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8124A - 采用亚临界流体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用亚临界流体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8124A
CN101918124A CN200880120448XA CN200880120448A CN101918124A CN 101918124 A CN101918124 A CN 101918124A CN 200880120448X A CN200880120448X A CN 200880120448XA CN 200880120448 A CN200880120448 A CN 200880120448A CN 101918124 A CN101918124 A CN 101918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ulate
fluid
nozzle
solution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04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8124B (zh
Inventor
穆斯塔法·德米尔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Spray Microparticles AB
Original Assignee
XSpray Microparticle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Spray Microparticles AB filed Critical XSpray Microparticle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918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8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8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8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61K9/1682Processes
    • A61K9/1688Processes resulting in pure drug agglomerate optionally containing up to 5% of excip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 B01J2/02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by dividing the liquid material into drops, e.g. by spraying, and solidifying the drops
    • B01J2/06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by dividing the liquid material into drops, e.g. by spraying, and solidifying the drops in a liquid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26Nozzle-type reactors, i.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itial reactants within the reactor is effected by their introduction or injection through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 B01J2/02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by dividing the liquid material into drops, e.g. by spraying, and solidifying the drops
    • B01J2/04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by dividing the liquid material into drops, e.g. by spraying, and solidifying the drops in a gaseous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01J4/001Feed or outlet devices as such, e.g. feeding tubes
    • B01J4/002Nozzle-type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lanulating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生产装置中生产具有预定尺寸和/或形态特征的微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流动条件下,含有已溶解的物质的溶液流与一种流体流在喷射喷嘴内混合,以及ii)所述混合物以喷雾剂的形式通过所述喷嘴的喷雾出口进入微粒收集容器;以及iii)在所述收集容器内分离和收集所述微粒。其特征是:所述溶剂是一种液体,所述流体是一种处于亚临界状态的水性液体。优选的喷嘴具有两个共轴的内部输导管。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能用于本方法的生产装置。它的特征是包括用于以下功能的功能件:a)在该流程中循环利用所述流体;b)在所述流体流中包括一种构形剂,和/或通过平行微粒形成过程来增加生产能力。

Description

采用亚临界流体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溶液中批量生产具有预定尺寸和/或预定形态的微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将所述溶液与一种流体在喷射喷嘴内混合,ii)迫使该混合物通过该喷嘴的喷雾出口以喷射方式离开喷嘴,以及iii)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和收集所述微粒。在喷嘴处混合后进行成核和微粒形成。
本发明还涉及a)一种用于控制在前段所述的方法中生产的微粒的尺寸和形态学特征的方法,b)一种装置,能被用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以及c)药理学制剂(组分),其中含有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所生产的微粒形式。
所形成的微粒通常可用于体内的成分,但也可用于其他用途。
术语“已控制(controlled)”和“控制中(controlling)”主要是指在该批次生产的微粒在预设的尺寸范围内,例如,平均微粒尺寸,微粒尺寸分布等,以及关于形态学的微粒间均匀性(也就是,个别微粒的晶体特性,例如,非晶形和/或结晶性质的程度)。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专利申请和已授权的专利都以它们的整体并入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不同的装置都包括喷嘴,可采用的喷嘴例如在以下专利中所描述的产品:美国专利第5,851,453号(WO 9501221),美国专利第6,063,188号与美国专利申请第2006073087号(WO 9600610),美国专利第6,440,337号(WO 9836825),WO 9944733,美国专利第6,576,262号(WO 9959710),美国专利第7,150,766号与第6,860,907号(WO 0103821),WO 0115664,美国专利申请第2007116650号(WO 05061090)等。
也可参见我们的相关国际专利申请“生产微粒的方法与装置”,申请号PCT/SE2008/000674,申请日2008年12月1日。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SEDS技术)是在上面所定义的一种微粒形成技术。
超临界流体的使用已经导致有希望的结果,但主要用于实验室规模的生产。当扩大到中试规模,在获得足够小(平均尺寸)的微粒和/或具有足够窄的尺寸分布的微粒方面已经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
用于微粒形成的物质的溶剂通常为水溶剂或非水溶剂,取决于溶解特性和物质的种类,以便转变为微粒状态。关于微粒尺寸和尺寸分布的问题,采用水性溶剂比采用非水性溶剂所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初始形成的微粒具有较强的聚集趋向性。对于生物活性物质,例如大多数蛋白质,需要特定的三维结构来保持活性,以及其他生物聚合物,水溶剂通常是首选,因为非水溶剂和/或有机溶剂通常会使活性物质变性。
典型的喷射喷嘴已含有用于溶液和流体的分离的内部管道。这些管道已经在混合装置的上游处结合,或者在该喷嘴的喷雾出口处结合。在一个典型变化中,这些管道的其中一个管道被放置在其他管道内,至少在接近喷雾出口和/或混合装置处,例如,圆柱形的外部管道与内部管道同轴,在两管道之间的结合角度以及在两股液流之间的角度基本上是0°。典型地,该喷嘴已被放置在一个室(微粒收集室)内,在该室中,已形成的微粒从所用的溶剂和流体分离和收集。微粒的生产率一直偏低。难以扩大主要原因是这样的事实:当通过增加喷嘴参数(例如,流速、内管道尺寸、微粒形成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等)以增加产量时,将会改变微粒大小特征和/或形态。对于许多物质,可用的微粒的平均尺寸和尺寸分布都是令人不能满意的,特别是希望将这些微粒用于医药用途时。当想要批量生产微粒尺寸在最低的微米范围内时,例如,≤10μm,甚至≤5μm或者≤3μm,这些问题已经变成更为突出。
一个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是在WO 2005061090中提出的喷射喷嘴。在这种喷嘴中,流体流或与含有物质的溶液流在一个角度β结合,该角度β在30°-150°之间。在最重要的变化中,其中一种液流(例如,溶液流)在结合点的流动,是与某个方向成圆柱形的,该方向与该圆柱形液流的轴的方向一致,而其他液流的流动是环形的,以所述圆柱流的轴为中心直接地径向向外流出。参见WO2005061090的图1至图3。可见,在WO 2005061090中所示的喷嘴设计将便于增加产量和改善对形态和微粒平均尺寸和尺寸分布的控制。这样,它有可能降低微粒的平均尺寸,并批量制备较窄尺寸分布的微粒。尽管这种喷嘴有望获得好的结果,但仍然需要改良,以便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或更宽的尺寸范围的控制,和涵盖物质的形态上的更大差异性,以及它们的不同用途。
易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已被纳入作为在包含微粒形成的物质的溶液中的一种改性剂,以便从水中提取到流体中,因而促进了成核和微粒形成。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第6,063,188号和美国专利申请第2006073087号(WO9600610)。在其他变化中,所述流体已经处于超临界状态并包含以下改性剂:
·美国专利第7,108,867号和美国专利申请第2007009604号(WO2002058674)描述了一个过程,其中,微粒形成的物质与一种试剂一起溶解于水,该试剂具有与温度负相关的溶解度,且超临界流体包含一种液体,该液体是既溶于水也溶于超临界流体的。这个过程是在该试剂的浊点以上温度进行的。
·美国专利第6,461,642号(WO 0030613)描述了一个过程,其中,在超临界流体与含有微粒形成物质的溶液混合之前,在超临界流体中包含水。
也可参见美国专利第5,851,453号(WO 9501221),以及美国专利第6,063,188号美国专利申请第2006073087号(WO 9600610)。
超临界流体含有一种溶剂,该溶剂也已被用于修饰预先形成的微粒。参见美国专利第6,475,524号(WO 0030614)。
在WO 9501221与WO 9600610中揭示了在一个包括几个微粒收集室的装置中循环超临界流体和/或执行SEDS过程。这些室是在按一定序列运行的,一室用于收获,而另一室被用于启动,也就是,一种连续的过程。
在美国专利申请第20080193518号(先灵葆雅公司)中讨论了通过抗溶剂从含有微粒形成物质的溶液中将物质从溶解状态沉淀的生产微粒的方法。
尽管以超临界流体可得到好的结果,仍有一些物质在采用上面所述的微粒形成技术时是不足够的,关于批量获得想要的微粒特征方面。人们想要可替代的经济的可行的能用于微粒形成物质的方法,但当采用普通认为可行的方法时,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考虑有关成本:a)流体;b)用于生产微粒的仪器;c)增加产量的容易度,等。
发明目的
首要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至少一个上述问题的改进,特别是解决关于生产能力和/或控制微粒尺寸和/或控制微粒形态的问题。
因此,第一个目标是设计一种新的经济可行的方法,正如在标题为“技术领域”之下所定义的同类方法。该新方法优选地可应用到一种或多种微粒形成物质,优选地包括至少一种物质,用于实验室规模、中试规模和/或大规模生产。当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流体时,在微粒的预定和想要的特征上都存在问题。第二个目标是可控地批量生产微粒,每批的微粒具有以下特征:
a)平均微粒直径在≤20μm的区间,例如≤10μm或≤5μm或≤3μm或≤2μm,下限为0.1μm或0.5μm,和/或
b)微粒尺寸分布为≥80%的微粒在宽度≤30μm的间隔内,例如,≤20μm或≤15μm或≤10μm或≤5μm或≤3μm或≤2μm。在批量中,该间隔宽度甚至更低,例如≤1μm或≤0.5μm,可被设想,优选地批量生产的微粒的平均尺寸≤3μm,和/或
c)微粒尺寸分布有至少80%的微粒是在宽度≤75%的尺寸间隔内,例如,平均微粒直径≤±50%或≤±25%。
术语“微粒尺寸”、“微粒尺寸直径”和“微粒尺寸分布”在本说明书中是指在给出的实验部分(采用来自英国伍斯特郡Malvern仪器有限公司的Mastersizer 2000进行激光衍射)所获得的值。对于“平均微粒尺寸”或者“平均微粒直径”的含义,也可参见实验部分。
第三个目标是使能够可控地批量生产微粒,每批微粒具有改良的关于形态特征的微粒间同质性,例如,结晶类型或非结晶度和/或结晶特征。换言之,该子目标通常是指批量生产的微粒中有≥50%,例如≥60%或≥70%或≥80%或≥90%或≥95%的每批微粒具有在非结晶度和结晶特征和/或不同结晶形式之间的相同的平衡。
第四个目标是使能够可控地批量生产微粒,使得用于分离和收集所生产的微粒的每个室的生产能力或者每个生产装置(有一个或多个微粒收集室)的生产能力达到≥0.5g/h,例如≥1.0g/h或≥2.0g/h或≥5.0g/h或≥10g/h。该子目标包括:提供一个生产装置,其中,这些间隔是可行的。
第五个目标是取得上述两个或更多目标和/或子目标的结合效果。优选的结合导致的生产能力如上面所述。
附图
图1显示了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种典型的单喷嘴变化。
图2显示了一个优选的喷嘴和对应的WO 2005061090的图1-3。
图3显示了另一个优选的喷嘴和对应的WO 2005061090的图5
图4a-b显示了一个收集室,该室包含两个或更多的喷射喷嘴。图4a显示了从上面看的收集室,而图4b给出了该收集室的侧视图。
图5a-b显示了在同一生产装置中存在两个或更多微粒收集室。图5a显示了从上面看的这些收集室,而图4b给出了这些收集室的侧视图。
图6a-b显示了一个生产装置带有一个喷嘴,基于两个共轴的内部输导管(一个管用于所述流体,另一个管用于所述溶液),两个管的合并角度为约0°。
图7显示了另一个装置,该装置带有在图2中所示的喷嘴,还显示了两个共轴的内部输导管(一个管用于所述流体,另一个管用于所述溶液),两个管的合并角度为约0°。
在这些附图中的参考数字包括三位数,第一位数字是指该图的数字,第二位和第三位数字是指特定项目。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应项目采用相同的第二位和第三位数字。
发明详述
本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如果在临界状态的水被用作第1页第1段所定义的方法中时,前述的这些目标至少部分可以完成。进一步已经发现,如果喷嘴具有两个内部输导管,如在本说明书下面所描述的,它们是彼此共轴的话,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装置是有利的。这些导管的其中一个导管是用于所述流体的,而另一个导管是用于所述溶液的。
本发明人也已经认识到,上面所述的这些目标是可以部分完成的,如果所述流体进入混合(步骤(i))是允许包含一种影响所获得的微粒的尺寸的试剂,也就是,称为“构形剂(make-up agent)”,更优选的试剂是不会导致流体的分离,或者不会使溶液-流体混合物分开进入不同相(例如,液体相和流体相)。该构形剂可被引入流体流中,也就是,在流体流与液体流的混合物的上游位置引入该构形剂。可供引入的典型位置是:a)该流体的存储罐,位于喷射喷嘴的上游;或者b)在所述储液罐和喷嘴之间的传输导管,包括多个功能件,这些功能件可以是导管的一部分,或者连接到导管(沿着该导管定位);或者c)用于在喷嘴内流体的传输导管,也就是,在该导管的入口和步骤(i)的混合位置之间。添加构形剂的效果是:不会导致液体/流体在关于微粒尺寸和/或形态的位置上发生极大的和意想不到的分离。
本发明人也认识到,可能达到足够放大的生产能力,用于有利润的大规模的微粒生产,通过:a)增加喷嘴的尺寸,或者诸如流速、浓度等参数;或者b)按次序进行几个喷嘴/室的处理。可替代的,更可行的是在所述装置内通过运行多个喷射喷嘴平行进行喷雾步骤,至少部分是平行的。换句话说,通过采用一种生产装置,其中,有(i)两个或更多喷射喷嘴,设置在同一收集室内;和/或(ii)两个或多个收集室,包含一个、两个或更多喷嘴。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一种在生产装置中批量生产物质的微粒的方法,所述微粒具有预定的尺寸(主要测量其平均微粒直径和/或尺寸分布)和/或预定的形态。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i)在流动条件下,含有已溶解或已分散的物质的溶液流(102、202)与处于亚临界状态特别是处于超临界状态的流体流(103、203)在喷射喷嘴(101、201、301)内混合,这两种液流的比例是精选的以致能促进在所述混合物内的物质的晶核形成与微粒形成;
ii)在步骤(i)中获得的混合物以喷雾剂(204)的形式通过所述喷嘴(101、201、301)的喷雾出口(109、209、309);以及
iii)分离和收集所述微粒。
在所述溶液流(102、202)与所述流体流(103、203)的测体积的流速之间的比率,和/或在所述溶液中的微粒形成的物质的浓度,都是精选的,以促进在混合体中的晶核形成和微粒形成。喷嘴(101、201、301、401、501)是与微粒收集室(105、405、505)以喷雾连通的,在步骤(iii)中进行收集。本文中“喷雾连通”是指该喷雾是直接喷入收集室的。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包括:溶剂是液体,而流体是在临界状态,以水性液体的形式。优选的喷嘴包括至少两个内部输导管,它们是互相共轴的,分别适用于流体的喷嘴内部传输和溶液的喷嘴内部传输。关于所述溶剂和所述流体和所述共轴导管的更多细节,将在下面标题为“流体流与溶液流”和“喷射喷嘴”的内容中给出。
所述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
A)附加步骤:
(iv)进行以下的一系列子步骤:a)收集在步骤(iii)中除尽所述物质后的溶液-流体混合物,b)从所述溶剂中分离所述流体,以及c)将已分离的流体循环(106、206)进行步骤(b)直至得到所述流体流(103、203);和/或
(v)提供一种或多种构形剂(107、207)到所述流体流(103、203),也就是,在所述混合位置(108)的上游的位置;和/或
B)在两个或更多的分离的喷射喷嘴(401a,b...、501a,b...)中同时进行至少步骤(i)和(ii),这些喷嘴属于相同的生产装置,在该装置中,有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微粒收集室,以喷雾连通所述喷射喷嘴:
(a)至少两个喷嘴,以喷雾形式与相同的微粒收集室(405)连通,和/或
(b)两个或更多的微粒收集室(505a,b...)的每个室(505a,b...)包含至少一个喷嘴(501a,b...)(包含=处于喷雾连通)。
本方法通常是在下面描述的生产装置中进行的。在几个喷射喷嘴和微粒收集室的情形下,它们是相同生产装置的一部分。术语“同时的(simultaneous)”的含义在下面给出。
批量生产得到的微粒的平均尺寸、尺寸分布和形态通常是限制在开头“本发明的目标”中所给出的范围。
步骤(i)(iii),可能以一个或多个附加步骤插入到步骤(i)与(ii)之间,和/或插入到步骤(ii)与(iii)之间。
穿过喷嘴(101、201、301)的压降、在所述溶液中的溶剂的种类、流体的种类、在所述溶液流与流体流在混合时的各自测体积的流速的比率、在混合时在所述流体中构形剂的种类等,都是精选的以便有效促进晶核形成和微粒形成,在喷雾出口(109、209、309)得到预定尺寸和/或形态的微粒。优选地,要么将构形剂与流体流混合,要么将流体流与溶液流混合,都将导致相分离成液体/流体相,也就是,单相系统是优选的(除了在该过程形成想要的微粒之外)。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一种生产装置(100)(=设备、生产设备、生产仪器),它被用于在第1页第1段所定义的方法中。该装置如附图中所示,包括至少:
a)喷射喷嘴(101、201、301),具有:带有流体入口(111、113、211、213)的内部输导管(210或212、310或312)、带有溶液入口(111、113、211、213)的溶液输导管(210或212、310或312),和混合装置(114、214、314)用于在所述内部输导管(210、212、310、312)的相互结合的下游混合所述流体与所述溶液,以及喷雾出口(109、209、309);
b)微粒收集室(105),包含:喷雾出口(109)和分离功能件(115),用于分离和收集从所述溶液-流体混合物中生产的微粒;以及
c)输导管(116、216),在所述喷嘴外部,用于将液体(103、203)输送到喷嘴(101、201)的流体入口(111、113、211、213)。
在(b)中的术语“包含(containing)”是指该喷雾是直接进入微粒收集室(105)的,也就是,以喷雾方式连通该室。
所述生产装置的主要特征是,它包括:
a)一个或多个进液导管,用于将构形剂(107、207)和/或之前在所述过程(方法)中用过的流体在所述混合装置(114、214)的上游的某个位置导入到所述流体流(103、203),例如,通过入口/导管(分别117/139、217/239和118/119、218/219)进入所述过程的流体流(103、203):和/或
b)两个或更多喷射喷嘴(401a,b..、501a,b…),它们中的至少两个被设置为喷雾连通:
i)相同的收集室(405)和/或
ii)不同的收集室(505a,b…),每个室包含至少一个、两个或更多喷射喷嘴;和/或
c)循环功能件(118+119+120、218+219),用于将在所述过程中用过的流体(106、206)通过至少一个入口(118、218)循环流入所述流体流(103、203),也就是,在所述混合装置(114、214)的上游的某个位置。
该循环功能件是首要的有意用于在第1页第1段所定义的方法的变化中,对于这个变化,所述流体是非水性的超临界或临界有机或无机流体。例如,参见下面有关流体的讨论。
如附图所示,除了上面已提到的流体输导管(116、216)之外,所述装置(100)也包括用于将所述溶液传输到喷嘴(101、201)的输导管(121、221)。这些喷嘴外输导管的一个或两个管能在它们的上游端被连接到用于所述流体或所述溶液(分别为122和123)的存储罐。典型地,它们也装备有用于控制温度的适当功能件(包括,例如加热元件(141)和/或压力和流速控制元件(124a,b,c))(包括,例如阀、泵等),用于支持在收集室(105)和在该室(105)的上游的流体流(103、203)所需的温度、流速和/或压力,例如,支持亚临界或超临界流体和/或所述溶液-流体混合物和/或将要生产的微粒的预定平均尺寸、尺寸分布和/或形态。存储罐,例如用于流体(122),可以是加压管的形式,也可以是可连接到这样的管,如果采用超临界流体的话。
如果有所述的循环功能件(c),优选地有一个功能件(120),用于从溶液-流体混合物中分离流体,也就是,使流体耗尽在溶剂中。如果有这个功能件(120),通常是以旋风器的形式。收集室(105)的下游端(出口)和流体分离功能件(120)的上游端是通过一个输导管(125)互相连接的,导管(125)通常包含一个背压调节器(126),使能够改变通过喷雾出口(109)的流速。该流体分离功能件(120)通常包含一个出口导管(127),导管(127)带有阀(128),使从流体去除的溶剂流出,以及一个出口(129),供脱离溶剂的流体流出。在该位置,溶剂是在液相,而流体是在气相。在适合于流体循环返回所述过程的变化中,流体分离功能件(120)的流体输导管(119、219)通常通过一个入口导管(118、218)连接到流体流(103、203),也就是,在混合装置(114、214)的上游位置,正如在本说明书其他内容所讨论的。
喷雾喷嘴
正如已经提到的喷射喷嘴,其包括:出口(109、209、309),在该出口,可形成喷雾(喷射);一个装置,用于混合(214、314)所述溶液与所述流体;以及内部输导管(210、212、310、312),用于所述流体和所述溶液。在优选的变化中,该喷嘴还包括一个混合微空腔(214’)作为混合装置(214)的一部分,和/或出口输导管(230),引导混合物从混合装置(214)流到喷嘴出口(109)。如果既有出口导管(230),也有混合微空腔(214’),它们是部分或全部相同的。在优选的变化中,其中一个上述的输导管(210、212、310、312)是在其他导管内的,优选是互相共轴,正如上面所述的用于本领域的已知的喷射喷嘴。
在混合装置(214、314)中的混合物是通过产生紊乱而被促进的,当所述流体流与所述溶液流合并时。对于这个目的,该混合装置可包括一些障碍物,用于在所述流体流与所述溶液流合并的位置或其下游向前流,例如,通过设计导管,该导管与机械流分布装置有关(例如,作为一种混合空腔),例如,突然转或者角落(通常)≥30°和/或在交叉维度的突然改变(变宽或变窄)。合适的混合装置包括:溶液流(202、302)和流体流(203、303)在选自0°-180°间隔的角度β处合并,典型地带有在合并点下游的混合空腔。优选的合并角度β是选自130°-150°间隔,例如85°-105°及90°是最优选的值。在大多数例子中,喷嘴内输导管(210、212、310、312)分别用于所述溶液和所述流体,都在β’角度处合并,该角度也可选择在带有相同参数的这些间隔中。
优选的喷嘴内输导管是共轴的,并显示在图2和图3中,对于在图2中所述的类型有绝对的偏好。这些喷嘴有一个下游部分(231、331)和一个上游部分(232、332)。该下游部分阻碍向上流经至少一个喷嘴内输导管(210、212、310、312)的下游末端,因而改变液流的流动方向,穿过这个末端进入圆盘形的环流,该环流包括:放射状组件,直接朝外并通过狭槽(233、333),该狭槽限定在下游部分(231、331)和上游部分(232、332)之间。接着,该圆盘形液流与其他内部输导管的液流在角度β处合并,该合并角度已经在上面给出,这里作为同样的参考。合并后的液流作为一个环形喷雾离开该喷嘴,优选地是直接径向向外喷射的,可能包括一个轴组件。如果手边没有轴组件,该喷雾方向将定义为90°的角度,即(喷嘴的)共轴的内输导管的轴方向。如果轴组件存在,该角度将偏离90°。每个内部输导管(210、212)当与它们的其他一个管合并(在混合装置)时到尽头,也就是,流动已经被下游部分(231、331)阻碍,喷嘴内输导管还包括狭槽(233、333)的一部分(234+235、334+335)。
因此,图2的变化包括一个下游部分(231)和一个上游部分(232)(相当于图中的下部分和上部分)。在该上游部分(232),有一个内部输导管(212)和一个外部的圆柱形输导管(210),导管(210)与导管(212)共轴。狭槽(233)限定在该下游部分与上游部分(231、232)之间,包围,在下游方向,环形的圆盘形导管(234+235)加上一个环形混合装置/混合洞空腔(214/214’),加上一个环形出口导管(230)用于获得的最大值,加上一个环形喷雾出口(209)。在外部的圆柱形输导管(210)的向前流动是受阻于下游部分(231),并变形为圆盘形的环流,直接径向向外流入圆盘形导管(234、235)。该下游部分(231)也被设计为阻碍在内部输导管(212)内的流的向前流,但该阻碍时发生在下游部分(231)内的,通过将内部流转变为相反流动方向的圆柱形流,该流带有一个直径大于原始外部流的圆柱形流的直径。后者的流传输时通过设计下游部分(231)与内部输导管(212)的向前延伸(236)来完成,伴随一个圆盘形导管(237),另外连接到圆柱形导管(238),走这样的方向:该方向与向前延伸(236)的方向相反,以致它能与盘形导管(234+235)的一部分合并,外部传输管(210)的下游,在混合装置(214)的上游端。在图2中,该合并角度β’是90°。
其他合并角度可以由以下完成:
a)设计所述下游部分(231)的表面,在合并点处,合并角度为90°,相对于圆柱形导管(238)轴;或者
b)制作该圆环形的导管(238)锥形。
如果合并角度不同于90°,它也适合于设计上游部分的交叉表面,带有匹配的弯曲。
图3给出了带有下游阻碍部分(331)的变化,该阻碍部分不包含内部流体和溶液输导管的部分。上游部分(332)包括:共轴的圆柱形输导管(310、312),一条导管用于所述溶液,另一条导管用于所述流体。下游部分(331)在同一位置阻碍在两条导管的向前流动。在这两部分之间的狭槽(333)提供用于将圆柱形流转变为圆盘形流,在圆盘形导管(334+335)中直接径向向外流出,与外部圆柱形流在环形混合装置(314)内混合,混合物在环形出口输导管(330)内输送到一个环形喷雾出口(309)。合并的角度β与β’都是90°。其他合并角度可这样实现:在合并圆锥点制作下游部分的表面,以匹配的曲度设计上游部分的匹配表面。
对于喷嘴变化,其内的内部输导管(210、212、310、312)是共轴的,优选地,采用一条内部输导管(212、312)用于所述溶液流(202、302),另一条内部输导管(210、310)用于所述流体流(203、303),正如图中所示。
在包含内部和外部的内输导管的喷射喷嘴的其他变化中,没有下游部分阻碍这些流的向前流动。这些类型的喷嘴相信是非优选的,它们显示在美国专利第5,851,453号(WO 9501221)的图3和图4中。在这些图中所示的喷嘴的混合装置起始于内部导管(31)的出口,并延伸到外部导管(41)的出口,该出口也是喷射喷嘴的出口。该混合腔被限定在内部导管的出口与外部导管的出口之间。在溶液的输导管与流体的输导管之间的合并角度分别是约0°。参考数字是与在WO 9501221(US 5,851,453)中的相同。也参见WO 9600610(US6,063,188和US 2006073087)。
在喷嘴的其他变化中,溶液/流体混合物是与其他流混合的,例如,包含亚临界或超临界流体或液体/溶剂,在通过喷雾出口离开或进入微粒收集室。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第6,440,337号(WO 9836825)。
在上述的喷射喷嘴的喷雾方向中,其中一个输导管被放置在另一个管的内部,关于这些输导管可以是纯轴的,和/或纯放射状的。
通过调节经过喷嘴(201、301)的压力差来调节通过所述喷嘴的流速,例如,通过调节微粒收集室(105)的下游的背压调节器(126)和/或改变喷嘴的上游从压力调节装置(泵、阀等)(124a,b)的输出。在具有可调节的流阻碍物的变化中,可被用于通过喷雾出口(209、309)的流速的精细调节。例如,在该类喷嘴中,如图2和图3所示,也可参见美国专利申请第2007116650号(WO05061090),在下游部分(231、331)和上游部分(232、332)之间形成的狭槽(233、333)的宽度可通过装置来调节,以致这两部分的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都可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通过改变该狭槽的宽度,可改变通过该狭槽(233、333)的测体积的流速。如果通过绳、气垫或其他弹力体和/或可压缩装置(这些装置可产生一个可调节的压缩力)使上游和下游两个部分(231、232、331、332)互相向下压,可获得通过该宽度的流速的精细调节。进一步可参见美国专利申请第2007116650号(WO 05061090)。
上面所给出的在喷嘴的导管和开口的合适尺寸可以在上面引用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中找到。
在第1页第1段所定义的方法中,采用在大气压和室温的临界流体都是液体,在所述装置内(喷嘴的上游和下游)的压力通常是显著低于当采用超临界流体时,但通常>1bar,例如≥1.25bar或≥2bar或≥5bar,通常上限为30bar或20bar或10bar。温度可以降至室温,甚至更低,使流体保持在液体状态。在这个类别落入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也就是,所述流体是水性液体。
对于在第1页第1段所定义的方法的变化,采用超临界流体,在所述装置内(喷嘴的上游和下游)的压力通常是所用流体的临界压力Pc和临界温度Tc。对于这个压力,它通常是指在(1.0-7.0)x Pc区间或≥10bar区间的压力,适宜≥20bar,更适宜是≥30bar,比Pc更高,上限为高于Pc的100bar、200bar和300bar。“在Tc之上”(以℃表示)的表述通常是指在(1.0-4.0)x Tc以内或者在≥5℃的区间内,适宜≥10℃,更适宜是≥15℃,在Tc之上,上限为高于Tc的10℃、40℃和50℃。
对于流体,在室温和大气压下都是气体状态,而在临界状态使用时,压力通常在上面给出的区间内,而温度是低于临界温度,例如,在(0.9-1.0)x Tc的区间内。
对于在第1页第1段所定义的方法,采用亚临界流体,流过喷嘴(201、301)的合适压降通常是在≥1.25bar或≥2bar或≥5bar,通常上限是30bar或20bar或10bar,优选值是在1.5-10bar的区间,例如2-5bar。对于采用超临界流体的方法,合适压降通常是在10-60bar的区间,例如≥10bar但≤50bar,又如≤40bar或≤30bar。
通过喷雾出口(209、309)的流速可以选择在50-200ml/min区间,在许多实例中的优选值是至少75ml/min。在混合装置(114、214、314)的上游末端,包含微粒成形物质的溶液流(102、202、302)的测体积的流速通常选择低于溶液的溶剂的饱和态的流速,例如≤90%或≤80%或≤70%,在超临界流体中,在主要压力和温度下,也就是,将可避免溶剂/流体相的分离。在典型的变化中,在混合装置(114、214、314)的上游末端的所述溶液流(102、202、302)的合适的测体积的流速,可以是在所述流体流(103、203、303)的流速的0.01-20%区间,例如≥0.1%或≥0.5%或≥1%和/或≤15%≤或≤10%或≤5%。构形剂(107、207)的流的测体积的流速(在它与流体流在入口导管(117、217)的混合处)通常选择在与所述包含微粒形成物质的溶液的相同的相对百分比区间,通常不会导致相分离,当这些流混合时。如果在循环流体(106、206)中有该构形剂,相对于在入口导管(118、218)的流体流的流速,该构形剂的合适流速可以是在更低的0.01-20%区间,例如≤5%或≤3%或≤1,取决于流体分离功能件(120)的有效性如何,或者如果已经在该分离功能件(120)的下游进一步加入构形剂、载体等时。
微粒收集室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有至少一个微粒收集室(105、405、505)。微粒收集室可包含至少一个喷射喷嘴(101,401a,b..、501a,b..)。
在图1中,显示了所述微粒收集室的一个变化,该收集室连接一个喷嘴。这个变化已在上面讨论过,也可参见下面。
在图4a-b中,显示了一个收集室(405)带有两个或更多喷嘴(401a,b..)带有喷雾出口(409a,b..)。用于所述流体(416a,b,..)、用于所述溶液(421a,b)以及用于所述构形剂(439a,b…)的输导管都是在上游方向,分别连接到用于流体、溶液和构形剂的存储罐。在所述室的下游侧,有一个带有背压调节器(426)的出口导管(425)。该出口导管(425)可(背压调节器的下游)将溶剂/流体混合物传输到分离功能件,在该处,所述流体从所述溶剂中分离出来,可循环回到所述流体流中。
在相同室(405)内的喷嘴(401a,b…)的喷雾出口(409a,b,…)通常被放置在同一水平,围绕该室的中心轴对称,在该室的上部分,带有圆柱形导管的轴和/或共轴导管,典型地垂直地导向,优选地流向朝下。在一个室内的喷嘴的数量通常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典型的上限是10个或20个。在一个室内放置的喷嘴的最大数量是取决于该室的直径,垂直于该室的中心轴。对于横截面直径为20cm的室,在美国专利申请第2007116650号(WO05061090)中喷嘴的最大数量是七个。这七个喷嘴是这样放置的:一个喷嘴在该室的中心轴,其他六个喷嘴围绕该轴对称放置。对于有三个喷嘴的室,可采用类似的优选放置方式。参见图4。
在图5a-b中所示的装置包含两个或更多收集室(505a,b…),每个收集室带有至少一个、两个或更多喷嘴。该喷嘴的用于所述流体(516a,b,..)、用于所述溶液(521a,b)以及用于所述构形剂(539a,b…)的外部输导管都是在上游方向分别连接到用于流体、溶液和构形剂的存储罐(未示出)。用于相同种类的液体、流体和构形剂的存储罐可以通用于喷嘴或收集室。在每个室的下游侧,有一个出口导管(525a,b…)带有背压调节器(526a,b…)。该出口导管(525a,b..)可在背压调节器之前或之后合并到一个普通导管(542),该导管用于该将溶剂/流体混合物传输到分离功能件,在该处,所述流体从所述溶剂中分离出来,并循环回流到所述装置的流体流中。
流体或溶液从普通存储罐到几个喷射喷嘴的传输可通过对于每个喷嘴的分离导管来进行,无需分支或者通过起始普通导管,该导管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划分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分支导管(首先是分支导管),每个分支导管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喷射喷嘴。如果一个主要分支导管连接到两个或更多喷射喷嘴,该主要分支导管还进一步分支为次级分支导管等。它可包括合适的流和/或压力控制功能件,用于溶液和流体的同等传输进每个分支导管,导入喷射喷嘴,以便关于微粒尺寸和形态可接受的低的喷嘴内可变性遵循对于平均尺寸、尺寸分布和形态所取得的预设(预决定的)值。这类功能件可调节和控制背压调节器(在收集室的下游)和/或泵和/或阀(在喷嘴的上游)和/或压力,一起压在上游和下游部分(231、331、232、332)。
正如图4-5所示,微粒收集室优选地具有一个圆形横截面,至少在喷射喷嘴的水平。
在一个装置内的微粒收集室的数量通常是一个,但也可能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通常上限为10个或20个。
在室(105)的下游端,通常有一个出口,用于所述溶液-流体混合物在耗尽微粒形成的物质后的选择性流出,也就是,在该室内缺乏微粒产生。为了取得这样,一个功能件(115)用于从形成的微粒中分离出混合物,例如,过滤器,通常被包括在微粒收集室(105)的下游端。这个出口通常设置在低于喷嘴的喷雾出口的水平面上。
在上面所述的包括两个或更多室和/或两个或更多喷嘴的生产装置的情况下,这些室和/或喷嘴可以按次序运行,以便产生大批量的具有预定尺寸和形态特征的微粒。换句话说,在一个室内生产的微粒可被收获时,另一室开始生产微粒。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第5,851,453号(WO 9501221)、美国专利第6,063,188号与美国专利申请第2006073087号(WO 9600610)。可选地,或者为了进一步增加特定的某批的产量,在同一个生产装置中可同时运行几个喷嘴和/或几个室。术语“同时地(simultaneously)”在含义上是指包括两个或更多室/喷嘴的生产装置,在利用一个室/喷嘴期间,至少部分地重叠该时间段利用一个、两个或更多的其他室/喷嘴。该重叠可以是从0%至100%,例如≥1%或≥5%或≥10%或≥25%或≥50%等。严格的重叠程度取决于实际考虑,但一个生产装置的最高生产能力是达到100%重叠。在两个序列中使用的室和喷嘴,与同时模式是基本对等的。
构形剂
构形剂是一种试剂,当存在于所述的流体中时,该试剂可影响微粒的平均尺寸、尺寸分布和/或形态。在本发明所述创新方法给出的混合物中,所述流体可以是在临界状态,但也可以是在第1页第1段所定义的方法的其他种类,该流体也可以是在超临界状态。
一种典型的构形剂是在所述溶液和/或所述溶液-流体混合物中促进微粒形成物质的晶核形成和/或微粒形成的试剂,例如,是一种用于微粒形成物质的抗溶剂。这类构形剂通常也用作沉淀剂。
另一类典型的构形剂是促进微粒形成物质的溶解,例如,是一种用于微粒形成物质的溶剂。
典型的构形剂可以在前述段落中给出的能够影响微粒形成物质的液体中选择。优选地,它们是部分易混合于或易溶于亚临界或超临界流体和/或所述溶液的溶剂的。换句话说,优选的构形剂不会导致相分离,除了形成想要的微粒之外。在标题“溶液流与流体流”之下给出了候选试剂。形成所述溶液的溶剂的一个或更多成分的共沸混合物的液体,可使形成的微粒脱水或与水化合的液体等,因而是微粒形成有利的。
从原理上,构形剂可以在所述流体流的任何位置被引入所述装置,也就是,在混合装置(114)的任意上游位置。这样,该引入可以通过一个分离的入口导管(217)连接到:
A)用于流体(在喷嘴(201)内)的内部输导管(210);和/或
B)引导流体到喷嘴(101、201)的外部输导管(16、216),例如,在一个加热功能件(141)内;和/或
C)在所述外部输导管(116)的上游位置的装置,例如,供流体直接或间接进入一个存储罐(122),附着于用于流体的外部输导管(116)的上游端,沿着所述外部输导管(116)设置的加热位置(141)。
构形剂可以单独添加到所述系统,或者结合一种或多种其他成分进行添加。这些其他成分可以包括其他构形剂、媒介体,优选的是可与所述流体混合的,和/或是一种与该构形剂有关的溶剂,等。这包括:该流体也可被用作该构形剂的媒介体。用于引入构形剂的成分可以是亚临界或超临界状态的,也可以不是亚临界或超临界状态的。将构形剂加入所述流体流(103)所通过的导管(139、239)是装有合适的阀功能件、泵和其他功能件(140、240),用于控制相对于流体流(103)的流速。
加入构形剂的优选的位置是在将流体输送到喷嘴的外部输导管(116、216)内。
构形剂的添加可以是在所述流体流的一个、两个或多个位置。不同的试剂或相同的试剂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被引入。
一种加入构形剂的方法可被完成,如果在步骤(iii)之后,所述流体从所述溶剂/溶液中分离,并循环到所述构形剂被引入该系统/装置的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在许多例子中,按此法循环的流体可包含溶剂的残留量,物质起始溶解或分散在该溶剂中。这些残留量通常会影响微粒尺寸和/或所形成的微粒的形态,因而作为一种构形剂。也可能加入个别的构形剂到所述循环的流体,在它回输到主要流体流期间,也就是,将这类试剂加入到循环管道(119)。
构形剂引入所述流体流的比例将在本说明书另外讨论。
流体流和溶液流
所述溶剂与所述流体是可互相混合的。所述微粒形成的物质是可溶于所述溶剂的,但不溶于所述流体。通过在本文中的表述“可溶”和“但不溶”是指在所述溶剂中比在所述流体中“更可溶”。参见下文。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示例的流体是在临界状态使用的,在室温和大气压下都是液体。优选地,它们在室温和大气压下是可挥发的。在有用的流体中含水量通常为≥50%,例如≥60%,优选地≥75%,例如≥90%或≥99%(v/v-%)。除了水,这些流体还可包含其他液体成分和/或其他试剂,例如能使该流体作为雾化剂和抗溶剂的试剂。水之外的液体成分可以选自关于该溶液的不同溶剂。这些液体成分通常是可与水混合的。参见下面。其他试剂包括能使流体增加pH值或降低pH值的试剂,例如酸、碱和/或pH-缓冲成分,当该流体与所述溶液混合时,导致在该混合物中晶核形成和微粒形成,例如发生沉淀。
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示例的流体是作为超临界流体使用的,在室温和大气压下通常是气体。作为前述段落中提到的流体,它们通常被选择为:能作为针对溶于溶液的微粒形成物质的雾化剂以及抗溶剂。可被选择的特别成分/元素是:二氧化碳(Pc=74bar和Tc=31℃)、一氧化二氮(Pc=72bar和Tc=36℃)、六氟化硫(Pc=37bar和Tc=45℃)、乙烷(Pc=48bar和Tc=32℃)、乙烯(Pc=51bar和Tc=10℃)、氙(Pc=58bar和Tc=16℃)、三氟胸苷(Pc=47bar和Tc=26℃),以及氟氯甲烷(Pc=39bar和Tc=29℃)及其混合物。Pc代表临界压力,而Tc代表临界温度。
示例的流体在所述溶液中是作为溶剂来使用,要么是超临界流体,要么是临界流体,它们通常是在液体状态,但在室温和大气压下可挥发。在所述溶液流的反应温度下,这些流体通常能将在所述溶液中的微粒形成物质保持在溶解形式,也就是,也就是,所溶解的物质的浓度将可低于该物质的饱和浓度,通常是饱和浓度的≤80%,在应用于所述混合装置的上游的压力和温度下。在所述溶液中微粒形成物质的合适浓度通常是在≤20%区间,例如≤10%或≤5%或≤3%,下限为≤005%或0.1%(全部以w/v-%表示)。在本发明的内容中,对于溶剂的“挥发性的(volatile)”通常是指≤150℃的沸点,例如≤110℃或≤100℃,在大气压下。示例是无机溶剂,包括:水和非水性无机溶剂;示例是有机溶剂,包括:对称和非对称的C1-5二烷基酮,例如丙酮、丁酮、戊酮等;对称和非对称的C1-5二烷基醚,例如乙醚、甲基丙醚、甲基丁醚、甲基戊醚、乙基丙醚等;C1-5烷醇,包括氟化形式和多种首级、次级、三级形式,例如甲醇、乙醇、异丁醇、正丙醇、多种丁醇和戊醇等;C1-5羧酸的C1-5烷基酯,例如乙酸乙酯、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丙烯腈等。一种潜在的有用的氟化烷醇是三氟乙醇。术语“溶剂”包括可混合液体的混合物。所述溶液可包含增加或减少所述微粒形成物质的可溶性的试剂,例如,pH-增加剂、pH-减少剂和/或缓冲成分。特别地,如果溶剂是水性的,并与水性流体一起使用,也可应用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溶液的溶剂的含水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变动,高含水量(例如,>25v/v-%)通常是指所述溶液须含有溶解度增强剂,和/或所述流体须含有溶解度降低剂,优选的是一种沉淀剂。这样,所述溶剂的含水量通常是≤50%,例如≤40%,优选是≤25%,例如≤10%或≤1%(v/v-%)。在本文中“溶解度”是指微粒形成物质的溶解度。
微粒形成的物质(Particle-forming substance)
在本发明的内容中,术语“物质(substance)”是作宽泛的表述,包括单一化合物,也包括化合物的混合物,典型的物质是可转变形式的,表现为单一化合物或具有相似化学和物理特性的化合物的混合物。许多物质是可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转变为微粒的,它们有生物活性,或作为一种载体、添加剂、赋形剂等,在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后,这些物质被纳入成为微粒的成分。将被采用的最重要物质是在药理学意义上的,术语“生物活性”也是指“治疗活性”。这些物质可以是水溶性的或者水不溶性的,在本发明所采用的溶液中处于想要的浓度。它们可展示多肽结构和/或非多肽结构,例如核酸结构、糖结构、脂结构、类固醇结构,为激素、镇静剂、抗炎症物质等。
所述微粒形成物质在所述溶剂中可溶,但在所述流体中不溶,因此,它通常在所述溶剂中比在所述流体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例如,以一个因素表示≥5,例如≥10或≥25或≥50或≥100。在该因素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的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药理学制剂包括:一种治疗活性成分(药物),该活性成分与可选的药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添加剂等一起被纳入本制剂。该制剂的至少一种成分,通常是一种治疗活性成分,例如药物,或载体或添加剂,已经采用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造的微粒的形式。典型的剂型是片剂、胶囊剂、丸剂、微球剂、散剂、喷雾剂、膏剂、溶液剂等。
实验部分
实验例1:将2%w/v布地奈德(Budesonide)的丙酮溶液引入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设置的如图2所示的喷嘴中(除了循环能力)采用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泵1.4ml/min,与125g/min scCO2(约150ml/min)一起,以4.2ml/min流速的构形剂(溶于丙酮)来改性。在该系统中的压力是100大气压,温度是60℃。所有流在喷嘴内,形成布地奈德粉末,在微粒收集室内收集。该scCO2和丙酮通过背压调节器出口排干。接着,进行进一步清洗程序,以清除混合在scCO2中的溶剂。在该清洗程序后,CO2从该室中缓慢排走。一旦CO2已经完全去除,在该过滤器中的微粒以及在壁上的微粒将被收集用于分析。所收集的微粒将在Mastersizer 2000(英国伍斯特郡Malvern仪器有限公司)通过激光衍射来分析特性。
实验例2:以在实验例1所用的仪器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该实验过程中设置的参数与实验例1中参数值相同,除了构形剂的流速在本例中是2.1ml/min。
实验例3:以在实验例1所用的仪器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用于控制重复性。该实验过程中设置的参数与在实验例1中的参数值相同。
实验例4:以在实验例1所用的仪器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该实验过程中设置的参数与在实验例1中的参数值相同,除了构形剂的流速在本例中是1.4ml/min。
实验例5:以在实验例1所用的仪器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所用的喷嘴被更换为新制造的同类喷嘴。该实验过程中设置的参数与实验例1中的参数值相同。
实验例1-5的结果
Figure GPA00001157504800201
*列d(0.1)、d(0.5)和d(0.9)给出了最小微粒的直径达到物质的10%、50%和90%的分析。对于列d(0.5)的值在本说明书中被称为所研究的批量的平均微粒尺寸。
实验例6(溶剂是丙酮,流体是水)
在图6中显示了所用的生产装置。它具有两个高压泵(Jasco PU 980)。其中一个泵(624b)是用于通过输导管(621)供应所述溶液(0.2ml/min吡罗昔康(Piroxicam)的丙酮溶液(2%w/v))(602),另一个泵(624a)是用于通过输导管(616)供应10ml/min水(作为流体、抗溶剂)(603),输送到设置在微粒收集室(605)内的喷射喷嘴(601),该室内包含在其出口(625)的用于分离微粒(过滤器)(615)的一个功能件。喷嘴内部输导管是两条不锈钢管(610、612),它们互相共轴地放置,其中内管(612)连接到泵(624b),用于所述溶液,而内管(610)连接到泵(624a),用于所述流体。在微粒形成之后,该室(605)用N2清洗以去除水和丙酮。微粒形态和尺寸是采用TM-1000日立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检测的。所确定的微粒尺寸是低于3μm。可观察到一些凝聚块。
实验例7
图7显示了所用的生产装置。一个高压泵(Thar P50)(724a)用于通过输导管(716)供应50ml/min水(作为流体、抗溶剂),另一个高压泵(Jasco PU980)(724b)是用于通过输导管(721)供应1ml/min吡罗昔康(Piroxicam)的丙酮溶液(2%w/v))(702),是输送到设置在微粒收集室(705)内的喷射喷嘴(701),该室内包含在其出口(725)的一个分离功能件,以过滤杯(715)的形式。图2中给出了同类的喷嘴。用于所述流体流(703)的输导管(716)连接到外部导管,而用于所述溶液流(702)的输导管(721)连接到内部导管。在微粒形成之后,该室(705)用N2清洗以去除水和丙酮。微粒晶体形态和尺寸是采用TM-1000日立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检测的。所确定的微粒尺寸是在0.5μm至2μm之间。可观察到一些凝聚块。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考操作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和指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可以做出更多改变、修饰、替代和省略,这些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因此,本发明所包括的那些等同体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在生产装置中批量生产物质(微粒形成物质)的微粒的方法,所述微粒具有预定的尺寸(主要测量其平均微粒直径和/或尺寸分布)和/或预定的形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i)在流动条件下,含有已溶解或已分散的物质的液态溶液流(102、202)与一种流体流(103、203)在喷射喷嘴(101、201)内混合,在所述溶液中的溶剂种类、所述流体的种类以及所述溶液的体积相对于所述流体的体积的比例是精选的以致能促进在所述混合物内的物质的晶核形成与微粒形成,以及
ii)所述混合物以喷雾剂(204)的形式通过所述喷嘴(101、201、301)的喷雾出口(109、209、309)进入微粒收集容器,例如微粒收集室(105、205),以及
iii)在所述收集容器内从所述混合物中分离和收集所述微粒,
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一种液体,所述流体是一种处于亚临界状态的水性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与所述溶剂是可互相混合的。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装置(114、214、314)的上游端的溶液流(102、202、302)的测体积的流速是在所述流体流(103、203、303)的流速的0.01-20%区间,例如≥0.1%或≥0.5%或≥1%和/或≤15%≤或≤10%或≤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液中微粒形成物质的浓度是在混合时压力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的≤80%和/或≥1%,例如≥5%或≥15%或≥2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喷雾出口之上的压降是≤30bar,例如≤20bar或≤10bar。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和(ii)是在两个或更多的分离的喷射喷嘴(401a,b...)中进行的,这些喷嘴属于这样的生产装置,该装置带有至少两个喷嘴,这些喷嘴以喷雾形式连通相同的微粒收集室(40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和(ii)是在两个或更多的分离的喷射喷嘴(401a,b...)中进行的,这些喷嘴属于这样的生产装置,该装置带有两个或更多的微粒收集容器(505a,b...),每个容器(505a,b...)包含至少一个喷嘴(501a,b...)。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所述两个或更多的喷嘴是实质相同的,和/或
b)在至少两个或更多的喷嘴同时进行微粒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批微粒的预定平均直径被选择为≤20μm或≤10μm,和/或该批微粒的尺寸分布为80%的微粒在宽度≤30μm的间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是将所述流体流和所述溶液流在0°-180°之间选择的一个角度开始合并,优选是在30°-150°之间,特别是在90°或0°开始合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所述喷嘴(201、301)包括
a)两个内部输导管(202、203、203、303),分别用于所述溶液和液体的输送,这些导管至少在它们的上游部分是共轴的,而在它们的下游端(238、234)是彼此结合进入
b)混合装置(214、314),伴随和/或重合于
c)喷射喷嘴(209、309);以及
B)在所述混合装置中进行步骤(i),并在所述喷射喷嘴中进行步骤(ii)。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所述两个内部输导管(210、212、310、312)的其中一个的下游部分(238、342)是圆柱形的,提供用于在与其他导管的合并处的圆柱形液流;以及
b)另一个导管的下游部分(234、334)是圆盘形的,提供环形液流,该环形液流直接放射状地从中心向外流动,该中心与圆柱形液流的轴心重合,在这两个导管之间的合并角度被选择为30°-150°之间,以及
b)所述混合装置(214、314)是环形的,包括:在所述两个内部输导管(210、212、310、312)的合并处的环形的上游端,以及环形的下游端,以及
c)所述喷射喷嘴(209、309)是环形的,并在上游方向连通所述混合装置的环形下游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共轴的内部输导管(210、212)的内部导管(212)在它的下游端(238)是圆柱形的,而外部导管(210)在它的下游端(234)是圆盘形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内部共轴的输导管是与它们的合并点(混合点)共轴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流流过所述内部输导管(210、212、310、312)的内部导管(212、312),这些内部管道在它们的上游端是共轴的,而流体流则流过这些导管(210、212、310、312)的外部导管(210、310)。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位置的所述流体流包含构形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是药理活性物质。
18.药理学制剂,包含有疗效的活性成分,以及可能的载体、辅料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剂的生产过程中,至少一种所述活性成分已经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方法生产的微粒的形式。
19.一种适用于从溶液中生产微粒的生产装置,所述溶液包括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的微粒形成物质,通过混合所述溶液与作为雾化剂和抗溶剂的流体,所述装置包括至少:
a)喷射喷嘴(101、201、301),具有流体输导管(210、212、310、312)、溶液输导管(210、212、310、312),和混合装置(114、214、314)用于在所述内部输导管(210、212、310、312)的相互结合的下游混合所述流体与所述溶液,以及喷雾出口(109、209、309);
b)微粒收集室(105),所述喷嘴的喷雾出口(109)放置在该室内,以及功能件(115),用于分离和收集在所述喷射喷嘴从所述溶液-流体混合物中生产的微粒,以及
c)输导管(116、216),在所述喷嘴外部,用于将液体(103、203)输送到喷嘴(101、201)的流体输导管(210、212、310、312),
其特征在于,包括:
i)一个或多个进液导管,用于将构形剂和/或之前在所述过程(方法)(分别117、118和217、218)中用过的流体导入到所述过程的流体流(103、203),也就是,在所述混合装置(114、214)的流体流上游的某个位置;和/或
ii)两个或多个喷射喷嘴(401a,b..、501a,b...),带有至少两个喷嘴(401a,b...),这些喷嘴放置在同一收集室(405)内,和/或至少两个喷嘴(501a,b…),这些喷嘴放置在不同收集室(505a,b…)内,每个收集室包含至少一个、两个或多个喷射喷嘴;和/或
iii)循环功能件(118+119+120、218+219),用于将在所述过程中用过的流体(106、206)通过所述的进液导管(118、218)循环流入所述流体流(103、203),也就是,在所述混合装置(114、214)的上游的某个位置。
CN200880120448XA 2007-12-07 2008-12-05 采用亚临界流体的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1918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702735-2 2007-12-07
SE0702735 2007-12-07
US1939108P 2008-01-07 2008-01-07
US61/019,391 2008-01-07
US1375808P 2008-02-07 2008-02-07
US61/013,758 2008-02-07
SEPCT/SE2008000674 2008-12-01
PCT/SE2008/000674 WO2009072950A1 (en) 2007-12-07 2008-12-01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rticles
PCT/SE2008/000683 WO2009072953A1 (en) 2007-12-07 2008-12-05 Process and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particles utilizing subcritical flui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8124A true CN101918124A (zh) 2010-12-15
CN101918124B CN101918124B (zh) 2013-11-20

Family

ID=4071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04460A Active CN101918123B (zh) 2007-12-07 2008-12-01 生产微粒的方法与装置
CN200880120448XA Active CN101918124B (zh) 2007-12-07 2008-12-05 采用亚临界流体的方法与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04460A Active CN101918123B (zh) 2007-12-07 2008-12-01 生产微粒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8585943B2 (zh)
EP (2) EP2229233B1 (zh)
JP (3) JP2011507676A (zh)
CN (2) CN101918123B (zh)
AU (2) AU2008331967B2 (zh)
CA (2) CA2706684C (zh)
PL (2) PL2229233T3 (zh)
WO (2) WO200907295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4696A (zh) * 2014-01-16 2015-07-22 北京化工大学 水难溶性药物的水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7115318A (zh) * 2012-01-13 2017-09-01 X喷雾微粒公司 包含稳定的、无定形杂化纳米颗粒的药物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3111A1 (en) * 2010-06-14 2013-04-18 Xspray Microparticles Ab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rticles
EP2705838A1 (en) 2012-09-06 2014-03-12 Xspray Microparticles Ab Tiotropium preparations
CN103521128B (zh) * 2013-11-06 2015-10-07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微粒的装置
CN103623746B (zh) * 2013-12-02 2016-04-0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超临界-溶剂热相结合制备纳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WO2016052958A1 (ko) * 2014-09-29 2016-04-07 (주)엘지하우시스 중합체 분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P3202824B1 (en) * 2014-09-29 2021-02-17 LG Hausys, Ltd. Polymer powde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FI20140266A (fi) * 2014-10-06 2016-04-07 Nanoform Finland Oy Menetelmä ja laite nanopartikkeleiden valmistamiseksi
WO2019126994A1 (zh) * 2017-12-26 2019-07-0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多功能超临界微粒制备系统
WO2019241504A1 (en) 2018-06-15 2019-12-19 Handa Pharmaceuticals, Llc Kinase inhibitor salt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FI129026B (en) 2020-01-29 2021-05-31 Nanoform Finland O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rticles of organic substances
CN112179664B (zh) * 2020-08-29 2021-07-2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亚-超混合流动的可调式低压点火实验系统
WO2024074585A2 (en) 2022-10-05 2024-04-11 Mireca Medicines Gmbh MICROPARTICLE AND IMPLANT FORMULATIONS FOR cGMP ANALOG THERAPY
JP7289584B1 (ja) * 2023-03-10 2023-06-12 大川原化工機株式会社 大容量型超微粒化噴霧乾燥装置及び大容量型超微粒化噴霧乾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0610A1 (en) * 1994-06-30 1996-01-11 University Of Bradfo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ormation of particles
WO1999030833A1 (en) * 1997-12-17 1999-06-24 Universidad De Sevilla Device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dry particles
WO2000030613A1 (en) * 1998-11-23 2000-06-02 Astrazeneca Ab New process
WO2003008082A1 (en) * 2001-07-20 2003-01-30 Nektar Therapeutics Uk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particles
WO2005061090A1 (en) * 2003-12-22 2005-07-07 Censdelivery Ab Device, method and use for the formation of small part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8988B1 (fr) * 1986-12-31 1991-01-11 Centre Nat Rech Scien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systemes colloidaux dispersibles d'une substance, sous forme de nanoparticules
US5554382A (en) * 1993-05-28 1996-09-10 Aphio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liposomes
GB9313642D0 (en) * 1993-07-01 1993-08-18 Glaxo Grou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ormation of particles
JP3986086B2 (ja) * 1996-03-01 2007-10-03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カンザス 近臨界および超臨界反溶媒を用いる粒子析出方法および被覆方法
GB9703673D0 (en) * 1997-02-21 1997-04-09 Bradford Particle Desig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ormation of particles
GB9804379D0 (en) 1998-03-02 1998-04-22 Bradford Particle Design Ltd Method of particle formation
GB9810559D0 (en) * 1998-05-15 1998-07-15 Bradford Particle Desig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cle formation
SE9804000D0 (sv) * 1998-11-23 1998-11-23 Astra Ab New composition of matter
GB9828204D0 (en) * 1998-12-21 1999-02-17 Smithkline Beecham Plc Process
GB9915975D0 (en) * 1999-07-07 1999-09-08 Bradford Particle Design Ltd Method for the formation of particles
GB9919693D0 (en) * 1999-08-19 1999-10-20 Rhone Poulenc Rorer Ltd Process
GB9920558D0 (en) 1999-08-31 1999-11-03 Bradford Particle Design Ltd Methods for particle formation and their products
US8771740B2 (en) * 1999-12-20 2014-07-08 Nicholas J. Kerkhof Process for producing nanoparticles by spray drying
GB0102075D0 (en) * 2001-01-26 2001-03-14 Astrazeneca Ab Process
BR0207570B1 (pt) 2001-02-26 2013-02-05 aparelho para formaÇço de partÍculas micronizadas e submicronizadas de uma substÂncia, bocal, e, processo realizado usando o aparelho.
CA2466525C (en) * 2001-12-07 2011-05-17 Eiffel Technologies Limited Synthesis of small particles
US20050206022A1 (en) * 2002-04-12 2005-09-22 Pellikaan Hubert C Process for small particle formation
GB0216780D0 (en) * 2002-07-19 2002-08-28 Bradford Particle Design Ltd Methods of particle formation
JP2004195307A (ja) * 2002-12-17 2004-07-15 Itec Co Ltd 高圧流体を用いて微粒子や微細カプセル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418980B2 (ja) * 2003-03-31 2010-02-24 株式会社奈良機械製作所 粉粒体生成装置
JP4545467B2 (ja) * 2004-03-26 2010-09-15 株式会社大川原製作所 超臨界微粒子製造装置
EP1742615A2 (en) * 2004-05-05 2007-01-17 Akzo Nobel N.V. Antisolvent emulsion solidification process
US20060280027A1 (en) * 2005-06-10 2006-12-14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fluids
SG172700A1 (en) * 2006-04-28 2011-07-28 Schering Corp Process for the precipitation and isolation of 6,6-dimethyl-3-aza-bicyclo [3.1.0] hexane-amide compounds by controlled precipit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same
US7985058B2 (en) * 2007-01-12 2011-07-26 Mark Gra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uniformly sized p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0610A1 (en) * 1994-06-30 1996-01-11 University Of Bradfo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ormation of particles
WO1999030833A1 (en) * 1997-12-17 1999-06-24 Universidad De Sevilla Device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dry particles
WO2000030613A1 (en) * 1998-11-23 2000-06-02 Astrazeneca Ab New process
WO2003008082A1 (en) * 2001-07-20 2003-01-30 Nektar Therapeutics Uk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particles
WO2005061090A1 (en) * 2003-12-22 2005-07-07 Censdelivery Ab Device, method and use for the formation of small particl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5318A (zh) * 2012-01-13 2017-09-01 X喷雾微粒公司 包含稳定的、无定形杂化纳米颗粒的药物组合物
CN107115317A (zh) * 2012-01-13 2017-09-01 X喷雾微粒公司 包含稳定的、无定形杂化纳米颗粒的药物组合物
CN104784696A (zh) * 2014-01-16 2015-07-22 北京化工大学 水难溶性药物的水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4784696B (zh) * 2014-01-16 2017-10-10 北京化工大学 水难溶性药物的水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9771A1 (en) 2010-08-25
EP2229233A4 (en) 2013-11-13
CA2707568A1 (en) 2009-06-11
JP2014166631A (ja) 2014-09-11
EP2219771B1 (en) 2019-06-12
WO2009072953A1 (en) 2009-06-11
CN101918123B (zh) 2013-12-18
AU2008331970B2 (en) 2012-11-01
US20140044819A1 (en) 2014-02-13
JP2011506059A (ja) 2011-03-03
US20100308484A1 (en) 2010-12-09
WO2009072950A1 (en) 2009-06-11
JP2011507676A (ja) 2011-03-10
US8585943B2 (en) 2013-11-19
PL2219771T3 (pl) 2019-12-31
CN101918123A (zh) 2010-12-15
US20100308483A1 (en) 2010-12-09
CA2706684C (en) 2016-01-12
US8585942B2 (en) 2013-11-19
AU2008331967B2 (en) 2012-10-25
PL2229233T3 (pl) 2020-03-31
JP5876650B2 (ja) 2016-03-02
CN101918124B (zh) 2013-11-20
CA2706684A1 (en) 2009-06-11
EP2229233B1 (en) 2019-10-09
EP2219771A4 (en) 2013-11-06
AU2008331967A1 (en) 2009-06-11
EP2229233A1 (en) 2010-09-22
CA2707568C (en) 2016-08-23
AU2008331970A1 (en) 200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8124B (zh) 采用亚临界流体的方法与装置
CN106140038B (zh) 制备聚合物微粒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59141B (zh) 用于排料装置的具有混合元件的连接件
JP2014166631A5 (zh)
CN103140294B (zh) 静态喷射混合器
CN100531886C (zh) 形成微米和亚微米颗粒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6562933A (zh) 一种木质素药物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
IL161447A (en) Supercritical fluids processing: preparation of protein microparticles and their stabilisation
CN103332663A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起爆药合成系统及其方法
JP5871266B2 (ja) 二酸化炭素を混合して低粘性化させた溶融樹脂の高圧微粒化方法及び樹脂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3037961A (zh) 用于生产微粒的装置与方法
CN104888670A (zh) 一种采用气-液微流道制备天然高分子双层微胶囊的方法
CN105289420A (zh) 雾化喷嘴及固定床
DE102007055936B4 (de) Aerosolerzeugerdüse, Aerosolerzeugersystem, Beschich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CN108970554A (zh) 高温高压用气溶胶生成及混合系统
CN202876729U (zh) 用于纳米化制备的高压均质乳化设备的乳化腔装置
WO2006018644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articles and apparatus
CN107537412B (zh) 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和系统
HRP20191517T1 (hr) Metoda za proizvodnju čestica uporabom subkritičkih tekuć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