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2666B - 车辆用照明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照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2666B
CN101922666B CN2009110002214A CN200911000221A CN101922666B CN 101922666 B CN101922666 B CN 101922666B CN 2009110002214 A CN2009110002214 A CN 2009110002214A CN 200911000221 A CN200911000221 A CN 200911000221A CN 101922666 B CN101922666 B CN 101922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entioned
transparent member
zone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10002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2666A (zh
Inventor
内田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2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2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2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2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3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parallel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5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arranged in one or more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55Surface emitters, e.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85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not provided in groups F21S41/24 - F21S41/2805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22Optical layout thereof the reflector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3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 F21S41/334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the reflector consisting of patch like sectors
    • F21S41/336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the reflector consisting of patch like sectors with discontinuity at the junction between adjacent are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 F21S41/365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successively reflecting the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3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 F21W2102/135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the light having cut-off lines, i.e. clear borderlines between emitted regions and dark regions
    • F21W2102/155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the light having cut-off lines, i.e. clear borderlines between emitted regions and dark regions having inclined and horizontal cutoff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20Illuminanc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emitted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照明灯具,其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其中,能够同时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和倾斜明暗截止线。使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在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内面反射后,在透光部件的后面(14b)再次内面反射并从透光部件的前面(14a)射出。此时,配置发光元件(12)的发光面(12A),以使其下端缘(12A1)位于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能够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此外,在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的、位于对向车线侧斜上方和位于本车线侧斜下方的第一区域(Z1)和第二区域(Z2)中的、将比被形成为从灯具正面看朝向光轴(Ax)变凸的第一曲线(C1)和第二曲线(C2)更靠内周侧的内周侧区域(Z1i、Z2i)构造成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

Description

车辆用照明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来自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光通过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已知车辆用照明灯具被构造成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该发光元件被配置成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附近面向前方。
该车辆用照明灯具被构造成使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到透光部件并在透光部件的前面内面反射后,在透光部件的后面再次内面反射并从透光部件的前面射出。此时,对该透光部件前面的中央区域,实施了用于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内面反射的镜面处理。
而且,该专利文献1还记载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使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7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能够将车辆用照明灯具构成为薄型。此时,如果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使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则能够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
然而,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中,能够利用其照射光形成的明暗截止线仅是一直线状延伸的水平明暗截止线。
因而,在采用该车辆用照明灯具形成前照灯的低光用配光图案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也就是说,必须组合使用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用于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以及与其具有相同结构并倾斜配置的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的车辆用照明灯具。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照明灯具,该车辆用照明灯具能够利用该照射光形成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和倾斜明暗截止线的低光用配光图案。
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通过改进透光部件的后面结构来实现上述目的。
也就是说,依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照明灯具被构造成包括: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附近朝向前方配置的发光元件和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侧的透光部件,且该车辆用照明灯具被构造成使从上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到上述透光部件并在该透光部件的前面内面反射后,在该透光部件的后面再次内面反射并从该透光部件的前面射出,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元件具有下端缘直线状延伸的发光面,并且被配置成使该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上述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
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由与上述光轴正交的平面构成,并且,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由以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形成的规定光反射控制面构成,该旋转抛物面以相对于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与上述规定点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
对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中以上述光轴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的中央区域实施镜面处理,并且对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实施镜面处理,
以从灯具正面看被形成为朝向上述光轴变凸的第一曲线为边界,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中相对于上述光轴位于对向车线侧斜上方的第一区域被划分为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并且,以从灯具正面看被形成为朝向上述光轴变凸的第二曲线为边界,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中相对于上述光轴位于本车线侧斜下方的第二区域被划分为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的内周侧区域中上述第一曲线附近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内周侧区域中上述第二曲线附近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被构造成用于利用来自该区域的反射光形成向着本车线侧朝斜上方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
如果上述“发光元件”具有下端缘直线状延伸的发光面,则对该发光面的具体形状和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如果该“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使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上述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则对其左右方向的具体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以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形成的规定光反射控制面”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该光反射控制面可以采用由旋转抛物面自身构成的控制面,可以采用通过在旋转抛物面上形成多个反射元件而构成的控制面,也可以采用使旋转抛物面变形后的曲面构成的控制面等。
上述“镜面处理”意味着实施能够进行镜面反射的处理,毫无疑问,可以利用蒸铝等表面处理来实施镜面处理,也可以通过贴附具有镜面的部件等来实施镜面处理。
发明效果
如上述结构所示,虽然依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照明灯具被构造成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入射到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方的透光部件并在透光部件的前面内面反射后,在透光部件的后面再次内面反射并从透光部件的前面射出,该发光元件被配置成在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附近面向前方,但是由于上述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使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因此能够轻易地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
而且,由于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由与光轴正交的平面构成,并且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由以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形成的规定光反射控制面构成,该旋转抛物面以相对于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与上述规定点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因此能够在该基准面上发现这样一特别位置,该特别位置是,利用由来自成为该基准面的旋转抛物面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光源像成为具有向着本车线侧朝斜上方延伸的上端缘的光源像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人的研究结果,能够确认该特别位置就是在透光部件后面中的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具体而言是相对于光轴位于对向车线侧的斜上方的第一区域中的从灯具正面看被形成为相对于光轴变凸的第一曲线的位置、以及相对于光轴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二区域中的从灯具正面看被形成为相对于光轴变凸的第二曲线的位置。
根据这些认识,由于透光部件的后面中的第一区域的内周侧区域中的第一曲线附近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内周侧区域中的第二曲线附近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被构造成用于利用来自上述区域的反射光形成向着本车线侧朝斜上方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所以依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不仅能够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还能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
如果采用本发明,在被构造成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中,能够利用其照射光形成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和倾斜明暗截止线的低光用配光图案。
而且在上述结构中,利用分别来自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各自外周侧区域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被形成为比水平明暗截止线和倾斜明暗截止线更向上方突出。
在此,如果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各自外周侧区域被构造成使入射到该外周侧区域的来自透光部件的前面的内面反射光向下偏向反射,则无须对该外周侧区域实施非反射处理等,就能够事先防止形成比水平明暗截止线和倾斜明暗截止线更向上方突出的光源像。
此时,如果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各自外周侧区域被构造成使入射到该外周侧区域的来自透光部件前面的内面反射光向水平方向扩散反射,则能够利用在该外周侧区域向下方偏向反射而向下方位移的光源像有效地抑制在车辆前方路面上产生配光不均匀。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使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中本车线侧的端点位于比光轴更靠本车线侧而且在该光轴的附近,则能够将利用来自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的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形成在作为水平明暗截止线和倾斜明暗截止线的交点的肘点的本车线线侧附近的位置。从而,能够把作为低光用配光图案的高光度区域的热区形成在最佳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把上述透光部件前面的中央区域(也就是对以光轴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实施了镜面处理的区域)设定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而且把该透光部件的前面中比圆环状区域更靠内周侧的区域构成为使到达该区域的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偏向射出的透镜部,则能够将利用从该透镜部射出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追加在利用由透光部件的后面内面反射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内,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光源光束。而且此时,在由透光部件的后面内面反射的光所形成的比较明亮且小的配光图案周围,能够轻易地以任意尺寸形成比较暗且大的配光图案。因而,利用来自车辆用照明灯具的照射光所形成的低光用配光图案能够形成为配光不均匀少的配光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照明灯具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的详细剖视图。
图4是透视地表示利用从上述车辆用照明灯具向前方照射的光,在配置在灯具前方25米位置的虚拟铅垂屏幕上所形成的低光用配光图案的视图。
图5(a)-图5(f)是表示上述实施例透光部件后面的第一区域的整个区域由旋转抛物面构成时,利用来自该第一区域上的多个位置的反复进行光反射所形成的发光面的光源像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  车辆用照明灯具  12  发光元件  12A  发光面  12A1  下端缘12a  发光芯片  12b  基板  14  透光部件  14a  前面  14a1  透镜部14a2  圆环状区域  14a3  周边区域  14b  后面  14c  空间部  14d  凹部16  支承板  18  散热片  18a  散热翼片  A  规定点  Ax  光轴  B  下端缘中本车线侧的端点  CL1  水平明暗截止线  CL2  倾斜明暗截止线C1  第一曲线  C2  第二曲线  E  肘点  F  焦点
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  光源像HZ  热区    P  旋转抛物面
PZ1i、PZ1o、PZ2i、PZ2o、PZ3、PZ4、P1  配光图案
PL低光用配光图案
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反射点  Z1第一区域  Z1i、Z2i  内周侧区域  Z1o、Z2o  外周侧区域  Z2  第二区域  Z3  第三区域  Z4  第四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的详细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依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具有在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x上的规定点A附近朝向前方配置的发光元件12、相对发光元件12设置在前侧的透光部件14、支持发光元件12的金属制支承板16、以及固定在该支承板16后面上的金属制散热片18。
在相对于图中未示的灯体等可调整光轴地组装的状态下,使用该车辆用照明灯具10。在结束了该光轴调整的状态下,其光轴Ax相对于车辆正面方向向下倾斜0.5~0.6°地延伸。由此,利用来自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照射光,形成图4所示那样的左配光的低光用配光图案PL。
发光元件12是白色发光二极管,由4个沿水平方向串联配置的发光芯片12a和支持所述发光芯片12a的基板12b构成。
4个发光芯片12a在相互大致密接地配置的状态下,其前面由薄膜封闭,从而构成在灯具正面上看呈横长矩形状发光的发光面12A。此时,各个发光芯片12a具有1×1毫米左右的正方形外形,从而,发光面12A具有1×4毫米的外形形状。
该发光元件12被配置成使其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位于规定点A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并且使其下端缘12A1中本车线侧(从灯具正面看的右侧)的端点B位于比其光轴Ax更靠本车线侧而且在该光轴Ax的附近(具体地说,例如离光轴Ax0.3~1.0毫米左右的位置)。
透光部件14由丙烯酸类树脂成形品等透明合成树脂成形品构成,从灯具正面上看具有圆形外形。而且,该透光部件14被构造成使从发光部件12射出的光入射到透光部件14并在由其前面14a内面反射后,由其后面14b再次内面反射并从其前面14a向前方射出。
该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中的光轴附近区域被构造成使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偏向射出的透镜部14a1,此外的区域由与光轴Ax正交的平面构成。
而且,对该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中与透镜部14a1的外周侧邻接的圆环状区域14a2实施蒸铝等镜面处理。
该圆环状区域14a2的外周缘位置被设定为使到达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正确地说来自规定点A的光)的入射角成为临界角α的位置。从而,使到达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在该圆环状区域14a2内通过实施了镜面处理的反射面内面反射,并且在比该圆环状区域14a2更靠外周侧位置的周边区域14a3内通过全反射内面反射。
另一方面,圆环状区域14a2的内周缘位置被设定为使在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内面反射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正确地说来自规定点A的光)入射到其后面14b的圆环状区域14a2的外周缘的大致正后方的位置。
位于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的透镜部14a1的表面具有椭圆球面状。此时,构成该表面的椭圆球面的曲率被设定为使沿着水平面的断面形状的曲率比沿着铅垂面的断面形状的曲率小的值。而且,该透镜部14a1被形成为使到达透镜部14a1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正确地说来自规定点A的光)在上下方向上作为与光轴Ax平行的光向前方射出且在水平方向上作为从光轴Ax向左右两侧稍微扩散的光向前方射出。
另一方面,该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由以旋转抛物面P作为基准面形成的规定光反射控制面(下文将对此介绍)构成,该旋转抛物面P以相对于其前面14a与规定点A面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F且以光轴Ax为中心轴。而且,对后面14b内除了光轴Ax周边区域之外的整个区域实施蒸铝等镜面处理。
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被形成为环状围绕光轴Ax,在该后面14b的内周侧,在其中心形成围绕发光元件12的空间部14c,在空间部14c的周围形成了台阶状的凹部14d。
空间部14c的前端面被形成为以规定点A为中心的半球面状,从而,使从发光元件12射出的光(正确地说从规定点A射出的光)不折射地入射到透光部件14内。另外,台阶状的凹部14d具有沿着支承板16和散热片18形状的形状,并对这些部件进行定位。而且,散热片18的后面形成有多个散热翼片18a。
下文将说明作为光反射控制面的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由相对于光轴Ax位于对向车线侧的斜上方的第一区域Z1、相对于光轴Ax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二区域Z2、相对于光轴Ax位于对向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三区域Z3、相对于光轴Ax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上方的第四区域Z4构成。
以被形成为从灯具正面看朝向光轴Ax变凸的第一曲线C1为边界,第一区域Z1被划分为内周侧区域Z1i(图中由十字线表示的部分)和外周侧区域Z1o。另外,以被形成为从灯具正面看朝向光轴Ax变凸的第二曲线C2为边界,第二区域Z2也被划分为内周侧区域Z2i(图中由十字线表示的部分)和外周侧区域Z2o。
在此,当该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由上述基准面自身(也就是旋转抛物面P)构成时,上述第一曲线C1和第二曲线C2是通过连接特别位置而形成的曲线(下文将详述),上述特别位置是指由来自该基准面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元件12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成为具有朝向本车线侧以15°倾斜角向斜上方延伸的上端缘的光源像。此时,上述第一曲线C1和第二曲线C2成为与从灯具正面看以光轴Ax为中心的双曲线近似的曲线,而且是相对于光轴Ax以大致旋转对称的位置关系所形成的曲线。
也就是说,第一曲线C1最接近光轴Ax的部分位于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大致中间位置,第一曲线C1与该后面14b的外周缘交叉的上端侧的端点位于从包含光轴Ax的铅垂面稍微偏离对向车线侧的位置,以及第一曲线C1与该后面14b的外周缘交叉的下端侧的端点位于从包含光轴Ax的水平面稍向上方偏离的位置。而且,第一曲线C1被形成为最接近光轴Ax的部分附近的曲率大且曲率随着朝向上端侧端点和下端侧端点而缓缓变小。
另一方面,第二曲线C2最接近光轴Ax的部分位于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大致中间的位置,第二曲线C2与该后面14b的外周缘交叉的下端侧的端点位于从包含光轴Ax的铅垂面稍微偏离本车线侧的位置,以及第二曲线C2与该后面14b的外周缘交叉的上端侧的端点位于从包含光轴Ax的水平面稍向下方偏离的位置。而且,第二曲线C2被形成为最接近光轴Ax的部分附近的曲率大且曲率随着朝向下端侧端点和上端侧端点而缓缓变小。
在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其第一和第二区域Z1、Z2的内周侧区域Z1i、Z2i分别由上述基准面自身(也就是旋转抛物面P)构成,另一方面,此外的各区域成为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扩散反射元件14s的结构,使从前面14a入射到该区域的内面反射光向左右两侧扩散反射。
此时,第三和第四区域Z3、Z4仅使入射到该区域的来自前面14a的内面反射光向左右两侧扩散反射。第一和第二区域Z1、Z2的外周侧区域Z1o、Z2o被构造成使入射到该区域内的来自前面14a的内面反射光向下方偏向反射。
图4是透视地表示利用从车辆用照明灯具10向前方照射的光形成在被配置于灯具前方25米位置的虚拟铅垂屏幕上的低光用配光图案PL的视图。
该低光用配光图案PL是上述那样的左配光的低光用配光图案。在其上端部具有水平和倾斜明暗截止线CL1、CL2。此时相对于通过车辆正面方向消点即H-V的铅垂线也就是V-V线,在对向车线侧形成了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并且在本车线侧形成了具有15°倾斜角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两个明暗截止线CL1和CL2的交点也就是肘点E位于H-V的0.5~0.6°左右的下方。而且在该肘点E的本车线侧附近形成了高光度区域也就是热区HZ。而且,肘点E位于H-V的0.5~0.6°左右下方是因: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光轴Ax沿相对于车辆正面方向向下倾斜0.5~0.6°的方向延伸导致的后果。
该低光用配光图案PL形成为使7个配光图案PZ1i、PZ1o、PZ2i、PZ2o、PZ3、PZ4、P1重叠的合成配光图案。
此时,配光图案PZ1i、PZ1o、PZ2i、PZ2o、PZ3、PZ4是由在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和后面14b反复反射后射出的光(下文称作“反复反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1是由从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中的透镜部14a1直接射出的光(下文称作“直接射出光”)形成的配光图案。
低光用配光图案PL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1主要由配光图案PZ3、PZ4的上端缘形成,而且,其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由配光图案PZ1i、PZ2i的上端缘形成。
在此,首先介绍配光图案PZ3、PZ4。
配光图案PZ3是由来自第三区域Z3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Z4是由来自第四区域Z4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它们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配光图案。
这些配光图案PZ3、PZ4形成为沿着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在水平方向细长延伸的配光图案,在其上端缘具有明晰的明暗界线。
分别来自第三区域Z3和第四区域Z4的反复反射光如图3所示在上下方向上来自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的光成为与光轴Ax平行的光且来自发光面12A其他部位的光成为相对于光轴Ax向下的光,而且如图2所示,在水平方向上来自发光面12A的光由多个扩散反射元件14s向左右两侧扩散。
此时,虽然这些配光图案PZ3、PZ4的左右方向中心位置相对于V-V线稍微向本车线侧位移,但是,这是由于发光面12A配置在相对于光轴Ax向对向车线侧偏离的位置上所导致的结果。
而且,如上所述,利用这些配光图案PZ3、PZ4的上端缘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主要部分。
下文将说明配光图案PZ1i、PZ2i。
配光图案PZ1i是由来自第一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Z2i是由来自第二区域Z2内周侧区域Z2i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它们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配光图案。
这些配光图案PZ1i、PZ2i形成为沿着倾斜明暗截止线CL2延伸的大致扇形的配光图案,其上端缘形成为明晰的明暗界线。下文将根据图5对其理由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第一区域Z1的整个区域由旋转抛物面P构成时,利用来自该第一区域Z1的多个位置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的视图。
此时,图(a)~(c)是取出第一区域Z1部分进行表示的主视图,图(a)表示了第一区域Z1的上段部中4个反射点R1、R2、R3、R4的位置,图(b)表示了其中段部中4个反射点R5、R6、R7、R8的位置,图(c)表示了其下段部中4个反射点R9、R10、R11、R12的位置。
图(d)是表示利用来自图(a)所示的4个反射点R1、R2、R3、R4位置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I1、I2、I3、I4的视图。
如图(d)所示,这些光源像I1~I4形成为从肘点E的下方附近向本车线侧斜向上延伸的细长图像。
虽然这些光源像I1~I4的上端缘形成为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的光源像,但是由于该下端缘12A位于在规定点A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因此,这些光源像I1~I4的上端缘形成为通过肘点E的比较鲜明的明暗边界线。
虽然这些光源像I1~I4的对向车线侧的端缘位于比V-V线稍微靠对向车线侧的位置,但是,这是由于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的端点B位于比光轴Ax靠本车线侧且在该光轴Ax附近的位置所引起的。
而且从来自位于最靠对向车线侧的反射点R1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1成为倾斜程度最大的像。随着按照反射点R2、R3、R4的顺序向本车线侧位移,光源像I2、I3、I4的倾斜程度缓缓减少。
此时,由来自位于第一曲线C1的反射点R2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2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为15°,与从肘点E向本车线侧以15°倾斜角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一致。而且,由来自位于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点R1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1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比15°大。另一方面,由来自位于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点R3、R4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3、I4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比15°小。
图(e)是表示利用来自图(b)所示的4个反射点R5、R6、R7、R8位置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I5、I6、I7、I8的视图。
如图(e)所示,这些光源像I5~I8也形成为从肘点E的下方附近向本车线侧斜向上延伸的细长图像。这些光源像的上端缘形成为通过肘点E的比较鲜明的明暗边界线,而且其对向车线侧的端缘位于比V-V线稍微更靠对向车线侧的位置。
而且从来自位于最靠近对向车线侧的反射点R5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5成为倾斜程度最大的像。随着按照反射点R6、R7、R8的顺序向本车线侧位移,光源像I6、I7、I8的倾斜程度缓缓减少。
此时,由来自位于第一曲线C1的反射点R6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6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为15°,与从肘点E向本车线侧以15°倾斜角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一致。而且,由来自位于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点R5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5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比15°大。另一方面,由来自位于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点R7、R8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7、I8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比15°小。
图(f)是表示利用来自图(c)所示的4个反射点R9、R10、R11、R12的位置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I9、I10、I11、I12的视图。
如图(f)所示,这些光源像I9~I12也形成为从肘点E的下方附近向本车线侧斜向上延伸的细长图像。其上端缘形成为通过肘点E的比较鲜明的明暗边界线。而且其对向车线侧的端缘位于比V-V线稍微更靠对向车线侧的位置。
而且从来自位于最靠近对向车线侧的反射点R9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9成为倾斜程度最大的像。随着按照反射点R10、R11、R12的顺序向本车线侧位移,光源像I10、I11、I12的倾斜程度缓缓减少。
此时,由来自位于第一曲线C1的反射点R10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10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为15°,与从肘点E向本车线侧以15°倾斜角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一致。而且,由来自位于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点R9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9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比15°大。另一方面,由来自位于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点R11、R12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11、I12的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比15°小。
通过将这12个光源像I1~I12中由来自位于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点R2~R4、R6~R8、R10~R12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2~I4、I6~I8、I10~I12(也就是上端缘的倾斜角在15°以下的光源像)重叠,形成配光图案PZ1i。
采用与形成配光图案PZ1i相同的方式,形成由来自第二区域Z2的内周侧区域Z2i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PZ2i。
而且,如上所述,利用上述配光图案PZ1i和PZ2i的上端缘,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2。
下文将介绍配光图案PZ1o和PZ2o。
配光图案PZ1o是由来自第一区域Z1的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Z2o是由来自第二区域Z2的外周侧区域Z2o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它们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配光图案。
这些配光图案PZ1o、PZ2o形成为大致沿着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在水平方向细长延伸的配光图案。
此时,通过使利用来自位于第一区域Z1的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点R1、R5、R9的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1、I5、I9(也就是上端缘的倾斜角超过15°的光源像)分别向下方位移之后,并使其向左右两侧扩散的光源像重叠,形成配光图案PZ1o。关于配光图案PZ2o也是同样的。
虽然这些配光图案PZ1o、PZ2o的左右方向中心线位置也相对于V-V线稍微向本车线位移,但是,这是由于发光面12A配置在相对于光轴Ax向对向车线侧偏离所引起的。
下文将介绍配光图案P1。
配光图案P1是由来自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中的透镜部14a1的直接射出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
该配光图案P1形成为大致沿着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长的大配光图案。其上端缘具有明暗边界线。
这是因为发光面12A形成为横向长矩形形状,而且,从透镜部14a1直接射出的光稍微地向左右两侧扩散所引起的。
此时,虽然该配光图案P1的左右方向中间位置相对于V-V线稍微更靠向本车线位移,但是,这是因为发光面12A被配置为相对于光轴Ax向对向车线侧偏移的位置所导致的结果。
如上所述,虽然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被构造成使来自向前方配置在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x上的规定点A附近的发光元件12的光,入射到配置在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14内,在其前面14a内面反射后,在其后面14b再次内面反射,从其前面14a射出,但是,由于发光元件12被配置成使其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位于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配光图案。
另外,由于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由与光轴Ax正交的平面构成,并且其后面14b由以旋转抛物面P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规定光反射控制面构成,该旋转抛物面P以相对于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与上述规定点A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因此,能够在该基准面上看见特别位置,在该特别位置,利用来自成为该基准面的旋转抛物面P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元件12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成为具有朝向本车线侧斜向上延伸的上端缘的光源像。
根据本申请人们的研究结果,能够确认该特别位置就是从灯具正面看相对于光轴Ax变凸地形成的第一曲线C1的位置、以及从灯具正面看相对于光轴Ax变凸地形成的第二曲线C2的位置共两个位置,具体地说第一曲线C1在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相对于光轴Ax位于对向车线侧斜上方的第一区域Z1中,第二曲线C2在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相对于光轴Ax位于本车线侧斜下方的第二区域Z2中。
根据这些见识,由于在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第一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和第二区域Z2的内周侧区域Z2i分别被构造成用于利用来自上述内周侧区域Z1i和Z2i的反射光形成朝向本车线侧斜向上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的区域,因此,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不仅能够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CL1,还能同时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2。
如果采用本实施例,在使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通过设置在其前侧的透光部件14向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中,利用其照射光,能够形成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和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的低光用配光图案PL。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的第一区域Z1的外周侧区域Z1o和第二区域Z2的外周侧区域Z2o分别被构造成使入射到外周侧区域Z1o和Z2o的来自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的内面反射光向下偏向反射,因此,无须对该外周侧区域Z1o和Z2o实施非反射处理等,就能够事先防止形成比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和倾斜明暗截止线CL2更向上方突出的光源像。
此时,由于外周侧区域Z1o和Z2o分别被构造成使入射到该外周侧区域Z1o和Z2o的来自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的内面反射光向水平方向扩散反射,因此,利用在该外周侧区域Z1o和Z2o向下方偏向反射而向下方位移的光源像,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车辆前方路面上产生配光不均匀。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元件12的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中本车线侧的端点B被配置在比光轴Ax更靠本车线侧而且在该光轴Ax附近的位置,因此,在肘点E的本车线线侧附近位置,能够利用来自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的区域即第一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和第二区域Z2的内周侧区域Z2i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形成光源像。从而,能够在最佳位置形成低光用配光图案PL的热区HZ。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部件14的前面14a的中央区域设定为以光轴Ax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14a2,而且,位于比该圆环状区域14a2靠内周侧的光轴附近的区域被构造成使到达该区域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偏向射出的透镜部14a1,因此,能够将利用来自透镜部14a1的射出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P1追加到,利用由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内面反射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PZ1i、PZ1o、PZ2i、PZ2o、PZ3、PZ4内,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光源光束。
此时,由于透镜部14a1被构造成使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作为左右扩散光射出,因此,在利用由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内面反射的光所形成的比较明亮且小的配光图案PZ1i、PZ1o、PZ2i、PZ2o、PZ3、PZ4的周围,能够将比较暗但大的配光图案P1形成为横向长的配光图案,因此,能够将利用来自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照射光所形成的低光用配光图案PL形成为,配光不均匀少的配光图案。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在透光部件14的后面14b中,其第一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和第二区域Z2的内周侧区域Z2i的各自整个区域被构造成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的区域,但是也可以将其中任一个整个区域被构造成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的区域。另外,也可以仅将内周侧区域Z1i和Z2i双方或一个的第一曲线C1和第二曲线C2附近区域被构造成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的区域。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发光元件12具有横向长的矩形形状的发光面12A,但是毫无疑问,也可以被构造成具有除此之外形状的发光面12A。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参数表示的数值仅有一个示例,但是毫无疑问,也可以将其设定为其他不同的适合数值。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照明灯具,所述车辆用照明灯具被构造成包括: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附近朝向前方配置的发光元件和设置在该发光元件前侧的透光部件,且所述车辆用照明灯具被构造成使从上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到上述透光部件并在该透光部件的前面内面反射后,在该透光部件的后面再次内面反射并从该透光部件的前面射出,所述车辆用照明灯具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元件具有下端缘直线状延伸的发光面,并且被配置成使该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上述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
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由与上述光轴正交的平面构成,并且,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由以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形成的规定光反射控制面构成,该旋转抛物面以相对于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与上述规定点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
对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中以上述光轴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的中央区域实施镜面处理,并且对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实施镜面处理,上述规定范围是以上述光轴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
到达上述透光部件前面的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在上述圆环状区域,被实施有镜面处理的反射面进行内面反射,并且,在比上述圆环状区域更位于外周侧的周边区域,通过全反射进行内面反射,
上述圆环状区域的内周缘的位置被设定为,使在上述透光部件的前面进行内面反射的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入射到其后面的上述圆环状区域的外周缘的正后方的位置,
以从灯具正面看被形成为朝向上述光轴变凸的第一曲线为边界,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中的相对于上述光轴位于对向车线侧斜上方的第一区域被划分为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并且,以从灯具正面看被形成为朝向光轴变凸的第二曲线为边界,将上述透光部件的后面中的相对于上述光轴位于本车线侧斜下方的第二区域被划分为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的内周侧区域中上述第一曲线附近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内周侧区域中上述第二曲线附近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被被构造成用于利用来自该区域的反射光形成向着本车线侧朝斜上方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
在透光部件的后面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时,上述第一和第二曲线是通过连接特别位置而形成的曲线,该特别位置是指利用由来自成为该基准面的反射光所形成的上述发光元件的上述发光面的光源像成为具有向着本车线侧以15°倾斜角朝斜上方延伸的上端缘的光源像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各自外周侧区域被构造成使入射到该外周侧区域的来自上述透光部件前面的内面反射光向下方偏向反射。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各自外周侧区域被构造成使入射到该外周侧区域的来自上述透光部件前面的内面反射光向水平方向扩散反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使该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下端缘中本车线侧的端点位于比上述光轴更靠本车线侧且在该光轴的附近。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部件前面的上述中央区域被设定为以上述光轴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上述透光部件前面中比上述圆环状区域更靠内周侧的区域被构造成使到达该区域的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偏向射出的透镜部。
6.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部件前面的上述中央区域被设定为以上述光轴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上述透光部件前面中比上述圆环状区域更靠内周侧的区域被构造成使到达该区域的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偏向射出的透镜部。
CN2009110002214A 2008-12-24 2009-12-24 车辆用照明灯具 Active CN1019226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7267/08 2008-12-24
JP2008327267A JP5350771B2 (ja) 2008-12-24 2008-12-24 車両用照明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2666A CN101922666A (zh) 2010-12-22
CN101922666B true CN101922666B (zh) 2013-01-02

Family

ID=4181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10002214A Active CN101922666B (zh) 2008-12-24 2009-12-24 车辆用照明灯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202454B1 (zh)
JP (1) JP5350771B2 (zh)
CN (1) CN101922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8607B2 (ja) * 2010-07-08 2014-06-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5518606B2 (ja) * 2010-07-08 2014-06-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5681513B2 (ja) * 2011-02-08 2015-03-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JP5810755B2 (ja) 2011-08-31 2015-11-11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JP5810756B2 (ja) 2011-08-31 2015-11-11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FR2979593B1 (fr) * 2011-09-02 2014-09-12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optiqu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3256541A (zh) * 2012-02-15 2013-08-21 宁波比格斯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远近光一体的车灯
JP5988764B2 (ja) * 2012-08-10 2016-09-0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CN103062698B (zh) * 2013-01-30 2016-03-30 上海开腾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地面交通工具区域对应指向配光型led灯及其制造方法
JP6243712B2 (ja) * 2013-11-25 2017-12-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US10663632B2 (en) 2015-07-15 2020-05-26 Coelux S.R.L. Reflective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optically widened perception
JP6745330B2 (ja) 2015-07-15 2020-08-26 コエルクス・エッセ・エッレ・エッレCoeLux S.r.l. 色反射ユニット
CN110274211B (zh) * 2018-03-15 2021-06-15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WO2021166533A1 (ja) * 2020-02-18 2021-08-2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灯具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灯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263A (zh) * 2003-04-03 2004-10-1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用前照灯和半导体发光元件
CN1573206A (zh) * 2003-05-22 2005-02-02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用灯具
CN101235951A (zh) * 2007-01-15 2008-08-0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2413A (ja) * 2002-03-14 2003-09-26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
JP4339028B2 (ja) * 2003-06-19 2009-10-0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灯具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JP4393971B2 (ja) * 2004-11-24 2010-01-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4684952B2 (ja) * 2006-06-16 2011-05-1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の灯具ユニット
JP5253888B2 (ja) * 2008-02-22 2013-07-3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263A (zh) * 2003-04-03 2004-10-1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用前照灯和半导体发光元件
CN1573206A (zh) * 2003-05-22 2005-02-02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用灯具
CN101235951A (zh) * 2007-01-15 2008-08-0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50771B2 (ja) 2013-11-27
JP2010153076A (ja) 2010-07-08
EP2202454A2 (en) 2010-06-30
CN101922666A (zh) 2010-12-22
EP2202454B1 (en) 2016-05-18
EP2202454A3 (en)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2666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CN1676987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CN100570207C (zh) 车辆用灯具
CN100462617C (zh) 车辆用灯具单元
CN101806422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CN100441940C (zh) 光源设备
CN100516632C (zh) 车辆用前照灯
US7207705B2 (en) Vehicle illumination lamp
CN101029720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CN101457889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JP4921372B2 (ja) 半放物線状反射器を備えるledコリメータ素子
CN107076390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0472121C (zh) 灯具装置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CN101275725B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灯具组件
US20070279924A1 (en) Vehicular lamp unit
US7866863B2 (en) Vehicle lamp
US7954987B2 (en) Vehicle lamp
CN105556200A (zh) 车载用前照灯
GB2394273A (en) A multiple unit vehicle headlamp
CN102734725A (zh) 车辆用灯具
CN208606109U (zh) 车辆用灯具
CN102313227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JP2018010817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CN102313226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CN207935977U (zh) 光线投射装置及其遮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