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4214A - 无线网络中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中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4214A
CN101904214A CN200880120141XA CN200880120141A CN101904214A CN 101904214 A CN101904214 A CN 101904214A CN 200880120141X A CN200880120141X A CN 200880120141XA CN 200880120141 A CN200880120141 A CN 200880120141A CN 101904214 A CN101904214 A CN 101904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node
header
header information
deciph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01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4214B (zh
Inventor
X·王
S·南大格帕兰
S·亚伯拉罕
S·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0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4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4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42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描述了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技术。一个方案仅在物理(PHY)层上操作,第二个方案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上操作。两个方案都涉及让节点停止对非以其为目的地的数据分组进行处理,从而它能够保留其资源来检测控制分组和其它分组。还公开了实现所述技术的装置。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中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方案概括而言涉及无线网络协议,更具体而言,涉及无线网络中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近年内获得了显著的普及。该标准族涵盖大范围的具有各种系统设计的无线网络,用于处理各种业务和用户情形。许多其它的无线网络设计,如家用和商用无线网络、网状网、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也基于IEEE 802.11标准。
在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网络中,网络的各种节点使用控制消息(如请求发送(RTS)/允许发送(CTS))来保留对无线介质的访问。RTS/CTS机制用于减少或者使希望通过介质进行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的干扰和冲突最小化。然而,当一个或多个节点由于节点在监听错误的RTS/CTS交换而不能检测到RTS/CTS交换时,会出现使用RTS/CTS交换的介质保留失败的情形。该情形称作“盲节点问题”,其与广被接受的诸如隐藏节点问题和暴露节点问题的术语相一致。该问题可能会在RTS/CTS控制分组用于保留介质的所有通信系统中出现。盲节点问题会使无线网络本地的以及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性能都降低。
因此,本领域中需要一种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案,其中盲节点问题出现在依赖于RTS/CTS无线介质保留机制的无线网络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的方案通过让节点停止对非以其为目的地的数据分组进行处理,使得它能够保留其资源来检测以其为目的地的控制分组和其它分组,来解决盲节点问题。
根据一个方案,实现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根据另一方案,实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由至少一个计算机执行的代码,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根据又一方案,实现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具有: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的模块;以及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的模块。
根据又一方案,实现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具有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译码器,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根据又一方案,实现了一种接入点,其具有天线;接收机,用于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译码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机,所述译码器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根据又一方案,实现了一种接入终端,其具有接收机,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所述接入终端还包括译码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机,所述译码器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以及用户接口,用于基于所述非报头信息来提供指示。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盲节点问题的网络图;
图2是用于描述盲节点问题的时序图;
图3是解决盲节点问题的第一方案的流程图;
图4是解决盲节点问题的第二方案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描述图3和4的方案的时序图;
图6是被配置来实现图3和4的方案的节点部件的框图。
图7是被配置来实现图3和4的方案的节点部件的第二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了本公开的多个方案。显然,本申请的教导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现,并且本申请公开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这两者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申请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公开的一个方案可以独立于任何其他方案实现,并且这些方案中的两个或多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申请阐述的任何数量的方案来实现装置或实施方法。另外,可以使用除了本申请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案的其它结构、功能、或结构和功能来实现该装置或者实施该方法。进一步,一个方案可以包括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特征。
本申请中使用的“示例性的”一词意味着“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案不应被解释为必然比其它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进一步,说明书还利用了与IEEE 802.11标准有关的网络,利用其它协议的网络也可以从本申请公开的各种技术和系统中获益。
本申请中称为“盲节点”问题的通信问题可以使用如图1中所示的简单的5节点网络100来示出,其中站点STA1 104和接入点AP1 102处于彼此的范围内,其中“范围内”表示该2个收发机(例如,站点STA1 104和接入点AP1 102)能够相互通信。类似地,如图1中所示,站点STA3 108和接入点AP2 110处于彼此的范围内。另外,站点STA2 106处于AP1 102和站点STA3 108的范围内。然而,站点STA1 104和站点STA2 106与接入点AP1 102相关联,站点STA3 108与接入点AP2 110相关联。进一步,接入点AP1 102和站点STA3 108不处于彼此的范围内,站点STA1 104和站点STA2 106不处于彼此的范围内。
盲节点问题是在节点根据IEEE 802.11协议进行操作期间,站点STA1104和接入点AP1 102之间的通信受到站点STA2 106严重阻碍时出现的。通过参考图1来描述盲节点问题,其中,站点STA3 108发送给接入点AP2110的数据分组使站点STA2 106变盲。在站点STA2 106锁定并接收该数据分组时,其错过接入点AP1 102发出的CTS消息。由于站点STA2 106不知道站点STA1 104会向接入点AP1 102发送数据分组,所以当站点STA2106想要向接入点AP1 102发送信息时,站点STA2 106将向接入点AP1 102发送RTS消息,从而干扰并可能破坏接入点AP1 102正在从站点STA1 104接收的数据分组。
下面是详细的说明,并参考如图2中所示的时序图200,其中站点STA3108进行将长帧发送给接入点AP2 110的过程。在站点STA3 108开始发送数据分组214以前,站点STA3 108将发送RTS消息212并从AP2 110接收到CTS消息202。由于站点STA2 106处于站点STA3 108的范围内,所以站点STA2 106将根据协议的操作规定检测来自站点STA3 108的前导码并对来自站点STA3 108的分组的比特继续进行累积。如果对数据分组214进行译码并且其包含的目的地地址与站点STA2 106不匹配,则数据分组214将被站点STA2 106丢弃。然而,在该时间段内,站点STA2 106可能已经基于RTS消息212设置了其NAV 252。当站点STA1 104向接入点AP1 102发送RTS消息222时,接入点AP1 102将以CTS消息232进行响应,因为它不受站点STA3 108和接入点AP2 110之间的通信的影响,并且站点STA1104将开始向接入点AP1 102发送数据分组224。来自接入点AP1 102的CTS消息232将不会被站点STA2 106检测到,因为STA2 106锁定到了来自站点STA3 108的数据分组214。一旦站点STA3 108和接入点AP2 110之间的数据传输完成,如ACK消息216所指示的,站点STA2 106会将其附近的介质探测为是空闲的,因为它不处于站点STA1 104的传输范围内并且未检测到站点STA1 104和接入点AP1 102之间的RTS/CTS消息交换。站点STA2 106然后可能开始向接入点AP1 102发送RTS消息242(或数据),这将与站点STA1 104和接入点AP1 102之间正在进行的数据分组224的传输发生冲突。注意,如果使用聚合,则站点STA1 104和接入点AP1 102之间的数据帧可能比较大,并会在帧时长内试图从站点STA2 106进行若干次重传。这些冲突将会导致在接入点AP1 102处对来自站点STA1 104的帧的译码出错。
注意,站点STA2 106试图向接入点AP1 102进行发送的原因是它错过了来自接入点AP1 102的CTS消息232并且处于站点STA1 104的范围以外。因此,站点STA2 106将会对非以其为目的地的分组进行译码。还要注意,诸如RTS和CTS的保留分组以在低SNR下能够进行译码的速率进行发送,该问题已经称为盲节点问题,因为站点STA2 106由于正在试图对来自站点STA3 108的数据分组214进行译码而对于介质中的其它分组是“盲”的。
前面描述的例子中对2个接入点和3个站点的说明是任意的。在许多其它情形中会出现相同的问题。例如,网络中的所有5个节点可以是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中的STA,或者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等同的传感器节点,或者是扩展服务集网状网(ESS Mesh)中的网格点(MP)和STA以及网格接入点(MAP)。
为了解决盲节点问题,被以其它节点为目的地的分组变盲的节点应该能够停止对这样的分组进行译码,并能够接收介质中的保留分组并对其进行译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涉及在物理(PHY)层中的实现,而第二种方案涉及媒体访问控制(MAC)层。
图3示出了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第一过程300,其在节点的PHY层中实现,该过程开始于步骤302,节点在初始化后进入空闲状态。在空闲状态期间,节点将试图检测另一节点的传输。进一步,在空闲状态期间,节点可能已经根据以前接收到的分组设置了其NAV周期。将参考图5以及图1中示出的网络配置来描述第一过程300的操作,其中描述中提到的“节点”是站点STA2 106,只是站点STA2 106现在根据第一过程300进行操作以解决盲节点问题。
在步骤304,节点检测到可能属于分组传输的信号,并继续至步骤306,在步骤306节点将对前导码和PLCP报头进行译码。然后,在步骤308,确定在NAV周期期间是否检测到分组。如果节点不在NAV周期中,例如在图5的时间T0之前,则操作继续至步骤314,在步骤314对分组进行正常处理(例如,对分组进行译码以确定发送方和接收方,并且如果例如该分组以该节点为目的地就作出响应),然后节点返回其在步骤302的空闲状态。如果节点当前在NAV周期中,例如在图5中的时间T1的NAV周期552中,则操作继续至步骤310。
在步骤310,其中节点当前在NAV周期中,节点将不发送任何请求。节点仅对诸如RTS/CTS分组的消息感兴趣,这将延长NAV周期,例如在图5中的时间T2,在时间T2处设置NAV周期554,该NAV周期554将会延长节点由于已有的NAV周期552而处在NAV周期中的时间。因此,在步骤310,节点将确定分组是否包含RTS/CTS分组,例如RTS消息512或CTS消息502,其与站点STA3 108和接入点AP2 110之间用于发送数据分组514的交换有关;或者RTS消息522或CTS消息532,其与站点STA1 104和接入点AP1 102之间用于发送数据分组524的交换有关。根据一个方案,节点通过检查包含在PLCP报头中的分组时长来确定分组是否包含RTS/CTS分组,因为RTS/CTS分组具有固定的时长。注意,RTS/CTS分组占用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可以“硬编码”到PHY层处理实体中。如果时长字段指示该帧可能是RTS/CTS分组,则节点执行所有需要的过程来对分组进行译码。根据另一方案,节点可以通过检查MAC报头(其将包含类型信息)来确定分组是否包含RTS/CTS分组。如果消息不是RTS/CTS分组,则操作继续至步骤316。否则,如果消息是RTS/CTS分组,则操作继续至步骤312。进一步,ACK消息(如ACK消息516)可被节点忽略,或者对其进行处理以确认先前设置的NAV周期(例如NAV周期516)可被终止。
在步骤316,其中消息已被节点确定为非RTS/CTS分组,节点将忽略该分组。具体而言,如果节点对前导码和PLCP报头进行译码,并且时长字段指示该分组不是RTS或CTS分组(例如在图5中的时间T1)而是数据分组(例如数据分组514),则节点确定这对应于先前的RTS或CTS(例如,RTS消息512或者CTS消息502)的数据分组,并且因此不是寻址到该节点的。节点然后停止累积任何进一步的比特来对该分组进行译码,并返回到探测任何其它新分组的前导码的模式。操作然后将返回步骤302,在步骤302节点再次进入其空闲状态以监听其它前导码。注意,尽管节点可能由于低SINR而不能接收到RTS或者CTS分组,但是只要它接收了其中一个,就可以相应地进行操作。
在步骤312,分组先前已被确定为RTS/CTS分组,节点将确定分组的目的地。如果分组的目的地是该节点,则操作继续至步骤314,在步骤314对分组进行正常处理。然而,如果分组的目的地不是该节点,则操作将继续至步骤318。
在步骤318,当节点确定其例如在图5中的时间T1或T2对数据以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为目的地的RTS/CTS分组(例如RTS消息512/522或者CTS消息502/532)进行了译码,则节点将分别设置或延长其NAV周期,例如将NAV周期552延长基于NAV周期554的额外量。通常,基于RTS/CTS分组的接收时间,节点可以确定数据帧将到达的时间Tn以及数据的分组传输要持续多久。
通常,在NAV指示的时长内,节点根据标准协议来进行操作,即,它检查每个前导码、PLCP层来确定分组是否具有RTS/CTS时长。具有不同于RTS/CTS分组时长的分组不再被进一步处理,节点继续检测其它前导码。对于RTS/CTS分组,如果这些分组被节点成功译码,则节点的NAV可以根据新的RTS/CTS分组来进行延长。
如图5中可见,将要从站点STA1 104发送给接入点AP1 102的数据分组524不会被来自站点STA2 106的传输所中断。在试图进行发送以前,站点STA2 106将等待要从接入点AP1 102发送的ACK消息(例如站点STA3发送的用于确认接收到来自站点STA1 104的数据分组514的ACK消息516)。
图4示出了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第二过程400,其在节点的MAC层中实现,该过程开始于步骤402,其中节点在初始化后进入空闲状态。在空闲状态期间,节点将试图检测另一节点的传输。第二过程400的操作将参考图5进行描述。
在步骤404,节点检测到可能属于分组传输的信号,并继续至步骤406,在步骤406节点将对前导码、PLCP报头以及MAC报头进行译码。
具体而言,在步骤406,当节点接收到任何分组的前导码和PLCP时,则节点接着对与MAC报头对应的足够的比特进行累积和译码。在对MAC报头进行处理时,节点将继续对分组的后续比特/符号进行累积。然而,节点继续对报头比特进行译码而不等待累计完整的分组。在步骤408,MAC报头用于确定所指示的目的地地址是否对应于该节点或者该分组是否是广播分组或者控制分组(例如RTS/CTS分组)。
在步骤412,如果该节点确实是帧的目的地或者如果该分组是广播分组或者是RTS/CTS或其它控制分组,则累积完整的帧并对其进行译码。
如果该节点不是目的地,则节点处的分组译码和累积功能在步骤410终止,节点返回到探测任何其它新分组的前导码的模式。
上面的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两个都可以在802.11设备中实现。图3仅PHY层的方案具有对于被确定为不是RTS/CTS分组的分组不调用分组译码功能的益处。因此,节点可以节省功率资源。然而,仅PHY层的方案在介质保留的RTS/CTS方法很少使用的网络中并不有用。另外,仅PHY层的方案可能造成以节点为目的地的分组丢失,因为确定是仅基于时长字段做出的。图4的MAC层方案在所有情形下都有用,并可能需要调用分组译码器来处理分组。
图6示出了节点的接收机部分600的配置,该节点被配置来实现图3的仅PHY层方案以及图4的MAC层方案。如图所示,接收机部分600包括天线模块602,其用于接收携带有节点接收到的各种分组的无线电信号。天线模块602还可以用于发送无线电信号。接收机模块604耦合到天线模块602。接收机模块604被配置为接收通过天线模块602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而发送的分组。译码器模块606耦合到接收机模块604。译码器模块606被配置为对接收机模块604接收到的分组的报头和其它部分进行译码。
图7示出了节点的接收机部分700的第二配置,该节点被配置来实现图3的仅PHY层方案以及图4的MAC层方案。接收机部分700包括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的模块702,以及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的模块704。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该理解,结合本申请公开的方案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以及算法步骤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及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多种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结合本申请公开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此外,根据一些方案,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案有关的代码(例如可由至少一个计算机来执行)。根据一些方案,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本申请的教导可结合到(例如,在其中实现或由其执行)各种装置(例如,设备)中。例如,每个节点在本领域中可被配置为或称作接入点(“AP”)、节点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eNodeB、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基站(“RBS”),或一些其他术语。某些节点还可以称为用户站。用户站也可以称为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在一些实现中,用户站可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初始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其它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适当的处理设备。因此,本申请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可结合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电脑)、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适当的设备中。
无线设备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无线通信链路基于或以其它方式支持任意适合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根据一些方案,无线设备与网络相关联。根据一些方案,网络可以包括体域网或个域网(例如,超宽带网络)。根据一些方案,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无线设备可以支持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协议或标准,如CDMA、TDMA、OFDM、OFDMA、WiMAX和Wi-Fi。类似地,无线设备可以支持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一种或多种对应的调制或复用方案。无线设备因此可以包括适当的部件(例如,空中接口),以通过使用上述或其它无线通信技术的一条或多条无线通信链路来建立和通信。例如,设备可以包括具有相关联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部件的无线收发机,其中发射机和接收机部件可以包括有助于通过无线介质进行通信的各种部件(例如,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处理器)。
结合本申请公开的方案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以在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中实现或者由它们来执行。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电子部件、光学部件、机械部件或用于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功能的它们的任意组合,并可以执行位于IC内部、IC外部或其两者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提供了所公开的方案的上述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方案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方案。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给出的方案,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24)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
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分组是在接收节点处进行的,并且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包括:
确定所述分组的目的地;以及
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返回对另一分组的传输进行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设置第一定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参数是网络分配向量(NAV),在该网络分配向量期间所述接收节点避免请求发送(RTS)的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停止对所述非报头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包括:
确定所述分组的类型;以及
当确定所述类型是控制分组时,就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分组是请求发送(RTS)分组和允许发送(CTS)分组中的一个。
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可由至少一个计算机执行的代码,用于:
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
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的模块;以及
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的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接收所述分组是在接收节点处进行的,并且所述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的模块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分组的目的地的模块;以及
用于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返回对另一分组的传输进行监测的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设置第一定时参数的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参数是网络分配向量(NAV),在该网络分配向量期间所述接收节点避免请求发送(RTS)的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停止对所述非报头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的模块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分组的类型的模块;以及
用于当确定所述类型是控制分组时,就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的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分组是请求发送(RTS)分组和允许发送(CTS)分组中的一个。
1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机,其被配置为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
译码器,其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机是接收节点,并且所述译码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分组的目的地;以及
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返回对另一分组的传输进行监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译码器还被配置为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设置第一定时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参数是网络分配向量(NAV),在该网络分配向量期间所述接收节点避免请求发送(RTS)的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译码器还被配置为当确定所述目的地是不同于所述接收节点的节点时,停止对所述非报头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译码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分组的类型;以及
当确定所述类型是控制分组时,则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分组是请求发送(RTS)分组和允许发送(CTS)分组中的一个。
23.一种接入点,包括:
天线;
接收机,用于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以及
译码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机,所述译码器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
24.一种接入终端,包括:
接收机,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报头和非报头信息的分组;
译码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机,所述译码器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进行译码以确定是否应该处理所述非报头信息;以及
用户接口,用于基于所述非报头信息来提供指示。
CN200880120141.XA 2007-12-12 2008-02-01 无线网络中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42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55,257 2007-12-12
US11/955,257 US8320358B2 (en) 2007-12-12 2007-12-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blinded-node problems in wireless networks
PCT/US2008/052820 WO2009075900A1 (en) 2007-12-12 2008-02-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blinded-node problems in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4214A true CN101904214A (zh) 2010-12-01
CN101904214B CN101904214B (zh) 2014-07-30

Family

ID=3976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014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4214B (zh) 2007-12-12 2008-02-01 无线网络中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8320358B2 (zh)
EP (1) EP2245867B1 (zh)
JP (1) JP5118207B2 (zh)
KR (1) KR101096419B1 (zh)
CN (1) CN101904214B (zh)
AU (1) AU2008335737B2 (zh)
CA (1) CA2709076A1 (zh)
IL (1) IL205797A0 (zh)
MX (1) MX2010006054A (zh)
RU (1) RU2459390C2 (zh)
TW (1) TWI368420B (zh)
UA (1) UA94368C2 (zh)
WO (1) WO20090759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6213A (zh) * 2012-10-26 2014-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复用的方法、系统、信道复用的设备和接入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25572B2 (ja) * 2008-02-12 2013-01-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トラヒック性能評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173191B2 (en) 2009-12-20 2015-10-27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705340B2 (en) * 2009-12-23 2014-04-22 Intel Corporation Packet-loss handling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wireless network
US9585025B2 (en) 2011-02-16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better frequency re-use in TV white space
US9813994B2 (en) * 2011-02-16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better frequency re-use in TV white space
KR101517321B1 (ko) 2011-06-08 2015-05-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물리계층을 이용한 프레임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US9019914B2 (en) * 2011-06-08 2015-04-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fficient transmission for low data rate WLAN
US8929804B2 (en) * 2011-10-21 2015-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ranged to communicate with at least one serving node
CN102647805B (zh) * 2012-05-10 2014-07-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媒介接入控制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方法
WO2015023143A1 (ko) * 2013-08-14 2015-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801005B2 (en) * 2014-06-19 2017-10-24 Mediatek Inc. Method of period allocation for mediu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of
KR101598967B1 (ko) * 2015-01-07 2016-03-02 주식회사 동강홀딩스 자동차 시트 착석부의 쿠션 스프링 장력조절장치
JP6359760B2 (ja) 2015-03-20 2018-07-1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13519B2 (ja) 2015-03-20 2018-04-1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9012A (ja) 1994-04-07 1995-10-24 Tsudakoma Corp 織機の緯糸検知装置
JP3041200B2 (ja) * 1994-07-21 2000-05-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5953330A (en) * 1997-03-24 1999-09-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 switch
FI106499B (fi) * 1998-12-29 2001-02-15 Nokia Networks Oy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verkkoelementti
GB2350980B (en) * 1999-06-08 2003-08-27 Sgs 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stream of data
US7027462B2 (en) * 2001-01-02 2006-04-11 At&T Corp. Random medium access methods with backoff adaptation to traffic
US7046690B2 (en) * 2001-01-16 2006-05-16 At&T Corp.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s for 802.11
CA2439697C (en) * 2001-03-02 2007-11-13 At&T Corp.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s for 802.11
US7046670B2 (en) * 2001-03-30 2006-05-16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isochronous data on transmit over the IEEE 1394 bus from content unaware devices
EP1263168B1 (en) * 2001-05-29 2006-06-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570656B2 (en) * 2001-06-18 2009-08-04 Y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powerline carrier based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7443822B2 (en) 2001-09-27 2008-10-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ultihop routing for distributed WLAN networks
RU2281617C2 (ru) 2001-12-03 2006-08-10 Нокиа Корпорейшн Адресация и маршрутизация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ячеистых сетях
JP4113499B2 (ja) 2001-12-03 2008-07-09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ワイヤレス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ドレッシング及びルーティング
US6977944B2 (en) * 2002-01-12 2005-12-20 Conexant, Inc.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having stations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modulation formats
JP2004040373A (ja) 2002-07-02 2004-02-05 Canon Inc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40047319A1 (en) * 2002-09-06 2004-03-11 Johannes Elg Contention-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d hoc wireless piconets
EP1543643A1 (en) 2002-09-20 2005-06-22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transmission networks
TWI328367B (en) 2002-09-26 2010-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for providing fast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3303790A1 (en) * 2003-01-17 2004-08-13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switch apparatus and network switch method
KR100971540B1 (ko) * 2003-02-03 2010-07-21 소니 주식회사 통신방법 및 통신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4666890B2 (ja) 2003-04-28 2011-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通信装置
JP4339313B2 (ja) 2003-05-15 2009-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無線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US7075890B2 (en) * 2003-06-06 2006-07-11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fairness and service differentation in ad-hoc networks
US7257095B2 (en) 2003-07-30 2007-08-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 via physical layer address filtering in WLANs
US8274961B2 (en) * 2003-10-24 2012-09-25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of adjusting a RTS/CTS transmission protocol
EP1530316A1 (en) * 2003-11-10 2005-05-11 Go Networks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5184423A (ja) 2003-12-19 2005-07-07 New Japan Radio Co Ltd 無線通信方法
US7590118B2 (en) 2003-12-23 2009-09-15 Agere Systems Inc. Frame aggregation format
US7542453B2 (en) * 2004-01-08 2009-06-02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7231530B1 (en) * 2004-04-06 2007-06-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by reducing power to a wireless station for a time interval if a received packet fails an integrity check
US7408909B2 (en) * 2004-04-28 2008-08-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multiple receivers
US7826431B2 (en) * 2004-05-14 2010-11-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selectively adjust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n access point antenna to enhance mobile station coverage
JP4379237B2 (ja) * 2004-07-14 2009-1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60056421A1 (en) 2004-09-10 2006-03-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ducing latency when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s in mesh networks
US20060072563A1 (en) * 2004-10-05 2006-04-06 Regnier Greg J Packet processing
CN100477613C (zh) * 2004-11-25 2009-04-08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分配矢量表的分布式无线接入方法和设备
US7466676B2 (en) * 2004-11-30 2008-12-16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MAC protocol using multi-tone synchronous collision resolution
US7447185B2 (en) * 2004-12-29 2008-11-04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nd protecting long frame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567526B2 (en) * 2005-01-28 2009-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wireless collision detection with acknowledgement for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US7768988B2 (en) 2005-02-22 2010-08-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network medium reserv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60209772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ordinated directional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60268924A1 (en) * 2005-04-01 2006-11-3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deferred transmission level and a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16943A (ko) * 2005-06-08 2008-02-22 아바야 테크놀러지 코퍼레이션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들에서 노출된 노드 문제들 회피
CN1937615B (zh) * 2005-09-20 2012-01-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分布式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US8619658B2 (en) 2005-09-21 2013-12-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23481B2 (en) * 2005-10-04 2009-11-24 Via Technologies, Inc. Hyper throughput method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KR100750175B1 (ko) * 2006-02-23 2007-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Plc 네트워크상에서 히든-노드 문제를 방지하고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07243239A (ja) * 2006-03-03 2007-09-20 Sony Corp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TWM307261U (en) 2006-09-12 2007-03-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Access point and high throughput station
US8745254B2 (en) * 2006-11-13 2014-06-03 The Mathworks, Inc. Communicating arbitrary data in a concurrent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8687562B2 (en) * 2007-07-12 2014-04-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enhancemen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6213A (zh) * 2012-10-26 2014-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复用的方法、系统、信道复用的设备和接入点
CN103796213B (zh) * 2012-10-26 2017-06-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复用的方法、系统、信道复用的设备和接入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96419B1 (ko) 2011-12-21
TWI368420B (en) 2012-07-11
TW200926691A (en) 2009-06-16
EP2245867B1 (en) 2012-06-06
KR20100097732A (ko) 2010-09-03
AU2008335737B2 (en) 2012-05-24
UA94368C2 (ru) 2011-04-26
AU2008335737A1 (en) 2009-06-18
EP2245867A1 (en) 2010-11-03
IL205797A0 (en) 2010-11-30
MX2010006054A (es) 2010-07-01
CA2709076A1 (en) 2009-06-18
US20090154372A1 (en) 2009-06-18
JP5118207B2 (ja) 2013-01-16
WO2009075900A1 (en) 2009-06-18
CN101904214B (zh) 2014-07-30
RU2459390C2 (ru) 2012-08-20
US8320358B2 (en) 2012-11-27
RU2010128579A (ru) 2012-01-20
JP2011507398A (ja)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4214B (zh) 无线网络中用于解决盲节点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US10588152B2 (en) Access point (AP) controlled uplink RTS/CTS configuration and disablement
US9736850B2 (en) Adaptive RTS/CTS in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04761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CN110167035B (zh) 波束管理方法、终端、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960952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municating in television white space (TVWS) based on TVWS enablement signal
CN107197484B (zh) 用于可靠的直接链路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US910707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low-rate television white space (TVWS) enablement
US10135504B2 (en) Techniques for MU-MIMO sounding sequence protection
US9839031B2 (en) 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acces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GB2504088A (en) A data request message sent from a wireless device to a second device comprises low-power timing information for the first device
CN11218854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74316A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11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11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