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5946B -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5946B
CN101905946B CN2010102661744A CN201010266174A CN101905946B CN 101905946 B CN101905946 B CN 101905946B CN 2010102661744 A CN2010102661744 A CN 2010102661744A CN 201010266174 A CN201010266174 A CN 201010266174A CN 101905946 B CN101905946 B CN 101905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sludge
cavity
methan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61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5946A (zh
Inventor
王丽
王琳
强亮生
李春梅
张宏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2661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59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5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5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5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59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20Sludge processing

Abstract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沼气制备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目前大部分污泥未经妥善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主要由电化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和沼气池组成;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方法基于上述装置实现,依次包括三个阶段: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破坏活性污泥絮体,溶解微生物细胞,释放微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实现对污泥的水解;污泥厌氧酸化段,控制生物菌群以产酸菌为主,使水解后的污泥发酵酸化,当压力大于1atm时,进入下阶段;污泥厌氧发酵制沼气段,采用升流式厌氧发酵制沼气,通过控制PH值选择优势甲烷菌群,实现沼气制备。本发明可用于污泥制备沼气领域。

Description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工艺过程的副产品,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污水处理能力及处理率迅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的剩余污泥。根据住建部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280亿立方米,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突破2000万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大部分污泥未经妥善处理及随意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它主要由电化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和沼气池组成;电化学氧化池的污泥出口与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出口与沼气池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沼气池设有沼气出口、排水口和排渣口;电化学氧化池由电化学氧化池身、多个网状电极板、支持电解质、第一泥浆提升泵、污泥进料管和污泥出料管组成;电化学氧化池身为一个中空、封闭腔体,电化学氧化池身的左侧顶部开有第一孔洞,污泥进料管穿入第一孔洞与电化学氧化池身内的腔体相连通;多个网状电极板平行、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位于污泥进料管与电化学氧化池身的底部之间,每个网状电极板的板面均与所述腔体的底面垂直,每个网状电极板的顶端均外接直流电源的一个电极,每个网状电极板的底端均外接直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第一泥浆提升泵设置在电化学氧化池身的右侧底部、且位于所述腔体内,第一泥浆提升泵的出料端与污泥出料管相连通,电化学氧化池身的顶部还开有第二孔洞,所述污泥出料管穿过第二孔洞、并探至电化学氧化池身外;支持电解质充满于电化学氧化池身内。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方法,它基于上述装置实现,它包括三个阶段: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污泥厌氧酸化段以及沼气制备阶段;
所述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的过程为: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破坏活性污泥絮体,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溶解,将微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释放出来,实现对污泥的水解;
所述污泥厌氧酸化段的过程为:控制生物菌群,令菌群中成分以产酸菌为主,使水解后的污泥进行发酵酸化,当压力大于1atm时,该阶段完成;
所述污泥厌氧发酵制沼气段的过程为:采用升流式厌氧发酵制沼气,通过控制pH值控制优势甲烷菌群为主,实现沼气制备。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本发明利用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沼气,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大部分污泥未经妥善处理及随意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且利用污泥发酵制沼气的效率高,成本低,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使污泥制沼气的发酵时间由原来传统的一段式发酵工艺的30-40天缩短为20天,且本发明的发酵产气量能够达到1.0m3/kgCOD,与现有沼气池产气率0.35-0.45m3/kgCOD相比得到大幅提高,可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化学氧化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水解酸化池(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沼气池身3-1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沼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它主要由电化学氧化池1、水解酸化池2和沼气池3组成;电化学氧化池1的污泥出口与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出口与沼气池3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沼气池3设有沼气出口、排水口和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电化学氧化池1的污泥出口与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入口通过一个闸阀相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出口与沼气池3的污泥入口通过一个阀门相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电化学氧化池1由电化学氧化池身1-1、多个网状电极板1-2、支持电解质1-3、第一泥浆提升泵1-4、污泥进料管1-5和污泥出料管1-6组成;电化学氧化池身1-1为一个中空、封闭腔体,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左侧顶部开有第一孔洞,污泥进料管1-5穿入第一孔洞与电化学氧化池身1-1内的腔体相连通;多个网状电极板1-2平行、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位于污泥进料管1-5与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底部之间,每个网状电极板1-2的板面均与所述腔体的底面垂直,每个网状电极板1-2的顶端均外接直流电源的一个电极,每个网状电极板1-2的底端均外接直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第一泥浆提升泵1-4设置在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右侧底部、且位于所述腔体内,第一泥浆提升泵1-4的出料端与污泥出料管1-6相连通,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顶部还开有第二孔洞,所述污泥出料管1-6穿过第二孔洞、并探至电化学氧化池身1-1外;支持电解质1-3充满于电化学氧化池身1-1内。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四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网状电极板1-2的材料为Ti/RuO2,即网状电极板1-2的基础材料为Ti,Ti的表面涂覆RuO2,支持电解质1-3选取浓度为50mg/L的NaOH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四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网状电极板1-2的顶端边缘至底端边缘的距离为20mm,网状电极板1-2的单个网格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且:
当单个网格的形状为圆形时,该单个网格的直径为2mm;
当单个网格的形状为方形时,该单个网格的边长为2mm;
当单个网格的形状为三角形时,该单个网格的每个边长为2mm。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至六的任一种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水解酸化池2由水解酸化池身2-1、多个第一潜水搅拌器2-2、气压测量及显示设备2-3和放气阀门2-4组成;水解酸化池身2-1为一个中空、封闭腔体,且水解酸化池身2-1的侧周壁上设有一个污泥进料端,水解酸化池身2-1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个污泥出料端,多个第一潜水搅拌器2-2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水解酸化池身2-1的底部,气压测量及显示设备2-3的测量端置于水解酸化池身2-1的腔体内,气压测量及显示设备2-3的显示端露于水解酸化池身2-1外,水解酸化池身2-1顶端开有放气孔,所述放气阀门2-4设置在该放气孔处。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至七的任一种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沼气池3由沼气池身3-1、污水溢流堰3-2、气体分离器3-3、污泥分离挡板3-4、沼气管3-5、排水管3-6、排渣及放空管3-7、污泥中心下降管3-8、第二潜水搅拌器3-9和多个第二闸阀3-10组成;
沼气池身3-1为一个中空、封闭腔体,该腔体从上至下分为腔体上部3-1-1、腔体中部3-1-2和腔体下部3-1-3三部分,腔体上部3-1-1和腔体中部3-1-2均为圆柱形腔体,腔体上部3-1-1的内径为D1,腔体中部3-1-2的内径为D2,D1>D2,腔体下部3-1-3的形状为圆锥体截去锥顶后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D1=12000mm,D2=6000mm;
污泥中心下降管3-8的一端从腔体上部3-1-1的顶部穿入、伸至腔体下部3-1-3,腔体下部3-1-3的底面内固定有第二潜水搅拌器3-9,所述污泥中心下降管3-8位于第二潜水搅拌器3-9的搅拌端上方;污泥中心下降管3-8的另一端作为沼气池3的污泥入口;
腔体中部3-1-2的上部内设置有一圈污泥分离挡板3-4,所述污泥分离挡板3-4的外圈边缘与腔体中部3-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污泥分离挡板3-4的板面与向下倾斜,且污泥分离挡板3-4的内圈边缘置于腔体中部3-1-2内,并保证所述内圈边缘与污泥中心下降管3-8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D3,D3>0;
气体分离器3-3设置在腔体中部3-1-2与腔体上部3-1-1的交接处,所述气体分离器3-3呈喇叭口形,且所述气体分离器3-3的小口固定套接在污泥中心下降管3-8外壁上,气体分离器3-3的大口位于小口下方、污泥分离挡板3-4上方;气体分离器3-3的顶部开孔作为排气端与沼气管3-5连通,沼气管3-5穿过腔体上部3-1-1侧壁、延伸至沼气池身3-1外;
腔体上部3-1-1侧周壁内圈设置有一圈污水溢流堰3-2,该污水溢流堰3-2的底圈边缘与腔体上部3-1-1内的底面密封连接,污水溢流堰3-2的顶圈边缘设置在腔体上部3-1-1内的顶面下方,其所述顶圈边缘与所属顶面之间存在缝隙;腔体上部3-1-1的侧壁开孔与排水管3-6相连通;
腔体下部3-1-3的底部开孔与排渣及放空管3-7相连通;
沼气管3-5、排水管3-6和排渣及放空管3-7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闸阀3-10。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方法,它基于实施方式一的装置实现,依次包括三个阶段: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污泥厌氧酸化段以及沼气制备阶段;
所述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的过程为: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破坏活性污泥絮体,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溶解,将微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释放出来,实现对污泥的水解,能够使得在后段厌氧发酵工艺中高效率的酸化;
所述污泥厌氧酸化段的过程为:控制生物菌群,令菌群中成分以产酸菌为主,使水解后的污泥进行发酵酸化,当压力大于1atm时,该阶段完成;
所述污泥厌氧发酵制沼气段的过程为:采用升流式厌氧发酵制沼气,通过控制PH值控制优势甲烷菌群为主,实现沼气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九的进一步说明:
所述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在电化学氧化池1中进行,该电化学氧化池1采用三维电极结构,所述三维电极结构由多对平行设置的网状电极板组成,该电极板的材料为Ti/RuO2,该电化学氧化池1的支持电解质采用浓度为50mg/L的NaOH溶液;运行过程中,每10-20天,电极的正负对调,进行去极化作用,防止电极效率降低;电化学氧化时间为4小时;本阶段能够提高污泥厌氧酸化段的效率和沼气的产率;
所述污泥厌氧酸化段在水解酸化池2中进行;该阶段通过控制厌氧菌和产酸菌,使污泥水解酸化,该段的主要设备是慢速潜水搅拌机,该水解酸化段的停留时间为5天,以压力表显示压力大于1Atm,为进入下一段的运行时间;
所述污泥厌氧发酵制沼气段在沼气池3中进行;在碱性环境下,甲烷菌发酵产生甲烷气;甲烷含量大于75%;沼气的燃烧性能好,该段的主要设备为潜水慢速搅拌机,设备结构为升流式厌氧发酵装置;污泥在该段的停留时间为15天。
本发明利用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沼气,能够提高污泥发酵制沼气的效率,缩短发酵时间,节省建设和运行成本。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使污泥制沼气的发酵时间由原来传统的一段式发酵工艺的30-40天缩短为20天,且本发明的发酵产气量能够得到大幅提高,可达1.0m3/kgCOD,进而可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Claims (9)

1.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它主要由电化学氧化池(1)、水解酸化池(2)和沼气池(3)组成;电化学氧化池(1)的污泥出口与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出口与沼气池(3)的污泥入口相连通,沼气池(3)设有沼气出口、排水口和排渣口;其特征在于电化学氧化池(1)由电化学氧化池身(1-1)、多个网状电极板(1-2)、支持电解质(1-3)、第一泥浆提升泵(1-4)、污泥进料管(1-5)和污泥出料管(1-6)组成;电化学氧化池身(1-1)为一个中空、封闭腔体,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左侧顶部开有第一孔洞,污泥进料管(1-5)穿入第一孔洞与电化学氧化池身(1-1)内的腔体相连通;多个网状电极板(1-2)平行、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位于污泥进料管(1-5)与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底部之间,每个网状电极板(1-2)的板面均与所述腔体的底面垂直,每个网状电极板(1-2)的顶端均外接直流电源的一个电极,每个网状电极板(1-2)的底端均外接直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第一泥浆提升泵(1-4)设置在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右侧底部、且位于所述腔体内,第一泥浆提升泵(1-4)的出料端与污泥出料管(1-6)相连通,电化学氧化池身(1-1)的顶部还开有第二孔洞,所述污泥出料管(1-6)穿过第二孔洞、并探至电化学氧化池身(1-1)外;支持电解质(1-3)充满于电化学氧化池身(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化学氧化池(1)的污泥出口与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入口通过一个闸阀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池(2)的污泥出口与沼气池(3)的污泥入口通过一个阀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电极板(1-2)的材料为Ti/RuO2,即网状电极板(1-2)的基础材料为Ti,Ti的表面涂覆RuO2,支持电解质(1-3)选取浓度为50mg/L的NaOH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电极板(1-2)的顶端边缘至底端边缘的距离为20mm,网状电极板(1-2)的单个网格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且:
当单个网格的形状为圆形时,该单个网格的直径为2mm;
当单个网格的形状为方形时,该单个网格的边长为2mm;
当单个网格的形状为三角形时,该单个网格的每个边长为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池(2)由水解酸化池身(2-1)、多个第一潜水搅拌器(2-2)、气压测量及显示设备(2-3)和放气阀门(2-4)组成;水解酸化池身(2-1)为一个中空、封闭腔体,且水解酸化池身(2-1)的侧周壁上设有一个污泥进料端,水解酸化池身(2-1)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个污泥出料端,多个第一潜水搅拌器(2-2)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水解酸化池身(2-1)的底部,气压测量及显示设备(2-3)的测量端置于水解酸化池身(2-1)的腔体内,气压测量及显示设备(2-3)的显示端露于水解酸化池身(2-1)外,水解酸化池身(2-1)顶端开有放气孔,所述放气阀门(2-4)设置在该放气孔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沼气池(3)由沼气池身(3-1)、污水溢流堰(3-2)、气体分离器(3-3)、污泥分离挡板(3-4)、沼气管(3-5)、排水管(3-6)、排渣及放空管(3-7)、污泥中心下降管(3-8)、第二潜水搅拌器(3-9)和多个第二闸阀(3-10)组成;
沼气池身(3-1)为一个中空、封闭腔体,该腔体从上至下分为腔体上部(3-1-1)、腔体中部(3-1-2)和腔体下部(3-1-3)三部分,腔体上部(3-1-1)和腔体中部(3-1-2)均为圆柱形腔体,腔体上部(3-1-1)的内径为D1,腔体中部(3-1-2)的内径为D2,D1>D2,腔体下部(3-1-3)的形状为圆锥体截去锥顶后的部分;
污泥中心下降管(3-8)的一端从腔体上部(3-1-1)的顶部穿入、伸至腔体下部(3-1-3),腔体下部(3-1-3)的底面内固定有第二潜水搅拌器(3-9),所述污泥中心下降管(3-8)位于第二潜水搅拌器(3-9)的搅拌端上方;污泥中心下降管(3-8)的另一端作为沼气池(3)的污泥入口;
腔体中部(3-1-2)的上部内设置有一圈污泥分离挡板(3-4),所述污泥分离挡板(3-4)的外圈边缘与腔体中部(3-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污泥分离挡板(3-4)的板面与向下倾斜,且污泥分离挡板(3-4)的内圈边缘置于腔体中部(3-1-2)内,并保证所述内圈边缘与污泥中心下降管(3-8)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D3,D3>0;
气体分离器(3-3)设置在腔体中部(3-1-2)与腔体上部(3-1-1)的交接处,所述气体分离器(3-3)呈喇叭口形,且所述气体分离器(3-3)的小口固定套接在污泥中心下降管(3-8)外壁上,气体分离器(3-3)的大口位于小口下方、污泥分离挡板(3-4)上方;气体分离器(3-3)的顶部开孔作为排气端与沼气管(3-5)连通,沼气管(3-5)穿过腔体上部(3-1-1)侧壁、延伸至沼气池身(3-1)外;
腔体上部(3-1-1)侧周壁内圈设置有一圈污水溢流堰(3-2),该污水溢流堰(3-2)的底圈边缘与腔体上部(3-1-1)内的底面密封连接,污水溢流堰(3-2)的顶圈边缘设置在腔体上部(3-1-1)内的顶面下方,其所述顶圈边缘与所属顶面之间存在缝隙;腔体上部(3-1-1)的侧壁开孔与排水管(3-6)相连通;
腔体下部(3-1-3)的底部开孔与排渣及放空管(3-7)相连通;
沼气管(3-5)、排水管(3-6)和排渣及放空管(3-7)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闸阀(3-10)。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个阶段: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污泥厌氧酸化段以及沼气制备阶段;
所述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的过程为: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破坏活性污泥絮体,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溶解,将微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释放出来,实现对污泥的水解;
所述污泥厌氧酸化段的过程为:控制生物菌群,令菌群中成分以产酸菌为主,使水解后的污泥进行发酵酸化,当压力大于1atm时,该阶段完成;
所述污泥厌氧发酵制沼气段的过程为:采用升流式厌氧发酵制沼气,通过控制pH值控制优势甲烷菌群为主,实现沼气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电化学溶胞水解段在电化学氧化池(1)中进行,该电化学氧化池(1)采用三维电极结构,所述三维电极结构由多对平行设置的网状电极板组成,该电极板的材料为Ti/RuO2,即该电极板的基础材料为Ti,Ti的表面涂覆RuO2,该电化学氧化池(1)的支持电解质采用浓度为50mg/L的NaOH溶液;
所述污泥厌氧酸化段在水解酸化池(2)中进行;
所述污泥厌氧发酵制沼气段在沼气池(3)中进行。
CN2010102661744A 2010-08-30 2010-08-30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59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61744A CN101905946B (zh) 2010-08-30 2010-08-30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61744A CN101905946B (zh) 2010-08-30 2010-08-30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5946A CN101905946A (zh) 2010-12-08
CN101905946B true CN101905946B (zh) 2011-09-21

Family

ID=4326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617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5946B (zh) 2010-08-30 2010-08-30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59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0925B (zh) * 2012-06-14 2015-03-04 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微电流直接氧化剩余污泥的反应处理器
CN103896396B (zh) * 2013-04-15 2016-03-30 上海泓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上流式耦合水解酸化池
CN104478178B (zh) * 2014-12-05 2016-05-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生物电解两段式污泥厌氧消化装置及利用该装置产甲烷的方法
CN104498342B (zh) * 2015-01-22 2016-04-27 李俊 U型若干发酵区甲烷发生系统
CN104498338B (zh) * 2015-01-22 2016-03-23 班乐平 弯曲式甲烷发生系统提升沼液紊流效果的装置
CN105647791B (zh) * 2016-03-02 2018-10-09 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三段剩余污泥和秸秆制备沼气的装置
CN106430870B (zh) * 2016-10-17 2019-11-08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剩余污泥资源化的系统及方法
CN115231781A (zh) * 2022-08-08 2022-10-25 阳城县安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7956B2 (ja) * 2002-11-07 2007-05-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処理方法
CN100400443C (zh) * 2006-06-09 2008-07-09 浙江大学 生物质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0441523C (zh) * 2006-11-23 2008-12-1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柱式厌氧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5946A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5946B (zh) 三段剩余污泥制沼气的装置及方法
CN202089869U (zh) 高效复合厌氧生物反应装置
CN202072691U (zh) 一种卧式有机固废干式厌氧发酵处理装置
CN104445608B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内循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321675A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生产生物燃气的方法及设备
CN110819662A (zh) 在厌氧反应体系中添加生物炭促进中链脂肪酸产出的方法
CN104478172B (zh) 有机废水的两相厌氧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04824516U (zh) 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110066831B (zh) 餐厨垃圾快速制沼方法
CN109401947B (zh) 一种污泥与餐厨垃圾共消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4324981U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内循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设备
CN103420554B (zh) 利用铁锈促进剩余污泥产甲烷方法
CN1962485A (zh) 一种柱式厌氧反应器
CN204490676U (zh) 处理有机废水的两相厌氧管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18931874U (zh)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CN203855490U (zh) 一种养殖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7662976A (zh) 一种高效厌氧降解垃圾焚烧渗沥液中富里酸的方法
CN201288097Y (zh) 拼装模块式高效厌氧折流反应设备
CN102603140A (zh) 污泥两相回流加热强化厌氧消化工艺
CN101585601A (zh) 单体超大容积钢制柱锥形高温厌氧发酵系统
CN205429079U (zh) 微生物电解池装置
CN210916056U (zh) 一种全方位动态厌氧发酵罐
CN209974559U (zh) 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
CN102674546B (zh) 一种适合蓝藻发酵的两段式厌氧反应器及其方法
KR101278514B1 (ko) 다단계 혐기성 소화조를 이용한 메탄가스 생산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