下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2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2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2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2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的空调机。空调机(100)具备装饰面板(20)、挡板(22a、22b)和控制部(60)。在装饰面板(20)形成有吹出开口(24a、24b)。挡板(22a、22b)能够切换第一风向和第二风向,第一风向是从吹出开口(24a、24b)朝预定的风向范围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第二风向是从吹出开口(24a、24b)朝比预定的风向范围靠房间的墙面侧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控制部(60)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在房间内的温度不稳定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对挡板(22a、22b)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空气的吹出方向成为第一风向。另外,在与第一状态不同的状态即预定的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60)对挡板(22a、22b)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空气的吹出方向成为第二风向。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形成气障(air barrier)的功能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在房间内的空间中存在经年难以受到屋外的温度的影响的中央空间(以下称为内部区域(interior zone))和容易受到屋外的温度的影响的窗户或墙面附近的空间(以下称为周边区域(perimeter zone))。在周边区域受到屋外的温度的影响的情况下,受到了屋外的温度影响的空气从周边区域进入内部区域,由此,各个空间的空气扩散。因此,例如在空调对象者存在于内部区域的情况下,即便对房间内进行空气调节,受到了屋外的温度的影响的空气也会进入内部区域而与空调对象者接触,从而可能有损于舒适性。
因此,在近年来的空调机中,为了防止受到了屋外的温度的影响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存在具有在窗户或墙面附近形成气障的功能的空调机。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7651号公报)所公开的空调机通过从用于形成气障的专用的吹出口朝窗户或墙面附近吹出调和空气而在周边区域形成气障。在该空调机中,减少了窗户或墙面附近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的可能性。由此,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调机中,为了在周边区域形成气障,设有用于形成气障的专用的吹出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76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的空调机。
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外壳、风向调整部以及控制部。在外壳上形成有吹出开口。风向调整部能够切换第一风向和第二风向。所谓第一风向是指从吹出开口朝预定的风向范围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并且,所谓第二风向是指从吹出开口朝比预定的风向范围靠近房间的墙面侧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控制部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并且,在房间内的温度不稳定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空气的吹出方向成为第一风向。进一步,在与第一状态不同的状态即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空气的吹出方向成为第二风向。
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在预定的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空气的吹出方向成为朝比预定的风向范围靠近房间的墙面侧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即第二风向。因此,能够通过变更从吹出开口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而朝比预定的风向范围靠近房屋的墙面侧吹出空气,能够在周边区域形成气障。因此,能够减少墙面附近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的可能性。并且,在房间内的温度不稳定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将空气的吹出方向切换至第一风向。因此,在房内的温度不稳定的状态的情况下,空气吹出方向不会从第一风向切换至第二风向,因此能够朝内部区域吹出比朝周边区域吹出的空气多的空气。
由此,即便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开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
对于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一发明的空调机中,在外壳除了形成有吹出开口之外还形成有吸入开口。吸入开口是用于吸入房间内的空气的开口。并且,吸入开口设在比吹出开口靠近墙面侧的位置。因此,与吹出开口设在比吸入开口靠近墙面侧的位置的空调机相比较,能够有效地朝内部区域吹出调和空气。
由此,能够提高房间内的舒适性。
对于第三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一方面的空调机中,外壳安装于房间的墙面。因此,在该空调机中,能够从房间的墙面附近朝内部区域吹出调和空气。
对于第四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空调机中,空调机还具备取得部。取得部具有取得房间内的温度信息的功能。并且,在制热运转时,在来自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为第二风向的情况下,控制部能够使取得部成为功能停止的状态即功能停止状态。
例如,在吸入开口设在比吹出开口靠近房间内的墙面侧的位置的空调机中,当处于朝房间内的墙面侧吹出空气的第二风向时,有可能产生调和空气刚从吹出开口吹出就被从吸入开口吸入的现象(以下称为短路现象)。并且,在制热运转时,在来自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为第二风向的情况下,外壳周围有可能因吹出至吹出开口下侧的调和空气而变暖。因此,在取得部始终处于发挥功能的状态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产生短路现象或者外壳周围变暖而无法准确地取得房间内的温度信息。但是,在该空调机中,在制热运转时、且空气的吹出方向为第二风向的情况下,能够使取得部成为功能停止状态。因此,能够减少取得不准确的温度信息的可能性。
对于第五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四方面的空调机中,从来自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自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时起到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为止,控制部能够使取得部成为功能停止状态。
在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从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时起不久,有可能产生短路现象。但是,在第四方面的空调机中,从空气吹出方向自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时起到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为止,能够使取得部处于功能停止状态。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取得不准确的温度信息的可能性。
对于第六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四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空调机中,控制部具有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的判定部。在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三条件以及第四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为房间内的温度稳定。第一条件是指利用房间内的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内的条件。并且,第二条件是指从包括制热运转的空调机的运转开始时起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进一步,第三条件是指从取得部成为功能停止状态时起经过第三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第四条件是指来自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为第一风向的状态经过第五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因此,在该空调机中,能够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
对于第七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六方面的空调机中,该空调机还具备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被吸入到外壳内的房间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在满足第一切换条件、第二切换条件、第三切换条件以及第四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风向调整部从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第一切换条件是指在风向调整部从第一风向切换至第二风向后经过第四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并且,第二切换条件是指热交换器的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的条件。进一步,第三切换条件是指利用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外的条件。第四切换条件是指进行除霜运转的条件。因此,在该空调机中,能够将风向调整部从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
对于第八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控制部具有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的判定部。在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三条件以及第四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为房间内的温度稳定。第一条件是指利用房间内的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内的条件。并且,第二条件是指从包括制热运转的空调机的运转开始时起经过第六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进一步,第三条件是指从具有取得房间内的温度信息的功能的取得部的功能停止的状态即功能停止状态经过第七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第四条件是指来自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为第一风向的状态经过第八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因此,在该空调机中,能够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
对于第九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八方面的空调机中,该空调机还具备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被吸入到外壳内的房间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在满足第一切换条件、第二切换条件、第三切换条件以及第四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风向调整部从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第一切换条件是指在风向调整部从第一风向切换至第二风向后经过第九预定时间以上的条件。并且,第二切换条件是指热交换器的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的条件。进一步,第三切换条件是指利用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外的条件。第四切换条件是指进行除霜运转的条件。因此,在该空调机中,能够将风向调整部从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
对于第十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空调机中,该空调机还具备能够产生从吹出开口吹出的空气流的风扇。风扇被收纳在外壳内。并且,控制部以在第二风向时使风扇成为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因此,例如在将预定的风量设定为形成气障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风量的情况下,与使风扇以所需要的风量以上的风量旋转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节能效果。
对于第十一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十方面的空调机中,控制部以分多次使风扇的转速变化而使风扇成为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因此,例如与不分多次使风扇的转速变化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急剧的风扇的旋转音的变化。
由此,能够抑制由于风扇的旋转音突然变化而引起的使用者的不适感。
对于第十二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在第十方面或者第十一方面的空调机中,在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而使风向调整部从第一风向切换至第二风向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使得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之前风扇成为预定的风量。例如,在风向从第一风向切换至第二风向的期间内、或者是风向切换至第二风向后与风向为第一风向时相比,吹出开口的开口面积因风向调整部而较小情况下,由于风向切换至第二风向后风扇的风量成为预定的风量,从而存在喘振音变大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在以风扇成为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之后,对风向调整部进行切换使得风向成为第二风向,能够减轻喘振音。
第十三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外壳、风向调整部以及控制部。在外壳形成有吹出开口。风向调整部能够切换第一风向状态和第二风向状态。在第一风向状态下,从吹出开口朝第一风向范围内吹出空气。在第二风向状态下,从吹出开口朝第二风向范围内吹出空气。控制部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并且,在温度不稳定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风向调整部成为第一风向状态。另外,在与第一状态不同的状态即预定的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风向调整部成为第二风向状态。并且,第二最靠墙面侧风向是比第一最靠墙面侧风向靠近墙面侧的风向。第二最靠墙面侧风向是指朝第二风向范围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即第二风向中的朝距离房间的墙面侧最近的一侧吹出的风向。第一最靠墙面侧风向是指朝第一风向范围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即第一方向中的朝距离墙面侧最近的一侧吹出的风向。进一步,第二房间侧风向是比第一房间侧风向靠近墙面侧的风向。第二房间侧风向是指第二风向中的朝距离墙面侧最远的一侧吹出的风向。第一房间侧风向是指第一风向中的朝距离墙面侧最远的一侧吹出的风向。
在第十三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在预定的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风向调整部的状态成为第二风向状态。并且,第二最靠墙面侧风向是比第一最靠墙面侧风向更靠墙面侧的风向,第二房间侧风向是比第一房间侧风向更靠墙面侧的风向。因此,在风向调整部的状态为第二风向状态的情况下,与第一风向状态的情况相比,朝房间的墙面侧吹出空气。因此,通过变更从吹出开口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能够朝比第一风向范围靠近房间的墙面侧吹出空气,能够在周边区域形成气障。因此,能够降低墙面附近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的可能性。并且,在房间内的温度不稳定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对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风向调整部成为第一风向状态。因此,在房间内的温度不稳定的状态的情况下,风向调整部的状态不会从第一风向状态切换至第二风向状态,因此能够朝内部区域吹出比朝周边区域吹出的空气多的空气。
由此,即便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开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
发明效果
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即便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开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
在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提高房间内的舒适性。
在第三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从房间内的墙面附近朝内部区域吹出调和空气。
在第四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抑制取得不准确的温度信息的情况。
在第五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抑制取得不准确的温度信息的情况。
在第六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
在第七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将风向调整部从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
在第八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判定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
在第九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将风向调整部从第二风向切换至第一风向。
在第十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提高节能效果。
在第十一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抑制使用者的不适感。
在第十二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能够减轻喘振音。
在第十三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中,即便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开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概要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省略天花板)。
图3是室内机的纵剖视图,是示出空调机的运转停止状态的图(相当于图2的III-III剖面)。
图4是从装饰面板侧观察室内机的概要平面图。
图5是室内机的纵剖视图,是示出空调机的运转状态的图(相当于图2的V-V剖面)。
图6是示出挡板的(a)关闭状态、(b)摆动状态以及(c)周边角度状态的图。
图7是装饰面板的第二开口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控制框图。
图9示出判定部的判定条件,是示出制热运转时的预定范围的图。
图10示出判定部的判定条件,是示出制冷运转时的预定范围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运转开始后的挡板的状态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内部区域的温度稳定条件下利用判定部进行的判定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切换条件下利用控制部进行的判断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在变形例(B)中当挡板的状态为关闭状态时的室内机的概要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在变形例(B)中当挡板的状态为摆动状态时的一例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在变形例(B)中当挡板的状态为摆动状态时的一例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17是示出在变形例(B)中挡板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18是示出在变形例(B)中挡板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在变形例(E)中挡板的状态为摆动状态的情况下的风向范围和挡板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的风向范围的概要图。
标号说明
20:装饰面板(外壳);23:第一开口(吸入开口);60:控制部;61:取得部;62:判定部;100:空调机;113:室内机外壳(外壳);4、104: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5、105:室内风扇(风扇);22a、22b、122、222a、222b:挡板(风向调整部);24a、24b、124、224a、224b:吹出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机的结构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100具备以嵌入于天花板的状态设置的天花板嵌入型的室内机1和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3,且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以及除霜运转等。如图1所示,在室内机1中收纳有室内热交换器4,在室外机3内收纳有室外热交换器6,各个热交换器4、6由制冷剂配管连接,由此构成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主要由室内热交换器4、储气筒(accumulator)14、压缩机9、四路切换阀8、室外热交换器6以及电动膨胀阀12构成。
在室内机1内除了室内热交换器4之外还收纳有室内风扇5等。另外,室内机1的详细结构在后面说明。
在室外机3中收纳有:四路切换阀8,该四路切换阀8连接于压缩机9的排出侧;储气筒14,该储气筒14连接于压缩机9的吸入侧;室外热交换器6,该室外热交换器6连接于四路切换阀8;以及电动膨胀阀12,该电动膨胀阀12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6。电动膨胀阀12经由液体封闭阀10连接于液体连络配管,并经由该液体连络配管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一端连接。并且,四路切换阀8经由气体封闭阀11连接于气体连络配管,并经由该气体连络配管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另一端连接。另外,在室外机3中收纳有用于将在室外热交换器6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至外部的螺旋桨式风扇7。该螺旋桨式风扇7由室外风扇电动机驱动着旋转。
<室内机的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室内机1具备室内机主体2和装饰面板20。室内机主体2以面向天花板U的开口O的方式配置于天花板内部空间。并且,装饰面板20以隔着开口O而与后述的室内机主体2的吸入侧流路19a以及吹出侧流路19b对置的方式装配于室内机主体2。以下对室内机主体2和装饰面板20进行说明。
(1)室内机主体
如图2和图3所示,室内机主体2具有室内机外壳13、室内风扇5以及室内热交换器4等。室内机外壳13呈大致长方体形状、且形成为下表面开口的箱状的形态。并且,在室内机外壳13中收纳有室内风扇5和室内热交换器4等。
室内风扇5是构成为细长圆筒形状的横流式风扇,且以旋转轴沿着室内机外壳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收纳在室内机外壳13内部。并且,室内风扇5由室内风扇电动机5a(参照图8)驱动着旋转,从而在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上产生空气流。另外,室内风扇5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室内机主体2内,并将与室内热交换器4之间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至房间内。
室内热交换器4由在长度方向两端多次折回而构成的传热管和被传热管贯通的多个翅片构成,并与所接触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室内热交换器4以随着从室内风扇5的下侧的位置远离室内风扇5而朝斜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室内机外壳13内。
这样,在室内机外壳13内形成如下的空气流路:被吸入的房间内的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4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再次被吹出至房间内。并且,该空气流路由吸入侧流路19a和吹出侧流路19b构成,吸入侧流路19a是从房间内被吸入的空气到达室内热交换器4的流路部分,吹出侧流路19b是空气从室内热交换器4经由室内风扇5再次被吹出至房间内的流路部分。
(2)装饰面板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装饰面板20是在俯视图中比室内机外壳13的顶面大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部件。并且,在装饰面板20设有第一开口23(相当于吸入开口)和第二开口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3设在比第二开口30靠近房间内的墙面W侧的位置。第一开口23是配置在室内机主体2的与吸入侧流路19a一致的位置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并且,第一开口23以经由吸入侧流路19a而与室内机外壳13内部连通的方式设置。第二开口30是配置在室内机主体2的与吹出侧流路19b一致的位置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并且,第二开口30以经由吹出侧流路19b而与室内机外壳13内部连通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第一开口23设有能够覆盖第一开口23的90%的面板21。面板21是形成为在室内机主体2的长度方向较长的形状的板状的部件,且具有面板驱动电动机21a(参照图8)和与室内机主体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并且,如图3和图5所示,面板21能够通过面板驱动电动机21a驱动着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由此遮蔽或者敞开第一开口23。另外,旋转轴在装饰面板20中设在位于装饰面板20的中央侧的第一开口23的边缘附近。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后述的挡板22a、22b的状态为摆动状态或者周边角度状态时,面板21成为敞开第一开口23的状态。并且,当挡板22a、22b的状态为后述的关闭状态时,面板21成为遮蔽第一开口23的状态。另外,以下,将面板21敞开第一开口23的状态称为打开状态,将面板21遮蔽第一开口23的状态称为关闭状态。
第二开口30由吹出开口24a、24b以及间隙开口25构成。吹出开口24a、24b以及间隙开口25是连续设置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吹出开口24a、24b的长边的长度与间隙开口25的长边的长度相同。并且,在后述的挡板22a、22b封闭吹出开口24a、24b的状态下,间隙开口25的短边的长度为10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出开口24a、24b以及间隙开口25连续设置,但是,吹出开口24a、24b以及间隙开口25也可以独立设置。
并且,在吹出开口24a、24b附近设有能够覆盖吹出开口24a、24b的90%的挡板22a、22b。挡板22a、22b是形成为在室内机主体2的长度方向较长的形状的板状的部件,且具有挡板驱动电动机22c和与室内机主体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28a、28b(参照图7和图8)。并且,如图3、图5以及图7所示,挡板22a、22b通过挡板驱动电动机22c驱动着以旋转轴28a、28b为中心旋转,由此遮蔽或者敞开吹出开口24a、24b。并且,通过调整挡板22a、22b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挡板22a、22b能够变更从吹出开口24a、24b吹出至房间内的空气的风向。另外,所谓从空调机100吹出空气的房间内是指,具有空调对象者的居住空间即内部区域IZ和比内部区域IZ靠近窗户或墙面附近的空间即周边空间PZ的室内空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空调机100的运转动作等,挡板22a、22b能够形成3个状态(关闭状态、摆动状态以及周边角度状态)。其次,使用图6对挡板22a、22b的各个状态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22a、22b的各个状态中的挡板22a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和挡板22b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相等,因此,此处以挡板22b为例进行说明,省略挡板22a的说明。
首先,在关闭状态中,如图6(a)所示,挡板22b成为大致封闭吹出开口24b的状态、即吹出开口24b与挡板22b之间的间隙最小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22b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在图6(a)中省略)为0度。
在摆动状态中,如图6(b)所示,挡板22b在从吹出开口24b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朝向内部区域IZ的角度范围内(例如,挡板22b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均在38度至70度的范围内)以旋转轴28a、28b为中心可变。因此,在摆动状态下,在预定的风向范围内从吹出开口24a、24b对内部区域IZ吹出空气。另外,在图6(b)中,利用箭头A1示出在摆动状态下从吹出开口24a、24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相当于第一风向)。
在周边角度状态下,如图6(c)所示,挡板22b成为从吹出开口24b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朝向周边区域PZ的角度(例如,挡板22b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100度)。因此,在周边角度状态下,从吹出开口24a、24b朝周边区域PZ吹出比朝内部区域IZ吹出的空气更多的空气。另外,在图6(c)中,利用箭头A2示出在周边角度状态下从吹出开口24a、24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相当于第二风向)。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通过挡板22a、22b转动,间隙开口25的短边的长度变化。例如,通过挡板22a、22b敞开吹出开口24a、24b的情况下的间隙开口25的短边的长度L2比吹出开口24a、24b由挡板22a、22b遮蔽的状态的情况下的间隙开口25的短边的长度L1短。另外,旋转轴28a、28b在装饰面板20中设在吹出开口24a、24b的位于装饰面板20的中央侧的边缘附近。
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室内机1中,例如在挡板22a、22b的状态为摆动状态的情况下,当使室内风扇5旋转时,如图5所示,房间内的空气从第一开口23被吸入,并经由过滤器40和吸入侧流路19a被朝室内热交换器4输送。被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的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时温度被调节而成为调和空气。进而,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后的调和空气经由吹出侧流路19b主要从装饰面板20的第二开口30的吹出开口24a、24b朝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供给。
<控制部>
如图8所示,控制部60与收纳于室内机1的室内风扇电动机5a、室内热交换器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热敏电阻(thermistor)等各种设备和收纳于室外机3的压缩机9、四路切换阀8、电动膨胀阀12、室外热交换器6以及室外热交换器热敏电阻等各种设备连接,并根据经由遥控器50等来自空调对象者的运转指令与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等各种运转对应地进行各种设备的运转控制。并且,在遥控器50设有“强劲(powerful)运转设定”按钮,当空调对象者按压该“强劲运转设定”按钮时,控制部60将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切换至强劲运转模式。另外,此处所说的强劲运转模式是指,通过临时升高室内风扇5的转速或压缩机9的运转频率等而能够临时提高空调机100的空气调节处理能力的模式。
并且,控制部60与面板驱动电动机21a和挡板驱动电动机22c连接,通过对面板21和挡板22a、22b的转动进行控制,能够切换面板21和挡板22a、22b的状态。并且,当空调机100的运转停止时,控制部60将面板21和挡板22a、22b都切换至关闭状态。并且,当空调机100运转时,使面板21成为打开状态,并将挡板22a、22b的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或者周边角度状态。另外,当空调机100运转时,在存在经由遥控器50等来自空调对象者的角度设定指令的情况下,控制部60根据该角度设定指令对面板21和挡板22a、22b的转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面板21和挡板22a、22b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并且,控制部60中包括取得部61,该取得部61具有取得由室温热敏电阻33检测的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信息的功能。在制热运转时、并且挡板22a、22b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60使取得部61的功能停止。并且,从挡板22a、22b的状态自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时起到经过预定时间(相当于第一预定时间、例如150秒)为止,控制部60使取得部61的功能停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室温热敏电阻33配置在室内机1内部的第一开口23附近。
另外,控制部60作为判定部62发挥功能。在判定部62中判定以下的条件是否满足。
(1)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内
(2)从运转开始经过了预定时间(相当于第二预定时间和第六预定时间)以上
(3)在进行热交换的状态(thermo on)开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以上
(4)不在除霜运转中
(5)不在强劲运转中
(6)在取得部61从使功能停止的状态变成发挥功能的状态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以上
(7)在运转内容从除霜运转变更为制热运转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以上
并且,对于是否满足上述条件的判定,关于(1),判定部62首先计算出利用由取得部61取得的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和预先由空调对象者等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的值。具体地说,在制热运转时,判定部62计算出从设定温度减去内部区域IZ的温度后的值,在制冷运转时,判定部62计算出从内部区域IZ的温度减去设定温度后的值。进而,在制热运转时,判定部62判定该值是否处于图9所示的从A至E的范围内,在制冷运转时,判定部62判定该值是否处于图10所示的从A至E的范围内。另外,图9和图10中的“上升时”意味着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上升时,“下降时”意味着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下降时。因此,制热运转的运转开始时刻从“上升时”开始,制冷运转的运转开始时刻从“下降时”开始。进而,在该差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1)的条件。例如,在制热运转开始时,在从设定温度减去内部区域IZ的温度后的值处于图9所示的从A至E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1)的条件。
对于(2),在空调机100中,在从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等各运转开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5分钟)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2)的条件。
对于(3),在空调机100中,在进行热交换的状态开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5分钟)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3)的条件。
对于(4),在空调机100的各运转中,在进行除霜运转以外的运转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4)的条件。另外,除霜运转是在制热运转中进行的运转,是为了使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溶解而自动进行的运转。
对于(5),在并未通过空调对象者等的运转指示设定成强劲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5)的条件。
对于(6),在取得部61从功能停止状态变成功能状态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150秒)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6)的条件。即,在取得部61变成功能停止状态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相当于第三预定时间和第七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为满足(6)的条件。
对于(7),在运转内容从除霜运转变更为制热运转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5分钟)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7)的条件。
根据利用判定部62进行的上述判定,控制部60判断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是否稳定。另外,在空调机100的运转开始后由控制部60最初进行的判断中,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满足(1)至(5)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并且,在空调机100的运转开始后利用控制部60一次以上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的情况下,当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上述条件中的从(1)到(6)的条件满足时,控制部60判定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另外,(7)的条件是仅在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所包括的条件。例如,在制热运转中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上述条件中的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上述条件中的从(1)到(5)、从(1)到(6)、或者是从(1)到(7)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利用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从(1)到(7)的条件中的至少任一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利用控制部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挡板22a、22b的状态自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时起到经过预定时间为止,控制部60使取得部61的功能停止。但是,也可以代替于此,在制热运转时且挡板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的情况下,从挡板的状态切换时起到经过预定时间为止,控制部使取得部的功能停止。即,控制部也可以仅在容易引起短路(short circuit)现象的制热运转时使取得部的功能停止,在制冷运转时不使取得部的功能停止。另外,在该情况下,利用判定部判定的上述条件中的(6)的条件是仅在制热运转时判定的条件。
另外,在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的情况下,控制部60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另外,在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控制部60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摆动状态。
并且,在判断为以下的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
(1)在挡板22a、22b的状态成为周边角度状态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相当于第四预定时间和第九预定时间)以上
(2)在制热运转中室内热交换器4的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
(3)进行除霜运转
(4)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外
(5)进行强劲运转
例如,在(1)的切换条件下,在挡板22a、22b的状态成为周边角度状态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2分钟)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1)的切换条件满足。
在(2)的切换条件下,利用从检测在室内热交换器4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热交换器热敏电阻取得的温度信息,在室内热交换器4的温度为预定温度以上(例如54度)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2)的切换条件满足。另外,(2)的切换条件仅是制热运转时的切换条件。
在(3)的切换条件下,在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满足(3)的切换条件。
在(4)的切换条件下,当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判定为利用判定部62计算出的从设定温度减去内部区域IZ的温度后的值处于图9所示的F~L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满足(4)的条件。并且,当进行制冷运转时,在判定为利用判定部62计算出的从内部区域IZ的温度减去设定温度后的值处于图10所示的F~L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满足(4)的条件。
在(5)的切换条件下,在根据空调对象者等的运转指示而设定为强劲运转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判断为满足(5)的切换条件。
<挡板的状态的切换动作>
下面,使用图11、图12以及图13对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的运转时的基于控制部60的挡板的状态的切换动作进行说明。另外,此处,开始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通过控制部60的作用,面板21的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挡板22a、22b的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
控制部62判定内部区域IZ的温度的稳定条件(步骤S1)。此时,控制部60首先判断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到当前时刻为止是否将挡板22a、22b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步骤S2)。进而,在判断为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到当前时刻为止并未将挡板22a、22b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接着,控制部60判断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起是否进行了除霜运转(步骤S3)。进而,在判断为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到当前时刻为止并未将挡板22a、22b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且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并未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利用判定部62判定(1)至(5)的条件是否满足(步骤S4~步骤S8)。进而,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1)至(5)中的所有的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并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步骤S11、步骤S12)。并且,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1)至(5)的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并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摆动状态。进而,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再次利用判定部62判定(1)至(5)的条件是否满足。另外,(1)至(5)的条件是否满足的判定反复进行,直到(1)至(5)的条件中的所有的条件都满足。
另外,在步骤S2中,在控制部60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起一次以上判断为将挡板22a、22b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利用判定部62判定(6)的条件是否满足(步骤S9)。进而,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6)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是否进行了除霜运转(步骤S3)。此时,在控制部60判断为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并未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利用判定部62判定(1)至(5)的条件是否满足(步骤S4~步骤S8)。进而,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1)至(5)的所有的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并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步骤S11、步骤S12)。并且,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1)至(5)的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并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摆动状态。另外,在步骤S9中,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6)的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并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摆动状态。进而,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再次利用判定部62判定(6)的条件是否满足。另外,(6)的条件是否满足的判定反复进行直至(6)的条件满足。
并且,在步骤S3中,在控制部60判断为从空调机100开始运转进行了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利用判定部62判定(7)的条件是否满足(步骤S10)。进而,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7)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判定部62进一步判定(1)至(5)的条件是否满足(步骤S4~步骤S8)。此时,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1)至(5)中的所有的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并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步骤S11、步骤S12)。并且,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1)至(5)的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并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摆动状态。另外,在步骤10中,在利用判定部62判定为(7)的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并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摆动状态。进而,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再次利用判定部62判定(7)的条件是否满足。另外,(7)的条件是否满足的判定反复进行直至(7)的条件满足为止。
当挡板22a、22b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时,接着,控制部60判断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的条件即切换条件是否满足(步骤S13)。在判断为(1)至(5)的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切换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步骤S14~步骤S19)。并且,在步骤S13中,控制部60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周边角度状态,直到判断为(1)至(5)的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切换条件满足为止。
并且,当挡板22a、22b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时,控制部60反复进行上述步骤S1~步骤S19。
这样,在该空调机100中,在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时,挡板22a、22b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或者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由此,能够对内部区域IZ和周边区域PZ供给调和空气。
另外,当从空调对象者收到空调机100的运转停止的指示时,控制部60对室内机1内和室外机3内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而使空调机100的运转停止,将面板21和挡板22a、22b都切换至关闭状态。
<特征>
(1)在近年来的空调机中,为了防止受到屋外的温度的影响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存在具有在窗户或墙面附近形成气障的功能的空调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337651号公报所公开的空调机中,通过从用于形成气障的专用的吹出口朝窗户或墙面附近吹出调和空气而在周边区域形成气障。在该空调机中,能够减少窗户或墙面附近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的可能性。由此,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然而,在该空调机中,为了在周边区域形成气障,设有用于形成气障的专用的吹出口。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判定部62的判定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的情况下,控制部60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并且,在判断为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60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因此,通过变更从吹出开口24a、24b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能够以比摆动状态下的风向范围更朝向周边区域PZ的角度吹出空气,能够在墙壁附近、即在周边区域PZ形成空气的循环,能够在周边区域PZ形成气障。因此,能够减少墙面W附近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的可能性。
由此,在冬季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来自窗户或墙面的冷辐射或冷气进入,在夏季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来自窗户或墙面的由日照造成的影响。
并且,在根据判定部62的判定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控制部60使挡板22a、22b的状态维持摆动状态。因此,在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朝内部区域IZ吹出比周边区域PZ多的调和空气。
由此,即便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开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
(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0包括取得部61,该取得部61具有取得由室温热敏电阻33检测的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信息的功能。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且挡板22a、22b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60使取得部61的功能停止。并且,从挡板22a、22b的状态自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时开始到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50秒)为止,控制部60使取得部61的功能停止。另外,室温热敏电阻33配置在室内机1内部的第一开口23附近。因此,即便是在挡板22a、22b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时、或者是在刚刚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后产生短路现象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取得不准确的温度信息的可能性。
并且,在制热运转时、且挡板22a、22b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作为调和空气主要朝室内机主体2的下侧吹出暖空气。这样,由于朝室内机主体2的下侧吹出暖空气、或者从吹出开口24a、24b吹出的暖空气滞留在房间内的上部,从而存在使室内机1周围变暖的可能性。此时,在室温热敏电阻配置在室内机附近的情况下,存在取得不准确的温度信息的可能性。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制热运转时、且挡板22a、22b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60使取得部61的功能停止。因此,能够减少取得不准确的温度信息的可能性。
(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3以经由吸入侧流路19a而与室内机外侧13内部连通的方式设置,该第一开口23设置在比第二开口30靠近房间内的墙面W侧的位置,第二开口30配置在室内机主体2的与吹出侧流路19b一致的位置。因此,与第二开口设置在比第一开口靠近房间内的墙面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在周边区域PZ形成气障。
<变形例>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挡板22a、22b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的风量是与所实施的空调机100的运转时的风量相等的风量。但是,通过将能够在周边区域PZ形成气障的最小限度的风量(例如与不进行热交换的状态(thermo off)时的风量相等的风量)设定成周边角度状态的风量,能够减少室内风扇的转速。
由此,能够实现节能。
并且,在设挡板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的风量为预定的风量的情况下,控制部也可以以通过分多次使室内风扇的转速变化而使室内风扇的风量成为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室内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具体地说,在从挡板的状态为摆动状态时的室内风扇的风量变更为预定的风量的情况下,控制部以每隔预定时间使室内风扇的转速变化预定转速从而使风量成为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室内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这样,通过使室内风扇的转速逐渐变化,能够降低室内风扇的旋转音急剧变化的可能性。
由此,能够降低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的可能性。
另外,在构成为挡板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的中途、或者是挡板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时的吹出开口的面积比挡板的状态为摆动状态的情况下的吹出开口的面积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喘振(surging)音。因此,在将挡板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之前,控制部以使室内风扇的风量为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室内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
这样,在室内风扇的风量成为预定的风量之后,挡板的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由此能够减轻喘振音。
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相比较,面板覆盖第一开口的100%、挡板覆盖吹出开口的100%的空调机是更容易引起喘振的构造。在这种容易引起喘振的构造的空调机的情况下,通过对由室内风扇吹出的空气的风量设置上限,能够防止振动音等噪音。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0具备以嵌入天花板的状态设置的天花板嵌入型的室内机1。
代替于此,空调机也可以具备设置于房间内的墙面W1的壁挂型的室内机101。以下,对设置于房间内的墙面W1的壁挂型的室内机101进行说明。
如图14、图15、图16、图17以及图18所示,室内机101具有室内机外壳113。室内机外壳113呈大致长方体形状,且该室内机外壳113的背面安装于房间的墙面W1。并且,在室内机外壳113内收纳有室内热交换器104和室内风扇105等。
室内热交换器104与所接触的房间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室内风扇105是用于吸入房间内的空气并使该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4、并将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至房间内的横流式风扇。室内风扇105构成为细长的圆筒形状,并以中心轴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另外,室内风扇105由室内风扇电动机(未图示)驱动着旋转。
并且,在室内机外壳113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室内机外壳113的内部的吸入开口123。因此,从吸入开口123吸入的房间内的空气由室内机外壳113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104等调和。
另外,在室内机外壳113的前表面下部形成有吹出开口130。并且,在吹出开口130的附近设有挡板122。挡板122是形成为沿室内机外壳113的长度方向较长的形状的板状的部件,且具有挡板驱动电动机(未图示)和与室内机外壳11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128。挡板122由挡板驱动电动机驱动着以旋转轴128为中心旋转,从而遮蔽或者敞开吹出开口130。并且,通过调整挡板12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挡板122能够变更从吹出开口130吹出至房间内的空气的风向。另外,所谓从空调机吹出空气的房间内是指,具有空调对象者的居住空间即内部区域IZ和比内部区域IZ靠近窗户W2或墙面W1附近的空间即周边空间PZ的室内空间。并且,挡板122能够根据空调机的运转动作等成为3个状态(关闭状态、摆动状态以及周边角度状态)。下面对挡板122的各个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关闭状态下,挡板122处于大致封闭吹出开口130的状态。
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摆动状态下,挡板122能够在从吹出开口130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朝向内部区域IZ的角度方位内以旋转轴128为中心可变。因此,在摆动状态下,以预定的风向范围从吹出开口130对内部区域IZ吹出空气。另外,在图15中利用箭头A3示出摆动状态下从吹出开口130吹出的空气的风向(相当于第一风向)的一例。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周边角度状态下,挡板122形成从吹出开口130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朝向周边区域PZ的角度。因此,在周边角度状态下,从吹出开口130朝周边区域PZ吹出比朝内部区域IZ吹出的空气多的空气。另外,在图17中利用箭头A4示出周边角度状态下从吹出开口130吹出的空气的风向(相当于第二风向)。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室内机101中,例如在挡板122的状态为摆动状态的情况下,当使室内风扇105旋转时,如图16所示,房间内的空气从吸入开口123被吸入并被送至室内热交换器104。被送至室内热交换器104的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4时温度被调节而成为调和空气。进而,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4后的调和空气从吹出开口130朝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供给。
并且,在挡板122的状态为周边角度状态的情况下,当使室内风扇105旋转时,如图18所示,房间内的空气从吸入开口123被吸入并被送至室内热交换器104。被送至室内热交换器104的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4时温度被调节而成为调和空气。进而,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4后的调和空气从吹出开口130朝房间内的周边区域PZ供给。
即便是在具备这种壁挂型的室内机101的空调机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进行如下的控制:在利用控制部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稳定的情况下,挡板122的状态从摆动状态切换至周边角度状态,或者在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将挡板122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由此,能够在周边区域PZ形成气障。因此,能够减少窗户W2或墙面W1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IZ的可能性。
由此,在冬季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来自窗户W2或墙面W1的冷辐射和冷气进入,在夏季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来自窗户W2或墙面W1的日照造成的影响。
另外,在图15和图17中,标号133表示用于检测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信息的室温热敏电阻。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判定部62判定(1)至(7)的条件是否满足。并且,控制部60根据利用判定部62进行的判定来判断房间内的内部区域IZ的温度是否稳定。
代替于此,作为为了判断房间内的内部区域的温度是否稳定而利用判定部判定的条件,除了(1)至(7)的条件之外,还可以包含以下的条件。
(8)在挡板的状态成为摆动状态后经过预定时间(相当于第五预定时间和第八预定时间)以上
(9)压缩机的运转频率(Hz)处于预定范围内的状态下的制热运转或者制冷运转进行了预定时间以上
(10)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处于预定范围内的状态下的制热运转或者制冷运转进行了预定时间以上
(11)电动膨胀阀的开度处于预定范围内的状态经过了预定时间以上
(12)房间内的内部区域的温度处于预定范围内的状态经过了预定时间以上
(13)预定时间内的房间内的内部区域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在预定范围内
另外,在利用判定部判定为(1)至(8)的条件满足、且(9)至(13)的条件中的任一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判断为房间内的内部区域的温度稳定。并且,上述的(9)至(13)的条件是在能力供给中、即压缩机的动作中判定的条件。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控制部60判断为(1)至(5)的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将挡板22a、22b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
除此之外,作为切换条件,除了(1)至(5)的条件之外还可以包含其他条件。
(6)空调机停止运转
(7)运转模式变更
(8)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从挡板的状态成为周边角度状态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上升预定温度以上
在控制部判断为(1)至(8)的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控制部将挡板的状态从周边角度状态切换至摆动状态。例如,在(8)的条件满足的状态下,能够防止过量短路。
(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周边角度状态下,挡板22b被固定在从吹出开口24b吹出空气的吹出方向朝向周边区域PZ的角度。
也可以代替于此,在周边角度状态下挡板的角度不固定。并且,也可以是在摆动状态下吹出空气的范围和在周边角度状态下吹出空气的范围的一部分重叠。
例如,在摆动状态(相当于第一风向状态)下,如图19所示,挡板222a、222b能够在从吹出开口224a、224b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主要朝向内部区域IZ的角度范围内以旋转轴为中心可变。因此,在摆动状态下,从吹出开口224a、224b主要对内部区域IZ在预定的风向范围B1内吹出空气。另外,在图19中,利用标号A6示出摆动状态下从吹出开口224a、224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中的朝距离房间的墙面W1和窗户W2侧最近的一侧吹出的风向,利用标号A5示出从吹出开口224a、224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中的朝距离房间的墙面W1和窗户W2侧最远的一侧、即朝房间内的中央空间侧吹出的方向。换言之,所谓摆动状态下的预定的风向范围B1是指从风向A5到风向A6的范围。
并且,在周边角度状态(相当于第二风向状态)下,如图19所示,挡板222a、222b能够在从吹出开口224a、224b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主要朝向周边区域PZ的角度范围内以旋转轴为中心可变。因此,在周边角度状态下,从吹出开口224a、224b主要对周边区域PZ在预定的风向范围B2内吹出空气。另外,在周边角度状态下,通过在预定的风向范围B2内吹出空气,对周边区域PZ吹出比对内部区域IZ吹出的空气多的空气。并且,在图19中,利用标号A8示出从吹出开口224a、224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中的朝距离房间的墙面W1和窗户W2侧最近的一侧吹出的风向,利用标号A7示出从吹出开口224a、224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中的朝距离房间的墙面W1和窗户W2侧最远的一侧吹出的风向。换言之,作为周边角度状态下的预定的风向范围B2是指从风向A7到风向A8的范围。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周边角度状态下的风向A7是比摆动状态下的风向A5靠近房间的墙面W1和窗户W2侧的风向。并且,周边角度状态下的风向A8是比摆动状态下的风量A6靠近房间的墙面W1和窗户W2侧的风向。
这样,周边角度状态下的风向范围B2配置为比摆动状态下的风向范围B1更靠近周边区域PZ侧,由此,能够在周边区域PZ形成气障。因此,能够减少墙面W1和窗户W2附近的空气进入内部区域的可能性。
由此,在冬季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来自窗户或墙面的冷辐射和冷气进入,在夏季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来自窗户或墙面的日照造成的影响。
另外,在图19中,标号221表示面板,标号223表示第一开口。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对于本发明,即便不设置专用的吹出口也能够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空调机。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100)具备:
外壳(20、113),该外壳(20、113)上形成有吹出开口;
风向调整部(22a、22b、122),该风向调整部能够切换第一风向(A1、A3)和第二风向(A2、A4),所述第一风向(A1、A3)是从所述吹出开口(24a、24b、124)朝预定的风向范围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所述第二风向(A2、A4)是从所述吹出开口朝比所述预定的风向范围靠近房间的墙面(W、W1)侧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以及
控制部(60),该控制部(60)判定所述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在所述温度不稳定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空气的吹出方向成为所述第一风向,在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状态即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空气的吹出方向成为所述第二风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在所述外壳(20)中除了形成有所述吹出开口之外,还形成有用于吸入所述房间内的空气的吸入开口(23),
所述吸入开口设在比所述吹出开口靠近所述墙面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外壳(113)安装于所述房间的墙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空调机还具备取得部(61),该取得部(61)具有取得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信息的功能,
在制热运转时,在来自所述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所述第二风向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能够使所述取得部成为所述功能停止的状态即功能停止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从来自所述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自所述第二风向切换至所述第一风向时起到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为止,所述控制部能够使所述取得部成为所述功能停止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有判定部(62),该判定部(62)判定所述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
在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房间内的温度稳定,所述第一条件是指利用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内,所述第二条件是指从包括所述制热运转的空气调和运转开始时起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以上,所述第三条件是指从所述取得部成为所述功能停止状态时起经过第三预定时间以上,所述第四条件是指来自所述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所述第一风向的状态经过第五预定时间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空调机还具备热交换器(4、104),该热交换器与被吸入到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房间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满足第一切换条件、第二切换条件、第三切换条件和第四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所述风向调整部从所述第二风向切换至所述第一风向,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是指所述风向调整部从所述第一风向切换至所述第二风向后经过第四预定时间以上,所述第二切换条件是指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所述第三切换条件是指利用所述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所述预定范围外,所述第四切换条件是指进行除霜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空调机具有判定部(62),该判定部(62)判定所述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
在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房间内的温度稳定,所述第一条件是指利用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内,所述第二条件是指从空气调和运转开始时起经过第六预定时间以上,所述第三条件是指从具有取得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信息的功能的取得部的所述功能停止的状态即功能停止状态起经过第七预定时间以上,所述第四条件是指来自所述吹出开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所述第一风向的状态经过第八预定时间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空调机还具备热交换器(4、104),该热交换器与被吸入到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房间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满足第一切换条件、第二切换条件、第三切换条件和第四切换条件中的至少1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使所述风向调整部从所述第二风向切换至所述第一风向,所述第一切换条件是指在所述风向调整部从所述第一风向切换至所述第二风向后经过第九预定时间以上,所述第二切换条件是指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所述第三切换条件是指利用所述温度信息计算出的所述房间内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在所述预定范围外,所述第四切换条件是指进行除霜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空调机还具备风扇(5、105),该风扇被收纳在所述外壳内,且能够产生从所述吹出开口吹出的空气流,
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第二风向时使所述风扇成为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所述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分多次使所述风扇的转速变化而使所述风扇成为所述预定的风量的方式对所述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而使所述风向调整部从所述第一风向切换至所述第二风向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风扇的旋转进行控制,使得在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之前所述风扇成为所述预定的风量。
13.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具备:
外壳,该外壳形成有吹出开口(224a、224b);
风向调整部(222a、222b),该风向调整部能够切换第一风向状态和第二风向状态,在所述第一风向状态下,从所述吹出开口朝第一风向范围(B1)内吹出空气,在所述第二风向状态下,从所述吹出开口朝第二风向范围(B2)内吹出空气;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判定所述房间内的温度是否稳定,在所述温度不稳定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风向调整部成为所述第一风向状态,在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状态即预定的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风向调整部的切换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风向调整部成为所述第二风向状态,
第二风向中的朝距离房间的墙面(W1)侧最近的一侧吹出的第二最靠墙面侧风向(A8)是比第一风向中的朝距离所述墙面侧最近的一侧吹出的第一最靠墙面侧风向(A6)更靠近所述墙面侧的风向,所述第二风向为朝所述第二风向范围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所述第一风向为朝所述第一风向范围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
所述第二风向中的朝距离所述墙面侧最远的一侧吹出的第二房间侧风向(A7)是比所述第一风向中的朝距离所述墙面侧最远的一侧吹出的第一房间侧风向(A5)更靠近所述墙面侧的风向。
CN2009801034924A 2008-02-05 2009-02-04 空调机 Active CN101932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5761 2008-02-05
JP2008-025761 2008-02-05
JP2009-019646 2009-01-30
JP2009019646A JP4434303B2 (ja) 2008-02-05 2009-01-30 空気調和機
PCT/JP2009/051888 WO2009099102A1 (ja) 2008-02-05 2009-02-04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2885A true CN101932885A (zh) 2010-12-29
CN101932885B CN101932885B (zh) 2013-09-04

Family

ID=4095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34924A Active CN101932885B (zh) 2008-02-05 2009-02-04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34303B2 (zh)
CN (1) CN101932885B (zh)
WO (1) WO200909910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6747A (zh) * 2014-04-03 2015-10-14 杭州品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个选择性风口的空气导流机构
CN109891159A (zh) * 2016-10-28 2019-06-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16235006A (zh) * 2020-09-23 2023-06-06 三菱电机楼宇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控制器和送风机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0956B4 (de) * 2010-01-15 2014-05-28 Thermofin Gmbh Wärmeübertrageranordnung
JP5223975B2 (ja) * 2011-04-06 2013-06-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JP5773757B2 (ja) * 2011-05-31 2015-09-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20170146248A1 (en) * 2014-06-13 2017-05-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eiling cassette air conditioner
CN110594861A (zh) * 2019-09-20 2019-12-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61425U (ja) * 1983-04-15 1984-10-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又は天井吊下げ型空気調和機
JPS6042539A (ja) * 1983-08-17 1985-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H0293625U (zh) * 1989-01-05 1990-07-25
JPH05306822A (ja) * 1992-04-30 1993-11-19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6109312A (ja) * 1992-09-25 1994-04-19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3158889B2 (ja) * 1994-09-29 2001-04-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JPH109646A (ja) * 1996-06-26 1998-01-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板制御装置
JP2005265241A (ja) * 2004-03-17 2005-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6747A (zh) * 2014-04-03 2015-10-14 杭州品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个选择性风口的空气导流机构
CN109891159A (zh) * 2016-10-28 2019-06-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09891159B (zh) * 2016-10-28 2020-04-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16235006A (zh) * 2020-09-23 2023-06-06 三菱电机楼宇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控制器和送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16235006B (zh) * 2020-09-23 2023-10-24 三菱电机楼宇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控制器和送风机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2885B (zh) 2013-09-04
WO2009099102A1 (ja) 2009-08-13
JP4434303B2 (ja) 2010-03-17
JP2009210257A (ja) 200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2885B (zh) 空调机
EP3372907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7360030U (zh) 车用空调系统
CN116300719A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203771556U (zh) 室内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02350198U (zh) 立柜式空调器
CN110736140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EP2169320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24137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JP524441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省エネ運転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H065059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698269A (zh) 圆形挂壁式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0561136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H043263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32792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JP4619983B2 (ja) 空気調和機
EP4015930B1 (en) Air-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JP2005016830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286997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2007132646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80035291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06152272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KR20050104674A (ko) 에어커튼 기능이 구비되는 공조기
KR10079192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제어방법
JPH0529654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