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6179A - 包括可折叠套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 - Google Patents

包括可折叠套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6179A
CN101926179A CN200880125407XA CN200880125407A CN101926179A CN 101926179 A CN101926179 A CN 101926179A CN 200880125407X A CN200880125407X A CN 200880125407XA CN 200880125407 A CN200880125407 A CN 200880125407A CN 101926179 A CN101926179 A CN 101926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able sleeve
earphone case
diameter dimension
earphone
fold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54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琳·安娜·桑贝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926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6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该耳机壳体包括可折叠套。可折叠套包括第一端和相反的第二端。可折叠套的第一端环绕耳机壳体。可折叠套的相反的第二端适于被折叠。可折叠套适于被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和折叠位置。当可折叠套布置在第一非折叠位置时,耳机壳体形成第一直径尺寸。另外,当可折叠套布置在折叠位置时,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调节耳机壳体的大小的方法和包括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的便携式免提装置。

Description

包括可折叠套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壳体、包括耳机壳体的便携式免提装置以及用于耳机壳体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包括可折叠套的耳机壳体,该耳机壳体的大小可调节。
背景技术
诸如无绳和移动电话、寻呼机、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电子邮件装置、具有通信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PDA)、MP3播放器以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装置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变得日益普及。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一些可构造成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其它装置通信。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者通常将这些装置随身携带,这允许这些使用者利用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打电话、听音乐、检查日程预约、查邮件和/或访问互联网和互联网上的有用信息。
对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者来说不利之处可能在于必须至少用一只手来握持电子装置,因此限制了可操作性和使用者的总体灵活性。对于该问题常用的补救方法是使用例如带附接的麦克风的耳机。从而便携式电子装置可被装在例如口袋中。因此,在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时,解放出使用者的手,而允许他/她在任意方向上移动手臂。
然而,对于适于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免提装置(例如耳机)的不同使用者来说耳朵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少女的耳朵可能比老人的耳朵小很多。该耳朵大小的差异具体地涉及耳朵的外耳,因为对使用者来说耳机与耳朵的配合可能是个问题。对于耳朵大小并不特别的使用者来说,中型尺寸的耳机对于一些使用者可能太大,而对一些使用者可能太小,因此这可能带来不便。
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方案是可以生产不同尺寸的耳机。然而,该方案与仅生产一种尺寸的耳机相比成本高,因此不理想。
另一种可行方案是可以向耳机附接不同尺寸的分离的泡沫橡胶适配器。这样,使用者可使他/她的耳机适应与他/她的耳朵大小,并实现完美的配合。然而,不期望的是存在与耳机配合的松散的备件,因为这些部件容易丢失,这可能致使使用者烦恼、失落甚至于愤怒。
再一种可行方案是通过使用配戴在使用者头部上的金属架等将耳机固定到耳朵。然而这可能也不理想,因为其可能妨碍使用者的发型美感,可能不舒适和/或甚至不能配戴(例如在有帽子时),并且可能对使用者来说通常麻烦且不方便。
解决该问题的又一种可行方案是可以用夹子等将耳机固定到使用者的耳垂。然而,该方案可能引起敏感的使用者疼痛,因此通常造成不便。该方案还可能特别使保守的男性使用者犹豫不决;因为这可能联想到耳环和穿耳。
因此,在使用便携式免提装置时有必要便于将耳机配合在使用者的耳朵中。
另外,由于便携式通信装置和便携式免提装置的制造商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存在对新功能和特征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避免或降低上述的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问题,并提供改善的耳机壳体。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该耳机壳体包括附接到该耳机壳体的可折叠套。所述可折叠套包括第一端和相反的第二端。所述可折叠套的第一端环绕所述耳机壳体。所述可折叠套的相反的第二端适于被折叠。所述可折叠套适于被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使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一直径尺寸。所述可折叠套还适于被保持在折叠位置,使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所述第二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直径尺寸。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耳机壳体包括摩擦增强装置。该摩擦增强装置适于增强所述耳机壳体与所述可折叠套之间的摩擦。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摩擦增强装置包括从所述耳机壳体的外表面突出的外部肋。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摩擦增强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耳机壳体的外表面中的外部切口。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摩擦增强装置包括粘性物质,该粘性物质施加在所述耳机壳体与所述可折叠套之间的边界层中。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可折叠套可应用为所述耳机壳体上的外壳。因此当所述耳机壳体保持在所述第一非折叠位置时,该可折叠套作为所述耳机壳体的保护性外部材料。当所述耳机壳体保持在所述第一非折叠位置时,该耳机壳体形成所述第一直径尺寸。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尺寸与所述第二直径尺寸之间的直径差近似为1毫米。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耳机壳体的所述第一直径尺寸的直径近似介于3至30毫米之间。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可折叠套由诸如橡胶、塑料或硅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所述可折叠套适于被卷成第二折叠位置,在该第二折叠位置,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当所述可折叠套保持在使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的第二折叠位置时,所述可折叠套适于被折叠成使该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二端位于该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一端的上部上。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其中,当所述可折叠套保持在使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的第二折叠位置时,所述可折叠套适于被折叠成使该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一端位于该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二端的上部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便携式免提装置,该便携式免提装置包括包含所述第一方面的特征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耳机壳体的直径尺寸的方法。该耳机壳体包括可折叠套。所述可折叠套的第一端附接到所述耳机壳体。所述可折叠套的相反的第二端适于被折叠。该方法包括朝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一端向后折叠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二端的步骤。因此,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
本发明的所述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三方面的特征,并且还包括从所述耳机壳体拉出所述可折叠套的步骤。所述可折叠套被拉出的距离可以近似为该可折叠套的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所述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三方面的特征,并且还包括子步骤:将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二端塞在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使得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因此,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
本发明的所述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该第三方面的特征,并且还包括子步骤:将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二端折叠在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一端上,使得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可折叠套的所述第一端的上方。因此,所述耳机壳体形成第二直径尺寸。
由于本发明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的可折叠套、包括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的便携式免提装置和用于调节耳机壳体的大小的方法,因此可以通过折叠所述可折叠套而将耳机壳体的直径尺寸从第一直径尺寸变为第二直径尺寸,而不向所述耳机壳体附接附加的松散部件,例如软垫。由此可以消除松开或放错任何附加的松散部件的风险。因此实现改善的耳机壳体。
而且,本方案提供对使用者的人体工程学改善,使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和/或包括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的便携式免提装置的厂商节省成本。由于该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适于大多数使用者,因此改善了配戴一致性。由此避免声漏,并且可降低声级而不降低声音质量。因此,可降低损害听力(例如耳鸣)的风险,音量的降低使得功耗较小,从而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现在将针对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示出具有包括耳机壳体的附接的便携式免提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性简图。
图2A是示出可折叠套处于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B是示出可折叠套处于非折叠位置的根据图2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A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B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二非折叠位置的根据图3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C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折叠位置的根据图3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A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B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二非折叠位置的根据图4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C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折叠位置的根据图4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A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B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折叠位置的根据图5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A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B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折叠位置的根据图6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A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B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二非折叠位置的根据图7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C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折叠位置的根据图7A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8A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和摩擦增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8B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和摩擦增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8C是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的耳机壳体的实施方式和摩擦增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用于调节耳机壳体的大小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限定为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包括耳机壳体的便携式免提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耳机壳体的大小的方法,这些可以通过下述实施方式实现。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解释成限制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使得本公开更彻底且更全面,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发明的范围。应理解,不旨在将本发明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包括耳机壳体的便携式免提装置和/或用于调节耳机壳体的大小的方法限制成所公开的具体形式中任意一种,相反地,本发明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包括耳机壳体的便携式免提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耳机壳体的大小的方法覆盖落入如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和替代。
图1是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的便携式免提装置100的示意图。便携式免提装置100可通过端口120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端口120可通过线缆连接部130与至少一个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连接。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端口120可通过线缆连接部130与两个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连接;一个耳机壳体140可适于位于使用者的每个耳朵中。在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的每个上附接可折叠套150。
如本文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包括移动站(例如蜂窝式移动无线电话)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然而,当在本文中使用时,“便携式电子装置”可包括仅具有无线信号接收器而无发送能力的装置和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双向通信的接收发送递硬件的装置以及根本不具有任何通信能力的装置。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便携式电子装置110可有点不太轻便,并且包括例如台式计算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便携式电子装置110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MP3播放器、膝上型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或者任何其它种类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对讲机、搜索无线电(hunting radio)、婴儿监控器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10可以是可折叠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便携式免提装置100可以是适于装在耳朵的外耳中的外耳内耳机。然而,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便携式免提装置100可以是适于装在耳朵的耳道中的耳内耳机。
图2A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包括第一端160和相反的第二端170。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环绕耳机壳体140。另外,可折叠套150附接到耳机壳体140。该附接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通过在耳机壳体140与可折叠套15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施加摩擦增强装置;通过利用包含在可折叠套150内的材料的弹性;通过施加至少一个从耳机壳体140的表面突出的外部肋;通过在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中施加外部切口;通过在耳机壳体140上施加摩擦增强外涂层;通过借助刻划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而在该表面上形成摩擦增强区;通过施加粘性物质,例如胶水;通过施加胶带或通过使用其它便利固定手段,例如通过卡合、粘接、销接、闩接、挤压、捆扎、夹持、栓接、拧紧、钩住、铰接、焊接、缝合、熔接、紧固、钉住、系结、箍住、搭接;通过使用磁力或通过多个这些和/或其它附接手段的结合,从而将可折叠套150的至少一部分永久或临时地附接到耳机壳体140。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附接到耳机壳体140。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附接到耳机壳体140。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与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均附接到耳机壳体140。
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定位成与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相反。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还适于被折叠。
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可折叠套150包覆耳机壳体140。因此,可折叠套150至少部分覆盖耳机壳体140的外部,并且可作为耳机壳体140的保护性外部材料。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由此可一定程度上免受刮擦、污物、灰尘、热、辐射、冷、湿气、电磁干扰的影响,并且还可减少向耳机壳体140声漏和/或从该耳机壳体140声漏。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壳体140还可被附接到线缆连接部130。
图2B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至少折叠一次,以增加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因此,如图2B中所示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耳机壳体140可比如图2A所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的耳机壳体140更适合耳朵较大的的使用者。
因此图2A和图2B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的原理,其中,通过折叠可折叠套150来进行大小的调节。如以下将更加详细地讨论、示出和例示的那样,可以用多种方式实现将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转换到折叠位置203的折叠过程。
图3A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耳机壳体140包括第一封闭端141和与该第一封闭端141相反定位的第二开口端142。声波可穿过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发射。可折叠套150包括第一端160和相反的第二端170。
可折叠套150可附接到内部适当设计的任意的耳机壳体140。由于耳机壳体140的内部设计与本装置和方法的功能无关,并且为了容易理解本装置和方法,因此,除了仅存在第一封闭端141和第二开口端142之外,在图3A至8C中省略耳机壳体140的内部的细节。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靠近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定位。另外,根据这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放置在耳机壳体140的外侧,环绕耳机壳体140并且自身朝耳机壳体140的第一封闭端141伸展,从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定位成比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更靠近耳机壳体140的第一封闭端141。
然而,根据一些其它实施方式,该定位可完全相反,使得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靠近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定位。另外,根据这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放置在耳机壳体140的外侧,环绕耳机壳体140并自身朝耳机壳体140的第一封闭端141伸展,使得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定位成比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更靠近耳机壳体140的第一封闭端141。
耳机壳体140可被附接到线缆连接部130,该线缆连接部130继而可被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
另外,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一直径尺寸D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可例如为圆形。然而,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以是卵形、椭圆形、蛋形、半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五角形或成形为任意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不定形。
仅作为非限制的实施例而言,可折叠套150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的直径尺寸D1可以介于3至30毫米之间。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可介于例如5至20毫米之间。根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可例如近似为8毫米、10毫米、12毫米、15毫米或17毫米。
使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为近似15±5毫米的优点在于当将耳机壳体140装于外耳中时,该具体直径尺寸D1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舒适。然而,当将耳机壳体140用于适于装在耳朵的耳道中的耳内耳机式的便携式免提装置100中时,有利的是可使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近似为7±3毫米。
图3B示意地示出如图3A所示的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但该可折叠套150布置在第二非折叠位置202,正好在折叠可折叠套150之前。如图3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沿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的方向从耳机壳体140部分地拉出可折叠套150。因此,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被拉至耳机壳体140的第二端142上。然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仍然环绕耳机壳体140。
如图3B所示的第二非折叠位置202为中间形式,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应用该中间形式可将具有可折叠套150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容易地变换至折叠位置203。
图3C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图3A和3B中所示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3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被向外折叠在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上,从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位于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的上方。因此,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耳机壳体140提供直径尺寸D2。直径尺寸D2比直径尺寸D1大,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获得直径尺寸D1,如图3A所示。
与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相比,当处于折叠位置203中时,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2增大了可折叠套150的厚度的近似两倍。
因此,作为一实施例,如果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为15毫米,并且可折叠套150的厚度为0.5毫米,则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折叠成折叠位置203时所形成的第二直径尺寸D2为16毫米。这些尺寸仅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提出,以使读者容易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在另一个任意的实施例中,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可以是7毫米,可折叠套150的厚度可以为1毫米。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折叠成折叠位置203时,所形成的第二直径尺寸D2变为9毫米。
然而,当被折叠成折叠位置203时使可折叠套150的直径尺寸D2为16±5毫米的有利之处在于,当将耳机壳体140装在外耳中时,大部分的预期用户组可感到直径尺寸D2较舒适。当将耳机壳体140装在耳朵中(耳朵的耳道中)时,有利的是可使处于折叠位置203的直径尺寸D2近似为8±3毫米。
可折叠套150可用任意弹性体(例如橡胶、塑料或硅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
该弹性材料的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是例如聚氨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聚丁二烯、丁苯橡胶、卤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全氟弹性体、氯丁橡胶、拜耳平氯丁橡胶(Baypren)、乙丙橡胶、表氯醇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聚异戊二烯橡胶、氟硅酮橡胶、氟橡胶、聚醚嵌段酰胺、节肢弹性蛋白和/或弹性蛋白、乙烯醋酸乙烯酯、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硫化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聚氯丁烯、聚硫橡胶等。
图4A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3A中已示出的实施方式有些类似。
耳机壳体140包括第一封闭端141和定位成与该第一封闭端141相反的第二开口端142。可折叠套150包括第一端160和相反的第二端170。耳机壳体140可附接到线缆连接部130,该线缆连接部130继而可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
另外,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一直径尺寸D1。
图4B示意地示出如图4A中所示的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二非折叠位置202,正好在折叠可折叠套150之前。如图4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沿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的方向从耳机壳体140部分地拉出可折叠套150。因此,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被拉至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上。然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仍然环绕耳机壳体140。图4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3B中已示出的实施方式有些类似。
第二非折叠位置202为中间形式,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应用该中间形式可将具有可折叠套150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容易变换至折叠位置203。
图4C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图4A和4B中所示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4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被向内折叠,以塞在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的下方。从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位于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的下方。因此,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耳机壳体140形成直径尺寸D2。直径尺寸D2比直径尺寸D1大,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获得直径尺寸D1,如图4A所示。
与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相比,当处于折叠位置203中时,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2增大了可折叠套150的厚度的近似两倍。
根据图4A、4B和4C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D2的尺寸以及可折叠套150的材料和尺寸可与针对图3A、3B和3C的前述讨论相同或类似。
图5A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5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3A和4A中已示出的实施方式有些类似。
耳机壳体140包括第一封闭端141和定位成与该第一封闭端141相反的第二开口端142。可折叠套150包括第一端160和相反的第二端170。耳机壳体140可附接到线缆连接部130,该线缆连接部130继而可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
另外,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一直径尺寸D1。
图5B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图5A中所示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5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被向外折叠在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上,从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位于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的上方。因此,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耳机壳体140形成直径尺寸D2。直径尺寸D2比直径尺寸D1大,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获得直径尺寸D1,如图5A所示。
与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相比,当处于折叠位置203中时,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2增大了可折叠套150的厚度的近似两倍。
根据图5A和5B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和D2的尺寸以及可折叠套150的材料和尺寸可与针对图3A、3B和3C的前述讨论相同或类似。
根据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无任何中间的第二非折叠位置202的情况下从耳机壳体140的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的直径尺寸D1转换到耳机壳体140的折叠位置203中的直径尺寸D2。这可为使用者提供某些优点,例如,可简化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到折叠位置203的转换过程,并且可以在进一步降低松开可折叠套150的风险(例如因耳机壳体140的无意的滑动)的情况下进行该转换过程。
图6A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6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3A、图4A和图5A中已示出的实施方式有些类似。
耳机壳体140包括第一封闭端141和定位成与该第一封闭端141相反的第二开口端142。可折叠套150包括第一端160和相反的第二端170。耳机壳体140可附接到线缆连接部130,该线缆连接部130继而可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
另外,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一直径尺寸D1。
图6B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位于折叠位置203的图6A中所示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6A中的虚线箭头所述,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朝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向外折叠。因此,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折叠在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上,从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位于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的上方。因此,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耳机壳体140形成直径尺寸D2。直径尺寸D2比直径尺寸D1大,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获得直径尺寸D1,如图6A所示。
与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相比,当处于折叠位置203中时,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所形成的直径尺寸D2增大了可折叠套150的厚度的近似两倍。
根据图6A和6B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和D2的尺寸以及可折叠套150的材料和尺寸可与针对图3A、3B和3C的前述讨论相同或类似。
根据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如之前在图3B、4B和5B中所述,在无任何中间的第二非折叠位置202的情况下从耳机壳体140的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的直径尺寸D1转换到耳机壳体140的折叠位置203中的直径尺寸D2。这可为使用者提供某些优点,例如,可简化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到折叠位置203的转换过程,并且可以在进一步降低松开可折叠套150的风险(例如因耳机壳体140的无意的滑动)的情况下进行该转换过程。
图7A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3A、4A、5A和6A中已示出的实施方式有些类似。
耳机壳体140包括第一封闭端141和定位成与该第一封闭端141相反的第二开口端142。可折叠套150包括第一端160和相反的第二端170。耳机壳体140可附接到线缆连接部130,该线缆连接部130继而可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
另外,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一直径尺寸D1。
仅作为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的直径尺寸D1可以介于3至30毫米之间。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可介于例如5至20毫米之间。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可例如近似为8毫米、10毫米、12毫米、15毫米或者17毫米。
使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为近似15±5毫米的优点在于当将耳机壳体140装在外耳中时,大部分人可感到该具体的直径尺寸D1较舒适。然而,当将耳机壳体140用于适于装在耳朵的耳道中的耳内耳机式的便携式免提装置100中时,有利的是可使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直径尺寸D1近似为7±3毫米。
图7B示意地示出如图7A所示的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二非折叠位置202,正好在折叠可折叠套150之前。如图7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沿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的方向从耳机壳体140部分地拉出可折叠套150。因此,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被拉至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上。然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仍然环绕耳机壳体140。图7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3B和图4B中已示出的实施方式有些类似。
第二非折叠位置202为中间形式,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应用该中间形式容易地将附接有可折叠套150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转换至折叠位置203。
图7C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图7A和7B中所示的耳机壳体14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朝耳机壳体140的封闭端141向后卷。因此,如图7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卷在可折叠套150的外侧上,从而,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位于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的上方,但不临近该第一端160。因此,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耳机壳体140形成直径尺寸D2。直径尺寸D2比直径尺寸D1大,当可折叠套15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获得直径尺寸D1,如图7A所示。
当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中时,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的所得到的直径尺寸D2可增大折叠套150的厚度的近似三至四倍。然而,D1与D2之间的该直径尺寸差可取决于转数和包含在位于折叠位置203的卷绕的可折叠套150内的空气量,因此可变化明显。
因此,作为一实施例,如果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为15毫米,并且可折叠套150的厚度为0.5毫米,则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卷成折叠位置203时所形成的第二直径尺寸D2为17毫米。这些图仅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提出,以使较初始的读者容易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在另一个任意的实施例中,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可以为7毫米,可折叠套150的厚度可以为1毫米。当具有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卷成折叠位置203时所形成的第二直径尺寸D2则变为11毫米。
然而,当折叠成折叠位置203时使可折叠套150的直径尺寸D2为17±5毫米的有利之处在于,当将耳机壳体140装在外耳中时,大部分的预期用户组可感到直径尺寸D2较舒适。当将耳机壳体140装在耳朵中(耳朵的耳道中)时,有利的是可使处于折叠位置203的直径尺寸D2近似为11±3毫米。
图8A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又一实施方式和摩擦增强装置18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壳体140可设置有摩擦增强装置180,以防止可折叠套150无意地滑离耳机壳体140。根据一实施方式,如图8A所示,摩擦增强装置180可包括粘性物质800,例如胶水,该粘性物质可施加在耳机壳体140与可折叠套150之间的边界层的至少一部分上。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由粘性物质800(例如胶水)所代表的摩擦增强装置800施加到耳机壳体140与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之间的边界层中的区域。
图8B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又一实施方式和摩擦增强装置18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根据一实施方式,如图8B所示,摩擦增强装置800可表示为外部肋81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外部肋810可从耳机壳体140的表面升起,如图8B所示,作为脊从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突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壳体140可设置有多个外部肋810,而在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上形成高摩擦区,因此防止可折叠套150无意地滑离耳机壳体140(未示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切口,该至少一个切口与至少一个外部肋810配合。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可设置有一个第一切口,当可折叠套150布置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该第一切口适于与耳机壳体140中的一个第一外部肋810配合。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可设置有一个第二切口,当可折叠套150布置在折叠位置203中时,该第二切口适于与耳机壳体140中的一个第二外部肋810配合(未示出)。
图8C示意地示出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耳机壳体140的又一实施方式和摩擦增强装置18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根据一实施方式,如图8C所示,摩擦增强装置800可表示为耳机壳体140中的外部切口82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外部切口820可以是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中的中空腔,环绕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壳体140可设置有多个外部切口820,以在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上形成高摩擦区,因此防止可折叠套150无意地滑动。多个外部切口820可在耳机壳体140的外部上形成为例如网格(未示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可设置有至少一个肋,该至少一个肋与耳机壳体140中的至少一个外部切口820配合(未示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可设置有一个第一肋,当可折叠套150布置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时,该第一肋适于与耳机壳体140中的一个第一外部切口820配合(未示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可设置有一个第二肋,当可折叠套150布置在折叠位置203中时,该第二肋适于与耳机壳体140中的一个第二外部切口820配合(未示出)。
通过施加摩擦增强装置180,从而增大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上的摩擦,可降低由于无意滑动而造成的松开可折叠套150的风险。
如进一步针对图8A至8C所讨论的那样,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具有某些优点的摩擦增强装置180中的任何一个可与用于可折叠套150中的弹性材料的柔性结合应用,从而进一步增强耳机壳体140与可折叠套150之间的摩擦。
然而,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摩擦增强装置180可包括例如高摩擦橡胶或聚丙烯纤维的合成阵列之类的高摩擦耳机壳体涂层,该涂层可被施加在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上(未示出)。
耳机壳体140可附接到线缆连接部130,该线缆连接部130继而可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10。然而,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壳体140可根本不与任何装置或线缆130连接。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壳体140可通过无线连接(例如蓝牙)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10连接。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可用作耳塞、耳罩、听力保护器等,以降低周围噪声源的干扰。因此,可降低因暴露于周围高分贝噪声而损害听力的风险。
插入的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可用作听力保护装置,例如为了避免在游泳时水进入耳朵中,降低例如在音乐会等时的耳鸣的风险,或者为了在进行例如航空、山地、高速、航天、地球外或海底旅行时避免耳阻塞。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改善了配合,因此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有可折叠套150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时,改善了耳朵的密封。由此实现耳机壳体140的改善的配戴一致性,这使得耳机壳体140的移动较少、声音泄漏较少、受外部噪声源的干扰较少并改善声音质量。由此可以降低声级,这降低了损害使用者的灵敏的听觉器官的风险。而且,较小的音量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110的功耗低,节省了能源并可延长便携式电子装置110的电池在再充电之前的操作电池的寿命。另外,通过形成可被折叠并因此提供具有多个直径尺寸的耳机壳体140的一个可折叠套150,与包括多个可附加到耳机壳体140的松散套的现有技术方案相比,节省了生产资源。
根据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大小可适配的耳机壳体140在塞入时还可用于防止不期望的社交,因此例如为具有社交恐惧症的使用者或摄影模特提供解脱社交折磨的片刻。
图9是示出用于调节耳机壳体140的大小的方法的流程图。耳机壳体140包括可折叠套150。可折叠套150具有第一端160和相反的第二端170。可折叠套150如前所述附接到耳机壳体140。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适于被折叠。可在包括可折叠套150的耳机壳体140位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开始实行该方法,使用者期望通过将耳机壳体140的可折叠套150定位在折叠位置203而增大耳机壳体140的形成的直径尺寸D1,因此,实现耳机壳体140的第二直径尺寸D2。耳机壳体140在折叠位置203中实现的第二直径尺寸D2比耳机壳体140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中实现的第一直径尺寸D1大。
为了适当地调节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D2,该方法可包括许多步骤901至902。然而,应注意,所述方法步骤中的一些步骤为任选的,并且仅包括在一些实施方式内。子步骤902a和902b作为选择为任选的。另外,应注意,方法步骤901-902可以以任意顺序进行,并且他们中的一些步骤例如步骤901和902可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或者甚至以完全相反的顺序进行。该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901
该步骤是任选的。将可折叠套150从耳机壳体140拉出可折叠套150的长度的近似一半。该拉出可使得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被拉至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上。
因此,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仍可被附接到耳机壳体140,例如环绕耳机壳体140。然而可折叠套150的相反的第二端170通过所述操作而变得完全打开,并且不受耳机壳体140的约束。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通过沿与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近似垂直的离开耳机壳体140的方向向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施加拉力而进行任选的步骤901。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通过沿与耳机壳体140的第二开口端142近似垂直的朝向可折叠套150的的第二端170的方向向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施加拉力而进行任选的步骤901。
步骤902
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朝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向后折叠,从而使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第二直径尺寸D2比前述的第一直径尺寸D1大。当可折叠套150折叠时,可以增大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D2。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操作可重复,从而可折叠套150可被两倍、三倍、四倍等地折叠,直到实现耳机壳体140的期望直径尺寸D2时为止,以与使用者的耳朵适当配合。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可折叠套150可被折叠多次,例如卷起。因此,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可朝该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向后弯曲。之后,可绕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卷绕可折叠套150的主体材料,以形成花托(torus)形状。基于卷绕过程期间施加的压缩,卷制的花托形状可能包含一些空气。包含在卷起的花托内的空气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可折叠套150的尺寸、体积、适应性、柔性和弹性,这可改善对使用者的配合、舒适性和配戴一致性。
子步骤902a
该任选的子步骤包括将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塞在可折叠套15-的第一端160的下方,从而使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
子步骤902b
该任选的子步骤包括将可折叠套150的第二端170折叠在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上,从而使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
本发明的尺寸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具有松散部件,例如不同外径的分离套或软垫。由于套150附接到耳机壳体,因此,降低或者甚至消除分离的套或软垫松开的风险。而且,节省生产该多个不同外径的分离套的生产成本以及自然资源。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耳朵大小不对称的使用者可将所述方法应用在其中一个耳机壳体140上,因此,配戴附接可折叠套150处于第一非折叠位置201的一个耳机壳体140和附接可折叠套150处于折叠位置203的另一个耳机壳体140。因此,本方法和布置通过为使用者的耳朵提供配合改善的耳机壳体140,可增强身体不对称的使用者的幸福或生活质量。
附接到耳机壳体140的可折叠套150可为任何颜色。可折叠套150在一定程度上可更换,使得可折叠套150的颜色与使用者的衣服、手提包、领带或其它任意饰品的颜色相匹配。然而,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由于为了降低可折叠套150松开的风险而将可折叠套150附接到耳机壳体140,因此,可折叠套150可仅在更换时存在一些困难。可有利的是使用例如用于更换可折叠套150的特殊设计工具,以简化可折叠套150的更换。
使用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可折叠套150还可简化使用者的识别过程,从而降低弄错套装的便携式免提装置100的风险。
附接到耳机壳体140的可折叠套150还可因为卫生的原因而更换。因此,可以取下可折叠套150并对其消毒或者替换。
本方法和装置的又一个优点在于其与大多数使用者的耳朵的人体工程学的配合得到改善。由于给予使用者至少两种不同任选的直径尺寸D1、D2来选择,因此,超过80%的便携式免提装置100的使用者可能找到他们舒适的直径尺寸为D1、D2的耳机壳体140。
在附图中所示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使用的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在本文使用时,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应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包含”在用在本说明书中时,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增设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集合。应理解,当元件被称为“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连接至或联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也可存在居间元件。另外,在本文中使用时,“连接”或“联接”可包括无线连接或联接。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项目的一个或多个中的任意一个或所有结合。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常规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进一步理解,诸如常用词典所定义的之类的术语应当解释为其含义与其在说明书的上下文以及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并且除非本文明确限定,否则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解释。

Claims (17)

1.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该耳机壳体包括附接到该耳机壳体(140)的可折叠套(150),其中,所述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环绕所述耳机壳体(140),并且其中,所述可折叠套(150)的相反的第二端(170)适于被折叠,所述可折叠套(150)适于被保持在第一非折叠位置(201)和第二折叠位置(203),在所述第一非折叠位置,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一直径尺寸(D1),在所述第二折叠位置,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所述第二直径尺寸(D2)大于所述第一直径尺寸(D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该耳机壳体(140)包括摩擦增强装置(180),该摩擦增强装置(180)适于增强所述耳机壳体(140)与所述可折叠套(150)之间的摩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所述摩擦增强装置(180)包括从所述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突出的外部肋(8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所述摩擦增强装置(180)包括位于所述耳机壳体(140)的外表面中的外部切口(8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所述摩擦增强装置(180)包括粘性物质(800),该粘性物质施加在所述耳机壳体(140)与所述可折叠套(150)之间的边界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所述可折叠套(150)可应用为所述耳机壳体(140)上的外壳,因此当所述耳机壳体(140)保持在使该耳机壳体(140)形成所述第一直径尺寸(D1)的所述第一非折叠位置(201)时,该可折叠套用作所述耳机壳体(140)的保护性外部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尺寸(D1)与所述第二直径尺寸(D2)之间的直径差近似为1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该耳机壳体(140)的所述第一直径尺寸(D1)的直径近似介于3至30毫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所述可折叠套(150)由诸如橡胶、塑料或硅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所述可折叠套(150)适于被卷成第二折叠位置(203),在该第二折叠位置,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当所述可折叠套(150)保持在使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的第二折叠位置(203)时,所述可折叠套(150)适于被折叠成使该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二端(170)位于该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一端(160)的上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壳体(140),其中,当所述可折叠套(150)保持在使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的第二折叠位置(203)时,所述可折叠套(150)适于被折叠成使该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一端(160)位于该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二端(170)的上部上。
13.一种便携式免提装置(100),该便携式免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140)。
14.一种用于调节耳机壳体(140)的直径尺寸(D1,D2)的方法,该耳机壳体(140)包括可折叠套(150),其中,所述可折叠套(150)的第一端(160)附接到所述耳机壳体(140),并且其中,所述可折叠套(150)的相反的第二端(170)适于被折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902):
朝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一端(160)向后折叠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二端(170),因此,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901):
在所述折叠步骤(902)之前,从所述耳机壳体(140)将所述可折叠套(150)拉出所述可折叠套(150)的长度的近似一半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902a):
将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二端(170)塞在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一端(160)的下方,使得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二端(170)位于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一端(160)的下方,因此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902b):
将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二端(170)折叠在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一端(160)上,使得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二端(170)位于所述可折叠套(150)的所述第一端(160)的上方,因此,所述耳机壳体(140)形成第二直径尺寸(D2)。
CN200880125407XA 2008-01-25 2008-06-17 包括可折叠套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 Pending CN1019261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020,243 2008-01-25
US12/020,243 US8170219B2 (en) 2008-01-25 2008-01-25 Size adjustable device and method
PCT/EP2008/057627 WO2009092457A1 (en) 2008-01-25 2008-06-17 Size adjustable earphone house comprising a foldable sleev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6179A true CN101926179A (zh) 2010-12-22

Family

ID=3974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5407XA Pending CN101926179A (zh) 2008-01-25 2008-06-17 包括可折叠套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70219B2 (zh)
EP (1) EP2235963A1 (zh)
CN (1) CN101926179A (zh)
TW (1) TW200942062A (zh)
WO (1) WO200909245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706A (zh) * 2020-09-10 2020-10-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壳体及包括其的耳机
CN112449271A (zh) * 2021-01-01 2021-03-05 朱昊男 一种可调节耳塞大小的挂耳式蓝牙耳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8890B2 (en) * 2009-06-10 2017-04-1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ccessories formed from intertwined fibers
CN102314198A (zh) * 2010-07-09 2012-01-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蓝牙耳机的笔记型计算机
TW201440542A (zh) * 2013-04-03 2014-10-16 Cotron Corp 耳機
US20150070169A1 (en) * 2013-09-12 2015-03-12 Alistair Ross-Mowat Personal Possession Alarm
US20170006380A1 (en) * 2015-02-17 2017-01-05 Garth W. Gobeli Front Enclosed In-Ear Earbuds
CN109605761B (zh) * 2019-01-21 2024-02-13 东莞市富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耳机套包边机以及耳机套包边生产工艺
CN112272345B (zh) * 2020-11-26 2022-07-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CN115529525A (zh) * 2022-10-10 2022-12-27 深圳市华爵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具有气导结构的耳机组件及蓝牙耳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5401A (en) * 1974-08-29 1976-01-27 Shore Sidney X Earpiece for acoustic headset
CN1307327A (zh) * 1999-12-23 2001-08-08 汉斯-彼得·威尔伯 用于乐器,特别是吉他的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336295C (en) 1988-09-21 1995-07-11 Masayoshi Miura Sou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5231659A (en) * 1989-05-16 1993-07-27 Alcatel Business Systems Telephone handset with transducer assembly
US6129174A (en) * 1998-12-30 2000-10-10 Decibel Instruments, Inc. Minimal contact replaceable acoustic coupler
JP4151157B2 (ja) 1999-05-31 2008-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ヤホン
EP1321011B1 (de) 2000-09-25 2007-10-24 Phonak Ag Otoplastik mit eingebautem modul, im-ohr-otoplastik und verfahren zur anpassung von otoplastiken
US7349550B2 (en) * 2004-01-07 2008-03-25 Hearing Components, Inc. Earbud adapter
DK1594340T3 (da) 2004-05-03 2012-08-27 Gn Resound As Fleksibelt ørestykke til et høreapparat
US20070036383A1 (en) * 2005-08-12 2007-02-15 Romero Joseph D Earbud Protection Systems
US20070049361A1 (en) 2005-08-26 2007-03-01 Coote Paul S Side mounted wireless headset
SG152939A1 (en) * 2007-11-22 2009-06-29 Creative Tech Ltd An ear bud earphone with variable noise isolation, a cushion for an ear bud earphone and a corresponding method
TWM337208U (en) * 2008-03-17 2008-07-21 Jen-Han Yang Speaker having earphone function
US8189846B2 (en) * 2008-09-05 2012-05-29 Apple Inc. Vented in-the-ear headpho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5401A (en) * 1974-08-29 1976-01-27 Shore Sidney X Earpiece for acoustic headset
CN1307327A (zh) * 1999-12-23 2001-08-08 汉斯-彼得·威尔伯 用于乐器,特别是吉他的容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706A (zh) * 2020-09-10 2020-10-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壳体及包括其的耳机
CN111800706B (zh) * 2020-09-10 2021-02-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壳体及包括其的耳机
CN112449271A (zh) * 2021-01-01 2021-03-05 朱昊男 一种可调节耳塞大小的挂耳式蓝牙耳机
CN112449271B (zh) * 2021-01-01 2021-07-27 深圳市乔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耳塞大小的挂耳式蓝牙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92457A1 (en) 2009-07-30
EP2235963A1 (en) 2010-10-06
US20090190785A1 (en) 2009-07-30
US8170219B2 (en) 2012-05-01
TW200942062A (en) 200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6179A (zh) 包括可折叠套的大小可调节的耳机壳体
US10362384B2 (en) Earphone cover
CN103155588B (zh) 耳内耳机的整体式耳用接头
CN105163213A (zh) 改进的耳装置
US20120140973A1 (en) Collapsible headphone
CN205726238U (zh) 耳机
CN201039431Y (zh) 耳机及音量调节单元
US20100116547A1 (en) Cable connector
CN106331931A (zh) 一种头带耳机
CN201298911Y (zh) 线材定位管
CN208971742U (zh) 一种耳机
CN101874673B (zh) 电子装置保护套
CN211982097U (zh) 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
CN207665162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1509099U (zh) 多功能手机壳
CN106878517A (zh) 多功能手机保护套
CN208424695U (zh) 耳机
CN210725270U (zh) 热塑型入耳式蓝牙耳机
KR200483191Y1 (ko) 휴대 단말기 내장용 이어폰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CN206303357U (zh) 一种手机保护套
KR101125138B1 (ko) 핸즈프리 베개
CN211406238U (zh) 一种与蓝牙耳机配套使用的佩戴结构
CN102647647A (zh) 耳机及音量调节单元
CN217643677U (zh) 一种用于降噪耳机
CN217935905U (zh) 一种弹性耳套、耳帽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1222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