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2396B - 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以及多火花点火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以及多火花点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2396B
CN101922396B CN201010201363.3A CN201010201363A CN101922396B CN 101922396 B CN101922396 B CN 101922396B CN 201010201363 A CN201010201363 A CN 201010201363A CN 101922396 B CN101922396 B CN 101922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k
stage
pulse
ignition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13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2396A (zh
Inventor
L·皮特曼
J·赖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922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2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2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23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5/00Electric spark ignition having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P1/00 - F02P13/00 and combined with layout of ignition circuits
    • F02P15/10Electric spark ignition having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P1/00 - F02P13/00 and combined with layout of ignition circuits having continuous electric spa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5/00Electric spark ignition having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P1/00 - F02P13/00 and combined with layout of ignition circuits
    • F02P15/08Electric spark ignition having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P1/00 - F02P13/00 and combined with layout of ignition circuits having multiple-spark ignition, i.e. ignition occurring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places in one engine cylinder or in two or more separate engine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3/00Other installations
    • F02P3/02Other installations having inductive energy storage, e.g. arrangements of induction coils
    • F02P3/04Layout of circuits
    • F02P3/0407Opening or closing the primary coil circuit with electronic switching means
    • F02P3/0414Opening or closing the primary coil circuit with electronic switching mean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7/00Testing of ignition installation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adjusting;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7/12Te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rk, ignition voltage or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发动机系统(1)中的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接收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在所述多火花阶段期间循环地对点火装置的点火线圈充电以及使点火线圈(14)通过所述点火装置(6)的一个火花塞(11)放电;其中,根据所述点火线圈(14)中的电流实施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和/或放电。

Description

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以及多火花点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多火花点火系统,其中,被引入燃烧室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点火通过火花塞进行。点火系统不仅可运行在单火花工作方式中而且可运行在多火花工作方式中。
背景技术
迄今公开了一些点火装置,其中,在初级侧对点火线圈进行充电并且在次级侧通过短路点火线圈将能量引入到气缸的燃烧室中。点火过程的持续时间被限制在大约一毫秒,并且混合物的点燃取决于:在此时刻在电极区域中存在可燃的混合物。但是,在具有汽油直喷装置的现代射流式内燃机中,由于充气运动以及由燃烧室决定地,电极上混合物的可燃时刻在常规的单火花点火装置中不能总被限制在点火火花的窄的时间间隔上。
为了提高点火时间间隔,至少在确定的运行条件下建议一种多火花工作方式,其中,在点火阶段期间点火线圈的初级侧被多次充电和放电,使得在火花塞上产生准连续的电弧,所述电弧存在于比单火花工作方式时更长的时间间隔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一种多火花点火系统以及一种发动机控制设备和一种点火装置,它们不仅适合在单火花工作方式中运行点火系统而且适合在多火花工作方式中运行点火系统,此外提供了防止错误的保障。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根据并列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点火装置、发动机控制设备以及多火花点火系统来解决。
本发明有利的构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第一方面提出用于运行发动机系统中的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
-在多火花阶段期间循环地对点火装置的点火线圈充电和使点火线圈通过点火装置的火花塞放电;
其中,根据点火线圈中的电流实施点火线圈的充电和/或放电。
上述方法能够实现点火装置中多火花工作方式的自动执行,从而对于多火花工作方式而言不需要对点火装置进行外部控制。通过点火线圈的充电和放电由点火装置中的电流来控制,可以自动地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时间数据实施多火花工作方式。
此外,可以根据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回路的电流和根据流过点火线圈的次级回路的电流实施点火线圈的充电和放电。
根据一个实施形式,可以根据点火线圈的初级回路中的电流达到或超过一个关断阈值来实施点火线圈的充电以及可以根据点火线圈的次级回路中的电流达到或低于一个接通阈值来实施点火线圈的放电。
此外,在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之前可以接收关于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其中,单火花阶段的开始说明点火线圈的充电的开始并且单火花阶段的结束说明点火线圈的放电的开始。
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与关于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可以通过提供给点火装置的控制信号的第二或第一脉冲的前边沿和后边沿提供。
由此,可以如此控制点火装置,使得可以清楚地定义单火花工作方式中单火花的时刻或者多火花工作方式中第一火花的时刻以及由多次火花在燃烧室中产生电弧的持续时间。这由发动机控制设备与点火装置之间的适合的通信协议实现。所述通信协议设有一个第一脉冲,在所述第一脉冲期间对第一线圈进行充电,并且在所述第一脉冲的后边沿上产生第一点火火花。随后,向点火装置通信一个另外的脉冲,所述另外的脉冲以其前边沿和后边沿说明多火花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在多火花阶段期间初级线圈被重复地充电和通过火花塞放电,以便相应地在燃烧室中产生一个多次火花电弧。因此,能够以适合的方式实现:准确地确定单火花或第一火花的时刻并且同样可以通过第二脉冲的后边沿的时刻确定在多火花工作方式中进行多次点火的持续时间。
此外,可以在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之间设置一个最小持续时间。
在点火装置中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前边沿和后边沿的至少一个可被去抖动(entprellt)。
此外,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可对应于点火过程的最大数量,其中,多火花阶段中的点火过程的数量被限制在所述最大数量上。
根据另一方面,设有一个用于运行内燃机的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产生单火花或多火花的火花塞;
-一个用于为火花塞提供点火电压的点火线圈;
-一个控制逻辑单元,所述控制逻辑单元被构造用于接收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以便在多火花阶段期间循环地对点火线圈充电以及使点火线圈通过火花塞放电,其中,所述控制逻辑单元还被构造用于根据点火线圈中的电流实施点火线圈的充电和/或放电。
另外,控制逻辑单元可被构造用于根据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回路的电流以及根据流过点火线圈的次级回路的电流实施点火线圈的充电和放电。
逻辑控制单元可被构造用于在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之前接收关于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其中,单火花阶段的开始说明点火线圈的充电的开始而单火花阶段的结束说明点火线圈的放电的开始。
逻辑控制单元尤其可被构造用于在点火阶段期间作为控制信号的第一脉冲获得关于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以及用于作为控制信号的第二脉冲获得关于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其中,这些时间数据由相应的脉冲的前边沿和后边沿提供。
根据另一方面,设有一个内燃机控制设备,用于运行具有上述点火装置的内燃机,其中,内燃机控制设备被构造用于生成用于触发点火装置中单火花的控制信号的第一脉冲以及用于根据点火运行方式生成控制信号的第二脉冲,其中,第二脉冲的持续时间定义了点火装置中多火花阶段的持续时间。
根据另一方面,设有一个具有上述内燃机控制设备以及上述点火装置的点火系统。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附图示出:
图1:具有点火系统的发动机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点火系统用于内燃机的示例性示出的气缸;
图2:图1的发动机系统的点火装置;
图3:用于说明用于运行点火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的变化过程以及点火装置中初级电流和次级电流的变化过程的信号/时间图;以及
图5:用于借助于状态转移图实现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的状态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具有控制设备2和内燃机3的发动机系统1。内燃机3包括多个气缸4,在图1中明确地示出所述多个气缸中的一个。除例如通过节气阀位置来控制充气、例如通过控制用于将燃料直接喷射到气缸内的喷嘴来控制喷射量外,发动机控制设备2被构造用于为分配给每个气缸4的点火装置6提供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通过相应的通信线路5来传输,仅仅示出了这些线路中的一个。
发动机控制设备2通过通信线路5发送一个控制信号,以根据一个预先确定的运行模式来运行点火装置6。点火装置6包括一个火花塞61和一个点火线圈单元62,所述火花塞和所述点火线圈单元彼此连接。借助于点火线圈单元62控制火花塞单元61,以便在气缸4的燃烧室中产生一个或多个点火火花,点火装置6设置在所述气缸4上。对此,火花塞单元61具有两个电极,所述两个电极伸入到气缸4的内部。此外,点火装置6与电池电压UBatt连接以及通过发动机壳体与电池接地端UGND连接。
在图2中详细地示出用在图1的发动机系统中的点火装置6。点火装置6包括设置在火花塞单元61中的火花塞11,并且所述火花塞单元的两个电极12伸入到气缸4的燃烧室内。电极12中的一个与地电位UGND连接而电极12中的另一个与被构造为变压器的点火线圈14的次级线圈13的第一连接端子连接。此外,点火线圈14还包括初级线圈15,其中,初级线圈15的第一连接端子与电池电压UBatt连接而初级线圈15的第二连接端子通过一个电子功率开关、例如IGBT16以及通过一个第一测量电阻与电池接地端的地电位UBatt连接。
电子功率开关16通过其控制连接端子与设置在点火装置6中的控制逻辑单元18连接,从而可以受控制逻辑单元18控制地开关所述电子功率开关。初级线圈15的第二连接端子通过一个接通火花抑制二极管19和一个第二测量电阻20与电池接地端UGND连接。所述接通火花抑制二极管19用于:在初级线圈15的充电过程中电流不可以流过次级线圈13。
点火线圈单元62和火花塞单元61可被整体地构造或者通过一个长度通常在10与15厘米之间的线路彼此连接。此外,控制逻辑单元18与第一和第二测量电阻17、20的未与地电位UGND连接的连接端子连接,以便检测关于在那里施加的测量电压的数据。关于测量电压的数据表示初级回路中的电流(流过初级线圈15的电流)以及次级回路中的电流(流过次级线圈13的电流)的数据。
图2的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闭合功率开关16将电池电压施加到初级线圈15上并且由此电流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所述电流以能量加载初级线圈15,也就是说在点火线圈中建立磁场。在也被称为闭合时间的充电时间结束后,功率开关16被断开并且存储在变压器14中的磁能在次级线圈13中被转换为高的点火电压。如果如此产生的点火电压超过火花塞11的点火需要电压,则次级电流开始流动。
通过在次级侧产生的点火电压触发火花塞的点火。当次级电压超过火花塞的点火需要电压时,火花塞点火。在击穿情况中,次级回路中的电流脉冲式地非常陡地上升,直到在几纳秒的持续时间上超过100A的峰值电流。此后,火花塞上的电压快速地骤降到仅仅100V的、低的中间平稳区域(Zwischenplateau)上,其中,电流回到约10A的中间平稳区域上,这是由所谓的电子流决定的。所述暂时的稳定状态被称为电弧放电阶段并且总共持续约一微秒。紧接着是燃烧或发光阶段(Brenn-bzw.Glimmphase),所述燃烧或发光阶段的特征在于约十倍高的燃烧电压(约1KV)以及缓慢地下降到具有约100mA的起始电流的平稳区域上的电流。
通常,在火花塞的单火花工作方式中,火花存在约1μs。因此,必须通过实现相应的喷射条件确保:在单火花的开始时刻在火花塞11的电极12上存在可燃的混合物。如果点火火花的时刻不是与燃烧室中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可燃性精确匹配的,则在具有严格点燃条件的内燃机中由于充气分层或稀薄的混合物可能不能进行点火。这个问题通过延长可以进行点火的时间间隔来解决(连续火花点火,CSI)。
在图3中示出了用于说明用于运行点火装置6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在每个说明允许在气缸4中通过点火装置6进行点火的时间间隔的点火阶段中重新开始。在此,首先在步骤S1中通常在由发动机控制设备2计算出的时间上对初级线圈15进行充电,如在常规点火系统中那样。充电时间对应于闭合时间。在所计算的点火时刻,通过——受发动机控制设备2控制地——断开点火装置6的功率开关16触发第一点火火花(步骤S2)。
在步骤S3中,在发动机控制设备2中确定:是否设有多火花工作方式。如果情况如此(选择:是),则在点火装置6中激活多火花调节,所述多火花调节在多火花阶段期间循环地在一个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实施初级线圈的充电(步骤S4)并且实施次级线圈的随后的、部分的放电(步骤S5)。否则,结束所述方法直到下一个点火阶段。
在步骤S6中检验:多火花工作方式是否仍然有效。如果在步骤S6中确定(选择:否):由发动机控制设备2所预给定的、用于多火花阶段的持续时间已经结束(选择:是),则结束所述方法。如果多火花阶段的时间周期尚未结束(选择:否),则返回步骤S4并且在步骤S5中实施具有点火线圈的充电(电流流过初级线圈15)和点火线圈通过火花塞的放电的再一次循环。
根据通过点火装置的控制逻辑单元18的两点调节运行多火花工作方式中的充电及放电循环。通过控制逻辑单元18在通过发动机控制设备2的相应的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时间长度上运行充电及放电循环。为此为初级电流定义一个关断阈值并且为次级电流定义一个接通阈值。如果初级电流位于关断阈值以下并且次级电流位于接通阈值以下,则接通功率开关16。
在一个最小持续时间上功率开关16是接通状态,所述最小持续时间例如可以在20与50μs之间、优选可以在30与40μs之间、更优选地可以约为35μs。在所述最小接通时间之后,将初级电流与关断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初级电流达到或超过关断阈值时关断功率开关。通过关断功率开关16来触发点火火花。
功率开关16在10与30μs之间、优选在15与25μs之间、例如20μs的最小关断时间上保持在关断状态中。随后,将次级电流与接通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次级电流达到接通阈值时接通功率开关16,以便对初级线圈15充电。所述算法循环地根据火花塞以及点火线圈的实际有效的物理给定条件在通过发动机控制设备2作为多火花阶段的持续时间所说明的时间长度上自动地运行。
可以设置,在通过发动机控制设备2结束多火花阶段时,不直接中断循环,而是继续进行充电直到关断阈值并且随后不进行初级线圈15的重新充电。仅仅通过禁止功率开关16的再次接通的过程来中断循环的充电和放电。
为了实施多火花工作方式,必须向控制逻辑电路18提供关于在初级回路中以及在次级回路中流动的电流的数据。原则上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检测初级电流和次级电流。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在初级回路中和在次级回路中设置有第一测量电阻17和第二测量电阻20,在所述第一测量电阻和所述第二测量电阻上在电流流过时下降相应的测量电压,所述测量电压由控制逻辑单元18探测到。
作为预给定的用于多火花阶段的持续时间的补充或替代,可以通过控制逻辑单元18将多火花阶段中点火过程的数量限制在预给定的数量上来结束多火花阶段。这例如可以借助于一个在控制逻辑电路18中实现的计数器和一个比较装置(未示出)来设置。
控制逻辑单元18例如可被构造为一个ASIC(专用集成电路)并且包括一个用于数字化所检测的测量电压的模数转换器,以便获得关于在初级回路中或在次级回路中流动的电流的数据。也可以考虑并且在所述点火系统中实现测量初级回路中和次级回路中的电流的其它形式。必须仅仅向控制逻辑单元18提供适合的数据,由这些数据可以导出初级电流和次级电流。
在对初级线圈15进行充电时,流过线圈的电流由于线圈的电感而连续上升,直到达到关断阈值。关断阈值对应于一个电流值,所述电流值等于或小于完全充电状态时流过初级线圈的最大电流。如此选择接通阈值——次级电流与所述接通阈值相比较,使得在次级线圈中保留剩余能量,也就是说接通初级回路,尽管点火线圈14的磁能还没有完全通过次级回路输出。
在CSI系统中可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起始火花电流位于接通阈值以下,从而立即再次接通功率开关16以对点火线圈14进行充电并且因此导致点火能量没有值得一提地传输到火花中。为此设有一个最小关断时间的实现,在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期间可以传输点火能量。
在图4中示出了一个信号图,其表示控制信号的时间变化曲线,所述控制信号通过通信线路5由发动机控制设备2传输到点火装置6。当应以单火花工作方式运行气缸时,由发动机控制设备2向点火装置6传输一个单独的脉冲。在应以多火花工作方式运行内燃机的气缸的情况下,在点火阶段内向点火装置6传输两个前后相继的脉冲。
控制信号的第一脉冲21具有一个前边沿和一个后边沿。前边沿——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为上升沿——用于接通功率开关6并且开始初级线圈15的充电阶段。控制信号的第一脉冲21的后边沿断开功率开关16并且由此触发点火装置6的次级侧上的放电阶段。前边沿与后边沿之间的脉冲持续时间由发动机控制设备2计算并且由一些工作参数、例如电池电压和发动机3的温度确定。也就是说,由脉冲持续时间和对应于第一脉冲的后边沿的时刻的点火时刻得出第一脉冲21的前边沿的时刻。因此,第一脉冲21能够在第一脉冲的后边沿的时刻产生在时间上被定义的点火。第一脉冲21在单火花工作方式中对应于整个点火阶段期间的唯一的脉冲。
在多火花工作方式中,在第一脉冲21后面跟随一个第二脉冲22,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持续时间对应于由点火线圈的循环的充电和放电所产生的连续电弧应存在的持续时间。在第二脉冲期间,点火装置6中的控制逻辑单元18实施以上所述的充电/放电调节,其中,单个充电及放电过程的时间长度不由发动机控制设备2预给定,而是仅仅由在点火装置6中所施加的接通阈值和关断阈值得出。
如图4中所示,由第一脉冲21的前边沿的时刻起,初级电流上升直到一个由第一脉冲的后边沿预给定的值。电流被第一脉冲21的后边沿突然中断,由此产生次级电压,火花塞11通过所述次级电压点火。由于在火花塞11中产生的等离子体而流动一个电流,所述电流在时间上减小。在第一脉冲21之后跟随第二脉冲22,在所述第二脉冲期间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彼此交替出现,其中,初级电流在多火花阶段期间由初级线圈15的剩余能量得出并且通过关断阈值的适当选择不上升到第一次点火的最大电流。通过断开功率开关16进行点火,在点火期间次级电流减小,直到再次达到接通阈值。点火阶段基本上定义为在第一脉冲的最早可能的前边沿与第二脉冲的最晚可能的后边沿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控制信号的第一脉冲21与第二脉冲22之间设有一个最小间歇,所述最小间歇持续如此长时间,使得存储在次级线圈中的能量可被转换成相应的第一点火火花。
此外,在控制逻辑单元18中可以实现一个过电流识别装置,所述过电流识别装置关于最大电流阈值检测初级电流。如果初级电流超过所述最大电流阈值,则这导致在点火阶段期间功率开关16的立即断开。为了确保控制信号的随后的第二脉冲不触发另一个火花,设有一个截止时间,在所述截止时间期间控制信号的其他脉冲不导致初级线圈15的充电过程。
此外可以设置,过电流事件首先必须比一个已定义的持续时间、例如10μs与50μs之间的持续时间更长地存在,以便被识别为过电流事件。因此可以确保,由寄生振荡电路引起的短的过冲不导致由于过电流的错误识别而不期望地断开功率开关16。
在控制信号通过通信线路由发动机控制设备2传输到点火装置6的控制逻辑单元18时必须确保:脉冲的信号边沿可明确地与干扰信号区分。为此,必须设有既用于正的边沿方向也用于负的边沿方向的合适的去抖动功能,所述去抖动功能在发生电平变化的电平稳定地存在一已定义的时间时才将电平变化识别为电平变化。这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在边沿变换时存储输出状态并且触发一个计时器并且在计数器中时间计数的开始累加在预定义的时间内在输入端上的那些值。在计时器期满之后,关于所有在预定义的时间期间检测到的电平确定电平的份额,在这些电平期间由边沿变换导致的电平已存在。如果这些值的累加指出,电平的一个确定的份额(通常>50%)、例如为60%或更多对应于边沿变换的最终状态,则这样的最终状态被识别为有效。否则保留之前的状态。
此外可以设置,当由于干扰通过以上所述的去抖动方法没有识别出边沿变换时,则在计时器期满之后重新检验:在错误时间(Fehlerzeit)结束后和开始前分别存在的初始状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重新开始去抖动方法。
在图5中借助于状态机的状态转移图示意性地示出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的实现。在此,状态“00”对应于点火周期之间的间歇。状态“01”对应于闭合阶段,也就是其间对初级线圈进行充电的状态,状态“10”对应于一个间歇,在所述间歇期间初级线圈被短路并且次级线圈通过点火火花放电,并且状态“11”对应于以上所述的多火花工作方式。
以对应于点火周期之间的间歇的状态“00”开始,在控制信号ST的上升边沿时过渡到状态“01”,在所述状态中闭合功率开关16,以便对点火线圈14的初级线圈15充电。
从状态“01”开始,在一个确定的、预给定的闭合时间后通过控制信号ST的下降边沿由状态“01”过渡到状态“10”并且同时通过断开功率开关16由点火线圈15产生点火火花。状态“10”设有一个最小间歇,所述最小间歇是需要的,以便存储在次级线圈中.的能量可被转换成相应的第一点火火花。在状态“10”中,在状态“01”的结束与状态“11”的开始之间的间歇例如可以是100μs。
通过控制信号的随后的上升沿由状态“10”过渡到状态“11”,其方式是,执行多火花工作方式。为此,在点火装置中激活多火花调节,只要状态“11”存在,则所述多火花调节如以上所述循环地在一个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上对初级线圈充电并且接着使次级线圈部分放电。通过控制信号ST的下降沿结束状态“11”,从而回到状态“00”。替换地或附加地,在状态“11”存在期间点火线圈的充电及放电过程的数量可被限制在一个确定的数量上,从而达到放电过程的预给定的数量或者达到确定的、预给定的最大持续时间作为另外的过渡到状态“00”的条件。如果超过最大持续时间或点火火花的最大数量并且未识别到控制信号ST的下降沿,则根据事件“超时(Timeout)”TO过渡到状态“00”。
在状态“00”中,在控制信号的下降沿之后不允许对初级线圈重新充电,以便可靠地暂停多火花工作方式。在取得状态“00”之后,在可以通过控制信号的上升沿重新取得状态“01”之前等待一个确定的截止时间。
被可靠识别的过电流的出现导致从每个状态立即过渡到状态“00”,这在点火线圈已充电时导致点火。应可靠地识别过电流的出现。为此必须确定:过电流必须比一个确定的时间、例如10至50μs之间的、优选为30μs的时间更长地存在,以便被识别为过电流事件。因此可以确保:由寄生振荡电路引起的瞬时过冲不可以导致至状态“00”的不期望的过渡。
过电流监控在任何时间都是有效的,从而在识别到过电流事件时由每个状态“01”、“10”、“11”过渡到状态“00”。
如以上所述通常基于去抖动的控制信号ST实施控制信号ST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识别,从而可以可靠地识别出由于控制信号的电平变化而引起的所期望的状态变化。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去抖动:在识别到边沿变化之后在时间上错开地检测控制信号的电平,并且如果控制信号的被如此检测的电平的一个确定份额对应于边沿变化的目标电平,则末端的边沿变化被识别为有效。例如,在检测控制信号电平的十个值时,如果十个所检测的电平中的六个对应于目标电平,则识别到一个有效的边沿变化。

Claims (7)

1.用于运行一发动机系统(1)中的一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接收关于一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
在所述多火花阶段期间循环地对一点火装置的一点火线圈(14)充电以及使所述点火线圈通过所述点火装置(6)的一火花塞放电;
其中,根据所述点火线圈(14)中的电流实施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和/或放电,
其中,根据流过所述点火线圈(14)的一初级回路(15)的电流以及根据流过所述点火线圈(14)的一次级回路(13)的电流实施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和放电,
其中,在接收关于所述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之前接收关于一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其中,所述单火花阶段的开始说明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的开始并且所述单火花阶段的结束说明所述点火线圈(14)的放电的开始,
其中,通过一提供给所述点火装置(6)的控制信号的一第二脉冲或一第一脉冲的前边沿和后边沿提供关于所述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和关于一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
其中,在所述第一脉冲和所述第二脉冲之间设有一最小持续时间,所述最小持续时间持续如此长时间,使得存储在次级线圈中的能量可被转换成相应的第一点火火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点火线圈(14)的初级回路(15)中的电流达到或超过一关断阈值实施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以及通过所述点火线圈(14)的次级回路(13)中的电流达到或低于一接通阈值实施所述点火线圈(14)的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和所述第二脉冲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点火装置(6)中被去抖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对应于点火过程的一最大数量,其中,在所述多火花阶段中的点火过程的数量被限制在所述最大数量上。
5.用于运行一内燃机(3)的点火装置(6),包括:
一火花塞(61),用于产生一单火花或一多次火花;
一点火线圈(14),用于提供用于所述火花塞(61)的点火电压;
一控制逻辑单元(18),所述控制逻辑单元被构造用于接收关于一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以便在所述多火花阶段期间循环地对所述点火线圈(14)充电以及使所述点火线圈(14)通过所述火花塞(11)放电;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单元被进一步构造用于根据所述点火线圈(14)中的电流实施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和/或放电,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单元被进一步构造用于根据流过所述点火线圈(14)的一初级回路(15)的电流以及根据流过所述点火线圈(14)的一次级回路(13)的电流实施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和放电,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单元(18)被构造用于在关于所述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之前接收关于一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其中,所述单火花阶段的开始说明所述点火线圈(14)的充电的开始并且所述单火花阶段的结束说明所述点火线圈(14)的放电的开始,
其中,所述控制逻辑单元被构造用于在一点火阶段期间作为一控制信号的一第一脉冲获得关于所述单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以及作为一控制信号的一第二脉冲获得关于所述多火花阶段的时间数据,其中,所述时间数据由各个脉冲的前边沿和后边沿提供,
其中,在所述第一脉冲和所述第二脉冲之间设有一最小持续时间,所述最小持续时间持续如此长时间,使得存储在次级线圈中的能量可被转换成相应的第一点火火花。
6.用于运行一内燃机(3)的发动机控制设备,所述内燃机具有一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装置(6),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2)被构造用于生成一控制信号的一第一脉冲以在所述点火装置(6)中触发一单火花,以及用于根据点火工作方式生成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第二脉冲,其中,所述第二脉冲的持续时间定义所述点火装置(6)中一多火花阶段的持续时间。
7.点火系统,具有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设备(2)和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装置。
CN201010201363.3A 2009-06-09 2010-06-09 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以及多火花点火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23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26852.9 2009-06-09
DE102009026852A DE102009026852A1 (de) 2009-06-09 2009-06-09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ehrfunken-Zündsystems, sowie ein Mehrfunken-Zünd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2396A CN101922396A (zh) 2010-12-22
CN101922396B true CN101922396B (zh) 2015-01-28

Family

ID=43069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136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2396B (zh) 2009-06-09 2010-06-09 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以及多火花点火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0084B2 (zh)
CN (1) CN101922396B (zh)
DE (1) DE1020090268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51249A1 (de) * 2007-10-26 2009-04-30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Mehrfachfunkenbetriebs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nd zugehöriges Verfahren
DE102012112273B3 (de) * 2012-10-30 2014-02-27 Borgwarner Beru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s Ionenstroms zwischen Elektroden einer Zündkerze
EP2929174A2 (en) 2012-11-29 2015-10-14 Advanced Fuel and Ignition System Inc. Multi-spark and continuous spark ignition module, system, and method
JP6330366B2 (ja) * 2013-04-11 2018-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装置
US9429134B2 (en) 2013-12-04 2016-08-30 Cummins, Inc. Dual coil ignition system
US9739252B1 (en) * 2016-02-19 2017-08-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ngine knock and misfire
US10385819B2 (en) * 2017-10-27 2019-08-20 Marshall Electric Corp. Multi-strike ignition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7087676B2 (ja) * 2018-05-25 2022-06-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点火制御装置
DE112019004778T5 (de) * 2018-10-24 2021-09-09 Hitachi Astemo, Ltd. Steuervorrichtung für brennkraftmaschine
CN111412100B (zh) * 2019-01-08 2022-04-05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采集igbt电流的电路及点火线圈寿命预估方法
JP7196741B2 (ja) * 2019-04-09 2022-12-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制御装置
US11125203B1 (en) * 2020-10-13 2021-09-21 Fca Us Llc Multi-strike ignition during variable valve lift camshaft profile switch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2C (zh) * 1993-01-15 1999-02-10 福特汽车公司 按需供能的点火线圈
US7392798B2 (en) * 2006-01-31 2008-07-01 Denso Corporation Multiple-spark igni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02007051249A1 (de) * 2007-10-26 2009-04-30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Mehrfachfunkenbetriebs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nd zugehöriges Verfahr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9993B2 (ja) * 2000-10-24 2010-0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2002168170A (ja) * 2000-12-01 2002-06-14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イオン電流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2C (zh) * 1993-01-15 1999-02-10 福特汽车公司 按需供能的点火线圈
US7392798B2 (en) * 2006-01-31 2008-07-01 Denso Corporation Multiple-spark igni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02007051249A1 (de) * 2007-10-26 2009-04-30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Mehrfachfunkenbetriebs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nd zugehöriges Verfahr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30084B2 (en) 2013-04-30
CN101922396A (zh) 2010-12-22
US20100307468A1 (en) 2010-12-09
DE102009026852A1 (de) 201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2396B (zh) 用于运行多火花点火系统的方法以及多火花点火系统
US10190564B2 (en) Method for actuating a spark gap
CN103597202B (zh) 用于在电晕放电点火系统中控制电弧形成的系统及方法
US7685999B2 (en) Ignitio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1583847B1 (ko) 내연기관의 다중 스파크 작동 제어 장치 및 관련 방법
JP2008522066A (ja) 高速マルチスパーク点火
EP2639446A1 (en) Ignition system
EP2290223A1 (en) An ignition control unit to control multiple ignitions
US2003008935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quence of high-voltage ignition sparks and high-voltage ignition device
CN103261675A (zh) 多触发的电晕放电点火组件及其控制和操作方法
US20170030318A1 (en) Ignition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8375914B2 (en) Combustion state detection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3539519A (ja) ハイブリッド点火装置の電気的配置
US20150330353A1 (en) Ignition System Including a Measurement Device for Providing Measurement Signals to a Combustion Engine's Control System
JP2008144657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制御システムの点火装置
CN106164468B (zh) 内燃机用点火装置
US6378513B1 (en) Multicharge ignition system having secondary current feedback to trigger start of recharge event
CN110355748A (zh) 燃爆驱动机器人的点火系统
JP5253144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4952641B2 (ja) 内燃機関の点火システム
US10036362B2 (en) I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gnition system for a spark-ignit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518514B (zh) 基于汽车点火系统的离子电流探测电路
JP2012140924A (ja) 点火装置
EP01424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electronic ignition system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869141A (zh) 连续放电点火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