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4905B -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 Google Patents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4905B
CN101914905B CN201010271803A CN201010271803A CN101914905B CN 101914905 B CN101914905 B CN 101914905B CN 201010271803 A CN201010271803 A CN 201010271803A CN 201010271803 A CN201010271803 A CN 201010271803A CN 101914905 B CN101914905 B CN 101914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main box
box dam
water conservancy
bimonth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1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4905A (zh
Inventor
高文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71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4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4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4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4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49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它包括设于河道上的水坝,在水坝中开设有水流通道,设于水流通道上的开放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坝中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围坝;主围坝的上游端落座于基岸上,主围坝非横断性地沿着河道顺流方向延伸至主围坝的下游端与开放闸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的主围坝具有明显整体性跨度沿着河道方向延伸的向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也能减小坝体垮毁的机率,在清淤防洪上又能起到稳定的作用。

Description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拦河截流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背景技术
原始的水利工程如水电站、水库等因为蓄水的需要,一般以单连坝式单一构筑全方位固定的固化横断断流拦截水坝为主,但如此做法必然涉及固定围坝因先受控于具体河道宽度限制难以整和随复杂地壳(或山体)变动或本身刚性结构挤兑变形开裂、高危应力等因素下的坝体垮毁的发生危险,而且也无法避免坝体的突然垮毁造成一系列的灾难,使得一些水利工程成为高危工程,而且通常在之其造成河流被截流的同时,也造成了河流的永久性被隔断,堵而不疏的情况不断发生,造成生态危机,还有一般水利工程在倡导蓄洪防灾的同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截流上游的泥沙淤积与清排问题,上游泥沙淤积造成很大的实际水库容量的缺失,直接影响蓄洪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它既能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也能减小坝体垮毁的机率,在清淤防洪上又能起到稳定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设于河道上的水坝,在水坝中开设有水流通道,设于水流通道上的开放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坝中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围坝;主围坝的上游端落座于基岸上,主围坝非横断性地沿着河道顺流方向延伸至主围坝的下游端与开放闸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的主围坝具有明显整体性跨度沿着河道方向延伸的向量;所述的水坝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一端与主截流机动开放闸相连的副围坝,所述的副围坝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岸,与同侧主围坝互形成犄角之势,且与同侧的主围坝围成水坝泄水区,所述的副围坝上设有水坝泄水区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下游河道相连接。
 [0005]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沿河道及河流延伸方向的主围坝拓展向量,使主围坝的结构不再以单纯的横断阻挡河流为主,而主要趋向于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用围堰所形成的既高位库容水为主要目的,因此以最大限度地在围堰上游区域拓展主围坝体的围度及长度,增长主围坝体可以实现多增安排关键的水力发电装机数或小排量要求多设的闸门或船只泊位。
本发明所述的主围坝具有明显整体性跨度沿着河道方向延伸的向量。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不仅可以利用坝围长度,最大限度的安排增加装机的位置变成可能,也可以用于实现窄流道的可能性水利功效的扩容,可以拓展河道的利用率;还能够使坝体稳定性增强,将坝基受压方向合理化,使坝基承受水压方向由原来的同向下游,转向安全稳定的驳岸,消解对下游的压力,使工程基构更加牢靠;还能够规避水利工程给下游造成的不安全因素,能够卸荷水流冲击,卸压抗冲击及导流功能,可以利排水使得漂流物不堆积在水坝上,避免对运转机组带来直接危险,实现围坝不会对来自水体挟带物的阻梗,使上游水体不易造成排放困难的局面。“固化”指建筑工程坝筑整体本身非能具有对非寻常异变的整和适应能力的相关方式的局限性;“横断”指不羁从水势的强行拦截,一般以垂直河道方向单连坝式建筑。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如下:所述的水坝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一端与主截流机动开放闸相连的副围坝,所述的副围坝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岸,与同侧主围坝互形成犄角之势,且与同侧的主围坝围成水坝泄水区,所述的副围坝上设有水坝泄水区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下游河道相连接。
本发明增加的副围坝,可以以主要实现坝体径向承压,转移劣势的抗剪压力为工程固化结构优势的绝对坝向抗压力,大大提高坝体抵抗压力,另外副围坝还具有实现阻挡主围坝不慎崩坝危害发生情况的下承担起消解能力,使之不易对下游带来灾害影响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水坝泄水区建立在工程圈内,可以通过利导泄水,可以增加对下游的保护。
所述的水坝的主围坝非横断性地具有沿对河道方向向量开八字形延伸,具有增加长度的主围坝的迎水面,提增水利设施位置,所述的主围坝上安装有较一个以上更多的水利设施位,在可能的水利设施进水口处设有一端连接在主围坝上的利排导流斜挡墙。而通常“水利设施”指的是水力发电机组或功用水闸或船只泊位等。
副围坝的坝体延伸方向,必须相对于水流之对主围坝形成的可能的最大安全系数的冲压应力方向。如此可以使副围坝完全主要地受荷于坝体延伸方向的压应力,可避免整坝体受荷流体冲压而扭摆的不良态势,并且也具有可以与开放闸一道形成抵抗最大水流冲击的优势抗应力稳定三角。
坝体上的开放闸是具备主导致为水流利排作用的主开放闸,它也使水坝的主围坝构筑兼具对河道水流的利导集约导流功能,并通过稳定的坝体结构与沿逆对水流方向矢量开八字形延伸的主围坝坝形摆阵来支持和完成实现。
坝体上的开放闸为主截流机动开放闸,主截流机动开放闸为一对双月亏轮,所述的两个双月亏轮在旋转过程中所实现的对顶和对开状态,可对流经两双月亏轮之间的水流通道内的流体实现快速通断功能。
所述的主截流机动开放闸为一道或一道以上;在相邻的两道主截流机动开放闸之间为水流通道。主截流机动开放闸使之对的水压力分派至两岸方向承担,减少水流对坝体的冲压力,闸门结构的可靠安全性,可以实现对上游水位的及时调控,当有需要泥沙排放及污染物阻塞时或对于上游方可能的泥沙淤积,此时也可以通过挖泥船搅翻,再通过非固化永久性主截流机动开放闸的打开排往下游,使得工程抗御能力的增强,对于在洪峰来临时增加蓄洪量也有了安全保障的前提。
所采取对开放闸本身结构的自上而下分层叠合实现方式,目的更在于在启用开放闸的同时,可以能够相对保持对水体截流的部分维持能力,避免动作的倾向性整体过大,或兹求局部开断作用方面功能时的整和功能兼具。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改变了传统的水坝的一字阵形,采用了以主副围坝歧分的方式,同侧基岸的主副围坝互形成犄角之势,落座于同一侧基岸的自稳定三角阵重力坝结构,使之其通过自身的分各自整和三角阵形结构态势,根本地消解和整和避免单一结构建筑因同时被抵两岸的结构硬性局限,有效化解水坝随复杂地壳或山体的变动、或本身刚性结构因挤兑变形而开裂的情况,或无能承担和抵消传统的一字阵形水坝容易被受直接灾变的无法挽回造成,等等因素下的坝体崩坏、垮掉的情况发生。该三角阵型水坝由于通过对水流的斜角卸荷,将上游水体对横断坝体构成的整体剪应力转向之对单侧基岸的整体压应力,合理化坝基受压承压方向,并有效地利用基岸卸荷。而基岸本身是稳定可靠的,它使得整坝体的稳定可靠性得到根本性增强,使坝基承水压方向由原来的同向下游,而转向安全稳定的驳岸,消解对下游的压力,使工程基构更加牢靠,也能避免工程给下游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2、改变过去只能以更高程水位、更高蓄水,以获取更大水能的风险做法。可以通过降低水位高程;通过拓展可实施利用水能的主围坝长度;通过增加可利用水能的装机数,来保持和提高水能发电效益。另外,它也使原型水坝本来的只能少单机组向多机位多匹配的方式安排转变,实现以不同功率类型的发电机组,来匹配适应同一流域的不同流量情况,使实现以水能与装机效率等整和匹配。由于可以通过实现降低库容水位的方法,减少库容漫域,也使将水利功能与降低风险提高安全因数及其水域生态环境适应性等考量纳入综合考虑因素范围。
3、对河流原生态的保护,能够有效地清淤排泥,排淤防淤保持水流层的原生的状态,可以保持水域的一切原生功能,能维持上游水体及水面的清洁,清淤功能在维持蓄洪水量库容的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和避免上游水量负荷造成漫域的现象,使得泥沙排放及污染物阻塞也具有了治理手段,并且由于工程抗御能力的增强,对于在洪峰来临时增加蓄洪量也有了安全保障前提。
4、自成防护及保护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坝体,正如本优点1所述的那样,本发明型水坝将水体作用应力通过主围坝延水流横断方向的斜方位延伸,改变了坝体整体性基础基于基岸的受水流冲压危险剪扭应力负荷的局面,也使坝体基础整体性基于基岸的水剪扭应力承当分解向分别副围坝直抵基岸,并且化为副围坝承载优势的压应力。通过如上述工程建筑结构优化使本来造成危害的水流致下游破坏性冲、压力最大可能地转向工程基础的两驳岸承担,既提高了抗压力,又可能性地实现和增强工程基础的可靠性,使整个工程方案,都可在于实现基础工程的可靠性。之其通过增设的副围坝不仅可以以实现坝体径向承压,转移劣势的抗剪压力为工程固化结构优势的绝对坝向抗压力,大大提高坝体抵抗压力,还能够实现阻挡当主围坝不测崩坝危害发生情况下的承担起消解能力,起到了双重保护效果。
5、非固化永久性主截流机动开放闸具有承担消化整和上游的水流体的冲击能力,能消解削弱水流的直流冲击,并且局部完成转移冲流的应力方向转向分派连接两岸方向承担,也是本发明型水坝可以完全承担的,之其在减化工作面坝体强度要求的同时,之其所具有的一定范围的对于相对位变的包容,也同时具有消受坝体变形的能力,使之也具有参与阻挡、承担和消解崩坝的可能,避免坝体异变的突然垮毁的灾难造成。大大提高工程防洪防灾减灾安全能力,包括开放闸所具有的机动调控应变能力,也使工程基础的抗御能力及要求得到优化。
6、可以允许实现水坝的彻底减负或停用,水坝的停用对河流及河流的原生态不构成影响,可以根据情况制定周期性启用与关停制度,如在枯水期时,对水坝进行关停,然后可以对坝体的工作面和坝体内进行检修、维护和改造,延长水坝的工作年限。
7、由于主要地引入了致为水流利排作用的主开放闸方式的构筑,该型水坝也是通过主导开放闸的立体强化结构与利排作用功能,通过开放闸的机动调控和快速反应能力,来可能地应对和消解一切不良水况,或可以查排可能水流携带物的危险构成。
8、条件允许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开放闸的通航能力,水坝工程并且可以地提供了一个亦便于起航的能够停泊船只的位置,便于船只适应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1水坝,2基岸,3主围坝,3-1水利设施,3-2利排导流斜挡墙,4副围坝,5水坝泄水区,6水流通道,7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1双月亏轮,8排水通道,9下游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它包括设于河道上的水坝1,在水坝1中开设有水流通道6,设于水流通道6上的开放闸。所述的水坝1中设有一个主围坝3,主围坝3的上游端落座于基岸2上,主围坝3非横断性地沿着河道顺流方向延伸至主围坝3的下游端与开放闸的一侧相连接。
所述的主围坝3具有整体性沿着河道方向延伸的向量。
所述的水坝1上还设有一个一端与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相连的副围坝4,所述的副围坝4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岸2,与同侧主围坝3互形成犄角之势,且与同侧的主围坝3围成水坝泄水区5,所述的副围坝4上设有水坝泄水区5的排水通道8,排水通道8的出水口与下游河道9相连接,所述的排水通道8可为排水管或其它排水方式。
所述的水坝1中的主围坝3非横断性地具有沿对河道方向向量开八字形延伸,具有增加长度的主围坝3的迎水面,提增水利设施位置。所述的主围坝3上安装有4个的水利设施3-1位,在枯水期时,可将水利设施3-1关停,进行设备及水坝1的维修、保养,可延长水坝1的工作年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亦可有选择性地打开非固化永久性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使得水流通道6与下游河道9对接,不会使河流出现断接现象。
所述的副围坝4的坝体延伸方向,必须相对于水流之对主围坝3形成的可能的最大安全系数的冲压应力方向或更偏向下游。如此可以使副围坝4完全主要地受荷于坝体延伸方向的压应力,可避免整坝体受荷流体冲压而扭摆的不良态势,并且也具有可以与开放闸一道形成抵抗最大水流冲击的优势抗应力稳定三角。
所述的开放闸为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的另一侧落座于基岸2上。所述的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为一对能分别绕各自轮心线转动的双月双月亏轮7-1(见申请号:200910307878.9),所设的两双月亏轮7-1的轮心距大于水流通道6的宽度且小于两双月亏轮7-1的半径之和。所述双月亏轮7-1的残留部分形状使双月亏轮7-1在转动过程中能实现以下两种不同状态:(一)水流通道上双月亏轮7-1的残留部分能对顶或嵌入配合从而使两双月亏轮7-1之间的水流通道实现断流状态;(二)坝水流通道上双月亏轮7-1的残留部分能对开从而使两双月亏轮7-1之间的水流通道实现通流状态。
所述的水坝1中水流通道6方向上,还可以增设有一个至多个的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各个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地质的特殊情况,如: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可增设多个非固化永久性主截流机动开放闸以抵御泥石流的向前行进。
所述的双月亏轮7-1均由至少两层相对独立且绕同一轮心线转动的双月亏轮7-1自上而下叠合而成,各层的双月亏轮7-1由不同的驱动或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转动。
所述的双月亏轮7-1的截面呈扇形,在双月亏轮7-1的尖角处都设有用来与另一侧双月亏轮7-1的尖角凹凸配合从而使坝体两侧的双月亏轮7-1对顶接合牢靠的凹缺口;所述的双月亏轮7-1由驱动装置驱动绕着轮心线转动。
所述的开放闸并且可以是分层式的,可以实现对库容水分层排放,并且使便于搬运、拼装和维护。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一种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它包括设于河道上的水坝1,在水坝1中开设有水流通道6,设于水流通道6上的开放闸。所述的水坝1中设有两个主围坝3,两个主围坝3的上游端均落座于基岸2上,所述的主围坝3均非横断性地沿着河道顺流方向延伸至主围坝3的下游端与开放闸的一侧相连接。
所述的主围坝3具有明显整体性跨度沿着河道方向延伸的向量。
所述的水坝1上还设有两个一端与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相连的副围坝4,所述的两个副围坝4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岸2,与同侧主围坝3互形成犄角之势,且与同侧的主围坝3围成两个水坝泄水区5,所述的副围坝4上设有水坝泄水区5的排水通道8,排水通道8的出水口与下游河道9相连接。
所述的水坝1可设于任一江河面上,因为所有围坝都具有能实现自稳固安定性的要求,弱化了通常水利方案对于选址的特别要求,使得在所有江段设址建坝成为可能,水利工程基本可以全江段随处安置,使之水利可以利用情况也将发生根本改观。
水坝1中的两个主围坝3非横断性地沿着河道方向延伸的向量。所述的水坝1为发电站,在两个主围坝3上分别安装有四个和五个或因可实现增而更多的水利设施3-1位。在枯水期时,可将水利设施3-1关停,进行设备及坝体1的维修、保养,延长水坝1的工作年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亦可有选择性地打开非固化永久性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使得水流通道6与下游河道9对接。如图2所示,在可能的每个水利设施3-1进水口处设有一端连接在主围坝3上的利排导流斜挡墙3-2,所增加的利排导流斜挡墙3-2可以方便排除流体杂物与导航,帮助避免直接阻塞与冲撞,并且也有一定的固坝功效,也可利导船只停靠。
所述的副围坝4的坝体延伸方向,必须相对于水流之对主围坝3形成的可能的最大安全系数的冲压应力方向或更偏向下游。
所述的开放闸为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主围坝3的下游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为一对能分别绕各自轮心线转动的双月亏轮7-1,所设的两双月亏轮7-1的轮心距大于水流通道6的宽度且小于两双月亏轮7-1的半径之和。
所述的水坝1中的水流通道6为一道,在实际中根据自然地理位置,可以开设有两道的水流通道6,如图2中所示,在水流通道6方向上,还增设有一个非固化永久性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各个地区依可根据当地的地质的特殊情况,如: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可增设多个非固化永久性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以抵御泥石流的向前行进。双月亏轮7-1的很重要的功用是利排功能。
可以实现的工程方案便利性及安全性评估:
1、由于水坝改将本来横断河道的单坝式整体固化的方式,分由分别落座于两个基岸稳定三角结构阵来组成,整体性断解对于水坝整体性固化的依赖,可以消解对构筑体的结构硬性变形影响,消化整和避免随复杂地壳(或山体)变动或本身刚性结构变形等因素下的坝体崩坏的发生情况。由于主副围坝的斜分矢量,也使本来直对双岸的坝体结构变形量得到降低,而主结构的开放性闸也具有之对坝体结构变形的消解能力,之使坝体构筑的结构变形破坏性得到消解,也使坝体构筑的结构安全可靠性有了保障。
2、单侧主围坝与副围坝通过将它们相互连接的坝体与基岸跨度之间,以及双侧副围坝和开放闸基坝及其开放闸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应对上游水流最大危险冲应力的稳定三角结构,该两款三角结构的综合,最终实现最大程度的上游水体之对的应力承担,是整套工程具有抵抗能力与安全稳定性的主要保证措施。它也使整套工程坝体本身所具承当承压应力方向与坝体最具能优势承当受力的本身坝体延伸方向的整合,成就整套工程坝体抗危险应力结构优化。
3、由于水坝本身将本来之对单边岸向的变形应力矢量由主围坝与副围坝分别承担而减小,也因为坝基分断消除避免了另方岸向的硬性结构排斥应力,而且由于各自增长的坝体本身的重落阻力的分担,以及之对应力的向限优势转换(比如:将可能之对坝体截面的直接危险冲剪应力,转换成具有承荷安全优势的坝体径向推应力)等等,上游水况之对于本建筑本身的作用力将得到很大的分担支解,使一些本来的水坝危险校核系数明显降低,可以构成对坝筑相当有利成份。
4、由于采取了主副围坝双保措施,以及可控机动闸的水体全方位排放清淤功能,对于本来兼具包容超越淤积的水利主工作坝的基础,并使可能地不需要那么厚实高强,也不需要过高的蓄淤能度,因此可以实现降低坝体高度的有利条件,也是可降低蓄水高度,减小蓄水区,创造诸多有利因素。
5、削弱直流冲击,并且转移冲流方向,避免直逼下游的洪峰破坏力与危害程度。在减化工作面坝体强度要求的同时,也具有阻挡、承担和消解崩坝的可能,避免坝体突然垮毁的灾难造成。大大提高工程防洪防灾减灾安全能力,也使工程基础的抗御能力及要求得到优化。
6、水坝整形构筑以开八字形阵之对整河道建筑延伸,开放闸设于八字形阵收口,可兹充分趋势集约化上游水流与开放闸,通过开放闸可亟水流全方位调控,充分发挥开放闸的机动功能。
7、可以允许实现工程彻底减负或停用,工程彻底停用对河流原生态不构成影响,可以根据情况制定周期性启用与关停制度,其中由于可以实现卸荷减负和不构成影响,因此也是可行考虑进行结构闸的更新维护,也可以考虑工作面坝体的方便改造和维护。
8、原生态保护,排淤防淤保持水流层的原生状态,甚至可以实现恢复,可以保持水域的一切原生功能,包括清排、漂流等。清淤功能在维持蓄洪水量库容同时,也是很大程度上消解和避免上游水量负荷造成的漫域现象。可排流也是可保持上游水体及水面的清洁。
9、对于不宜高程水位流域,本发明通过拓展可实施利用水能的主围坝长度,通过增加可利用水能的装机数,来保持和提高水能发电效益。从而适能规避改变过去只能以更高程水位、更高蓄水,以获取更大水能的风险做法;对于降低风险保证水域安全有利,也对水域环境生态保持有利。
另外如何充分优化利用所形成的流道地理条件也是本工程方案的考量范畴。由于主围坝对于水流形成的开八字形向开放闸的集约与卸压,消解避免了水流直对坝体连接基岸处的冲刷,避免了主要基础面临的侵蚀破坏的问题。
而机动闸的设立很重要的功用是利排功能。它几乎可以承当所有急难排险任务,可以实现水位机动调控和快速反应能力,并且少受水流体影响。
主导流开放闸通过双月亏轮的立体强化结构同样使闸门的结构刚性更加能够担当。
双设的开放闸同样具有实现差水位的通航能力,而且可能由于在主围坝处增设了船只泊位,使船只更加具有调整适应能力,并且在可能应急开闸时,为船只提供安置所。
总之,该综合方案使水坝工程建设的本来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得以排除,并且提供了一套较为简捷易行的可行解决方案。该水坝工程方案也并没有造成新的技术难点与安全隐患,并且它使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及其功能安全可靠性大大增强。

Claims (7)

1.一种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它包括设于河道上的水坝(1),在水坝(1)中开设有水流通道(6),设于水流通道(6)上的开放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坝(1)中设有一个以上的主围坝(3);主围坝(3)的上游端落座于基岸(2)上,主围坝(3)非横断性地沿着河道顺流方向延伸至主围坝(3)的下游端与开放闸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的主围坝(3)具有明显整体性跨度沿着河道方向延伸的向量;所述的水坝(1)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一端与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相连的副围坝(4),所述的副围坝(4)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岸(2),与同侧主围坝(3)互形成犄角之势,且与同侧的主围坝(3)围成水坝泄水区(5),所述的副围坝(4)上设有水坝泄水区(5)的排水通道(8),排水通道(8)的出水口与下游河道(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坝(1)中的主围坝(3)非横断性地具有沿对河道方向向量开八字形延伸,具有增加长度的主围坝(3)的迎水面,提增水利设施位置;所述的主围坝(3)上安装有较一个更多的水利设施(3-1)位,在水利设施(3-1)进水口处设有一端连接在主围坝(3)上的利排导流斜挡墙(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围坝(4)的坝体延伸方向为相对于水流之对主围坝(3)形成的可能的最大危险系数的压应力方向或更偏向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放闸为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的另一侧落座于基岸(2)上或与另一个主围坝(3)的下游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为一对能分别绕各自轮心线转动的双月亏轮(7-1),所设的两双月亏轮(7-1)的轮心距大于水流通道(6)的宽度且小于两双月亏轮(7-1)的半径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为一道以上;在相邻的两道主截流机动开放闸(7)之间为水流通道(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月亏轮(7-1)均由至少两层相对独立且绕同一轮心线转动的双月亏轮(7-1)自上而下叠合而成,各层的双月亏轮(7-1)由驱动或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月亏轮(7-1)的截面呈扇形,在双月亏轮(7-1)的尖角处都设有用来与另一侧双月亏轮(7-1)的尖角凹凸配合从而使坝体两侧的双月亏轮(7-1)对顶接合牢靠的凹缺口;所述的双月亏轮(7-1)由驱动装置驱动绕着轮心线转动。
CN201010271803A 2010-09-03 2010-09-03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4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1803A CN101914905B (zh) 2010-09-03 2010-09-03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1803A CN101914905B (zh) 2010-09-03 2010-09-03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4905A CN101914905A (zh) 2010-12-15
CN101914905B true CN101914905B (zh) 2012-10-03

Family

ID=43322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1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4905B (zh) 2010-09-03 2010-09-03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4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5002A (zh) * 2011-01-17 2011-08-17 高文标 非横断式的冲流水力工程建筑
CN103911976B (zh) * 2014-03-17 2016-08-31 高文标 流放式水利用工程结构实现方法
CN107130563A (zh) * 2017-05-27 2017-09-05 郑州德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拦水大坝及防洪建筑
CN113186871B (zh) * 2021-05-10 2022-06-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利于漂浮物疏导的峡谷型堤坝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0983A (en) * 1969-09-24 1972-05-09 George W Gi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of ice in waterways
CN1229159A (zh) * 1998-03-16 1999-09-22 王武生 解决河床增高的方法
CN1880584A (zh) * 2006-04-19 2006-12-20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流上的斜堰装置
CN101666074A (zh) * 2009-09-28 2010-03-10 高文标 采用双亏轮转动机构的流体闸或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30070A (ja) * 2003-07-14 2005-02-03 Ohbayashi Corp ダム貯水池における堆積土砂の流下促進用堰構造および流下促進方法
WO2008004202A2 (en) * 2006-05-26 2008-01-10 Mustafa Brackovic System for preventing overflow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0983A (en) * 1969-09-24 1972-05-09 George W Gi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of ice in waterways
CN1229159A (zh) * 1998-03-16 1999-09-22 王武生 解决河床增高的方法
CN1880584A (zh) * 2006-04-19 2006-12-20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流上的斜堰装置
CN101666074A (zh) * 2009-09-28 2010-03-10 高文标 采用双亏轮转动机构的流体闸或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30070A 2005.02.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4905A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5788B (zh) 一种块石-钢筋混凝土排桩复合型丁坝护岸结构
US20150050086A1 (en)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water flow, breaking water waves and reducing surface erosion along rivers, streams, waterways and coastal regions
CN101914905B (zh)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CN101886374B (zh) 一种槽底加固的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62113B (zh) 海上风电、桥梁和海洋建筑物局部浮力海洋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04039977U (zh) 一种抗震消浪护坡
CN104775392A (zh) 一种结合柔性植物消浪的新型潜堤堤顶结构
Smith Types of marine concrete structures
CN211898498U (zh) 一种树形多节段桩柱承台的海峡大桥深水基础结构
CN101922148B (zh) 桥涵式板桩结构
CN104963323A (zh) 一种连锁预制块护面防冲槽
CN105735196B (zh) 一种框桶码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85819U (zh) 蜂巢形堤坝护岸构件
KR100855150B1 (ko) 토목용 다용도 생태블럭
CN203546740U (zh) 河道截流戗堤结构
CN103588085B (zh) 双工字型透水框架专用吊具
CN102758555A (zh) 输电线路跨越塔和锚塔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02577225U (zh) 用于河道整治的非封闭式透水垂直构件
KR20230045588A (ko) 해양 건축 구조물 및 그 건조 방법
CN205530115U (zh) 一种框桶码头结构
CN204728288U (zh) 连锁预制块护面防冲槽
CN1125902C (zh) 一种漂堵截流法
CN202787187U (zh) 输电线路跨越塔和锚塔的安全防护装置
Conway Protective works: An overview
CN220284709U (zh) 一种新型便于固定在河道边坡的护根丁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