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5110A -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5110A CN101925110A CN2009101490774A CN200910149077A CN101925110A CN 101925110 A CN101925110 A CN 101925110A CN 2009101490774 A CN2009101490774 A CN 2009101490774A CN 200910149077 A CN200910149077 A CN 200910149077A CN 101925110 A CN101925110 A CN 1019251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subframe
- uplink
- feedback information
-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该方法包括: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并通过所述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包括中继站的系统中上行反馈信息ACK/NACK丢失的问题,保证了基站和中继站下行通信的可靠性,并且该反馈信息的传输不会对用户设备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要求是能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完善的信号覆盖以及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为了达到高传输速率,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采用更高频率带宽传输信号,而更高的频率带宽同时将带来更大的路径损耗,影响网络覆盖。中继(Relay)技术能够增加覆盖和平衡并增加小区吞吐量,并且,中继站相比于基站,具有相对较小的配置成本,因此,中继被视为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的演进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简称LTE-A)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al,简称为TDD)的LTE系统中,频率资源在时间上以帧为单位进行划分。图1a是根据相关技术的TDD系统帧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每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毫秒,且包含10个长度为1毫秒的子帧,其中,子帧包括上行子帧、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根据上/下行子帧的比例不同,TDD LTE系统中共有7种子帧配置结构,系统可以根据小区中上/下行的业务量等信息进行灵活配置。具体的7种配置结构如表1所示,其中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图1b是根据相关技术的TDD系统特殊子帧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S子帧包括一部分下行符号(Downlink Pilot Time Slot,简称为DwPTS)、上行符号(Uplink Pilot Time Slot,简称为UpPTS)和上/下行之间转换的保护间隔(Guard Period,简称GP)。作为保证后向兼容性的TDD LTE的演进系统,TDD LTE-A系统会保持和TDD LTE相同的帧结构。
表1TDD LTE系统中子帧上/下行配置形式
在TDD LTE系统中,业务数据与反馈信息传输之间满足一定的定时关系。以下行业务传输的上行反馈为例,在n号下行子帧,基站发送数据,在n+k号上行子帧,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向基站反馈相应的确认/非确认(Acknowledge/Negative Acknowledge,简称为ACK/NACK)信息。其中,k根据TDD系统子帧上下行配置和子帧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具体如表2所示。
表2TDD LTE系统中上行反馈定时k值表
在TDD LTE-A系统中引入中继站之后,相当于数据的传输多了一跳,即,原来的基站-终端的通信模式发生了变化。以两跳系统为例,接受中继站服务的终端的通信模式变为基站-中继站-终端的方式。此时,就需要分别在上行和下行资源中划分一部分作为基站-中继站的通信资源,即,划出一部分子帧用于基站-中继站之间的业务传输,这些子帧被称为中继子帧,相应的链路被称为中继链路。但是,考虑到干扰问题,中继站无法在同一频率资源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操作,这时如果继续沿用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ACK/NACK信息的反馈定时关系,将导致系统中某些中继链路业务传输的ACK/NACK反馈信息丢失。
以TDD系统子帧上下行配置3为例,如果7、8、9号下行子帧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3号子帧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对于这3个下行子帧中的业务传输,按照TDD LTE协议的规定,分别在上行子帧3、3、4进行ACK/NACK反馈。这时如果继续沿用TDDLTE协议中规定的ACK/NACK反馈定时关系,将导致9号子帧下行中继链路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ACK/NACK丢失。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到中继子帧的配置情况而继续沿用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ACK/NACK信息的反馈定时关系而导致上行反馈信息ACK/NACK丢失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链路上行确认/非确认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链路上行确认/非确认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继站根据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并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
优选地,根据中继子帧的配置确定传输业务数据的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包括:中继站获取中继子帧配置,并根据获取的中继子帧配置从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定时关系,其中,对应关系为中继子帧配置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对应关系;或者,基站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定时关系,并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关系。
优选地,指示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上行中继子帧的子帧号、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
优选地,基站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基站通过下行中继子帧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并在与业务数据相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指示信息。
优选地,中继站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包括:在中继站通过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传输多个上行反馈信息的情况下,中继站通过捆绑反馈模式或复用反馈模式传输多个上行反馈信息。
优选地,中继站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包括:如果特殊子帧中有资源被基站用作向中继站传输下行业务,则中继站通过特殊子帧之后的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下行业务的上行反馈信息。
优选地,中继站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包括:如果只使用特殊子帧中的资源用作中继站向基站传输中继链路上行数据,则中继站通过特殊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站。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站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
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中继子帧配置;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中继子帧配置从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定时关系,其中,对应关系为中继子帧配置与定时关系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定时关系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确定定时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基站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定时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关系。
优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行中继子帧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并在与业务数据相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指示信息。
通过本发明,采用了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解决了包括中继站的系统中上行反馈信息ACK/NACK丢失的问题,保证了基站和中继站下行通信的可靠性,并且该反馈信息的传输不会对用户设备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相关技术的TDD系统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相关技术的TDD系统特殊子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具体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1的中继子帧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2的中继子帧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3的中继子帧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4的中继子帧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5的中继子帧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具体的结构框图一;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具体的结构框图二;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到中继子帧的配置情况而继续沿用TDDLTE协议中规定的ACK/NACK信息的反馈定时关系而导致上行反馈信息ACK/NACK丢失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案,该方案的处理原则是:当上下行中继子帧的配置使得中继链路的上行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无法按照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定时关系完成时,系统为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的上行ACK/NACK信息定义新的反馈定时关系,中继站按照新的反馈定时关系传输上行ACK/NACK信息。具体如下,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继站根据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并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6:
步骤S202,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
步骤S204中继站根据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
步骤S206,中继站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S206中,中继站在上行传输反馈信息时,如果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中需要反馈多个下行业务的反馈信息,中继站根据事先约定好或者高层指示的反馈模式生成反馈信息后,通过捆绑反馈模式或复用反馈模式将上述多个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2中根据中继子帧的配置确定传输业务数据的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下面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
情况一,中继站获取中继子帧配置,并根据获取的中继子帧配置从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定时关系,其中,对应关系为中继子帧配置与定时关系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情况一包括如下的处理:
首先,基站和中继站之间根据每一种子帧上下行配置中可能的中继子帧配置限定好中继链路的上行反馈信息与下行业务传输之间的定时关系,即,对于每一种中继子帧的配置情况,约定好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和相应上行反馈信息传输的定时关系。
然后,中继站根据基站的中继子帧配置信息,根据预先的约定确定相应的反馈定时关系,并且按照该反馈定时关系传输反馈信息。
情况二,基站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定时关系,并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关系。即,基站根据中继子帧的配置情况设置中继链路的上行反馈信息传输与下行业务传输之间的定时关系并向中继站指示,中继站根据指示确定相应的反馈定时关系,按照该反馈定时关系传输上行反馈信息。
基站可以通过下行中继子帧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并在与业务数据相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指示信息。即,基站通过向中继站发送的业务数据相对应的中继链路下行控制信令发送该指示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是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的子帧号,可以是该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偏移量是指:反馈信息传输子帧相对于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子帧的偏移量,偏移量是相对于所有子帧的偏移量,或者反馈信息传输子帧相对于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子帧后第一个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偏移量是相对于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
在中继站在按照定时关系传输反馈信息时,如果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中需要反馈多个下行业务的反馈信息,中继站根据事先约定好或者高层指示的反馈模式生成反馈信息后,通过捆绑反馈模式或复用反馈模式将上述多个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基站使用特殊子帧中的资源向中继站传输下行业务,则中继站传输该下行业务的反馈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特殊子帧中有资源被基站用作向中继站传输下行业务,则中继站通过特殊子帧之后的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下行业务的上行反馈信息。即,当特殊子帧S中有资源被用作基站到中继站业务传输时,特殊子帧S中的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的上行反馈信息在子帧S后的某一上行中继子帧中传输;(2)如果只使用特殊子帧中的资源用于中继站向基站传输上行业务,则中继站通过特殊子帧传输下行业务的上行反馈信息。即,当只有特殊子帧S中有资源被用作中继站到基站业务传输时,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的上行反馈信息在特殊子帧S中传输。
下面根据表1中的TDD LTE系统中子帧上/下行配置形式来具体说明本实施例。
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1
当子帧4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时,如果只有子帧3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那么,n号无线帧的子帧4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3中传输;
当子帧9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时,如果只有子帧8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那么n号无线帧的子帧9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8中传输。
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2
当子帧2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时,如果子帧3和/或9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那么n号无线帧的子帧3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2中传输,n号无线帧的子帧9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2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2中传输;
当子帧7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时,如果子帧4和/或8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那么n号无线帧的子帧4和/或8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7中传输。
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3
当只有子帧3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时,如果子帧9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那么n号无线帧的子帧9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3中传输。
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4
当子帧3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时,如果子帧4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那么n号无线帧的子帧4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3中传输。
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6
当只有子帧3被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时,如果子帧9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那么n号无线帧的子帧9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优选地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3中传输。
下面对上述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6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具体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4:
步骤S301,基站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
步骤S302,确定中继站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
在该步骤中,当中继站和基站之间约定好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传输子帧位置时,对于可能的中继子帧配置情况,约定好相应的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定时关系。中继站获得中继子帧配置信息后,利用中继子帧配置情况确定相应的上行反馈定时关系。
或者,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中继站指示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传输的定时关系。这个指示信令(即,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指示反馈信息传输的子帧号;或者反馈信息传输的子帧位置相对于下行业务传输子帧位置的偏移量,这个偏移量是相对于所有子帧的偏移量;或者反馈信息传输的子帧位置相对于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子帧后第一个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这个偏移量是是相对于下行业务传输后的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偏移量用于中继站确定ACK/NACK反馈的子帧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示信令可以包含在基站向中继站发送的业务数据的相应控制信息中。
步骤S303,中继站生成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ACK/NACK,确定反馈信息传输的子帧。
在步骤S303中,中继站接收到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后,根据数据的校验结果生成相应的反馈信息ACK/NACK。
步骤S304,在确定传输ACK/NACK信息的上行反馈子帧之后,中继站在该子帧中传输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在步骤S304中,当中继站需要在一个子帧中传输多个下行业务的ACK/NACK反馈信息时,中继站可以采用捆绑(bundling)反馈或者复用(multiplexing)反馈的模式,具体反馈模式可以事先在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限定好,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的指示确定。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下实例中,假设在TDD LTE-A系统中,一个小区包含一个基站和若干个中继站。由于接收和发送的干扰问题,导致中继站不能在同样的资源上同时发送和接收,因此,会分别在上行和下行子帧中划出一部分用作中继站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这时候如果沿用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定时关系,可能导致中继链路某些上行ACK/NACK反馈信息的丢失。因此需要重新确定中继链路上行ACK/NACK反馈信息传输的定时关系,保证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实例1
在实施例1中,一部分上行和下行子帧被配置用作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通信,这种配置是静态的。所谓静态,是指针对某种子帧上下行配置形式,中继子帧的配置是唯一确定的,即如果需要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通信,那么就使用固定的上行和下行子帧。本例中以子帧上下行配置3为例(如表1所示)。在本例中,每个无线帧的子帧3被配置用作上行中继子帧,子帧7、8、9被配置用作下行中继子帧(子帧编号0~9)。如图4所示,DL-B表示下行中继子帧,即在DL-B子帧,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业务;UL-B表示上行中继子帧,即在UL-B子帧,中继站向基站发送数据。
按照现有TDD LTE协议的规定,在子帧上下行配置3中,下行子帧7、8和9中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分别在上行子帧3、3和4中传输。在本例中,4不是上行中继子帧,也即在子帧4中,中继站接收来自下属UE的数据信息,因此如果按照现有TDD LTE协议的规定,中继站在9号子帧接收到基站的业务数据后,将无法进行ACK/NACK信息的反馈。
在本例中,对于n号无线帧的子帧9中基站向中继站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中继站将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3中进行反馈。即在n+1号无线帧的子帧3中,中继站向基站反馈n号无线帧的子帧7、8、9中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ACK/NACK信息。
在本例中,由于中继子帧的配置是静态的,即当需要配置中继子帧时,对于上下行配置3,都会将下行子帧7、8、9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将上行子帧3配置为上行中继子帧。相应的,下行中继链路业务数据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也是限定好的,即约定好如果在子帧7、8、9中有下行中继业务,那么相应的反馈信息将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中进行反馈。在这种约定下,基站无需额外的信令向中继站指示反馈信息的传输位置。
中继站具体的反馈传输过程为,中继站在n号无线帧的下行中继子帧7、8、9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中接收基站的业务数据后,上行反馈信息生成模块根据数据的校验结果,生成相应的ACK或者NACK信息,并利用基站和中继站之间约定的反馈信息传输定时关系,确定反馈信息传输子帧为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3,并向传输模块指示。在n+1号无线帧的子帧3中,传输模块根据指示发送相应的ACK/NACK信息。
当中继站需要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中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中继站可以采用捆绑(bundling)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的与运算结果,或者采用复用(multiplexing)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具体的反馈模式由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约定好,比如约定好当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便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向中继站进行指示。
实例2
在实施例2中,一部分上行和下行子帧被配置用作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通信,这种配置是半静态的。所谓半静态,是指针对某种子帧上下行配置形式,中继子帧的配置在一段时间以内是唯一确定的,即如果需要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通信,那么基站根据中继站可能的业务量等信息配置一部分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作为中继子帧,并且这种配置持续一段时间,或者称之为配置周期。在一个配置周期之后,针对同样的子帧上下行配置形式,中继子帧的配置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本例中以子帧上下行配置4为例(如表1所示)。
在本例中,基站根据中继站可能的业务量等信息配置中继子帧。假设针对子帧上下行配置4,共限定3种候选的中继子帧配置方案,记为中继子帧配置方案1、2和3,分别如图5(a)、5(b)、5(c)所示。其中,DL-B和UL-B的含义与前述相同。当在子帧上下行配置4中有基站和中继站的通信需求时,基站根据中继站可能的业务量等信息在这3种限定的中继子帧配置方案中选一种作为当前的中继子帧配置并向中继站指示。
在本例中,针对3种中继子帧配置方案,分别对应相应的中继链路上行ACK/NACK信息反馈定时关系。并且对于每一种中继子帧配置方案,中继链路的下行业务与上行反馈信息传输的定时关系是限定好的。对于中继子帧配置方案1,下行中继子帧8、9中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位置按照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ACK/NACK反馈定时关系即可,即在上行中继子帧3反馈相应的ACK/NACK信息。对于中继子帧配置方案2,中继链路的上行ACK/NACK反馈同样使用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ACK/NACK反馈定时关系。对于中继子帧配置方案3,按照TDDLTE中的ACK/NACK反馈定时,下行子帧4中业务传输的相应反馈信息将在下一无线帧的上行子帧2中进行反馈。但是,本例中2是一个上行普通子帧,因此如果按照现有TDD LTE协议中的反馈定时,如果基站在下行子帧4中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中继站将无法反馈相应的ACK/NACK信息。因此,对于中继子帧4中的下行业务数据,中继站将在上行中继子帧3中反馈相应的ACK/NACK信息。当基站配置中继子帧为中继子帧配置方案3时,具体过程如下。
1)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中继站指示中继子帧配置采用配置方案3。
在本例中,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中继站指示中继子帧的配置方案。例如,通过在基站向中继站发送的下行信令中增加2bits的信息,用于指示中继子帧的配置方案,比如,00表示采用配置方案1,01表示采用配置方案2,10表示采用配置方案3。如果当前小区中有多个中继站,各个中继站的中继子帧配置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2)中继站生成反馈信息ACK/NACK;根据基站的中继子帧配置,确定下行中继业务的上行反馈子帧位置;并在确定的反馈子帧中发送相应的ACK/NACK信息。。
接收到基站的下行业务数据后,中继站生成相应的ACK/NACK信息。中继站接收到基站的下行信令之后,根据基站的指示,确定当前中继子帧配置为方案3(如图5(c)所示)。由于对于每种中继子帧的配置方案,下行中继业务与上行反馈信息传输的定时关系是确定的,因此,中继站确定在上行中继子帧3反馈前一无线帧的下行中继子帧4、7、8、9中业务数据传输的相应ACK/NACK信息。
当中继站需要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中继站可以采用捆绑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的与运算结果,或者采用复用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具体的反馈模式由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约定好,比如约定好当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便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向中继站进行指示。
在本例中,中继子帧的配置是半静态的,并且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4,共限定3种候选的中继子帧配置方案。中继子帧配置方案一旦确定,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ACK/NACK传输的定时关系就是确定的。
实例3
在本实施例3中,一部分上行和下行子帧被配置用作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通信,这种配置是动态的。所谓动态,是指针对某种子帧上下行配置形式,中继子帧的是实时配置的,并且基站将中继子帧的配置信息通过中继链路的下行信令通知中继站。
由于中继站需要在子帧0、1、5、6中向下属UE发送广播、寻呼、同步等消息,因此其余子帧可被配置为中继子帧。当中继子帧动态配置时,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的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定时关系可以通过基站向中继站发送控制信息进行指示。例如,基站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时,在该业务数据的相应控制信息中增加信息位用来指示上行反馈信息ACK/NACK传输的子帧位置。该信息位可以是反馈子帧的编号,即直接指示反馈信息传输的子帧号。以子帧上下行配置3为例,假设n号无线帧和n+1号无线帧的子帧3和子帧7、8、9分别被配置为上行和下行中继子帧,如图6(a)所示。基站在子帧9中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时,同时在反馈位置指示位指示反馈子帧为3,比如反馈位置指示位为4bits时,此时可以置为0011,表示反馈位置为3号子帧。中继站在接收到业务数据和该控制信息后,将在下一无线帧的子帧3反馈ACK/NACK信息。或者,该指示信息可以表示反馈位置的偏移量,中继站根据该偏移量确定反馈信息传输的子帧位置。偏移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中的一种确定。
1)偏移量是相对于该下行子帧的偏移量。比如仍以图6(a)为例。当前无线帧中子帧9是下行中继子帧,在该子帧中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同时在相应的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偏移量是4,那么中继站将在下一个无线帧的上行子帧3中发送相应的反馈信息ACK/NACK。
2)偏移量是相对于下一个上行中继子帧在中继子帧中的偏移量。例如,用1bit表示偏移量,0表示不偏移,即在下行中继业务传输后的下一个上行中继子帧进行反馈,1表示偏移一个上行中继子帧,即在该下行业务传输的中继子帧后的第2个上行中继子帧进行反馈。以子帧上下行配置2为例,比如n号和n+1号无线帧的子帧3、4和9被配置为下行中继子帧,子帧7是上行中继子帧,如图6(b)所示。由于4号子帧和7号子帧之间间隔比较小,中继站在上行中继子帧7发送时可能无法完成下行子帧4中接收到的数据包的译码校验等处理,因此基站在n号无线帧的4号子帧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时,同时将反馈偏移量置为1,中继站收到该偏移指示信息之后,将在该下行业务传输子帧后的第二个上行中继子帧传输相应的反馈信息,即在n+1号无线帧的7号子帧向中继站发送反馈信息ACK/NACK。
在上述几种偏移量的指示方法中,确定偏移量时都应该根据上下行中继子帧的配置进行确定。
中继站具体的反馈传输过程为,中继站在下行中继子帧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中收到基站的业务数据后,上行反馈信息生成模块根据数据的校验结果,生成相应的ACK或者NACK信息,并利用接收到的反馈传输位置或者反馈传输偏移量指示,确定反馈信息传输子帧,并向传输模块进行指示。在上行反馈信息传输子帧,传输模块根据指示发送相应的ACK/NACK信息。
当中继站需要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中继站可以采用捆绑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的与运算结果,或者采用复用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具体的反馈模式由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约定好,比如约定好当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便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向中继站进行指示。
实例4
在本实施例4中,一部分上行和下行子帧被配置用作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通信,这种配置是动态的。所谓动态,是指针对某种子帧上下行配置形式,中继子帧的是实时配置的,并且基站将中继子帧的配置信息通过中继链路的下行信令通知中继站。
由于中继站需要在子帧0、1、5、6中向下属UE发送广播、寻呼等消息,因此其余子帧可被配置为中继子帧。当中继子帧动态配置时,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的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定时可以通过事先限定好的基站和中继站之间上行反馈信息传输定时关系确定。本例中以子帧上下行配置1为例(如表1所示)。
假设n号无线帧和n+1号无线帧中子帧8和子帧4、9分别被配置为上行和下行中继子帧,如图7所示。基站在n号无线帧的子帧4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时,业务数据的相应反馈信息ACK/NACK按照现有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反馈定时关系进行反馈,即在n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8反馈。对于下行子帧9中的中继链路业务数据,按照现有TDD LTE协议的规定,相应反馈信息将在上行子帧3中反馈。但是本例中3是普通上行子帧,中继站在子帧3中接收下属用户设备的信号,无法同时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ACK/NACK。
因此,对于n号无线帧的子帧9中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的传输,相应的反馈信息ACK/NACK将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8中反馈。该反馈定时关系是在基站和中继站之间限定好的,无需额外信令的指示。即基站将中继子帧配置信息通知中继站之后,中继站根据该配置情况和约定好的反馈定时关系,确定在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8传输n号无线帧的子帧9中的下行中继链路业务数据的相应反馈信息ACK/NACK。
中继站具体的反馈传输过程为,中继站在n号无线帧的下行子帧4、9中接收基站的业务数据后,上行反馈信息生成模块根据数据的校验结果,生成相应的ACK或者NACK信息,并利用基站和中继站之间约定的反馈信息传输定时关系,确定反馈信息传输子帧分别为n号和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7,并向传输模块指示。在n号和n+1号无线帧的子帧7中,传输模块根据指示发送相应的ACK/NACK信息。
当中继站需要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中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中继站可以采用捆绑(bundling)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的与运算结果,或者采用复用(multiplexing)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具体的反馈模式由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约定好,比如约定好当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便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向中继站进行指示。
实例5
由于中继站需要在子帧0、1、5、6中向下属UE发送广播、寻呼、同步等信息,因此子帧0、1、5、6不能作为中继子帧。但是在子帧上下行配置0中,除了子帧0、1、5、6,没有可用的下行子帧用于基站向中继站发送数据;在子帧上下行配置5中,只有一个上行子帧,中继站需要在该子帧中接收下属用户设备的数据,因此没有可用的上行资源用于中继站向基站发送数据。但是,在子帧上下行配置0中,可以使用特殊子帧S(子帧1、6)中的GP部分用作基站向中继站发送数据;在子帧上下行配置5中,可以使用特殊子帧S(子帧1)中的GP部分用作中继站向基站发送数据。特殊子帧S的结构如图1b所示。
在本实例5中,分别以子帧上下行配置0和5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0,假设n号和n+1号无线帧的子帧1和6中的GP部分资源被配置用作基站向中继站发送数据,子帧3和8被配置用作上行中继子帧,如图8(a)所示,DL-B和UL-B的含义与前述相同,只是本例中DL-B中只有中间一部分符号用作基站向中继站发送数据。对于这种中继子帧配置,n号无线帧的子帧1、6中的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相应的反馈信息在n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8和n+1号无线帧的上行中继子帧3中传输。
对于子帧上下行配置5,假设n号、n+1号和n+2号无线帧的子帧1中的GP部分资源被配置用作中继站向基站发送数据,子帧7、8和9被配置用作下行中继子帧,如图8(b)所示,DL-B和UL-B的含义与前述相同,只是本例中UL-B中只有中间一部分符号用作中继站向基站发送数据。对于这种子帧配置方法,n号无线帧的子帧7中的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相应的反馈信息在n+1号无线帧的子帧1中传输,n号无线帧的子帧8、9中的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相应的反馈信息在n+2号无线帧的子帧1中传输。
中继站具体的反馈传输过程为,中继站接收基站的业务数据后,上行反馈信息生成模块根据数据的校验结果,生成相应的ACK或者NACK信息,利用基站和中继站之间约定的或者基站指示的反馈信息传输定时关系,确定反馈信息传输子帧号,并向传输模块指示。在确定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子帧,传输模块根据指示发送相应的ACK/NACK信息。
当中继站需要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中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中继站可以采用捆绑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的与运算结果,或者采用复用反馈模式,即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具体的反馈模式由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约定好,比如约定好当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时,便采用复用反馈模式;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向中继站进行指示。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包含中继站的TDD LTE-A系统中,解决了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的相应ACK/NACK信息的反馈问题,保证了基站和中继站下行通信的可靠性,并且该反馈信息的传输不会对用户设备产生影响。
装置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站,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92、第二确定模块94、传输模块9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确定模块92,用于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第二确定模块94连接至第一确定模块92,用于根据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模块96连接至第二确定模块94,用于通过上行中继子帧传输上行反馈信息。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具体的结构框图一,如图10所示,第一确定模块92可以包括包括获取子模块102、第一确定子模块10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获取子模块102,用于获取中继子帧配置;第一确定子模块104连接至获取子模块102,用于根据获取的中继子帧配置从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定时关系,其中,对应关系为中继子帧配置与定时关系的对应关系。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具体的结构框图二,如图11所示,第一确定模块92也可以包括:接收子模块112,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定时关系的指示信令;第一确定子模块104,连接至接收子模块112,用于根据从接收子模块112获得的指示信令确定具体的上行反馈信息传输的子帧。
优选地,上述中继站还包括上行反馈信息生成模块,用于中继站根据接收到的下行业务数据,产生相应的ACK/NACK信息(即,上行反馈信息)。
优选地,上述传输模块96,还用于在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中需要反馈多个下行业务的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事先约定好或者高层指示的反馈模式生成反馈信息后,通过捆绑反馈模式或复用反馈模式将上述多个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
装置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该基站包括确定模块122、发送模块12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确定模块122,用于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定时关系;发送模块124连接至确定模块122,用于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关系。
优选地,发送模块124可以通过下行中继子帧向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并在与业务数据相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指示信息。
优选地,指示信息可以是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的子帧号,可以是该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偏移量是指:反馈信息传输子帧相对于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子帧的偏移量,偏移量是相对于所有子帧的偏移量;或者反馈信息传输子帧相对于中继链路下行业务数据传输子帧后第一个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偏移量是相对于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
综上所述,在TDD LTE-A系统中,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当中继子帧的配置导致中继链路上行ACK/NACK反馈信息无法按照TDD LTE协议中规定的ACK/NACK反馈定时关系传输时,在上行中继子帧中确定新的子帧作为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子帧,避免了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丢失,保证了中继链路下行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中继链路上行确认/非确认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
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并通过所述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中继子帧的配置确定传输所述业务数据的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包括:
所述中继站获取所述中继子帧配置,并根据获取的所述中继子帧配置从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定时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为中继子帧配置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对应关系;或者,
基站根据所述中继子帧配置确定所述定时关系,并向所述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时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上行中继子帧的子帧号、所述上行中继子帧的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站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下行中继子帧向所述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并在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通过所述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在所述中继站通过一个上行中继子帧传输多个上行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所述中继站通过捆绑反馈模式或复用反馈模式传输所述多个上行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通过所述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如果特殊子帧中有资源被基站用作向所述中继站传输下行业务,则所述中继站通过所述特殊子帧之后的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所述下行业务的上行反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通过所述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如果只使用特殊子帧中的资源用作所述中继站向所述基站传输中继链路上行数据,则所述中继站通过特殊子帧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8.一种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中继子帧配置确定用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中继子帧;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行中继子帧传输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中继子帧配置;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中继子帧配置从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定时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中继子帧配置与所述定时关系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所述定时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定时关系。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继子帧配置确定所述定时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时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行中继子帧向所述中继站发送业务数据,并在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90774A CN101925110B (zh) | 2009-06-16 | 2009-06-16 |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
PCT/CN2010/073688 WO2010145481A1 (zh) | 2009-06-16 | 2010-06-08 |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
ES10788877.8T ES2560212T3 (es) | 2009-06-16 | 2010-06-08 | Método de transferencia, estación de relé y estación base para información de retroalimentac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enlace de relé |
JP2012515340A JP5635599B2 (ja) | 2009-06-16 | 2010-06-08 | 中継リンクのアップリンク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伝送方法、中継局及び基地局 |
US13/259,654 US8792422B2 (en) | 2009-06-16 | 2010-06-08 | Transferring method, relay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for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relay link |
BRPI1016077A BRPI1016077A2 (pt) | 2009-06-16 | 2010-06-08 |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ções de feedback uplink em link de retransmissão, estação de retransmissão e estação base. |
EP10788877.8A EP2445251B1 (en) | 2009-06-16 | 2010-06-08 | Transferring method, relay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for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relay link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90774A CN101925110B (zh) | 2009-06-16 | 2009-06-16 |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5110A true CN101925110A (zh) | 2010-12-22 |
CN101925110B CN101925110B (zh) | 2013-08-07 |
Family
ID=4333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90774A Active CN101925110B (zh) | 2009-06-16 | 2009-06-16 |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92422B2 (zh) |
EP (1) | EP2445251B1 (zh) |
JP (1) | JP5635599B2 (zh) |
CN (1) | CN101925110B (zh) |
BR (1) | BRPI1016077A2 (zh) |
ES (1) | ES2560212T3 (zh) |
WO (1) | WO2010145481A1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4493A (zh) * | 2011-01-17 | 2012-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信息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2594437A (zh) * | 2011-01-12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820958A (zh) * | 2011-06-09 | 2012-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新增回程子帧上行harq方法及装置 |
CN102891743A (zh) * | 2011-07-21 | 2013-0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891715A (zh) * | 2011-07-22 | 2013-0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程链路子帧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WO2014023144A1 (zh) * | 2012-08-10 | 2014-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d模式下的phich处理方法和装置 |
WO2014047788A1 (en) * | 2012-09-25 | 2014-04-03 | Nec(China)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
WO2014110827A1 (zh) * | 2013-01-21 | 2014-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7045118A1 (zh) * | 2015-09-15 | 2017-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
CN107104767A (zh) * | 2011-03-11 | 2017-08-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动态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7161573A1 (zh) * | 2016-03-25 | 2017-09-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565713A (zh) * | 2016-07-25 | 2019-04-0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反馈定时的确定 |
WO2023006030A1 (zh) * | 2021-07-30 | 2023-02-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放大器及网络侧设备 |
US11843560B2 (en) | 2016-07-25 | 2023-12-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termination of feedback timing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69459A1 (en) * | 2013-04-18 | 2014-10-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periodic signal/periodic system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forwarding periodic system information |
KR20140135331A (ko) * | 2013-05-15 | 2014-1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시분할 복식 시스템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254132B (zh) * | 2013-06-26 | 2018-12-18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d2d系统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
KR102094718B1 (ko) * | 2013-09-26 | 2020-05-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학습에 기반한 중계 노드 선택 방법 및 중계 장치 |
EP3282659B1 (en) * | 2015-04-30 | 2019-06-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US10278146B2 (en) * | 2016-08-04 | 2019-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rdination of signa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
JP6848305B2 (ja) * | 2016-09-29 | 2021-03-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CN108282881B (zh) * | 2017-01-06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SG11201907750SA (en) * | 2017-02-24 | 2019-09-2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28219A1 (fr) * | 2006-04-27 | 2007-11-15 | Alcatel Lucent | Procédé de relais, station de base, dispositif de relais et système de relais d'un système d'accès sans fil |
CN101166055A (zh) * | 2006-10-18 | 2008-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跳中继方法和多跳中继系统 |
CN101325487A (zh) * | 2007-06-15 | 2008-1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会议业务通知消息中限制用户号码显示的方法 |
CN101426178A (zh) * | 2008-11-26 | 2009-05-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伪码的号码处理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52138B2 (ja) * | 2006-08-17 | 2012-06-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中継局、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US20080045145A1 (en) * | 2006-08-17 | 2008-02-21 | Fujitsu Limited | 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Relay St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0616476D0 (en) * | 2006-08-18 | 2006-09-27 | Fujitsu Ltd | Communication systems |
WO2008120958A1 (en) * | 2007-04-03 | 2008-10-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retransmission in multihop rela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296489A (zh) * | 2007-04-27 | 2008-10-2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基于Relay系统的网络传输方法 |
US8472465B2 (en) | 2007-11-02 | 2013-06-25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o frame structure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
US8509162B2 (en) * | 2008-02-13 | 2013-08-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over multiple hops |
KR20130079608A (ko) * | 2008-09-19 | 2013-07-10 | 노키아 지멘스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네트워크 엘리먼트 및 네트워크 엘리먼트를 동작시키는 방법 |
KR101527977B1 (ko) * | 2008-10-27 | 2015-06-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의 동작 방법 |
KR101457708B1 (ko) * | 2008-11-03 | 2014-11-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중계기를 포함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
PL2351401T3 (pl) * | 2008-11-18 | 2017-08-3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Przekazywanie w systemie komunikacji |
KR101577455B1 (ko) * | 2008-12-03 | 2015-12-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
KR101584814B1 (ko) * | 2008-12-23 | 2016-01-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요청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KR101539775B1 (ko) * | 2009-01-08 | 2015-07-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Tdd에 기반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
US8532015B2 (en) * | 2009-02-20 | 2013-09-1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on wireless relay link |
US8537724B2 (en) * | 2009-03-17 | 2013-09-1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Relay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9
- 2009-06-16 CN CN2009101490774A patent/CN101925110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6-08 US US13/259,654 patent/US8792422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6-08 BR BRPI1016077A patent/BRPI1016077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06-08 EP EP10788877.8A patent/EP2445251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6-08 ES ES10788877.8T patent/ES2560212T3/es active Active
- 2010-06-08 WO PCT/CN2010/073688 patent/WO201014548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6-08 JP JP2012515340A patent/JP563559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28219A1 (fr) * | 2006-04-27 | 2007-11-15 | Alcatel Lucent | Procédé de relais, station de base, dispositif de relais et système de relais d'un système d'accès sans fil |
CN101166055A (zh) * | 2006-10-18 | 2008-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跳中继方法和多跳中继系统 |
CN101325487A (zh) * | 2007-06-15 | 2008-1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会议业务通知消息中限制用户号码显示的方法 |
CN101426178A (zh) * | 2008-11-26 | 2009-05-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伪码的号码处理方法和系统 |
Cited B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4437A (zh) * | 2011-01-12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US9408203B2 (en) | 2011-01-17 | 2016-08-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process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
CN103314549B (zh) * | 2011-01-17 | 2017-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信息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3314549A (zh) * | 2011-01-17 | 2013-09-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信息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2594493B (zh) * | 2011-01-17 | 2014-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信息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2594493A (zh) * | 2011-01-17 | 2012-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信息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104767A (zh) * | 2011-03-11 | 2017-08-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动态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
US10999837B2 (en) | 2011-03-11 | 2021-05-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etting dynamic sub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CN107104767B (zh) * | 2011-03-11 | 2020-06-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动态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
CN102820958A (zh) * | 2011-06-09 | 2012-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新增回程子帧上行harq方法及装置 |
CN102820958B (zh) * | 2011-06-09 | 2017-08-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新增回程子帧上行harq方法及装置 |
CN102891743B (zh) * | 2011-07-21 | 2017-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891743A (zh) * | 2011-07-21 | 2013-0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891715B (zh) * | 2011-07-22 | 2017-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程链路子帧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2891715A (zh) * | 2011-07-22 | 2013-0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程链路子帧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WO2014023144A1 (zh) * | 2012-08-10 | 2014-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d模式下的phich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4272631A (zh) * | 2012-09-25 | 2015-01-07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600850B (zh) * | 2012-09-25 | 2023-04-07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增强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US9426676B2 (en) | 2012-09-25 | 2016-08-23 | Nec(China)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
WO2014047788A1 (en) * | 2012-09-25 | 2014-04-03 | Nec(China)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
CN109600850A (zh) * | 2012-09-25 | 2019-04-0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增强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US10320525B2 (en) | 2013-01-21 | 2019-06-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Uplink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US9735924B2 (en) | 2013-01-21 | 2017-08-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Uplink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US10972221B2 (en) | 2013-01-21 | 2021-04-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Uplink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WO2014110827A1 (zh) * | 2013-01-21 | 2014-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7636998B (zh) * | 2015-09-15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
CN107636998A (zh) * | 2015-09-15 | 2018-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
US12047319B2 (en) | 2015-09-15 | 2024-07-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
WO2017045118A1 (zh) * | 2015-09-15 | 2017-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
US10680775B2 (en) | 2015-09-15 | 2020-06-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
US10701721B2 (en) | 2016-03-25 | 2020-06-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8292977A (zh) * | 2016-03-25 | 2018-07-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20200288493A1 (en) | 2016-03-25 | 2020-09-1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8292977B (zh) * | 2016-03-25 | 2021-07-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122603B2 (en) | 2016-03-25 | 2021-09-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WO2017161573A1 (zh) * | 2016-03-25 | 2017-09-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565713A (zh) * | 2016-07-25 | 2019-04-0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反馈定时的确定 |
CN109565713B (zh) * | 2016-07-25 | 2023-04-2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通信装置、在通信装置中实现的方法以及介质 |
US11843560B2 (en) | 2016-07-25 | 2023-12-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termination of feedback timing |
WO2023006030A1 (zh) * | 2021-07-30 | 2023-02-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放大器及网络侧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5110B (zh) | 2013-08-07 |
JP2012530427A (ja) | 2012-11-29 |
EP2445251B1 (en) | 2015-10-21 |
BRPI1016077A2 (pt) | 2016-07-05 |
JP5635599B2 (ja) | 2014-12-03 |
EP2445251A1 (en) | 2012-04-25 |
WO2010145481A1 (zh) | 2010-12-23 |
US20120093040A1 (en) | 2012-04-19 |
US8792422B2 (en) | 2014-07-29 |
ES2560212T3 (es) | 2016-02-17 |
EP2445251A4 (en)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5110B (zh) |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 |
US10548116B2 (en) | Control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1184878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RQ operation | |
CN109728890B (zh) | 载波切换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10445597B (zh) | 反馈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
US11368201B2 (en) | Method for groupcas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CN111247856A (zh) | 新无线电(nr)中侧边链路控制信息(sci)的两阶式设计 | |
KR2019001765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fi (slot format information) 충돌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3285794B (zh) | 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US20110110262A1 (en) | Downlink receiving status feedback method | |
US879789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backhaul resources | |
CN101990306B (zh) |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 |
US10680765B2 (en) |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KR20140110642A (ko)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간 직접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4175780A (zh) | 终端及发送方法 | |
US20210321369A1 (en) | Slot Configur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CN101925188B (zh) | 一种中继链路下行反馈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 |
JP2012524482A (ja) | 無線リレー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CN107046719B (zh) | 用于减少时分双工的传输时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215060A (zh) | 中继子帧的配置和指示方法、实现中继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
RU2516252C2 (ru) |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ый узел, система дуплексной связи с времен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вязи | |
CN105101418A (zh) | 一种确定参考子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7113814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KR20200050820A (ko) | Nr v2x 시스템에서 harq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KR20110017808A (ko) | 상향링크 자원을 이용한 릴레이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