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9226B - 组合式显示和天线布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显示和天线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9226B
CN101889226B CN200780101845.8A CN200780101845A CN101889226B CN 101889226 B CN101889226 B CN 101889226B CN 200780101845 A CN200780101845 A CN 200780101845A CN 101889226 B CN101889226 B CN 101889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antenna arrangement
hole
antenna
primary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18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9226A (zh
Inventor
J·梅德博
F·哈里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889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9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7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4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 G02B6/0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bres being the same at both ends, e.g. for transporting images
    • G02B6/08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bres being the same at both ends, e.g. for transporting images with fibre bundle in form of 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和天线布置,该布置包括主显示屏幕(30)和天线布置,天线布置包括通过至少在给定区域中的电气传导层形成并适于接收/发射无线电波、毫米波或微波的多个接收和/或发射元件(1A11、1A12、1A13)。电气传导层被穿孔,并且包括穿过层密集布置的多个孔洞(4111、…)。所述孔洞(4111、…)包含介电材料。穿孔传导层在主显示屏幕的前方提供,所述孔洞适于将来自主显示屏幕的光/光学信息引导通过电气传导层,电气传导层的外表面背离主显示屏幕。所述外表面适于充当辅助功能性显示屏幕。

Description

组合式显示和天线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主显示屏幕和天线布置的显示和天线布置。天线布置包括在电气传导层中形成或由电气传导层形成,并且适于接收/发射无线电波、毫米波或微波/亚微波或任何适当波长的波的多个接收和/或发射元件。
背景技术
对于带有显示屏幕的无线通信终端,通常要求显示器应能够以高分辨率和高质量呈现光学信息。然而,无线电接收和发射能力良好也是重要的。也应可能为相关通信信道提供所有可能方向的良好覆盖。除此之外,对于各个链路及对于作为整体的无线电网络或通信网络,需要高数据发射容量。然而,人们认识到利用已知布置难以在令人满意的程度满足所有这些目的。如果考虑到也应可能以最高可能程度利用潜在的接收/发射容量,则这变得甚至更困难。为此,通信终端可配有多个天线,这些天线独立地耦合到通信信道的不同自由度。对于单一波,自由度基本上是方向和极化,而在实际信道中,发射的波将由周围环境中的实体目标散射,其结果是所谓的多径信道。对于多信道,在接收器处及在发射器处将有对应于不同方向的多个不同途径。对于膝上型计算机,熟知的是将围绕膝上型计算机显示器的框用于天线部件。然而,在膝上型计算机上,框上的可用空间将很有限,这是因为通常要保持显示屏幕尽可能地大,同时保持膝上型计算机本身尽可能地小。这意味着由于天线元件不能自由灵活地布置,因此,完全利用数据发射容量以及处理实际多径信道变得困难。就例如考虑天线元件数量而言,以及就考虑其物理位置而言,不可能如不同应用将需要的一样布置天线元件。对于需要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的高级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高速无线通信系统,这尤其是个问题。尤其是,随后变得难以为所有可能或所期望方向提供足够的覆盖。
为克服与由于为天线使用框架而产生的不利方面相关联的问题,已建议使用膝上型计算机显示器的背侧放置天线。然而,如果使用膝上型计算机的屏幕的背面,则天线元件将在相反方向被显示器屏蔽。由于具有最佳增益的无线电路径通常集中在有限的角度范围内,并且如果膝上型计算机的背面离开此角度范围,则最强的路径将严重衰减,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此问题将对将来的高速无线通信系统而言甚至更明显。因此,所有熟知的解决方案均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如最初提及的一种显示和天线布置,该布置提供极佳的光学显现能力,同时提供极佳的接收和发射能力。本发明还有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和天线布置,其中,一种功能不约束或损害另一功能。尤其是,显示屏幕不应就能提供天线布置(或其天线元件)的位置施加约束,并且显示屏幕不应约束天线部件的接收/发射能力,以及同时天线部件不应约束或影响光学显现能力。
尤其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例如用于无线通信终端的显示和天线布置,其中,该布置作为一个整体能变得紧凑,两个功能均极佳。还有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易于制造且成本低的布置。一个特定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和天线布置,通过该布置,天线部件能够有效地覆盖多径通信信道的所有不同方向。甚至更具体地说,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和天线布置,通过该布置,能提供特别高的空间和测定极化的(polarimetric)无线电分辨率,尤其是通过该布置,与常规对应显示屏幕相比,分辨率能得以增强。
另外,一个可选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置,通过该布置,无线通信装置能配有独立地耦合到多径发射/接收无线电信道不同自由度的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也应可能在最强通信路径上接收/发射。尤其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天线布置,通过该布置,可能提供一种例如用于高级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除极佳的接收/发射能力外,也提供极佳的光学显现性能,而与熟知的无线通信装置或通常的无线通信装置相比,无需任何另外的空间。尤其是,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膝上型计算机或带有显示和天线布置的类似装置,通过它能实现一个或多个上述目的。
还有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多径通信信道接收/发射无线电波、毫米、微波、亚微波或任何波长的波,同时允许光学信息的极佳显现的方法,其中,两个功能均极佳,并且不相互限制性能,并且通常通过该方法能实现参照布置所述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目的。
因此,提供了如最初提及的显示和天线布置,其中,电气传导层或至少其部分或给定区域被穿孔或者包括穿过传导层或给定区域的多个密集布置的孔洞。所述孔洞或穿孔至少部分填充有或包含介电材料。被穿孔(或包括多个孔洞)的介电传导层或区域在主显示屏幕的前方提供。孔洞或穿孔适于将来自主显示屏幕的光或光学信息引导通过所述电气传导层/所述给定区域,所述电气传导层/所述给定区域的布置使得其外表面背离主显示屏幕,由此所述外表面适于充当辅助或功能性显示屏幕。
一个优点是显示屏幕的基本上整个区域或至少其任何所期望部分能提供有双重功能(即,天线功能和光学显现(optical representation)功能),功能之一不会受到另一功能的损害或不利影响。还有一个优点是,能够提供例如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等更大的天线部件,其中,天线部件具有极佳的功能,这是因为天线元件能在适当或需要之处灵活地布置,并且因为它不受屏幕屏蔽或者不依赖于屏幕的方向。还有的一个优点是能够提供多个天线元件或天线阵列,其中,天线元件能以任何所期望方式定位,并且因此提供了高自由度以便实现例如用于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最有效天线阵列。还有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天线布置,该布置能够在各个通信链路上以及为整个通信无线电网络实现高数据发射容量,以及无线通信终端能配有独立地耦合到无线电信道的不同自由度的多个天线。还有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本发明概念,无线通信终端的天线布置可能以任何所期望的有效方式布置天线元件,并且在所需之处提供所期望数量的天线阵列,使得例如无线电信道的所有可能或所期望方向能被覆盖。一个特别的优点是可能利用例如膝上型计算机或类似装置的基本上整个显示面,例如不但用于无线电通信,而且用于光学信息的呈现。还有的一个优点是能够为用于无线通信终端的天线布置提供带有高增益且带有用于波束形成和空间复用的全向属性的灵活天线阵列。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非限制性方式并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和天线布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2是沿图1所示布置的线条1A-1A的横截面视图(以另一比例),
图3是如图1中的天线元件的放大顶部视图,
图4A是类似于图3中天线元件的天线元件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4B是备选天线元件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5是显示和天线布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很强的框图,
图6是如图5中的显示和天线布置的天线元件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7是带有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和天线布置的膝上型计算机的示意性很强的示图,以及
图8是描述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和天线布置的图像显现的一种实现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带有接收和发射元件的组合式显示和天线布置100的实现,接收和发射元件充当包括多个天线元件1A11、...、1A33的天线布置10。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9个天线元件,但这无关紧要,它能够是任何数量的天线元件(一个、二个、三个等)。天线元件此处包括电气传导层中的方形贴片天线(antenna patch)(它们能够是任何适当的形状),电气传导层适合在例如膝上型计算机50或类似装置的显示部件30(显示屏幕)的前方,即之上提供。可选的是,只贴片天线导电。备选,包括贴片天线的整个层可传导。天线元件1A11、...、1A33此处包括阵列天线元件。天线元件被穿孔,带有高密度布置的孔洞4111、4112、...,尤其是它们挨得如此紧密,以致人眼不可分辨它们。每个天线元件的孔洞4111、4112、...部分或完全填充有适当折射率的介电材料。介电材料具有基本上在1.3与2(或1到无限大)之间或适于经选择以提供最佳光导属性的折射率。一般情况下,它应在1.5左右,对应于塑料或玻璃。此处,每个孔洞4111、...是适于引导光或光学信息通过天线布置的圆柱形。它们可备选为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优选是层的整个区域被穿孔,以便图像将为均等质量,而不论下面是否有天线元件。天线元件1A11、...、1A33经发射线路2A1、...、2A9连接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21以实现天线馈电/控制。
接地层(未示出)通常或固有地包括在显示部件30中。它可用作也用于天线元件的接地平面。备选,如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一样,天线接地层可能提供为单独层(在显示屏幕的背面上),并且天线元件连接到该层。发射线路2A1、...、2A9连接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该部件尤其包括开关和/或组合部件21或包括在开关和/或组合部件21中,例如,包括由控制部件22控制的开关和组合电路,此处包括数字开关和组合控制部件。天线元件尤其是经端口,通过开关和/或组合部件21连接到所谓的RF无线电链(在此实现中)。RF/无线电链此处表示例如下(上)变频到中频、滤波、信号检测、接收与发射信号之间的分离、模数转换(用于接收)、数模转换(用于发射)等所需的电子器件。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天线元件包括如上所述能够为任何形状的贴片。它们也能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阵列等中布置。通过穿孔或孔洞的提供,由于它不影响显示功能,因此,可能以最适当的方式布置天线布置。
天线元件不一定要是贴片天线元件。它们也可包括例如偶极天线或共面天线。优选是在充当或者包括天线布置的整个(导电)层中提供穿孔。显示部件通常可包括带有例如像素元件等大量发光元件或诸如晶体管等大量控制部件的任何类型的显示器。在一个特定实现中,在孔洞或穿孔与像素元件之间有一对一关系。也能够有比像素元件更多的孔洞或穿孔,或反之亦然,有比孔洞或穿孔更多的像素元件。无论天线元件和显示部件的类型如何,功能与上述功能类似。如果天线部件包括共面天线元件或偶极天线,则无需接地平面。对于贴片天线,需要接地平面,并且因此例如通常固有地在显示部件中提供的接地平面能起到充当也用于贴片天线的接地平面的作用。也可能使用单独的接地平面。可提供要穿孔的多个层,也包含接地平面。
包括天线布置的电气传导层可直接设置在显示部件上。备选,它可在透光但不传导(除非也提供有通孔或穿孔)的支撑层上提供。
图2是图1中所示布置的示意性很强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并且其中,天线层未与光学屏幕的像素元件集成。为清晰起见,应明白,比例不正确,也不是相对于图1。因此,此处天线层布置在光学屏幕上而无集成。孔洞中的介电材料成形为凸透镜以便尽可能多地收集来自主屏幕的光。天线元件1A11、1A12、1A13此处示为具有相当大的厚度;应明白,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但实际上由于波导在孔洞或穿孔中或借助孔洞或穿孔提供,因此,天线层或天线元件的厚度如何无关紧要。光波导可实际上通过多个天线层。天线元件1A11、1A12、1A13在主显示器30上提供,该显示器此处在接地层60上提供。主显示器包括大量的像素元件5111、5112、...,并且在主显示部件30之上,提供了包括天线元件1A1、1A2、1A3的天线层。优选的是,穿孔通过屏蔽部件8111、...来光学隔离(屏蔽),因此,来自主屏幕的光不在穿孔之间混合,即,屏蔽部件的目的是确保来自像素元件的光只由一个光波导收集/只被引导通过一个光波导。在向用户提供光学图像的外表面,介电材料也可以凸形/凹形结束,以在所有方向或所有所期望方向上传播光。
多个密集布置的孔洞或穿孔4111、...因此遍及相应的天线元件(优选是包括天线元件的整个层)提供,通过孔洞或穿孔,引入了包括如上所述介电材料的光纤6111、...以便它们将充当光波导。在每个光纤或光波导的外端,提供了适于在从相应孔洞,即从辅助屏幕输出时传播光学信息或光的透镜装置7111、...。在每个光纤或光波导的另一内端,提供凸透镜装置7′111以收集或校准波导上输入的来自相应像素元件5111、...的光,即,用于收集尽可能多的光,或者用于在主屏幕的前面方向上聚集光。也应明白,在备选实施例中,透镜装置只在输入端或只在输出端提供。透镜装置可包括单独且不同的透镜装置。在一个最有利的实现中,光纤已通过适当的方式处理以便本身充当凸透镜/凹透镜,例如,通过热处理或通过压缩或成形以获得所期望的曲率/直径。在输出端,透镜被成形或赋予属性以便允许最佳传播。优选是根据应如何为所涉及应用传播光来赋予透镜属性。虽然在图2中示为凸形,但应明白,为进行传播,它们可有利地为凹形(视光的属性而定)。
在图中,为清晰起见,只示出连接到第一天线元件1A11的发射部件2A1。它们连接到开关和/或控制部件20,此处开关和/或控制部件假设包括图1所示的部件21、22、23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然而,为清晰起见,且由于它们未构成基本发明概念的一部分,因此未示出所有功能。
图3只是以很强的示意图方式示出如图1中的天线元件1A11。它连接到发射线路2A1。它只用于示出存在大量的穿孔,并且它们非常密集地布置(至少遍及整个天线元件)。
图4A是天线元件1A′11的横截面视图。在横截面中,只示出一些穿孔4A′111、...。从像素元件5A′111、...将光引导通过相应对应的光波导6A′111。此处假设在像素元件与穿孔/光波导之间是一对一关系。也假设光纤已例如通过加热成形,因此,也在两端,即分别在内端和外端包括透镜功能或充当透镜。因此,借助光波导6A′111,将来自主屏幕40A′(来自对应像素元件5A′111)的光引导通过穿孔天线元件1A′11。在内端靠近像素元件的凸透镜或准直透镜功能的目的是从主屏幕(光或像素元件)收集尽可能多的光。像素通过屏蔽部件(未在图4中示出;参照图2)相互屏蔽,因此,在辅助屏幕保持了高图像分辨率。光由透镜校准,透镜在主屏幕的前面方向上聚集光。优选是从主屏幕/像素元件到光波导输入端(透镜)的距离尽可能的短。
此处假设主显示屏幕在接地平面60′上提供,而贴片天线元件1A′11经开关和/或控制部件20′连接到该接地平面。在相应外波导端的透镜装置适于在所有方向上或以所期望方式尽可能多地传播光学信息。可选地提供控制功能,即,能赋予透镜所期望属性。透镜或透镜功能(如果有)根据光的属性和所期望的传播属性选择。
图4B以很强的示意图方式示出横截面中天线元件1A3 11的一部分。如在图4A中一样,光从像素元件5A3 111、5A3 112、5A3 113被引导通过在穿孔中布置的光波导6A3 111、...。像素元件5A3 111、...布置在显示层或主屏幕40A3中。包含天线元件的天线层与像素元件或包含像素元件的主屏幕集成在一起。光波导此处在其外端以用于传播光的凹透镜终止。(透镜可备选是凸形的,或者终端可以是扁平的。)
图5是包括多个圆形贴片天线1A″11、...、1A″12的天线布置的示意性很强的顶部视图。图5的唯一目的是明确示出天线元件能够为任何形状。此处,只有天线元件被穿孔。然而,优选是如上所述整个层应被穿孔。
图6是如图5中的天线元件1A″21的放大示意横截面视图。如参照前面实施例所述,显示部件40A″设置在接地层602上,该接地层用作也用于天线,即,也用于天线元件1A″21的接地平面。天线元件包括多个穿孔4A″211、...(为清晰起见,在此图中只示出有限数量的穿孔),以便引导来自像素元件5″111、...的光。在此特定实现中,在像素元件与光波导或穿孔之间不存在一对一关系,相反,像素元件多于光波导,但另一方面,可选的是,孔洞的横截面可稍微更大,并且透镜更大或由光纤的更大的范围构成。备选,它们更凸/凹,半径或曲率增大/降低等。每个天线元件可选地连接到开关和/或控制部件20″。
如从图中能看到的一样,在光波导或穿孔4A″211的相应外端未提供透镜装置。应明白的是,图6所示的特定布置与贴片天线为圆形无关,而是能独立于天线元件的形状、类型或数量实现。也应明白的是,透镜装置也能在外端或只在外端等提供,同样,这与天线元件的形状、类型或数量无关,也与像素元件的数量与穿孔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无关。在仍有的另一实现中,穿孔的数量能超过像素元件(未示出)的数量。可选的是,凹透镜或凸透镜用于以适当的方式传播光;参见图2。优选是屏蔽部件例如在像素元件5″111与5″112等之间或者备选在像素元件5″112与5″113等之间提供,以控制哪个波导应引导来自哪个像素元件或元件(此图中未示出)的光。然而,应明白的是,最优选的是将来自主屏幕的所有光引导通过光波导/光纤,以便即使无传导材料或天线元件,整个屏幕也将借助相同机制引导光等。
图7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组合式天线和显示布置1001与膝上型计算机的显示屏幕30′关联提供。包括天线元件1A′1、1A′2、1A′4,此处包括不同形状的贴片天线1A′1、1A′2、1A′4的电气传导层旨在示出本发明概念包括位于显示屏幕30′前方的任何类型的天线元件。应明白的是,天线元件包括偶极天线或共面天线的实现也是可能的。也可能只提供充当天线(元件)的电气传导层。整个传导层或包含传导天线元件的(导电或不导电的)层可被穿孔,这不同于只有天线元件本身被穿孔的实施例。
因此,如例如也在同一天由本申请的同一申请人提交并且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的共同待定专利申请“显示布置”(DISPLAYARRANGEMENT)所述,在显示屏幕30′的表面上能布置不同的天线结构。
可选的是,天线元件的大小和/或形状取决于在其上接收/发射无线电波、毫米波和微波的通信信道的频率和/或极化属性。有利实现中的天线元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贴片。应明白的是,通过使用穿孔,至少不是出于该原因,导电材料的厚度不限于任何特定值,但通常出于其它原因,它比较薄。可选的是,它能在支撑层上提供。如果使用支撑层,则它附接在例如膝上型计算机的显示器等显示部件之上。此支撑层要透光,或者它要以与包括或形成天线元件的电气传导层类似的方式穿孔。每个天线元件或每组天线元件优选连接到开关和/或组合装置,该装置可选地在例如膝上型计算机的电路板中在显示器部分中或在计算机部分中集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元件支持双极化。随后,两条发射线路或传导线路连接到每个天线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和/或组合部件包括或连接到波束形成部件或MIMO(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部件。这例如意味着例如用于将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能用于分集、波束形成增益或空间复用。因此,一个极大的优点是,通过本发明,可能在例如多媒体装置等终端通信装置的壳体内以任何所期望方式来选择天线元件或阵列的放置和布置天线元件或阵列,并提供所有可能或所期望RF接收/发射方向的覆盖。还有的一个优点是可能提高发射容量。由于基本上显示器的整个表面可用于天线布置,因此,可能提供带有高增益和全向属性的更有效天线阵列,从而能够在终端设备中实现波束形成和空间复用,并且天线能适于相关应用和环境。
通常,本发明的概念适于不同类型的显示器或屏幕。
显示器的两个主要类别是LCD和LED显示器。在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中,像素只是彩色光调节器,并且光源是中心源,而在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每个像素是单独的发光器。
LCD屏幕可包括含液晶(LC)元件的扭转向列型(TN)显示器,液晶元件以不同程度扭转和扭开(untwist)以允许光通过。在电压未施加到此类TN液晶单元时,光被极化以通过该单元。与施加的电压成正比,LC单元扭转高达90度,以更改极化以及阻塞光的路径。通过更改电压电平,能更改颜色和发射。
另一类型的LCD屏幕是TFT-LCD屏幕(薄膜晶体管)。诸如现代LCD计算机监视器和电视等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使用有源矩阵结构。矩阵TFT添加到极化滤波器和滤色器。每个像素具有其自己的专用晶体管,允许每个列线访问一个像素。在激活行线时,所有列线连接到一行像素,并且正确的电压施加到所有列线。随后,停用该行线,并且激活下一行线。
TFT是通过淀积用于金属接触、半导体有源层和介电层的薄膜制成的一种特殊的场效应晶体管。TFT的沟道区是淀积在衬底上的薄膜,由于TFT的主要应用是在液晶显示器中,因此,衬底经常是玻璃。大多数TFT本身不透明,但其电极和互连能够是透明的。今天,大多数LCD屏幕是基于TFT。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LED,其中发射层包括某些有机化合物的薄膜。发射性电致发光层能包括聚合物质,该聚合物质允许通过使用简单的“印刷”方法在扁平载体(flat carrier)上的例如行和列中淀积合适的有机化合物以形成能发射不同颜色光的像素矩阵。此类系统能在电视屏幕、计算机显示器、便携式系统屏幕中及广告和信息和指示应用等中使用。
图8是以示意图方式描述本发明过程的流程图。光学信息例如提供为在例如包括计算机图形卡和驱动程序的图形生成器等图像生成部件中生成的图形信息。图形或光学信息通过信号发送到主显示器(视频信号到光转换器)的图像生成像素元件100。图像在主显示屏幕上通过图像生成像素元件生成101。随后,信号经耦合离开主显示器的相应像素元件,进入包括凸透镜装置的光纤或波导中,凸透镜装置用于在多个光波导的相应第一端收集/校准光信息102。应注意的是,透镜装置不必是凸形。备选,它们可以是例如扁平的。可选地,它们(扁平、凹形或凸形)直接附接到相应像素元件。光波导穿过布置在主显示屏幕上的天线元件,或整个(整个或部分传导)层。光学信息被引导通过穿过天线元件的多个光波导或包含它们的整个层103。在相应光纤或波导的另一端,信号经透镜装置耦合离开光波导并通过所述透镜传播104。最后,光学信息在也充当功能性显示器的天线元件的另一外侧显现,并且与其无关地接收/发射例如无线电波。
应明白,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能以多种方式变化。它也能用于其它终端装置,并且一般在光学信息显示面上实现,例如windows等。此外,在其它方面,本发明概念并不限于具体说明的实施例。

Claims (27)

1.一种显示和天线布置(100;1001),包括主显示屏幕(30;40′)和天线布置,所述天线布置包括通过至少在给定区域中的电气传导层形成并且适于接收和/或发射无线电波的多个接收和/或发射元件(1A11、...、1A33;1A′11;1A″21;1A′1、1A′2、1A′4、1A3 11),其中至少在所述给定区域中的所述电气传导层被穿孔并且包括穿过所述电气传导层的多个紧密布置的孔洞(4111、4112、...;4A′111、...;4A″211,...),所述传导层在所述主显示屏幕(30;40′)的前方提供,以及所述孔洞(4111、4112、...;4A′111、...;4A″211、...)适于将来自所述主显示屏幕(30;40′)的光引导通过至少在给定区域中包括孔洞的所述电气传导层,其中所述电气传导层的外表面背离所述主显示屏幕(30;40′),所述外表面充当向用户提供光学信息的辅助功能性显示屏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4111、4112、...;4A′111、...;4A″211、...)至少部分填充或包含介电材料,
所述孔洞(4111、4112、...;4A′111、...;4A″211、...)在其面向所述主显示屏幕的内端部分具有连续地或者以不连续步骤被扩展的已扩展的横截面,其中布置在所述内端部分的所述介电材料适于充当透镜,以实现在面向所述主显示屏幕(30;40′)的相应内端部分对来自所述主显示屏幕的光的收集,
和/或
充当光波导的所述孔洞(4111、4112、...;4A′111、...;4A″211、...)在其背离所述主显示屏幕的外端部分具有已扩展的横截面,由此在这样的外端部分中布置的所述介电材料适于充当具有给定属性或形状的凸透镜或凹透镜(7111)以控制所述光、即光学信息的传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电材料具有基本上在1.3-2之间的折射率,以提供最佳光导属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电波是毫米波或微波或亚微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电波是毫米波或微波或亚微波。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4111、4112、...;4A′111、...;4A″211、...)是圆柱形的或者具有圆形横截面。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4111、4112、...;4A′111、...;4A″211、...)在与所述显示屏幕(30;40′)或所述电气传导层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是圆形、椭圆形、方形、卵形或矩形的横截面。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孔洞(4111、4112、...;4A′111、...;4A″211、...)在面向所述主显示屏幕的所述孔洞的内端部分具有比在所述孔洞中央部分的横截面更大的横截面。
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孔洞(4111、4112、...;4A′111、...;4A″211、...)在远离所述主显示屏幕的所述孔洞的外端部分具有比在所述孔洞中央部分的横截面更大的横截面。
9.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端部分的所述透镜是准直透镜(7′111)。
10.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天线布置的所述电气传导层设置在所述主显示屏幕(30;40′)上,覆盖整个显示屏幕表面的主要部分或基本上整个显示屏幕表面,以及所述孔洞基本上遍及所述电气传导层提供,或者覆盖所述主显示屏幕的整个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辅助功能性显示屏幕获得的分辨率至少等于在所述主显示屏幕(30;40′)获得的分辨率。
12.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的孔洞适于充当光波导(6111、...;6A′111、...;6A3 111、...),引导来自所述主显示部件(30;40′)中包括像素元件(5111、...;5A′111、...;5″111、...;5A3 111、...)的光元件或光源的光。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有相应相邻像素元件之间提供屏蔽部件(8111、...),以便来自每个相应像素元件的光将分别由作为光波导的一个相应孔洞收集以及被引导通过所述作为光波导的一个相应孔洞。
14.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它适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显示屏幕和天线布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膝上型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或任何其它多媒体通信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定区域包括天线元件(1A11、...、1A33;1A′11;1A″21;1A′1、1A′2、1A′4),所述天线元件包括任何形状的贴片天线。
1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定区域包括天线元件(1A11、...、1A33;1A′11;1A″21;1A′1、1A′2、1A′4),所述天线元件包括方形、圆形、或矩形的贴片天线。
1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和/或发射元件(1A11、...、1A33;1A′11;1A″21;1A′1、1A′2、1A′4)是布置为形成阵列或多个子阵列的天线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和天线布置还包括适于单独或成组为所述天线元件馈电和/或控制所述天线元件的馈电和/或控制部件(21,22)。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21,22,23)包括开关和/或组合部件,以实现与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相关联、由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包括或与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分开的无线电波信号处理。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21,22,23)包括开关和/或组合部件,以实现与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相关联、由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包括或与所述馈电和/或控制部件分开的毫米波或微波信号处理。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和天线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和/或组合部件是分布网络。
23.一种用于处理无线电波信号的接收/发射和光学信息的呈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显示屏幕上设置的电气传导层中提供的接收元件中接收所述信号和/或从主显示屏幕上设置的电气传导层中提供的发射元件发射所述信号,
-通过以下操作,在与所述主显示屏幕上设置的所述电气传导层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独立于所述信号呈现所述主显示屏幕上生成的光学图像:
-通过密集定位通过至少所述电气传导层的主要部分的多个孔洞传导光,使得所述光学图像将通过所述电气传导层传递,
-在作为功能性第二显示屏幕的所述电气传导层的前方外表面呈现所述传递的光学图像,由此不存在光学图像或收到和/或发射的无线电波信号的干扰或屏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至少部分填充有介电材料,其中所述孔洞在其面向所述主显示屏幕的内端部分具有已扩展的横截面,由此布置在所述内端部分的所述介电材料适于充当透镜,以及所述孔洞在其背离所述主显示屏幕的外端部分具有已扩展的横截面,由此在这样的外端部分中布置的所述介电材料适于充当凸透镜或凹透镜,并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校准在面向所述主显示屏幕的所述孔洞的内端部分的所述光,
-借助所述孔洞的外端部分中的所述凸透镜或凹透镜,传播在所述功能性第二显示屏幕上所述孔洞的所述外端部分的所述光。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显示屏幕包括膝上型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无线通信装置的显示屏幕,同时基本上整个所述显示屏幕也用于布置天线布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是移动电话。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电波信号是毫米波或微波或亚微波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电波信号是毫米波或微波或亚微波信号。
CN200780101845.8A 2007-12-06 2007-12-06 组合式显示和天线布置 Active CN101889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7/063404 WO2009071127A1 (en) 2007-12-06 2007-12-06 A combined display and antenna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9226A CN101889226A (zh) 2010-11-17
CN101889226B true CN101889226B (zh) 2015-02-04

Family

ID=39743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1845.8A Active CN101889226B (zh) 2007-12-06 2007-12-06 组合式显示和天线布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13757B2 (zh)
EP (1) EP2229599B1 (zh)
CN (1) CN101889226B (zh)
WO (1) WO20090711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4037B2 (en) * 2007-12-06 2014-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rrangement for op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614590B2 (en) 2011-05-12 2017-04-04 Keyssa, Inc. Scalable high-bandwidth connectivity
WO2012155135A2 (en) * 2011-05-12 2012-11-15 Waveconnex, Inc. Scalable high-bandwidth connectivity
TWI554165B (zh) 2011-09-15 2016-10-11 奇沙公司 具有介電媒體之無線通訊
US9559790B2 (en) 2012-01-30 2017-01-31 Keyssa, Inc. Link emission control
CN102749771B (zh) * 2012-04-06 2015-02-04 信利工业(汕尾)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nfc天线的薄膜晶体管显示器
US8831537B2 (en) 2012-08-13 2014-09-09 Lsi Corporation Transitory touchscreen antenna structure
US9490526B2 (en) * 2012-08-14 2016-11-08 Google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tennas in computer displays
CN103716920B (zh) * 2012-09-28 2019-04-12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路由器系统
US9660344B2 (en) 2013-07-23 2017-05-23 Intel Corporation Optically transparent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energy transfer
US9647331B2 (en) * 2014-04-15 2017-05-09 The Boeing Company Configurable antenna assembly
US9553352B2 (en) 2014-09-26 2017-01-24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incorporating antennas between display pixels
US9917349B2 (en) * 2015-01-30 2018-03-13 Facebook, Inc. Waveguides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361476B2 (en) * 2015-05-26 2019-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tructur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2436045B (zh) 2015-05-27 2023-1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KR102429283B1 (ko) * 2015-05-27 2022-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7142032A1 (ja) * 2016-02-19 2017-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走査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170133A1 (ja) * 2016-03-29 2017-10-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走査アンテナ、走査アンテナ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走査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WO2018133768A1 (zh) * 2017-01-17 2018-07-26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结构以及封装方法
US10249456B2 (en) * 2017-03-21 2019-04-0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pparatus with membrane panel having close-proximity communication antenna
CN106932947B (zh) 2017-05-16 2020-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人机交互终端
CN107948354B (zh) * 2017-11-22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19332B (zh) * 2017-12-20 2021-03-26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芯片的封装结构以及封装方法
CN110518337B (zh) * 2018-05-22 2021-09-24 深圳市超捷通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10264880B (zh) * 2018-07-10 2021-07-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通道数据传输的无线显示面板
CN111200191B (zh) * 2018-11-16 2022-02-18 荷兰移动驱动器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US11804660B2 (en) * 2019-02-25 2023-10-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for integration with a display
US11557825B2 (en) * 2019-10-15 2023-0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integrated display screen
KR20210048268A (ko) * 2019-10-23 2021-05-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CN110954990B (zh) * 2019-12-18 2021-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控制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870000B2 (en) * 2020-11-17 2024-01-09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Semiconductor packages with single-photon avalanche diodes and prism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0764A (zh) * 2005-04-01 2008-05-1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车辆用透明天线以及带天线的车辆用玻璃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730A (ja) * 1998-10-19 2000-04-28 Dx Antenna Co Ltd Vhf/uhf帯フィルムアンテナ
JP4403596B2 (ja) * 1999-03-05 2010-0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的素子及び光学的素子用の基体
US6480345B2 (en) * 2000-06-30 2002-11-1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magnifying/reducing optical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3258483A (ja) * 2002-02-28 2003-09-1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電磁波シールド転写材及び電磁波シールド材
JP2007536595A (ja) * 2004-05-31 2007-12-13 セコニ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光分布の均一化を期した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106982A1 (ja) * 2005-04-01 2006-10-1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透明アンテナ及びアンテナ付きディスプレイ用透光性部材並びにアンテナ付き筺体用部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0764A (zh) * 2005-04-01 2008-05-1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车辆用透明天线以及带天线的车辆用玻璃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124730A 2000.04.28 *
JP特开2003-258483A 2003.09.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13757B2 (en) 2012-07-03
US20100260460A1 (en) 2010-10-14
CN101889226A (zh) 2010-11-17
EP2229599B1 (en) 2017-10-11
EP2229599A1 (en) 2010-09-22
WO2009071127A1 (en) 200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9226B (zh) 组合式显示和天线布置
JP5369114B2 (ja) ディスプレイ構成
EP2229598B1 (en) An arrangement for op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560324B (zh) 基于可变介电常数的天线和阵列
CN111610883B (zh)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20150255856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antenna device
CN106104915A (zh) 天线设备和具有天线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01454941A (zh) 基于可变介电常数的天线和阵列
CN208723092U (zh) 液晶天线单元和液晶相控阵天线
US11456522B2 (en) Antenna integrated display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2784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557825B2 (en) Antenna integrated display screen
CN113412556B (zh) 用于与显示器集成的天线
KR2016014030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09968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3961808B1 (en) Radio frequenc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4122678A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43332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073354A1 (en) Radio
CN113534998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036658A (zh) 移相单元及其制作方法、移相器、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