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6830A -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6830A
CN101916830A CN 201010225704 CN201010225704A CN101916830A CN 101916830 A CN101916830 A CN 101916830A CN 201010225704 CN201010225704 CN 201010225704 CN 201010225704 A CN201010225704 A CN 201010225704A CN 101916830 A CN101916830 A CN 101916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uminescent layer
diphenyl
luminesc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257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6830B (zh
Inventor
张洪杰
周亮
李晓娜
李希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0102257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6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6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6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6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6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有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有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有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有空穴阻挡层;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有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有缓冲层;在所述缓冲层上有第二电极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色稳定性。

Description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种自发光器件,当电荷被注入到电子注入电极(阳极)和空穴注入电极(阴极)之间的有机膜时,电子和空穴结合并随后湮灭,因而产生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电压、高亮度、高视野角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用于单色显示设备、照明光源和使用滤色器的全色显示设备等方面,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获得白色光的方法是采用多层结构法,即采用红、绿和蓝三个发光层堆积的方法,通过混合三种基色光获得白光。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S.R.Forrest等人设计了一种具有三个发光层的器件,通过在不同发光层掺入不同颜色的发光染料得到白光。该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色恢复系数,但是该器件的多层结构限制了电流密度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器件的亮度。
为了提高器件的亮度,现有技术公开了具有两层发光层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中国专利文献200910259576.9公开了一种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包括衬底以及顺序设置在衬底上的阳极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限制层、电子传输层、缓冲层和金属阴极,其空穴传输层同时具有蓝绿发光层的作用,由0.1wt%~0.4wt%的8-羟基喹啉铝和99.6wt%~99.9wt%的有机蓝色发光材料组成;其电子传输层具有红绿发光层的作用,由99.8wt%~99.9wt%的8-羟基喹啉铝和0.1wt%~0.2wt%的有机红色发光材料组成,该器件通过提高蓝色光的效率和亮度而获得了较好的色恢复系数、发光效率和亮度等综合性能,但是由于两个发光层之间设有空穴限制层,使器件的发光区域较大,导致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尤其具有较好的色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有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有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所述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有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所述8-羟基喹啉铝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有空穴阻挡层;
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有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有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有第二电极层。
优选的,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为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
优选的,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为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厚度为40nm~60nm。
优选的,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厚度为2nm~6nm。
优选的,所述空穴阻挡层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
优选的,所述电子传输层为8-羟基喹啉铝。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氟化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所述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形成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所述8-羟基喹啉铝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形成空穴阻挡层;
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形成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优选的,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为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缓冲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发光层由红色发光材料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掺杂在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主体材料中构成,有利于空穴的传输,有利于提高红光的效率和亮度;第二发光层由8-羟基喹啉铝掺杂在能够发蓝光的有机发光主体材料中构成,8-羟基喹啉铝是高效的绿色发光材料,因此,第二发光层能够发射蓝绿光,与第一发光层的红光复合,产生白光;同时,8-羟基喹啉铝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有利于电子的传输,能够提高蓝绿光的效率和亮度,从而提高整个器件的效率和亮度。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直接相连,能够将空穴和电子的复合限制在两个发光层的发光区域内,而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发光区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保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色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发光层上的空穴阻挡层,空穴阻挡层能够阻止空穴扩散到发光区以外,降低对器件色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红光、蓝光和绿光复合成白光,器件的发射光谱能够覆盖380nm~740nm的波长范围,使得器件具有较好的色恢复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亮度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功率效率-电流效率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的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亮度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功率效率-电流效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有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有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所述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有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所述8-羟基喹啉铝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有空穴阻挡层;
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有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有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有第二电极层。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衬底1、第一电极层2、第一发光层3、第二发光层4、空穴阻挡层5、电子传输层6、缓冲层7和第二电极层8依次连接组成。
本发明对所述衬底没有特殊要求,优选为玻璃或塑料,所述衬底的厚度优选为0.3mm-0.7mm。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为易于空穴注入的材料,优选为导电金属或导电金属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镍、铂、金、铟锡氧化物(ITO)和铟锌氧化物(IZO),更优选为ITO,所述ITO的面阻优选为10欧姆~25欧姆。
所述第一发光层由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组成,所述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
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优选为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TPD)、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PB)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CBP),更优选为NPB。具有式(I)结构的TPD、具有式(II)结构的NPB和具有式(III)结构的CBP不仅是空穴传输材料,也是效率较高的蓝色发光材料。
Figure BSA00000187936600051
而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简称DCJTB,是一种红色发光材料,结构式如式(IV)所示:
Figure BSA00000187936600062
所述第一发光层由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作为主体材料,作为发光层的同时能够起到空穴传输层的作用,能够增加空穴的传输能力,从而提高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进一步的,采用能够发蓝光的空穴传输材料作为主体材料使发光层发射蓝红光,从而提高蓝光的发光效率。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厚度优选为30nm~80nm,更优选为40nm~60nm,最优选为45nm~55nm。
所述第二发光层由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组成,所述8-羟基喹啉铝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
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优选为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TPD)、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PB)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CBP),更优选为NPB。具有式(I)结构的TPD、具有式(II)结构的NPB和具有式(III)结构的CBP不仅是蓝色发光材料,也是空穴传输材料。
8-羟基喹啉铝,简称AlQ,是一种绿色发光材料,也是具有优良电子传输能力的电子传输材料,具有电子注入敏化剂的作用,具有式(V)结构:
Figure BSA00000187936600071
所述第二发光层由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作为主体材料,能够发射蓝光;进一步的,采用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蓝色发光材料作为主体材料,可以增加空穴的传输能力,提高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而以AlQ为掺杂材料,发射绿光,使第二发光层发射蓝绿光;同时,AlQ为电子传输材料,能够增加电子的传输能力,从而提高发光层的发光效率。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厚度优选为1nm~10nm,更优选为2nm~6nm。
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两个发光层,分别发射红光和蓝绿光,能够复合成白光。通过调整第二发光层的厚度,可以得到标准白光、冷白光和暖白光。同时,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直接相连,能够将空穴和电子的复合限制在两个发光层的发光区域内,而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发光区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保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色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空穴阻挡层,所述空穴阻挡层可以防止激子或空穴迁移到电子传输层内,从而将空穴限制在较小的发光区间内,提高发光效率。按照本发明,所述空穴阻挡层优选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简称BCP,具有式(VI)结构:
Figure BSA00000187936600072
本发明对所述空穴阻挡层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15nm~30nm。
所述电子传输层的作用在于提高电子的传输能力,优选为AlQ。本发明对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20nm~40nm。
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优选为LiF,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优选为0.8nm~1.2nm。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优选为金属,更优选为Al。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厚度优选为90nm~15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所述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形成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所述8-羟基喹啉铝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形成空穴阻挡层;
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形成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第二电极。
按照本发明,首先在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层,本发明对所述形成方法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化学蚀刻。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后,优选将衬底分别用清洗液和去离子水清洗10min~20min,烤干后进行低压氧等离子处理,低压氧等离子处理的条件优选为:真空度为8~15Pa,电压为300V~550V,时间为5min~15min。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DCJTB的第一发光层,所述DCJBT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本发明对所述形成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包括但不限于真空蒸镀和真空沉积,优选为真空蒸镀。进行蒸镀时,真空度优选为1×10-5Pa~3×10-5Pa,所述DCJTB的蒸发速率优选为0.0001nm/s~0.0006nm/s,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的蒸发速率优选为0.05nm/s~0.1nm/s。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形成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AlQ的第二发光层,所述AlQ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本发明对所述形成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包括但不限于真空蒸镀和真空沉积,优选为真空蒸镀。进行蒸镀时,真空度优选为1×10-5Pa~3×10-5Pa,所述AlQ的蒸发速率优选为0.0003nm/s~0.003nm/s,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的蒸发速率优选为0.05nm/s~0.1nm/s。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形成空穴阻挡层,所述形成方法优选为真空蒸镀,进行真空蒸镀时,真空度优选为1×10-5Pa~3×10-5Pa,所述空穴阻挡材料的蒸发速率为0.05nm/s~0.1nm/s。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形成电子传输层,所述形成方法优选为真空蒸镀,进行真空蒸镀时,真空度优选为1×10-5Pa~3×10-5Pa,所述电子传输材料的蒸发速率为0.05nm/s~0.1nm/s。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缓冲层,所述形成方法优选为真空蒸镀,进行真空蒸镀时,真空度优选为5×10-5Pa~8×10-5Pa,所述缓冲层材料的蒸发速率为0.005nm/s~0.015nm/s。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所述形成方法优选为真空蒸镀,进行真空蒸镀时,真空度优选为5×10-5Pa~8×10-5Pa,所述缓冲层材料的蒸发速率为0.5nm/s~1.5nm/s。
得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后,向两个电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器件发射白光,所述白光能够覆盖380nm~740nm的波长范围,使器件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紧密相连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这两个发光层将空穴和电子的复合限制在发光区域内,从而保证了器件的色稳定性。同时,第一发光层兼具空穴传输层的作用,第二发光层起到电子注入敏化的作用,能够提高各发光材料的效率和亮度,从而提高器件的效率和亮度。此外,本发明采用蓝光、红光和绿光复合产生白光,该白光能够覆盖380nm~740nm的波长范围,使器件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以ITO玻璃为衬底,在ITO玻璃表面腐蚀出10mm宽、30mm长的条状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衬底依次用清洗液、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min后放入烘箱烘干;将烘干后的衬底放入真空室,对阳极进行低压氧等离子处理,真空度为10Pa,电压为400V,处理时间10min;
将低压氧等离子处理后的衬底转移到真空蒸镀室,在真空度为3×10-5Pa时,在ITO层上依次蒸镀57nm厚的DCJTB掺杂NPB、掺杂比例为0.4%的第一发光层;3nm厚的AlQ掺杂NPB、掺杂比例为1.4%的第二发光层;20nm厚的BCP空穴阻挡层;30nm厚的AlQ电子传输层,然后将器件转移到金属蒸镀室,在真空度为8×10-5Pa时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蒸镀1nm厚的LiF缓冲层,然后再缓冲层上蒸镀100nm厚的Al电极,制备成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57nm)/AlQ(1.4%):NPB(3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蒸镀第一发光层时,DCJTB的蒸发速率为0.0004nm/s,NPB的蒸发速率为0.1nm/s;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14nm/s,NPB的蒸发速率为0.1nm/s;蒸镀空穴阻挡层时,BCP的蒸发速率为0.05nm/s;蒸镀电子传输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5nm/s;蒸镀缓冲层时,LiF的蒸发速率为0.005nm/s;蒸镀Al电极时,Al的蒸发速率为0.5nm/s。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参见图2、图3和图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亮度曲线图,其中,曲线21为电压-电流密度曲线,曲线22为电压-亮度曲线;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功率效率-电流效率曲线图,其中,曲线31为电流密度-电流效率曲线,曲线32为电流密度-功率效率曲线;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时的光谱图。由图2可知,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1伏(V),在电压为11.1V、电流密度为782.67毫安每平方米(mA/m2)时该器件获得最大亮度,最大亮度为32749.5cd/m2;由图2可知,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8.67坎德拉每安培(cd/A),最大功率效率为8.57流明每瓦特(lm/w);由图3可知,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且具有位于458nm、502nm和578nm的三个发射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24,0.332),色恢复系数为78,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43,0.347)和(0.322,0.329)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2nm/s,得到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47nm)/AlQ(2.0%):NPB(3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参加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亮度曲线图,其中,曲线51为电压-电流密度曲线,曲线52为电压-亮度曲线;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功率效率-电流效率曲线图,其中,曲线61为电流密度-电流效率曲线,曲线62为电流密度-功率效率曲线。由图5可知,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2V,在电压为10.6V、电流密度为822.12mA/m2时该器件获得最大亮度,最大亮度为30796.7cd/m2;由图6可知,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8.23cd/A,最大功率效率为7.98lm/w。而且,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38,0.345),色恢复系数为75,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53,0.362)和(0.332,0.341)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08nm/s,得到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55nm)/AlQ(0.8%):NPB(5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其起亮电压为3.1V,最大亮度为27806.3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7.18cd/A,最大功率效率为6.96lm/w。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24,0.319),色恢复系数为73,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42,0.337)和(0.319,0.311)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08nm/s,得到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47nm)/AlQ(0.8%):NPB(3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其起亮电压为3.2V,最大亮度为30475.0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7.52cd/A,最大功率效率为7.37lm/w。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22,0.328),色恢复系数为71,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39,0.347)和(0.318,0.321)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14nm/s,得到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47nm)/AlQ(1.4%):NPB(3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其起亮电压为3.2V,最大亮度为26078.2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8.09cd/A,最大功率效率为7.91lm/w。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34,0.342),色恢复系数为70,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46,0.357)和(0.331,0.339)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l提供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08nm/s,得到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46nm)/AlQ(0.8%):NPB(4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其起亮电压为3.2V,最大亮度为28748.7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7.12cd/A,最大功率效率为6.98lm/w。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35,0.322),色恢复系数为74,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48,0.337)和(0.326,0.319)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08nm/s,得到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45nm)/AlQ(0.8%):NPB(5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其起亮电压为3.1V,最大亮度为26147.4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6.62cd/A,最大功率效率为6.60lm/w。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24,0.336),色恢复系数为75,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36,0.349)和(0.321,0.327)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蒸镀第二发光层时,AlQ的蒸发速率为0.002nm/s,得到具有如下结构、发光区面积为10mm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ITO/DCJTB(0.4%):NPB(57nm)/AlQ(2.0%):NPB(3nm)/BCP(20nm)/AlQ(30nm)/LiF(1nm)/Al(100nm)
对所述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其起亮电压为3.2V,最大亮度为32182.7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8.47cd/A,最大功率效率为8.32lm/w。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为20000cd/m2时,光谱覆盖了从380nm到740nm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在亮度为20000cd/m2时,所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34,0.348),色恢复系数为72,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器件色坐标在(0.346,0.362)和(0.328,0.341)之间变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稳定性较好。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尤其具有较好的色稳定性和色恢复系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有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有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所述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有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所述8-羟基喹啉铝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有空穴阻挡层;
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有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有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有第二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为4,4′-[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为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厚度为40nm~60n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厚度为2nm~6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阻挡层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为8-羟基喹啉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氟化锂。
9.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中的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所述4-二氰甲烯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乙烯基)-4H-吡喃的掺杂比例为0.2wt%~0.6wt%;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形成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和掺杂在所述有机蓝色发光材料中的8-羟基喹啉铝,所述8-羟基喹啉铝的掺杂比例为0.6wt%~3.0wt%;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上形成空穴阻挡层;
在所述空穴阻挡层上形成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为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4,4′-N,N′-二咔唑二苯基。
CN2010102257040A 2010-07-14 2010-07-14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916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57040A CN101916830B (zh) 2010-07-14 2010-07-14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57040A CN101916830B (zh) 2010-07-14 2010-07-14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6830A true CN101916830A (zh) 2010-12-15
CN101916830B CN101916830B (zh) 2012-05-02

Family

ID=4332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57040A Active CN101916830B (zh) 2010-07-14 2010-07-14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68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2365A (zh) * 2012-12-18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7027A (zh) * 2012-05-14 2013-12-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9109A (zh) * 2015-12-28 2016-03-3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模拟太阳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63626A (zh) * 2013-03-07 2017-02-22 可持续能源联盟有限责任公司 电荷选择性传输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WO2018129922A1 (zh) * 2017-01-16 2018-07-1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601A (zh) * 2004-04-23 2005-01-2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839493A (zh) * 2003-08-20 2006-09-27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具有改进掺杂的白光发射装置
WO2009084590A1 (ja) * 2007-12-28 2009-07-0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高分子発光素子、製造方法及び高分子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9493A (zh) * 2003-08-20 2006-09-27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具有改进掺杂的白光发射装置
CN1571601A (zh) * 2004-04-23 2005-01-2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WO2009084590A1 (ja) * 2007-12-28 2009-07-0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高分子発光素子、製造方法及び高分子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027A (zh) * 2012-05-14 2013-12-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2365A (zh) * 2012-12-18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2365B (zh) * 2012-12-18 2015-08-05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63626A (zh) * 2013-03-07 2017-02-22 可持续能源联盟有限责任公司 电荷选择性传输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463626B (zh) * 2013-03-07 2020-11-13 可持续能源联盟有限责任公司 电荷选择性传输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49109A (zh) * 2015-12-28 2016-03-3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模拟太阳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129922A1 (zh) * 2017-01-16 2018-07-1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11043648B2 (en) 2017-01-16 2021-06-22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hi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6830B (zh) 201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707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2136550B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580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7598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2111A (zh) 有机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8011047A (zh) 一种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5514291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1159315A (zh) 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EP3148294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lighting device
CN101916830B (zh)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9948A (zh)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19471A (zh) 基于半透明复合阴极的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1449A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02683608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9660A (zh) 一种叠层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1859881B (zh) 电子传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6903C (zh)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1123298A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169965B (zh) 一种oled器件及其制法
CN104134753A (zh) 一种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6008574B (zh) 一种用作有机电致磷光器件主体材料和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多功能化三芳基硼衍生物
CN102779950B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04269496B (zh) 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High-quality all-fluorescent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btained by balancing carriers with hole limit layer
CN104576954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