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9534A -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9534A
CN101929534A CN2009100628151A CN200910062815A CN101929534A CN 101929534 A CN101929534 A CN 101929534A CN 2009100628151 A CN2009100628151 A CN 2009100628151A CN 200910062815 A CN200910062815 A CN 200910062815A CN 101929534 A CN101929534 A CN 101929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trike thrust
initiative
bear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628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628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95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9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95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主要由飞轮,主动击推力齿轮,受击推力齿轮,半圆齿轮,曲轴,主连杆,杠杆,弹簧,单爪联轴离合器,牙嵌离合器,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棘轮,棘爪,齿条,气压弹簧,圆柱凸轮,带轮,皮带,链轮,链条,圆锥齿轮,凸轮,重力势能体,弹性势能体等相互组配成加速和减速机构,实现储能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的机器。本发明的结构精巧简单,制造方便易实现,运转时间长,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发电,汽车动力,轮船动力,飞机动力,工业动力等,一切需要动力的地方,可以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工作。

Description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轮储能器或弹性势能储能器。储能时间较短。都是一过性储能。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过的与飞轮、弹性势能相关的专利很多。下列几项,200720035408。8、200410044410。2、03826182。0、200410077390。9、02132762。9、200710053636,美国已使用并公开的的制造技术,是必须在真空中运转,飞轮轴承采用磁悬浮架构。美国的飞轮糸统公司有详细的数据,飞轮的转速一般在每分钟5万转至20万转,但必须在真空中运行,它的轴承是磁悬浮的,摩擦阻力非常小,保证它长时运行,运行时间在5小时至7小时,但制造成本高,充电时间长,运行时间短,飞轮的转数过高对材料的要求高,一般的材料会离心解体,成爆炸形式,飞轮储能器或弹性势能储能器都不具备将能量增大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通过转换装置与飞轮组合,达到将能增大速度和增大力量,而且性能可靠。
原理1:利用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的若干分之一的速度和力量,来缓慢的使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受反作功用力具备能,当作功完成之后,就与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分离,分离后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快速释放能。能传递于飞轮,飞轮受到击推力能量后转动输出能量,进入下一个循环。就实现了将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若干分之一的速度和力量,增大到与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相等的速度和力量。
原理2: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通过一个加速减力装置,使能量的速度增加若干倍力量减小若干倍。加速减力装置有多种方案实现:一种是由杠杆、齿条和齿轮组成;一种是由杠杆、连杆、曲轴和齿轮组成;一种是由齿条和多个齿轮组成等方案。输入动力齿轮通过转换装置与加速减力装置联接,输入的动力为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的若干分之一,输入的动力全部用于对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反作功用力,使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具备能后就分离。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释放出的能量通过加速减力装置传递于减速加力转换装置,减速加力转换装置将能量传递于飞轮,飞轮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动能。其中减速加力转换装置包括多种装置:半圆齿轮与齿轮装置,半圆齿轮与单爪联轴器装置,各种自动牙嵌离合器装置,各种棘轮机构,各种凸轮机构,各种移动齿轮装置,各种移动齿条装置等。
可以简单的说明为:动能减低速度增大能量来对势能作功,使势能具备能,势能通过转换装置和飞轮变成大的动能输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有十个基本原理技术方案。第一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双轴承支座I支承着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又支承着受击推力轴的。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与飞轮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上。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与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啮合联接。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双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受击推力齿轮与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同轴相连,受击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受击推力轴承支座,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配接在曲轴的左端,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曲轴轴承支座I的右侧是曲拐。曲拐与主连杆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的小头端与杠杆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连接,活动接头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连接,弹簧导向杆的凸缘压在弹簧上,弹簧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和支点轴承支座II的轴承孔里。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I,双轴承支座II支承着曲轴和动力输入轴。双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配接于曲轴右端。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与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啮合联接,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与动力输入齿轮同轴相连。动力输入轴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第二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受击推力齿轮与飞轮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上。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配接在曲轴的左端,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曲轴轴承支座I的右侧是曲拐。曲拐与主连杆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的小头端与杠杆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连接,活动接头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连接,弹簧导向杆的凸缘压在弹簧上,弹簧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和支点轴承支座II的轴承孔里。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曲轴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配接于曲轴的右端,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与半独单爪联轴离合器爪追触差速离合联接,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配接于动力输入轴的左端,并与动力输入齿轮同轴相连,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第三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的左侧是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内设有若干个棘爪,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在动力输出轴上转动,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与受击推力棘轮单向啮合联接,受击推力棘轮与飞轮同轴共转相连。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齿轮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与主动击推力齿轮同轴相连,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I,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与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啮合联接,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配接在曲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曲轴轴承支座I的右侧是曲拐,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曲拐与主连杆的大头端连接,主连杆的小头与弹簧导向杆连接,弹簧导向杆的凸缘压在弹簧上,弹簧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主动击推力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棘轮,反作功用力棘轮配接于主动击推力轴的右端,反作功用力棘轮与主动击推力齿轮和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同轴相连,反作功用力棘轮与多棘爪转动推盘单向啮合联接,多棘爪转动推盘配接于动力输入轴的左端,多棘爪转动推盘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动力输入齿轮与多棘爪转动推盘同轴相连。
第四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左侧是牙嵌离合器滑动盘,牙嵌离合器滑动盘与飞轮同轴共转连接,牙嵌离合器滑动盘的中部是滑环I,滑环I与拔叉头连接,牙嵌离合器滑动盘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离合嵌接,牙嵌离合器定转盘配接在受击推力轴的右端,牙嵌离合器定转盘的左端面前方是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受击推力齿轮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同轴相联,受击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受击推力轴承支座,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齿轮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曲轴轴承支座II的左侧是曲拐,曲拐的左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曲拐与主连杆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的小头端与杠杆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连接,活动接头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连接,弹簧导向杆的凸缘压在弹簧上,弹簧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和支点轴承支座II的轴承孔里。主动击推力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径向单盘凸轮,径向单盘凸轮与双向用力挺杆接触联接,双向用力挺杆设置在径向单盘凸轮的径向前方,双向用力挺杆为“F”形状,双向用力挺杆在导滑动支承柱的槽里上下滑行,双向用力挺杆的下端与三曲柄轴的曲柄二连接,三曲柄轴的曲柄一和曲柄三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相互成若于角度,三曲柄轴的左端是曲柄一,曲柄一与拔叉连杆的一头连接,拔叉连杆的另一头与拔叉柄的尾端连接,拔叉柄的中点是支点销,支点销固定在支点销支承柱I上,曲柄一的内侧是三曲柄轴承支座I,三曲柄轴的右端是三曲柄轴承支座II,三曲柄轴承支座II的内侧是曲柄三,曲柄三与反作功用力拔叉连杆的一头连接,反作功用力拔叉连杆的另一头与反作功用力拔叉柄的尾端连接,反作功用力拔叉柄的中点是支点销,支点销固定在支点销支承柱II。径向单盘凸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I,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配接在曲轴的右端,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与径向单盘凸轮和主动击推力齿轮同轴联接在曲轴上,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离合嵌接。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的中部是滑环II,滑环II与反作功用力拔叉头连接,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同轴相联,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第五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受击推力齿轮与飞轮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上。受击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齿轮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的两端面前方是左单轴移动支承架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对称设置,主动击推力轴穿过左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在两个支承架的矩形孔内做径向移动,左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的主动击推力轴的径向两个侧面上,分别有一块短挡块固接,其中左单轴移动支承架上是挡块I和挡块II,右单轴移动支承架上是挡块III和挡块Ⅳ,两头顶移心摆杆I套接在主动击推力轴的右端,并且在轴上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为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角,两个端角各一个滚子,一头滚子中心点与两头顶移心摆杆中心点连线的中点孔与长连杆I连接,长连杆I的另一端与短曲柄连接,短曲柄配接在支点传动轴的右端,支点传动轴从右单轴移动支承架穿过,再穿过左单轴移动支承架与离合杠杆配接,离合杠杆的一端与长连杆II连接,长连杆II再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I连接,两头顶移心摆杆II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对称设置共同作用,两头顶移心摆杆II的左前方是回位小弹簧,回位小弹簧与滑动双盘凸轮连接,滑动双盘凸轮在主动击推力轴上滑动,滑动双盘凸轮的大盘比小盘高一倍,滑动双盘凸轮的左侧是径向单盘凸轮,其共同与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接触相连,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为“F”形状,其下横与径向单盘凸轮接触相联,其上横的右侧面前端有一个凸轮盘。径向单盘凸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双万向节,双万向节的头与主击推力轴左端连接,另一头与弹簧加速轴右端连接,双万向节的左端前方是弹簧加速轴承支座,弹簧加速轴承支座的左侧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啮合连接,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配接在弹簧始力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的右侧是弹簧始力小齿轮,弹簧始力小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I,弹簧始力小齿轮与短齿条啮合联接,短齿条的下端嵌固在气压弹簧柱上,气压弹簧柱插在气压弹簧座里。主动击推力齿轮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离合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齿轮,并且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第六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内设有若干个棘爪,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在动力输出轴上转动,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与受击推力棘轮单向啮合联接,受击推力棘轮与飞轮同轴相连,受击推力棘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的通孔是中点布一个和下端滚子挺杆之上,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的左右两侧是左通槽引导轴支架和右通槽引导轴支架,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和左、右通槽引导轴支架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其两根阻力引导轴分别穿过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的两个通孔,并且两根阻力引导轴的两端轴承分别在左和右通槽引导轴支架的通槽里滚动。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连接,主力短连杆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连接,重力杠杆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的孔里,重力杠杆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的导向柱连接,导向柱的上端是重力物体,重力物体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在其孔中,稳定柱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的下端与齿侧面相反的侧面有一个孔,其滚子挺杆固接于孔内,滚子挺杆的另一端伸入圆柱凸轮的凹槽内,圆柱凸轮的下端在机座上转动,圆柱凸轮的上端是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的上端是柱顶支架,柱顶支架为倒“U”字形状。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配接在动力输入轴的左端,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第七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受击推力齿轮与飞轮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上。受击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的无齿侧面中间有一个矩形通槽,其长度上为齿条行程的倍,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连接,主力短连杆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连接,重力杠杆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的孔里,重力杠杆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的导向柱连接,导向柱的上端是重力物体,重力物体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在其孔中,稳定柱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的两侧是左双轴移动支承架和右双轴移动支承架,左和右双轴移动支承架上各有两个通槽,其无槽两侧面上各有块长挡块固定在上面,其中右双轴移动支承架上是长挡块I和长挡块II,左双轴移动支承架上是长挡块III和长挡块Ⅳ,长度是双轴移动支承架一半。两根阻力引导轴穿过左侧双轴移动支承架再穿过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和右侧双轴移动支承架的通槽,两头顶移心摆杆I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套在两根阻力引导轴的右端,两头顶移心摆杆II和两头顶移心摆杆Ⅳ套在两根阻力引导轴的左端,两头顶移心摆杆为三角形,其两个锐角改为圆角,且各角嵌有一个滚子,阻力引导轴在两头顶移心摆杆的中心孔内正反转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的中心点与一端滚子中心点的连线的中点各与短连杆I的一头连接,其位于下两头顶移心摆杆III连接点又与长连杆III的一头连接,长连杆III的下端与短曲柄II连接,短曲柄II的另一端固定配接在复合曲轴的右端,复合曲轴从右双轴移动支承架穿过,再穿过左双轴移动支承架与离合杠杆II配接,复合曲轴的中点处是曲拐,曲拐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的正下面,曲拐上套有一个回字形挺杆块,回字形挺杆块的下端在回字形导向支承柱内,离合杠杆II的一端与长连杆Ⅳ下端连接,长连杆Ⅳ的上端与短连杆II和两头顶移心摆杆Ⅳ连接,短连杆II的另一端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I连接,离合杠杆II的另一端与长短柄曲轴的长曲柄连接,长曲柄和短曲柄的中间是长短曲轴承支座,其短曲柄与杠杆挺杆的下端连接,杠杆挺杆的上端为阶梯形状,其上阶梯是挺杆块,挺杆块通过弹簧片与杠杆挺杆连接,下阶梯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下端的单曲面移动凸轮盘离合接触,单曲面移动凸轮盘向上间隔挺杆块的距离是双面移动凸轮盘,且离合接触。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离合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齿轮,其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第八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受击推力圆锥齿轮,受击推力圆锥齿轮与飞轮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上。受击推力圆锥齿轮的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受击推力圆锥齿轮与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的轴向正前面是轴向滑动轴承支座,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的轴向后面是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的轴向正前面是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与滑动轴拔叉连接,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的轴侧两侧是挡环,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的轴向前面是套轴,套轴内是主动击推力轴连接共同转动,轴向双盘凸轮配接在套轴的前端,轴向双盘凸轮的矮凸盘径向延伸出一个“7”字形状的活动凸轮盘支架,活动凸轮盘尾端套接于小弹簧内,活动凸轮盘前端穿过活动凸轮盘支架伸向轴中心,轴向双盘凸轮的两个盘与曲形挺杆的一侧离合接触,曲形挺杆的另一侧与轴向单盘凸轮离合接触。曲形挺杆为反“L”形状,曲形挺杆的拐弯中点销固定在双销支承架上,曲形挺杆的另一端与中间连杆和上拔叉连杆连接,上拔叉连杆的另一头与滑动轴拔叉中点连接,其连接点下是滑动轴拔叉销,滑动轴拔叉销固定在拔叉销支承架上,滑动轴拔叉的尾端与下拔叉连杆连接,下拔叉连杆的另一头与中间连杆的另一头和摇杆连接,摇杆的另一端与双销支承架的下销连接。轴向单盘凸轮的另一侧是套轴轴承支座,套轴轴承支座的另一侧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轮啮合连接,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配接在弹簧始力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的右侧是弹簧始力小齿轮,弹簧始力小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I,弹簧始力小齿轮与短齿条啮合联接,短齿条的下端嵌固在气压弹簧柱上,气压弹簧柱插在气压弹簧座里。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动力输入齿轮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同轴相连。
第九个技术方案是:飞轮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的左侧是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在动力输出轴上转动,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与滚柱离合锲紧相联,滚柱与弹簧顶杆连接,弹簧顶杆和小弹簧置于星轮的星辨内,星轮与飞轮同轴相连,星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连接,主力短连杆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连接,重力杠杆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的孔里,重力杠杆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的导向柱连接,导向柱的上端是重力物体,重力物体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在其孔中,稳定柱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的左右两侧面上是块,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的左右两侧是左滑槽支承架和右滑槽支承架,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的两个凸块分别伸入左滑槽支承架和右滑槽支承架的凹槽内。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的下端与反作功用力凸轮接触相联,反作功用力凸轮配接在终级反作功用力轴的左端,反作功用力凸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精巧简单,制造方便易实现,运转时间长,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发电,汽车动力,轮船动力,飞机动力,工业动力等,一切需要动力的地方,可以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4是图3中的A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6是图5中自动双牙嵌离合器变换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8是图7中的B向视图;
图9是图7中的C向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方例总图;
图11是图10中的D向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13是图12中的E向视图;
图14是图12中的F向视图;
图15是图12齿条凸轮作用原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17是图16中的G向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方例总成图;
图19是图20中的H向视图;
图中:飞轮1,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3,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双轴承支座I 5,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轴承支座8,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曲轴轴承支座I 10,曲轴,主连杆12,杠杆13,活动接头14,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16,弹簧稳固座17,支点轴承支座I 18,支点轴承支座II 19,双轴承支座II 20,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曲轴轴承支座II26,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小弹簧31,棘爪32,受击推力棘轮33,主动击推力齿轮34,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I 36,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 38,反作功用力棘轮39,棘爪40,小弹簧41,多棘爪转动推盘42,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滑环I 44,拔叉45,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 47,受击推力轴承支座48,径向单盘凸轮49,双向用力挺杆50,导滑动支承柱51,三曲柄轴52,拔叉连杆53,支点销支承柱I 54,三曲柄轴承支座I 55,反作功用力拔叉连杆56,支点销支承柱II 57,三曲柄轴承支座II 58,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I 59,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滑环II62,反作功用力拔叉63,右单轴移动支承架64,挡块III65,挡块Ⅳ66,两头顶移心摆杆I 67,滚子68,长连杆I 69,短曲柄70,左单轴移动支承架71,挡块I 72,挡块II73,两头顶移心摆杆II74,长连杆II75,离合杠杆76,支点传动轴77,回位小弹簧78,滑动双盘凸轮79,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径向单盘凸轮81,双万向节82,弹簧加速轴承支座83,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 85,弹簧始力小齿轮86,短齿条87,气压弹簧柱88,气压弹簧座89,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I 90,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主力短连杆93,滚子挺杆94,阻力引导轴95,右通槽引导轴支架96,左通槽引导轴支架97,重力杠杆98,导向柱99,重力物体100,稳定柱101,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 102,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 103,圆柱凸轮104,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柱顶支架106,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双面移动凸轮盘109,单曲面移动凸轮盘110,挺杆块111,杠杆挺杆112,弹簧片113,右双轴移动支承架114,长挡块I 115,长挡块II 116,两头顶移心摆杆I 117,短连杆I 118,滚子119,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长连杆III121,短曲柄II 122,左双轴移动支承架123,长挡块III124,挡块Ⅳ125,两头顶移心摆杆II 126,短连杆II 127,两头顶移心摆杆Ⅳ128,阻力引导轴129,长连杆Ⅳ130,离合杠杆II 131,复合曲轴132,长短柄曲轴133,长短曲轴承支座134,回字形挺杆块135,回字形导向支承柱136,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轴向滑动轴承支座140,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滑动轴拔叉143,挡环144,套轴145,轴向双盘凸轮146,活动凸轮盘147,小弹簧148,轴向单盘凸轮149,曲形挺杆150,套轴轴承支座151,上拔叉连杆152,中间连杆153,下拔叉连杆154,摇杆155,拔叉销支承架156,双销支承架157,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星轮159,滚柱160,弹簧顶杆161,小弹簧162,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右滑槽支承架164,左滑槽支承架165,反作功用力凸轮1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有九个基本原理技术方案。
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的左侧是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的左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 5,双轴承支座I 5支承着动力输出轴3的左端又支承着受击推力轴的。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与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啮合联接。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的左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 5,双轴承支座I 5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同轴相连,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受击推力轴承支座8,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配接在曲轴11的左端,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 10,曲轴轴承支座I 10的右侧是曲拐。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端与杠杆13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13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14连接,活动接头14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13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 18和支点轴承支座II 19的轴承孔里。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I 20,双轴承支座II 20支承着曲轴和动力输入轴。双轴承支座II20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配接于曲轴右端。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与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啮合联接,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与动力输入齿轮24同轴相连。动力输入轴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下止点,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与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处于啮合状态,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转动,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将动力传递于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带动曲轴11和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推动杠杆13的长臂端向上运动,杠杆13的短臂向下运动,杠杆13的短臂端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6。当动力输入齿轮24转过半周时,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上止点若干度,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与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分离,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杠杆运动,杠杆13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连杆12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下止点运动,曲拐带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转动,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将动力传递于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带动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2所示的第二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的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 25,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 25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配接在曲轴11的左端,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 10,曲轴轴承支座I 10的右侧是曲拐。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端与杠杆13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13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14连接,活动接头14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13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13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 18和支点轴承支座II 19的轴承孔里。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 26,曲轴轴承支座II 26的右侧是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配接于曲轴11的右端,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追触差速离合联接,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配接于动力输入轴的左端,并与动力输入齿轮24同轴相连,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下止点,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接触联接状态,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转动,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将动力传递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带动曲轴11和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推动杠杆13的长臂端向上运动,杠杆13的短臂向下运动,杠杆13的短臂端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6。当动力输入齿轮24转过半周时,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上止点若干度,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分离,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杠杆13运动,杠杆13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连杆12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下止点运动,曲拐带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3所示的第三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4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 25,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的左侧是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设有若干个棘爪32,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在动力输出轴4上转动,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受击推力棘轮33单向啮合联接,受击推力棘轮33与飞轮1同轴共转相连。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左端面前方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同轴相连,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的左端面前方是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I36,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啮合联接,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配接在曲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 10,曲轴轴承支座I 10的右侧是曲轴11的曲拐,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26,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端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右端面前方是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 38,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 38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棘轮39,反作功用力棘轮39配接于主动击推力轴的右端,反作功用力棘轮39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和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同轴相连,反作功用力棘轮39与多棘爪转动推盘42单向啮合联接,多棘爪转动推盘42配接于动力输入轴的左端,多棘爪转动推盘42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动力输入齿轮24与多棘爪转动推盘42同轴相连。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上止点。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多棘爪转动推盘42转动,多棘爪转动推盘42将动力传递于反作功用力棘轮39,反作功用力棘轮39带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和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转动,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带动曲轴11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下运动,主连杆12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6。当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下止点若干度时,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上运动,弹簧导向杆15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上止点运动,曲拐带动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转动,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带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转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将动力传递于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推动受击推力棘轮33转动,受击推力棘轮33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5所示的第四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 25,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 25左侧是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与飞轮1同轴共转连接,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的中部是滑环I 44,滑环I 44与拔叉45的叉头连接,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离合嵌接,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配接在受击推力轴的右端,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的左端面前方是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 47,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 47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同轴相联,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受击推力轴承支座48,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左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 26,曲轴轴承支座II 26的左侧是曲轴11的曲拐,曲拐的左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 10。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端与杠杆13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13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14连接,活动接头14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13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13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 18和支点轴承支座II 19的轴承孔里。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右端面前方是径向单盘凸轮49,径向单盘凸轮49与双向用力挺杆50接触联接,双向用力挺杆50设置在径向单盘凸轮49的径向前方,双向用力挺杆50为“F”形状,双向用力挺杆50在导滑动支承柱51的槽里上下滑行,双向用力挺杆50的下端与三曲柄轴52的曲柄二连接,三曲柄轴52的曲柄一和曲柄三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相互成若干角度,三曲柄轴52的左端是曲柄一,曲柄一与拔叉连杆53的一头连接,拔叉连杆53的另一头与拔叉45柄的尾端连接,拔叉45柄的中点是支点销,支点销固定在支点销支承柱I 54上,曲柄一的内侧是三曲柄轴承支座I 55,三曲柄轴52的右端是三曲柄轴承支座II 58,三曲柄轴承支座II 58的内侧是曲柄三,曲柄三与反作功用力拔叉连杆56的一头连接,反作功用力拔叉连杆56的另一头与反作功用力拔叉63柄的尾端连接,反作功用力拔叉63柄的中点是支点销,支点销固定在支点销支承柱II57。径向单盘凸轮49的右端面前方是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I 59,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I 59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配接在曲轴的右端,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与径向单盘凸轮49和主动击推力齿轮34同轴联接在曲轴上,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离合嵌接。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的中部是滑环II 62,滑环II 62与反作功用力拔叉63的叉头连接,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3同轴相联,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下止点,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处于嵌接合状态,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与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转动,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将动力传递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带动径向单盘凸轮49、主动击推力齿轮34和曲轴11一起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推动杠杆13的长臂端向上运动,杠杆13的短臂向下运动,杠杆13的短臂端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当动力输入齿轮24转过半周时,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上止点若干度,配接于曲轴11上的径向单盘凸轮49推动双向用力挺杆50向上运动,双向用力挺杆50拉动三曲柄轴52摆动,三曲柄轴52同时推动拔叉45拔动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嵌接合,和拉动反作功用力拔叉63拔动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分离。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杠杆13运动,杠杆13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连杆12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下止点运动,曲拐带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转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转动,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将动力传递于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7所示的第五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两端面前方是左单轴移动支承架71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64对称设置,主动击推力轴穿过左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在两个支承架的矩形孔内做径向移动,左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的主动击推力轴的径向两个侧面上,分别有一块短挡块固接,其中左单轴移动支承架71上是挡块I 72和挡块II 73,右单轴移动支承架64上是挡块III65和挡块Ⅳ66,两头顶移心摆杆I 67套接在主动击推力轴的右端,并且在轴上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为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角,两个端角各一个滚子68,一头滚子68中心点与两头顶移心摆杆中心点连线的中点孔与长连杆I 69连接,长连杆I 69的另一端与短曲柄70连接,短曲柄70配接在支点传动轴77的右端,支点传动轴77从右单轴移动支承架64穿过,再穿过左单轴移动支承架71与离合杠杆76配接,离合杠杆76的一端与长连杆II 75连接,长连杆II 75再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I 74连接,两头顶移心摆杆II 74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 67对称设置共同作用,两头顶移心摆杆II 74的左前方是回位小弹簧78,回位小弹簧78与滑动双盘凸79轮连接,滑动双盘凸轮79在主动击推力轴上滑动,滑动双盘凸轮79的大盘比小盘高一倍,滑动双盘凸轮79的左端面前方是径向单盘凸轮81,其共同与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接触相连,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为“F”形状,其下横与径向单盘凸轮81接触相联,其上横的右侧面前端有一个凸轮盘。径向单盘凸轮81的左端面前方是双万向节82,双万向节82的头与主击推力轴左端连接,另一头与弹簧加速轴右端连接,双万向节82的左端前方是弹簧加速轴承支座83,弹簧加速轴承支座83的左侧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啮合连接,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配接在弹簧始力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 85,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 85的右侧是弹簧始力小齿轮86,弹簧始力小齿轮86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I 90,弹簧始力小齿轮86与短齿条87啮合联接,短齿条87的下端嵌固在气压弹簧柱88上,气压弹簧柱88插在气压弹簧座89里。主动击推力齿轮34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离合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齿轮24,并且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处于啮合状态,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主动击推力齿轮34带动同轴的双万向节82转动,双万向节82带动同轴的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转动,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带动同轴的弹簧始力小齿轮86一起转动,弹簧始力小齿轮86将动力传递于短齿条87,短齿条87压缩气压弹簧柱88,当主动击推力齿轮34被反作功用力转动一周时,滑动双盘凸轮79推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向上运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拉动离合杠杆76,离合杠杆76和短曲柄70同时拉动长连杆I 69和长连杆II75,长连杆I 69和长连杆II75同时拉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 6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 74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挡块产生的反推力移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分离,气压弹簧柱88不再受反作功用力,气压弹簧柱88向上弹起释放能,气压弹簧柱88推动短齿条87向上运动,短齿条87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始力小齿轮86,弹簧始力小齿轮86带动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转动,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高速带动双万向节82和主动击推力齿轮34高速转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当主动击推力齿轮34运转第二周时,径向单盘凸轮81推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向下运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推动离合杠杆76摆动,离合杠杆76和短曲柄70同时推动长连杆I 68和长连杆II75向上运动,长连杆I 69和长连杆II75同时推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 6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 74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挡块的反作用力使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受击推力齿轮7分离,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啮合。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0所示的第六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的左侧是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设有若干个棘爪32,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在动力输出轴3上转动,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受击推力棘轮33单向啮合联接,受击推力棘轮33与飞轮1同轴相连,受击推力棘轮33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通孔是中点布一个和下端滚子挺杆94之上,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左右两侧是左通槽引导轴支架97和右通槽引导轴支架96,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和左、右通槽引导轴支架(97、96)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其两根阻力引导轴95分别穿过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两个通孔,并且两根阻力引导轴95的两端轴承分别在左和右通槽引导轴支架(97、96)的通槽里滚动。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93连接,主力短连杆93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98连接,重力杠杆98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 102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 103的孔里,重力杠杆98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100的导向柱99连接,导向柱99的上端是重力物体100,重力物体100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101在其孔中,稳定柱101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下端与齿侧面相反的侧面有一个孔,其滚子挺杆94固接于孔内,滚子挺杆94的另一端伸入圆柱凸轮104的凹槽内,圆柱凸轮104的下端在机座上转动,圆柱凸轮104的上端是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的上端是柱顶支架106,柱顶支架106为倒“U”字形状。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配接在动力输入轴的左端,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处于下止点。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将动力传递于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带动圆柱凸轮104转动,圆柱凸轮通过滚子挺杆94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再将动力传递于主力短连杆93,主力短连杆93再将动力传递于重力杠杆98,重力杠杆98举起重力物体100,当圆柱凸轮104转动一周时,圆柱凸轮104不再对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产生升力,重力物体100推动重力杠杆98向下运动。重力杠杆98将重力物体100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力短连杆93运动,主力短连杆93将动力的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将动力的传递于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带动受击推力棘轮33转动,受击推力棘轮33带动同轴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2所示的第七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无齿侧面中间有一个矩形通槽滑道,其长度上为齿条行程的两倍,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93连接,主力短连杆93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98连接,重力杠杆98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 102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 103的孔里,重力杠杆98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100的导向柱99连接,导向柱99的上端是重力物体100,重力物体100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101在其孔中,稳定柱101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两侧是左双轴移动支承架123和右双轴移动支承架114,左和右双轴移动支承架上各有两个通槽,其无槽两侧面上各有块长挡块固接在上面,其中右双轴移动支承架114上是长挡块I 115和长挡块II 116,左双轴移动支承架123上是长挡块III124和长挡块Ⅳ125,长度是双轴移动支承架的一半。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穿过左侧双轴移动支承架123再穿过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和右侧双轴移动支承架114的通槽,两头顶移心摆杆I 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套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的右端,两头顶移心摆杆II 126和两头顶移心摆杆Ⅳ128套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的左端,两头顶移心摆杆为三角形,其两个锐角改为圆角,且各角嵌有一个滚子119,阻力引导轴129在两头顶移心摆杆的中心孔内正反转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 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的中心点与一端滚子119中心点的连线的中点各与短连杆I 118的一头连接,其位于下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连接点又与长连杆III121的一头连接,长连杆III121的下端与短曲柄II 122连接,短曲柄II 122的另一端固定配接在复合曲轴132的右端,复合曲轴132从右双轴移动支承架114穿过,再穿过左双轴移动支承架123与离合杠杆II 131配接,复合曲轴132的中点处是曲拐,曲拐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正下面,曲拐上套有一个回字形挺杆块135,回字形挺杆块135的下端在回字形导向支承柱136内,离合杠杆II 131的一端与长连杆Ⅳ130下端连接,长连杆Ⅳ130的上端与短连杆II 12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Ⅳ128连接,短连杆II127的另一端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I126连接,离合杠杆II131的另一端与长短柄曲轴133的长曲柄连接,长曲柄和短曲柄的中间是长短曲轴承支座134,其短曲柄与杠杆挺杆112的下端连接,杠杆挺杆112的上端为阶梯形状,其上阶梯是挺杆块111,挺杆块111通过弹簧片113与杠杆挺杆112连接,下阶梯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下端的单曲面移动凸轮盘110离合接触,单曲面移动凸轮盘110向上间隔挺杆块111的距离是双面移动凸轮盘109,且离合接触。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离合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齿轮24,其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处于下止点,此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处于啮合状态。当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上升将动力传递于主力短连杆93,主力短连杆93再将动力传递于重力杠杆98,重力杠杆98举起重力物体100,当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到达上止点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下端的单曲面移动凸轮盘110和双曲面移动凸轮盘109推动杠杆挺杆112摆动,杠杆挺杆112推动长短柄曲轴133摆动,长短柄曲轴133推动离合杠杆II 131运动,离合杠杆II 131和短曲柄II 122同时推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Ⅳ130向上运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Ⅳ130通过短连杆I 118和短连杆II127同时推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 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两头顶移心摆杆II126和两头顶移心摆杆Ⅳ128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长挡块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移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再带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一起移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分离,重力物体100推动重力杠杆98向下运动。重力杠杆98将重力物体100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力短连杆93运动,主力短连杆93推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向下运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当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向下运动到下止点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下端面冲击回字形挺杆块135,回字形挺杆块135推动复合曲轴132的曲拐向下运动,复合曲轴132带动同轴的离合杠杆II 131和短曲柄II 122转动,离合杠杆II 131和短曲柄II 122同时拉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IV130向上运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IV130通过短连杆I 118和短连杆II 127同时拉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 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两头顶移心摆杆II 126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V128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长挡块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移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再带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一起移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受击推力齿轮7分离,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啮合。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6所示的第八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的左侧是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的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与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的轴向正前面是轴向滑动轴承支座140,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的轴向后面是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的轴向正前面是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与滑动轴拔叉143连接,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的轴侧两侧是挡环144,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的轴向前面是套轴145,套轴145内是主动击推力轴连接共同转动,轴向双盘凸轮146配接在套轴145的前端,轴向双盘凸轮146的矮凸盘径向延伸出一个“7”字形状的活动凸轮盘支架,活动凸轮盘147尾端套接于小弹簧148内,活动凸轮盘147前端穿过活动凸轮盘支架伸向轴中心,轴向双盘凸轮146的两个盘与曲形挺杆150的一侧离合接触,曲形挺杆150的另一侧与轴向单盘凸轮149离合接触。曲形挺杆150为反“L”形状,曲形挺杆150的拐弯中点销固定在双销支承架157上,曲形挺杆150的另一端与中间连杆153和上拔叉连杆152连接,上拔叉连杆152的另一头与滑动轴拔叉中点连接,其连接点下是滑动轴拔叉销,滑动轴拔叉销固定在拔叉销支承架156上,滑动轴拔叉143的尾端与下拔叉连杆154连接,下拔叉连杆154的另一头与中间连杆153的另一头和摇杆155连接,摇杆155的另一端与双销支承架157的下销连接。轴向单盘凸轮149的另一侧是套轴轴承支座151,套轴轴承支座151的另一侧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轮84啮合连接,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84轮配接在弹簧始力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 85,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 85的右侧是弹簧始力小齿轮86,弹簧始力小齿轮86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I 90,弹簧始力小齿轮86与短齿条87啮合联接,短齿条87的下端嵌固在气压弹簧柱88上,气压弹簧柱88插在气压弹簧座89里。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动力输入齿轮2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同轴相连。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处于啮合状态,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带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转动,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带动套轴145和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6转动,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6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5,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5带动同轴的弹簧始力小齿轮87转动,弹簧始力小齿轮87将动力传递于短齿条88,短齿条88压缩气压弹簧柱89,当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转动半周时,轴向双盘凸轮146推动曲形挺杆150摆动,曲形挺杆150推动上拔叉连杆152和拉动中间连杆153,上拔叉连杆152推动滑动轴拔叉143拔动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推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一起滑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啮合,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分离,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当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转动半周时,轴向单盘凸轮149推动曲形挺杆150摆动,曲形挺杆150推动中间连杆153,中间连杆153推动下拔叉连杆154和摇杆155,下拔叉连杆154通过与摇杆155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滑动轴拔叉143拔动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推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一起滑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分离,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啮合。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8所示的第九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 2的左侧是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在动力输出轴上转动,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与滚柱160离合锲紧相联,滚柱160与弹簧顶杆161连接,弹簧顶杆161和小弹簧162置于星轮159的星辨内,星轮159与飞轮1同轴相连,星轮159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93连接,主力短连杆93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98连接,重力杠杆98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102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103的孔里,重力杠杆98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100的导向柱99连接,导向柱99的上端是重力物体100,重力物体100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101在其孔中,稳定柱101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左右两侧面上是块,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左右两侧是左滑槽支承架165和右滑槽支承架164,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两个凸块分别伸入左滑槽支承架165和右滑槽支承架164的凹槽内。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下端与反作功用力凸轮166接触相联,反作功用力凸轮166配接在终级反作功用力轴的左端,反作功用力凸轮166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 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 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处于下止点,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反作功用力凸轮166转动,反作功用力凸轮166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上升将动力传递于主力短连杆93,主力短连杆93再将动力传递于重力杠杆98,重力杠杆98举起重力物体100,当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到达上止点时,反作功用力凸轮166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分离,重力物体100推动重力杠杆98向下运动。重力杠杆98将重力物体100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力短连杆93运动,主力短连杆93将动力的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将的动力传递于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带动星轮159一起转动,星轮159带动同轴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Claims (6)

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原理1:利用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的若干分之一的速度和力量,来缓慢的使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受反作功用力具备能,当作功完成之后,就与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分离,分离后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快速释放能。能传递于飞轮,飞轮受到击推力能量后转动输出能量,进入下一个循环。就实现了将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若干分之一的速度和力量,增大到与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相等的速度和力量。
2.原理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通过一个加速减力装置,使能量的速度增加若干倍力量减小若干倍。加速减力装置有多种方案实现:一种是由杠杆、齿条和齿轮组成;一种是由杠杆、连杆、曲轴和齿轮组成;一种是由齿条和多个齿轮组成等方案。输入动力齿轮通过转换装置与加速减力装置联接,输入的动力为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的若干分之一,输入的动力全部用于对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反作功用力,使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具备能后就分离。弹性势能或重力势能释放出的能量通过加速减力装置传递于减速加力转换装置,减速加力转换装置将能量传递于飞轮,飞轮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动能。其中减速加力转换装置包括多种装置:半圆齿轮与齿轮装置,半圆齿轮与单爪联轴器装置,各种自动牙嵌离合器装置,各种棘轮机构,各种凸轮机构,各种移动齿轮装置,各种移动齿条装置等。可以简单的说明为:动能减低速度增大能量来对势能作功,使势能具备能,势能通过转换装置和飞轮变成大的动能输出。
3.供能体为:各种弹性势能体:包括各种压缩弹簧、各种拉伸弹簧、各种扭转弹簧、各种弯曲弹簧、各种气压弹簧、各种能产生弹性势能的材料、各种能产生弹性势能的机构等。转换装置为:各种离合器装置、各种传动装置、各种棘轮机构、各种凸轮机构等。
4.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的左侧是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的左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5),双轴承支座I(5)支承着动力输出轴(3)的左端又支承着受击推力轴的。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与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啮合联接。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的左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5),双轴承支座I(5)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同轴相连,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受击推力轴承支座(8),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配接在曲轴(11)的左端,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10),曲轴轴承支座I(10)的右侧是曲拐。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端与杠杆(13)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13)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14)连接,活动接头(14)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13)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18)和支点轴承支座II(19)的轴承孔里。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双轴承支座II(20),双轴承支座II(20)支承着曲轴和动力输入轴。双轴承支座II(20)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配接于曲轴右端。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与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啮合联接,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与动力输入齿轮(24)同轴相连。动力输入轴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下止点,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与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处于啮合状态,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转动,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将动力传递于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带动曲轴(11)和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推动杠杆(13)的长臂端向上运动,杠杆(13)的短臂向下运动,杠杆(13)的短臂端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6)。当动力输入齿轮(24)转过半周时,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上止点若干度,反作功用力变换齿轮(22)与反作功用力半圆小齿轮(21)分离,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杠杆运动,杠杆(13)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连杆(12)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下止点运动,曲拐带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转动,受击推力传动小齿轮(6)将动力传递于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作功输出从动小齿轮(4)带动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2所示的第二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的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配接在曲轴(11)的左端,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10),曲轴轴承支座I(10)的右侧是曲拐。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端与杠杆(13)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13)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14)连接,活动接头(14)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13)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13)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18)和支点轴承支座II(19)的轴承孔里。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26),曲轴轴承支座II(26)的右侧是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配接于曲轴(11)的右端,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追触差速离合联接,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配接于动力输入轴的左端,并与动力输入齿轮(24)同轴相连,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下止点,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接触联接状态,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转动,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将动力传递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带动曲轴(11)和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推动杠杆(13)的长臂端向上运动,杠杆(13)的短臂向下运动,杠杆(13)的短臂端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6)。当动力输入齿轮(24)转过半周时,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上止点若干度,半单爪联轴离合器爪(28)与半单爪联轴离合器条(27)分离,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杠杆(13)运动,杠杆(13)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连杆(12)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下止点运动,曲拐带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转动,主动击推力半圆小齿轮(9)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3所示的第三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4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的左侧是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设有若干个棘爪(32),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在动力输出轴4上转动,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受击推力棘轮(33)单向啮合联接,受击推力棘轮(33)与飞轮(1)同轴共转相连。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左端面前方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同轴相连,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的左端面前方是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I(36),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啮合联接,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配接在曲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10),曲轴轴承支座I(10)的右侧是曲轴(11)的曲拐,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26),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端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右端面前方是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38),主动击推力轴承支座I(38)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棘轮(39),反作功用力棘轮(39)配接于主动击推力轴的右端,反作功用力棘轮(39)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和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同轴相连,反作功用力棘轮(39)与多棘爪转动推盘(42)单向啮合联接,多棘爪转动推盘(42)配接于动力输入轴的左端,多棘爪转动推盘(42)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动力输入齿轮(24)与多棘爪转动推盘(42)同轴相连。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上止点。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多棘爪转动推盘(42)转动,多棘爪转动推盘(42)将动力传递于反作功用力棘轮(39),反作功用力棘轮(39)带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和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转动,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带动曲轴(11)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下运动,主连杆(12)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6)。当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下止点若干度时,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上运动,弹簧导向杆(15)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上止点运动,曲拐带动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转动,弹簧加速大比列齿轮(37)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带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转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将动力传递于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推动受击推力棘轮(33)转动,受击推力棘轮(33)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5所示的第四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左侧是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与飞轮(1)同轴共转连接,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的中部是滑环I(44),滑环I(44)与拔叉(45)的叉头连接,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离合嵌接,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配接在受击推力轴的右端,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的左端面前方是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47),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47)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同轴相联,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受击推力轴承支座(48),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左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I(26),曲轴轴承支座II(26)的左侧是曲轴(11)的曲拐,曲拐的左端面前方是曲轴轴承支座I(10)。曲拐与主连杆(12)的大头相连接,主连杆(12)的小头端与杠杆(13)的长力臂端连接,杠杆(13)的短力臂端与活动接头(14)连接,活动接头(14)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杆(15)连接,弹簧导向杆(15)的凸缘压在弹簧(16)上,弹簧(16)的下端压在弹簧稳固座(17)的凸缘上,弹簧稳固座(17)的中心钻孔,弹簧导向杆(15)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动。杠杆(13)的长短力臂交分点是支点轴穿过,垂直于杠杆(13)中心线,支点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接在支点轴承支座I(18)和支点轴承支座II(19)的轴承孔里。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右端面前方是径向单盘凸轮(49),径向单盘凸轮(49)与双向用力挺杆(50)接触联接,双向用力挺杆(50)设置在径向单盘凸轮(49)的径向前方,双向用力挺杆(50)为“F”形状,双向用力挺杆(50)在导滑动支承柱(51)的槽里上下滑行,双向用力挺杆(50)的下端与三曲柄轴(52)的曲柄二连接,三曲柄轴(52)的曲柄一和曲柄三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相互成若干角度,三曲柄轴(52)的左端是曲柄一,曲柄一与拔叉连杆(53)的一头连接,拔叉连杆(53)的另一头与拔叉(45)柄的尾端连接,拔叉(45)柄的中点是支点销,支点销固定在支点销支承柱I(54)上,曲柄一的内侧是三曲柄轴承支座I(55),三曲柄轴(52)的右端是三曲柄轴承支座II(58),三曲柄轴承支座II(58)的内侧是曲柄三,曲柄三与反作功用力拔叉连杆(56)的一头连接,反作功用力拔叉连杆(56)的另一头与反作功用力拔叉(63)柄的尾端连接,反作功用力拔叉(63)柄的中点是支点销,支点销固定在支点销支承柱II(57)。径向单盘凸轮(49)的右端面前方是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I(59),倒凹字形轴承支座II(59)的右侧是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配接在曲轴的右端,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与径向单盘凸轮(49)和主动击推力齿轮(34)同轴联接在曲轴上,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离合嵌接。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的中部是滑环II(62),滑环II(62)与反作功用力拔叉(63)的叉头连接,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3同轴相联,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曲轴(11)的曲拐处于下止点,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处于嵌接合状态,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与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转动,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将动力传递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带动径向单盘凸轮(49)、主动击推力齿轮(34)和曲轴(11)一起转动,曲轴(11)的曲拐推动主连杆(12)向上运动,主连杆(12)推动杠杆(13)的长臂端向上运动,杠杆(13)的短臂向下运动,杠杆(13)的短臂端推动弹簧导向杆(15)向下运动压缩弹簧。当动力输入齿轮(24)转过半周时,曲轴(11)的曲拐转过上止点若干度,配接于曲轴(11)上的径向单盘凸轮(49)推动双向用力挺杆(50)向上运动,双向用力挺杆(50)拉动三曲柄轴(52)摆动,三曲柄轴(52)同时推动拔叉(45)拔动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与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嵌接合,和拉动反作功用力拔叉(63)拔动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滑动盘(61)与反作功用力牙嵌离合器定转盘(60)分离。弹簧(16)受到的反作功用力消除,弹簧(16)向上弹起释放能,弹簧(16)推动杠杆(13)运动,杠杆(13)将弹簧(16)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连杆(12)运动。主连杆(12)快速推动曲拐向下止点运动,曲拐带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转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转动,牙嵌离合器定转盘(46)将动力传递于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牙嵌离合器滑动盘(43)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7所示的第五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齿轮(34)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齿轮(34)的两端面前方是左单轴移动支承架(71)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64)对称设置,主动击推力轴穿过左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在两个支承架的矩形孔内做径向移动,左和右单轴移动支承架的主动击推力轴的径向两个侧面上,分别有一块短挡块固接,其中左单轴移动支承架(71)上是挡块I(72)和挡块II(73),右单轴移动支承架(64)上是挡块III(65)和挡块IV(66),两头顶移心摆杆I(67)套接在主动击推力轴的右端,并且在轴上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为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角,两个端角各一个滚子(68),一头滚子(68)中心点与两头顶移心摆杆中心点连线的中点孔与长连杆I(69)连接,长连杆I(69)的另一端与短曲柄(70)连接,短曲柄(70)配接在支点传动轴(77)的右端,支点传动轴(77)从右单轴移动支承架(64)穿过,再穿过左单轴移动支承架(71)与离合杠杆(76)配接,离合杠杆(76)的一端与长连杆II(75)连接,长连杆II(75)再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I(74)连接,两头顶移心摆杆II(74)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67)对称设置共同作用,两头顶移心摆杆II(74)的左前方是回位小弹簧(78),回位小弹簧(78)与滑动双盘凸(79)轮连接,滑动双盘凸轮(79)在主动击推力轴上滑动,滑动双盘凸轮(79)的大盘比小盘高一倍,滑动双盘凸轮(79)的左端面前方是径向单盘凸轮(81),其共同与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接触相连,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为“F”形状,其下横与径向单盘凸轮(81)接触相联,其上横的右侧面前端有一个凸轮盘。径向单盘凸轮(81)的左端面前方是双万向节(82),双万向节(82)的头与主击推力轴左端连接,另一头与弹簧加速轴右端连接,双万向节(82)的左端前方是弹簧加速轴承支座(83),弹簧加速轴承支座(83)的左侧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啮合连接,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配接在弹簧始力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85),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85)的右侧是弹簧始力小齿轮(86),弹簧始力小齿轮(86)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I(90),弹簧始力小齿轮(86)与短齿条(87)啮合联接,短齿条(87)的下端嵌固在气压弹簧柱(88)上,气压弹簧柱(88)插在气压弹簧座(89)里。主动击推力齿轮(34)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离合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齿轮(24),并且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处于啮合状态,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主动击推力齿轮(34)带动同轴的双万向节(82)转动,双万向节(82)带动同轴的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转动,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带动同轴的弹簧始力小齿轮(86)一起转动,弹簧始力小齿轮(86)将动力传递于短齿条(87),短齿条(87)压缩气压弹簧柱(88),当主动击推力齿轮(34)被反作功用力转动一周时,滑动双盘凸轮(79)推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向上运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拉动离合杠杆(76),离合杠杆(76)和短曲柄(70)同时拉动长连杆I(69)和长连杆II(75),长连杆I(69)和长连杆II(75)同时拉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6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74)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挡块产生的反推力移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分离,气压弹簧柱(88)不再受反作功用力,气压弹簧柱(88)向上弹起释放能,气压弹簧柱(88)推动短齿条(87)向上运动,短齿条(87)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始力小齿轮(86),弹簧始力小齿轮(86)带动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转动,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高速带动双万向节(82)和主动击推力齿轮(34)高速转动,主动击推力齿轮(34)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当主动击推力齿轮(34)运转第二周时,径向单盘凸轮(81)推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向下运动,带凸盘双向用力挺杆(80)推动离合杠杆(76)摆动,离合杠杆(76)和短曲柄(70)同时推动长连杆I(68)和长连杆II(75)向上运动,长连杆I(69)和长连杆II(75)同时推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6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74)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挡块的反作用力使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受击推力齿轮(7)分离,主动击推力齿轮(3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啮合。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0所示的第六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的左侧是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设有若干个棘爪(32),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在动力输出轴(3)上转动,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受击推力棘轮(33)单向啮合联接,受击推力棘轮(33)与飞轮(1)同轴相连,受击推力棘轮(33)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与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通孔是中点布一个和下端滚子挺杆(94)之上,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左右两侧是左通槽引导轴支架(97)和右通槽引导轴支架(96),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和左、右通槽引导轴支架((97)、(96))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其两根阻力引导轴(95)分别穿过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两个通孔,并且两根阻力引导轴(95)的两端轴承分别在左和右通槽引导轴支架((97)、(96))的通槽里滚动。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93)连接,主力短连杆(93)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98)连接,重力杠杆(98)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102)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103)的孔里,重力杠杆(98)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100)的导向柱(99)连接,导向柱(99)的上端是重力物体(100),重力物体(100)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101)在其孔中,稳定柱(101)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的下端与齿侧面相反的侧面有一个孔,其滚子挺杆(94)固接于孔内,滚子挺杆(94)的另一端伸入圆柱凸轮(104)的凹槽内,圆柱凸轮(104)的下端在机座上转动,圆柱凸轮(104)的上端是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的上端是柱顶支架(106),柱顶支架(106)为倒“U”字形状。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配接在动力输入轴的左端,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处于下止点。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小比列圆锥齿轮(107)将动力传递于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圆柱凸轮从动圆锥齿轮(105)带动圆柱凸轮(104)转动,圆柱凸轮通过滚子挺杆(94)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再将动力传递于主力短连杆(93),主力短连杆(93)再将动力传递于重力杠杆(98),重力杠杆(98)举起重力物体(100),当圆柱凸轮(104)转动一周时,圆柱凸轮(104)不再对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产生升力,重力物体(100)推动重力杠杆(98)向下运动。重力杠杆(98)将重力物体(100)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力短连杆(93)运动,主力短连杆(93)将动力的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主动击推力多孔单面齿条(92)将动力的传递于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内棘爪受击推力齿轮(30)带动受击推力棘轮(33)转动,受击推力棘轮(33)带动同轴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2所示的第七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的左侧是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齿轮(7)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受击推力齿轮(7)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无齿侧面中间有一个矩形通槽滑道,其长度上为齿条行程的两倍,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93)连接,主力短连杆(93)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98)连接,重力杠杆(98)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102)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103)的孔里,重力杠杆(98)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100)的导向柱(99)连接,导向柱(99)的上端是重力物体(100),重力物体(100)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101)在其孔中,稳定柱(101)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两侧是左双轴移动支承架(123)和右双轴移动支承架(114),左和右双轴移动支承架上各有两个通槽,其无槽两侧面上各有块长挡块固接在上面,其中右双轴移动支承架(114)上是长挡块I(115)和长挡块II(116),左双轴移动支承架(123)上是长挡块III(124)和长挡块IV(125),长度是双轴移动支承架的一半。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穿过左侧双轴移动支承架(123)再穿过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和右侧双轴移动支承架(114)的通槽,两头顶移心摆杆I(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套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的右端,两头顶移心摆杆II(126)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V(128)套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的左端,两头顶移心摆杆为三角形,其两个锐角改为圆角,且各角嵌有一个滚子(119),阻力引导轴(129)在两头顶移心摆杆的中心孔内正反转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的中心点与一端滚子(119)中心点的连线的中点各与短连杆I(118)的一头连接,其位于下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连接点又与长连杆III(121)的一头连接,长连杆III(121)的下端与短曲柄II(122)连接,短曲柄II(122)的另一端固定配接在复合曲轴(132)的右端,复合曲轴(132)从右双轴移动支承架(114)穿过,再穿过左双轴移动支承架(123)与离合杠杆II(131)配接,复合曲轴(132)的中点处是曲拐,曲拐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正下面,曲拐上套有一个回字形挺杆块(135),回字形挺杆块(135)的下端在回字形导向支承柱(136)内,离合杠杆II(131)的一端与长连杆IV(130)下端连接,长连杆IV(130)的上端与短连杆II(12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V(128)连接,短连杆II(127)的另一端与两头顶移心摆杆II(126)连接,离合杠杆II(131)的另一端与长短柄曲轴(133)的长曲柄连接,长曲柄和短曲柄的中间是长短曲轴承支座(134),其短曲柄与杠杆挺杆(112)的下端连接,杠杆挺杆(112)的上端为阶梯形状,其上阶梯是挺杆块(111),挺杆块(111)通过弹簧片(113)与杠杆挺杆(112)连接,下阶梯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下端的单曲面移动凸轮盘(110)离合接触,单曲面移动凸轮盘(110)向上间隔挺杆块(111)的距离是双面移动凸轮盘(109),且离合接触。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又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离合啮合联接,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齿轮(24),其同轴相连,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处于下止点,此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受击推力齿轮(7)处于分离状态,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处于啮合状态。当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上升将动力传递于主力短连杆(93),主力短连杆(93)再将动力传递于重力杠杆(98),重力杠杆(98)举起重力物体(100),当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到达上止点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下端的单曲面移动凸轮盘(110)和双曲面移动凸轮盘(109)推动杠杆挺杆(112)摆动,杠杆挺杆(112)推动长短柄曲轴(133)摆动,长短柄曲轴(133)推动离合杠杆II(131)运动,离合杠杆II(131)和短曲柄II(122)同时推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IV(130)向上运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IV(130)通过短连杆I(118)和短连杆II(127)同时推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两头顶移心摆杆II(126)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V(128)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长挡块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移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再带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一起移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受击推力齿轮(7)啮合,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分离,重力物体(100)推动重力杠杆(98)向下运动。重力杠杆(98)将重力物体(100)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力短连杆(93)运动,主力短连杆(93)推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向下运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齿轮(7),受击推力齿轮(7)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当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向下运动到下止点时,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的下端面冲击回字形挺杆块(135),回字形挺杆块(135)推动复合曲轴(132)的曲拐向下运动,复合曲轴(132)带动同轴的离合杠杆II(131)和短曲柄II(122)转动,离合杠杆II(131)和短曲柄II(122)同时拉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IV(130)向上运动,长连杆III(121)和长连杆IV(130)通过短连杆I(118)和短连杆II(127)同时拉动两头顶移心摆杆I(117)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II(120)、两头顶移心摆杆II(126)和两头顶移心摆杆IV(128)摆动,两头顶移心摆杆通过与长挡块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移动,两根阻力引导轴(129)再带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一起移动,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受击推力齿轮(7)分离,主动击推力通槽双面齿条(108)与终级反作功用力齿轮(91)啮合。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6所示的第八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的左侧是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与飞轮(1)同轴相连在动力输出轴(3)上。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的左侧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与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的轴向正前面是轴向滑动轴承支座(140),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的轴向后面是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离合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的轴向正前面是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与滑动轴拔叉(143)连接,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的轴侧两侧是挡环(144),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的轴向前面是套轴(145),套轴(145)内是主动击推力轴连接共同转动,轴向双盘凸轮(146)配接在套轴(145)的前端,轴向双盘凸轮(146)的矮凸盘径向延伸出一个“7”字形状的活动凸轮盘支架,活动凸轮盘(147)尾端套接于小弹簧(148)内,活动凸轮盘(147)前端穿过活动凸轮盘支架伸向轴中心,轴向双盘凸轮(146)的两个盘与曲形挺杆(150)的一侧离合接触,曲形挺杆(150)的另一侧与轴向单盘凸轮(149)离合接触。曲形挺杆(150)为反“L”形状,曲形挺杆(150)的拐弯中点销固定在双销支承架(157)上,曲形挺杆(150)的另一端与中间连杆(153)和上拔叉连杆(152)连接,上拔叉连杆(152)的另一头与滑动轴拔叉中点连接,其连接点下是滑动轴拔叉销,滑动轴拔叉销固定在拔叉销支承架(156)上,滑动轴拔叉(143)的尾端与下拔叉连杆(154)连接,下拔叉连杆(154)的另一头与中间连杆(153)的另一头和摇杆(155)连接,摇杆(155)的另一端与双销支承架(157)的下销连接。轴向单盘凸轮(149)的另一侧是套轴轴承支座(151),套轴轴承支座(151)的另一侧是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5)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轮(84)啮合连接,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84)轮配接在弹簧始力轴的左端,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4)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85),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85)的右侧是弹簧始力小齿轮(86),弹簧始力小齿轮(86)的右端面前方是弹簧始力轴承支座II(90),弹簧始力小齿轮(86)与短齿条(87)啮合联接,短齿条(87)的下端嵌固在气压弹簧柱(88)上,气压弹簧柱(88)插在气压弹簧座(89)里。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动力输入齿轮(24)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同轴相连。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处于啮合状态,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处于分离状态,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转动,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带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转动,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带动套轴(145)和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6转动,弹簧加速小比列齿轮36将动力传递于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5),弹簧加速大比列半圆齿轮(85)带动同轴的弹簧始力小齿轮(87)转动,弹簧始力小齿轮(87)将动力传递于短齿条(88),短齿条(88)压缩气压弹簧柱(89),当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转动半周时,轴向双盘凸轮(146)推动曲形挺杆(150)摆动,曲形挺杆(150)推动上拔叉连杆(152)和拉动中间连杆(153),上拔叉连杆(152)推动滑动轴拔叉(143)拔动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推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一起滑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啮合,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分离,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将动力传递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带动同轴的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当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转动半周时,轴向单盘凸轮(149)推动曲形挺杆(150)摆动,曲形挺杆(150)推动中间连杆(153),中间连杆(153)推动下拔叉连杆(154)和摇杆(155),下拔叉连杆(154)通过与摇杆(155)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滑动轴拔叉(143)拔动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双轴向滑动推力轴承(142)推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和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一起滑动,主动击推力圆锥齿轮(138)与受击推力圆锥齿轮(137)分离,主动击推力轴从动圆锥齿轮(139)与终级反作功用力圆锥齿轮(141)啮合。如此连续的循环。
图18所示的第九个实施方例中,飞轮(1)各方案统一设置在动力输出轴(3)的右端,飞轮(1)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2)的左侧是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在动力输出轴上转动,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与滚柱(160)离合锲紧相联,滚柱(160)与弹簧顶杆(161)连接,弹簧顶杆(161)和小弹簧(162)置于星轮(159)的星辨内,星轮(159)与飞轮(1)同轴相连,星轮(159)的左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出轴承支座II(25)。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啮合联接,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上端与主力短连杆(93)连接,主力短连杆(93)的另一头与重力杠杆(98)连接,重力杠杆(98)的另一端是支点轴穿过,支点轴的两端分别在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102)和重力支点轴承支座II(103)的孔里,重力杠杆(98)的若干分之一点与重力物体(100)的导向柱(99)连接,导向柱(99)的上端是重力物体(100),重力物体(100)的底面有两个孔,有两根稳定柱(101)在其孔中,稳定柱(101)固定在机座上。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左右两侧面上是块,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左右两侧是左滑槽支承架(165)和右滑槽支承架(164),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两个凸块分别伸入左滑槽支承架(165)和右滑槽支承架(164)的凹槽内。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的下端与反作功用力凸轮(166)接触相联,反作功用力凸轮(166)配接在终级反作功用力轴的左端,反作功用力凸轮(166)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I(29)的右侧是动力输入齿轮(24),动力输入齿轮(24)的右端面前方是动力输入轴承支座I(23)。
在静止无动力输入的状态时,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处于下止点,当动力作用于动力输入齿轮(24)时,动力输入齿轮(24)带动同轴的反作功用力凸轮(166)转动,反作功用力凸轮(166)将动力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上升将动力传递于主力短连杆(93),主力短连杆(93)再将动力传递于重力杠杆(98),重力杠杆(98)举起重力物体(100),当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到达上止点时,反作功用力凸轮(166)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分离,重力物体(100)推动重力杠杆(98)向下运动。重力杠杆(98)将重力物体(100)的能量加速和能量减小后推动主力短连杆(93)运动,主力短连杆(93)将动力的传递于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主动击推力凸块单面齿条(163)将的动力传递于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内离合受击推力齿轮(158)带动星轮(159)一起转动,星轮(159)带动同轴飞轮(1)转动,飞轮(1)将若干分之一周的动力连续成整周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3)输出动力。如此连续的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其中的飞轮对弹性势能体或重力势能体反作功用力的机构,可以是减速器或变速器或无级变速器等任用其中案,对飞轮对弹性势能体或重力势能体反作功用力变速可以实现对飞轮的转速和转矩控制。其各技术方案中的大与小齿轮之间比列为2倍至无穷大倍,杠杆的长臂与短臂之比列也是2倍至无穷大倍,也就是弹性势能体或重力势能体的加速倍数为2倍至无穷大倍,再通过减速转换装置将高速减速2倍至无穷大倍作用于飞轮。飞轮对弹性势能体或重力势能体反作功用力装置,为减速2倍至无穷大倍之后作用于弹性势能体或重力势能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其各方案中的构件和装置能交换组合成新型的机械能力动机。
CN2009100628151A 2009-06-24 2009-06-24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Pending CN101929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28151A CN101929534A (zh) 2009-06-24 2009-06-24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28151A CN101929534A (zh) 2009-06-24 2009-06-24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9534A true CN101929534A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6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28151A Pending CN101929534A (zh) 2009-06-24 2009-06-24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953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956A (zh) * 2014-08-07 2014-12-24 管群祥 力臂作动发电装置
TWI555930B (zh) * 2015-10-27 2016-11-01 黃明仕 多連桿轉動結構
CN107886934A (zh) * 2017-11-27 2018-04-06 方正圆 一种思政教育宣传用拍钹装置
CN108956324A (zh) * 2018-05-22 2018-12-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试样快速弯折疲劳实验装置
CN109759687A (zh) * 2019-03-28 2019-05-17 重庆天胜电子有限公司 自出丝点焊机
CN109822548A (zh) * 2018-12-07 2019-05-31 中山市沃倍特智能医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可弹性储能机构及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上的驱动关节
CN111066625A (zh) * 2020-01-16 2020-04-28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的动力装置
CN112547348A (zh) * 2017-11-28 2021-03-26 日照轩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式喷液装置
CN113041433A (zh) * 2021-03-08 2021-06-29 廖明霞 一种胰岛素点滴定时摇匀架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956A (zh) * 2014-08-07 2014-12-24 管群祥 力臂作动发电装置
TWI555930B (zh) * 2015-10-27 2016-11-01 黃明仕 多連桿轉動結構
CN107886934A (zh) * 2017-11-27 2018-04-06 方正圆 一种思政教育宣传用拍钹装置
CN112547348A (zh) * 2017-11-28 2021-03-26 日照轩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式喷液装置
CN108956324A (zh) * 2018-05-22 2018-12-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试样快速弯折疲劳实验装置
CN109822548A (zh) * 2018-12-07 2019-05-31 中山市沃倍特智能医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可弹性储能机构及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上的驱动关节
CN109822548B (zh) * 2018-12-07 2023-12-22 中山市沃倍特智能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弹性储能机构及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上的驱动关节
CN109759687A (zh) * 2019-03-28 2019-05-17 重庆天胜电子有限公司 自出丝点焊机
CN111066625A (zh) * 2020-01-16 2020-04-28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的动力装置
CN111066625B (zh) * 2020-01-16 2021-06-29 宁夏天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的动力装置
CN113041433A (zh) * 2021-03-08 2021-06-29 廖明霞 一种胰岛素点滴定时摇匀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9534A (zh) 机械能增大能量装置
CN101931311A (zh) 电能循环机械能力动机
CN101566141A (zh) 机械能力动机
CN105156664B (zh) 一种多挡变速器及其应用的中心轮棘爪安装结构
CN102748448B (zh) 一种用于滚珠循环的系统
CN101818794A (zh) 变径齿轮变速器
CN108180269A (zh) 原动机和减速机与低转速等力加速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组合发电机组
CN202213480U (zh) 电动轮毂
US9182024B2 (en)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CN1892069A (zh) 电动车辆减速器
CN210728643U (zh) 一种洗牌装置及其应用的自动麻将机
CN102303684A (zh) 一种电动轮毂
CN201396117Y (zh) 游梁平衡抽油机的刹车传动装置
CN113819019A (zh) 一种能量转换输出装置
CN103976571B (zh) 储物架套筒定心离合加力机构
CN104527914B (zh) 无级变速器及应用有该无级变速器的自行车
CN208948279U (zh) 大型管道输送翻转装置
WO2009043204A1 (fr) Variateur de vitesse automatique pour bicyclette
CN104132079B (zh) 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
CN209714258U (zh) 麻将机升牌推牌单向凸轮式驱动机构
CN201309251Y (zh) 瓶坯传输装置
CN204512310U (zh) 一种杠杆式周期性换向机构
CN209700870U (zh) 一种正反双向踩踏自行车驱动装置
CN112319073A (zh) 一种摇奖球高效率批量印标装置
CN113799160A (zh) 一种用于机械臂智能驱动的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