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6893A -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6893A
CN101906893A CN 201010231776 CN201010231776A CN101906893A CN 101906893 A CN101906893 A CN 101906893A CN 201010231776 CN201010231776 CN 201010231776 CN 201010231776 A CN201010231776 A CN 201010231776A CN 101906893 A CN101906893 A CN 101906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ed access
screw
reinforcing bar
sleeve
spli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317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成中
王昌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2317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6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6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6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该方法为:在建筑物的柱体中设置复数柱体钢筋形成基础结构,以及在基础结构上设置复数根对应该柱体钢筋的基础钢筋,并以具备弹性的续接装置将建筑物底部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连接。该续接装置包括一续接本体,该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该两刚性体的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本发明可有效克服习知建筑物隔震垫的体积庞大、施工安装困难、重心无法与各条柱体钢筋及基础钢筋位于同一轴在线,以致于承受轴向应力的机械强度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建筑物受到地震震波影响的方法与隔震续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的强大自然力可能带来房屋、水坝、道路、桥梁等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可能引起海啸、火灾、…等各种事故;其中,地震对人类的主要威胁首推建筑物的破坏,其中又以房屋的倒塌更是严重影响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每次遇到世界各地的重大地震,都可看到因为房屋倒塌导致人们被埋在瓦砾堆下而束手无策的惨状,而建筑物被破坏后也往往是重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为了降低地震对房屋所带来的破坏,世界各国政府都订定有关于房屋建筑的安全规范;所述安全规范,包含有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钢筋与水泥的用量、结构强度、地基的深度、…等的规定;甚至,为了使建筑物更具弹性,有些高楼还强调以钢结构建造。
然而,无论是钢筋混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建筑,当建筑物的高度愈高时,遇到地震时所面临的风险也愈大,以致于在建造高楼时,除了建材本身的强度外,都必须要再考虑设置降低高楼因地震而过度摇晃的装置或设计。例如,台湾的101大楼,便在高处安装了闻名的钢球阻尼器来提供平衡,以消除高楼的过度摇晃,但此种设计的成本甚高。
如图1所示,传统建筑物1的地基直接深入地下,因此,地震的水平震波会造成建筑物左右摇晃。由于台湾地处地震带,自921大地震后,对于建筑物耐震性能的标准越来越高,各种制震、隔震系统也因应而生,如图2所示为目前建筑物隔震的方式,系在建筑物1底部与基础结构G之间安装隔震垫A;再如图3所示,所述习知的隔震垫A,其结构系以铅心A4为中心,于其周围包覆橡胶复合材料制成的弹性体A2,且在弹性体A2内设置多层高强度钢板A1,弹性体A2两端则结合设有复数洞孔A31的侧板A3。
如图4所示,由于隔震垫A的体积庞大,且系安装在基础结构G上,因此,施工时,是将基础钢筋G1捆扎完成后,再预埋用来配合侧板A3之洞孔A31的基础螺栓B;此外,设于柱体11内之柱体钢筋112与基础螺栓B也必须预先捆绑定位后再浇灌混凝土111,使柱体11的基础螺栓B能配合隔震垫A另一侧板A3的各个洞孔A31。由于基础螺栓B的埋设位置与隔震垫A之洞孔A31的位置必须精确对应才能安装,而其间距的调校又十分不易,致使施工安装困难,必须有大型机具、吊车配合施工才能完成任务。又,因为隔震垫A的体积庞大,其重心无法与各条柱体钢筋112及基础钢筋G1位于同一轴在线,以致于降低了承受轴向应力的机械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从而克服习知建筑物隔震垫的体积庞大、施工安装困难、重心无法与各条柱体钢筋及基础钢筋位于同一轴在线,以致于承受轴向应力的机械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是将建筑物柱体的每一条柱体钢筋和与之对应的每一条基础钢筋之间以隔震续接装置予以连接,使地震的震波得以平均分散在多数续接装置而达到更好的隔震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藉由在每一条对应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间设置续接装置,使其施工安装更容易。
本发明的再一特征,是藉由在每一条对应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间同轴设置续接装置,使得续接装置具有更佳的承受轴向应力的机械性质。
基于此,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是在建筑物的柱体中设置复数柱体钢筋,以及在基础结构上设置复数对应该柱体钢筋的基础钢筋,该建筑物底部之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间以具备弹性的续接装置予以连接。
做为一种选择,本发明的续接装置可以包含一续接本体、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与一套孔,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该续接螺孔与套筒螺孔,建筑物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组合于该两续接套筒的套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做为一种选择,本发明的续接装置可以包含一续接本体、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该续接螺孔与一续接套筒一端的套筒螺孔,建筑物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设置外螺纹,利用外螺纹螺合于两续接套筒另一端的套筒螺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做为一种选择,本发明的续接装置可以包含一具有一弹性体的续接本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建筑物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设置外螺纹,利用外螺纹螺合于该续接螺孔而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做为一种选择,本发明的续接装置可以包含一续接本体与二摩擦焊续接器,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该摩擦焊续接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外螺纹与一第一焊端,建筑物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设置第二焊端,该第一焊端与第二焊端利用摩擦焊接技术焊接固定,两摩擦焊续接器的外螺纹分别螺接于该两续接螺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做为一种选择,本发明的续接装置可以包含一续接本体、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与一套孔,套孔上设有一组注胶孔,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该续接螺孔与套筒螺孔,建筑物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组合于该两续接套筒的套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做为一种选择,本发明的续接装置可以包含一续接本体、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与一成形套孔,成形套孔上设有一组紧固螺孔与紧固螺钉,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该续接螺孔与套筒螺孔,建筑物的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组合于该两续接套筒的套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传统建筑物的地基直接深入地下,会受到地震水平震波作用而左右摇晃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习知在建筑物底部与基础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垫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习知隔震垫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显示习知隔震垫设于建筑物底部与基础结构之间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发明在建筑物之各个柱体底部与基础结构所对应的每一钢筋均设置续接装置之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图5之续接区域Z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显示本发明使用第一种续接装置连接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B为显示本发明使用第二种续接装置连接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C为显示本发明使用第三种续接装置连接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D为显示本发明使用第四种续接装置连接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E为显示本发明使用第五种续接装置连接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F为显示本发明使用第六种续接装置连接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之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所示符号所指示之组件分别为:
1……建筑物、11……柱体、111……混凝土、112……柱体钢筋、1120……第二焊端、1121……外螺纹、1122…..摩擦焊续接器、11221……外螺纹、11222……第一焊端、12……横梁、2……续接装置、21……续接本体、211……弹性体、212……刚性体、2121……续接螺孔、22……续接套筒、221……套筒螺孔、222……套孔、223……套筒螺孔、224……注胶孔、225……紧固螺孔、226……紧固螺钉、23……螺桩、A……隔震垫、A1……钢板、A2……弹性体、A3……侧板、A31……洞孔、A4……铅心、B……基础螺栓、G……基础结构、G1……基础钢筋、G11……外螺纹、G12……第二焊端、G2……摩擦焊续接器、G21……外螺纹、G22……第一焊端、Z……续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任何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专利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阅图5~图6所示,一般的建筑物1结构体大体上包含有柱体11与横梁12,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隔震方法,系在建筑物1的每一柱体11与基础结构G之间设置复数具有弹性的隔震续接装置2,每一隔震续接装置2,系用于连接包覆在柱体11之混凝土111内的柱体钢筋112,与对应设在基础结构G的基础钢筋G1,使地震的震波得以经由每一基础钢筋G1平均分散至每一隔震续接装置2并被吸收,从而提供更佳的隔震效果;同时,将续接装置2同轴地设在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使其可以承受更高的轴向应力,且施工安装更容易。
图7A所示是本发明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续接装置2包含一续接本体21、二续接套筒22与二螺桩23,续接本体21具有一弹性体211,弹性体211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212,两刚性体212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2121;续接套筒2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221与一套孔222;所述弹性体211可以采用橡胶复合材料包覆结合铅心及高强度钢板制成;所述刚性体212可以是高强度钢材或其它金属材料。进行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续接时,系将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一端分别套入一续接套筒22的续接套孔222后,再利用油压机械将续接套筒22压合,使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分别固定于两续接套筒22,然后将两螺桩23两端分别螺接于续接本体21两端的续接螺孔2121与一续接套筒22的套筒螺孔221,即完成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连接。
图7B所示是本发明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续接装置2包含一续接本体21、二续接套筒22与二螺桩23,续接本体21具有一前述结构之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2121,续接套筒2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221与223。进行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续接时,系将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一端分别设置外螺纹1121与G11,并将外螺纹1121与G11分别螺接于两续套筒22的套筒螺孔223,然后将两螺桩23两端分别螺接于续接本体21两端的续接螺孔2121与一续接套筒22的套筒螺孔221,即完成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连接。
图7C所示是本发明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续接装置2包含一续接本体21,续接本体21具有一前述结构之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2121。进行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续接时,系将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一端分别设置外螺纹1121与G11,并将外螺纹1121与G11分别螺接于续接本体21的两续接螺孔2121,即完成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连接。
图7D所示是本发明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其续接装置2包含一续接本体21与二摩擦焊续接器1122,该续接本体21具有一前述结构的弹性体,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2121;两摩擦焊续接器112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外螺纹11221、G21与一第一焊端11222、G22。进行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续接时,系将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一端分别形成第二焊端1120与G12,再将柱体钢筋112与一摩擦焊续接器1122安装于一摩擦焊机械上,且基础钢筋G1与另一摩擦焊续接器G2亦安装于另一摩擦焊机械上,使第一焊端11222、G22分别与第二焊端1120、G12对合接触后,驱动柱体钢筋112与摩擦焊续接器1122快速相对旋转产生高温,以及基础钢筋G1与摩擦焊续接器G2快速相对旋转产生高温,高温使两焊端熔化再施压焊接固定,再将外螺纹11221与G21分别螺接于续接本体21的两续接螺孔2121,即完成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连接。
图7E所示是本发明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续接装置2包含一续接本体21、二续接套筒22与二螺桩23,续接本体21具有一弹性体211,弹性体211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212,两刚性体212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2121;续接套筒2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221与一套孔222,套孔222上设有一组注胶孔224;所述弹性体211可以采用橡胶复合材料包覆结合铅心及高强度钢板制成;所述刚性体212可以是高强度钢材或其它金属材料。进行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续接时,系将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一端分别套入一续接套筒22的续接套孔222后,通过注胶孔224注入特种强力胶,使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分别固定于两续接套筒22,然后将两螺桩23两端分别螺接于续接本体21两端的续接螺孔2121与一续接套筒22的套筒螺孔221,即完成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连接。
图7F所示是本发明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续接装置2包含一续接本体21、二续接套筒22与二螺桩23,续接本体21具有一弹性体211,弹性体211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212,两刚性体212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2121;续接套筒2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221与一成形套孔222,成形套孔222上设有一组紧固螺孔225与紧固螺钉226;所述弹性体211可以采用橡胶复合材料包覆结合铅心及高强度钢板制成;所述刚性体212可以是高强度钢材或其它金属材料。进行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续接时,系将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一端分别套入一续接套筒22的续接成形套孔222后,拧紧旋入紧固螺孔225的紧固螺钉226,使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分别固定于两续接套筒22,然后将两螺桩23两端分别螺接于续接本体21两端的续接螺孔2121与一续接套筒22的套筒螺孔221,即完成柱体钢筋112与基础钢筋G1的连接。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之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之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建筑物的柱体中设置复数柱体钢筋形成基础结构,以及在基础结构上设置复数根与柱体钢筋对应的基础钢筋,并以具备弹性的续接装置将建筑物底部的柱体钢筋和对应的基础钢筋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柱体钢筋与相对的每一基础钢筋均以所述续接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装置包含一续接本体、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该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该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该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与一套孔,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该续接螺孔与套筒螺孔,所述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组合于该两续接套筒的套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装置包含一续接本体、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该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该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该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该续接螺孔与一续接套筒一端的套筒螺孔,所述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螺合于该两续接套筒另一端的套筒螺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装置包含一具有一弹性体的续接本体,该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该两刚性体的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所述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螺合于该续接螺孔而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装置包含一续接本体与二摩擦焊续接器,该续接本体具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该两刚性体的对称两端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该摩擦焊续接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外螺纹与一第一焊端,所述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分别设有第二焊端,该第一焊端与第二焊端以摩擦焊接技术焊接固定,该两摩擦焊续接器的外螺纹分别螺接于该两续接螺孔,以完成柱体钢筋与基础钢筋的连接。
7.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建筑物隔震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续接装置包括:
一续接本体,其具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结合一刚性体,该两刚性体的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续接螺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建筑物隔震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续接装置还包括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该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与一套孔,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该续接螺孔与该套筒螺孔,所述套孔可分别组合一柱体钢筋与一基础钢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建筑物隔震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续接装置还包括二续接套筒与二螺桩,该续接套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筒螺孔,所述螺桩两端分别螺接于其中一续接螺孔与其中一续接套筒一端的套筒螺孔,另一端的套筒螺孔则分别螺接一柱体钢筋或一基础钢筋。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建筑物隔震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续接装置还包括二摩擦焊续接器,该摩擦焊续接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外螺纹与一第一焊端,该两摩擦焊续接器的外螺纹分别螺接于该两续接螺孔,该两第一焊端分别与设于一柱体钢筋及一基础钢筋的第二焊端焊接固定。
CN 201010231776 2010-07-21 2010-07-21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Pending CN101906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1776 CN101906893A (zh) 2010-07-21 2010-07-21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1776 CN101906893A (zh) 2010-07-21 2010-07-21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6893A true CN101906893A (zh) 2010-12-08

Family

ID=43262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31776 Pending CN101906893A (zh) 2010-07-21 2010-07-21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689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0518A (zh) * 2012-06-27 2015-04-15 艾姆森斯控股有限公司 组合加强联接器和柱对准设备
CN110005135A (zh) * 2019-04-30 2019-07-12 广东铝遊家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模块化房屋支撑柱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0637125A (zh) * 2015-01-24 2019-12-31 郝苏 一种用于结构单元快速组装同时提供抗震和稳固结合的连接装置
CN111206723A (zh) * 2020-03-11 2020-05-29 尉巧珍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钢筋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8204Y (zh) * 1995-11-16 1997-02-26 李岭群 用于建筑物基础和楼体之间的隔震器
CN2306282Y (zh) * 1996-10-12 1999-02-03 李岭群 建筑三剪结构
CN2882845Y (zh) * 2006-01-23 2007-03-28 聚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钢筋续接器
CN201391048Y (zh) * 2009-04-14 2010-01-27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钢筋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8204Y (zh) * 1995-11-16 1997-02-26 李岭群 用于建筑物基础和楼体之间的隔震器
CN2306282Y (zh) * 1996-10-12 1999-02-03 李岭群 建筑三剪结构
CN2882845Y (zh) * 2006-01-23 2007-03-28 聚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钢筋续接器
CN201391048Y (zh) * 2009-04-14 2010-01-27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钢筋连接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0518A (zh) * 2012-06-27 2015-04-15 艾姆森斯控股有限公司 组合加强联接器和柱对准设备
CN110637125A (zh) * 2015-01-24 2019-12-31 郝苏 一种用于结构单元快速组装同时提供抗震和稳固结合的连接装置
CN110005135A (zh) * 2019-04-30 2019-07-12 广东铝遊家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模块化房屋支撑柱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1206723A (zh) * 2020-03-11 2020-05-29 尉巧珍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钢筋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15863A1 (zh) 基于内置摇摆柱的自复位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系统
CN105696719B (zh) 一种采用gfrp角钢约束的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
CN107816129B (zh)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节点的耗能套筒及其安装、工作方法
CN103669650B (zh)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钢板剪力墙
CN201778394U (zh) 预应力橡胶支座
CN101806097A (zh) 抗拉预应力橡胶隔震支座
CN103669570A (zh)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预应力中心支撑架
CN101024987A (zh) 一种楼板消能减震结构
CN101906893A (zh) 建筑物隔震方法与续接装置
CN108824918A (zh) 震后自复位可装配多段梁预应力偏心支撑钢框架
CN102296829B (zh) 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
CN105672523A (zh) 装配式高承载型防屈曲支撑
CN103669567B (zh)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预应力偏心支撑架
CN109057012A (zh) 震后自复位可装配多段梁中心预应力支撑钢框架
CN101025035A (zh) 钢管-钢骨混凝土异型柱
CN214497935U (zh) 一种拉索式消能支撑
CN103233590B (zh) 带备用索的屈曲约束支撑
CN106499119A (zh) 具有双向定向倒塌功能的耗能组合柱
CN201695732U (zh) 建筑物隔震续接装置
CN112411784A (zh) 一种拉索式消能支撑及其消能方法
CN102051927A (zh) 并联式防屈曲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895214B (zh) 一种钢筋区域分散型防屈曲支撑及其施工方法
CN207714796U (zh)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加固装置
CN208455456U (zh) 一种具有横向抗震支撑结构的三跨式绿色环保型桥梁
CN207194208U (zh) 一种三维橡胶隔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