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1874U -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1874U
CN218931874U CN202222207572.XU CN202222207572U CN218931874U CN 218931874 U CN218931874 U CN 218931874U CN 202222207572 U CN202222207572 U CN 202222207572U CN 218931874 U CN218931874 U CN 218931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water
tank
biological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75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绍男
罗勇
窦凯强
高孟姝
李雨彤
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075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1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1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1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水质变化大不能对不同水质进行分别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包括加药装置、供气装置,还包括物化反应区和生化反应区,物化反应区包括混凝池、沉淀池和中间水池,混凝池和沉淀池通过底部设置的沉淀口连通,加药装置的加药口与所述的混凝池内腔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处理设备,针对水质情况进行微生物种类选择,再通过低氧曝气区进行低氧曝气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再经由MBR膜区进行过滤处理,因此,能脱除COD、氨氮、总氮等,实现污水综合处理的同时,膜不易堵塞,再经膜过滤后出水水质好。

Description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水质存在如下特点:COD高,往往数万mg/l;总氮高,往往高达2500mg/l左右,导致出水氨氮和总氮难以达标;悬浮物高,粒径小且难以絮凝沉降;PH低;有一定的油脂;水质和水量变化大。由此造成了处理非常困难,一直是环卫部门头疼的问题。
其具体的处理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污染物浓度高,达标排放难度大;
2、渗滤液水量和水质随季节和天气而变化大,易造成冲击;
3、垃圾中转站地处寸土寸金的集中居住区,对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占地要求高;
4、COD高,如采用传统UASB工艺会产生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和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等臭气,由于处理量较小,燃气无法利用存在爆炸风险,环境友好性差;
5、过滤时目前通常采用纳滤反渗透工艺,所产生的浓水难以处置,且处置成本非常高。
为解决这些问题,市场上出现了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备,但其仍存在初期设备投资高,设备移动使用时安装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且设备体积庞大,导致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备无法进驻某些垃圾中转站。更重要的是,由于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备往往采用反渗透膜浓缩处理工艺,导致污染物无法彻底消除,最终出现膜滤浓缩液污染的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水质变化大,设备占地面积大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包括加药装置(103)、供气装置,还包括物化反应区和生化反应区,所述的物化反应区包括混凝池、沉淀池和中间水池,所述混凝池和沉淀池通过底部设置的沉淀口连通,所述的加药装置的加药口与所述的混凝池内腔连通,通过所述加药口加入混凝和沉淀所需的药剂,所述的混凝池中设置有气搅拌装置,由所述的气搅拌装置对混凝池内的水进行搅拌,所述的沉淀池中设置有气提装置和填料,所述填料位于所述沉淀池的水中,位于填料上方为物化产水区,位于填料下方为物化污泥区,物化污泥区通过气提装置与污泥池连通,物化产水区与中间水池上部连通,气提装置的出气端位于池底,所述气提装置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气提装置的出气端的气从沉淀池底部通过气提装置的竖管向填料上方移动,对所述沉淀池底部的物化污泥进行提升,将所述物化污泥提升入所述污泥池,对所述沉淀池内的水进行循环,所述中间水池用于蓄水;
所述生化反应区包括生物选择区、生物接触氧化区及气提回流区,所述生物选择区内设置有曝气器一和生物填料,曝气器一与供气装置连通,在曝气器一的曝气管上设置有阀门,据接收的水质中含有的生物的种类调整曝气器一的曝气量以调节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创造缺氧或好氧或厌氧环境,促进水中缺氧菌或好氧菌或厌氧菌的繁殖,中间水池中设置有提升泵,所述中间水池通过提升泵管路与所述生物选择区的生物填料下方连通,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内设置有低氧曝气器,所述生物选择区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通过设置在生物填料上方的通水口水连通,所述MBR膜区设置有MBR膜反应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通过其生化产水区与所述MBR膜区的膜池连通,生化产水到达水位后自流到膜池内,膜池内清液池与清水箱105连通;
所述加药装置、清水箱和供气装置均设置在设备间内;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设置有至少两段低氧曝气段,各低氧曝气段间相互连通且相互分区,每个低氧曝气段分别设置低氧曝气器,每个低氧曝气器的曝气管均设置阀门供调节曝气量,尾端的低氧曝气段内设置有气提回流区,在回流区内设置有定量移送装置,所述定时移送装置的出水端与首个低氧曝气段连通;
膜池的污泥区通过污水泵与生物选择区连通;
所述膜池内清液池通过水泵与清水箱连通;
所述的生物选择区与所述生物接触气化区通过设置在生物填料上方的通水口水自流连通;
所述的气提回流装置为高倍率气提回流装置,气提回流的比例为10-100倍的大比例回流;
所述的加药箱包括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氢氧化纳加药箱、脱色剂加药箱,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氢氧化纳加药箱、脱色剂加药箱与加药管通过加药泵连接;
所述的回流区为气提回流区,在气提回流区内设置气提回流装置,所述气提回流装置的出水端与首个低氧曝气段连通。
在所述的生物填料上进行生物培养,发生生物脱氮脱碳预处理反应,所述的生物选择区内设置的生物填料为绳型填料。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处理设备,先通过物化反应对污水进行絮凝沉淀,去除污泥,通过生物选择区内曝气器曝气,针对水质情况进行微生物种类选择,再通过低氧曝气区进行低氧曝气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再经由MBR膜区进行过滤处理,能针对水质的具体情况调整生物选择区的曝气量从而生产不同的生物菌针对不同水质进行相应的生化处理,因此,能脱除COD、氨氮、总氮等,能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膜接收到的生化产水经填料过滤,因此不易堵塞,再经膜过滤后出水水质好,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采用低氧曝气方式,减少设备投资,减少后期运行成本,减少维护节点,采用本设备处理污水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便于管理和维护、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俯视图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C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单元;101、控制柜;102、供气装置; 103、加药装置;1031-加药口;104、抽吸反洗单元;105-清水箱;
200、物化反应区;201、混凝池;2011-沉淀口;2012、气搅装置;202、沉淀池;2021、气提装置;2022、填料区;2023、竖管;2024、物化产水区,2025、物化污泥区;203、污泥池;204、中间水池;
300、生化反应区;301、生物选择区;3011-曝气器一;3012、生物填料区;302、生物接触氧化区;3021低氧曝气区;3022、低氧曝气一区;3023、低氧曝气二区;3025、低氧曝气器;303、MBR膜区;3031、MBR膜反应器、304、气体回流区;3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包括设备单元100、物化反应区200和生化反应区300,设备单元100包括为污水处理提供保证的加药装置103、供气装置102和控制柜101。为便于管理,加药装置、供气装置和控制柜均设置在设备间,加药装置为物化反应区200提供药剂、供气装置为生化反应300区提供氧气。
污水在进入到物化反应区前已经过了过滤、除油和臭味抑制预处理,物化反应区接收经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对经预处理的污水实现充分物化反应、污泥沉淀,生化反应区用于进行生化反应,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完成生物脱氮脱碳反应,去除水中污染物。
物化反应区200包括混凝池201、沉淀池202和污泥池203和中间水池204,由混凝池接收经预处理的污水,通常混凝池与上游的调节池或除油池通过提升泵实现水连通,混凝池和沉淀池通过沉淀口2011底部连通,混凝池与加药装置的出药口1031连通,由加药装置通过与加药口连通的加药管给混凝池加药,加药装置设置多个加药箱,分别是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氢氧化纳加药箱、脱色剂加药箱,加药箱与加药管通过加药泵连接。如图2所示,在混凝池内设置有气搅装置2012,气搅装置与供气装置连通,通过气搅装置对混凝池中的混凝液进行气体搅拌,使污水在混凝池进行充分物化反应污泥沉淀,污泥沉淀后通过沉淀口2011自流到沉淀池202,如图3所示,在沉淀池中设置有气提装置2021及填料2022,填料位于沉淀池的中部形成填料区,所述气提装置包括竖管2023及气管2026,所述气管的出气端与竖管的底部连接并与竖管内腔连通,气提装置2021出气管的出口位于沉淀池底部,竖管2023的入口位于沉淀池底部,污水从底部沉淀口进入沉淀池后上行、通过填料区中的填料,实现固液分离,填料区的上方为物化产水区2024,下方为物化污泥区2025。沉淀池的物化产水区2024与中间水池204连通,物化污泥区2025通过空气提推装置与污泥池203上部连通,物化产水自流到中间水池,中间水池起到蓄水和缓冲的作用。通过上述设备在物化反应区完成脱色反应、絮凝、沉降、酸碱中和反应,使垃圾渗滤液的悬浮物和色度得到去除,其污泥经过气提进入污泥池,物化产水经过填料溢流到中间水池,后续工艺仅对进入到中间水池的物化产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大大降低后续生化工艺的负荷,可降低整个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污泥进入到污泥池获得生物污泥。物化产水蓄集在中间水池中,在中间水池设置提升泵,通过泵提入到后续的生化反应区,通过提升泵定量泵入到生化反应区底部。也就是中间水池通过提升泵与生化反应区的底部连通。
污水从物化反应区出来后进入到生化反应区内后进行生化反应,生化反应区300主要包括微生物富集培养区也称为生物选择区301,用于筛选和富集耐高负荷微生物菌群,生物接触氧化区302及MBR膜区303,微生物富集培养区包括曝气器一3011和生物填料区3012,在曝气器一的曝气管处设置调节供氧量的阀门一3012,实现氧气供应,在此区,据污水水质中含有的微生物情况进行供气量控制,培养出适用于水质的菌种,比如,好氧菌、厌氧菌、缺氧菌等,生物接触氧化区302包括至少一段低氧曝气区3021,可以视物化产水的水量设置两个以上低氧曝气区,比如设置低氧曝气一区3022、低氧曝气二区3023,在生物接触氧化区主要完成微氧生化反应,如果是多个低氧曝气区每个低氧曝气区分别设置有低氧曝气器3025,比如低氧曝气一区、低氧曝气二区均设置有低氧曝气器3025,低氧曝气器的低氧曝气管上设置有低氧曝气阀门3026进行供氧量调节,通过低氧曝气器曝气并控制给氧量。多段低氧曝气区,采用微氧生化技术,全池溶解氧控制在0.5-1mg/l之间,主要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节省曝气量的情况下脱除COD,氨氮,总氮等。中间水池的水通过水泵送入到生物选择区的底部,生物选择区中部设有生物填料进行生物培养,完成生物脱氮脱碳预处理反应,生物填料优选绳型填料。生物选择区产水由上端自流到后续生化反应区,进行同步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在MBR膜区303设置有MBR膜反应器3031,通过浸没式MBR膜提高污泥浓度,降低设备尺寸和投资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并实现快速的泥水分离;生物接触氧化区302的进水端与位于生物填料上方的生化产水区连通,生物接触氧化区302的出水端与MBR膜反应器上部连通,充分反应的生化产水到达水位后自流到膜池内,膜池内清液与清水箱105连通,膜池的污泥区通过污水泵管路与生物选择区连通,将膜池污泥区内污泥提升进入到生物选择区,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微生物。当微生物接触氧化区设置多段低氧曝气区时,尾段的低氧曝气区与膜池连通,在尾端的低氧曝气区设置气提回流装置3041形成气提回流区304,气提回流装置由隔板隔开形成气提回流区,气提回流装置的出水端与位于其上游的低氧曝气区连通,或与首个低氧曝气区连通,在各低氧曝气区间形成自循环水流,有利于充分生化反应,最好气提回流为高倍率气提回流,在低氧曝气区形成高倍率气体回流区,高倍率气提回流区通过密度差原理实现10-100倍的大比例回流,节省动力消耗减少设备检修维护节点,同时稀释生化段前端负荷,降低前后端的负荷差值,使回流微生物生长环境更稳定,更大的发挥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使最终产水能满足国家《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B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在气提回流装置的回流管上设置气体流量调节阀门,通过调节气体流量调节回流管内外的密度差从而调整回流的比率。
采用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在低氧曝气区同步实现了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可同时脱除COD,氨氮,总氮实现对渗滤液的全量处理,当设置多段低氧曝气区时,水流处于稳流状态,在每个分格内发生充分反应,由气提回流装置实现低氧曝气区间的水流循环,达到充分生化反应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从MBR膜过滤的水可直接进入到清水箱达到排放标准,无需设置分子筛,减少了处理工艺和设备投入。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工作过程如下:污水进入混凝池后,通过加药装置定时定量进行加药,并通过气体搅拌装置进行气体搅拌,进行物化反应污泥沉淀,污泥沉淀后通过沉淀口自流到沉淀池,污水进入沉淀池后,通过填料区,实现固液分离。物化产水自流到中间水池储水,底部污泥通过气体装置利用密度差流入污泥池,物化产水自流到中间水池后通过提升泵定量泵入到生化反应区底部也可以通过无动力定量提升装置进行定量移送,在生化反应区内进行生化反应,生化反应过程中经过填料区上方的生化产水自流到低氧曝气区继续进行微氧生化反应,充分反应的生化产水自流到膜池内,经MBR膜过滤后得到膜池内清液,膜池内清液通过设备间的水泵吸入到清水箱内,直接进行排放。膜池内产生的部分剩余污泥通过污水泵提升到低氧曝气段,继续进行生化反应。

Claims (10)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包括加药装置(103)、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化反应区和生化反应区,
所述的物化反应区包括混凝池、沉淀池和中间水池,所述混凝池和沉淀池通过底部设置的沉淀口连通,所述的加药装置的加药口与所述的混凝池内腔连通,通过所述加药口加入混凝和沉淀所需的药剂,所述的混凝池中设置有气搅拌装置,由所述的气搅拌装置对混凝池内的水进行搅拌,所述的沉淀池中设置有气提装置和填料,所述填料位于所述沉淀池的水中,位于填料上方为物化产水区,位于填料下方为物化污泥区,物化污泥区通过气提装置与污泥池连通,物化产水区与中间水池上部连通,气提装置的出气端位于池底,所述气提装置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气提装置的出气端的气从沉淀池底部通过气提装置的竖管向填料上方移动,对所述沉淀池底部的物化污泥进行提升,将所述物化污泥提升入所述污泥池,对所述沉淀池内的水进行循环,所述中间水池用于蓄水;
所述生化反应区包括生物选择区、生物接触氧化区及MBR膜区,所述生物选择区内设置有曝气器一和生物填料,曝气器一与供气装置连通,在曝气器一的曝气管上设置有调节供氧量的阀门,用于据污水水质中含有的微生物情况进行供气量控制,中间水池中设置有提升泵,所述中间水池通过提升泵管路与所述生物选择区的生物填料下方连通,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内设置有低氧曝气器,所述生物选择区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通过设置在生物填料上方的通水口水连通,所述MBR膜区设置有MBR膜反应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通过其生化产水区与所述MBR膜区的膜池连通,生化产水到达水位后自流到膜池内,膜池内清液池与清水箱(105)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清水箱和供气装置均设置在设备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设置有至少两段低氧曝气段,各低氧曝气段间相互连通且相互分区,每个低氧曝气段分别设置低氧曝气器,每个低氧曝气器的曝气管均设置阀门供调节曝气量,尾端的低氧曝气段内设置有气提回流区,在回流区内设置有定量移送装置,所述定量移送装置的出水端与首个低氧曝气段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膜池的污泥区通过污水泵与生物选择区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内清液池通过水泵与清水箱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选择区与所述生物接触气化区通过设置在生物填料上方的通水口水自流连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提回流区内的气提回流装置为高倍率气提回流装置,气提回流的比例为10-100倍的大比例回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药装置包括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氢氧化纳加药箱、脱色剂加药箱,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氢氧化纳加药箱、脱色剂加药箱与加药管通过加药泵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流区为气提回流区,在气提回流区内设置气提回流装置,所述气提回流装置的出水端与首个低氧曝气段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生物填料上进行生物培养,发生生物脱氮脱碳预处理反应,所述的生物选择区内设置的生物填料为绳型填料。
CN202222207572.XU 2022-08-22 2022-08-22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931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7572.XU CN218931874U (zh) 2022-08-22 2022-08-22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7572.XU CN218931874U (zh) 2022-08-22 2022-08-22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1874U true CN218931874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4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7572.XU Active CN218931874U (zh) 2022-08-22 2022-08-22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1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4178A (zh) * 2023-11-02 2023-12-05 珙县华洁危险废物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酿酒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4178A (zh) * 2023-11-02 2023-12-05 珙县华洁危险废物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酿酒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7164178B (zh) * 2023-11-02 2024-01-05 珙县华洁危险废物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酿酒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248A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3866098U (zh) 一种高效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
CN108383320B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集成处理方法
CN109095708B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5382058U (zh) 微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8931874U (zh)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
CN108314255A (zh) 一种高效中草药植物提取污水处理工艺
CN115321682A (zh) 一种升流式连续好氧颗粒污泥反应装置及工艺
CN105236575B (zh) 一种采用循环造流处理和修复污染水体的装置及方法
CN203768185U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CN203269735U (zh) 两级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
CN207121472U (zh) 一种内循环厌氧好氧一体污水处理反应器装置
CN212687845U (zh) 一种制药废水综合处理装置
CN115028267A (zh) 一种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09307174U (zh)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201793462U (zh) 一种三羟甲基丙烷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206814483U (zh) 一体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CN206289132U (zh) 一种应用于高硫酸根高浓度甾醇生产废水处理的装置
CN220618672U (zh) 一种模块化组装的养殖废水处理工程一体化设备
CN113387445B (zh) 一种水解酸化-太阳能供电-微藻曝气-耦合回流供氧微氧污泥床组合装置及其应用
CN220845752U (zh) 一种竖流式ao污水处理装置
CN219031904U (zh) 空气搅拌高密度沉淀池
CN213652210U (zh) 一种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6191794U (zh) 一种含高浓度钙离子的污泥滤液的深度处理系统
CN215102692U (zh) 一种凉果废水的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