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807A - 无线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波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波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1807A
CN101911807A CN2008801232225A CN200880123222A CN101911807A CN 101911807 A CN101911807 A CN 101911807A CN 2008801232225 A CN2008801232225 A CN 2008801232225A CN 200880123222 A CN200880123222 A CN 200880123222A CN 101911807 A CN101911807 A CN 101911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frequency band
group
machine
wireless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32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1807B (zh
Inventor
村冈一志
有吉正行
藤井威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11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1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台认知无线机,其中每台认知无线机至少具有收发单元和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决定使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该无线机群组由多台认知无线机构成。

Description

无线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波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认知周围无线环境来决定要使用的频带的无线机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作为根据周围无线环境来适应性地改变用于无线通信的参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周围无线环境(检测无线信号),并根据该无线环境来进行参数的最优化。尤其在分配给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以后称为主要系统)的频带中,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作为次要系统共用频带,由此能够提高频带的使用效率。
当主要系统和次要系统共享频带时,需要优先保护主要系统。因此,主要系统能够优先使用预先获得分配的频带。此外,次要系统为了避免干扰到主要系统,需要利用主要系统当前不使用的频带、或者以使干扰量低于主要系统所容许的干扰量的方式进行通信。即,次要系统在使用频带之前需要正确地识别主要系统对该频带的使用状态。
次要系统识别频带的使用状态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次要系统的无线机在通信开始前在次要系统的使用候选频带中检测主要系统正在使用的频带的方法。另一种是由次要系统在处于使用中的频带中检测主要系统开始了通信的方法。在此情况下,次要系统停止频带的使用,利用其他可用频带来进行通信。
作为次要系统无线机(认知无线机)检测周围无线信号的手段的频谱感知是一种检测主要系统使用的频带(次要系统要使用的频带)的具体方法。频谱感知大致分为:利用功率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取时间平均求得的接收信号功率的大小来进行判定;以及将包含在主要系统的发送信号中的特征量利用于检测的方法。作为利用信号特征量的方法,有利用包含在主要系统的发送信号中的循环平稳特性的方法、和在次要系统无线机中准备与接收信号的导频信号序列相同的序列并与接收信号序列取相关的方法。例如非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认知通信系统,该认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分配给其他无线设备(主要系统)的无线信道(无线频带)是否处于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检测装置。在该认知通信系统中,当检测无线信道并处于空闲的情况下(主要系统没有正在使用的情况下)规定有效期间,当该有效期间期满时无线基站指示认知通信系统的无线终端进行有效期间期满的频带的检测,由此重新确认无线信道的空闲状态。此外,该文献中还记载了对接收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来识别频率特性、振幅特性、接入方式、调制方式等的频谱感知技术。
然而,诸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通过个别的次要系统无线机进行的频谱感知由于受衰落、阴影效应、距离衰减、频率相关的影响等周围无线传播环境的影响,难以可靠地检测主要系统。同样地,由次要系统无线机个体造成的检测精度或检测失败等影响也很大。
下面,在图1中示出通过多个次要系统无线机进行的协调感知的概念并进行说明。图1中包括:作为现有无线机的进行发送的主要系统无线机100和进行接收的主要系统无线机110;以及被包含在由可使用相同通信方式的次要系统的所有无线机或一部分无线机构成的群组(无线机群组)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200~230。在图1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由四个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群组(无线机群组)。包含在群组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被分为两类,即一台主节点200和其余的从节点210、220、230。从节点210、220、230既可以具有与主节点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这里,包含在群组中的主节点200、从节点210、220、230分别进行主要系统的检测。并且,检测所采用的频谱感知方法不特别进行限定,可以是非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或其他方法。
每个从节点在进行检测之后分别向主节点200发送检测信息。主节点200将从从节点接收的使用频带的检测信息和主节点200自己所进行的检测信息结合使用,判定检测的频带是否正被主要系统使用。主节点200向从节点通知可用的频带。
如上所述,在协调感知中,由每个次要系统无线机单独进行的频谱感知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但是,利用与导频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方法等利用特征量的频谱感知方法与利用功率检测的频谱感知方法相比,虽主要系统的检测精度更高,但处理时间也长。因此,对于宽频带中包含的所有信道,不宜应用利用特征量的频谱感知。因此,期待一种可有效地检测宽频带中包含的所有信道的技术。
作为检测上述宽频带的技术的一个例子,可举出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次要系统正在使用的信道中设定时长不同的两种等待时间并分两个阶段检测主要系统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预定的周期内设定在第一阶段的检测中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短的等待时间和在第二阶段的检测中使用的一个长的等待时间。短的等待时间对应于各信道,各个次要系统无线机对对应的信道进行功率检测等所需时间短且处理量小的频谱感知的感知。次要系统无线机对于所得结果中正被主要系统使用的可能性非常低的信道,省去第二阶段的检测。例如,对于通过功率检测得到的功率值总是小于预先确定的阈值的信道等,在第二阶段中省去对其的检测。然后,在长的等待时间内,次要系统无线机只针对剩余的信道,通过使用利用了特征量的上述的频谱感知来进行精度更高的主要系统的检测。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在第一阶段采用处理时间短的功率检测等频谱感知,事先限定了进行利用了特征量的频谱感知的信道,减少了处理时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2007-88940号;
专利文献2:国际申请公开公报WO2007096819号;
非专利文献1:D.Cabric,S.M.Mishra,R.W.Brodersen,“Implementation issues in spectrum sensing for cognitive radios,”出处:theThirty-Eighth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Systems and Computers(2004年11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为了清楚地进行说明,使用图2A和图2B示出八个次要系统无线机在将同一个频带作为对象的情况下检测主要系统的无线信号的例子。
在图2A中,将横轴设为频率,将纵轴设为功率,并将主要系统的信号记为信号301、302、303。该主要系统的信号例如是分配给电视或广播等各站的频带的信号。此外,没有信号的频带(信道)表示当前未被主要系统使用。在图2A的例子中,将次要系统使用的信道划分为八个信道,即ch1~ch8。
在图2B中,横轴对应于频率,纵轴的#1~#8对应于次要系统的第一无线机至第八无线机。此外,用虚线围起来的区域表示每个次要系统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该区域中对每个信道通过纵向虚线进行了划分。每个次要系统的无线机从ch1至ch8依次检测主要系统是否正在使用。
图中的符号○、×分别是次要系统无线机对各信道进行检测的结果,其中,符号○表示“主要系统没有正在使用该频带”,符号×表示“主要系统正在使用该频带”。如图2A所示,主要系统正在使用与ch1、ch5、ch8这三个ch相关的频带,因此在图2B的例子中,由次要系统的第一无线机至第八无线机进行的检测结果为×。
在图2B中,不区分主节点和从节点而均以节点#n的标记方式表示了包含在群组中的八个全部的次要系统无线机。这样的标记在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7、图18、图19的每个图中也通用。
当如此由每个次要系统的无线机对所有频带(信道)依次进行检测时,需要花费很多资源,效率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地检测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多台认知无线机,其中每台认知无线机至少具有收发部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决定使得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所述无线机群组由所述多台认知无线机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有效地检测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与主要系统进行协调感知的次要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A是示出所有次要系统无线机在同一频带中进行协调感知时的频带分配的说明图;
图2B是示出所有次要系统无线机在同一频带中进行协调感知时的频带分配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主节点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主节点的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图5是示出另一主节点的功能框图;
图6是示出从节点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功能框图;
图7是示出另一从节点的功能框图;
图8是示出与主节点的检测相关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示出与从节点的检测相关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3至图1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从主节点对多个从节点指示进行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并且主节点500收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由此可有效地检测主要系统。以下,将由主节点和从节点构成的无线机群组记为协调群组来进行说明,所述从节点根据主节点的指示来检测主要系统。
图3是示出主节点500的功能框图,主节点500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认知无线机)。为了清楚地进行说明,省略对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主节点的细节部分的描述。
主节点500包括:发射机501和接收机503,用于在次要系统之间进行通信;传感器部502(检测部),其检测主要系统是否正在使用频带,即检测从其他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频率分配信息存储部504,其存储主要系统的频率分配;检测结果存储部505,其收集并存储主节点500和每个从节点过去所担负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及其检测结果;以及控制部506,其决定使无线机群组的每个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并且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和控制处理。另外,存储部的分配是任意的,既可以将信息分散存储在多个存储部中,也可以将全部信息存储在一个存储部中。
图4是示出主节点500的控制部506的功能框图。
控制部506包括:子群组划分部701,其将包含在协调群组中的从节点和主节点500划分成一个或多个子群组;频带分配部702,其分配由每个子群组中包含的次要系统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以及检验部703,其基于检测结果进行判别以检验是否满足主要系统所要求的频带使用条件。
子群组划分部701利用存储在检测结果存储部505中的主节点500和每个从节点所担负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及其检测结果来进行子群组的编组、重新编组。并且,子群组划分部701将次要系统无线机被包含在哪个子群组中的信息发给发射机501。
频带分配部702利用存储在频率分配信息存储部504中的主要系统的频率分配信息、以及存储在检测结果存储部505中的主节点500和每个从节点所担负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及其检测结果,来进行在第一次以及在下一阶段的检测中使用的每个子群组所要担负的频带的分配(决定)以及重新分配。此外,频带分配部702将每个子群组担负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发给发射机501。
检验部703利用存储在检测结果存储部505中的主节点500和每个从节点所担负检测的(过去收集的)频带的信息及其检测结果,来检验是否满足主要系统所要求的频带的使用条件。检验部703在进行检验的结果满足该频带的使用条件时,向发射机501发出该频带可用的信息。此外,检验部在不满足该频带的使用条件时,向子群组划分部701和频带分配部702发出该频带不可用的信息。
图5是示出另一主节点600的功能框图。主节点600使用在主要系统的检测中利用了每个系统的特征量的频谱感知。在主节点600中,除主节点500的结构之外还设置了系统参数存储部601,该系统参数存储部601存储从主要系统发送而来的信号的符号长度、导频信号等。系统参数存储部601与传感器部502一起被用于利用了主要系统的特征量的频谱感知。
在本发明中,主节点无论采用500和600的哪个结构都能够实现。
图6是示出作为次要系统无线机的从节点510的功能框图。为了更清楚地进行说明,省略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从节点的详细部分。
从节点510包括:发射机511和接收机513,用于在次要系统之间进行通信;传感器部512(检测部),其担负进行在作为被通知的检测对象的频带中检测主要系统;以及频率分配信息存储部514,其存储主要系统的频率分配。
这里,“担负”是指由从节点负责在划分作为检测对象的整个频带而得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中检测主要系统。
图7是示出另一从节点610的功能框图。从节点610使用在主要系统的检测中利用了每个系统的特征量的频谱感知。在从节点610中,除从节点510的结构之外还设置了系统参数存储部611,该系统参数存储部611存储从主要系统发送而来的信号的符号长度、导频信号等。系统参数存储部611与传感器部512一起被用于利用了主要系统的特征量的频谱感知。
在本发明中,从节点无论使用510和610的哪个结构都能够实现。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示例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有关主节点500检测主要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使用该流程图进行说明。
主节点500的控制部506决定开始检测(步骤S1000)。
接着,控制部506的子群组划分部701将协调群组中包含的从节点和主节点500自身一并划分成一个或多个子群组。并且,控制部506的频带分配部702为了检测主要系统而分配每个子群组要担负的频带(步骤S1010)。这里,使得被包含在同一子群组中的所有从节点在同一频带中进行主要系统的检测。关于子群组的划分和频带的分配将在后面举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接着,发射机501向从节点通知在步骤S1010中分配给每个子群组的频带(步骤S1020)。
接着,传感器部502在分配给包含主节点自身的子群组的频带中进行主要系统的检测(步骤S1030)。
接着,接收机503接收从从节点发送而来的检测结果(步骤S1040)。
然后,控制部506的检验部703利用从从节点接收的检测结果、主节点500自己所进行的检测结果、以及主节点500和从节点的过去的检测结果,来检验是否满足了频带使用条件,当满足了频带使用条件时进入下一个步骤,当不满足使用条件时返回步骤S1010(步骤S1050)。当不满足使用条件时,在步骤S1010中,利用存储在检测结果存储部505中的主节点500和从节点过去所担负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及其检测结果的信息,来进行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并重新分配各个子群组担负检测的频带,然后进入步骤S1020。
当满足频带使用条件时,控制部506向所有的从节点发送表示完成检测的ACK(Acknowledgement,确认)(步骤S1060)。
控制部506重复进行上述动作,直到满足频带使用条件为止。在满足频带使用条件并发送ACK之后,有关检测的动作结束(步骤S1070)。
如此,通过以主节点为中心构成协调群组,将检测对象的频带分配给子群组,并分配检测该子群组的从节点,能够高效地检测正在使用检测对象的频带的主要系统。
此外,如后面所述,通过由主节点进行子群组的重新决定以及频带的重新分配,能够在保持主要系统的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少各节点的处理量、处理时间。即,能够高效地检测其他无线通信系统。
接着,对于在步骤S1010中进行的子群组的划分和由各子群组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分配、以及子群组的重新划分和重新分配,举多个示例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9中,划分总共8个节点(8台次要系统无线机)的协调群组,从而节点#1和节点#2被分配到子群组#1(401),节点#3和节点#4被分配到子群组#2(402),节点#5和节点#6被分配到子群组#3(403),节点#7和节点#8被分配到子群组#4(404)。在本例子中,不特别区分每个次要系统无线机是主节点还是从节点。主节点也与从节点同样地检测分配给自己的频带,负责协调感知的一部分。
在图9的例子中,所有子群组包含两个信道的频带。在该例子中,分配了相同的信道个数,以使每个子群组承担一样多的协调感知的处理。通过每个次要系统无线机对各信道进行用于检测主要系统的频谱感知,并用○(主要系统没有正在使用该频带)、×(主要系统正在使用该频带)示出了其结果。
图10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9和图10中示出的子群组划分和频率分配的不同点在于,在图10中,总节点数为7,节点#6被包含在子群组#3(413)和子群组#4(414)二者中。通过如此划分子群组,诸如在节点#6可使用比其他节点精度更高的频谱感知方法的情况下、或者在节点#6可被供电、从而电力消耗相比于其他节点不构成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协调感知。如此例所示,也可以存在被包含在多个子群组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
图11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再一例子的图。
在图11所示的子群组划分和频率分配的例子中,全部8个节点被划分成8个子群组,因此被分配的各个频带中的主要系统的检测均由一个节点进行。通过按每一台分离由各个节点进行频谱感知的频带,能够在更宽的频带中进行频谱感知。并且可减少每个节点进行频谱感知所需的处理量。如此例所示,包含在每个子群组中的节点数既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一个。
图12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又一例子的图。
在图12所示的子群组划分和频率分配的例子中,分配给每个子群组的各个频带被离散地布置而不连续。此外,分配给子群组#3(423)的频带中包含不是连续的频带的信道。如此例所示,被划分的每个频带没有必要连续,并且被划分的频带内的信道也同样没有必要连续。而且,包含在如图12那样划分的每个频带中的信道的数目、每个信道的带宽也可以不固定。
图13是示出由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和担负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分配的又一例子的图。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包含在各个子群组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数目不同。诸如在能够利用各个频带的过去的检测结果的情况等,可分类为被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高的频带和被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低的频带,并如此例所示那样,能够由主节点依据主要系统的使用频率来改变进行频谱感知的节点数目。例如,在图13中,关于分配给子群组#1(431)的频带,当基于过去该频带的检测结果而能够判断是被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低的频带时,由于次要系统对使用该频率的主要系统造成干扰的几率低,因此将进行频谱感知的节点数目设置为1。与此相对,关于分配给子群组#2(432)的频带,当基于过去该频带的检测结果而能够判断出被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高时,由于次要系统对使用该频率的主要系统造成干扰的可能性高,因此可采用将进行频谱感知的节点数目增加到3来进行更高精度的检测、从而降低对主要系统造成干扰的几率的方法。
此外,也可以采用通过改变各个频带中进行频谱感知的节点数目来积极利用空闲频带的方法。例如,关于分配给图13的子群组#1(431)的频带,当基于过去该频带的检测结果而能够判断是被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高的频带时,由于在次要系统中能够使用该频带的可能性低,因此将进行频谱感知的节点数目设置为1。与此相对,关于分配给子群组#2(432)的频带,当基于过去该频带的检测结果而能够判断出被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低时,由于能够被次要系统使用的可能性高,因此将进行频谱感知的节点数目增加到3来进行更高精度的检测,从而准确地检测出没有被主要系统使用的频带。
在以上图9、图10、图11、图12、图13的例子中,以主要系统“没有正在使用”还是“正在使用”频带来示出了各个次要系统无线机的检测结果。但是,检测结果没有必要限定于此。例如,在各节点在频谱感知中利用功率检测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接收功率值或将该接收功率值按若干等级量化而得的值作为检测结果。在例示的说明中,为了清楚地进行说明,以“没有正在使用”或“正在使用”这两个值来表示检测结果。
此外,在图8的步骤S1050的检验中使用的频带使用条件例如相当于小于主要系统所要求的误检概率的值。误检概率表示尽管有主要系统但主要系统的检测失败从而判断为主要系统“没有正在使用”频带的概率。在该情况下,当得到了满足主要系统所要求的或者预先作为策略而规定的误检概率的检测结果时,从主节点500向从节点发送ACK。
此外,关于在图8的步骤S1050中没有满足频带使用条件时的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各个子群组担负检测的频带的重新分配,如下进行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即:使得每个次要系统无线机担负与已进行过检测的所担负频带不同的频带的检测。换句话说,将自己无线机所属的协调群组划分为子群组,使得与自己无线机所属的协调群组的无线机已检测过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不同的频带被分配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图14是示出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4中,在图的上部示出了第一阶段的子群组的构成和频带的分配,在图的下部示出了其后的第二阶段的子群组被重新编组后的构成和频带的重新分配。上部的频带和下部的频带是相同的频带。
在图上部的第一阶段,将次要系统的8个节点(#1~#8)划分成4个子群组并进行了主要系统的检测。每个节点的检测结果在主要系统“没有正在使用”频带时标记○,在主要系统“正在使用”频带时标记×,如此对分配给各个子群组的划分频带内的两个信道的每一个提供两个节点的检测结果。从从节点接收到这些检测结果的主节点500判断每个信道的主要系统的使用状态。
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主节点500在各个子群组内的两个节点的检测结果为○时,对该信道作出○(相当于能够使用的可能性高的信道)的判断,在一个节点的检测结果为○而另一个节点的检测结果为×时,作出△(相当于无法判断能否使用的信道)的判断,在两个节点的检测结果为×时,作出×(相当于不能使用的可能性高的信道)的判断。
该判断结果示于各信道的下部。主节点500选择判断结果为○和△的四个信道作为要使用的信道的候选。如图14的下部所示,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的主要系统的检测中,重编子群组来设定包含节点#5、节点#6、节点#7、节点#8的新的子群组#1(451)和包含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的新的子群组#2(452),并对每个子群组分配频带。
这里,在图14的下部,被分配给新的子群组#1(451)的两个信道如图14的上部所示那样是原先分配给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的信道,在第二阶段分配了与第一阶段所分配的节点不同的节点。被分配给新的子群组#2(452)的两个频带也一样。
于是,在进行了每个节点被分配的频带的检测之后,从节点向主节点500发送检测结果,主节点500基于接收到的检测结果来再次检验是否满足频带使用条件。在图14下部的各信道的下方部分示出了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作出○的判断的总节点数、即作出“没有正在使用”的判断的总节点数。也可以使用该总节点数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信道。
如此,在主节点500中,也可以进行将第一阶段的检测结果和重编子群组后的第二阶段的检测结果结合使用的检验。
图15是示出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另一例子的图。
在图15中,当进行第一阶段的检测时,为每个子群组分配了两个信道,但在对子群组进行了重编的第二次检测时,为每个子群组分配了一个信道。如此也可以在进行第一阶段的检测和第二阶段的检测时改变每个节点进行检测的信道数。
图16是示出有关从节点510检测主要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使用该流程图进行说明。
从节点510开始检测动作(步骤S1100)。
接收机513接收从主节点500发送的进行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信道)的指示(步骤S1110)。
传感器部512检测被通知的频带中的主要系统(步骤S1120)。
发射机511向主节点500报告步骤S1120的检测结果(步骤S1130)。
接着,接收机513接收从主节点500发送的、在下一个阶段要进行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的通知、或者用于通知主要系统的检测完成的ACK(步骤S1140)。
接收机513识别是否接收了ACK,当接收到ACK时进入下一个步骤,当没有接收到ACK时(接收到要进行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的通知时)进入步骤S1120中进行相应频带中的主要系统的检测(步骤S1150)。
接收机513在接收到ACK时结束检测(步骤S1160)。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中,为了降低主要系统的检测失败的几率,在进行第二阶段及其以后(第二次及其以后、下次及其以后)的主要系统的检测时,利用过去的检测结果来选择主要系统正在使用的可能性低的频带作为次要系统要使用的频带的候选,并进行第二阶段及其以后的检测。与此相反,也可以为了以同样的动作确保更宽的频带,选择主要系统正在使用的可能性高的频带并对其进行第二阶段及其以后的检验,以检验其是否真的不能使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节点和从节点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方式同步地进行动作。同步可基于从主节点发出的同步信号来进行。此外,也可以非同步地进行动作,此时,主节点只要利用收集到的当前的检测结果和过去的检测结果适时进行处理即可。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节点在从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频带通知、并接收到所有从节点的检测结果之前停止处理,但并非必须停止。此时,主节点只要利用收集到的当前的检测结果和过去的检测结果适时进行处理即可。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被构成为:在第二次及其以后的检测中,重编各个次要系统无线机以使其被分配给与由该无线机已进行过主要系统的检测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然后进行了检测,因此对于各频带,能够利用更多的不同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检测结果,能够利用次要系统的不同的空间配置来减少无线传播环境的影响,从而发能够提高检测主要系统的可靠性。换句话说,由于对于各频带,能够利用更多的不同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检测结果,因此可获得多用户分集效果,能够减少无线传播的影响(衰落、阴影效应)。
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在于,主节点的动作(在图8的步骤S1050中没有满足频带使用条件时的子群组的重编方法)。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子群组的重编方法中,当进行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时,重编子群组以使其均匀或至少包含具有成功检测到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换句话说,以不编出仅由在过去的检测中判断为不存在主要系统的次要系统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或者包含较多这样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子群组的方式进行重新编组。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本例子中,为了清楚地进行说明,仅示出四个次要系统无线机(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的频率分配,省略其他次要系统无线机的示出。
在图17上部的第一阶段的检测中,作出不存在主要系统(○)的判定的次要系统无线机是被分配到子群组#2(482)的节点#3和节点#4。因此,在图17下部的第二阶段的检测中,以使节点#3和节点#4不包含在同一子群组中的方式进行子群组的重新编组,从而节点#3被分配到新的子群组#1(483)中,节点#4被分配到新的子群组#2(484)中。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在于能够提高主要系统的检测可靠性。这是因为:作出存在主要系统的判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具有高平均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的可能性高,但没有检测到主要系统的次要系统无线机具有低平均SNR的可能性高,因此通过使得具有低平均SNR的可能性高的次要系统无线机不被包含在同一子群组中,能够降低编出下述这样的子群组的几率,即:不管主要系统存在与否,该子群组中的所有的次要系统无线机均作出不存在主要系统的判断。
即,作出不存在主要系统的判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由于其平均SNR可能较低,因此,通过不构成仅由平均SNR低的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来降低不管主要系统存在与否都作出不存在的错误判定的几率。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在于,主节点的动作(在图8的步骤S1050中没有满足频带使用条件时的子群组的重编方法和频带的分配方法)。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子群组的重编方法和分配给各个子群组的用于检测主要系统的频带的重新分配方法中,当进行第二阶段及其以后的检测时,进行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以分配与各个次要系统无线机过去担负检测的频带远离的频带。换句话说,当进行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时,以将与自己无线机所属的协调群组的无线机已检测过的频带不同的远离的频带设定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的方式重编子群组。
图1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本例子中,为了清楚地进行说明,仅示出一个次要系统无线机(节点#1),省略其他次要系统无线机的示出。
在图18上部的第一阶段的检测中,节点#1被分配给频率f4的频带。因此,进行子群组的重新编组和频带的重新分配,以使节点#1被分配给远离频率f4的频率,在图18下部的第二阶段的检测中,节点#1被分配给频率f8的频带。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在于,在从主要系统发送的信号是在进行检测的频带内具有频率相关的信号、并且该信号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主要系统的检测可靠性。其理由如下:在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环境下,远离的频带之间彼此的频率相关低,因此在进行第二阶段及其以后的检测时,通过选择频率相关低的频带,来避免平均SNR高的次要系统无线机总是受由频率选择性衰落造成的接收电平的降落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平均SNR高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检测。即,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的信道与频率相隔较远的信道的相关下降,因此能够防止对平均SNR高的无线机总是分配接收电平低的信道。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在于,主节点的动作(在图8的步骤S1050中没有满足频带使用条件时的子群组的重编方法)。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子群组的重编方法中,以使得在过去的检测中被包含在同一子群组中的次要系统无线机在重新编组时被包含在不同的子群组的方式进行重新编组。换句话说,以将过去被编在同组的无线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群组来编组的方式重编子群组。
图1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子群组的重新编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本例子中,为了清楚地进行说明,仅示出两个次要系统无线机(节点#1、节点#2),省略其他次要系统无线机。
在图19上部的第一阶段的检测中,节点#1和节点#2包含在同一子群组#1(485)中。因此,在图19下部的第二阶段的检测中,为了使节点#1和节点#2被包含在不同的子群组中,进行子群组的重新编组,以使节点#1被包含在新的子群组#1(486)中,并使节点#2被包含在新的子群组#2(487)中。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在于,能够提高主要系统的检测可靠性。其理由如下:在包含在子群组中的若干次要系统无线机具有低的平均SNR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通过将这些次要系统无线机总是包含到同一子群组中而编出易作出不存在主要系统的判断的子群组的几率。换句话说,如果存在由平均SNR低的无线机构成的子群组,则能够避免总是受到其影响。
如此,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多个认知无线机协作,可取得以下某个效果或复合效果。
可进行不易受到衰落、阴影效应、距离衰减的影响等周围无线传播环境的影响的检测。
同样地,可进行不易受到起因于次要系统无线机个体的检测精度、检测失败等影响的检测。
此外,通过利用过去的频带分配的信息和检测结果,可在之后阶段的检测中进行对于各频带能够利用更多的不同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检测结果的频带分配,从而可减少无线传播的影响。
而且,通过利用过去的检测结果,能够降低出现主要系统检测失败的可能性高的次要系统无线机的组合的几率。
同样地,通过利用过去的频带分配的信息,能够避免检测结果总是受相同的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即,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有效地检测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
上述例示的多个子群组的分配方法通过同时组合不同的方法、或者分多个阶段实时组合不同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其他无线通信系统。
各无线机的各个部分和各种手段可通过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在组合硬件和软件的方式中,通过在RAM中展开程序并基于程序使控制部等硬件动作来实现各个部分和各种手段。此外,所述程序也可以记载在存储介质中来发布。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经有线、无线或者记录介质其本身而被读入存储器中来使控制部等动作。记录介质可举出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装置、硬盘等例子。
此外,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将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部内置在主节点中,但控制部只要能够与从节点进行通信,设置在哪里都可以。例如,也可以设置在可与无线通信系统通信的管理设备中。此外,如果从节点可进行有线通信,则也可以设置在网络服务器中。此外,也可以使一部分从节点与控制部进行无线通信,并使一部分从节点与控制部进行有线通信。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和动作可在本发明的要求保护的范围内进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理解的各种变更。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下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即该无线通信系统是进行在无线通信系统之间或者系统内的各用户之间进行频率共享的系统,并且判断其频带是否已被其他系统或其他用户正在使用或开始使用。此外,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由次要系统进行的处于使用中的频带中的主要系统的检测,同样也可以应用于通信开始时的主要系统的检测。此外,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主要系统的检测,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同一频带的其他次要系统或其他系统的检测。
该申请主张以为2007年12月28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07-341376号、以及2008年4月1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08-105473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并将它们的全部公开内容合并于此。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2009年4月14日(14.24.2009)国际局受理]
1.(修改后)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认知无线机,其中每台认知无线机至少具有收发部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决定使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所述无线机群组由所述多台认知无线机构成,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认知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2.(删除)
3.(删除)
4.(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认知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5.(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收集检测结果,并使用该检测结果来检验并判别频带的使用状况。
6.(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记录由构成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部具有:
频带分配部,其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决定由所述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以及
检验部,其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是否可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具有子群组划分部,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从所述无线机群组构成子群组,
所述频带分配部针对每个子群组决定由被分配给所述子群组的各个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
8.(修改后)一种无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部;
检测部,其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以及
控制部,其对由多台无线机构成的无线机群组的各个无线机决定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并将决定的频带发送给所述各个无线机,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9.(删除)
10.(删除)
11.(修改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12.(修改后)如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从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收集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收集的检测结果来检验并判别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是否可用。
13.(修改后)如权利要求8、11或12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机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记录由构成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进行了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部具有:
频带分配部,其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决定由所述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以及
检验部,其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可否使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子群组划分部,其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从自己无线机所属的无线机群组构成子群组,
所述频带分配部针对每个子群组决定由被分配给所述子群组的各个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将自己无线机所属的无线机群组划分为子群组,以便向所述无线机分配与由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不同的频带,作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在进行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时,重编子群组,以使重编后的子群组均匀地或至少包含成功检测到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在进行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时,重编子群组,以便将检测对象的频带中的与由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频带远离的频带设定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重编子群组,以便将过去被编在同组的无线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群组来编组。
19.(删除)
20.(删除)
21.(修改后)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台认知无线机,其中每台认知无线机至少具有收发部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所述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的其特征在于,
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和/或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来划分使所述无线机群组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并对划分后的频带分配各个认知无线机;
向所述各个认知无线机通知划分后的频带;
从所述认知无线机收集检测结果;并且
使用所述检测结果来判别频带的使用状况。
22.(删除)
23.(删除)
24.(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无线机群组中构成子群组,以便分配与由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不同的频带,作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25.(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2或24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获取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的信息;并且
使用所述获取的频带的信息重编子群组,以便
重编后的子群组均匀地或至少包含成功检测到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用于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或者
将与由自己无线机所属的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频带远离的频带设定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用于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或者
将过去被编在同组的无线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群组来编组。
26.(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1、24或25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具有收发部和检测部的无线机通知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所述检测部担负对频带的检测;
返回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并且
基于所述返回的检测结果来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是否可用。
27.(修改后)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认知无线机的程序,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由多台认知无线机构成的无线机群组,所述程序的特征在于,
使控制部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来划分使所述无线机群组进行检测的频带,并决定对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各个认知无线机的分配。
28.(删除)
29.(删除)
30.(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认知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31.(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7或30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收集无线电波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无线电波是从其他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并且
基于所述收集的检测结果来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是否可用。
32.(增加)如权利要求27、30或31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无线机群组中构成子群组,以便分配与由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不同的频带,作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33.(增加)如权利要求27、3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获取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的信息;并且
使用所述获取的频带的信息来重编子群组,以便
重编后的子群组均匀地或至少包含成功检测到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认知无线机,用于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或者
将与由自己无线机所属的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频带远离的频带设定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用于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或者
将过去被编在同组的认知无线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群组来编组。

Claims (31)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认知无线机,其中每台认知无线机至少具有收发部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决定使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所述无线机群组由所述多台认知无线机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划分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并对划分后的频带分配所述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认知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认知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收集检测结果,并使用该检测结果来检验并判别频带的使用状况。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记录由构成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部具有:
频带分配部,其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决定由所述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以及
检验部,其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是否可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具有子群组划分部,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从所述无线机群组中构成子群组,
所述频带分配部针对每个子群组决定由被分配给所述子群组的各个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
8.一种无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部;
检测部,其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以及
控制部,其对由多台无线机构成的无线机群组的各个无线机决定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并将决定的频带发送给所述各个无线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划分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各个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并对划分后的频带分配各个无线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从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收集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收集的检测结果来检验并判别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是否可用。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机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记录由构成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进行了检测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部具有:
频带分配部,其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决定由所述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以及
检验部,其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可否使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子群组划分部,其利用记录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频带的信息和频带的检测结果来从自己无线机所属的无线机群组构成子群组,
所述频带分配部针对每个子群组决定由被分配给所述子群组的各个无线机担负检测的频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将自己无线机所属的无线机群组划分成子群组,以便向所述无线机分配与由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不同的频带,作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在进行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时,重编子群组,以使重编后的子群组均匀地或至少包含成功检测到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在进行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时,重编子群组,以便将检测对象的频带中的与由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频带远离的频带设定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群组划分部重编子群组,以便将过去被编在同组的无线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群组来编组。
19.一种无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部;以及
检测部,其担负经由所述收发部接收的所分摊的频带,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
其中,通过所述收发部发送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负的频带是将作为检测对象的整个频带划分而得的一个或多个频带。
2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台认知无线机,其中每台认知无线机至少具有收发部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所述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的其特征在于,
控制部决定使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所述无线机群组由所述多台认知无线机构成;并且
通过所述收发部将决定的频带分配给所述各个认知无线机。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划分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并对划分后的频带分配各个认知无线机,
所述控制部还从所述认知无线机收集检测结果,并使用该检测结果来判别频带的使用状况。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进行检测的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认知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和/或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无线机群组中构成子群组,以便分配与由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不同的频带,作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
25.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获取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的信息;并且
使用所述获取的频带的信息来重编子群组,以便
重编后的子群组均匀地或至少包含成功检测到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用于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或者
将与由自己无线机所属的无线机群组的无线机担负了检测的频带远离的频带设定为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频带,用于下次及其以后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或者
将过去被编在同组的无线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群组来编组。
26.如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无线电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向具有收发部和检测部的无线机通知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所述检测部担负对经由所述收发部接收的被分配的频带的检测;
所述无线机通过所述收发部返回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并且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返回的检测结果来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可否使用。
2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认知无线机的程序,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认知无线机
检测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无线电波,
决定使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所述无线机群组由多台认知无线机构成,并且
将决定的频带分配给所述各个认知无线机。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各个认知无线机检测无线电波的频带的决定和分配中,划分频带,并对划分后的频带分配无线机群组的各个认知无线机。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认知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过去收集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频带的划分、和/或对所述划分后的频带进行检测的无线机的分配中使用上次分配时的频带的检测结果。
31.如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得认知无线机还
从所述无线机群组的认知无线机收集无线电波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无线电波是从其他通信系统的无线机发送的;并且
基于所述收集的检测结果来检验成为检测对象的频带是否可用。
CN2008801232225A 2007-12-28 2008-12-12 无线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波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1911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41376 2007-12-28
JP2007341376 2007-12-28
JP2008105473 2008-04-15
JP2008-105473 2008-04-15
PCT/JP2008/073130 WO2009084463A1 (ja) 2007-12-28 2008-12-12 無線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電波の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1807A true CN101911807A (zh) 2010-12-08
CN101911807B CN101911807B (zh) 2013-08-21

Family

ID=4082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32225A Active CN101911807B (zh) 2007-12-28 2008-12-12 无线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波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09696B2 (zh)
EP (1) EP2237632B1 (zh)
JP (1) JP5333940B2 (zh)
KR (1) KR101109577B1 (zh)
CN (1) CN101911807B (zh)
WO (1) WO20090844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4950A (zh) * 2013-06-10 2016-02-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9701B2 (en) * 2008-06-04 2013-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spectrum sensing
US8295261B2 (en) * 2009-02-27 2012-10-2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hidden node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8160004B2 (en) * 2009-06-30 2012-04-1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spatial diversity gain of a set of nodes used for cooperative sensing
CN102065544B (zh) * 2009-11-17 2015-02-25 索尼株式会社 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
KR101108621B1 (ko) * 2009-11-30 2012-02-06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객체 추적 장치 및 그 방법 및 센서의 위치 지정 방법
JP5415976B2 (ja) 2010-01-27 2014-02-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0045220B2 (en) * 2010-05-20 2018-08-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ns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94837B2 (en) * 2010-06-09 2015-07-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white space network
JP5674102B2 (ja) * 2010-09-09 2015-02-25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補助装置
JP5765758B2 (ja) 2010-10-20 2015-08-19 国立大学法人電気通信大学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805428B2 (en) * 2010-10-27 2014-08-12 Dynamic Invention Llc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MY163948A (en) 2010-11-15 2017-11-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pectrum sensing in an opportunistic band
JP2012248939A (ja) * 2011-05-25 2012-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67610B2 (ja) * 2011-07-26 2014-04-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04782217B (zh) * 2013-09-30 2019-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2016122998A (ja) * 2014-12-25 2016-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648472B1 (en) * 2016-03-16 2017-05-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oicemail transmission utilizing signals associated with radio band frequencies
JP6387541B2 (ja) * 2016-11-09 2018-09-12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955236B2 (ja) * 2017-03-30 2021-10-27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3089779A1 (ja) * 2021-11-19 2023-05-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周波数状況観測システム、周波数状況観測方法、及びデータ演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09712A (ja) * 2000-06-20 2002-01-11 Omron Corp 無線電波モニタ装置および無線機
JP4903319B2 (ja) * 2001-07-11 2012-03-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局及び周波数帯域検出方法
JP2003249973A (ja) * 2002-02-22 2003-09-05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US7333826B2 (en) * 2002-11-14 2008-02-19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Voice hub processing
JP4455389B2 (ja) 2005-04-01 2010-04-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309878B2 (ja) 2005-08-17 2009-08-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端末
JP2007088940A (ja) 2005-09-22 2007-04-05 Toshiba Corp コグニティブ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グニティブ通信方法
KR20070048576A (ko) * 2005-11-04 2007-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인지 기술을 기반으로 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129825B1 (ko) * 2005-11-04 2012-03-27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인지 기술을 기반으로 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동적 주파수 선택방법
TWI474694B (zh) * 2006-02-22 2015-02-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於展頻快速無線電網路中用於安靜期管理的二階架構之系統、裝置及方法
JP4772582B2 (ja) * 2006-04-28 2011-09-14 株式会社東芝 コグニティブ無線システム
KR100753369B1 (ko) * 2006-08-30 2007-08-3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을 저감하는 방법
US7970430B2 (en) * 2006-12-21 2011-06-2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nd managing operational dynamics with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JP4435146B2 (ja) * 2006-12-28 2010-03-17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
FR2923106B1 (fr) * 2007-10-24 2010-01-01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Methode de recherche de bande libre pour terminal de telecommunication opportuniste.
US7949357B2 (en) * 2007-12-11 2011-05-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elect collaborating users in spectrum sens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4950A (zh) * 2013-06-10 2016-02-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
CN105324950B (zh) * 2013-06-10 2017-04-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1807B (zh) 2013-08-21
US8509696B2 (en) 2013-08-13
EP2237632A4 (en) 2014-04-16
EP2237632B1 (en) 2019-01-23
KR20100084641A (ko) 2010-07-27
JPWO2009084463A1 (ja) 2011-05-19
EP2237632A1 (en) 2010-10-06
KR101109577B1 (ko) 2012-01-31
JP5333940B2 (ja) 2013-11-06
WO2009084463A1 (ja) 2009-07-09
US20100279725A1 (en)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807B (zh) 无线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波的检测方法
KR960007814B1 (ko) 가변대역폭 부호분할 다중접속(cdma) 무선 시스템
US77427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channels for communication
CA2245854C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frequency carrier in cellular system
KR101129795B1 (ko) 지능형 무선 인지 기술에서의 효율적인 스펙트럼 감지 방법및 절차
US2013028114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election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CN102571292B (zh) 通信维护方案匹配方法、链路监控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CN101563863A (zh) 认知多用户ofdma
EP1977620B1 (en) Adaptive assignment of unique word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285544A1 (en) Channel assignment in enhanced fixed-pla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9980703648A (ko) 소결합(疎結合) 전용 트래픽 채널을 이용한 안정화된 제어 채널플래닝
KR100417824B1 (ko)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패킷 데이터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동적 할당 방법
KR100440700B1 (ko) 리소스 할당으로 인한 지연을 감소시킬 수 있는 패킷전송용 시스템,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US6842625B2 (en) Method for autonomous frequency management for reliable data communications
KR20190107479A (ko) V2x 통신의 채널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0700904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roach using background monitoring
KR101090576B1 (ko) 무선 인지 시스템에서 마코프 모델을 이용한 가중치 할당 협력 스펙트럼 센싱 방법
WO19960047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adio system operating on sha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Kundargi et al. Hierarchical sequential det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for cognitive radios
KR101079928B1 (ko) 클러스터 기반의 협력 센싱을 위한 무선 인지 통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30040200A (ko) Rf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채널 사전선택 방법
US10405321B2 (en) Cell control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9005597B (zh) 无线通信防冲突方法及装置
US20240089031A1 (en) Channel puncturing based on channel qualities
EP4109807A1 (en)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frequency domain duplexing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